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经济管理(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01654

【导言】此例“经济管理(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经济管理【第一篇】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1)

中国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改革与发展陈清泰(4)

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改组张军扩(7)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经济管理 宋晓梧(10)

《合同法》: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万其刚杨和义(12)

利用外资一定要有效(14)

做好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的有关工作(14)

掌握驾驭现代金融的主动权(14)

养老金不发放不准拖欠(14)

美国公司大肆收购日本的不动产(15)

美欧贸易战升级(15)

日本利率创20年来新低(15)

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机遇管理黄津孚(16)

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古维(19)

董事“造反”股东“反目”——从“申华”看公司机关行为的规范化任真(21)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司理财余翔郑斌胡雪莲(25)

加快企业财务管理运作方式的转变魏葵(27)

中小企业如何选择财务管理目标官强(29)

企业引资案例张世贤(31)

“市场企业家”的风采——青岛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访谈录(35)

放松市场管制过程中的管制者立场——从近期邮电资费的调整谈起余晖杨琳(38)

资本市场的新生长点——产业投资基金陈婷(41)

调整结构开拓市场陈士能(43)

发展交通运输促进西部经济绎明宇詹荷生(46)

行业扫描(48)

地区扫描(49)

我国农村市场营销探讨冯晓波杨学锋(50)

营销协调和组织创新胡旺盛(51)

中西方商人价值观与法律观的比较江合宁(53)

职工持股制及其对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启示袁怀中(55)

日本大型综合超级商场的新动向周见(57)

企业管理培训面面观吴世农(58)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中国民营工业经济发展研讨会综述高粮(60)

《中国经济成长:格局与机理》评介周叔莲(62)

吴敬琏谈发展高新技术小企业(63)

1999年的税制改革胡松明(63)

国企“放小”的方式刘伟(63)

我国经济发展十大趋势兴华(63)

必须培育两个主体(64)

用收入分配政策扩大内需赖德胜(64)

企业应提高资信意识浦松(64)

经纬新议纪陆(1)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孙晓强苏勇(6)

混沌消费者环境下的中国企业营销赵昌平(11)

美国对华337调查的原因与我方对策姜鸿张艺影(16)

母子公司关系视角的跨国公司管理移植曹洲涛(20)

我国的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陈国辉段鹏(26)

经济管理 组织复杂性:动因、控制与利用刘洪(32)

上市方式、大股东持股与民营上市公司的绩效李善民周小春(36)

基于纵向差异化的价值创新战略于立宏郁义鸿(43)

德商与领导德行力开发仲理峰(49)

行为委托-激励新模型及分析框架朱学红钟美瑞黄健柏(53)

消费者侵权消费行为分析——道德与法制约束视角王冰徐慧(58)

基于关系要素的关系营销互动管理施娟(62)

房地产的产业生态管理——一个简单柜架胡挺(67)

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魏作磊(72)

和谐社会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肖鹏(80)

“麦克米伦缺口”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期限--一个非对称双边市场特性的视角周密(84)

信托私募融资与中小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以浙江为例程兴华(88)

聘任而非任命主职是搞好国企的关键沈增宏(93)

经纬新议纪陆(1)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局部均衡模型分析江春李征(6)

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和路径安排何慧刚(1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刘立枫(16)

从资源禀赋角度看我国贸易顺差余芸春(19)

有效扩大进口与实现贸易平衡王熙李文锋张军生(23)

反倾销中产业损害确定的理论与方法常明何海燕(27)

完善外商并购投资管理的对策聂名华(31)

企业战略变革: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与测量方法冯海龙(34)

组织惯性、激励机制与新型企业的治理实践丁德明茅宁廖飞(39)

缄默知识、产业集群及其技术创新杨晓智陈柳钦(44)

分享经济的理念与员工持股计划经济管理 韩玉玲(50)

美国政府人力资源危机成因及其启示王晓晨孙健(53)

新工作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周评(57)

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及其效率——一个实证研究宋华(61)

危机的社会特征及其周期性叶俊廖靓(66)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成长路径陶峻(69)

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客户满意标准体系吕萍王以华(74)

基于OPS的循环经济拓展模型及其应用——以上海为例诸大建朱远(80)

从“漏桶理论”看商业银行提高顾客忠诚度的营销战略安贺新(86)

国外企业本质理论的演进与评述董俊武陈震红(91)

来稿注意事项和2007年度参考选题(F0002)

经纬新议纪陆(1)

外资银行进入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产业组织方法郑鸣冯凯(6)

日元汇率变化与对东亚直接投资——基于1989~2004年的数据兼论对我国的启示赵刚曹阳(12)

文化距离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空间导向的影响——以纺织企业为例董惠梅(17)

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影响牛轶(22)

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政策的战略思考辜胜阻肖鼎光(25)

我国电信业体制变革和产业重组对邮政改革的启示李荣华柳思维(32)

构建生态矿区的产业援助补偿机制魏振宽吴钢钱铁军(37)

独立董事保护了中小股东权益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投票机制的研究唐跃军徐飞(42)

企业出口贸易低价竞争的现实根源及影响梁静波(48)

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崔宏(51)

城市特大活动管理模式转移姜智彬(65)HtTp://

我国汽车财务公司与汽车金融公司的比较牛大勇(69)

危机时刻:姿态决定信任朱华伟涂荣庭(75)

来稿注意事项和2007年度参考选题(F0002)

2007年中国信息工程监理学术会议征文通知(F0003)

顾客购买驱动的新营销理论史有春(56)

我国连锁超市区域竞争状态与发展战略王淑霞(59)

经济管理 广东产业升级的经验与启示刘勇(78)

美英德日银行公司治理比较王力刘明彦(83)

基于LMDI的我国能耗增长总量分解欧育辉刘轶芳满讲义(91)

《现代品牌战略》评介李钢(96)

经纬新议纪陆(1)

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当前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保障陈金祥(6)

行政性资金配置、利率软约束与不良资产成因宋芳秀(9)

我国产险公司财务恶化预警——基于Logistic模型赵桂芹周晶晗(13)

绿色再制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源头性举措薛顺利徐渝何正文(21)

“双线制”高等教育体制及其财政支持潘晨光马蔡琛(28)

教育扩展中大学生就业行业的变化黄敬宝(32)

健康管理与企业生产力提高巢健茜何建敏(39)

公司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李锦生(4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中的五大问题李福祥(48)

个体动机、激励选择与个体向组织的知识转移冯帆廖飞杨忠(51)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因泰谢凌玲(56)

我国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政府间博弈朱静(6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蒋有凌周红梅(67)

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来临前夕的挑战与机遇王延中(72)

文化环境与创业过程的关系吴凌菲吴泗宗(76)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发展刘巍(81)

西方职业生涯成功研究现状及展望王忠军龙立荣(86)

幸福人假设及在管理领域的意义卢苓霞王彦勋(92)

来稿注意事项和2007年度参考选题(F0002)

制造型企业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形成机理及提升模式研究张英华张建宇(4)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徐冬林冯纪洲(10)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逆境与出路王钰(15)

基于顾客知识的服务失误归因模型研究:以航空服务业为例谭刚熊卫(24)

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与价值损害的判定分析翁洪波吴世农(32)

上市公司行为短期化:来自现金分配的证据李春琦黄群慧(42)

战略联盟组织的稳定性、组织治理与信用约束机制魏玮(49)

东亚企业间组织与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理论述评和一个基于文化的解释框架王霄胡军(56)

组织-员工雇佣关系与知识共享张爱武李锡元(61)

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对东北的借鉴宋晓洪孙东生(69)

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曹玉珊张天西(73)

EVA、EVA与REVA价值增值衡量适用性比较研究李春瑜(80)

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度量技术及应用徐英富(88)

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供求数据的调整及启示康蓉(93)

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F0004)

跨国公司工效学: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新学派赵曙明朱久华(4)

和合管理的价值观体系经济管理 黄如金(11)

奢侈消费的界定及其价值观动因研究张梦霞(23)

联想并购IBMPC的动机、整合与启示武勇谭力文(30)

管理规则转化路径及不良管理潜规则的规避胡瑞仲聂锐(35)

内容学派和过程学派在战略变化理论中的比较研究管黎华陈德胜刘人境(40)

清洁生产的微观动力机制探析张云尚英姿(45)

医药电子市场的绩效与运作研究宋华宋远方(50)

掏空或支持——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关联并购的实证分析黄兴孪沈维涛(57)

IPO限额配给机制探讨:一个基于股权结构的分析高学哲文启湘(65)

从委托制度看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窦玲(73)

适合我国国情的矿产资源环境经济政策赵学彬刘艳敏刘煜(78)

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赵红专刘西林(83)

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叶全良(88)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动态——2006年会长、理事长工作在京召开黄群慧刘晶晶(96)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2006年年度报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出版(96)

边境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暨《经济管理》专家俱乐部会议启事(F0004)

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实践历程(续)罗仲伟(4)

国有企业控制权收益与最优重组契约方健雯孙碧波(13)

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竞争力集成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郑鑫吴泗宗(19)

DVD高技术企业市场决策中的专利博弈分析李文鹣高丽君宋河发谢刚(27)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殷仲民杨莎(32)

模糊综合评价在投资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于静张在旭(39)

基于关键事件法的服务失败与补救研究金立印(44)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王玲周京华(52)

经济管理 基于系统观点的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杨帅(59)

欢迎您到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来(F0002)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齐伟山欧阳令南(65)

基于价值估计差异和交易不对称的证券价格一般均衡模型梁四安蒋春福李善民(71)

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协同性的实证研究陈梦根(79)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的变革:EVA最大化廖小菲冯俊文(86)

公共物品供给模式选择与政府行为负外部性的防范蔡彤(92)

经济管理【第二篇】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在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结构优化当中发挥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并且它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我们对其内涵应该有足够的理解,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1、以家国同构思想为基础

由于农业在我国古代一直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发展命脉所在,也是其发展的基础,加之封建制度的长期影响,所以就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同时,父系社会在不断发展以及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君主制,这是有着显著家国同构思想的制度,并在接下来的两千年里一直延续着,于是以亲缘为核心的管理机构就在封建君主制度之下形成,其中宗教、教育、经济等领域都包含在了这个机构之中,并且以不同宗族为顺序进行排列,渐渐地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社会管理机构,该管理机构具有明显的家族意志。

2、重农抑商的管理思想

我国最早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里的重农抑商思想可追溯到春秋战国,在古代,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重农抑商思想。虽然过去的法家与儒家各自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可是二者均有着重农抑商这一共同的思想,其主要原因在于那个时期农业完全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该思想对我国古代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3、儒家和墨家思想的教化作用

古代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其注重三纲五常与三从四德的伦理教化思想方面的影响。我国古代社会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所以有许多思想家企图用传递思想的方式改变这一现状,其提倡的其中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人人平等、“均平富”,但是现在看来,此类思想明显违背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启示

1、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启发

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由来已久,它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因此,农业生产始终在经济管理思想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要想稳定我国农业社会结构,就需要相应的思想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而这样的经济管理制度一直以来都在我国存在的,就算是现代社会也是如此;第二,我国的农业生产在同小农经济紧密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庸精神”,而它在管理方面首先体现在经济管理行为上,也就是管理行为自始至终都不会出现过分偏离的现象,始终保持稳步前行,农业经济发展一直以平衡的思想为主导,因此,这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其次就是体现在经济管理方法上,农业生产一直以来就对实践、经验非常重视,并将管理活动切实放在了农业管理中。为了采取更为科学、高效的措施对农业进行管理,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来关注事态的发展与变化。

2、对货币金融管理的启发

我们从供需及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决定将货币与金融放在一起,货币金融管理与供求关系、管理之间既相互深入,又各自独立。我国传统货币金融管理当中备受人们关注的当然就是价格问题,在这里我们以官方价格为例进行说明,人们定价始终还是以“谷米是基础”这样传统的观念进行的,由此以来粮食价格成为了农业与商业谁更重要的争论中长期依赖的依据。我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中的货币管理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春秋时期,单旗所主张的废轻而作重,将官作为中心,使得百姓货币出现了贬值,这样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之后的秦朝秦始皇将货币统一,并把私铸取消掉,而接下来的一段历史时期里禁止与同意私铸反复着出现,直到元朝纸币成了主要的流通货币,明清时期银钞则成了通货。而我们能在这些我国古代的货币管理思想里面归纳、总结出一套正确的理论体系。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经济活动极为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借贷与利息,借贷的存在就是由货币所决定的,高利贷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兴起了,而通常当时的官府就是利贷的主管机构,它也成了制约经济发展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要解决此问题必须要由国家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

3、对供求活动的启发

在经济活动中可以说供求是其最为主要的特征,依据经济活动,供求活动管理应涉及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四个层面的内容。社会分工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极为重要,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行业我们应该有所平衡,不能长期偏重于某些行业而抑制其他的行业,否则会给经济的整体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通过过去的经济政策,我们不难发现,在流通领域当中运用平均与均输措施,能够有效实现“民不失职,民齐劳逸,平万物而便百姓。”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不能简单地对生产与流通的管理得出结论,经济放任与干涉应根据具体的条件来加以使用,通常情况下,在对富民有所考虑的时候就使用经济放任,而对富国有所考虑的时候则使用经济干涉。但值得一提的是,富民并不是一定要放任自由,富国也不是必须要政府干预,合理、科学地对二者加以运用才能让生产与流通更为顺畅。

4、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启发

上世纪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费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企业管理学,并著有《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由此人类凭借行事的行为模式并依照科学的规范来管理企业的格局拉开来了序幕。在这之后还有很多学者也根据不同的管理理论,在不断地进行发展以及创新,然而其基础并没有发生改变。纵观企业管理的发展的历程,它经历了古典理论阶段向行为科学阶段的发展过程,再到如今的现代管理理论。而企业管理学的科学性非常强,它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经济管理学思想,可以说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是其发展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创新最终演变而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世界的经济环境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企业经济管理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管理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5、对国家政治经济管理的启发

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都必定要借助财力、军力、人口等这些与人产生联系的资源,而我们也正是从国家治理的意义基础上来理解国家政治概念的。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周“量入为出”财政原则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强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征税,也就是说税收是我们产后进行分配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对于收入来说更加需要进行开源,而对于支出来说则与之相反,需要进行节流,并由此提出了“节其流,开其源”这一财政原则。户籍管理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它成了赋税最为主要的依据,其中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征税自北魏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6、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启发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就扎根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其实质就是在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精华内容进行概括、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形成的非常优秀的经济管理思想。这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的经济管理实现了现代化与科学化,其中主要强调了客观评价人类文明的一切理论成果,吸取其中的精华,剔除糟粕。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现已成为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思想,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对此有了极其有力的证明。我国的经济管理改革在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正确引导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宏观、微观经济管理中发挥出了非常大的作用,由此国家在企业的管理方面也逐步转向了间接管理的方式,促使了以市场作为基础,并辅助以各种经济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新局面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结语

经济学管理理论范文【第三篇】

国外管理会计学者在研究中大量引入经济学理论。1986年,Watts和Zimmerman在《实证会计理论》中指出:“本书旨在介绍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经验性会计文献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该书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管制理论及契约理论等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齐默尔曼(2000)以机会成本概念和组织理论作为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框架,写出《决策与控制会计》。

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经济学相关概念的使用比例非常高(50%),经济学成为解释会计现象的一种工具,或是用会计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一种手段。同时,许多经济学家也认识到会计学的重要作用。科斯(1990)认为,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部分,在经济研究中,应很好地利用会计数据,因为会计数据能够让经济理论定量化,所以经济学家应学习会计学,理解会计数字的含义。国内管理会计学者除了对纯会计理论进行探讨外,也做了很多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会计理论研究中所应用的经济学理论几乎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为著名的是“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这一时期,会计学界也引入了西方的一些会计理论,但侧重于从会计角度进行规范论述,并没有涉及过多的经济理论。此时对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等却引入较多,如“会计管理”的创立以及会计行为学的研究。笔者认为,《会计研究》1992年第6期发表的《科斯定理与会计准则》(刘峰、黄少安,1992),标志着我国会计学者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开始。此后,有会计学者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瓦茨、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有了中文译本。《经济研究》刊载的相当一部分会计论文也是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章,主要是利用国外成熟的模型对中国市场进行检验,其中所用的经济学理论大都来自于国外实证会计文献。会计学者对企业理论、产权理论、理论和管制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成果。

近年来,公司治理理论成为会计学者应用的主要理论,在会计论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国的《会计研究》杂志是一本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刊物,该刊自1981年以来,已刊载一定数量的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我们选取1981~2000年《会计研究》上中与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成本管理和业绩评价等)有关的363篇论文,进行有关涉及基础理论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剔除管理会计与其他理论结合的199个样本,表2表明,经济学在国内管理会计研究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应用频率最高。

二、借鉴经济学的精度、广度与深度

(一)借鉴经济学的精度———以研究方法为例

会计的研究方法根源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会计研究像经济学研究一样,把规范法和实证法引入会计研究中。下面我们将对经济学研究方法以及规范会计研究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与实证会计研究的逻辑推演进行简单的回顾。最早区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是西尼尔,而对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做出更严格区分的是大卫•休谟,他提出所谓的“休谟判别法”:从事实性、陈述性的说明不能推导出规范性、伦理性的说明,亦即不能从“是”中推导出“应当”。休谟提出了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判别标准,即实证经济分析研究“是”与“不是”的问题,规范经济分析研究“应当”与“不应当”的问题。同样,规范会计研究着重于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因而规范会计研究不满足于现有的会计惯例,而是从逻辑性方面概括说明怎样才是良好的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两种。

(1)演绎推理法

它是从一定的会计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演绎法的推导程序为:大前提—推导结论—验证—具体问题。其主要步骤为:确定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目标;说明会计基本假设或目标对财务会计的指导作用;根据既定会计假设和目标,推导相关的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基本概念;以会计基本原则或会计基本概念来指导会计实务,规定会计的具体处理程序。演绎法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相关会计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会计理论的构建具有逻辑严密性。其缺点是,推理的正确性取决于假设前提,如果假设前提错误,则整个推理得出的理论结构将是错误的。

(2)归纳推理法

其特点是,通过对大量现象进行观察,然后加以分类,从中概括出有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再把它们组织或表述为理论。归纳法的推导程序为:观察—分类—概括—验证。归纳法的优点在于,它不受预定的模式束缚,把理论概念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之上。但是,该方法的正确性取决于观察对象的代表性。由于选择观察对象的范围和代表性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准确。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以会计假设为前提,推导出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处理程序。7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决策理论及行为科学等新兴学科向会计领域的渗透,会计理论研究主要以会计为前提,推导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会计报告的标准。实证会计研究作为一个与传统规范会计研究特点迥异的研究学派,其目的不在于提出会计“应当做什么”,而在于解释会计“是什么”、“为何是这样”,并据以预测未来的会计行为及其影响(罗勇、贾鸿,1998),它是根据实际效用或现实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步骤为:(1)提出理论假说和有关假设条件;(2)建立理论模型并得出主要结论;(3)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经验验证;(4)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提倡在会计理论中引入实证研究的是美国会计学家,他在1976年发表的《关于会计研究和会计管制现状的反映》中指出:“由于规范的理论占优势,会计研究是不科学的。”实证会计研究能解释已存在的会计现实“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为什么会计人员要从事这样的工作。自1968年鲍尔和布朗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表之后,实证研究成为西方会计研究的主流,也使得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成为可能。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可以表述为:实证研究认为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而这也是经济学大部分以经验研究为依据的研究的基础;以对假设的实证检验代替研究人员的价值判断,对预先提出的理论性假设不是进行一般性的推演,而是采用可观察、可检验的实际证据来进行检验和说明;实证会计研究以定量分析为主,广泛采用精准的计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实际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这使管理会计研究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借鉴经济学的广度———以理论为例

人是行为人,而委托人是行为影响的一方。人根据契约为委托人做事,委托人依据契约对人给予奖励。企业的股票持有者与企业经理的角色是不同的,后者是经营(run)企业并做出决策,而前者是在契约签订生效后拥有(own)企业,对企业有剩余拥有权(residualclaimant)。剩余拥有权会产生剩余控制权(residualcontrol),这是一种可以后发制人的机动权(Berle&Means,1932)。理论说明,委托人和人有不同偏好,并且都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人具有机会主义行为,这将导致道德风险(Moralhazard)、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的产生。1976年,Jensen和Meckling首次提出成本概念,认为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缘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一事实。标准的委托—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的假设之上:一是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即在一个参数化模型中,对产生的分布函数不起作用);二是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到(虽然有一些间接的信号可以利用)。在这两个假设下,有两个基本命题:(1)在任何满足人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而使委托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合约中,人都必须承担部分风险;(2)如果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那么就可以通过使人承担完全风险(即使他成为惟一的剩余权益者)的办法来达到最优结果。委托问题的产生有四个原因,即授权和控制权分离、不确定性和分散投资风险、科层组织结构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有限理性和个人能力的约束(向荣、贾生化,2001)。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这种控制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决策权的分配(谁负责做决策)、业绩计量与评价(向谁报告何种信息)、奖励与惩罚(收集到的信息与人报酬之间的关系)。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以信息为基础,而会计和审计正是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因此,理论可以用于会计和审计研究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程序的效率特点(ChatfieldM、RVangermerch,1996)。对会计领域问题的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有:Holmstrom(1979,1982)、Jensen和Meckling(1976)、Watts和Zimmerman(1978,1983)等。理论可以深入到会计学研究的各个领域(JensenMC,1986),其对管理会计的贡献在业绩评价方面更为显著。例如,在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中,用理论来解释会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会计基础与市场基础、财务基础与非财务基础、相对基础与绝对基础等矛盾。

需要说明的是,股东虽然可以通过审计者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内部审计、民间审计都对审查会计信息、降低信息风险承担重要责任,但在现实中,由于内部审计组织不够健全,地位尚不独立,民间审计会受到审计委托、审计费用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或不愿审查虚假会计信息,甚至出现审计师与企业合谋的问题(陈关亭,2001)。

(三)借鉴经济学的深度———以产权理论为例

我们首先对产权、交易等概念的历史演进及重要性做一个简要回顾,然后阐述管理会计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必要性。完全竞争模型被构建出来,该模型的基本前提假设,如理、公司的规模不经济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其假定还有一个与产权相关的隐含假定是支撑完全竞争模型的基础: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价格的市场条件,对它们的利用反映了私人产权的制度安排;要实现完全竞争,所有的稀缺资源必须是私有的、明确的,并被有保障地拥有。这是从完全竞争模型或者近似完全竞争的模型中推导出的结果,也是由私人分散控制资源而引起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产权制度隐含在完美的假定中,在对与价格具有同样作用的因素的研究中,对产权安排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934年,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中提出交易的范畴。他认为,“使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有相互联系的单位必须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项原则”,“这个相互的单位便是交易”,“一次交易,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交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的物品交易,它们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未来所有权的让渡与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1937年,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成本。之后,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后来有学者将其扩展、引申为: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将使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可以通过明确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制度对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是必要的。科斯定理说明,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然而,交易、契约、产权的关系如何?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企业合约安排?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市场合约安排?威廉姆森(1985)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方面区分了交易类型,认为涉及高度专用性资产且经常重复发生的交易,适合于在企业内部进行。显然,资产专用性对于为何通过企业配置资源给予了很好的解释,但它不能解释威廉姆森提到的作为“卖者”的企业为何存在。

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与逻辑演进,管理会计的现代应用必须渗透到制度经济学提及的众多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安排等),否则,“如果没有产权的界定、划分、保护、监督等规则,没有产权制度,产权的交易就难以进行,产权制度的供给是人们进行交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

三、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启示

(一)实证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精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启示

无论管理会计(作业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管理、综合记分卡、KAIZEN成本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行为会计、环境和战略管理会计、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等)的发展趋势如何(余绪缨,2001),无论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由内深化与向外扩展如何并举,无论管理会计的选择指标从滞后性向前导性怎样转变,无论管理会计的货币性与非货币性分析怎样结合,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重点及难点研究,都需要计量经济学的背景支持与后台支撑。计量是会计的一种属性,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二)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广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诠释

传统的管理会计都假定信息是无成本的,或者至少不存在因信息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但是,信息经济学理论表明,任何信息都有其特定的成本,信息成本因具体情况而异,信息系统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加以选择。理论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从委托人与人获取信息的角度,结合人的行为因素,在管理会计中得到应用。

1.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选择

在理论体系中,管理会计信息可以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目标服务:(1)用于优化委托人或人将采用的决策的环境进行事前评估,即修正信息;(2)用于评价决策执行的结果,以便在委托人或人之间按照契约的规定来分享上述成果,即业绩评价。决策前信息和决策后信息的作用以及对委托人和人利益的影响,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业绩评价与激励人的最优努力相关,而人的努力不能被直接监督,如果没有建立业绩与报酬相联系的、能够反映绩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不能激励人为委托人而努力工作。

2.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管理会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应用都面临现代企业存在的一系列委托关系: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关系、企业经营者与会计部门之间的委托关系、股东与审计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等。从委托的机制来看,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与原因。

(1)委托人与人的目标、利益、风险不同

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彼此分离,现代企业存在着一系列关系。委托人和人因各自利益、目标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也各异,在某些情况下,一方追求效用最大化时,会损害另一方的效用最大化。

(2)契约的不完备与信息的不对称

会计实务的变化难以预料,这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制定存在滞后性。这些法规、准则不可能把会计实务中所有的情况都包括在内,只能对会计的总体目标、总体原则以及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做出规定,而对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则相对灵活,这使人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有很大的变通余地。契约的不完备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人可以利用占有会计信息的优势和契约的缺口,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对自身的业绩进行夸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的深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提示

1.从交易费用的定性到定量分析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深度已经渗透到管理会计研究层面能够涉及的深度,如产权理论涉及的交易成本概念就属于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在交易成本理论中,交易成本包括外部交易成本与内部交易成本,涵盖了监督成本、信息取得成本、组织制度成本以及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成本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机会成本,即选择不同制度形式的生产或消费所损失的机会成本。在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机会成本理论,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最优方案而舍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收入,其实质是选择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生产要素配置与管理方式的问题,它贯穿于投资决策、生产组织和产品销售等过程,是既定制度约束条件下的机会成本。对企业交易费用、机会成本在定性基础之上进行定量研究,已成为管理会计的核算分析内容。制度经济学研究正在更为深入地展开,将会为管理会计的领域开辟新的研究空间。

2.以资产的流动性划分资产到从专用性角度划分资产

资产的分类一般都遵循一个原则:以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和管理。按流动性划分资产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信息使用者既不能获得关于无形资产的准确价值计量信息,也不能获得有价值的评估信息。其原因是:(1)存在不能独立存在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有形资产相结合无法分离,而能够分离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往往是在企业经营有形资产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人们难以清晰地界定其范围;(2)流动性划分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按照流动性进行划分的资产虽有利于描述有形资产的特性,但不能有效地描述无形资产的特征,也就是说,流动性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信息使用者如果仅利用现有的财务报告信息,是很难评价无形资产价值的。资产专用性并不是为描述无形资产而提出的,但从会计的角度看,专用性对资产进行另一种分类,能够从财务报表中挖掘更多信息。我们可以对资产的专用性进行一下回顾。

1985年,威廉姆森将描述交易的主要维度分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次数。资产专用性,是指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专用性资产一旦被用于某种交易,它就无法在不发生巨大损失的前提下转移到其他交易中。由此可见,资产专用性表明资产有专门用途,其收益依赖于它所支持的专门交易。资产专用性包括地点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完全为特定协议服务的资产专用性以及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可能完全,在交易过程中就可能因为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在双方进行了专用性投资的情况下,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双方的交易关系更加复杂化,进而出了对契约关系进行调整的要求,并因此对组织与交易的匹配关系产生影响。交易发生频率,是指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经常性或重复程度。采用垂直一体化方式,能够提高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调整性能,但垂直一体化会增加组织管理费用。因此,只有对较高频率的交易实行纵向一体化,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需要补充的是,考量交易的另一主要维度应涉及交易效率,交易效率对分工水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随合约自、合约结构的优化、产权保护程度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四、结语

经济管理学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白酒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白酒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与变化,白酒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当善于应用现代管理理论,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管理经济学对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的各项经济与管理行为展开分析,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发展融合在一起,指导和帮助企业更加科学有效地处理好自身经营发展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同时为白酒企业的创新改革和生产经营提供更多决策依据,让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与管理活动能够真正与市场发展实际相符合。对于白酒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必须深入分析市场环境变化,积极寻求企业发展的突破口,结合具体情况应用管理经济学理论,确保自身持续稳健的发展。

一、管理经济学对白酒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服务资源分配管理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是采取何种方式把企业目前已有的内部资源尽可能地开发利用起来。在参与市场竞争活动的过程中找准自己正确的定位,将受益者与被受益者从单一变为群体,让二者之间形成连接,最终实现双赢。换句话说即是把买卖方式软化融合到不同层面,让被动消费转化为主动消费,让企业能够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白酒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盈利,管理经济学对于生产成本控制而言能够发挥出很大价值,在生产白酒的过程中,如果生产成本调低,必然会影响其质量,应用管理经济学并非偷工减料,而是要求从实际情况着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或者优化生产制造流程的方式,在确保白酒质量的基础上来调低生产成本,促进效益提升。

(二)发挥人的作用经济发展规律看上去是无形的,但借助于一个个项目的落实,将其结束数据信息予以分析研究,能够得到具体化的经济规律,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予以优化。管理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在某一件事的完成效率上也存在差异化,因此更加强调人对于工作结果的影响,对于白酒企业经营管理来说,应当充分发挥出“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自然能够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岗位有高有低,不同职位受到的待遇也各不相同,企业中人的层次差异仅仅是以能力或工作绩效作为暂时的区分,属于自我与他人的区分,即是经济学中提到的群体与个人的不同。之所以存在如此层次划分,目的在于将管理人员与基层职工的岗位责任进行明确,确保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予以清晰划分。企业经济效益是员工所提供的,管理人员属于引导者,唯有让各个岗位中的“人”能够发挥出其实际作用和价值,真正照顾他们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出人的作用,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三)掌握市场形势白酒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避免盲目开展,必须充分熟悉了解经营发展需求,有效规避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必须要保持稳定有效的经营发展状态才能够得以持续前行,我国加入WTO之后,更多企业管理人员开始重视经济管理的价值与作用,企业的经营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依旧有部分管理人员存在固化式经营管理理念,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尽快更新管理理念,必然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在应用管理经济学的过程中,白酒企业要积极进行自我改革与转型,善于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紧跟时展脚步,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来促进企业生命力的提升。比如,白酒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市场调研工作,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饱和度,了解互补品与同类替换产品的基本情况,同时还需要合理预测产品销售各个时间段的价位浮动,在销售初期应当给出一个最高的预期价格,根据产品销售的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弹性需求,在合理区间内对产品价格予以调整,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四)培养管理思维管理经济学理论的贯彻执行是企业管理人员负责的,白酒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对于白酒企业经营管理而言,管理经济学的应用能够促进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形成,让管理者能够理性分析处理问题,在做任何决策的过程中不掺杂个人情感,真正做到对企业负责。冷静理性的思维能够有效提升执行力,对于各种新理论和新事物的学习效率与接受程度也必然有所提高,可以更容易地认识与了解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内涵。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促进白酒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对于管理者的要求也相对更高,白酒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管理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同时从过去固有的理论中逐渐研究得到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方式。企业管理者依托于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市场展开全面深入的调研比较,真正摸清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市场竞争中所具备的优势,进而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转型,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发展规划。

二、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经济学应用的关键在于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借助于理性思维来强化管理人员的分析能力,树立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理性思维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价值,从而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与处理问题。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顺利处理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还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制定产品价格白酒企业要确保自身经济效益,就应当将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区间之内,借助于管理经济学理论中的价格原理和供需规律分析能够让白酒企业制定出更加科学的产品定价。第一,借助于价格原理,白酒企业能够对产品不同价格对市场占有度的影响展开全面系统分析,依靠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计算方式来进行市场反应预测,把各个价格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去,观察市场反应情况,再结合具体反应,根据企业利益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来实现准确的产品定位。通常来说,白酒企业对需求弹性较弱的产品可以合理提高价格,对弹性充足的产品应当调低价格,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比如说把需求价格弹性在的产品划分成弹性充足,即是产品降价幅度可以导致相应市场需求量发生倍左右的变化,在这一前提下,能够在弹性范围内根据实际经营状况予以合理降低。如此一来就可以灵活利用经济学原理来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选择低价出售或者薄利多销等各种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二)合理控制生产成本利用边际产量这一经济学原理能够得到企业生产成本,进而指导企业管理者更加科学地开展好成本规划,在确保产品数量的基础上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另外,依靠成本领先战略也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白酒企业要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能够选择低成本战略,把自身核心技术和控制成本加强销售的策略联系起来,白酒企业需要从如下几点着手:第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好技术优势,从本质上降低成本,为白酒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其他特色设计提供更多资金,保证产品质量;第二,适当降低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合理优化冗余工作岗位,降低人力成本,促进内部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借助于自身生产优势来加快和其他供货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强议价力度,争取减少采购成本;第四,要善于应用企业外部资源,与其他企业展开更多合作交流,弥补自身经营管理中的不足。例如说白酒企业能够把自己的优势与核心技术保留,把其他工序外包给其他企业,从而将更多的力量的资源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中来,确保企业能够维持技术优势,依靠其他企业的专业性来弥补自己的缺陷。站在低成本的层面着手,能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指导企业对产品价格进行合理调整,有助于生产成本的管控,这些作用都间接促进了白酒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应用管理经济学也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经济效益的走向。生产函数原理能够依靠生产边界值分析来指导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内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能够应用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的经济学原理,依靠分析计算企业最低成本的方式来了解各个产量水平上的最低长期平均水平,从而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生产规模、产量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站在数学图形的层面来说,该函数属于统一众多“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形成曲线,其线性类似于字母“U”。基于变化关系而言,随着产量的持续提升,生产规模报酬也逐渐表现出增长趋势,在这一情况下企业平均成本有所下降;而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规模经济慢慢下滑,在这一情况下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并不会发生较大改变,平均成本相对稳定;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优势慢慢减少,生产的规模报酬表现出下降趋势,同时企业平均成本持续提升。白酒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利用上述函数原理对具体生产经营情况展开研究,得出企业在持续提高产量的情况下,平均成本也处于持续降低的趋势,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生产量降低生产总成本,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让白酒企业能够清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为经济效益的提升打好基础。

(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白酒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和管理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尤其是对于部分白酒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其依旧存在一些传统的管理理念,导致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具备理性思维与科学管理观念,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很容易出现管理人员对市场情况的盲目判断和错误分析,无法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着手来制定经营发展计划,导致白酒企业的正常发展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可能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生产工艺陈旧、利润亏损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白酒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学习充电,积极将管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经营管理活动中来,尽快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掌握科学的经济学管理方法,针对涉及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要进行深入全面的研讨分析。在管理经济学应用中,白酒企业应当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深入研究改革与发展之路,把管理经济学理论和白酒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联系起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0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