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37545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通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篇】

二、讲授新课:

1、谈话

图书的大家庭里成员众多,既有各类装饰精美的普通图书,也有翻开来呈现出立体景观、合起来却又便于携带的立体图书。

2、欣赏范作

3、设计的方法及过程

(1)构思

首先主题明确

封面、书脊、封底、扉页以及小插图都是为书的内容服务,不可偏离主题。

(2)制作

在构图上应该根据内容选择适当形式,在形式上使人感到协调、舒适。

注意立体感,以及收夹效果。

(3)上色

在明度、色相、底色与浮纹中要全面考虑。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参考例图,编绘、设计、制作一本书。

可分成小组,同学间相互商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作业。

5、作业评价

办个图书展销会,展示并推销自已出版发行的书,还要了解观众对书的反应和意见。

课题:吸引人的招贴画(一)

教学()目的:

1、学习招贴画的有关知识

2、设计巧妙奇特,富有创意,具有鼓动性

3、色彩鲜明醒目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招贴画知识

2、招贴画的表现方法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吸引人的招贴画(一)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招贴画

招贴画又叫招贴广告,是张贴在各种公共场所的广告宣传画。“借张贴以广招徕”。

2、招贴画的分类及特点

大致可分为“公共性”和“商业性”两大类。公共宣传画以社会活动为主题,比如和平、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福利、清洁卫生等。商业性的如各类商品的销售宣传,还有音乐、戏剧、体育、美术为题材的教育或艺术宣传画。

3、招贴画的设计

设计与制作必须考虑展出的场所及张贴的环境。招贴画大都展示在容易为大众注目的户外公共场所。因为要在数秒钟的瞬间给观众留下印象,设计必须具备简洁、强烈、明快而有效的视觉效果。

表现方法:      有夸张、比喻、象征等。

招贴画的内容:

分为图象与文字两大部分。

4、欣赏招贴画(投影)

(1)世界环境日招贴画

(2)鞋类广告的招贴画

5、采用讨论、辩论等方法对例图进行有益的研究,在活动中要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6、学生设计,教师指导

设计一幅学校活动的广告招贴画。

7、作业评价

课题:吸引人的招贴画(二)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学习招贴画知识

2、掌握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现代招贴画的风格、手法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吸引人的招贴画(二)

二、讲授新课

1、现代招贴画的风格

有手绘、照片拼贴、电脑特技制作等。

它们既富于暗示,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担升着审美品位,散发着艺术魅力。

2、欣赏招贴画,讨论

(1)投影出示招贴画,欣赏

a电视台节目《气候对人的影响》招贴画

b音乐会招贴画

c空调广告招贴画

d戏剧招贴画

e爱鸟周招贴画

f芭蕾舞剧《天鹅湖》招贴画

g幽默图形广告

(2)欣赏讨论

看了这些招贴画,有没有一些较强烈的感受?选一两幅喜爱的作品,具体分析它们是运用了哪些手法去制造吸引人的宣传性的?

a 小组讨论

b 个别发言:要勇于发表不同的观点。

3、学生设计

要求:为电视节目、学校运动会、文艺演出以及社区的各种活动绘制招贴画。

4、作业评价

举行了展览后,综合评价。

课题:现代雕塑

教学()目的:

1、培养审美情趣

2、学习现代雕塑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现代雕塑知识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现代雕塑

二、讲授新课:

雕塑发展到近现代,与古代雕塑相比较,在内容、观念、风格、形式以及材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新型材料的诞生,没有崭新的创作思维和审美意识的出现,就不可能有这样名目繁多的各类雕塑艺术。

1、现代雕塑流派

20世纪,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雕刻外,相继产生了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的雕刻,同时还出现了抽象派雕刻、装配雕塑 。

另外,活动雕塑、软雕塑以及植物雕塑等等也随之产生。因此,用“缤纷缭乱“来形容现代雕刻艺术流派是再恰当不过了。

2、作品欣赏(投影)

(1)《朱颜》实物拼装      达利      西班牙画家

(2)《狒狒母子》   金属和石膏     毕加索     西班牙画家

(3)现代公园雕塑    中国

(4)现代街头雕塑    法国

(5)现代广场雕塑    美国

3、谈谈自已欣赏后的真实感受:哪些作品看懂了或没有看懂,欣赏或不欣赏哪些作品,为什么?

4、对家乡、学校的雕塑作品提出自已的意见。

5、用纸或黏土仿制或创作一件现代雕塑,来美化家乡、社区或者学校。

6、作业评价

课题:有人和动物的风景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意识

2、进一步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

3、用多种方法作画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揭示课题:有人和动物的风景

二、思考:怎样的环境是美丽的?

1、学生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3、总结

风景中增加了人和动物,幽静的画面会增添生气,美丽的大自然也会更加丰富。

三、学生大胆想象

师:你想怎么样表现人物、动物、风景的有趣关系?

1、学生思考

2、交流发言

四、欣赏范画,指导创作

1、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及大师的画

a《热带景色》    享得.卢梭    德国

2、指导创作

(1)起稿

针对表现主题,对素材进行取舍,舍去与主题有关或影响表现主题的东西。

(2)着色

采用多种方法表现:

水粉、水彩、铅笔……

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表现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小组合作

六、作业评价

课题:作文插图

教学()目的:

1、培养审美情趣

2、学习作文插图知识

3、学会作单幅插图及连续的几幅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出了作文的主要内容

2、画面和作文相符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图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作文插图

二、讲授新课

1、插图的作用

形象思维是儿童阶段的主要思维模式,即使是成年人,在接受新知识时,仍需要通过大量形象、直观的演式作为传输的媒介和手段。

在文字中加以插图,使所接受的信息具体化,更宜理解。

2、绘制插图的过程

(1)欣赏范画

a河马                 b老狼

c郊游

(2)讨论方法

a深刻地理解作文的主要内容

b打轮廓

c涂色

运用多种工具、多种方法。

比如:水彩、蜡笔、水粉、彩色铅笔……

3、学生绘制

要求:

(1)可以在作文中的关键段落画插图

(2)可以画单幅插图,也可画出边续的几幅插图

(3)可画出作文所描述的主要形象,也可画文中的精彩片段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作业评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二篇】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全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三册(全册)

目录:

1:流动的颜色2:变化无穷的线条3:闪光的名字4:有趣的彩泥5:喂,你好

6:花花衣7:金钥匙8:对印的花纹9:蜻蜓飞飞

10:我也是艺术大师

11:用画来写信12:有趣的瓶盖13:回家的路上14:今日的菜单15:乘着大象

16:风来了17:会转的玩具18:电脑美术19:指偶剧院

20:形形色色的世界

课题:流动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产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发挥想象力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水彩颜料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一根,毛笔水罐

2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范画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请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作画步骤,然后讨论:

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用处?

(2)发展阶段

1首先要调颜色

2在学生做作业之前教师可以先就颜色的调配示范一下:在调色盘里放一点水,毛笔蘸水且水不滴落,在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色时可用12种颜色

3最后用笔将调好的不同颜料滴落在作业之上

4然后用倾斜画面用吸管吹等方法使颜色流淌

教师要强调学生在游戏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色彩融合后有什么变化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5最后,对画面进行添画,时期构图情节更加丰满

(3)收拾与整理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4)课后拓展:

用吹画的方法绘制抽象作品

课题: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尝试不同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及工具材料和线的关系,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是了解不同形态的线条

教学难点:是能用线条表达情绪

教学准备:各种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线条,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又可描绘它们的明暗和质感,还可以表现作者的风格和情绪有的线短促而激烈,有的线条舒展而柔美,有的线条粗犷而有力,有的线条轻柔而恬静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给人的感觉不同,我们来试验一下吧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画变化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

1欣赏

欣赏书中的例图,了解线条的变化及特色,(木炭笔线条松软,深浅明显且层次丰富,柔软的毛笔画出的线条变化丰富;钢笔画的线条钢劲有力,富有弹性,但深浅和粗细变化不大;铅笔也可以画出变化多端的美丽线条,非常丰富的层次,因此可以细腻刻画对象)

2线条不仅可以表现不同的对象,还可以表现自己的情绪,体现个人的性格特征

3线条还可以表现质感,粗糙的细腻的光滑的等质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来表现

4用线条去表现对象时,需要注意它的轻重虚实和疏密变化

5用流畅的线条画速写,可以表现运动着的对象

三学生作业

试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一个形象,可以使用各种笔来完成,在作画过程中体验线条的变化

四课后拓展

1收拾与整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2还可以用摆拼的方法完成线条的作品

课题:闪光的名字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综合运用各种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学重点:将自己的名字写得足够大,并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选择与众不同的材料,将自己的名字装饰得有特色

教具准备:欣赏材料范画变体美术字

学具准备:彩色纸彩色笔闪光材料(包装纸铝箔闪光胶闪光颜料等)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导入

同学们,老师和你们相处也有一段时间了,同学们知道老师的名字吗?(学生反应,老师写出自己名字)但是老师的名字就像一张画一样,你们相信吗?请大家看一看(出示老师名字的范图,请同学欣赏讨论)

接下来,也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的名字好吗?有什么特别含义,或哪个字较难写,也许我们今天可以解决它学生发表看法

请同学看教材上的画面,读教材上的文字

然后讨论这节课要求我们做什么?

教师小结:名字是一个人的身份标志记号,伴随着同学们的一生,同学们在读书工作中都要用到它,既然它那么重要,可是有些同学又不珍惜它,经常写得很

难看,甚至写错了,这是很不应该的这一节课同学们就来帮你的小伙伴名字穿衣戴帽,让它变得漂漂亮亮的金光闪闪的闪光的名字(板书课题)

二引导表现

1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名字

(1)美术字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书写自由而且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

示范边示范边提醒学生要将字写得大一些,这样画面就会很饱满,笔画要粗,这样容易装饰根据材料装饰名字,可以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然后撒上细碎的闪光材料或其他材料

(2)学生思考,然后交流:

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做,选择怎样的制作方式?

2辅导学生表现自己的名字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剪贴撕贴或其他手法来表现,材料方面可交换使用

指导学生如何巧妙使用手中的材料,按需裁剪,合理使用

注意使用对比手法,突出主体,使名字闪光

3整理画面

学生基本完成作业后,可根据需要对画面进行修整,剪去多余部分,让画面尽量完美

三收拾整理

收拾剩余材料,注意作业中的胶水要干后才能与其他作业叠放一起,保持作业桌面及教室的整洁

四课后拓展

可选用较厚的材料,利用画剪刻等多种方法使自己的名字变成立体半立体的,使它能站立起来

五课后小记

学生兴趣很高,看到自己的名字有别样的写法都很高兴,回家以后要给爸爸妈妈设计名字

课题:有趣的彩泥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

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

教具准备:橡皮泥等用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

三表现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

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

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课题:喂,你好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电话的发展史;

2学习用泥或纸盒来做电话机手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电话机的制作

教学难点:1电话发展史

2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设计有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话机一只

学生准备:橡皮泥合适的纸盒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只电话机:小朋友知道一百多年前的电话是什么样吗?想看看吗?今天,老师请来了蓝猫做我们的导游,我们一起坐上时空飞船去游览一下

二了解电话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时空飞船出发,穿过时空隧道,来到1876年,蓝猫介绍苏格兰医生贝尔发明了电话过渡:一百多年前的电话只有一个话筒和听筒,功能和款式非常简单,哪几十年前的电话又是什么模样呢?

2多媒体展示:蓝猫介绍播放手摇电话的场面展示老电话机图片没有拨号盘和用拨号盘的电话机过渡:小朋友看完了几十年前的电话,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时代前进,科技发展,几十年过去了,电话机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家快坐上时空飞船,回到现在去看看电话机变成什么样了?

3多媒体展示:各种固定电话照片多媒体出示问题:

蓝猫问:小朋友,你看中了这里哪只电话机,为什么喜欢它?形状色彩

4师生交流

5多媒体展示:移动电话的图片

6多媒体出示问题:

蓝猫说:你喜欢哪一只?喜欢它哪里?外形色彩功能

7师生交流

三制作电话

过渡:小朋友刚才我们看了一百多年前到现在的电话,它们形状都不相同,很多电话的造型十分可爱特别,色彩也搭配漂亮和协

1引导创意: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未来的电话会是什么样的?

2提出制作要求: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也来设计制作一只未来的电话小朋友可以用带来橡皮泥或者用纸盒和彩纸来做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玩游戏,交流作品

1现在已经做好的同学可以用自己设计电话机打个电话,和你的好朋友说说心里话指导学生打电话要有礼貌

2请们把你做好的电话机放到前面的展板上

3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请小朋友上前打电话,让你来挑选自己喜欢的电话来用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它,然后再打同时请制作的小朋友说说这只未来的电话是怎样设计的,有什么特色

五课堂总结,收拾整理

1小朋友,你们今天设计的电话都很有特色,有造型别致,有色彩漂亮,有的电话功能奇特,老师非常喜欢课后小朋友可以把这些作品再相互交流欣赏

2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三篇】

小学美术全册教案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魔幻的颜色》《万花筒》

第二周《万花筒》《大人国与小人国》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大人国与小人国》《前前后后》《天然的斑纹》《校园里的花》《最受尊敬的人》《今天我值日》《有趣的鞋》《团包手工》《巧巧手》《变废为宝》《梦幻中的城堡》《我设计的自行车》《星空的联想》《新颖的电脑》《电脑美术》《会响的玩具》《美术小记者》《迷人的动画片》期末测评

课题: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8月30日——9月1日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处的第三个颜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

教学准备:

学生:颜色、纸、笔等

教师:塑料杯、颜色、实物投影等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间色并指导色彩的出处。

2、理解三原色及间色的概念。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听老师讲故事,加入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怎样?并请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

活动二:

1、说说你知道的颜色有哪些?

2、你知道这些颜色都是怎样来的吗?

3、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

4、老师讲两个有红和黄色的瓶子的颜色分别到入一个空瓶子中。看产生了什么变化?

5、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活动三:

1、请学生也来变变看。用红和蓝、蓝和黄交朋友。看看变成什么颜色?

2、产生的这些颜色在生活中那里存在?

3、在倒颜色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倒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颜色的深浅。)

4、请学生再做练习。

活动四:

小结:橙=红+黄绿=蓝+黄紫=蓝+红

活动五:

1、考一考:请学生来做小老师考考大家。

2、总结出原色与间色的概念。

活动六:

1、调—调、画—画创造一幅美丽的画。

染一染、吹一吹、印一印感受魔幻的色彩。

请学生用以上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一幅画。

2、作品展示

活动七:

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来进行交流。教师小结。

教学札记:

其实对于三原色以及原色、间色之间的关系,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就已经接触过了,但用原色和间色来进行色彩调配练习时,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许多孩子

把颜色调得很厚、很脏,或是没有计划的胡乱调,作业效果一团糟。所以我在指导时具体引导学生发现调色时毛笔蘸水的多少,调色时毛笔怎样转动调得匀,涂色时笔触怎样??这些虽然不是教学重、难点,却是决定绘画效果的重要因素,掌握了这些细节,学生作业时就简单多了。

课题: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施教时间:9月1日——9月8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作业展示,评价。

札记:有一位学生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及时肯定了这种办法,孩子们纷纷效仿,

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学生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现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学生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孩子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施教时间:9月7日——9月15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于:andp,bartos收藏。

第2课

课题:万花筒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前后发明,18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3课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二、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第4课

课题:前前后后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第5课

课题:天然的斑纹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

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具学具:分享的“实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通用8篇”,蜡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可以这样说: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

2、发展阶段

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建议用两课时,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

3、收拾与整理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二、课后拓展

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有些纹理,例如,树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来印。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肌理:与形态,色彩一起组成造型三要素。肌理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质地,手感,触感,织法,性质,纹理等说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能够实际触摸的称为“触觉肌理”;只能看不能触摸出差别的称为“视觉骨理”,如从照片或印刷品上感受到的肌理即是。

第6课

课题:校园里的花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第四篇】

教学()目的:

1、培养设计兴趣

2、进一步了解装帧知识

3、设计立体书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装帧设计结构

2、怎样将构思贯空于设计始末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作数幅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五篇】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八册(全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八册(全册)

目录:

1:聚聚散散2:小圆点的魅力3:黑与白4:主体与背景5:冰川与晚霞

6:画嗅觉7:卡通画8:双胞胎9:藏书票10:我和我的小伙伴

11:那一刻的我12:愉快的春游13:哪些是相同的14:千变万化的帽子15:飘来飘去的小岛

16:迷宫17:电脑美术18:会游的玩具19:光的魅力20: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

第1课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课后小结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第2课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分享的“实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通用8篇”,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

第3课黑与白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第4课主体与背景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第六篇】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九册(全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九册(全册)

目录:

1万绿丛中一点红2色彩的和谐3美丽的纹样4礼物的外套5趣味文字

6地球的新生7古朴精美的华表8鸟语花香9陶泥的世界10诗情画意

11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12会跳的玩具13电脑美术14美术学习纪录袋

15元宵节里挂彩灯16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1、万绿丛中一点红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色彩的对比并进行涂色练习,引导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学生在色环上寻找尽可能多的对比色并尝试用水粉色表现出来比一比那一组同学画出来的对比色最多

第二课时

1欣赏作品;

绘画(高更凡高卢梭等)雕塑家居服饰等诸多方面对比色的应用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2了解招贴画

欣赏德国和俄国的对比色招贴画

学生分组讨论:

什么是招贴画?

它们有什么特点?

了解元素:标题主题图标注语

3实践:

(1)以剪贴为主,用对比色组织一幅招贴画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结合招贴画的特点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2、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3、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起稿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纹样底稿,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2学生进一步涂色完成作品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3教师展示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服饰家居等

4学生尝试将自己设计的纹样应用装饰生活物品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4、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

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5、趣味文字

教学目的;

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欣赏优秀美术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七篇】

教学()目的:

1、提高审美情情趣,培养创作能力

2、学习封面设计知识

3、掌握书籍封面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书籍封面设计方法

2、构思、构图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封面设计范画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第八篇】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五册(全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五册(全册)

目录:

1魔幻的颜色2万花筒3大人国与小人国4前前后后5天然的斑纹

6校园里的花7最受尊敬的人8今天我值日9有趣的鞋10团包手工

11巧巧手12变废为宝13梦幻中的城堡14我设计的自行车15星空的联想

16新颖的电脑17电脑美术18会响的玩具19美术小记者20迷人的动画片

1、魔幻的颜色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能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

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收拾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

:[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andmrs,armandp,bartos(收藏)

2、万花筒

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4.如何引导学生在设计应用领域学习

5.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制定设计方案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前后发明,18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大人国与小人国

领域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学具: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2.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3.收拾与整理

4.学生的创作往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教师可将作业收起来

三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参考资料

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第一部是厘丽浦之游,俗称小人国,第二部是勃罗廷奈之游,俗称大人国

前前后后

领域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4.三年级的学生怎样学习透视知识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2.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3.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三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教学参考资料

林间村道

荷兰霍贝玛

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示范作品

第5课天然的斑纹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评价建议

1.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53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