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儿童新工作总结范文报告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59030

儿童新工作总结报告【第一篇】

我们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学生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学生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5、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6、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学生”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在“留守学生之家”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配备了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贫困而让一个留守学生失学。

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其次尽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对外强化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内经常邀请相关人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教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学生”更是受益匪浅,学科竞赛、体育比赛、升学考试捷报频传,收到实效。五、建设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室。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留守学生之活动室,配备了电视、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张贴了留守学生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况,使活动室充满活力,为留守学生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总之,关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各位教育同仁商讨:

1、由于“留守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素质亟待提高,有的家长对子女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单粗暴,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社会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大打折扣,赌博风气的漫延,单亲家庭的增多,拜金主义的盛行,校园周边环境的混乱,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儿童新工作总结报告【第二篇】

一年级关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班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1、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社会上的力量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我班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班在周一至周四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4、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儿童新工作总结报告【第三篇】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渝委办发〔〕41号)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根据津教发[]21号)和江津委办发[]48号文件精神,结合津南片区各学校实际状况,对片区内各教管中心以及辖区内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现就津南片区开展状况小结如下:

津南片区有法人单位学校31所,共有学生16856人,学生95%都来自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从片区内各校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的结果来看:辖区内“留守儿童”总数为12285人,占学生总数的%,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

1、各教管中心成立“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和工作小组”:各教管中心主任任组长、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以办公室人员和各校校长为成员,齐抓共管,构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各教办采取了一系列用心措施,与镇关工委密切配合,争取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探索和尝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辖区各校构建立了家校联系网络:一是完善留守儿童亲人联系方式,二是寻找代理爸爸和妈妈;三是各校德育处具体负责,各班主任具体实施,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为了使留守儿童工作规范有序发展,各校也成立了由校长、德育处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项督导制度。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片区各校对留守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把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地址、打工地址、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住址、联系电话登记在册,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有《留守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状况登记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留守学生个案记录》、《隔代家长培训记录表》等,收集他们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实施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定期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

2、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表彰奖励机制。有的学校开展评选“优秀母亲”、“优秀家长”“教子有方家长”等活动。对那些“遥控”教育孩子有方、指导有力、孩子潜力强、学习等各方面优异的父母进行表彰奖励,并请他们介绍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3、实行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制度。学校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各学校一学期对留守儿童隔代家长培训一至两次。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和电子文档,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有必须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一天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理解学生心理咨询,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在“家”中开展活动。

蔡家小学与西城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手拉手一帮一对口联系学校”,成为江津区首批留守儿童对口联系单位。

2、开通亲情电话。

每所学校都开通了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带给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代理家长。

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老师务必作一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4、举办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多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各校成立多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6、心理疏导融真情。

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建立校、处、班“三级”心理咨询辅导站,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安排亲情接触课,扫除“留守孩子”心理的阴霾。教师随时洞察学生心理与有心理疾障的学生经常交流,及时排除他们的,帮他们树立起稳定、健康和用心奋发的正常心态。

7、读一本好书。

老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每位留守学生写1篇读后感,并分年级段进行评比,陶冶学生的情操。

8、写一封亲情书信。

代理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潜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9、过一个快乐的生日party和做一件有好处的事。

各校各班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同生日的人数多时,开个性座谈会),大力开展“留守儿童”赠一张生日卡、写1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广播室)形式多样,资料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老师、代理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件有好处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群众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10、主题活动促发展。

各校根据实际坚持开展评“先进寝室、生活自理能手、守纪标兵”的三评活动、演讲比赛,书画大赛,文体节目比赛、“雏鹰争章”、“我自主我快乐”、“争做五心四好少年”、“看谁进步快”的主题演讲活动以及“参观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与黑网吧告别”、“安全在我心中”、“做礼貌学生”等系列主题活动。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留守儿童,全社会就应共同参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同学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我辖区用爱与关怀为留守儿童营建了幸福的家园,也推动了各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后我们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切实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引导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儿童新工作总结报告【第四篇】

按照市委办公室〔2014〕50号文件要求,现将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天府农耕风情小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5月,全镇税收完成457万元,其中国税完成236万元;地税完成221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18万元,旅游总收入为万元,旅游人数达万人,限额以上餐饮业营收530万元。

(一)提档升级,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在盘活现有企业存量资产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企业技改,增强发展后劲,积蓄发展能量。目前中亚有机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扩建项目基本完成,还未正式生产,经过此次技改投入,预计产量比以往增加一倍以上。都钢公司技改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9月底完成。扶持涉农产品深加工等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发展壮大松川牛肉厂、豆瓣厂等一大批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二)精心部署,重点项目推进有力。

1.转变方式,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石。在项目建设中,我镇引入“民办公助”的方式,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事一议”为基础、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方式,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参与项目建设管护。今年,我镇争取到省财政现代农业发展项目1500万元,通过“民办公助“的方式,项目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惠及农业人口万余人,预计项目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可实现增长700元以上,并将持续带动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和促进农民增收。

2.完善配套,助推“一三“产业良性互动。完成了“凤栖苑”民俗村新农村综合体的基础设施配套、外立面装饰、景观打造等建设,加快了生态湿地的建设力度;积极筹备第三届葡萄采摘节,以举办节气的方式不断聚集人气;新建了绿道5公里,进一步完善了我镇的绿道网络。

(三)统筹兼顾,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1.计划生育成效巩固。作为计生工作省级抽样监测点,我镇在完成常规目标任务的同时,着力打造了2个计生文化特色院落,建立了规范化计生服务平台,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婚育文化,引导群众切实转变生育观念。

2.民政救助落实到位。为12户低保、困难家庭学生申请了阳光育苗工程,为29户困难群众申请土坯房改造,为24名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万元,为20户临时困难家庭提供临时救助万元,为905名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万元,为优抚对象、五保、低保、精简职工等发放各项定补230余万元。

3.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准备充分。认真开展防汛工作,制定落实防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物资及抢险人员的准备,做好防汛抢险的应急需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尤其是将撤离路线精确到“点”,加强了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的监测,对童山社区的隐患点位进行了修复。

(四)创新机制,社会管理卓有成效。

1.散居院落整治暨城乡物业全覆盖全面启动。按照“示范带动、全域推进、网格化管理”的整治思路,通过“抓点、带线、促面”,以及“三个优先,以奖促治”等激励机制,我镇圆满完成了前期15个示范院落的打造工作,在综合考评中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为使该项工作持续深入的推进,我镇又提前召开了全镇散居院落整治暨城乡物业管理全覆盖全域推进现场会,并将122个网格按照“一组一示范”的要求全部确定示范院落。目前66个第二批示范院落的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2.城乡环境逐步改善。清理了沙西线、驾青线沿线的摊点及各类违规设置广告物件,整治了场镇的背街小巷“牛皮癣”等现象,规范了店招管理,提升了垃圾桶、垃圾池等配套基础环卫设施,开展了led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入的开展了“八乱”治理工作,重点打造了我镇的“示范街”----玉泉街、滨河路。

3、场镇形象不断提升。投入资金40万元完成了车家桥街与滨河路交叉口的拆迁、场平工作及绿化工作,投入资金25万元对易出现内涝的沟渠进行整治,投入资金15万元完成了路灯修复工程,投入资金2万元完成了玉泉街沿石入户整治。

4.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启动了社会治安“大巡逻”工作,每天抽调41名镇村两级巡逻队员,白天步巡、晚上车巡,在镇域范围内进行不间断巡查,让群众随时能看到巡逻队的身影,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多次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对我镇的“黄、赌、毒”窝点进行全面清理,对玉泉街等重点区域进行彻底整治,有效的净化了社会环境。

(五)强化领导,组织建设不断增强。

1.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于3月27日召开动员会,全面铺开了该项工作。在活动中,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扎实完成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等各环节规定动作,因地制宜开展了“两创三进”特色载体活动,确保了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2.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能。成立了镇党委党校(镇村政学校),选调精干人员从事教学组织和日常管理,切实加强全镇党员、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干部工作能力。今年以来共开展理论教育5次、实践教育1次,培训人数630人次。

下半年,我镇将按照市委“一城两区”、“三步走”、“四大发展计划”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川西林盘、万亩田园风光、交通区位等优势资源,以“一三产业”互动为抓手,全力实施“133”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体验式乡村旅游,全力打造“天府农耕风情小镇”。

(一)继续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以及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各项工作,同时持续深入开展好“两创三进”载体活动,让党员干部受教育,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确保教育实践活动顺利收尾。

(二)继续做好散居院落整治和物业全覆盖工作。

按照我镇在示范院落整治中形成的“三三”工作法,对剩余的107个院落进行打造。同时临时成立整治办公室,抽调精干人员负责督查和指导,每周通报工作进度和排名,对工作推进不力的社区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加大招商引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做好德宏四季农庄的跟踪服务工作;积极与“冷水鱼”项目进行洽谈,协助做好勘测设计工作,力争在7月底前达成初步意向;加快“月季花园”的磋商进度,力度让项目落户我镇。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万亩农趣园”和“凤栖苑”新农村综合体打造中来,实现“一三”产业的良性互动。

(四)完善机制,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以“层级管理、量化考核、薪酬对等、奖优罚劣”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对科室、社区、机关干部的考核机制,建立起待岗学习、定期汇报、末位约谈的工作制度,彻底纠正“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机关乱象,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争先意识,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

儿童新工作总结报告【第五篇】

为深入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建设工作,按照上级的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我乡党委高度重视,现将此项工作简单汇报如下:

经研究,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妇联主席、团委书记、小学校长、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领导机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健康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对本村留守儿童进行摸底造册。全乡共有留守儿童70名,其中秋里村15名。建立了与代理监护人沟通联系制度。

(二)加强基础建设。乡妇联和学校从硬件设施配备入手,按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多渠道协调资金、设备,投资一万元,确定一所关爱中心建设点(秋里村村部),面积42㎡左右,硬件设备有电脑1台、电视机1部,文体器材有乒乓球桌2张,球拍2副,儿童跳绳2条,儿童读本150册。

(三)争取上级的支持,整体统筹安排,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常实施。

“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创办资金全面启动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活动,丰富载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齐抓共管,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实行慰问帮扶、开展主题关爱活动等措施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积极构建和谐教育。2005年乡、村干部共帮扶困难儿童16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65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