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散文字数一般多少字 文字情感散文实用【通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43854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4年散文字数一般多少字 文字情感散文实用【通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散文字数一般多少字【第一篇】

《江山文学》是我最近才知道的一个网络文学版块。作为一个爱好文学而又不是网虫的人,我平时很少去上网看那些电子类书籍,也很少去关注网页上的那些文学版块领域。这除了我自己的生活环境所赋,也有个人的固执感性认识原因。在我的潜意识里,我总觉得网上的一些文学东西,不过是人们一种很随意的情感渲染,很难看到一些有价值品味的作品。那清冷的世界里,恐难有几篇作品是有真实内涵的东西,给人留下值得玩味的文笔和趣味。然而,有朋友说,这《江山文学》还真值得你一去,这个文学版块里隐藏有涌动的文学暗力,有你希望看到的文字灵性和优雅文笔,而不是你想象中的某些站那样,只几个稀稀散散坐着喝茶聊天的文人在那摆弄笔墨的角力。

听朋友如此一说,我的好奇心就被牵扯出来了,在手指瞬间的轻灵敲打键盘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为之一亮的风景。在经过一番晃悠悠的尽情浏览后,已然感受到了《江山文学》的笔墨优雅与风趣,捕获到了在这繁杂之中仍有一股清新宁静的文字之气。我想,在这e时代,还有此等幽静风雅之处,袭人荡漾的墨香,真是难能可贵。而且,这《江山文学》里有那么多负责任的社团编辑,他们对每个作品都能中肯而又明晰的作出客观正面的点评,并对作者进行创作鼓励,或是共同探讨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创作者的激情,实属罕见,真得让人感到温情有余。是的,在如今这种无书可读的年代,还有那么多人在努力通过作品教育引导人,赋予人精神灵魂的充实,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功德的作为。只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恐难有人会去挤出那么一点点时间,去找那么一点点的文字陶冶了。读书,现在似乎成了人们对文字陌生的残忍与无视。时间,也只势利得剩下向“钱”看的现实。而文字对人的灵魂洗礼,恐怕已变得犹为珍贵。事实是,残忍的生存现实,早已让我们的心田荒芜,杂草丛生,哪还能看到由文字浇灌出来的人性美丽。

人都在追求幸福美,生活美,情操美,也在追求境界美。而我来到《江山文学》品文字的流韵,看别人诉说着世间的幻象,讲那动人的生活故事,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我想要追求的静雅闲适生活之美。遗憾的是,岁月的烟雨已把我变得世故了,让我没了童真童趣,尽失“书生气”,我也同样落入了生活的“陷井”,已不知什么是生活雅趣,从而变成了那种只是看着世界瞪着眼,撒着脾气的“抱怨”人,这实在是我自己的一大“不幸”。

《江山文学》的热闹与繁华,是我所不曾料想到的。我想,它在唱着新时代前卫的粗犷调子,也在低吟着人间生活沧桑的悲叹。在这个文学沙龙之地,我看到三山五岳的好汉可谓到处都是,多情才女的蝶舞戏花更是婀娜多姿。然而,当我从压垮的生活中解脱于此时,我看到了心笑,也看到了感伤。

品味《江山文学》上的作品,教人难忘的是那些笔墨留香的倾心力作,笔下的真情写意,和那种在用笔作精心描绘和打扮生活的人。而他们的辛勤耕耘,哪心血可见一斑。然而,我们又有几人能洞察到他们强大的内心世界和那丰富的情感呢?又有谁会为他们笔下的迷人文字而鼓掌呢?恐怕,也只能是我们这些读者香客了。

通常说来,文化香客,既可领修典籍,讲社会之学,也可立著留世,联想翩翩,踩沙沙落叶,戏生活凤舞。而身为一个文客,人必风雅,举止得体,自有高尚境界,其品德和修为应是排首位。而其人性的温情则必寄于笔,展于世,淡远取之。当然,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文客文人,其作品自然饱含文学神韵,社会的视野,文化的倒影,历史的呢喃。然而,万事也有例外,无常总是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果作品没有艺术演绎,那么这样的作品只能是素而无味,魅力荡然无存。

文字语言,文化政治,文学观点,酸气的文人恐怕从来都是固执己见和神经过敏,有时对这些观点甚至会表现得十足傲气和傻气与不讲理,我们这就不难看到各种性情不一的文人,从而领略到百花争艳的春景。可我想说的是,我们许多人去“作文”,并不都是冲着成“家”去的,那可能纯粹是一种个人爱好,或是一种“演绎”个人内心情感的手法而已。而多数来到《江山文学》发表自己作品的`人,也不过是想做一回自己的文字梦而已。当然,能“梦”一回自己的心事,说出属于自己的故事,给人一种生活启迪和享受,这自然是一件最美的事。也许,《江山文学》上的有些“作品”还说不上是什么上乘之作,但我已生生地闻到了生活笔尖上的墨味飘香,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冷暖,领略到了文字的呢喃,那心中早已是装满了对《江山文学》幽情的况味。

其实,我很埋汰现在的自己,也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我是个没有文化底蕴的人,两腿泥的出身让自己学写作的模样也是异样的,是那种没有经过潜心修养的文字作态。而所以会拿起笔,偶尔的写下些文字,不过是在一种文字的冲击下而产生的下意识的感性反应,而我骨子里却永远没有文化人的那种渊博学识,以及那种洒脱优雅的气质和神韵。我曾想着以莫言为楷模,试着在所梦想的“写作”路上而去作耕耘,以此来实现自己哪所谓的文学梦境。可是,我不是莫言,也没有莫言那种过人的文学语言智慧和人生经历,自然是写不出生活的精彩和历史的呢喃。而最为重要的是,我连写作该有的澎湃情感和内在激情都丧失了,枯荒的心底已让我无法搜索到文字的灵性,而让那些呆板的方块字体,在经过大脑的精心排列组合后产生灵魂,形成有血有肉的生命整体。

也许,只是因了自己还有那么一点点爱好写东西的情趣,或是感慨于文字的奥妙,文章难写的现实,才会倍感写东西的痛并快乐着的体会。但我这人没进过什么大学堂,虽识得几个字,也认得一些农家作物,却到现在还写不全那些庄稼的学名,自是没有一粒米看大千世界的本领。而身为一个中国人,我连起码的汉语风情都不甚解,难道还不羞愧。再则,我的中文母语基础也没学好,连小学生都会的起码拼音语法都还弄不清,况且还有好多字是认不得的,更别说去领悟那么多字的出处和深意了,又如何能写出象样的文章来呢?所以,我当真是写不出什么道道,也怯于拿出“成文”的东西给人瞧的。然而,只是因了这文字的烟雨,才会感到这文字烟雨的美丽而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散文字数一般多少字【第二篇】

传说,汉字是古代的一个叫仓颉的人所发明,真是了不起,她能引领后人推开一扇扇厚重的历史大门,穿越古代:司马迁用文字给后人留下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顶尖优秀的文学作品。又如张继《枫桥夜泊》的钟声,经年不断,一直回荡在读者心中。陆游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同样是传诵千年,脍炙人口。

文字能美化生活,丰富生活,沉淀生活,调侃生活。也能激励人生,塑造人格,鼓舞斗志,教化人生。

每当读到一些撼动人心的篇章,总会在心海里荡起一道道仰慕的涟漪。随着年纪的增长,记忆力逐渐减退,读过的书大部分都很难在大脑里完整储存,不过也无甚所谓,反正自己又不是搞学术研究的,只是享受读书当时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下面这首革命诗抄,让我见识了大师编织文字的功底,字字珠玑,读来是那样的让人振奋。每一个文字都蕴含了作者横溢的才华,深感仰慕:

谁要自白

是阴墟的门槛吗

是僵死的情爱

还是无耻的释怀

呵呵

所谓自白

不是别祭

也不是纸斋

那是发自内心的感怀

那是对天地的表态

我不在乎毁约

我也不争辩好坏

一个真挚的尸魂自有他洒脱的气派

不管谁是主宰

在这茫茫人海

我是唯一的自己

谁也无法取代

也许我想拉近那肮脏

也许我象冬雪样清白

这自然的婴孩

毕生都是求真的乞丐

我不在乎失态

我更不在意胜败

一种不惧的精神

自有他超脱的风采

不管谁是主裁

在这生命的竞赛

我是命运的选手

谁也无法淘汰

也许我是中流的砥柱

也许我是浮泛的渣滓

这时代的血液

永远流动在我的动脉

看那自然生灵无奈

看那人间苍生的愤慨

那可是我生活的所爱

那就是我使命的所在

任他伤痕累累

任他枷锁披戴

只要对得起天良

只要对得起后代

看那千古长青的松柏

看那万世连绵的山脉

那将是我生命的形态

那将是我尸骸的所在

随他风吹日晒

随他云遮雾盖

尊严从不跪拜

骄傲无法掩埋

除了麻木

我什么都可忍耐

除了理想

我什么都可悔改

除了良心

我什么都可出卖

除了死亡

我什么都可等待

我并不渴求什么名利和青睐

只愿我那微弱的乐音

能与大众的歌唱合拍

我并不惧怕什么毒刑的悲哀

只盼我那歪斜的足迹

不被世俗的尘埃所覆盖

一颗破碎的心

总在睡梦中期待

期待着博爱的大海

从今汹涌澎湃

一个残缺的梦想

总在毁灭中期待

期待这不公的世界

从此天换――

地改

散文字数一般多少字【第三篇】

但是,却有着许多奇怪的事发生在这学校里,不分年级高低,老师是代好几个班的,每次风吹草动,都在老师的洞察之下,这一天,偏偏有几桩烦心的事接踵而来,可想,一天无休止的课足以使老师应接不暇了,究竟这学校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大大小小,全由一个老师支配着啊!

他躲着老师,怕老师会狠狠的惩罚他,他又不敢回家,因为父亲总是非常严柯的,要知道他连书都守不住,我想他这辈子有落入辍学的嫌疑,越是这样想,他的心里就似乎燃气一阵火焰,他不知道该往哪处洒,但从另一方面讲,他又显得很脆弱无助,他默默地依靠着学校的教室墙外,竟稀里糊涂地睡着了,他早已忘记了疼痛,当他醒来时,却睡在老师的床上,老师什么也不知道,按理说该立刻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可老师却没有这样说,只是老师的眼睛里这时却泛起了一阵慈爱的与怜悯的心,他轻轻地说:“你好些休息吧,怎么摔成这样?”,他顿时觉得这个身旁站着的人就如同是一位他愿望的上帝,没有了那些痛苦,反而得到了从未有过的爱,他学习是非常认真的,但老师却从来对他不满足,虽然他天天都得挨打,但父母却一直没向老师说不是。

那时,他依稀听到教室里孩子们的读书声,但是,他却觉得这声音里带着一种悠久而凝重的音调,时而高,时而低,就仿佛是学校旁边的那一沟河水,在高低的沟里打翻自然的水杯,时而急,时而缓,他感觉到自己就如同那河水般轻盈,而心中的依靠便是那高低的读书声,老师有时还进来看他一下,问他舒服不舒服,想不想喝水,但依然没问他为什么会摔成这样,而且还将书都弄丢了。

到了中午就是孩子们回家吃饭的时候了,铛铛铛……,在那铁块的碰撞中就给人道出了休息的信息,这学校太落后,太封闭,太偏僻,铃是两块铁片做成的,到时老师敲几下铁片孩子们便可以回家吃饭了。狭小的房间里,有柴,有米,有水,总之,他可以间间单单地算容纳了一间厨房和卧室,老师升起柴火,生怕薰到了孩子,便煮起饭来。

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就是一个非常可亲近的人,当时在那小孩子的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觉得老师就好像是自己的父母一样,在他生病时做着这些事情的,不知为什么,老师那时在他的心中便有了一层新的含义:他是可以亲近的'父母;老师把上次某某父母给的豆奶粉泡给了那孩子喝了,他觉得是那样的好喝,他一辈子也没有尝过这味,而且是老师为他兑的,那天,他父母也没来学校看他,因为农村总是那么忙的,听他隔壁的孩子带话说老师留他在学校里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偶然有一天,他去那群小鬼的某某家耍,他发现了非常离奇的书本,那个书本非常薄,他仿佛记得就是十几年前他用的那书的几页,但为什么书本不完整呢?为什么他的同学要那样完好地保存起来呢?他不知道,只觉得仿佛这几页书有许多故事藏在里面,他想翻开看看,但朋友立刻从他的手中夺走了,并且还笑着收起来,是宝贝吗?这样神秘。

多年以后,他依稀怀念那段岁月,每一个桃李的季节,他就想起那过去的一切,在他看来,有甜蜜,有神秘,但他似乎明白那一切的谜是不能揭开的,他沉默着许多的痛苦,一旦老师狠心的将秘密揭开,也许伤害到的是那几个年轻的与他毫不相干的调皮鬼,但老师却默默地把一段记忆埋藏起来,看未来那美丽非花朵绽放出更灿烂的微笑。

散文字数一般多少字【第四篇】

那天,有了写字的冲动,提起这枯涩的笔,竟无语凝噎。我思想的当儿,它腔子里涌出滴水,洇就一朵绚丽的墨菊。

文字究竟是什么?我自爱这活泼泼、伶俐俐嬉笑打闹走来的文字,那天夜里,它们来了,扭捏着的,推搡着的,做鬼脸儿,捂嘴笑,七嘴八舌,勾肩搭背,方头愣脑,奇奇怪怪;还有的倚了门,悄声看着我,用眼睛说话。我醒来了,拨弄这帮方格里乱套的家伙,手指肚儿按按,再用指甲挠,于是,生气瞪眼的,调皮躲闪的,也有爬我手背上,滑下来,他们又组了队,“哼哧哼哧”抬来一支笔。当然就是我手中这只笔。

一直认为,文字总是鲜活红润,有各自生命的东西。

要么,为啥人们捧本儿书看呀看的?叫吃饭权当没听见,每当我睡起一觉来,还有人在那里看;沉思的,微笑的,默然的,专注的,有时候咧开嘴,有时候摇摇头——看书的人,什么表情都有——最骇人的,大喝一声,桌子上重重一拍,几乎把那书要扔喽!

所以,最最应该深度把握的不是啥“四字词”,而是字。汉语的生命力最小单元,就是字。有人说了,最准确的词(字)就一个,那么,就找那最准确的那一个词(字)。

另外,叫读的人感受到你愿意他得到的感受。而不是告诉他你的感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儿。比如说“我很冷”,读的人并不一定会感觉到冷,最可怕的是,读的人心里觉得“他(作者)冷”并且与自己无关。

换句话说,就是要逐步展示并非是笼统叙述。把当时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叫读的人有了冷的感觉,叫读的人“感同身受”。

拉拉扯扯这么凌乱,用一段儿时间,这笔也算流畅自如了。不是卖弄啥“写字感言”,而是,想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商同议哪怕吵将起来。叫做“头脑风暴”吧。本人才疏学浅,万望赐教,彼此切磋求进步。

散文字数一般多少字【第五篇】

其一

天还不算晚,窗下的路还看不到尽头,书桌一角灰蓝封面的唱片笼着一层菲薄的阳光。

此时此景,光与影鲜明而祥和,想要留住这一刻。随手拍了一张照片,下面衬了一本以“内向主义”(introversion)为主题的杂志,唱片背后的小音箱里,挪威钢琴师杰特・柏克坦首张专辑《钢琴诗篇》正在发声。

《二月》(february)如风吹过浮冰,只侧影中的一闪能发现风来过了。《赞美诗》之一、二、三分别嵌在曲目当中,才发现从前以为雄壮的赞美诗居然可以如此温柔,只悄悄回旋着,前进、或流淌。他在指间的黑白琴键上书写他的时间和路,他看到、和感知到的景象,他的世界。

在文字中弹奏,或者音乐中书写,只要足够安静,或许也就足够真实,两者相辅相成。我觉得《21/11》是整张专辑的聚合所在,他看到了什么,或者他将在这样的语调中叙述。《爸爸的主题》平白明了,像临行时的一些叮咛,也不怕耽误了的行程,一件件细细告知。许多年以后,他们、或只剩下一个人,守着快要燃尽的炉火,凝视着一片灰白中的几笔暖红,在徐徐暗下去和渐渐升起来之间遥想――分散的旧日里逐渐聚合的场景。还想要一点烛光,还想要一条长路,请让我记住属于我们的,未竟的旅途。

感伤吗?嗯,有点儿,更多的是茫然中忽然定格,猛扎下去的想念。

近年至爱的一张唱片,是许多夜晚的灯和影。也就不说什么诗了,他把心底涌动的长短句缝在灰蓝色调的幕布上,拉开,合拢都是完整的。被称为钢琴诗人的有许多许多,而他的味道纯正,清淡,是一支烟、或一束光里近乎凝固的背影。

这样的音乐或语调对那个遥远而清冷的国度来说,似是专属或某种直线条的必然。一味淡淡的,不为说明什么、只是呈现一时的思绪,干净,清澈,疏朗,还有些凛冽的激情,刚下过雪似的。想起曾在笔记本上写过的几句:爵士乐团玛丽安・麦克帕特兰与弦乐发行的专辑《寂静池塘》:绿色的手绘封面上,阳光照在林间,白桦树倒映在平静的河面,一潭树影。锐利地闪着寒光的萨克斯好像在整面毛玻璃上隐隐刮擦。难得的,有叙事意味和诚意的音乐,音乐一起,风轻云淡。我觉得,是回忆的滋味。

两张专辑风格迥异,我觉得相同点即是:难得的,有叙事意味和诚意的音乐,我听到了很深的声音。在这样的陪伴下写字也很难得。

真的,我渴望记叙这样的时刻。

其二

习惯在写字时,选一碟适合的音碟,一边慢慢地写,一边远远地听。

音乐是在写字前就选定的,想着这篇文字会有怎样的语调,就会有怎样的音乐前来伴奏。文字和音乐是我的一双翅膀,借此在灰蒙蒙的城市上空疲倦地低飞。心底的愿望决定了飞翔的高度,也决定了将会看到怎样的景象,或者使一座青铜雕塑得以复活,或者使锈蚀的门锁一触即开。

音乐,总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此时随着我的笔尖涌动,每1篇文字都是语言和叙述之间的沉默,从寂静无言到有话要说之间的一段缓慢过程――我只是转述了这种过程,在心底有声音回旋的时候。如黄灿然在《奇迹集》中所说:在这里,声音降为语调。

我希望我的文字是一串串缓慢的音符。不在乎是否有人喝彩,只一遍遍反复聆听,从平淡中体会平静,从自然和偶然中发觉某些转弯应该归于必定,从千言万语中阅读沉默,从低徊盘旋中寻找可能的方向,可能的明天。

明天有多远?比永恒多一天。似乎一道穷尽各种语言仍无解的难题,却靠着一个机灵的火花儿成为“标准答案”。希腊大师级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和《永远的一天》,我觉得这两部电影是他的一双羽翼。前者一往无前的告别,后者是眷眷回顾,走到生命顶点也就找到了归宿。《永远的一天》讲述的是:在生命最后一天,老人试图找到自己一生中失落的.东西。一首残缺的诗,一条回家的路,一些失落或遗忘的话语,一种终于懂得了的,完美的爱。

在横冲直撞的欲望让人五迷三道,突飞猛进的诱惑让原本细微的感受变得那么含糊、那么粗糙之时,他用老迈的双手、和苍远的语句点化出漫漫旅程中残留,或埋藏着的哲理和诗意。某个小站,某段忽然想起的旧事,以及某个回望的角度。这两碟电影原声常回响在耳边,相比寂寞的弦乐、空灵的琴声、和沉重得无法飞翔的旋律,我更在乎那些欲言又止的部分。

前些年听得较杂,什么类型的音乐皆可声声入耳。近年却很是单调、甚至向着乏味大踏步前进,这也是变化一种。刚开始接受ecm出品的作品,或者说一以贯之、绵延不断的音乐风格,黑白的、单线条的勾勒。融合、无底限的融合,最好半天才蹦出一个音儿,最好直接掠过耳朵变成背影。我只需要简单的音乐,慢的、或更慢的。即使置身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会有类似“马儿啊,你慢些跑、慢些跑”那样的心意。

过于繁复的音乐,或华美的乐章适合能接受更多讯息的时刻与愿望,如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对其协奏曲的评价:它们华丽出众,可就是不够简朴。

其三

写字时,电影原声是我的首选。这些年最爱的几张原声是一听倾心的《天堂电影院》、提琴沉郁的《独奏者》、庭院深深的《悲情城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和《春光乍泄》,旋律清浅但不断体会到轮回之无奈的《时时刻刻》、《闪亮的风采》和《钢琴课》。我觉得它们有相近的来路,另外,还有朴素与悸动齐飞的《曾经》等等,这些电影音乐本身就具有叙事功能,像一位历经世事的老人,在回忆、在穿连一生的过往。一个端坐的舞者,他在内心里辗转腾跃,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还有收纳了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的《走出非洲》,孤独的曲子自有一种内敛的光芒,或者说像一层很薄、也并不宽广的轻纱,不足以覆盖什么,听完之后但又深感不知不觉中已被什么所笼罩。赋格在《k622与四氧化三铁》一文中说得极好:无法尽述音乐中透出的种种情绪:倦怠,怅惘,隐忍,依依不舍。而又那么温柔蕴藉,旷远皓洁。

文字是音乐背后的影子,音乐是文字背后的连线或支撑,这是我的定义。它们相关的只有渴望融合、但总归逐渐淡出的部分,于是,惟一目的便是寻找。在等待中,在失望中,在寻找的路上寻找,也许找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音符和残缺的文字,不停地拼贴组合,来了又去,去了再来,企望从中发现值得托付、值得执着的那点可能。尽管知道,暂时拥有了或早就失去了,结果没什么两样。

在反复播送,有记忆的声音里写过许多文字,能想起的还有《疼痛和抚摸》、《更行・更远・还生》、《夜雨――隔了两年之后》、《很深的声音》、《沉默和声音的对话》等等,与之紧密相关的当是―完成的《火车开往冬天》第16章所记:

天,就快亮了。楼下渐渐有了车辆和行人,他们走过。又安静下来。假如给这篇文字配上一段音乐,我想应该是k622柔版乐章,这一段只关乎声音,回忆里的声音――回忆就是动心,就是通过语言,或文字对往日心领神会。一段至爱多年的乐曲,仅仅2:49秒时长。那种暗夜里的心绪,和着漫无边际青草的气息,浅浅荡漾(。)第一遍匆匆听过,觉得悦耳,但不明所以。第二遍轻轻划过,是一种笼罩的气息,有青草的味道。第三遍,停在第二节和第三节之间,愣了半天――独奏的单簧管尚未尽情展现完的华彩篇章,乐队却已悄然堕入尾声、急速淡出。剩下的大段空白里,是时间径自地涛走云飞,是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的潮起潮落。即使不必由音乐来召唤,也不必邀约往日地加盟,心底已是乱云飞渡,沧海横流。从第一个路口开始流淌的怅然、游离、隐痛、在追思中的倦怠,还有情深处的孤独。一缕缕飘飞,终究没有一个明朗的出口,只好积压的心头,郁结成这个夏天里的一层薄薄的雪。写到这儿,天色已经微明了。

应该是同样的时分吧,昼,或夜,同一个世界里的时分,在此刻相遇――如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字句:夜色苍茫,夜凉如水,寂静无声。每晚入睡前,安东尼都会望着星星在天上慢慢亮起来。他觉得自己的瞳孔好像扩大了,空间之水通过他的瞳孔流进他的体内。

其后

这篇最早叫做《写字》,是我在乎的一个题目。

翻出再看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已是19的文稿,时间过得这么快吗?先放下不知何往的疑惑,埋头苦干,用三天改写成现在的《文字和声音》,想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心愿,所有的记忆离我并不遥远。再次体会到,修改或续写时隔经年的文字要比重写一遍难得多。

文档中徒留一片空白的《写字》,我会留着好好写。

慢板、但不过分慢,风平浪静地。在无所谓新旧、也无所谓悲欢的年月里仍是白纸黑字,仍是很浅的黑白,仍是我渴望记叙的时刻。想起《白桦林》杂志扉页上的两句:为理想造句,让寂寞开花。而此时,花开花落似是淡若渐无的经历,无所谓先后。如同一样的音乐,不同的记述方式,一样地找寻,万千的路径。

偶尔翻阅旧字,我还记得那些坚韧而清远的痕迹,不曾缝纫,只是陪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94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