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打破银行垄断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精编2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7121

【导言】此例“打破银行垄断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精编2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打破银行垄断”的实际含义和作用1

“打破银行垄断”,并非打破现有银行体系的营运机制;实际是对现有银行体系不能有效达到的领域的一种辅助和补充的作为;是把大中型银行主要业务和小微金融机构、组织和村镇银行主要业务作一个明确分工;防止出现温州曾出现的情况。“打破银行垄断”任重而道远。

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大中型银行,不仅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主体所主导的,而且主要是对大中型企业负责的,是为广大储户服务的。由于这种经营体制所限,使之不能对小微企业尽到如同对大中型企业那样的责任。至此,出现了以温州为代表的小微企业贷款难、社会资金民间拆借近乎失控的问题:资金链断裂、老板出逃、高息揽储泡沫破裂等,这直接导致了国家把温州作为进行金融综合改革的试点,如: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等。这就是说,创建地方金融合作组织是对现有银行体系的有力补充。这也才是“打破银行垄断”真正的实际含义和作用所在。

第一,“打破银行垄断”,并非打破现有银行体系的营运机制。其目的是“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的有效办法和途径,找寻进入的合法持续实现形式。一句话,解决建立为小微企业直接服务(特别是贷款)的金融合作机构和组织问题。这不仅为民间、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提供合法、可控的通道,而且为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发展提供广泛的保障。

第二,“打破银行垄断”,实际是对现有银行体系不能有效达到的领域的一种辅助和补充的作为,也是完善整个银行体系的一种积极作为。其目的主要是解决民间资金的拆借由地下转为地上,为打击“一夜暴富”的非法集资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第三,“打破银行垄断”,实际是把大中型银行主要业务和小微金融机构、组织或村镇银行(可借鉴孟加拉国的做法)主要业务作一个明确分工,对这种分工作某种必要界定。同时建立严格监管体系,使它们之间的各自主营业务有一定的适当限定(当然,大中型银行也能向小微企业贷款,但民间金融组织和村镇银行则不宜跨地区经营),减少风险和相互干扰现象。

第四,“打破银行垄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温州曾出现的情况:有人从大中型银行把款低息贷出〈WWW.〉,再到民间拆借市场高息将款借出。这不仅不是打破银行垄断,而且是对完善现有银行体系和营运机制的冲击和破坏。而所有问题的解决中,这是最难监管和不易控制的。

第五,“打破银行垄断”,不仅要解决银行体系自身的完善问题,还要注意解决和防止西方“神赐财富”的影响和腐蚀问题。说银行业暴利,似根据不足。事实上,上市银行毛利率只40~50%多,而高速公路上市公司13家的毛利率却达61%,这本是公共事业利益范围的经营,但有的却把盈利去投资房地产,这才是超合理收费年限、超合理还贷年限的真正的垄断经营,而且是超经营项目限制的。同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不仅超过银行业,甚至超出房地产业(39%)和酿酒业。银行收费高,已经下调;且金融衍生品在可控范围。而高速公路和房地产、酿酒业的泡沫是显而易见的。表面看都是实业,但其中超范围经营、无限扩大无形资产、虚构名牌,都是隐蔽的虚拟经济成份。这是最可怕的,因为和实体经济搅和在一起,严格区别是很难的。但随着近期揭露的一些“神话故事”现象(如:广西传销‘资本运作’涉案千人过亿元、天价旅游考察、某上市公司豪华装修办公室亿元、涂料市场立邦和多乐士卖假货次货、做月子水的三个‘神话’、汽车节油产品无实质作用、美容去眼袋花钱不见效;工业松香给鸭脱毛、新型地沟油、酸奶里添加旧皮鞋为原料做的工业明胶,等等,等等),使银行业也很难独善其身,这说明“打破银行垄断”任重而道远。现有银行体系只能完善、补充和加强,而不是打破。

(作者系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员、民盟盟员)

打破银行垄断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2

摘要我国银行垄断带来的暴利及金融短缺十分明显。为顺应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垄断势在必行,降低银行业进入门槛、推动利率市场化也将是必然的选择。打破银行垄断已被提到我国当前金融改革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然而,打破垄断的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必将在短期内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一定冲击。但就长期来说,对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效应。

关键词打破垄断 民间借贷 利率市场化

今年四月初,温总理在调研时说:“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少数几家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我们现在所以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根本来讲,还是要打破垄断。中央已经统一了这个思想。”温总理提出银行业的垄断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中央将打破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提到了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

一、我国银行垄断的表现

以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银行业现实而言,金融垄断导致了无法回避的恶果,一是银行业的巨额利润,二是金融短缺。

(一)银行的暴利

据中国银监会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10412亿元,相比2010年的7637亿元,增长率达%,平均每天吸金亿元。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净利润总额达亿元,五大行的利润增速基本都在20%以上,其利润总额占中国全部商业银行利润的%,远高于国外同行不到50%的比例。

(二)金融短缺

目前,我国GDP是美国的40%左右,而美国以银行命名的机构是我国的30多倍。我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城镇银行不到20家,也就是说,我国金融机构数量本身不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金融短缺下,大银行稀缺的金融资源只能选择大企业,而绝不会留给中小企业,这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根本性的体制原因。

二、打破银行垄断的可行办法及效应分析

2011年,我国实体经济的困境和银行业利润依然快速增长的巨大反差,将银行业推向风口浪尖。仰仗垄断建构起来的吸金机制,使银行业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抽血机。一系列事情表明,打破银行垄断势在必行。

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一方面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开放市场,真正扶持起民间金融。另一方面,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缩小存贷利差。市场利率化的前提是市场准入制的合理建设,因此,降低准入门槛和利率市场化对于打破银行垄断来说不是两条平行不相关的途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从短期看,打破垄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长期来说,从垄断性行业走向自由竞争,对整个金融业、金融体系都是有益的。

(一)短期内的消极效应

1.银行盈利能力下降,生存压力增大

我国银行现有收入的80%左右来源于利差。降低准入门槛后,民间借贷凭借其明显的信息成本及业务审批快的优势,会分摊一部分现有的银行信贷,而利率市场化也会提高存款利率,使利差收窄,降低其盈利能力。再加上我国银行现有的中间业务等发展不够,利差收入这个支撑的削弱会对银行的生存带来一定冲击。

2.影响市场份额,出现不良竞争

民间资本的介入,如民营银行的建立,会重新整合各银行的市场份额。同样,利率市场化也对商业银行对利率、产品的定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定价过高,则可能损失市场份额。因此,在我国现有自律性还较欠缺、监管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为了逐利,很可能出现高息揽储的不良状况。

3.加大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难度

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一定问题,金融市场利率不能有效引导存贷款利率,而现实是,基准利率反过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因此,利率市场化可能会造成存贷款利率上调,引起金融市场利率的上升,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再加上央行对存贷利率的直接控制力的失去,间接调控可能也难。

(二)长期的积极效应

1.有利于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

门槛的降低使大量民间金融机构和信贷组织能参与金融市场,民间资本的介入为民间大量闲散资金提供了有效的投资渠道,资金通过合法渠道融通给真正需要的主体,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使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真正成为引导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促进金融机构及投融资方式的多层次化和差异化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信贷的必要补充,其本身具有的信息优势,可避免和减少农户、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时解决相关主体的资金短缺。放宽民间投资领域,也将有利于补充地方政府资金缺乏,弱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压力。市场化也将促使金融机构思考并实践更多样和个性化的服务来吸引和留住客户,实现综合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3.加大良性竞争,助力公平竞争主体和环境的形成

市场化带来的外部竞争及自身生存发展的内部竞争的双重压力,必将加大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防范和危机意识。相关金融主体必须综合考虑成本收益、经营规模、业务创新等问题,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诸多法外借贷问题、银行暴利、乱收费等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从而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金融业的良性竞争。

4.促进金融业相应制度及金融体系规范的建立健全

垄断的打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现,可促进金融机构健全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深入也敦促对民间借贷机制的建设、民间金融经营方向范围及利率标准的确立、民营信贷的监管力度等法规章程的建立和完善。同样,市场利率化改革也促进了如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推出,完善利率传导机制等也将获益。

5.有助于金融业服务功能的落实,促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是金融自身根据实体经济的结构形成一个既服务于大企业,又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合理无缝隙结构。而这种理想的模式唯有银行垄断的打破,才能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让其摆正位置,通过更完善的投融资渠道和办法来为实体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邱兆祥,史明坤。关于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3).

[2]周小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家,2012(01).

[3]牛长平,赵建刚。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下的商业银行应对策略探索[J].国际金融,2012(02).

作者简介:段尧(1989-),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2篇打破银行垄断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打破银行垄断的相关认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3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