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体育教学的名词解释汇聚(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32206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体育教学的名词解释汇聚(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体育教学的名词解释【第一篇】

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体育教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标志。

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

综合作用于责任。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层次。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意思基本相同。

与控制工作。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与“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体育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完成某种体育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教学能力是教师驾奴有关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研究是为完善体育教学理论好提高体育教师的质量,以体育叫徐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揭示体育教学现象背后的并探索体育教学规律所进行的探究工作。

体育教学的名词解释【第二篇】

由于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对于如何实现这现目标,课程标准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意味着对每个学生来说,实现目标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提高力量这一目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采用健身器械,无条件的学生可能采取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练习方法。此外,由于不同的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达到相同目标的最适宜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空间,不要给学生规定过分统一的要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各种体育器材(球类、跳绳、实心球等),学生可根据喜好选择喜欢的锻炼方法来完成教师提出练习任务。学生敢于到教师面前表现自己,教师也不因为学生做得不好而制止和取笑学生,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学生,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自已更加愉悦,使之在体育课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总之,自主学习可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加强了责任感,树立了自尊和自信,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为今后坚持体育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学习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可以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小组,一起探究、练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达到锻炼的目的。合作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获取更大的收益,得到更好的体验。当然,强调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个体练习,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练习也是完全必要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行为。即使是在非集体的体育活动中,也应该给学生提供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的机会。

例如:在组织学生跳绳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差的学生有榜样。这样既有利地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又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作用。合作学习法的优点在于学生之间可以用自已的语言、自已的表达方式来理解、消化老师布置的任务。

提起探究式学习,会给人一种很高深的感觉,似乎只有科学家才有探究世界奥秘的本领,一个学生能探究些什么呢?其实,探究行为是一种常见表现,学生从小就爱问“为什么”,但往往由于大人们的忽视,不愿意去回答他们提出的看似简单、荒廖、愚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少地问“为什么”,越来越少地探究这个世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最明确的结论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必问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越来越化。

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去进行探究。例如:为什么篮圈与地面的高度是米,高一点行吗?低一点行吗?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探究。例如:单杠是不是只能用来发展力量,滚翻究竟应该翻得快些还是慢些,滚翻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等。

新课程标准重视课程的延伸性。所谓延伸性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学习和活动。教师应重视学生延伸性学习的原因是,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就有限;现在流行的运动项目很多,这些流行的运动项目不可能都进入课堂,但其中多数项目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活动。

例如: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在节假日进行体育活动等。因此,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课程资源,积极进行体育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通过评价活动,能让学生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评价能帮助教师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改进教师的教学。在评价过程中,以住偏重于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偏重于评价学生学习的水平,而忽视了评价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现在我以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获取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活动中,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更加注意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例如:当一名学生的动作没得到其他学生的肯定时,我会说:“某某同学的动作做得也不错,如果多练几遍他一定会做和更好。”此外,在课内课外,我对学生练习及时地进行肯定,一句“你的动作有很大的进步”、“你一定能超过老师”一定会让学生心花怒放,学习的兴趣更大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给学生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已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学生互相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可能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1.学习方法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个体差异来选择,不能盲目地套用某种学习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学法,学会制订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创造,学会评价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法与学法要相统一。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4.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学习方法不断得优化。

体育教学的名词解释【第三篇】

1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广义上,指把体育事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其范畴应当 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商品的生产、开发、流通、销售与服务等整个领域。侠义上讲,是把体育运动本身作为商品和劳务进行经营活动的企业的集合。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尽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的机械运动规律和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地心理学分支,它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4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是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5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6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

7快乐三要素: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8生物年龄:人体在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程度的快慢。

9运动训练: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

16社会适应: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17路:前后叠成一行称为路。

18异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整体实力上差异不大。19单元教学: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或分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

20健身运动:健身运动是指一般健康者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从事的体育锻炼。此运动主要是使身体正常发育,身体各部分协调发展,增强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素质的基本活动能力。

21超量恢复:体育运动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超出原来的恢复,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22休克:人体遭受体内外强烈的刺激所发生的严重的综合症。23同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24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27支撑:身体某环节握器械时,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动作。28学习领域:按学习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五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田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30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31地域性运动项目:流行于某些区域、带有地方特色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32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为了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确保体育教学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

33力量: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肌肉工作克服阻力的能力。

34整理运动:体育运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35悬垂:握于器械时,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动作。36间隔:学生或成队彼此之间相互的间隙。

基准学生: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指定的作为目标的学生。38徒手体操:在均匀节奏指挥下,徒手进行身体各部位简单的、对称动作的练习。39单循环赛:参加比赛的各队(人)之间轮流比赛一次。40练习密度:课中学生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41肺活量:最大吸气时,竭尽全力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42身体素质:人们在运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等机体能力。

43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措施和原则。

44运动技能: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49镜面示范:教师面对学生站立的与学生同方向的动作示范。

52运动处方:有医师或教练员给参加锻炼的人,按照年龄、性别、心肺或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负荷。53加压包扎:小血管出血时,用几块消毒棉布或清洁手帕,出血后用绷带把它加压包扎。

54教材重点:身体练习的主要部位,指某一内容身体练习的技术环节或技术关键的重要连接部。55教材的难点: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56肌肉痉挛:俗称抽筋,肌肉不自主的发生强直收缩所显示出的一种现象。57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

58晕厥:由于脑血流量暂时降低或血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渡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

59基础代谢:人体在清醒、空腹、无肌肉紧张的思维活动,环境温度适宜的状态下的代谢。

63乳酸能系统:是指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分解的过程中在合成atp,也称无氧糖酵解系统,它是机体处于氧供不足时的重要功能来源。血乳酸水平是重要的评价指数。64有氧氧化系统:在剧烈的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氧的需要时,运动中所需的atp由糖和脂肪在有氧氧化过程中再合成。它能维持机体较长的工作时间。

65课堂教学评价:根据体育教学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体育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并予以价值的判定的过程。

66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理。、67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属于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68身体健康:人体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69辅助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较难的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的技术动作的练习。

70主题教学法:指设定教学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拓展,归纳主题特性进行教学的方法。如合作跑、接力跑等多种方法。71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72体格:指人体形态结构方面,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整体指数与比例及身体形态。

73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健身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密切相关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并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

74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作。

75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76篮球三分区:即以球篮的中点垂直线与地面的交点为圆心,以此为米为半径,画一个半圆的弧,弧线以外的区域叫篮球比赛3分区。

77拳:四指卷拢,拇指屈压于食指中节,拳面要平,任何四指不准凸出拳面。

78循环训练法:运动训练方法之一。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练习点,运动员按规定顺序、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的训练方法。是一种综合形式的练习方法。比较生动活泼,能提高运动员的练习情绪和积极性。79侵人犯规:侵人犯规是队员和对方队员的接触犯规,无论球是活球或是死球。队员不应通过伸展他的手、臂、肘、肩、髋、腿、膝或脚来拉、阻挡、推、撞、绊、阻止对方队员行进,以及不应将其身体弯曲成反常的姿势(超出他的圆柱体),也不应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

80运球:有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运球。运球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技术。它不仅是个人攻击的有力手段,而且是组织全队进攻战术配合的桥梁。有目的的运球可以突破防守、发动进攻、调整位置、寻找有利时机进行传球和投篮,尤其是进攻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有力武器,盲目的运球会贻误战机,造成被动。

81竞争意识:个人或团体间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

82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83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精力收缩。84新兴运动类项目:是指在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国内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

85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86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87社区体育:指公民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i,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88体育心理负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的内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对学生心理机制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就是体育课的心理负荷。

89基准学生: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指定的作为目标的学生。

90体育能力:指由各种知识、素质、能力有机组成的综合能力,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主要包括对身体各种活动的敏锐观察能力,迅速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创造性活动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动作重点难点的判断能力。91运动性心动徐缓:由体育锻炼造成的心率变慢现象。

92个性: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93体育教材重点:体育课的重点一般是指新、难、险的教材及其要达到的目标。94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95中小学新课程具体目标:对课程总目标在五个方面和四个水平进行的细化和分解,以体现不同学段学生在各个方面相应水平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标准》根据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五个方面的学习范畴,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了四级学习水平,水平一相当于1-2年级,水平二相当于3-4年级,水平三相当于5-6年级,水平四相当于7-9年级。

96图形接力:是指在接力中,学生沿着预先画好的一定的图形行进的一种接力游戏。画图表示。

97亚健康:也称为第二健康状态,是一种自感不爽,检查无病的,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

98放松游戏:是常用于体育课结束部分的一类轻松缓和的游戏。

99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00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01幼儿启蒙游戏:是以发展幼儿各种基本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及音乐游戏等。

102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103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

104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105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现。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法(动作讲解)、直观法(动作示范)、练习法(完整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综合法、电化教学法、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尝试错误教学法。

106体育教学原则: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基本原则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

107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1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2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结合。3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4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5室外活动组织6师生之间交融关系。108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

109课程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和一系列基本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 具体规定。

110教学分组: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方便教学,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11分组教学: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领导下,分别精学练习和一种组织形式。

112分组不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内容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13分组轮换:在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相互轮换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14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

115教材排列:

116学年教学计划: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级的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排列。

117学期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表,它是把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两个学期的各项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文件,是教师编制教案的依据。

118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教学进度,它是把某年级的某项教材,按课次顺序订出每次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和组织教和教学进度,保证各项主教材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119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120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121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122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123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124体育课的结构: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按认识规律和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一般由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

125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126队形练习: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127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128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

129专门性准备活动: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

130诱导练习: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肌肉用力的顺序和机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131辅助练习:是指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136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137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

140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的处理。

141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础。

142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143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

144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决于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145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146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

147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条件反射活动。由身体姿势、练习的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

148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练习的技术过程,包含开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个部分。

149开始姿势:指用来为做后面练习的主要部分创造有利条件的身体姿势。分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类。

150练习过程姿势:指身体在完成练习主要部分时的活动状态。151结束姿势:指练习结束时身体及各部分处的状态。

152过度训练:是指运动负荷和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的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153练习时间:也称练习的延续时间,指完成某一练习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时间的长短与练习效果和机体的负荷有直接关系,分练习的总时间与练习的各部分时间两种。154课的密度:指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这一课总时间的比例。它又可分为一般密度和专项密度。

155专项密度:也称运动密度,是指学生做练习的密度。计算方法是:一节课中,某项练习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56运动负荷:指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由速度、数量、密度、时间和项目特点等因素构成。

157心理负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的内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对学生心理机制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就是体育课的心理负荷。

158人格: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包括智慧、道德、意志三要素。

159逆反心理:它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情绪体验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160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64运动心理效应:由运动训练和比赛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地心理作用。它与运动成绩有关,当运动成绩良好时,一般会带来积极的心理效应,反之则会带来消极地心理效应。它还与运动者及观摩者的主观评价态度有关,如比赛取得胜利也可能引起骄傲的这种不良心理效应。正确的评价一场运动比赛或训练的价值,应即考虑它的客观成绩,又考虑它的心理效应。后者虽是无形的,但对以后的运动和心理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165传染病:是指生物体的病原体进入人体,破坏了机体平衡,能在人群中传播和引起流行的疾病。166康复:是对伤病者和残疾者采用各种方法,在身体功能上,精神上和职业上获得全面恢复,使病残者重返社会生活。

167克托莱指数:是评价人体充实度与匀称度的指标,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体重/身高*100)

168平衡:人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169极点:是指进行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时,在运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运动员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反应,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170队形:指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排成的队伍的形式。171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172路:指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

173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174正面:指队列里学生所面向的一面。175后面:指与正面相反的一面。

176脑震荡: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普遍的震荡所引起的一时性意识和功能障碍。

177距离:指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178队形宽度:指两翼之间的横宽。

179队形纵深:指从第一个(或第一列)学生到最后一个(或一列)学生距离。180纵队:指学生前后重叠组成的队形。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

181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等。

182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叠的两个以上的学生。183排头: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184排尾:指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185传染:病原体进入机体,引起明显或不明显的病理反应称为传染。

186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187动作要领: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它包括身体练习的主要环节及其动作顺序。

188重点:体育课教案中重点的含义有两种。其一是教材重点。它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其二是体育课的重点。它是指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或主要教材,一般而言,短短的一节体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它仅仅是学期或单元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一节体育课应该有一个重点。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重点一般是指新、难、险的教材及其要达到的目标。189难点: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190练习:一般性练习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或充分全面调动学生的机体,使之进入良好工作状态而进行的活动。一般性练习多用于一般性准备活动和课课练的教学活动。

191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

194极限运动:是指人类在于自然的整合过程中,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身体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体育运动。

195运动性肌肉疲劳:机体在生理活动中机能不能持续在一特点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96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197体育的质的规律:是有目的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

201技术关键:在技术基础和各种环节中,总有一个环节对技术动作的效果起着关联的决定性作用,我们称此为技术关键。

202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地有系统的科学群。203体育过程:是一个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运动实践,运动恢复相统一,相融合的过程。

204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205体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206体育人:指从事体育传播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工作者,真正的体育人是能促进个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拥有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人。

207西方现代体育体系:是以德国杨式体操,瑞典林式体操和美国户外运动为三大基石构成西方现代体育体系。

208体育的基本手段:是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体育游戏。209电子竞技运动:是在2003年正式成为我国第99个体育竞赛的项目。

210野外游戏:是在郊游时做的一种助兴游戏,目的是娱乐,是为了在郊游时玩得更开心。

211平衡膳食:由多种食物构成,它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正常生理的需要,而且还要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数量的平衡,以利于消化、吸收和利用。212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31横指处。主治:腹痛、膝痛等。213人工月经周期: 214步长: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215步频: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脚交换的次数。

216运动猝死: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死亡。217反握(单杠):两臂外旋、两手大拇指向外握杠。

218学校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219技术细节:在不破坏技术环节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技术结构。220淘汰赛:指在比赛过程中逐渐淘汰成绩差的队或个人最后赛出优胜者的方法。221综合密度:指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222语言法:指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

223课的类型:指根据课的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和专业的特点等因素所划分的课的不同种类。

224关节脱位:是指相邻的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

225功能锻炼:指加强伤部有关肌肉的力量和关节功能的练习,以发展肌肉的负担量,增强组织结构适应性,恢复肌肉和关节的正常功能。

226单元教学: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单位教学。

227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身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28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包括负荷量和强度。负荷量是指有效地练习时间和练习重复次数、距离、重量等。负荷强度是指学生练习时用力紧张程度,如练习密度、节奏和速度等。

229有氧耐力:指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233体育方法:是指体育教学、训练、锻炼的途径和办法。

234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等。235更年期:指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消失,突出表现为停经,内分泌活动也出现变化,此期历时数月至数年。236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237灵敏:是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各种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238髌骨劳损:指髌骨软骨病和髌骨周缘腱止装置的慢性损伤。

239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技能、机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240体育实践课的结构: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即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模式的框架。

241蛋白质的生物价:是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表示食物蛋白质在机体内真正被利用的程度。

24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43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课程以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而 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

246循环竞赛法:是指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相互轮流进行一次比赛,最后综合全部比赛的胜负来决定名次的一种比赛方法。

247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又称运动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的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248针对性体育锻炼原则:指课外体育锻炼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锻炼。

249学校体育的功能: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250体育实践课: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

253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254运动技能目标: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进行运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255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判定最终的学习结果,并做出成绩评定。

257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与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总称,具体来说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258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指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

259变换练习法:指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化练习条件(环境、速度、重量、时间或动作的组合)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260岗前培训:主要是面向新体育教师进行的培训,一般由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参加校外新体育教师脱产培训,通过由教师进修学校或师范院校来承担培训任务,二是在校内由本校组织学习提高。

261课余体育竞赛: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262家庭中的体育:家庭中的体育是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的,为了增进学生健康的各种各样的体育和健康保健活动。

263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264策应配合(篮球):策应配合是指进攻队员背对篮筐或侧对篮筐接球,通过多种传球方式和外线队员的空切、绕切相结合,借以摆脱防守,创造各种里应外合进攻机会的配合方法。

265拦网(排球):靠近球网的队员,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的来球,并触及球,称为拦网。

266直接任意球(足球):当一方队员故意违反足球运动规则的有关条款时即被判罚直接任意球,由对方主罚队员在犯规地点直接射门,得分有效。

267侵人犯规(篮球):是在活球、球进入比赛状态或死球时涉及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

268准备姿势(排球):运动员在起动、移动和击球前所采用的合理的身体姿势,称为准备姿势。

269越位(足球):指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在对方半场内、比球更接近对方球门线。270足球头顶球技术: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前额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技术。271排球(持球):持球犯规的定义:身体任何部位击球时,将球接住或抛出。272篮球抢篮板球技术:比赛中双方队员在空间争抢投篮未中的球的技术抢篮板球技术。

273(足球)比赛阵型:是指比赛场上队员的位置排列攻守力量搭配和职责分工的形式。274篮球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是指在篮球竞赛中,防守队员两三人之间所采用的协同防守配合的方法。

275排球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和排球运动的规律、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竞赛的变化,合理运用个人技术及集体配合所采取的有意识、有行动的行为。

276接球(足球):是指运动员运用身体的有效部位,将运行中的球有目的接控在所需位置上的动作方法。277传球(排球):利用全身协调力量并通过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球动作称为传球。

278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是指在篮球比赛中队员两三人之间有目的、有组织、协调行动的简单攻守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战术配合的基础。

279抢截球(足球):是足球运动技术的一种,是将对方控制或传出的球占为己有,或破坏对方对球的控制的技术。也是比赛中由守转攻的主要手段。

280扣球(排球):队员起跳在空中,用一手或手臂将本方场区上空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叫扣球。

281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篮球):是指由攻转守时,全场有组织地迅速退回后场,在半场范围内,每个防守队员负责盯住一个进攻队员,控制其行动,并协助同伴完成全队防守任务的整体防守战术。

282持球突破(篮球):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

283传切配合二过一(足球):指两名进攻队员通过两次连续传球配合,控制队员抢球传给切入队员的配合方法。

284边二三进攻(排球):是指2号队员作二传,将球传至4、3号队员或后排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

285足球中路进攻战术:通常指进攻最后阶段发生在前场中间区域的配合。286排球技术:是指在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采用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其他配合动作的总称。

289分道宽:指每条分道的宽度。即从内侧分道线的外缘到外侧分道线外缘之间的宽度。

290直观法:指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303跳跃:田径运动中的跳跃项目,是运用人体自身的能力(或同时借助一定的器械-撑杆),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越尽可能高的高度或跳越尽可能远的远度。304过栏:是跨栏技术的关键部分,它由起跨、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等动作组成。305跑道宽:是指跑道内突沿和外突沿之间的宽度,也称跑道总宽。306起跨攻栏: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后蹬结束离地时止的准备过栏动作。307身体训练:是运动训练的基础,贯穿在运动训练的全过程。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专门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314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动作。

315口诀化讲解:指把动作和动作要领按顺序编成顺口溜的讲解。

316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317最后得分: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加上创新难度的加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21对练:指在单恋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322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323演练水平分: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表现的整套演练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劲力、节奏、音乐的要求等方面的标准,整体比较确定扣分,从该分值中减去扣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

324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例如,专习浑元桩以调心、调身、调息,长时间站马步桩以增强腿力等。325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329弓步:是武术基本步行的一种,做动作时两角前后开立,左腿在前呈左弓步,右脚在前呈右弓步。

330田猎:是集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为一体的综合练习。

331集体: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术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组成部分。

332马步:指在武术基本步行中,两脚平行站立,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在两腿中间的动作。

333武举制:是唐朝承隋朝继续发展与完善府。。

336体育游戏(广义):在一定规则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

337追逐游戏:由一方或一人追逐捕捉或用物体击打另一方或一人的形式进行的游戏,被称之为追逐游戏。

341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

344娱乐性游戏: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游戏。345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

346角斗游戏:依照规则,通过徒手相搏或利用一定器械进行搏斗,以直接战胜对手的游戏。

347室内游戏:又称课室游戏,在雨雪天操场无法上课时,在课室内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的一种上课方式。

348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349智力游戏: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

350竞赛性游戏:又称竞技运动,是活动性游戏发展的高级阶段。

351攻防争夺游戏: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进攻与防守互相争夺的方式进行的游戏。

352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

353教案:它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和要求,参照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生、场地、器材、组织教法、学法等实际情况制订的一节课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反映出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思想、业务水平、教学技巧和工作态度。课时计划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师备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终形式。

354案例: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一个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一般是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角度来描述,涉及学生是如何按照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步一步向前运行的。

355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从广义上来说,可界定为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356重复法:是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表面数据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的方式。

357体育实践课:体育实践课的结构之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358持续训练法: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无间隙的连续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359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指在调查研究、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为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而设计、拟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360实效性:运动技术的实效性是指完成动作时,能发挥人体的最大能力,从而产生最大作用并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361经济性:运动技术的经济性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合理的运用体力,在获得最佳运动效果的前提下,最经济地使用人体的能量。

362运动能力:指的是人们在完成某一动作时所表现的本领。

363周期性运动:它是人体的运动的一种形式,是指多次循环或重复做某一相同的动作,每循环或重复一次为一个周期。

364技术质量:指的是所完成的动作接近技术的好坏的程度。

371补偿作用:人体做空中动作时,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身体其他一些环节所做的一些相应的补偿动作,这种补充动作所起的作用称为补偿作用。

372腾起角:是指人体起跳时,身体重心腾起的初速度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73腾起初速度:是指人体起跳时,身体腾起离地瞬间的速度。374出手角度:投掷器械出手后飞行的方向线与同侧水平面的夹角。

375超越器械:在投掷运动最后用力前,人体支撑点以最快的速度赶超到器械的前面,使器械远远地落在后面的身体姿势。

378冲击角:是指器械的纵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379最后用力:是指在投掷运动技术中,当助跑(包括滑步和旋转)结束后,按由下肢到上肢的正确用力顺序,通过投掷臂和手的动作,以最大的作用力和最快的速度将器械抛射出去这一动作过程。

380合理营养:是指对人体提供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使膳食的质和量都能适应人体的生理生活劳动以及一切活动的需要。

381一般身体训练:也称全面身体训练,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对于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有重要作用的身体训练。

382专项身体训练:与专项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身体训练。

383训练程度:指的是运动员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及技术水平等方面,经过系统的运动训练的影响下发生适应性变化的程度。

384心理训练:是指提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承受力的练习。385恢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和训练比赛结束时消除身体疲劳的练习。386内外突沿:是指跑道的内外边的突起边沿。

393极点现象: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所以跑道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跑速降低而难以继续坚持下去的感觉,这种现象叫极点状态。394腾空步:跳远腾空时,保持蹬离地面瞬间的身体姿势。即腾空初期,身体保持跨步姿势。

395支撑时期:指从脚着地起至脚离地止。396腾空时期:指从脚离地起至另一脚着地止。

397后摆阶段:指自后蹬脚离开地面起至膝摆到髋臼垂直下方止。398前摆阶段:指自膝和髋臼成垂直起摆至脚着地止。399着地阶段:指自脚着地成本撑到身体重心与地面成垂直止。400 401周期:是指从一个姿势开始又回到这个姿势的循环动作。

402退让:是指脚着地后为了减少阻力,所做的屈膝、屈踝等相对的放松缓冲。403纵轴:也叫中线,它把田径场地分为东西两部分,在绘图和修建场地时必须以这条线为基线。

404中心点:是指线的中点,即场地的中心。405轨迹角:指投掷物飞行的轨迹与地面形成的角度。406倾斜角:是指投掷物与地面成的角度。

407直段:指的是连结两个弯道的那部分直道,一个直段长等于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408直道:是指完整的直跑道,半圆式田径场有两个直道,供直道比赛项目使用。409跑道宽:是内突沿的外缘与外突沿的内缘之间的宽度,也称跑道总宽。410分道宽:两条分道线之间一个跑道的宽度。411分道线:两条相邻跑道的分界线宽5厘米。

412背越式跳高: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杠的姿势越过横杆的方法。413俯卧式跳高:人体通过助跑、起跳后在杆上成俯卧姿势越过横杆的方法。414三级跳远:是在助跑以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其中第一跳为单足跳、第二跳为跨步跳、第三跳用双脚落入沙坑内。

415撑杆跳高:是通过持竿助跑获得动能,然后借助撑杆将动能转换为撑杆的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把人体送上高空腾起过杆、落地的一项运动。

416适量性身体锻炼原则:就是身体锻炼要有适宜生理负荷的原则,它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所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对增强体质要起良好的作用。417正弦丈量法: 418余弦丈量法: 419讲解法:是指教师用语言来表达田径运动技术动作,与示范法结合,可帮助学生建立某一田径运动项目的正确技术概念以及教师用语言来表达动作的方法、要领、指导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练习。

420示范法: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的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范例,与讲解法结合,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了解动作的方法、要领,以指导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和进行技术练习。

421完整练习法:是把田径运动技术的全过程,以完整的形式进行练习。

422分解练习法:是把完整的田径技术过程,分解为几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进行练习,最后再把各部分动作联系、完整起来。

423游戏法和比赛法: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比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方法。

424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指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针对学生可能或已经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采取有效地措施,防止错误动作产生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425间歇跑:是由跑的距离、速度、次数间歇时间,间歇方式等五个因素组成的一种发展专项耐力的方法。

429田径运动锻炼:是指用田径运动项目作为手段,进行身体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目的的过程。

433身体锻炼:是指用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过程。434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435循环法:是指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相互轮流进行一次比赛,最后综合全部比赛的胜负来决定名次的一种比赛方法。

436完整法: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 某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437踢球:是足球运动基本技术的一种,指按一定的动作方法,用脚的某一部位将球踢向预定目标。

438垫球:是指用除手指弹击动作外的身体任何部位击球的动作。

439交换防守配合:是为了破坏进攻队员的掩护配合,防守队员之间及时地呼应交换自己所防守对手的一种配合方法。

440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441小群体教学法: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442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化的内容包括有: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编排和媒体化等工作。

443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期)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444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

体育教学的名词解释【第四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能够使体育课有序地开展,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实用体育教学的名词解释汇聚(通用4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学生情况:八年级一班有43名学生。除每个班有1-2名特殊病生,不能从事体育运动锻炼外,其余学生都健康,都能从事体育运动锻炼。

2、技能情况:本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喜欢跑、跳、投、和球类等体育活动。但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合理性,规律性还有待于逐渐提高。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体育阶段,培养的目标。中学体育教材,以及我校体育器材,场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学习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保健知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培养学生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技巧、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巧,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

3、充分利用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顽强,拼搏、自觉遵守运动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1、认真备课,上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2、抓好田径运动员训练工作,为本学期区级运动会做好准备。

3、开展好班级的体育活动,做好篮球、立定跳远、跳绳、仰卧起坐等体育项目的指导。

4、写课后反思,心得,总结等理论。

5、进行备课,说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

1、抓好八年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的提高。(立定跳远、篮球、100米等)。

2、充分利用好两操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

3、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练习,建立互帮,互学,相互鼓励地共同进步的团体。

4、对学困生,要有耐心,爱心和关心,交流和谈心。鼓励,大家都来关心的方式。激励他学习。充分激发他向上的欲望。

5、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出新目标,新要求。

1、逐步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学习兴趣。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2、要用体育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遵守纪律,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优良作风。

3、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3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