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实用(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09269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第一篇】

德育尤其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即使是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在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接受教师表扬和赞赏中,他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发珲,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成为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但在现实教育活动中,许多德育教师常常扮演的角色却是“警察”,他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批评,班会经常开成“批斗会”,批斗某一个同学的不良行为,批斗某一种倾向,把学生的缺点无限放大,而很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身卜的闪光点,推动学生内心中那种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那些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和处分的学生,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并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放弃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质,一直处于一种消极的防备状态。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在《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于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他们还说:“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评论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这对那些只会充当警察角色的教师不是最好的忠告吗。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第二篇】

七月的暑假我有幸得到了《新教育之梦》这本书,从翻看作者简介和“教育是一首诗”时就引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朱永新教授用诗一般的语言讴歌教育,表达他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热爱。

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未来。

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里。

有一条破浪的船。

经过半个月的积极阅读,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未来做准备。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

朱永新是我国著名教育学者、苏州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苏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新教育之梦》,书中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教育的美好画面,看了使人振奋。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提出一系列教育的理想,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认识教育的新视野、新视角。全书共分十章,分别是: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以及在收录文后的《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这是朱教授主持的一个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开题会是在张家港高级中学举行的。新教育实验课题有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应用双语、建设数码社区和创建特色校园。现在这个已经在全国各地实验推广。

在《新教育之梦》一书的序言中,朱永新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真实故事。英国有一个退休老师,在布满尘埃的阁楼上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叠发黄了的旧练习册。它们是他以前31位孩子的习作,作文的题目是《未来我是---》。31个孩子有31个梦想,有想当总统的,有想当驯狗师的,有想当领航员的,有想当王妃的……那位老师突发奇想: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罗迪的手中,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学者、企业家、官员,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过去了,布罗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文本。他写在作文本上的梦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他认为,在英国历史上还没有盲人进入内阁的先例,他要创造历史。正当布罗迪猜测着各种可能,满怀遗憾地准备把作文本送进一家私人博物馆时,他意外收到英国教育大臣的来信,信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动万分。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脑子里,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戴维的行动使朱永新获得启迪: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朱教授在书中说,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也需要条件的便利,因为便利会使读书变得轻松愉快。朱教授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考察中就充分感受到了这种便利所带来的愉悦。比如在美国,你只要持当地人写给你的信,就可以到图书馆借书。还书也无需办理什么手续,尤其是社区图书馆,门口都有一个还书的箱子,顺手将书往里一扔即可。所以,他很希望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里一个开放的空间,供学生随时阅读。这样,既省却了烦琐的借阅手续,又没有了开放时间的限制。有人担心如此状态有可能造成图书的丢失。但朱教授却说:“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即使有的孩子真的把书拿回自己的家里,说明他非常喜欢这本书。孔乙己还说窃书不算偷呢,孩子爱书就更不是什么坏事情了。”《新教育之梦》中说:“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建立起书香校园。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如果一个孩子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得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读书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增长他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而这不就是我们做教师的最重要的任务吗?鼓励孩子们读书,也许会使学生的负担加重一些,但是当孩子们从书中找到了榜样、当孩子们从书中学会了做人,当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陶冶,那么这种所谓的负担能使他们受益终身,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坚持呢?我想,今后我们不仅要坚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还要在这方些面加强指导,比如读什么书、怎样读、要创造性地组织孩子们进行读书比赛,指导他们写读书心得等等。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

总之,读完朱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给我带来无限灵感和启迪。澎湃的是激情,涌动的是理想,激起的是热情,付出的是真心,发展的是智慧,收获的是每一刻的生命!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第三篇】

翻阅目录,本书共有十章,不难看出作者在前五章依次分别畅谈了自己理想中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后五章从“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这五个方面对影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阐述。接下来,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粗浅地谈一谈对“理想的德育”这一章节的学习感受。

从本章节内容来看,作者先后通过列举近年来屡见不鲜的青少年道德沦丧、违法犯罪的事实,引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德育的论述,从而说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德育的重要性;最后,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实现“理想的德育”的八个路径,这也是我重点阅读学习和思考总结的内容。

在如何实现“理想的德育”这部分内容中,作者说明了重视学生自主活动、书本知识、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生活的榜样、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学生自我教育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等因素对实现理想的德育的意义。总体来看,这八个条件是互相关联、密切配合的。

首先,关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作者将德育目标分为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必须的基本的道德底线、应当弘扬的社会公德、尽量追求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最高境界的信仰。还列举了日本某小学依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特征,对各年级学生“尊重别人”这一美德进行不同主题的教育。然而,从我工作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和教育部门并没有为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设置可供参考遵循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具体的德育工作无法开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行为能力。

其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在这部分,作者提出要将学生的德行问题和心理问题辩证来看,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更要将两者的不同加以区分。的确,我们看到很多人在生活中的异常行为和状态,经常会以为是德行问题,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往往是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妥善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又对家庭(父母)和学校(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业有专攻,因此,我们不仅希望家庭、学校和社会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还迫切地期待着更多专业的心理老师和医生能够进入学校、社区,帮助青少年学生们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充分更全面地推动德育工作建设。

最后,关于学生自主活动、书本和榜样学习、生活情趣和才艺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作者所说,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学生应该在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等人与人交往的群体活动中,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如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发展过程中,并在上述活动中寻找自己身边的、或是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塑造、或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等经典的好的榜样,从榜样的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榜样的力量,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一般来说,如果能够在上述活动过程中长期坚持并形成良好习惯,学生的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和巩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上述所有情况和我们以期达到的目标效果,都必然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学生们的正确引导,也离不开各方为之营造的健康积极的环境氛围。

如何实现理想的德育?作者提出了八条具体可行的方法措施,综合来看,除了学生自身加强自律,做到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无外乎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形成浑然一体的强大合力,为学生追求真善美做好引导和保障。理想的德育,虽然任重道远,但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在成人和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和谐发展,是我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坚持的初心和前进的方向。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第四篇】

今天,我校举办了新教育推进活动。胡校长对我校的新教育做了介绍。王改梅老师和杜慧琳老师分别做了精彩的晨诵和绘本公开课。课后,我校老师积极研讨,探究教法。教研室的领导对晨诵和绘本也给出明确的指示,并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为我们明天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领导的指引下,榜样的带动下,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新教育之路定会开满鲜花,芳香四溢。

我惜书,书亦懂我。我爱书,书亦香我,无需其他,彼此之间的会心一笑,便已是一个静谧而富足的世界。让读书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学生还有我们老师。“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成为一种习惯,在读书中幸福生活”新教育下,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去读书。提到新教育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伟大的教育大师-——朱永新。

最初知道朱永新这个名字,是在一次例会上王校长提及时的眉飞色舞,从此,我记住了朱永新这个名字。随着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将《新教育》作为我校教师的必读书目之一。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朱永新教授对梦想的痴狂、执着、追求,使我非常钦佩他。朱永新教授说“真正的教育家也应该具备诗人的品格”我说,他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敢做梦、又敢付诸于实践的追梦人。梦想是一种动力,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有梦才会那一点不安分的冲动,有那份无悔的坚守。

朱永新教授的坚守让新教育遍地开花,芬芳四溢,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广大的一线教师已经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将相同的理想与信念传播开来,坚定地迈向了同一个方向,越走越远,不断接近新教育的明天。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让怀揣梦想,不服输的我们又多了一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或许这就是新教育的魅力吧。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第五篇】

作为一位从教多年,一直坚守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当我打开朱永新教授的力作《新教育之梦》时,我感觉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个教育的新世界、新宇宙。

朱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出版于20xx年,即便是时隔18年之后的今天,当我逐字逐句研读这本著作的时候,我依然觉得受益匪浅,感叹朱教授对我国教育长远发展的远见卓识,感叹朱教授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深刻见解。

纵观全书,朱教授从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生等十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研读之后使我感触颇深,让我的教育理念深受触动,着重谈以下几点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德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灵魂。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德育工作,非常关心学生的品德培养,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也深知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读完此书,我更加认识到“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德育的名人故事、名言警句,这些都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良好载体。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对品德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往往把学生的才艺技能看成是与学生的道德品质无关的东西,也很容易忽视它们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应该注意用我们生活中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例如袁隆平、终南山、张桂梅、黄大年等英雄楷模。

当然,德育应该设置合理的目标,循序渐进的开展,不同年龄、不同的年级应该设置不同的德育目标。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在润物细无声中与学生平等的开展道德教育。也应该教会学生自警、自诫、自励。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智育工作。

正如朱教授所论述的那样,智育在整个教育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中小学的智育都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升学考试,学位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内卷,家长焦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喊了很多年了,但是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育并没有得到全面实现。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那就是要看到学生的不同,学生的特点,并非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好苗子”,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在整个智育的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有的学生擅长文史,有的学生擅长理化,有的学生擅长美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时注意学生的特点和特长,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朱教授所言,智育追求高质量其中包括理想的考试成绩,但是智育的成果绝不仅仅是分数,而是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求知欲以及创造力的发展等等诸多方面,无疑只有学生全面发展的智育才是真正的智育。仅仅体现分数的智育,无疑是目光短浅的,忘却了教育的真正使命。当然,这一点要彻底扭转,还学要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评价方式、招生升学考试等方面实施全面改革,让教育的指挥棒真正发挥教育改革的作用。

三、努力做一个“四有”好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xx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指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朱教授心目中的理想的教师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朱教授关于教师的论述非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提出的“四有好老师”要求。我们新时代的教师想要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离不开高的理想。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要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一个好老师,也应该有对学生的一腔热爱之情,爱学生不是只爱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只爱学习好的学生,而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全面地看待学生,既肯定学生的优点,有包容学生学生的不足,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前途考虑,相信每一个孩子。同时,我们教师也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忘初心,始终怀着一颗好学上进之心,在行动中感悟,在感悟的阳光下携手向前,我们澎湃的是激情,涌动的是理想,激起的是热情,付出的是真心,发展的是智慧,收获的是未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0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