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心理辅导的方法(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1906

【导言】此例“心理辅导的方法(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心理疏导方法范文1

爱情,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当代大学生身处美丽的高校校园,随着身心发展的日趋成熟,对爱情的渴望与日俱增,大学生恋爱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但是,爱情甜蜜一面的背后就是伤害――失恋,失恋是指恋爱的一方否认或中止恋爱关系而给另一方造成的一种严重挫折。

失恋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失恋者能理智地接受这一现实,但是,有少部分失恋者,走进思维死角,陷入失恋痛苦中不能自拔,极易产生心理阴影。失恋所带来的各种痛苦、悲观、抑郁、绝望、焦虑等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与疏导,长此以往对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严重者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出现报复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

90后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其性格易冲动、控制力较差,遭遇失恋时受到的打击是较大的。帮助失恋者走出阴影,需要从心态上进行调整,纠正认知偏差,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达到新的心理平衡。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失恋心理,探索有效的失恋应对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正确认识爱情。爱情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正确认识爱情在自己人生中的位置,懂得把握分寸,是建立正确恋爱观的基础,也是青年大学生谨慎驾驭爱情的前提。正确处理好了爱情的问题,必然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个良性循环。

(二)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大学生不能因为恋爱而荒废了学业,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最应该吸取知识的时期放松自己,沉溺于爱情,这是得不丧失的。只有把学习放在中心,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才能让自己更具有人格魅力,爱情之花才更加长久。

(三)提倡同心通路的爱情。大学生恋爱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对方是否和自己具有大致相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把勤奋上进、道德高尚、心灵相通作为第一标准。

(四)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双向,爱不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一种付出。不能把爱情看作儿戏,在爱情中应该专一、真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获得崇高的爱情。

(五)在恋爱过程中,应多一些理解、坦诚和信任,互相尊重,真诚相待。只有在平等和自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既不能完全依附对方,也不能要求完全占有对方。

三、建立正确的失恋心理疏导方式

如果很不幸进入失恋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心理疏导走出那段郁闷时期。

(一)逆向思考。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有助于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恋爱取得成功,有许多特殊的心理要求,比如:性格和谐、志趣相同、价值观一致等等。如果因为这些方面发生矛盾,使恋爱不能进行下去,不妨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勉强凑合下去,造成以后感情不合,到时候受到的伤害更大,失恋固然不是幸事,然而没有志同道合、个性契合,及早分手也并非坏事。

(二)合理宣泄。失恋造成的情感压抑是十分严重的,不要过分隐藏或压抑,要找到比较有效的渲泄方法:

1. 向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倾诉内心的苦闷和悲伤。倾诉是很好的发泄方式,能够得到朋友、家人的安慰,也可以通过写信或写日记的方式,排解心中积郁。

2. 可以闭门痛哭一场。在悲痛欲绝的时候大哭一场,能够尽快的平复心情,帮助舒缓心理压抑的情绪。

3. 寄情于山水,向大自然渲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失恋后可以与朋友一起外出远游一次,体验大自然之奇丽与伟大、人生之赠与美好,会觉得自己失恋的痛苦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心胸会变开阔,郁闷的心情就会有所缓解。

4. 升华。升华是渲泄失恋后心理能量的最理想方式。把失恋变成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把自己投入到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中和对生活的热爱上去,从而将失恋造成的挫折,在更高的升华境界中得到补偿,获得更大、更多的收益。

5. 转移注意力。可以适当的转移自己的生活目标,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或是多看一些书,尽量让自己疲劳,这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能早点入睡,不至于因失恋而导致失眠,从而影响学业和自身健康。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心理辅导的方法,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心理疏导方式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2

关键词: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实践原则

一、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心理疏导的内涵

疏导的本来含义即疏通、引导。心理疏导是指针对人们心理和思想上的各种问题而进行疏通和引导。把疏导这个概念和心理连接在一起,主要强调对人们心理积淤的疏通和引导,使之导向积极健康的轨迹。在有些论著中,心理疏导是与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等义的概念。比如鲁龙光的专著《心理疏导疗法》一书中,心理疏导是与药物治疗相对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疏导疗法是医务人员在与患者医疗交往过程中产生良性影响,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但是,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心理疏导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其内涵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心理疏导的实践原则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渗透心理疏导的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需要大学辅导员和心理工作者把握好方向性原则: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前提;以正能量为基调;以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目标。同时把握好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因人而异,个别疏导;因时因地而异,适时适地选取并优化心理疏导方式方法。

(一)方向性原则

1.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前提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取得各项工作突破的思想基础。历史证明,马列主义和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发挥着方向性作用,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良性发展的强大的思想领导力量。在革命年代,因为有了思想,军队才能在战术战略上不断获得胜利,经济上才能保障了军队的后方供给,政治上才能收获解放区和统治区的双重民意,建国初期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在改革开放时期,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国才能从贫穷落后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在新世纪,因为有了科学发展观,我国的经济从又快又好转向了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对待环境的态度倾向了可持续发展。因为有了中国梦,我们尽全力发展文化强国,我们加大国民素质教育,增强了公民道德责任意识,从经济文明到政治文明、社会文明,进入到全面文明的发展道路。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和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适应我国国情,能够有效指导我国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指导方向,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

2.以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目标

正如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观强调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目标一样,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心理疏导的工作过程中也必须关注每个大学生的潜能的挖掘和发展。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人的正面性格品质的潜能是无限好的,教育的作用也就不证自明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善的目标有了指日可待的可能性。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培养善人是为了城邦的稳定一样,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是为了我们国家日渐昌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为重要的是,公民良好的个性是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软实力,是公民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心理疏导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以大学生的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为最终目标来开展工作。

(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1.因人而异,个别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特点是以人为对象的,那么就要面对每个人都有自身特点这个客观事实,因此,在心理疏导的时候坚持因人而异、个别疏导的原则,这样才不致于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才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得以真正的实现。在大学校园里,宽松自由的氛围更加使每个大学生的各个方面差异加大,从而各自的问题也多种多样,那么辅导员和心理工作者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思想和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疏导方案。心理疏导在这样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下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2.因时因地而异,适时适地选取并优化心理疏导方式方法

时代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的,所以社会环境也在相应的变化着,我们就不能说存在永恒的真理,更不用说方法论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储备,不断探索新的适时的心理疏导方式方法,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活力。同时,全国各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自己所在地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因为每个地区情况不同,占有的资源也不一样,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在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心理疏导中获得的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要结合本地区的优势劣势综合考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疏导方式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全国各地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心理疏导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陈思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价值内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16-18.

[2] 徐若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践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3:24-25.

心理疏导方法范文3

一、退休职工基本心理状况分析

目前,鞍钢退休职工人数逐年扩大,截止到2011年,鞍钢有退休职工约万人。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是企业退管办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鞍钢退休职工整体心理状况是健康向上的。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对党和政府满怀感恩之情;老有所学,他们老有所乐,关心企业的发展,思想常新与时俱进;他们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生活充实,对夕阳美景充满期盼。退休职工中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70岁以上大体占一半以上。退休职工在心理上具有一般老年人的共同特征,有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焦虑情绪和消极的心理因素。不良的情绪使得他们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有的还会诱发各种身心疾病。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损害身体健康。

本人根据多年从事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观察,退休职工一旦从忙忙碌碌大半生的工作岗位,突然转到无拘无束的清闲养老环境中,一些人极易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感觉是:失落感、孤独感、无为感、沮丧感、忧虑感。由于适应不了新的氛围,导致出现了不良的心里现象,表现为坐卧不安,无所适从,行为重复,犹豫不决,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常沉浸在回忆之中不能自拔,对世事不满,易急躁发脾气,与人相处紧张等等。

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面对的是从各个工作岗位退下来后而又聚集的群体。他们退休后没有了约束,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养老之地,居住分散,这就为退休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他们又是一个阅历广泛心理脆弱的群体。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付出了最宝贵的人生年华,一辈子风风雨雨,使得他们更加感悟人生的辛苦。历史的沉淀让他们面对急剧变化的新的人生进程,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障碍。

做好退休职工服务工作,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广大退休职工的基本心理状况,在本质上和主流方面,是积极乐观健康的,我们要大力弘扬。比如: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厂退休职工李吉生,退休20多年如一日,积极主动参与和谐社区、绿化社区活动,还累计缝制小布垫7万多,捐献给单位,备受社区居民和单位同志的敬重。全公司有1800多名退休片组长,他们身为退休职工队伍的一员,无私奉献参与退管工作,平时密切接触退休职工,自愿为有实际困难的退休职工开展服务工作,每年排忧解难4000多件。我们要大力宣传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宣传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事迹,号召广大退休职工学习他们的助人为乐精神,倡导积极乐观的退休生活态度,逐步化解心理上的阴影。

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原因不尽相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针对性的对有心理障碍的退休职工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且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一些退休职工对腐败现象和分配差距过大现象愤愤不平,甚至经常发牢骚。对这种人开展心理疏导,应从正面宣传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和采取的有效措施,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将普遍关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好。一些退休职工片面理解有关政策,纠缠历史问题,听不进有关部门的政策解释,经常怨天尤人的无理上访。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水平偏低,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距离“老有所养”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养老已成为重要而迫切的民生问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全面发展老年事业,做好老龄工作的总目标。企业退休管理工作就是要以落实“六个老有”为主线,全方位做好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心理问题往往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如果我们退休管理工作者,都能做到热情服务,密切联系退休职工,帮助解除他们的疑惑,引导他们心胸宽阔的看待事情,不为心理问题所苦恼,就能够让更多的老同志心情舒畅的面对人生中老年生活这段大好时光。事实证明,心态良好可以延年益寿,如果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怀揣健康的心理,根据个人的爱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诸如主动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帮助他人排忧解难,关注培养孙辈们的健康成长,或去种花养鱼,练练太极跳跳舞,读读书报练练书法,充分享受夕阳无限好的老年时光,注意个人养生,常常用用脑,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事物,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益于健康长寿。

三、注重两个建设、实现三个贴近

心理疏导方法范文4

心理疏导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对人性的高度、全面关注;心理疏导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平等与尊重;坚持虚实并举,心灵与物质并重,是心理疏导的法宝。

一、实施心理疏导“两项机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性

实施思想心理问题汇集反应机制。依据“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的客观规律,应用心理学、行为科学,及时对员工心理动态适时掌握。通过设立领导接待日、领导信箱,多渠道、多层次听取员工的意见;利用局域网即时通讯软件,建立员工心理诉求“直通车”群,第一时间掌握员工“思想舆情”;采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调查方法,定期评估与分析职工心理现状,为员工心理不适进行把脉。

实施员工心理调节平衡机制。实行倾向性问题提前介入制。按照“发现问题―深入调查―分析原因―互动研讨―制定对策―组织实施―解决问题―固化措施”的模式开展工作,提前介入,及时谈心,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实行心理健康援助机制。对员工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心理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及时上门走访,单独沟通交流和劝解疏导。实行局部性问题专题负责制。与发生问题的部门签订责任状,责成其措施到位、化解到位。

二、实施心理疏导“三种形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

关怀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需求。运用心理动力原则,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其工作动力和创造性。通过开展“青年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层干部讲坛”、“案例讲坛”、“业务专家”评聘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等活动,在职业发展、教育培训等方面作出科学系统的规划,为员工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每年开展全员履职测试活动。

关怀员工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抓住员工普遍关心的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员制度》、《竞聘科级领导干部实施方案》等。在选拔过程中党组织突出“看德才、讲奉献、重实绩”的导向,使广大员工感到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未来有盼头。

关怀员工生活实际困难。将解决员工心理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始终坚持员工利益无小事,建立“三贴近”、“五必访”和“五必谈”制度,切实解决员工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解决了员工子女就近上学、家属待业等生活难题,还通过多方努力,解决了员工住房的后续问题。

三、实施心理疏导“四种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认知矫正法。针对部分员工认知上存在的偏差或扭曲,采取澄清、讨论等方式来纠正。开展“面对面交流 心与心对话”、“零距离”恳谈等活动,加大对目前形势和政策的正面宣传力度,澄清各种认识“误区”。通过企务、党务、政务公开,建立职工工资奖金明示和工资奖金银行卡支付制度。

实践引导法。以“快乐工作 健康生活 从‘心’开始”为主题举办了“心理健康活动月”。通过“应对压力 体验幸福”专题讲座、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和“健康从‘心’开始”征文等一系列活动,使员工认知了自我,增强了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针对薪酬待遇差异导致部分员工心理不平衡问题,组织开展了“看工作环境、比敬业意识,看劳动强度、比工作态度,看工作待遇、比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三看”主题活动,使员工在对比学习中进一步强化了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

个别疏导法。注重从心理入手,把握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关注个别思想不稳定、工作情绪波动比较大、日常行为表现异常的员工,让其接受心理辅导培训,并通过当面咨询、电话咨询和信箱咨询等途径,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与指导服务,解决员工在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心理困惑。

兴趣转移法。关注员工的兴趣点,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员工组织起来,成立了绘画、棋类和球类等11个兴趣活动小组,做到每周有活动,节日必活动,月有小活动,季有大活动,架起了员工之间和谐沟通的桥梁。

心理辅导的方法5

关键词:技能大赛;心理辅导;高原反应;瓦伦达效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62-02

现在,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如2010、2011、2012年的重庆技能大赛每次都有全市多所学校近5万学生参加选拔,进入决赛有一千多人,最终比赛获奖的只有几百人。2013年的全市全国的技能大赛项目更多,各参赛学校有了往年的历练,在选手的选拔上更有经验,在赛前的准备和训练上也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所以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到最后的选手都是旗鼓相当的技能高手。他们在所参加比赛项目的技能上可以说是不分彼此、难分高下,但比赛的最终结果却常常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结果。这就是因为在大家体力、技术、战术训练水平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在高水平的体育比赛中也得到充分的证明,奥运冠军李雪芮的教练李永波就曾经说过,李雪芮能取得冠军和她过硬的心理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我校也越来越重视比赛选手们的赛前心理辅导,在每次技能大赛前都会安排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的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辅导过程主要分为四部分。

一、通过问答的方式给同学们分析赛前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现象

1.“高原现象”。训练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完全找不到感觉。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这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技能大赛之前的备战训练是相当紧张的,不少同学夜以继日,全力投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上不去了,越练越糊涂。如我校参加重庆中职物流技能大赛叉车项目的同学在要求高质量完成托盘、入库的情况下,叉车的驾驶速度也是影响比赛结果的又一重要因素。所有参加此项比赛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时间停留在10分钟这个成绩要非常久,感觉无论怎么练习都没有长进,同学也会因此泄气,总觉得再练也没用了。知道“高原效应”的客观存在后,明白“高原现象”不是极限,走出高原期后成绩就又会提高的道理后他们就能平稳地渡过这个瓶颈。

2.“瓦伦达效应”。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高空行走的表演者,但却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对记者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告诫自己这次一定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彵想的是完成表演的过程和细节,而不去想象最终的结果。”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作“瓦伦达心态”。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就会告诉他们每次你都只需要想象自己成功时的景象,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要想,在心中默念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

3.“心理饱和”。所谓心理饱和,就是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儿,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扳手去拧。虽然这只是个笑话,但心理饱和现象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所以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每次比赛。有实力就能获得胜利,而现在的实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同学们在专业方面的技巧,到了这个时候同学们在这方面都是炉火纯金了;第二就是同学们面对比赛时的心理素质,这个将直接影响着是超常发挥、正常发挥还是失常发挥。

二、给同学们分析常见的赛场心理偏差

1.焦虑。指的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

2.怯场。因环境陌生、他人旁观或突遇意外性事件造成的应激式紧张而导致不敢上场等现象发生。

三、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选手们放松身心、树立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的状况大家都有,赛场上机会对大家都是均等的

1.我的位置:要求成员排成一列,站在场地中间,按照领导者指令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如:按身高由高到低排序、按体重由重到轻排序……行动迟疑、缓慢者要说明原因,接受惩罚。

2.在一分钟内,你估计自己最多能拍几次手?并请几个人上台实际验证。每个人根据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同学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潜能,但由于胆怯或低估自己,没有去尝试,让很多机会从身边溜过。以后,请不要再轻易地否定自己,大胆抓住机会,记住你也行!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表达:“我努力,我胜利!我优秀!我成功!”

3.“集体按摩”游戏:大家站到场地中央,排成三列,由后排同学为前排同学敲背。继续宣布游戏规则:“现在,全体向左转,请后排同学为前排同学敲背捏肩。”方向一转,按摩对象颠倒了,在比赛中,机会是均等的,你要面对的人,也是时刻在变换的,要时刻做好准备接受不同对象的挑战。

4.目光炯炯。成员两人一组,相对而立。要求目光直视对方一分钟,向对方大声说出自己的优点三遍,要求一次比一次声音大,成员交流参与该练习的感受和体会,这样可以帮助大家树立信心。

四、教给同学们心理调整常用的技巧,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时随地地进行心理调整

1.表象潜能重现法。在参赛以前运用联想和回忆尽可能回想过去获得成功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这对提高比赛成绩和心理调节是有帮助的。

2.表情潜能调节法。即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和姿态,因为情绪状态与外部表情存在着密切而有机的联系,俗话说: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情绪的产生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变化,并由此而引起面部、姿态等外部表情。如愉快时兴高采烈、笑容满面、手舞足蹈;愤怒时横眉冷对,咬牙切齿、紧握双拳;情绪低沉时垂头丧气,肌肉松弛、萎靡无力等。我们可以用改变外部表情的方法而相应地改变情绪状态。例如,当情绪紧张而感到焦虑时,可以有意识地放松面部肌肉,不要咬牙,或者用手轻搓面部,使面部肌肉有一种放松感。当心情沉重或情绪低落时,可以有意识地做出笑脸,强迫自己微笑,假使做不到,可以看看别人的笑脸,或者想一想自己过去最高兴的某件事,也可以想想自己过去得心应手的比赛情景,这些都可以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3.暗示调节法。它是通过用语言、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自我暗示对心理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使选手保持心理稳定的状态,临场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为了消除比赛前的惊慌,使大脑安静下来。

4.巧妙利用食品特性,缓解紧张的同时适度提高兴奋度。巧克力能缓解情绪低落,使人兴奋,对于集中注意力、加强记忆力和提高智力都有作用,所在比赛前可以适当地吃些巧克力。绿色和蓝色能给人凉爽的意境,使过度兴奋的神经得到缓解逐渐镇静下来,选手可穿绿色或者蓝色的衣服。

5.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可以冥想。配合合适的音乐、引导词让自己放松下来轻松入睡。

事实证明赛前的心理辅导是非常有效的。好的心理是前进的助力器,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在比赛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1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