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学常识初中(最新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文学常识初中(最新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文学常识初中【第一篇】
春季
阳春:我国南方人民给春天以“阳春”和“阳春三月”的美称。如李白诗云:“阳春召我以烟景”,正是对春天绝妙的写照。
三春:昔日农历以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孟郊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九春:古时的“三春”3个月共90天,10天为一春,故有“九春”之名。阮籍的笔下就有“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的名句。
青春: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繁茂,生机盎然,一片青绿,因之呼春天为“青春”。杜甫的绝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指此。
芳春:春天百草萌发,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故有“芳春”之名。如陆机诗曰:“烈火厉劲草,丽服鲜芳春。”
青阳:春天阳光明媚,暖意洋洋,故有“青阳”之美称。如陈子昂就有“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的诗句。
艳阳:春天阳光灿烂,和风丽日,故称“艳阳”。如清代华广生辑俗曲集《白雪遗音·艳阳天》中说:“艳阳天,和风荡漾,杨柳依依”;再如鲍照的诗句:“艳阳桃季节,皎洁下成妍。”
我国实行夏历时间很长,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将正月称早春,二月称酣春,三月称晚春、暮春或末春。此外,春天还有“阳节”、“昭节”、“淑节”、“韵节”及“苍灵”等雅称。
另外,春天各月还有下列别称:一月又叫陬月、孟陬,二月又叫令月、杏月,三月又叫蚕月、桃月。
夏季
朱明:古代称夏为“朱明”。《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注:“气赤而光明。”《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朱夏:据《尔雅·释天》曰:“夏为朱明”,后因称夏季为“朱夏”。三国魏曹植《槐赋》曰:“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杜甫有诗云:“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长嬴:《尔雅·释天》:“春为发生,夏为长嬴,”也作“长赢”。赢,通盈。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故称夏为长赢。
长夏:《素问六节藏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注:“长夏者六月也。”也泛指夏季。杜甫有诗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昊天:《尔雅·释天》:“夏为昊天。”郭璞注:“言气皓旰。”
槐序槐树夏季开花,故称夏为槐序。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
炎节:唐钱起诗曰:“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
三夏:夏季三个月,简称“三夏”。《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夏歌》曰:“情知三夏熟,今日偏独甚。”
九夏:夏季共90天,简称“九夏”。陶潜《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复九夏”之句。范椁诗曰:“情知已是秋风后,留作明年九夏寒。”
农历四、五、六月为夏季,古时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孟夏又称为“初夏”、“首夏”、“槐夏”,均是四月的别称。仲夏是五月,“仲”是一季中的第二个月,又称为“超夏”。季夏是六月,即末夏。
秋季
三秋:古时七、八、九月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简称三秋。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有:“时为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九秋:秋季共90天,简称九秋。张协《七命》诗:“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飚。”
金天:按“五行”推演,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唐代陈子昂诗曰:“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金素:谢灵运诗:“述职期阑署,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素节:又叫素秋,有时专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欧阳修诗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王绩《九月九日赠崖使君善为》诗也有:“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素商:按古代“五行”说法,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有此称。元代马祖常《秋夜》诗云:“素商凄清扬微风,草根之秋有鸣蛩。”
白商: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若乃白商素节,月既授衣。”李善注:“《周礼》:‘西方白。’《礼记》:‘孟秋之月,其音商。’”
白藏:《尔雅·释天》:“秋为白藏。”郭璞注:“气白而收藏。”
西陆:晋朝司马彪《读汉书》云:“日行西陆之秋。”“西陆”即二十八宿中的昂宿之别名。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云:“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将七月称为首秋、初秋、早秋、上秋、新秋、兰秋、肇秋;八月称为中秋、佳秋、仲秋、正秋;九月称为深秋、凉秋、穷秋、暮秋、耖秋。秋天还有“高商”、“商节”、“白茂”、“凌辰”等雅称。
冬季
玄英:《尔雅·释天》:“冬为玄英。”
隆冬:《晋书·王献之传赞》:“观其字势,如隆冬枯柯。”
三冬:古代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冬月为仲冬,腊月为季冬,简称为“三冬”。唐杜荀鹤《溪居》诗:“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九冬:冬季共90天,故云。南朝梁沈约《夕行夜间鹤》诗云:“九冬霜雪苦,六翮飞不住。”
严冬:南朝梁简文帝集《大同冬月庚戌》诗:“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
冬节:有时专对冬至而言,《南齐书·武陵昭王晔传》:“冬节间讯,诸王皆书,晔独后来。”有时泛指冬天,《后汉书·马融传》:“方涉冬节,农事闲隙。”曹操《却东西门行》:“冬节食南稻,春归复北翔。”
文学常识初中【第二篇】
(一)填写题
例题1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小诗把对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
的咏叹完全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答案冰心(谢婉莹)母爱自然
——此题型有时单独为一小题考查,一至三空,每空一分。这类填充题,根据作家生平、作品所涉及到的文化常识等考点进行设题,要求考生能根据提示语准确填写出相关的作者名、国别、文化常识、重要的历史事件等。解答这类题目,只要能将教材上所涉及到的文学及文化常识记牢,了解作品内容,那就能正确解答出题目。
例题2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答案鲁达(鲁智深、鲁提辖、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等。
——这类填充题有多个填空,一空一分,主要是根据文学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等考点进行设题,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语填写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以及作品的主要情节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要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进行积累,譬如阅读《水浒传》这部小说,那你就要将小说主题读透,将小说里面的精彩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绰号,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记牢,并对小说的写作特色进行品析,这样,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
(二)选择题
例题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答案c
——此类题由四个选项组成,选“正确”或“错误”,赋值二分。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类的选择题,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的选择题,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类选择题。一题中一般涉及多个作者或多部作品。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地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三)推介题
例题文学名著导读 (4分)
①在课本选编或推荐的中外名著中,你阅读过哪些作品?请你推荐。(2分)
②在阅读中,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介绍其特点。(2分)
答案略
——此类题一般提问的形式出现,一问2分,要求从作家、作品及推荐理由三个方面向同学推荐一部文学名著,或是在指定的文学名著中选一部用备选词语写一段话进行介绍,从文学名著名称、内容、理由三个方面给同学推荐一部文学名著。如本题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作品解答,要求介绍人物形象的特点(性格、精神品质)。
(四)阅读解答题
例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谁?(2分)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2分)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2分)
答案(1)罗贯中(2)《三国演义》是小说,旨在刻画人物,作者正是通过细节的刻画来表现刘备的礼贤下士;《三国志》是史书,着眼于叙述历史事件。(3)对话描写生动传神,很能表现人物性格;于对比中再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景物描写既富有诗情画意,又突出了天气严寒,烘托了人物形象。
——此类题一般由阅读段(出自名著作品)和几个问题组成,一问二分。如本题文学名著导读题共三个小题,皆为简答题(有的是填空题)。试题文段来自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一小题是常识题,较简单,第二小题要求考生就“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从史书和小说两个文体角度指出叙述方式的不同;第三小题要求考生分析选文片段的写作特色。解答这几道题,要求清楚的了解作品的常识和作品的内容。
文学常识初中【第三篇】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 》
2."四书五经","四书"|指《 》 《 》 《 》 《 》, "五经"指《 》 《 》 《 》 《 》 《 》
3.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 ),他的代表作《 》为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4.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这些神话故事中解释自然现象的有( ) 、( )、 (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有( )、( )、( );反映社会斗争的有( )。
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名( ),字( ),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 )家。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 )撰写的《 》,被( )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 》并称"史学双壁"
7. 汉赋四大家:( )、扬雄、( )、张衡
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是《 》,作者是东汉的( )
9、西汉文章两司马指的是( )、( )
魏晋南北朝时期
10.我国第一位女诗人是( )。
11.乐府双壁指的是《 》、《 》加上《 》为乐府三绝。
12.建安"三曹"指的是( )、( )、( ),"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就是由( )的《 》诗得来的。其实建安曹家人才辈出,你还记得那个称象的男孩吗?他叫什么名字? 13. 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 ),你能写出一个他的作品的名字么?
14.初唐四杰指( )、( )、( )、( )
15."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 )和( )。他们分别被尊称为( )和( )。
16.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 )八大家。他们分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和( )以及宋代的欧阳修、( )、( )、( )、王安石、( )。
17.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你知道"小李杜"指哪两位么?
18.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三瘦词人"的是宋代的( )。
19.唐代诗人雅号:例如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王维--( ) 刘禹锡--( )
李贺--( ) 白居易--( )
20."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你知道这"三词客""四大家"指的是谁么?
21.宋词主要分为( )派和( )派。前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后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22.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 )的诗、( )的文、( )的书法皆有较高的评价。
文学常识初中【第四篇】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 b、御 c、礼 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 李清照
5、“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8、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
9、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 b、元 c、商 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7、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b )
a、月老 b、千金小姐 c、新郎 d、岳父
18、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 c )
a、杏林 b、悬壶 c、黄芪 d、歧黄
1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c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2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
2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a)
a、范缜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
22、( b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
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
24、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 d )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
25、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 b )
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 道、法、师
26、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a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27、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孟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c、孟子 孔子 庄子 老子 d、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28、鲜卑族俗称其主为( c )
a、天子 b、陛下 c、可汗 d、大王
29、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明帝
30、“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b )
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31、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学是( a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厦门大学 d、东南大学
3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
33、“甲骨学”在近代语言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钱玄同誉为“甲骨四堂”。四位之中,号“雪堂”的是下列哪位学者( a )
a、罗振玉 b、王国维 c、董作宾 d、郭沫若
34、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c )
a、唐朝 b、五代 c、南宋 d、明朝
35、下面有关佛教故事的画卷是( d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36、中书令是唐代的重要的中央官员,由于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安史之乱后,下列哪位曾经担任过中书令( a )
a.郭子仪 b.杨炎 c.牛僧孺 d.李德裕
37、“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 b )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38、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 c ) a《论语》 b《诗经》 c《礼记》 d《太平经》
39、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 b )
a.宋 b.明 c.清 d.民国
40、曾在厦大任教的史学家顾颉刚,不但是“疑古派”的代表,在其它方面也多有建树。他曾于30年代创立了( b )
a.史地学报 b禹贡学会 c.史料学派 d.甲骨学派
41、北宋是我国古代纂书、修书的繁盛时期,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书籍事业成果的是四大类书。下列哪部书不是四大类书之一?( d )
a.册府元龟 b.太平御览 c.太平广记 d.佩文韵府
42、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b )
a. 彖传 b穀梁传 c象传 d文言传
43、下面哪个不是卦的构成要素:( b )
a. 卦形 b卦名 c卦辞 d卦爻
44、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b )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45、将《孟子》由子部入经部的人物是谁?( d )
a孙复 b韩愈 c王安石 d朱熹
46、《春秋繁露》里,提倡的“张三世”不指下列哪个选项( a )
a传闻 b所闻 c所见 d所识
47、下面哪句是道家语( b )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然则旋岁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何复怪哉?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48、唐代著作《五经正义》出自( c )
a韩愈 b孙复 c孔颖达 d程颐
49、濠梁之辩的主人公是( a )
a庄子与慧施 b庄子与公孙龙 c公孙龙与慧施 d孔子与颜回
50、“桑之未落,其叶若沃。”出自 ( d )
a、《王风? 黍离》 b、《小雅 ?鹿鸣》 c、《小雅?采薇》 d、《卫风 ?氓》
文学常识初中【第五篇】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它包括文与质两个方面。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注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邢□疏:文华质朴相半彬彬然然后可为君子孔子又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论语·颜渊》)原来是就一个人的内在品德及言谈举止说的。文指外在表现,质指道德品质。这是一方面的意义。后世文论沿用文、质,在许多情况下是指语言风格范畴的华美和质朴,如萧绎《内典碑铭集林序》说:夫世代亟改,论文之理不一,能使艳而不华,质而不野。又如苏轼论陶渊明诗的特点,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再如后世的尚质、尚文之说,等等。
但文质运用到后来的文论上,也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即文指辞采、表现,大体上相当于今人所说的作品的形式;质则指内容。由于文学风格上的华美和质朴,最终是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相联系的,所以这一点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论有些作家作品时所用的文、质概念,就是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立论的。很多著名的作家和理论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以至黄宗羲、叶燮等,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都有精辟的论述。
尽管文质具有艺术风格和形式内容方面的意义,但不论从风格的华美与质朴方面看,或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方面看,很多有成就的作家和理论家,都是在强调质,即强调质朴或内容的前提下,要求华、朴相济,质、文兼备的。不过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中,也常常有偏尚质朴、偏重内容或偏美辞藻、偏于形式的倾向。
风骨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风骨用来品评人物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史·蔡撙传》称蔡撙风骨鲠正等。当时所谓风骨,一般指人的神气风度方面的特点而言。这一品评人物的概念,不久即为文论和画论所采用。
画论中谈风骨,始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在序中提出评画的六个标准,其一是气韵生动,其二是骨法用笔。前者重在风神,与神似相近,后者重在笔致的骨梗有力。谢赫又将画家分为六品,评一品画家曹不兴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以后风骨这一概念,便被广泛运用于画论。风骨也被用于书法品评。晋卫夫人《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书法要录》)唐代张怀□的《书议》,始将风骨引入书法评论中。他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说: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
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说:用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如何理解刘勰风骨的确切含义,后世众说纷纭。曹学□在明天启刻、梅庆生音注《文心雕龙》的序文中说:风者化感之本原性情之符契。诗贵自然,自然者,风也;辞达而已,达者,风也。岂非风振则本举风微则末坠乎!故《风骨》1篇归之于气气属风也。又在《风骨》篇的批语中说风骨二字虽是分重然毕竟以风为主。风可以包骨而骨必待乎风也。故此篇以风发端,而归重于气,气属风也。曹学□首先□橥了气与风骨的关系,并且明确指出风骨一词,风居于主导地位。清黄叔琳在其辑注本《文心雕龙》中有一句批语说:气是风骨之本。纪昀不同意,认为:气即风骨,更无本末,此评未是。对风骨的理解,至今仍无定论。
刘勰论风骨,先讲风的来源本于《诗经》中的《国风》: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这是从风的教化作用立论的。《毛诗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有了风才能感动人但风本身并不是教化也不是志气而是教化的本源,志气的表现。风与情的关系比较密切情不仅指感情也包括抒情述志在内。因此风也是志气的表现。风与气的关系更为密切,没有气就不生动,没有风就感动不了人。形不是气,但有气才活;情不是风但有风才动人。有各种不同的气,刘勰要求的是骏爽之气;形之于风,就是清峻之风。气盛则风生,风生则意豁而情显。因此,风也就是要求作品有情志,有感动人的力量,写得鲜明而有生气,写得骏快爽朗。
刘勰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文心雕龙·风骨》)骨与文辞关系比较密切。运用文辞首先要用骨。身体没有骨骼就立不起来,文辞没有骨也立不起来。语言端正劲直、析辞精练才算有骨;如果思想贫乏,文辞又不精练,就无骨可言。因此,骨也就是要求有情志的作品写得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合而言之,有了风就生动,有了骨就劲健。以气运辞,故语言劲健挺拔,捶字坚而难移。以气负声,故音调顿挫低昂,结响凝而不滞。文章达到这种境界,才是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才能激动人。总之风骨的基本特征,在于明朗健康遒劲有力。
与上述看法相反,另一种意见认为:骨即文意,风即文辞。主要根据是《文心雕龙·体性》所说:辞为肤根,志实骨髓。《文心雕龙·附会》所说: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由此而得出结论骨指情志与事义,也就是情感与思想,这是文学创作的骨干。舍此骨干绝难构成优美的文学所以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同时,文章的骨髓,固然是情感和思想,而其表达却有赖于文章的气势所以又说缀虑裁篇,务盈守气。这文气,便是所谓风。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风骨与气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形成了作品的风格。在《文心雕龙》中,《体性》只是一般地论述文学作品有多样化的风格;《风骨》则是在多样化的风格当中选取不同的风格因素,综合成一种更高的具有刚性美的风格。所谓风骨,也就是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有力的风格。这是刘勰对文学风格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或更高标准。
除刘勰外,南朝梁钟嵘也提倡风骨,不过他使用的词语是风力或骨气。他在《诗品》中曾称曹植骨气奇高;在《诗品序》中又指出: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这里所说的建安风力实即建安风骨。刘勰、钟嵘两人都极力推崇建安风骨,把它作为对六朝形式主义文风进行批判的武器,但由于积重难返,风骨说在当时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果。到了唐代,陈子昂基于改革文风的需要,高倡汉魏风骨,用风骨作武器,横扫六朝绮靡文风的余习,使唐代诗歌的革新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文学批评史上看,风骨说是从中国优良的文学传统中概括出来的,并为后代进步文论家所继承,它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
通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实指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主要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在当时的文坛上竞今疏古的风气盛行普遍存在着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的倾向。刘勰反对这种偏重在形式上诡诞求奇的文风,主张还宗经诰,因而提出了通变说。通变并非复古,而是主张探本知源,做到通则不乏、变则可久。清人纪昀曾对此评论说:齐、梁间风气绮靡,转相神圣,文士所作,如出一手,故彦和以通变立论。然求新于俗尚之中,则小智师心,转成纤仄。故挽其返而求之古。盖当代之新声既无非滥调则古人之旧式转属新声。复古而名以通变盖以此尔。(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引)这话深得刘勰补偏救弊的用心。不过复古和通变并不能划上等号。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是通变精意之所在。
刘勰主张革新创造但并不过分强调革新创造和唐代古文家还有区别。《通变》中举枚乘《七发》、司马相如《上林》等五例以为夸张声貌则汉初已极,自兹厥后循环相因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意谓写景状物古今有相同之处;前人艺术构思的结晶往往成为后来学习的典范不一定都有变化而且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这虽是属于表现技巧的问题,但已说明通变是有因有革,而不是尽变前人。所以,刘勰在《风骨》和《通变》里特别强调继承传统的重要性。《风骨》说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新意、奇辞是可贵的,但要新而不乱,奇而不黩,那就必须昭体而晓变。只有明辨文体的人才能通古今之变虽变而不失其道。《通变》论述历代文风的变革,说(刘)宋初讹而新其所以讹就是因为近附而远疏,龌龊于偏解,矜激于一致,知新变而不知通变,能□辞而不能昭体的缘故。其结果也必然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风骨》)。
通变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就其先后传承的一面而言则为通;就其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言,则为变。把通变连缀成一个完整的词义,是就其对立统一的关系而说的。因此,必须于通中求变,同时又要变而不失其通,把会通与运变统一起来。刘勰讲通变是兼顾这两个方面的。他在《通变》正文里强调继承,象认楚骚是矩式周人,以及象所谓矫讹翻浅,还宗经诰等,都是侧重继承的;在赞里则强调革新,象所谓日新其业、趋时必果、望今制奇等。他认识到革新的重要,但重点是放在救弊上,所以在正文里强调继承。
通变是理解文学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清代的叶燮在《原诗》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个道理。他用大量的文学历史事实证明,文学演变总的说来,是向前一步步推进的,但其发展的过程来源,则有时因变而得盛,也有时因变而致衰。其所以衰,正是由于或泥古或追新而不知通变的缘故。刘勰的话,针对六朝而言,所以强调参古定法、继承传统的一面;叶燮则是有感于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论而发的,所以强调革新的一面。救弊纠偏,用意各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
声律
中国古代对诗和骈文在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三国时李登作《声类》,以宫、商、角、徵、羽分韵,首以五声配字音。西晋陆机在《文赋》中说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也提出了字音的调配问题。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有性别宫商,识清浊的话,说明已经注意调配,能够识别五声。南齐周□作《四声切韵》,已开始分别字的平上去入四声。到梁代沈约进一步用五声来调配诗的音节他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指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即要把宫声和羽声的字、浮声和切响的字互相调配。他又提出八病说,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前四病为浮声切响(即后来的平仄)的调配不当;后四病指双声迭韵的调配不当。后来更进一步用五声来配四声,但对五声与平、上、去、入关系的解释却存在分歧。沈约所说的低昂或浮切以及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所说的声有飞沉,都是两分法。四声怎样分为两种,在六朝时没有完全解决。八病说过于繁琐,沈约自己也不能遵守。到了唐朝,以上去入为仄,平仄相配,符合于低昂、浮切、飞沉的两分法,便逐渐形成了平仄协调的格律。
这种格律运用到五言诗七言诗,就成为律诗;运用到四六文,就成为格律文。它的特点是把句子分为音步,有双音步和单音步,如五言律诗的仄仄平平仄,就是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平仄互相交错;七言律诗即在五言律诗上加一个平仄相错的音步。一联中的两句平仄相错,联和联之间的平仄相承。再加上双句用韵,首句可用可不用,中间两联对偶,这就构成律诗的格律。四六文是以两个双音步平仄交错为四字句,三个双音步平仄相承又互相交错为六字句,构成上联,再与同样字句的下联平仄交错相对,构成格律文。声律对唐代近体诗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熟练地掌握声律,有助于创作出音调和谐、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的作品来。
通感
文学理论术语,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文选》)这样的通感是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闻乐来的: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杜预注:论其声。按在曲而有直体下又称曲而不屈。孔颖达正义:季札或取于人,或取于物,以形见此德。每句皆下字破上字而美其能不然也。物有曲者失于屈桡,此曲而能不屈也谓王者曲降情意,以尊接下,恒守尊严,不有屈桡。此则听《大雅》之乐声,有类于王者以尊接下之形。《礼·乐记》: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正义: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而不动也。倨中矩者,言其音声雅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矩也。勾中钩者,谓大屈也,言音声大屈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钩也。累累乎端如贯珠者,言音声之状,累累乎感动人心,端正其状,如贯于珠。言音声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都是听声类形。
听声类形又如嵇康《琴赋》:状若崇山又象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琴声有时如高山峨峨,有时如水声汤汤。如山是听声类形,如水声是听声类声。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以声类声。按《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说琴声如太山,是听声类形;说琴声如流水声,是听声类声。钟子期说象太山时,心目中有太山的形象;说汤汤乎若流水时,耳中既有流水声,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声类声时兼有以声唤起流水形的感觉。因此,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象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直到刀枪相击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通于视觉了。再象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即听觉通于触觉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幽是感觉是听觉通于感觉了。
这种以声类声又能唤起别的形象的《文心雕龙·比兴》称:王褒《洞箫(赋)》云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此心声比心者也;马融《长笛(赋)》云:繁缛络绎,范(雎)蔡(泽)之说也。此以响比辩者也。这里把箫声的柔和,比慈父畜子,笛声的繁响,比辩士游说,也是以声类声,但同时又唤起慈父畜子和辩士辩论的形象。
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儿女语是以声类声,又唤起儿女谈情。勇士赴敌场,是以声类形了。浮云柳絮的飞扬,既指琴音的纵横变态,更是以声类形。从百鸟的喧啾到忽见孤凤凰,是类声和类形的结合。跻攀分寸不可上到失势一落千丈强,可以和上如抗,下如坠印证,指肌肉通于肌肉运动觉: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的感觉。
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这里的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王琦注: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又称: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就是以声类形了。又注融冷光:言其声能变易气候,注动紫皇:言其声能感动天神。是听觉通于触觉与感觉了。
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樱桃是红的说它香,是视觉通于嗅觉。但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象红花,由红花唤起的香。又韩愈《南山》诗:或竦若惊□(雉鸣)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头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鸣来,即曲喻,也即视觉通于惊□的听觉。有的石头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恶或相佑来,是曲喻,也即视觉通于相恶相佑的感觉。石头不会发声或相恶相佑,通过通感,打通了视觉与听觉感觉的界限。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窥词管见》七则: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七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文以明道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对文学作品中文与道关系的概括说法。文以明道的思想,早在战国时《荀子》中已露端倪。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把道看作客观事物的规律,又把儒家的圣人看作客观规律的体现者,总理天地万物的枢纽,因此要求文以明道。汉代的扬雄则在《太玄·玄莹》、《法言·吾子》等篇中,进一步提出了作者要遵循自然之道的问题,而最好体现自然之道的,他认为是儒家的圣人及其经书,所以又把明道与宗经、徵圣联系起来。这些初步的明道的思想,给了后来的刘勰以直接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不仅设有《原道》篇,而且更加明确地论述了文以明道的问题: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原道》篇)。强调文是用来阐明道的。
唐代古文运动,为了反对六朝绮靡之风,曾把文以明道作为其理论纲领。如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柳冕就曾说过: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及道则气衰。(《答荆南裴尚书论文书》)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诗中虽有文书、传道之语,却并未在章文中正式提出文以明道的口号,他的门人李汉在《昌黎先生序》中概括文与道的关系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实际上反映了韩愈的文学思想。这里说的文以贯道实即文以载道。韩愈曾多次说过: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答陈生书》)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答李秀才书》)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所尊崇的古道即尧、舜、禹、汤、周公、孔、孟之道。但韩愈又是一位文学家,他重道并不轻文。朱熹批评他平生用力精处,终不离乎文字言语之工,就说明了这一点。柳宗元也主张文以明道他曾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彩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又说: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在文与道的关系上,韩、柳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两人对道的理解有所不同韩愈重在提倡古道以恢复自魏晋以后中断了的儒家道统;柳宗元比较注重治世之道即辅时及物(《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利于人,备于事(《时令论》)的理道(《与李翰林建书》),从社会需要出发,重在经世致用,比韩愈的道较有进步意义。
宋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沿着韩愈的方向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韩愈所讲的道,除了仁义外,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比较抽象。欧阳修则反对舍近取远,务高言而鲜事实主张从日常百事着眼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与张秀才第二书》)并且主张载道要能载大即载历史上和现实中与国家、社会有关的大事件,惟其载大,才能传远。在文的方面,欧阳修明确认识到文的相对独立性,指出有德者未必有言,强调应当文与道俱,反对因重道而轻文。
到了宋代理学兴盛情况起了变化,理学家们不是重道轻文,就是将文与道对立起来。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是第一个明确标榜文以载道的人,他在《通书·文辞》中强调指出:文所以载道也。但他所说的文以载道,与唐宋古文家不同。他把文当作道的运载工具载道如车载物车是车,物是物,这比起古文家文道结合的主张显然是一种倒退。周敦颐在《通书·陋》中又说: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矣。陋矣。更表现了他重道轻文的倾向。而且,理学家所说的道,也与古文家不同,他们的道杂有心性义理之学的内容,其哲学基础是唯心的。周敦颐之后,程颢、程颐将其重道轻文的主张,向更加片面的方向发展,甚至认为作文害道,完全把文和道对立起来。南宋理学家朱熹则把文看作是道的附庸和派生物,他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又说: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答吕伯恭》)他主张文统一于道反对李汉的文者贯道之器和欧阳修的文与道俱说法。朱熹认为道外无物没有离开道而存在的文,文是道的表现形式或反映。这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看,有其合理的内核,但也带着理学家排斥纯文学的偏见。
程、朱之后,理学成了儒家的正统,在其后的几百年中,对文道关系的种种意见,便主要表现为宣扬理学与反对理学的斗争。陈亮在《送吴允成运干序》中指出:自道德性命之说一兴,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这正是理学家的致命伤。在文与道的关系上,他们所强调的道,其片面性也表现在这里。明清时期,反理学的斗争十分激烈,李贽对于假道学的批判,在当时曾产生了重大影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大力反对雕虫篆刻的形式主义作品,主张明道致用。黄宗羲提出:文之美恶,视道合离。(《李杲堂墓志铭》)顾炎武认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他们所说的道,与理学家脱离实际、空谈心性的道是不同的。
清代的章学诚,对六朝以来关于文道关系的论争作了总结他的《文史通义》有《原道》3篇专门论道。他反对舍天下事物人伦日用而守六籍以言道这是他论道的基本观点。在《原道下》中,他谈到文与道的关系;夫道备于六经,义蕴之匿于前者,章句训诂足以发明之,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固贵约六经之旨而随时撰述以究大道也。立言与立功相准,盖必有所需而后从而给之有所郁而后从而宣之有所弊而后从而救之,而非徒夸声音采色以为一己之名也。这里说的基本精神就是从实际出发为文章使文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这样的文就符合道,这就是文与道的统一。韩愈只讲约六经之旨而为文,章学诚的重要发展是随时撰述以究大道。所谓随时,就是要合乎时代的实际需要,针对时弊而发。他所说的道的内涵,虽以儒家思想为主,却又突破了儒家之道。他认为故道者非圣人智力之所能为。(《原道上》)诸子之为书,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必有得于道体之一端。(《诗教上》)这些,都与封建卫道者不同。章学诚也很重视文的特点与规律,他说盖文固所以载理文不备则理不明也。且文亦自有理。(《辨似》)所谓文自有理就肯定了文自有其本身的特殊规律,不是道的附庸;因而他也不同意文贵明道,何取声情色彩以为愉悦的说法。在封建社会的文论家中,章学诚的文道统一论,被认为是古代文论中比较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