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样例(通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样例(通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第一篇】
20、故宫。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故宫的赞美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矗、湛、缭、阁、恒”,会写“玲、珑、凤、雕、矗、缭、恒”;理解“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丽、奇珍异宝”等词语。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准备:
收集故宫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通过感受到故宫的美,带上大家那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智慧的心,咱们到字里行间去旅行,来一次独特的集体旅游。
学生交流课前分享的“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样例(通用8篇)”,直立,高耸。高而直地耸立。
湛蓝: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亭阁:亭,亭子,盖在路旁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阁,风景区或庭园里的一种建筑物,四方形、六面形或八角形,一般两层,周围开窗,多建筑在高处,可以凭高远眺。
永恒:永远不变。
矫健:强壮有力。
烟雾缭绕:缭绕,回环旋转。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灵巧、精致、奇特。(小巧玲珑)。
雄伟壮丽:有气魄,十分壮观而美丽。
奇珍异宝:奇异难得的珍宝。(无价之宝)。
(看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故宫?)。
三、自主阅读,梳理课文,理清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发现的结构特点。
交流(课文是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行文的。)。
2、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试着分段。
3、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明地讲了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第二部分(2——9自然段)。
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序来介绍。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极为简略地介绍了故宫的文物。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
总结全文,对故宫的历史价值做出了评价。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和第四部分。、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2、读最后一段,谈谈最后一段和中间两段的联系。
(结尾段中的“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与室内的珍贵文物”这一句话的建筑艺术和珍贵文物,分别是课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内容。)。
3、有感情朗读这两段话。读出自豪之情。
4、小结这两部分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总结)。
回忆从前学过的类似的结构的课文。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语。
2、自由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
六、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照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语句,完成语文书104面课后练习2。上网看故宫图片,检查自己的图是否正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生词。
2、回忆课文的条理。
3、指名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细读理解。、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画示意图。同桌交流示意图。
(2)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段意。(这段写了故宫的最外面一圈的布局。护城河、城墙、城门。还总的介绍了远眺整个故宫,所看到的景象。)。
(3)抓住句子中的数据谈体会。
(4)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玲珑奇巧、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5)交流昨天完成的课后题二中题目。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主殿——最大的殿堂,格外辉煌壮丽。)。
(6)学生研读5——6自然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小导游词。
(7)小组内交流导游词。
(8)(展示)指名小导游介绍自己“拍摄”的关于太和殿的一个镜头。鼓励学生灵活使用课文语句。
(9)评价导游。重点表扬能够将所介绍的景物的位置讲明白的学生。
(10)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另外的宫殿。介绍清楚宫殿的布局、作用。
小结:第二部分(2——9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叙来介绍的。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2、齐读第10自然段。想象故宫中有哪些、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
(相机出示和资料。)。
3、总结:2——10自然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故宫?(建筑和文物。)。
出自
三、总结拓展。、找找赞美故宫的语句。有感情朗读。
3、总结: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正如大家所说的:故宫是——永恒的文化殿堂,人类的共同财富!
板书:
故宫。
总起一。
位置。
名称。
历史。
总体概况。
分述二。
建筑宏大。
大殿风貌。
前三殿(详写)。
后三殿(略写)。
分述三。
珍贵文物。
总结四。
永恒的文化殿堂。
21青花。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描写的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的热烈赞赏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
3、知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4、帮助学生认识“鬓、疵、杳、惘、窥”;会写“鬓、锲、嬉”;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嬉戏、瑕疵、迷惘、窥破、郑重其事、如饥似渴、毛塞顿开”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描写的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的热烈赞赏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收集青花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青花瓷》,同时欣赏青花瓷图片。
这首别致的歌曲,赞美的是——青花瓷。
由英文中“中国”“瓷器”同为一个读音“china”引入:瓷器是咱们祖国的象征之一,而青花瓷又是瓷器里的最美丽的精品。你了解青花瓷吗?(交流课前阅读的相关资料。阅读课后的“学习链接”。)。
2、歌曲里头有一句歌词是“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到底这传世的青花瓷为什么这么美丽呢?当我们学习了今天课文《青花》,就明白了。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记叙了他们什么事情?
(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
2、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我开始了苦苦寻觅”一句。看看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由来。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过程。
给课文分段。
3、轻声朗读课文的两个部分,把生字读准。指名读生词。正音,并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重点理解:
两鬓班白:鬓脸旁边靠近耳朵的头发。头发已经花白了。
锲而不舍;锲,刻;舍,放弃,停止。镂刻不停息,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荀子·劝学》中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反义词有:半途而废;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
嬉戏:游戏;玩耍。
瑕疵:微小的缺点。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接连不断地到来。注意“沓”不要写成“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窥破: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暗中察看。暗中看出来或觉察明白了。
郑重其事:郑重,严肃认真。对事情采取慎重认真的态度。一点儿也不马虎、不敷衍。
如饥似渴:像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那样。形容非常迫切的情状。
茅塞顿开: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一样,现在一下子打开了。比喻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也作“顿开茅塞”。
3、齐读课文,说说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默默期盼,父亲要儿子寻找残缺青花。这是故事的前因,写得比较简洁。
第二部分(5——16自然段)苦苦寻觅,儿子终于得到祖传配方。这是故事的结果,写得很详细。
三、小结。
美丽的青花,一代代艺人的骄傲和满怀的心事都凝聚在上边。到底父亲要儿子找到什么东西呢?下节课再一起琢磨!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生词。
回忆课文的条理。
二、细读理解。
2、交流。
(1)抓住“独树一帜”体会父亲的“手艺高”。
(2)抓住“完美”设计悬念。(什么是父亲心里的“完美”?)。
(3)找出第三自然段描写父亲动作、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用心良苦。理解我对父亲的行动、神态的不解。
3、齐读第三小节。
(二)研读“苦苦寻觅”、默读读5-16自然段,思考并找关键语句写批注:
(1)“我”怎样寻觅“祖传秘方”?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次我觉得成功了的时候,心情怎样?父亲是什么表现?
(3)研究父亲不同表现的原因。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交流。
(1)理解第五自然段的两个设问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12——16)自然段为第三层,写“我”自制青花,父亲看到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原来父亲眼中的“完美”,是青花瓷器艺人一代代的“在超越中得到的传承”。
3、齐读第二部分。
4、小结:父亲的默默期盼,经过儿子的苦苦寻觅,终于获得了完美的结局。原来“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在超越中得到的传承”
三、再读领悟。
父亲从“不满意——冷眼——笑容”,实际上是表现了他要求儿子去创新瓷艺……。
四、练读拓展。
读一读。
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唱歌。
人间瑰宝——青花瓷。
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
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
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
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
2、回忆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练习说话并填空。
我赞美独树一帜的人间瑰宝——青花瓷,我更赞美。
板书:
21青花。
默默期盼。
不满意——冷眼——笑容。
传承——超越(完美)。
苦苦寻觅。
寻找——复制——创造。
22、陆羽与《茶经》。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默读和朗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煎、吭、禄、茶”,会写“煎、舀、吭、茶”,理解“煎茶、舀水、吭声、功名利禄、如火如荼、源远流长、千载难逢、博学多才”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查找关于中国茶文化以及陆羽的资料,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欣赏茶艺表演的录象资料。
师解说。(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茶艺是一种文化。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等。是谁让茶的地位这么高呢?)。
2、学生交流课前分享的“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样例(通用8篇)”,初读课文。、出示词语,积累运用。(煎茶、舀水、吭声、功名利禄、如火如荼、源远流长、千载难逢、博学多才)。
(1)自读词语。同伴互助,理解词语意思。
煎茶:把茶放入水中煮沸,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
吭声:出声;说话。多用于否定式。如本文中的:“陆羽没有吭声。”
舀水:用瓢、勺等取水。
功名利禄:功名,旧指科举或官职名称;禄,旧称官吏的奉给。指科举应试考中以后升官发财。泛指名利地位。
如火如荼:荼,茅、芦等植物开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壮盛,后多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等。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千载难逢:载,年;逢,遇上,碰到。一千年也难得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非常难得。
博学多才: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浏览课文,说说每个词语在文中指的是谁?
如:()为了(),放弃了(功名利禄),我觉得他()。
利用课文内容,进行词语应用和表达能力训练,也初步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自由读课文,读准音。梳理课文故事条理。把课文分成四部分。
4、默读课文,说说四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从茶乡想到陆羽。
第二部分。
辨别江水的故事。
第三部分。
拒绝作官,撰写《茶经》。
第四部分。
周游各地,推广茶艺。
其中二、三、四部分可以合并为一部分——用事例表现陆羽。
三、小结。
课文介绍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留有美名的传奇人物陆羽的生动故事,赞扬了他似茶叶一般清纯的人品,歌颂了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叶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生词。
回忆课文的条理。
二、细读理解。
(一)默读课文,边读边画陆羽令你敬佩的句子,写批注。
(二)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重点语句。
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那些语句概括地介绍了陆羽?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吗?(如:陆羽是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是唐朝复州竟陵郡人,他的茶艺在当时就已闻名天下,被人称为“茶圣”。)第4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四句话由远及进,由大到小层层深入,最后引向一个生动故事。
2、读第2—8自然段,思考:这里讲了怎样一个故事?文中那些语句具体地表现了陆羽精通茶艺?如果你在场,会怎样表扬陆羽?(抓住舀水、掂水、倒水等一系列动作体会)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3、读9—11自然段,思考:
(2)为了写《茶经》,陆羽做了些什么?花了多长时间?想象陆羽会遇到哪些困难。(抓住相关数据:如十六年,三十二州,五年……体会人物精神)。
4.读第12自然段,思考: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那些影响?
(三)梳理,小结。
(2-12自然段)用事例表现陆羽。选择了他生平中有代表性的三个事例一一分述。分别是辨别江水的故事,说明他十分精通茶艺;拒绝作官,撰写《茶经》,说明他人品高尚、志向远大;周游各地,推广茶艺,不愧为茶圣。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畅达,过渡自然;文题鲜明,照应精心。
三、练读拓展。
读读,抄抄。
(1)振兴古国茶文化。
扶植民族艺术花。
(2)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不需花。
2、阅读短文,增长新知。
23*敦煌壁画。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思想感情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凹、璀、璨、孜”,读读记记“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准备:
建议学生查找敦煌石窟、莫高窟壁画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板书:敦煌。
3、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4、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
二、自读感知。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注意生字读音。)。
三、交流领悟、学习生词。齐读,说说词语意思,在文中指什么?
(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
2、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交流。
(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3、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引导学生读书: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为什么?
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深入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才能够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2)画师们是怎样创造、传承敦煌壁画的?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张大千的话,展开想象:当年的画师在创作时的苦与乐。)。
3、总结:正是一代代伟大艺术家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这人间的奇迹和瑰宝——敦煌壁画。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永远散发迷人的魅力!
四、练读拓展、为敦煌壁画写一个简短的宣传词。
2、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
24*编钟。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2、帮助学生认识“椭、卸”;读读记记“悠扬动听、赞叹不已、泪水涟涟”等词语。
3、引导学生设计节目单,提高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教学难点:
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编钟以及曾侯乙编钟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
2、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
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
二、设置情境,确定学习目标。
准备选拔最佳解说员。
请全体解说员研究要解说的材料——课文语句。讨论解说稿的大致条理。列一个小提纲。
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3、交流小提纲。
简要讲述编钟的历史由来。
具体说明曾侯乙编钟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1)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2)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一是造型设计精巧。二是音乐性能良好(3)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
4、各解说员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琢磨一下,把认为应该介绍的内容整理整理,最好能够不看书向大家解说。
5、学生开始准备。
6、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展示。教师随机参与,指导评价方法。
三、交流展示。
各组选派能干的选手或有特色的选手全班展示自己的解说内容。要求大家一起注意听,可以模拟观众随时提问。
相机指导学生。
理解生词。
2、理解重点语句。
如:“……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从四个“最”和后一句的四个“方面”体会曾侯乙编钟的重要价值。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特点,课文是怎样有条理介绍的……。
通过什么方法,介绍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效果。(举了俩例子。)。
四、拓展练读。、用一句话赞美曾侯乙编钟。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第二篇】
一、用音序查字法查下面的字。(16分)。
夸,查音部(),音节是()。
矮,查音部(),音节是()。
察,查音部(),音节是()。
领,查音部(),音节是()。
二、看音节写词语。(16分)。
zhuoyizuoyegaosuchengshi。
()()()()。
yanjingxiuxiyukuaitiantan。
()()()()。
三、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24分)。
四、选字填空。(14分)。
做作。
1.爸爸在工厂()工。我在家里写()业。
2.王红()()业很认真。
玩完。
1.放学后,小学生要做()作业再去()。
2.你的画画()了吗?
五、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句子,再写下来,加上标点。(12分)。
1.游来游去在鸭子水里。
2.公园里不要摘花请你的'。
3.你知道有多少天上的星星吗。
4.操场学校的真大我们啊。
六、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9分)。
例:壶盖跳动。
(壶盖怎样跳动?)。
壶盖不住地往上跳动。
1.公鸡唱歌。
(公鸡怎样地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叶落了。
(树叶怎样地落了?)。
3.树林里落了一层黄叶。
(树林里落了怎样的一层黄叶?)。
七、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请你写出来。(9分)。
一、(k)(kua)(a)(ai)(c)(ca)(l)(ling)。
二、桌椅作业告诉诚实。
眼睛休息愉快天坛。
三、参考。
1.(记)(日记)2.(仔)(仔细)3.(芒)(光芒)。
(纪)(纪律)(字)(写字)(忙)(急忙)。
4.(钉)(钉子)5.(会)(开会)6.(晒)(晒干)。
(顶)(头顶)(动)(劳动)(洒)(洒水)。
四、1.做作2.做作。
1.完玩2.完。
五、1.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
2.请你不要摘公园里的花。
3.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吗?
4.我们学校的操场真大啊!
六、公鸡得意洋洋地唱歌。
树叶一片一片地落了。
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
七、王奶奶生病了。星期天,同学们来到王奶奶家帮王奶奶打扫卫生。他们有的扫地,有的擦桌子,还有的擦玻璃。王奶奶激动地说:“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好孩子。”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第三篇】
说:
笑:
1.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都穿着白衬衣、蓝裤子和白帽子。
2.报晓的公鸡是人们起床的信号。
例:小明对大家说:“我家养了一只小乌龟。”
小明对大家说,他家养了一只小乌龟。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要加班,所以晚点回家。”
2.小明身体不舒服,爸爸对他说:“你打个电话向老师请个假,在家休息一天吧!”
剧()渐()辩()愧()距()
据()惭()辨()魁()炬()
坚决 坚定 坚持 坚强
王老师病了,还()给我们上课,大家劝他休息,他()不肯。
刻苦 辛苦 困苦 艰苦
任何艰难()都不能动摇邓亚萍的意志,她经过()努力,终于夺取了乒乓球比赛的金牌。
理想的翅膀
春天,我们最喜欢放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
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你看,我的风筝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漂)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涌起的浪花。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名昆虫学家。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二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捧、棒)了,那是一(驾、架)竖琴。说实话,见了他的风筝我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儿的。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玲)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他的风筝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有意思的风筝要数芳芳的了。她直到现在还没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着一条马尾巴似的长(辫、辨)子!
在地面上,我们一边放线一边跑着,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在底下画上横线。
2.用文中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越……越……
3.用“——”在文中画出能概括2至6自然段的意思的句子。
4.“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
5.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
-->
-->
-->
-->
-->
-->
-->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第四篇】
一、口算。
二、估算。
91÷3≈141÷7≈78÷4≈。
62÷6≈279×5≈253÷5≈。
424÷7≈243÷8≈179÷6≈。
三、列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785÷5=603×8=。
*676÷4=570×8=。
*484÷4=*98÷4=。
四、解决问题。
1、青蛙乌龟金鱼。
大约活6年大约活60年大约活1。
(1)海龟的寿命是青蛙的多少倍?
(2)鱼的`寿命是青蛙的多少倍?
五、解决问题。
2、足球场的长是100米,宽是50米。沿着足球场的边线跑6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3、画一个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记得用铅笔和直尺画)。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第五篇】
一、拼准确,写规范。(16分)。
二、按要求填空。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4分)。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是……。
1、阎振三()自己受苦刑,()愿说出李大钊。
2、()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3、我们()有些意见分歧,最后()统一了认识。
4、选词填空。
审阅浏览恳求乞求。
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
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我们学习了________的《怀念母亲》,文中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________。又感受了________国________的笔下《穷人》________的高贵品德;通过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在《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里,我们同样明白了________这个深刻的道理。
三、日积月累(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2、我们爱着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
3、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
4、有限的资源,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6、写一句爱国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簇簇树叶伸到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县上开人代会,你自己照顾自己。”(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然,雷阵雨来了,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阅读与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詹天佑两种凿井方法的示意图。(2分)。
3、从文中画线的部分,你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3分)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谈谈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3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第六篇】
二、形近字组词。
促()织()倍()佳()异()磨()坊()趁()粮()紧()。
捉()知()培()挂()导()摩()纺()起()浪()紫()。
三、给下面的多音字加拼音。
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我们在那儿还发现了一个水磨()坊(),电磨()磨()啊磨(),磨()出了许多面粉。
3、男孩儿挑()起重担(),向姐姐发起了挑()战。
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空而起翩翩起()千(呼)万()五()缤纷半()半()大()失()。
五、照样子填词语。
1、例:匆匆地(走)悄悄地()轻轻地()甜甜地()快活地()拼命地()。
好奇地()认真地()。
2、例:天对地雨对(),()对长空。()对海树,()对苍穹。()白,()红,()对云横。雨中(),灯下()。
3、写出表示颜色词语:。
黄()杏黄()鹅黄红火红()()桃红。
绿()翠绿碧绿()蓝宝蓝()()湛蓝。
六、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它的茎像个绿色的圆球,仿佛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
()这些花有白的,也有黄的。
()茎上长满了小刺,还开过几次花。
()我外公家有一盆仙人球。
七、默写古诗,并按要求作答。
夜书所见。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
2、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的是诗人的感情。
3、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
除此之外诗人还写出自己猜想的情景(用诗句回答):他这样想的根据是(用诗句回答):
4、解释字意:萧萧:挑:促织:篱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哪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第七篇】
一、拼准确,写规范。(16分)。
二、按要求填空。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4分)。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是……。
1、阎振三()自己受苦刑,()愿说出李大钊。
2、()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3、我们()有些意见分歧,最后()统一了认识。
4、选词填空。
审阅浏览恳求乞求。
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
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我们学习了________的《怀念母亲》,文中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________。又感受了________国________的笔下《穷人》________的高贵品德;通过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在《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里,我们同样明白了________这个深刻的道理。
三、日积月累(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2、我们爱着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
3、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
4、有限的资源,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6、写一句爱国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簇簇树叶伸到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县上开人代会,你自己照顾自己。”(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然,雷阵雨来了,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阅读与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詹天佑两种凿井方法的示意图。(2分)。
3、从文中画线的部分,你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3分)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谈谈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3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六年级单元测试卷作文的重要性【第八篇】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平方分米=()平方米立方分米=()毫升。
2.圆柱的侧面展开可得到一个长方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3.圆柱的体积是75立方厘米,高是15厘米,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把一个圆柱体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16立方分米,则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则底面周长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已知圆锥的高是分米,圆柱的高是()分米。
9.用进一法把平方米保留整平方米约是()平方米,保留整百平方米约是()平方米。
10.把一根3米长的`木头截成4段,(每段仍是圆柱形),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平方分米,这根圆柱体木头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体积一般比表面积大。()。
2.铁丝是圆柱体。()。
3.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积相等。()。
4.圆锥体的体积总是圆柱体体积的。()。
5.求圆柱形容积,就是求这个圆柱形容器的体积。()。
6.把一个圆柱平均切割成3个小圆柱,那么每个小圆柱的表面积一定是原来圆柱表面积的。()。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把一个大圆柱分成两个小圆柱后发生变化的是()。
a.圆柱的体积b.圆柱的表面积c.圆柱的侧面积。
2.压路机的前轮转动一周能压多少路面是指()。
a.前轮的体积b.前轮的表面积c.前轮的侧面积。
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长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倍b.倍c.无法确定。
4.一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分米。
。
5.下面三个等底等高的形体中,体积最小的是()。
a.正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
四、应用题:(共42分)。
1.做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高6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得数保留整平方分米)(8分)。
2.一个圆柱形粮仓,底面直径6m,高3m,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600千克,这个粮仓可装稻谷多少千克?(8分)。
3.一个圆锥形容器,底面直径6厘米,高8厘米。如果把这个容器装满水倒入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圆柱形容器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9分)。
4.一个圆柱形汽油桶,从内部量得它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深8分米。如果每升汽油重千克。这个汽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8分)。
5.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的圆柱形杯子,里面装有6厘米深的水。把一个圆锥形铁块放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离杯口2厘米的地方。这个圆锥形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