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系列精编4篇
【导言】此例“人与动物系列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与动物的作文1
以人与动物为话题的的英语范文1
As is often read in the newspaper reports, wild life especially the rare species is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Human beings are making attempts to hunt wild animals for a big profit., which, of course, results in a sharp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nimals. So it is high time for us to take quick action to protect them. First of all, it’s quite necessary for every citize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animal protection. Only by knowing its importance can people develop a sense of .
以人与动物为话题的的英语范文2
In the morning, the sun was showing little half of the face, like shy little girl. "An auf" puppy huanhuan get up, he is like a clock on time every day, and it was not yet light is called to get up.
I get out of bed, first and went upstairs, stretch your legs, curved waist, do morning exercises. At this time the dog huanhuan run to come up, with the first Dally my feet, and a voice from hem, needless to say, it is to eat breakfast. I come out to a handful rice bowl and haven't come yet and put soup put food, the little ChanMao but have already eat it, and now and then the hum and called on two sound, like in the said: "thank you, little master!"
In the afternoon, the sun is shining, the breeze was blowing gently trees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I'm bored to stay at home, he found that the lateral lying on the ground of the sleeping late ?
以人与动物为话题的的英语范文3
Human beings are different from animals in many ways. One of the differences is the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to build. It is true that many animals are builders. Birds make nests, and bees make hives. But no animal could build the pyramids or the Great Wall or the Eiffel Tower. The variety, size, and beauty of the structures built by human beings is simply unsurpasse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人与动物系列,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人与动物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人与动物的作文2
关键词:动物小说;英雄叙事;民族崇拜;文化图腾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4-0036-03
动物英雄叙事传统由来已久,动物神话、史诗和小说等艺术创作形式既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了解的本能,也体现了人类通过认识自然来认识人类自身。人类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由于人与动物间的本能差异逐步地建立起对动物属性的原始崇拜,开始把动物属性作为学习和膜拜的对象,进而衍生为民族心理崇拜和文化图腾,动物也因其独特的价值存在在动物小说叙事中被建构成英雄的形象,实现动物对人的生态关照和精神支撑。中国当代文学的动物小说继承了英雄叙事的传统,一方面肯定了动物英雄的光辉形象和精神价值对人类自身成长和精神建构的支撑作用,体现了英雄崇拜的价值;另一方面,受到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干预和冲击,动物英雄在繁杂的价值体系中难以立足,并因环境变化走向穷途末路,成为悲剧英雄。所以中国当代动物小说既是英雄模式的重新构建又是英雄末路的反思批判,具有英雄理想与真实现实矛盾对抗的双重意义,这也成为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在英雄叙事上突出的特点。
一、英雄叙事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动物英雄生命形象的特殊存在
英雄是指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他们是集体中优秀的个体并能在社会实践和发展中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成为群体中的楷模。在中国传统的动物叙事中,动物被人化和英雄化并广泛存在,受到重视和关注,如中国上古时期的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龙图腾和北方少数民族熊图腾和狼图腾等原始崇拜。古代文学对这些动物图腾英雄的表述中大都是采取单线的叙事模式,即“发现―赞扬―崇拜”模式,在动物英雄身上建构起象征和隐喻的重要意义,体现出对动物英雄的重视和关注。但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人类自身属性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多元文化冲突中迷失,特别是动物英雄丧失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建构基础,使得动物英雄和原始崇拜逐步边缘化并濒临死亡。中国当代文学中动物英雄形象从整体民族文化向偏远封闭的地域文化转移,动物小说英雄叙事只描写内蒙古、等现代文明冲击相对较小,传统文化并未完全消解的封闭地域,如姜戎《狼图腾》主要是描述北京知青陈阵多年前去内蒙古草原插队的经历,重点介绍草原狼的生存智慧和光辉形象,成为蒙古草原文化动物英雄精神的重新建构;杨志军《藏獒》则是介绍20世纪50年代藏区被称为“中华神犬”的藏獒为保卫自己的主人维护草原部落的和平成为西结古草原的獒王的故事。沈石溪《牝狼》也是将叙述环境放在远离现代文明的澜沧江,讲述狼王白莎对自己爱人和孩子一种极端的爱,展示了狼的尊严和锲而不舍、忠贞无二的爱情。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动物小说的动物英雄都成为偏居一方、延续精神的独特存在,小说中对这些特殊英雄多采取“发现―认识―英雄―死亡―反思”的叙事模式,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和现实意义。
(二)动物英雄与人的情感互通
曹文轩在《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中说:“那些有声有色,富有感情、情趣与美感甚至让人惊心动魄的文字,既显示了人类依然保存着的一份天性,又帮助人类固定住了人本是自然之子,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员,并且是无特权的一员的记忆”。①这肯定了动物和人特别是动物小说中动物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关系。但从我国当代动物小说英雄叙事的模式看,动物英雄叙事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动物不仅展现出异于人类的基本属性,而且这种属性并不是简单地被人们欣赏和接受,而是在小说中通过叙事发展和精神建构逐步把动物人格化、动物英雄化,着重挖掘和探索动物英雄精神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借鉴意义。这就使其不仅是文字和动物的欣赏和审美,更在情感的表现和交流中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情怀和精神启示。陈阵从最初对蒙古草原狼产生好奇心和研究癖开始接近草原狼并饲养小狼,但正是他的做法不仅没有使草原狼获得自由和尊重,反而只能被铁链锁着、被无情地拔去狼牙,最终惨死。在《狼图腾》中作者既回忆了当时出于好奇饲养小狼并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狼始终以德报怨……还对他频频表示狼的友情爱意,狼眼里的爱,在人群里永远见不到,小狼的爱意是那么古老荒凉,温柔天真……”②同时也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蒙古人要把狼作为自己的图腾,并甘愿在死后把自己的身体交给狼群,在茫茫草原中用这种方式实现自我灵魂的升华与超脱。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从蒙古狼图腾中的一只小狼为叙述线索出发,建构出英雄小狼和英雄群狼的光辉形象,展示了自己与小狼和狼群之间的情感互动,同时也展示了蒙古人与他们所崇拜的狼图腾之间深刻的情感依托和互相支撑关系,这使得动物英雄小说不仅是对动物天然属性的介绍,更带有深刻、厚重的情感价值。
(三)动物英雄叙事的悲剧命运
人类社会的英雄是值得学习和尊重的,同样在动物小说中作者精心建构的动物英雄形象也是值得尊重和铭记的。中国古代动物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把动物神化,使他们具有天生的特质成为人类自我价值建构的重要支撑,但是古代的动物英雄都是来自于现实环境同时又超脱于现实环境的独立存在,如《山海经・海内经卷十八》描述动物英雄形象:“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③这些动物英雄都是远离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中国当代的动物小说中的动物并没有被完全的神化,他们也不是在超异空间存在,而是在现实环境中与人类一起生活,甚至这些动物英雄和人类自身、整体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所以在《狼图腾》中作者会很轻易地遇见狼,看见狼群猎杀黄羊和牧民的羊群,并能轻易地抓到小狼进行饲养,并进一步叙述了蒙古人与草原狼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也正是这样相生相伴的紧密关系,使得动物英雄们一旦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便不会像古代神话中的动物英雄一样超然世外,相反是被人类无情毁灭和丧失生存环境的自我灭亡。小说描述了二十年后重回内蒙看到草原的景象:“草原的腾格里几乎变成了沙地的腾格里。干热的天空之下,望不见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黄的沙草地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板结沙地,像铺满了一张张巨大的粗砂纸。”④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草场的退化使草原狼群早已失去了生存的环境,狼图腾崇拜随着老一代牧民的死去而逐渐消亡,英雄已然是穷途末路。这点和藏獒里最后的结尾一样,纯种的喜玛拉雅藏獒在人类欲望的驱使和满足中自相残杀遭受灭顶之灾,成为悲剧性的英雄,失去了英雄的风采和精神。动物小说用英雄死亡叙述的方式,展示了在现代社会和人的欲望膨胀中精神的崩溃和垮塌。
二、动物小说英雄叙事的价值意义
动物小说的英雄叙事不仅让人们在阅读中通过语言文字和阅读积累认识和了解动物和动物英雄,同时更通过对英雄的建构和书写展示了英雄末路背后更为深刻的社会问题,读者具备了体验者和反思者的双重角色,使得动物英雄叙事对文明的探索和追寻具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启示和现实意义。
(一)动物本体与价值尊重
当代动物小说的英雄叙事打破了固有的“人类中心论”,在小说叙事中作者通过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完成了动物英雄的主体建构,将动物和人都看作是平等对话和交流的主体,而不再是饲养的宠物和玩伴,特别是其英雄形象的塑造更说明动物在作者叙述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动物英雄实现了文学向动物自身的回归,向动物精神属性回归,而不再是简单的、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展示“人看动物”。这种把动物英雄化的建构方式既体现了作者自身对动物价值及精神的尊重,同时也是通过英雄叙事来感染读者并引发深刻的思考。《狼图腾》中蒙古草原狼在作者笔下不再是残暴、狡诈和嗜血的传统印象,反而是运用智慧和协作精神围猎黄羊,并以生存的方式保持草原生态平衡的英雄形象,这种对草原狼和狼图腾的崇拜使草原狼从生到死都是草原人们心中的英雄,在死后也甘愿被狼群所食,成为灵魂皈依腾格里最好的方式。此外,饲养的小狼听到狼群声和吃食时的原始本能反应,都体现了作者对动物的本体真实描写和情感表达。沈石溪《狩猎系列・我所经历的动物故事》则是从动物本身的视角和观点出发重新认识和发现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人成为了动物眼中的生命存在,具有鲜明的平等精神。“人观察和描写动物”向“动物认识和发现人”的写作视角转变与动物英雄叙事模式的具体话语实践实现了动物小说在生命本体的层面更加鲜明清晰的价值表现和价值尊重。
(二)英雄群像与文化思考
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对不同的动物结合其自身动物属性建构了一系列英雄群像,在这些英雄群像身上寄予了作者自身对动物、人、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思考。或者说动物英雄的生存环境和英雄命运更能从平凡中凸显伟大,从现实中树立崇高,进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所以动物小说不仅能实现动物英雄化,同时也使动物英雄走向文化符号化,借助这些真实存在的文化符号探寻人类文明和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构成了超越动物英雄自然属性之外的社会文化思考。如《狼图腾》中作者通过对草原狼的认识和了解以及结合自身的现实经历,提出了以草原狼图腾为代表的蒙古族文化和文明在中国整体文化和文明中的重要价值和崇高地位,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狼图腾中所衍生出来的刚强进取、回归自然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整体性格中的组成部分,“华夏农耕民族是创造古代中华文明的脑与手,而游牧精神和游牧性格则是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脊梁”⑤,这种从现实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整体性格的思考具有文化寻根和探寻发展出路的深刻含义。《藏獒》则是通过藏区藏獒表现出对藏獒身上所蕴含的和平忠义而又不失勇猛刚毅精神的赞扬,“它(党项罗刹)就是一只正常的藏獒,懂得恨,也懂得爱,懂得战斗,也懂得感恩”⑥,这样的精神和我们的民族精神具有相通之处,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曾经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独立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也从动物英雄的视角展示了当时千万民族英雄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所付出的鲜血和生命,引起人们对文化和英雄深切的关注与思考。
(三)死亡叙述与生态建构
动物小说中动物英雄在现实环境的骤然变化中无所适从,他们在人类疯狂的掠夺面前丧失了自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走向了自我和种族的灭亡。动物小说英雄死亡叙事成为小说中最悲壮、最厚重的部分,也是最具警示意义和现实批判精神的部分。正如《藏獒》结尾处冈日森格成为西结古草原“最后一代獒王,成了草原把藏獒时代推向辉煌又迅速寂灭的象征……草原悲伤地走向退化,是人性的退化、风情的退化,也是植被和雪山的退化,更是生命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严重退化。”⑦《牝狼》中白莎的死亡也宣告着狼这一独特的物种在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中永久的消失了,并且永远不能再回来了,这就使这种死亡和消失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悲彩。英雄悲剧的命运既是对英雄主体和精神消失的惋惜,同时也是用极端死亡的方式震撼心灵,在反思中完成生态意识的重新构建,即强调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能为满足自我发展欲望而对自然进行一味的索取和破坏,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认识动物,尊重动物,拉近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久违的温柔关系”⑧,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在精神上和现实中实现对自然本来面目的回归,完成和谐共处的生态建构,这既是动物和动物英雄的生存期望,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与精神建构最重要的基础和民族发展的动力所在。
动物小说英雄叙事作为当代动物小说叙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动物英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同人类之间情感交流的方式,同时也通过“发现―认识―赞扬―死亡―反思”的叙事模式真实地展示了动物英雄的悲剧命运,并进而在对动物英雄的认识和理解过程中引起深刻的关注和反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动物小说中的英雄群像逐步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推动了文化寻根和生态文明的重建,这对于动物小说自身的发展和中国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注释:
①曹文轩:《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载于《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②④⑤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③方涛整理:《山海经海内经卷十八》,中华书局2011年版。
⑥⑦杨志军:《藏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⑧周清叶:《中国动物大王小说如何寓情于理――沈石溪作品的生态价值》,载于《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第11期。
人与动物的作文3
人脱胎于动物,自古以来动物便与人如影随形。人和动物,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甚至互为猎物。文学虽系“人学”,但动物从来就是文学书写的对象。可以说,因秉持的动物观不同,动物文学景观就各异。跟随文明演进的步伐,动物观与动物文学亦不断发展。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道主义”至“动物中心主义”,动物先是被当作工具理所当然受役使,继而被当作享有平等权的伙伴,进而甚至凌驾于人类之上。肆意践踏动物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不可取,而刻意拔高“动物性”而贬低“人性”的“动物中心主义”显然有违人伦。事实上,“动物性”和“人性”的二元对立是不可彻底消弭的,“动物性”凌驾于“人性”之上不过是一种乌托邦,或者说,是轻视人类自身的一种“犬儒主义”。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动物文学?
动物文学如日中天,但围绕“什么是动物文学”的争鸣甚嚣尘上,争鸣的焦点在于“真实与虚构”。不少论者认为许多动物文学远离了“动物真”,漫无边际“虚构”,实则与“动物”无关,作品中作为主角的动物不过是披着动物毛皮的“人”。然而,要求动物文学绝对真实,实为将动物文学与“动物纪实文学”混为一谈,甚至是以“动物学”苛责文学。文学艺术是以假定性为前提的,因此,艺术虚构就是对想象力的激发,是提升文学艺术水准的重要准则。即或是纪实文学,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真实。因为纪实文学的写作亦必须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回忆,而回忆大多是不可靠的,必然失真,进行艺术虚构自然在所难免。
当下,动物文学常见的写法可概略为三类:一是“纪实性”,运用纯客观视角,力求原生态展示动物世界;二是为动物代言,以动物视角观看动物世界,尽力保持动物立场;三是站在人的立场观看动物,塑造的多是具有人的思想、情感的“动物人”,旨在以动物性观照人性,以及以人性观照动物性。这三种写法明显各有利弊。纪实性写法以求绝对的“动物真实”,但忽略了合理的文学诗性提升;为动物代言的写法,提升了文学艺术的虚构魅力,但不可避免有“动物自我膨胀”之嫌;以人的视角观照动物,这种写法最流行,但最受诟病。尽管充分发挥了文学的想象张力,但时常背离了动物性,甚至无关乎动物。
人与动物的作文4
一、产消合一与体验经济的提出
(一)产消合一者的提出
产消合一者,英文为Prosumer,是由两个英文单词“生产”和“消费”构成的合成词,由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在其代表作《第三次浪潮》中,托夫勒将人类文明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工业文明,以及正在兴起的第三次浪潮。他指出,第二次浪潮把人类生活划成生产和消费两部分,导致政治、社会、文化的深刻矛盾和冲突,影响人们的家庭生活和两性身份,甚至影响个人的精神与个性。第三次浪潮是能源、技术、传播工具、信息、社会生产、家庭、社会规范、思想等领域的新旧冲突与变革,更蕴含着消费观念、方式和行为的变革。自助运动和消费者自己动手做(Do it yourself,即DIY)成为时尚,从被动的消费者变为主动的产消合一者。生产与消费合一的伦理观高度评价人的作为。金钱等物质固然能取得声望,但是自力更生、适应和克服困难、自己动手的能力更为重要。产消合一倡导多才多艺,全面发展。产消合一者会享受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兼有的乐趣,男女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会取得新的平衡。
产消合一者不计报酬,为了自己使用或者自我满足而创造产品、服务或者经验,并非为了销售或交换。产消合一者钟情DIY,即自己动手。邓羊格认为,自己动手与体验经济密切相关。大部分DIY式产消合一者不计报酬劳动,只为体验一种成熟感和乐趣。邓勇兵认为,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阶段,产消合一者乐于自己完成、直接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针对消费者不计报酬地愿意成为产消合一者,王德胜总结了5个原因:节省时间,适应快节奏生活方式;满足认知需求;满足对个性化的个人追求;满足对成就感的追求;挖掘工作乐趣。
(二)体验经济的提出
200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由美国的 Pine Ⅱ和James 著,由夏业良、鲁炜等译的《体验经济》。Pine和Gilmore选取人的参与程度、联系的类型两个维度,将体验划分为四种类型:娱乐的体验、教育的体验、审美的体验和逃避现实的体验,见图1。而最丰富的体验,则包含这四种类型。
两位美国实业家兼作家认为,体验本身代表一种已经存在但先前并没有被清楚表达的经济产出类型。通过个性化定制,把产品转换为服务,进一步把服务转换为体验,帮助顾客在他们与企业和企业提品的相互作用中经历较少的损失。当顾客购买一种体验时,他是在花费时间享受某一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事件。体验是难忘的,其本质上是个人的,是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筹划事件互动作用的结果,所以没有哪两个人的体验是完全相同的。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事。制造商和产品设计者们必须将商品体验化,应该将关注点从产品本身的内部技术性细节转移到顾客个人对产品的使用和使用时的体验,关注他使用时的操作,把焦点转移到使用者身上。
于春晖指出,体验来自个人的心境与事件的互动,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是完全一样的。张健认为,参与性、接触性是体验经济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有学者归纳出体验经济的更多特征。郭馨梅以陶艺馆自助制作陶艺为例,认为在体验经济中,劳动已经超越体力的简单支出,是自我表现、创造体验的机会。王兴斌认为,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是人的心境与外在环境互动中的内心感受。因而,体验的特点是个性、参与、互动,从而延伸出体验经济的特征是生产与消费的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与同步性。汪秀英认为,体验经济是令消费者全面参与与感受的经济,从12个方面对体验经济和非体验经济进行了比较研究。陈云萍、高兰天指出,体验经济带来了消费观念和方式上的变化,带给消费者感观上、信息和知识上、情感上、心理上和超越自我等方面的体验。杨正林等认为,体验经济借助商品)山草香●(,依托服务,通过感觉和记忆使消费者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留下深刻印象或丰富感受,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趋势可以概括为体验化、情感化、个性化、休闲化和求美化。
笔者看来,产消合一强调消费者自己动手做,自己参与生产制作过程,用自助的形式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体验经济同样关注个性化,关注参与,关注消费者与事件与环境的互动、相互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感受。自助、自己动手做、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一,其本身就是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方兴未艾,但如何有效地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旅游者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今天,产消合一和体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者自己动手做、自己参与的互动舞台。
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过定义。在我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同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界定和说明。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2006年至2014年,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公布了4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至2015年,贵州省也公布了4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贵州省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目数量依次见表1、表2。
对表格内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做一简单统计发现,贵州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曲艺(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数目最少;其次是传统医药(6项)、民间文学(7项)、传统美术(8项);数量最多的是民俗类(25项)。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曲艺类最少,其次是传统医药和传统美术,民俗类项目数量最多。
针对10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肖刚阐述了不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化程度:民间文学属于低度形象化资源,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属中度形象资源,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属高度形象化资源,传统医药属互动形象化资源,民俗属于复合型资源。
三、体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自体验经济提出以来,不同学者从体验视角切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及相关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刘晓辉指出,旅游过程的活动无不与体验密切相关。参与是个性化体验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调动的感官越多,则体验越令人难忘。体验经济时代,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为旅游产品载体形式时,要注重最大程度体现真实性和游客的参与性,把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融入性体验融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中。
王红宝、谷立霞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应以旅游体验为指导进行旅游开发。这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因此要密切关注旅游者的个性以及情感需求,增加游客参与性,使其在了解民俗文化的同时更能获得情感共鸣、身心愉悦和深刻的旅游体验。
肖刚选取两个变量――体验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耦合动因分析。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体验经济二者都具有体验性、审美性、娱乐性和教育性,要依据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开发。
黄益军认为,现场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者极易受其感染,并渴望参与、表演,进而获得身体、情感、心灵乃至智力上的独特体验。
徐文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以满足旅游者感官、情感、思考、关联、表演等方面的体验,要满足旅游者全身心的感受和体验,使其可进入、停留、欣赏、参与、互动、享受、回味,实现其行动参与和精神参与。
王巨山指出,将文化体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的宗旨是必然选择。旅游,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我在现场”的认同机会,提供了认识其价值最有效、直接的途径。
白雪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发展运作中,要把握好旅游者体验的历时性、共时性特点,提高旅游者、传承人、表演人的参与性,深化旅游者的体验,将之从心灵层面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升华旅游者的认识。
赵玲玲、冯娟指出,通过参与、欣赏旅游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旅游者能感受到目的地文化的精髓,欣赏、互动、参与的过程能满足旅游者求异、体验异质文化的需求,从而收获情感的满足愉悦。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学者们提出实景舞台、主题公园、生态博物馆等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
四、产消合一者与体验经济视角下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产消合一者的最大特征是自助和自己动手做。他们不过分关注物质利益和报酬,在亲身制作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知识、技能能力、成就感等。体验经济的消费者强调参与,注重与环境和事件互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获得感官、心理、认知、审的、娱乐、教育等等层面的个性化内在心理感受与体验。
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部级名录还是省级名录,民俗类、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等几个类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相对较多。民俗类、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性相对较强,能吸引旅游者参与其中,并引起互动。以这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的旅游产品,具有显著的体验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