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精编5篇
【导言】此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范文1
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是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要着力抓好的一个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思维定势影响着人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一经形成,便会习惯性地顺着已形成的思想观念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形势,要清醒地认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通 过解放思想活动,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变革思想观念、思维习惯,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思维习惯源于实践活动,又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破除了许多传统的落后的思维定势和习惯,积累了一套经验做法,形成了相应的发展理念。但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化改革涉及的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加快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困难的复杂程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们的一些经验做法、发展理念、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新情况新实践的要求。比如,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片面追求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忽视质量和效益,显然是不行的。又比如,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谋划发展时,只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只注重当前发展、忽视长远发展;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建设等等,也是不科学的。可见,如果我们习惯于过去的做法,拘泥原有的经验,用老眼光认识新事物,用老经验判断新情况,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就难以应对新挑战,更谈不上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只有形成适应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才能够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突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阻碍我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思维定势是在一定时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方面,其积累的经验做法为人们迅速认识客观事物、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又固化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破旧不易,创新更难。要坚持破与立的统一,以破带立,以立促破。破除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尊重市场规律、依法管理的理念;破除求稳怕错、不思进取的习惯,形成敢于变革、敢于创新的理念;破除坐等靠要的习惯,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理念;冲破唯书唯上习惯,形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念。
思维定势在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中反映出来。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要求我们必须沉下身子,到实际中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广泛讨论,摸清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有哪些具体表现,深入剖析其原因,在实践中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只有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按照科学发展观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趋势,真正实现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解决诸如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分配关系不顺以及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等问题,激活全社会的民族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5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相关认知。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范文2
一、沉没成本对追加投入的启示
财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项目建设申请追加投入的困扰。如对某个信息化项目(电子政务和监察平台)建设,第一期已投入50万元完成了平台搭建和基础功能应用并投入使用。随后业务部门又提出继续追加投入30万元,用于完成功能完善和升级建设。对此,财务部门通常想到的是,前期已经花费了50万元进行研制并且也达到了基本应用,再继续投入就加大了成本造价,是否划算呢,因此常常会做出中断追加投入、维持现有状态的决策。
试用经济学的沉没成本原理来分析和看待上述问题。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这类支出经济学上称为沉没成本。该项目建设的第一期投入可以说是完成了约70%,而且其投入已经不能收回,因此在考虑该项目是否追加投入就不应再计算这部分成本。这时只需考虑的是,如果该项目在完成70%的情况下却因为纠结于前期投入的费用而中断后续投入,整个项目的完整性和应用的效益就会打了折扣,甚至因功能不够完善而短时期内就有可能遭到淘汰,那么第一期投入的费用不也白白浪费了吗。因此,理智的做法应该是不去计较前期的投入,通过科学论证和充分核算后,再继续追加一定投入,完善项目功能和升级,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计算沉没成本,视以前的投入为过去而没必要再去考虑。这是一种积极往前看的思维,它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善于从以前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调整方向,去面对新的开始,从而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而计算沉没成本,他们惋惜以前的投入,经常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这种思维的特点是习惯于往后看,有这种思维的人,面对人生道路上一些无可挽回的错事、弯路和挫折打击,经常捶胸顿足,扼腕痛惜,有的甚至好长时间都难以解脱出来。因此,我们应培养一种正视现实、勇于重头再来的心态,如果发现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即便已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时间,也要敢于悬崖勒马,果断地抛掉沉没成本的束缚,重新进行选择和前行。
二、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对财务决策的启示
由于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人们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权衡取舍,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而人们的每一种选择都是以放弃其他选择机会为代价的。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机会成本是强调一项行为的成本是人们赋予次优机会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这一行为时,以次优机会为代价。
一个单位的年度经费是有限的,编制单位预算会面对各种不同的支出需要,如何权衡取舍需要领导层和财务工作者进行科学判断和做出选择。实际工作中,通常确定一项预算开支后,即投入到对该项支出的具体测算和衡量上,而往往忽略将这笔资金放弃用于另外项目的代价的考量。由于考核目标比较单一、绝对,缺少横向比较,往往资源配置效益不高,出现改弦易辙或重复建设的浪费。因此,作为领导层和财务管理者应该具备机会成本意识。无论是筹资决策,还是投资决策,均是建立在各个方案的选择上的。一旦某种方案被选中,被放弃的方案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将丧失,进行决策就需要权衡机会成本,力图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
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和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以期增加收益或是减少损失。经济学家把这些因微小的调整而产生的收益变动称为边际收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是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只要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就会采取这项行动。实际工作中,如进行一项公共人防工程建设,原有的投资规模和预期收益(公共人防工程平时可以作为地下停车场、商场等开发利用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虽然已经确定,如果在建设规划和地域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扩建一定面积,就应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虽然扩建部分的经济收益归投资者所有,但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创造就业岗位等)和战备效益(战时保护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仍十分可观,这也是当前加快人防建设所采取的符合经济学原理的一种政策吧。再如,近年来假发票问题日益泛滥、屡禁不止,用边际分析的方法追根溯源,其根本原因就是做假的效益(边际收益)要远大于做假成本(边际成本)。某公司销售货物开具了假发票,在收到货款后立即注销了公司,待被发现进行追究时,因公司已注销而不了了之。这一案例表明,通过开具假发票能狠赚一笔,而注销公司又比较容易,使得一些不法公司乘机钻空子,偷逃税款给国家带来损失。因此,只有将做假成本大于做假获得的收益时,才能切实有效防范人为做假问题。
三、边际产出递减对财务人员配备的启示
当前财务工作资金核算量大,程序环节纷繁复杂,是否多配备人员就能做好财务工作呢?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考虑,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服从递减规律,即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越来越少。对财务部门来讲,如果把财务人员作为生产要素,工作效力作为产出,当财务人员配备到一定程度,再增加人员所带来的工作效力就会是递减的。
通常一个单位的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政府采购、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对会计人员的配备上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范文3
关键词:生态思维方式;生态思维理念;思维方式三维结构;生态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6-0011-05
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生态现状,人们致力于在生态技术层面下功夫,事实证明,人们单纯依赖浅层生态学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从根本上化解一系列生态问题,还必须从思维方式着手。因此,我们不能不检视一下人类在思想精神方面提出了怎样的应对办法。这就是本文在技术层面上进行生态思维方式构建的原因。如果说,“在21世纪,人类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如果说,“我们必须克服现代性哲学的某种错误,实现一次哲学的革命;必须扭转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向,实现一次文明的革命”的话[1],那么,在这里,同时也必须发生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即从当前的普遍盛行的经济主义思维方式中跳出,转换为生态思维方式,从“思维”这种精神发生根基上支持人类全部活动的生态转变。问题是,要实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应当从哪里做起呢?一是从许多生态思想家那里学习生态理论,生态思维方式,二是要自觉认识到思维方式的调控特征,自觉地理性地加以改变。
一、生态思维方式的特征:
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进行思考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关系,这从古代最先发达起来的学问是天文学、气象学和植物学等就可以看出。但是,在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就渐渐忘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一味把大自然作为自己掠夺的对象,从而导致了今日的生态危机。这一事实再一次教训了人类,必须恢复到人与自然的生态依存关系中来。这就需要在思维方式这种精神根基处进行变革。
一般来讲,生态思维方式,主要在于从人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关系出发,思考人们应有的经济社会活动。但是,这种思考要能实现,前提是要从人与人的社会生存关系思考问题,并通过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生态问题。因而,生态思维方式,不是单纯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出发,而是同时要从人与人的社会生态关系考虑问题。只有人类内部的社会生态关系同时建设好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才有希望形成。不可以想象,在人类内部你死我活的争斗,贫富分化的对立,党同伐异的纷乱等等状况下,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能够实现。所以,生态思维方式要能形成,有许多前提: 第一,要同时从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生态生存关系的基本线索以及这两种关系的互为中介考虑问题,而这也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在生存本性上的一体性,把二者视为一种人与环境构成的“人―境生态系统”,这是生态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第二,生态思考不是为了哪个人、哪个阶级、哪个国家的思考,而是为了整个人类社会,要站在“全人类”立场上进行思考。就是为“每个人与一切人”的生态生存的思考;第三,要进行生态思考,从一开始就要批判人与人的异化和人与自然界的异化问题。只有通过人与人的生态异化的克服,才能进而克服人与自然界的生态异化,这是进行生态思维方式的前提。
二、思维方式的三维调控结
构及其生态化变革
有了大的理论前提,进一步就是要解决思维的技术问题。这就是理解思维方式的结构特征和制约因素。
(一)思维的三维调控要素与思维方式的生成
人类思维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但却总是被不同的因素和内容支配着,因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且是随着历史文化的演变而不断发展演进的。例如,在原始的、人们还依赖于自然界的时代,外物的神秘和力量这些可感可怖的现象,使人们产生了万物有生、万物有灵观念,这使当时任何人的思维都不能不在这个观念的制约下,根据思维主体(或群体)的利害得失对事物进行判别,把对象当成对自己有利害关系的生灵,神物,这便形成了早期的神话思维方式或原始思维方式。这是不自觉的思维方式。进而,当人们对事物的特征有了感性的经验的认识之后,一种直观思维方式就发展起来。而当牛顿的机械论统治科学和哲学思想之后,便产生了机械论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辩证法支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之后,辩证思维方式就起着支配的作用;而当系统观念日渐支配人们的思想时,作为辩证思维方式的新形态的系统思维方式又发展起来,等等。所有这些思维方式都使人越来越远离自然界。这也预示着一种新的生态思维方式就有可能形成。为什么思想观念的变革就有可能导致思维方式的变革呢?要明白这一问题,就要到制约思维的内在结构中去找。
关于思维方式的内在结构问题,有学者指出,人类的“任何现实的真实的思维,都必然同时处在与主体、与客体以及与它自体的三维必然关系之中”。即人的思维总是某个思维主体的思维,总是关于某种对象即客体内容的思维,总是受某种来自社会文化的但又是他所认定的思想观念的制约,这三方面同时规定着思维的具体活动,这就是在思维内部制约思维的三大要素,它形成一种灵活变动的、相互调节的“三维结构”,任何具体的思维活动,都不能不在这种三维结构的调节和制约之中活动。
这就是说,一般来讲,人类的具体存在着的个体思维,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着的。这种具体的方式,从来都受着这样三个维度的制约:其一,任何思维都是一定个人、一定主体的思维,是由思维主体所产生的问题的逼迫而产生的,并为主体在心理上的趋利避害(即认识需要)而进行思考活动的,这主要属于主体的个体心理范畴,可以概括为制约思维的“主体维”因素;其二,任何思维都不能不受一定文化、一定时代或一定生存环境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思想观念的支配,都有它从文化、从认识、从社会传统或生存哲学中获得的基本观念,思想理念,包括等等,左右着他思考的方式、方向和目标,这可以概括为制约思维的“观念维”因素;其三,任何思维都是关于某种对象、某种事物或在某种情景中的思维,都有它所思考、所辨识的客观对象,即被思考的对象、事物和客观内容,这可以概括为制约思维的“客体维”或“对象维”因素。
这就是说,人的任何思维,都不能不同时处在主体维、观念维和客体维的调节和控制之下,并因这种三维结构的调节和控制的不同而体现为不同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讲,这三个因素从三个维度,调控和支配着具体的思维活动,使它以一定的具体的方式体现出来。
对制约思维方式的三维结构进行综合考虑,可以说,在一定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中,主体维是根据,他启动思维思考事物,并以他的利益和价值考虑为根据支配着思维的具体活动和内容选择。观念维是主导,它主导着思维的倾向、方向和进行的方式方法;这是由于,观念作为主体所确信所依据的东西,不但是思维把握对象的理论依据,而且决定着它活动的方式方法和进行的方向,甚至决定着对问题、对对象内容的选择、取舍和态度。仅从思想观念看,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对象维是基础,任何思维,总是关于某种对象、某种内容的思维,没有思考的对象和内容,思维便无法进行。
也就是说,主体维、观念维或对象维,都只是思维的三要素之一,任何一维都不足以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一旦思维启动,可以说,就不能不同时在这种三维制约关系中活动着。
一般讲来,“人的思维方式总是依附于一定的主体,面对着一定的客体,受着一定的思想观念的制约,根据自己的利害需要、价值倾向和思想观念以及它提供的方式方法”,去活动、去思考,借以认识和把握事物,这就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方式。人类思维总是这样以一定的带有具体社会历史特征和观念特征的基本方式进行着的。
但是,真正讲来,一旦思维的观念维与主体维在性质上一致(由于观念不过是主体在成长中和经验中所形成的东西,因而它们常常是一致的),即符合主体的利益和价值追求时,二者就会结合成主导思维的思维理念,主导着思维活动在对象维中进行辨析、选择、取舍,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思想见解。甚至可以说,主体维与观念维渗合而成的思维理念,在对象维中自由穿行,取舍关联,得出符合主体要求和观念认可的思维结果,这便是一般思维方式的形成和特征。由于支配思维方式的思维理念,大都会因为社会历史和生存境遇的不同而不同,因为人的价值立场和利益追求的不同而不同,从而,人们的思维理念的不同就会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
(二)思维方式的生态变革:生态思维方式的三维构成
当前全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以及生态思想和生态文明的提出,特别是人与环境组成的“人―境生态系统”的提出,都要求生态思维方式的出现。根据上述思维方式的三维结构的规定性,所谓生态思维方式,不外是人们的思维在主体维、观念维和对象维三个维度上都发生生态变革,即都趋向生态化而形成的思维方式:其一,支配思维的主体维,应当是思维主体本身的生态利益要求、生态责任、生态良心,或由于受生态灾难的影响所支配,不能不从自己的、整体的乃至全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而思考;其二,支配思维的观念维,是已被生态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人生观等等生态观念所支配,即由生态观念所决定的思考;其三,支配思维的客体维或对象维,应当是种种自然生态危机的事实、社会生态危机的事实和人们不利的生态处境,以及自然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事实、生态原理以及其相互协调的要求等等,即由生态事实、生态原理所规定所要求的思考。
这种在思维的三维规定性中都出现的生态化倾向,就会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生态思维方式。如果仅仅某一维受到了生态影响,则往往只能形成片面的生态思维方式。但在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事实面前,只要进行思考的主体即主体维有强烈的生态责任,而在观念维中有深刻的生态思想观念,如生态科学、生态主义和生态哲学精神的支配,那就可以形成生态思维理念,从而就可能形成面对自然对象的生态思维方式。
但是,形成生态思维方式是一回事,使它成为人们的主导思维方式并且克服经济思维方式则又是一回事。而在社会主导层面、经济政治决策层面成为主导思维方式则更不容易。因为在这里,居于统治地位的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经济思维方式。要把经济思维方式转换为生态思维方式,则需要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
三、在思维理念中发生变革,
构建生态思维方式
当前主导我们的思维方式,一般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建立在经济主义基础上的经济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致富的追求,经济发展的追求,资本的追求,宏政强国的追求等等,都不能不以经济思维方式支配思维。
经济思维方式,是伴随资本和资本逻辑的出现、伴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而兴起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它的合理性与工业文明、与人类巨大的经济成就同在。但是,它的问题,也像传统工业文明一样,如不改变,将使人类陷入生态绝境,并最终断送整个人类的生存,从而使它的成就转化为罪过。
经济主义思维方式,直接建立在经济主义基础之上,或者更恰当地说,它就是经济主义的思维方式。经济主义,是在生态危机出现和生态思想产生之后,人们对资本主义不顾生态恶化而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批判性反思性概念,因为“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投资规模越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就越大,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就越大,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就越大。”[2]显然,它在今天是普遍现象。这一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一是主体维对经济利益的强烈追求,二是观念维被传统经济主义所统治,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主导思维的经济思维理念,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对象维中)寻求实现增长和超越别人的机会、方法、手段等等,从而使人们的经济活动不再是为了自己生存和别人生存,而是为了自身无限增长而压倒别人;不再是为了人、为了社会,而是为了资本争雄天下,这就迫使整个社会处于竞争或挣扎发展状态,两极分化就成了自然趋势,并且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样一种看似合理的思维、思想和行动,在客观上却使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再是“经济”的,而成了“反经济”的,因为它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经济思维方式需要随之改变,即应当发生生态性的思想变革以及思维方式的革命。
虽然生态主义者早就率先批判了经济主义的不合理性,然而,问题在于当今世界上,起主导作用的政治力量,还没有这样的批判意识,还不能从经济主义和经济思维方式中走出,更无从超越这种把人类导向生态灾难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由于今天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而企业的本质就是经济扩张,就是在经济主义和经济思维主导下的利润扩张;而国家也成了企业的总代言人,并且也企业化、经济化了,因而不能不成了经济主义和其经济思维方式的总的倡导者,推行者。今天衡量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还不是贫困减少了多少,不是社会不公消除了多少,不是社会耗费降低了多少,而是经济增长率,经济实力增长水平,是富豪榜、大公司、500强的拥有率等等。这一切都使经济主义和经济思维方式不能不高居主帅地位,要使它发生革命性变化谈何容易。
当然,由于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一些还没有走向现代化的、还处于贫困边沿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别无选择,但也同时需要从生态上考虑,需要以生态主义和生态思维方式解决贫困问题。对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来说,特别是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发达国家来说,只有把经济主义转变为生态主义,把经济思维方式转变为生态思维方式,把企业转化成为为了人的生态生存的事业,才能主导自己向生态方向发展,而这是任何国家以及全人类要想生存都不能不走的方向。
所以,这一思维方式上的变革迟早总要发生,推迟发生不如提早发生。生态危机和生态治理危机会迫使人们――特别是决策者们,不得不放弃经济思维方式,改变经济主义的运行路径,在思维的主体维度不再以经济利益为主,而是不得不以生态利益为主,在观念维度不再让经济主义支配,而让生态主义、生态精神(包括生态科学和生态哲学)上升到主导地位。生态利益与生态精神的结合,就会形成主导思维的生态思维理念,新的追求生态平衡的思维方式就有可能成为普遍的日渐重要的思维方式。当然,这有待于生态―社会变革的进行和生态型政府的构建以及生态性发展的实施。生态变革解决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社会变革解决由经济主义形成的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方面的生态化问题。而生态型政府则是主导这一变革、进行生态性发展的政治力量。
人类的生态―社会变革,生态文明转向,只有到了在思维方式上也发生生态变革,新的生态思维方式成为主导思维方式的时候,才能有助于生态时代的实现。半个世纪以来在全世界兴起的生态主义,生态哲学,已为这种革命性转变提供了思想观念的理论基础。问题在于经济政治高层的生态转变和全民生态教育的实施。
四、形成生态思维方式的基本方法
如果说,生态科学、生态哲学、道家注重的天人协调,已是一种生态生存方式,体现了丰富的生态原理,构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价值观的话,那么,我们就应当把这些生态理性转化为进行生态思考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进行生态思考,才能不违背生态原理的要求,推动生态文明这一新时代尽快到来。
一种思维方式的生成和盛行,既在于客观的需要,又在于先行者们的主动构建。更在于社会高层的觉悟和推行。那么,仅从方法上讲,怎样主动形成、怎样构建生态思维方式呢?根据思维方式的三维结构,可以大体从三个方面促进这种思维方式的构建。
(一)从生态学、生态责任和生态理性出发,形成生态思维理念
哲学意义的生态学,包括种种生态科学、生态哲学、生态思想理论等等,是树立人与自然的生态观念的理论,只有掌握这些观念理论,找到和加强科学的观念维,才能有比较全面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生态思考,形成生态思维,所以,全民的生态科学理论教育,对形成生态思维是最重要的举措。
思维总是由于一定社会主体在面对事物时,由于认识和行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思维的发生在于具体主体,思维的活动也是一定思维主体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宣扬自己的主张而进行的。因此,由主体维始发的,结合观念维而形成的思维理念,对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对于生态思维来说,思维主体感同身受的生态问题是一个方面,关键是思维者要有一种生态危机感,和生态责任感,由生态利益和生态责任推动他去思考,这是进行生态思考的前提。抱着“我死后管他洪水翻天”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即使看到严重的生态灾难,也是不可能进入生态思维行列的。与此同时,要有生态理性。没有由生态科学知识、生态主义思想和生态哲学精神组成的生态理性精神,没有个人对社会的生态责任,没有代表一定群体乃至全人类生态命运的生态理性,没有这种观念维的主导,也就不可能形成以生态关系为核心的生态思维理念,从而生态思维方式也就无以生成,更无以指导生态实践。所以,人的生态责任和生态理性的互相胶着促进,就会关注生态现象,进入生态性的对象领域,形成生态思维方式。
不过,思维的对象维――也就是思维者所面对的生态问题,作为客观的现在的事实和问题,往往成为触动或冲击思维者的现实问题,迫使思维者进行生态思考。但是,如果思维者既没有生态责任,又没有生态理性,在生态问题中只有感性和感受,没有理性和相关生态知识,不知道生态原理和原则,那也就无从进行生态思考,只能产生一些抱怨和牢骚而已。所以,要对人们特别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政府和企事业决策者们进行生态理论教育,包括生态科学和生态哲学,以及人类面临的生态形势的教育,使他们形成一种生态理性,尤其是力图通过实践解决生态问题,才能为有感于生态灾难的头脑,提供生态思维的原理、方法和原则,从而促进生态思维方式的形成。
(二)根据系统的生态原理进行生态思考
生态哲学最早揭示的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相依相生关系,生态生存关系,因而,自觉地依据这种客观的生态关系进行思考,就是在“对象维”方面生成的生态思考。同时,如果这种相依相生关系也是我们的思想信念,那么,这也就会在“观念维”方面形成生态思考。而如果“主体维”也力求揭示这种人与自然界的、人与人的相依相生的生态关系,或者以这种生态关系把握和揭示对象,指导实践活动,那么,一种新的生态思维方式也就形成了。换言之。如果思维能够根据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进行思考,如果思维能够进入人―境生态系统中,根据人―境生态系统及其原理、结构、层次进行思考,即把一个地区的人与环境作为一个生态整体进行思考,那么,生态思维就有可能形成。这是进行生态思考的最重要的方法。从人―境生态系统中的人、境和人境生态关系这种三维结构把握种种人―境生态系统,是进行生态思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方法。
(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从生态绩效出发进行思考
实践逼迫思维,目的决定思考。如果人们在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能够通过考核激发人们把生态文明的建设绩效置于首位,最大限度地促进生态绩效的形成,那人们就会从各个方面考虑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现事物的生态关系,生态原理、生态思维方式也会在实践中生成。当然,这一过程一般不是与理论相隔绝的,往往是在生态性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反复之中,不断改善实践和改进思维的,对于绝大多数领导生态实践的决策层面的人物来说,在这种实践中形成的生态思维方式,是真正实用的,行之有效的。总之,如果政治理性能够迫使人们进行生态实践并制定有力的生态制度以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相应的生态思维方式就会形成。
这里要强调的是:只有革除导致人与自然对立的经济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协调的生态关系方式置于首位,才有可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或者说生态性发展。否则,一系列生态问题引发的困境和灾难就会在前面等着我们。
[参考文献]
[1]卢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根据[N].光明日报,2013.
[2]王子坤。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生态社会主义的阐释[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3).
On the Ecological Way of Thinking and Its Construction
MIAO Cong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2, Yunnan, China)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范文4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思维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13-02
一、思维方式变革的必然性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的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并且支配人们的行为。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是在一定时代一定地域下,在伴随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思维方式会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进步的思维方式会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而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则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因此,要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科学发展,就必须关注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变革是指旧思维方式的破除,新思维方式的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它决定我们的认识,从而也决定方针政策的制定,我们正是通过突破旧思维方式的束缚,实现新思维方式的变革,才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才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新的指导性的重要理论,这些问题的解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赖于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归根结底就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影响思维方式变革的因素及其要求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经济领域,其最初的着眼点在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最终的关怀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实践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作为实践方式,它标志着社会发展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作为战略,它为人类实现理想、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策略。由此观之,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并不是一般的发展思路的转变,而是在社会发展观方面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变革,这种变革,不论从实践方式上还是在发展战略上,都折射出可持续发展观所蕴涵的全新的思维品格,体现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特质,昭示着变革思维方式的时代要求和客观必然性。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变革思维方式:(1)思维主体从主客二分到共生共荣、从个体本位到类本位;(2)思维目标从单一向多元转换;(3)思维过程着力点的变革:创新思维从思维主体本位的转变,到思维目标的转变。
(二)知识经济发展壮大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壮大,使全球经济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思维作为存在的反映,它必然要客观地反映历史和现实。伴随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社会现实的变革,人的思维方式也会不断地转变,以适应时代的变迁。思维方式要正确反映“外界和自身的认识”,就要正视知识经济这一客观现实,构建适合知识经济、反映知识经济、体现知识经济的新内容和新形式。(1)超常思维:就是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所带来的日新月异变化,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2)超脱思维:就是要将基础研究从传统的象牙塔中超脱出来,加快知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3)超前思维:就是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不断地发展创新能力。(4)超越思维:就是要勇于不断向自身、向现实挑战。总之,创新性思维方式将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主导地位。
(三)网络日趋普遍
网络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网络这张人类文明史上最大地“网”被编织出来,人类的文明似乎都被“网住”了。网络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渠道。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因此知识经济要求人们及时沟通,密切联系,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网络是科技发展的一项成果,为思维者掌握现代思维方式,研究客体的复杂性、整体性提供必要的手段,保证思维主体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主体把握、改造、控制客体的能力。这里突出网络这个要素,是因为其已影响和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活动或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相应地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网络上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表现出一种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改变与相容。
(四)科技革命的重要一环
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看,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和不断提高,在农业时代,产生的是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在工业时代,形成的是机械思维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因。由此可见,思维方式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思维方式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它的形成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变革也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尽管,科学发展已经证明机械思维方式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与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本性不相容的思维方式。然而,时至今日机械思维方式仍然规范着大多数人的思维活动,其关键就在于机械思维方式赖以存在的工业时代还没有彻底完结。因此,没有相应的社会实践方式支撑,超前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不可能成为整个社会普遍接受的思维方式。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一定时期的人类实践方式。科学技术每一次划时代进步都从内容和形式上改变着社会实践活动整体面貌,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益,从而为思维方式的突破创造时代条件。
三、思维方式变革趋向——现代化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变革要立足于现实,突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其变革趋向应是现代化的思维方式。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开放性、系统整体性、创新性是其最基本特点。除外,尚有一些次要的特点如预测性、敏捷性、定量性、互补性、整合性等。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36-02
一、思S与哲学思维
理解哲学思维,首先要理解一下思维。思维按意识形式的不同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以知性、理性活动为主,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形象思维是以感性为主的活动,其基本形式是意象、想象、联想。思维按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常思维、文学艺术思维、科学思维、宗教思维、哲学思维等类型。由于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超验性和高度抽象性的一面,这种性质使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它,也不能用颜色、体积、温度、导电性等感觉经验的术语来描述它,因此哲学思维具有超越性、整体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点。
二、哲学思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以研究经济活动为对象。但经济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在由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活动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要研究它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还要全面探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但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并不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要运用哲学中的社会形态,即唯物史观的理论来看待资本主义本质论的宏观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以哲学的视角研究政治经济学,用哲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把握政治经济学,从更宏观的视野准确、全面、深刻的认识经济、研究经济,才使我们清楚了经济发展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从而准确的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1.用哲学思维研究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背景和指导原则。
从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来看,伟大导师马克思在其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时,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而是其在进行历史哲学研究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为了解决其所遇到难题,如不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无法继续,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于哲学语境哲学思维中,从哲学思维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背景和指导原则。
2.用哲学思维研究政治经济学,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的和作用。
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的两大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而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面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揭示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性以及它将被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这些实际上就是确立了他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所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目的,而是从宏观视角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从哲学全局性、整体性的视野和高度入手研究经济问题的,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3.哲学思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从哲学思维超越性、整体性角度,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线索,探讨的主题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那么,它是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呢?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就是具体到在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要探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首先就要有一个理论武器。这个理论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讲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解读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武器,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本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解读,揭示了资本主义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证明和运用。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经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证明和运用;最后科学社会主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落脚点。
其次:充分体现哲学思念批判性、反思性特性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大量运用
辩证法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主义立场,也是马克思始终坚持的彻底的批判主义立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体现辩证法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运用“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从简单概念到复杂概念,从概念到原理进行一系列理论研究和阐述。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核心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整个商品经济理论的一般规律,是研究资本主义本质的一个理论前提,具有普遍性意义。要想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剩余价值理论,首先就要清楚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关键词是价值。他的劳动价值论找到的第一个层次是价值。如何找到价值?马克思以商品为切入点,研究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而找到价值这个关键词。马克思在此处研究价值,是从价值质的层面上看。这一部分要运用哲学的理论,特别是哲学中辩证法里面的质量统一来理解。任何商品都是质量的统一,价值也是质量的统一。研究商品二因素,探讨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看价值的质的问题。在这里面只关注质,不探讨量。找到了价值,接着再探讨价值的来源是什么,由谁产生?从而进入第二个层次: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马克思找到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从而找到价值形成的源泉。找到价值的质及价值形成源泉以后,运用哲学辩证法里质量统一原理来进一步理解政治经济学里的价值,从而进入第三个层次:价值量(生产环节)。如果只谈价值,一般把它界定在质的层面。只有谈价值量,才是关于量的问题的理解。
研究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由谁决定、如何计算的问题之后,必然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规律,这样便进入第四个层次:价值规律(生产、流通) 。价值规律是从生产到流通、从质到量来研究整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包括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即对价值的质和量是怎样决定的问题做规律上的理解。 第五个层次叫价值形式发展。价值形式发展有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落脚点到货币阶段,即价值的最高形式是货币。为什么要谈货币呢?因为找到价值的货币形态,才可以看到货币购买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后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生产出剩余价值即产生价值增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揭示出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本质和实质。这部分为剩余价值理论研究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2)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矛盾分析法的广泛运用不胜枚举。如: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时,以商品作为切入点,通过剖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展现了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是指:两者相互依存,统一于商品体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是指:两者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买卖双方都不能同时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获得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商品的生产者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消费者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解决存在于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揭示了决定商品二重性来源的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考察时,既有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的考察,也有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察;既考察它的历史和现实,也分析它的发展趋势。纵横结合,全面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凸显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非永恒性。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两个最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在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中,从资本分析到剩余价值生产、掩盖与瓜分与分割、最后到经济危机,这一研究脉络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矛盾萌芽的简单商品开始,到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的时间发展顺序,运用历史与逻辑方法的结合,最终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客观、准确地揭示出资本主义本质;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代替;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在2005年高校本科思政课新课程方案出台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维研究,不仅可以更加完整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而且可以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呈呈:《资本论>哲学语境研究》,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