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论文范例【范例4篇】
【导言】此例“仪器分析论文范例【范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仪器分析论文【第一篇】
种类
自动生化仪常见的分连续流动式分析仪、离心式分析仪和分立式生化分析仪。目前临床实验室所用的大部分分析仪都属于分立式生化分析仪。这类分析仪器与手工方法存在很好的相容性与互换性。
特点
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器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使临床生化实验中主要操作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其中包括标本的定量吸取、转移到反应杯或反应管道系统通过沉淀或过滤、离心、层析、透析等分离去掉反应中的干扰物;试剂的定量吸取、标本混合自动控制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通过可见光、紫外光、火焰光度计、荧光、散射光或氧电极、离子选择电极、酶电极、同位素计数等检验技术对反应终点、初速度或反应过程进行监测;借助电子计算机对仪器的各项功能程序化控制仪器的运转和反应过程处理和判断实验数据并将结果以数字、描记曲线显示或打印报告标本测定后反应容器管道系统的清洗和准备下一次使用等。自动分析仪的应用使临床生化检验大大提高了准确性精密度和工作效率适应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实验诊断的质和量的需求。
所谓自动生化分析仪就是把分析过程中的取样、加试剂、混匀、保温反应、检测、结果计算和显示以及清洗等步骤进行自动化的仪器它可完全模仿并代替手工操作。自动生化分析仪灵敏、准确、快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主观误差提高了检验质量。自动生化分析仪涉及光学、精密机械、自动控制、电子电路、热工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且要求高精度、高可靠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国际上仅有少数几个知名跨国公司可以制造如贝克曼-库尔特、奥林巴斯、日立等。在国内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开始研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企业之一。
讨论
不良结果分析:所有结果不好都可以归纳为精密度不好、准确性不好、精密度与准确性都不好。所收集的资料越多问题解决起来越容易。所有问题只有两种仪器和试剂。
展望:向简单易携带式分析仪方向发展;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继续向系列化组合化方向发展;向全能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向发展;向生物转感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向发展。当今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正在向随意开放式、合理化、自动化、智能化、组合化、网络化和尖端化方向发展这个发展方向不会改变而且将更快的引进新技术失其更加完善。借助计算机联机联网功能和生化分析仪的条码技术(没有条码的仪器是跟不上时代的)一个实验室的仪器将组合在一体提高质量和速度降低成本方便管理。
总之检验这门科学是一门经验性的科学必须不断进行科学实践再自动化的设备也是由人来控制的。作为一名检验人员能将检验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并将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整理成文和大家共同探讨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生化分析仪我愿意与大家一起为我国的检验事业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玉海。新型医用检验仪器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5.
陶义训,吴文俊。现代医学检验仪器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仪器分析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 环境仪器分析;课程建设;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Curriculum
Lingling WU, Ling CHEN, Lifang ZHAO, Hao CHEN, Yuan YUA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one of basic courses for graduates whose major ar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ongji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environmental graduat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self-development of our college,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in the teaching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r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staff,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ls,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s well a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al analysi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practice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已经由点源污染转向面源污染,由单一的环境介质转移到大气、水体、土壤以及生物体等多介质,发生了不少震惊世界的污染事件,如举世闻名的“公害”事件。20世纪80~90年代,又发生了一些突发性的严重公害事件,如印度博帕尔农药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等[1]。这些事件无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的与化学物质有关。究竟哪些是污染物质、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其进入环境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可靠的仪器分析技术能为上述系列问题的正确解答提供依据,也能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科学研究、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在现代分析化学和分析仪器及其功能不断完善、高灵敏度的新型分析仪器不断涌现的今天,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污染事件频发,大型分析仪器在污染源解析、污染扩散途径追踪、污染与健康关系以及在环境污染治理效率评价、工艺技术路线改进等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高效的化学、生物分析手段已成为环境分析科学的重要工具。这些技术手段涵盖了微量和痕量污染物的识别、污染物形态、价态、结构分析(表面和微区)分析。因此,培养具备先进仪器分析能力是环境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着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作为科研一线主力群体的研究生都将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某个研究方向上的论文实验研究。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开展论文研究并提升论文质量,掌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十分重要,这也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环境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原因。
2. 课程建设的特点
“环境仪器分析”是同济大学环境类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始于1999年。伴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需求,经过十多年课程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2011年成为同济大学首批研究生精品课程。本课程重点介绍如何运用现代仪器分析和样品预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来鉴别和测定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含量、结构和状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依据待测环境样品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目标物的分离与富集,建立起准确的“定性”及“定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测定原理及实验技术,为后继的论文科研和质量提升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以增强对近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理解,掌握环境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研发技能。
(1) 组建教学团队,丰富教学资源
该课程教学团队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等年青教师4人,其中实验教师2人。教师学历、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教学任务分工明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人员配备合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位任课教师的研究领域各具特色,兼顾环境领域多学科融合,因此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各种光谱类、色谱类和生物类大型仪器,如GC/MS、HPLC/MS、ICP/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并且拥有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课件以及实验室仪器的操作、维护及实验讲解录像。实验教学课程由骨干教师承担,开设有光谱实验、色谱实验和生物实验,可以满足教学需求。由研究生可依据今后论文研究方向选择实验内容,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各类分析仪器的丰富资源,实现了学有所用,学有专用。该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成为论文实验研究的“预备”课,学生们受益匪浅。
(2) 理论应用相结合
依托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丰富资源,该课程的教学按理论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注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使用要点以及在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掌握了相关仪器分析理论后,学生有机会面对分析仪器,训练操作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仪器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实践课程的开展,让同学亲身体验各种分析仪器的功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彰显理论的重要性。动手实践,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学习[2-3]。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减少了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的盲目感,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很好的培养。
(3) 尊重自主,注重实效
鉴于学生兴趣点的不同以及论文研究的需要,该实验课程分光谱、色谱和生物分析技术三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下,实现了小班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接触操作自己迫切需要使用的仪器。另一方面,尊重学生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在大方向区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小组模式,使得每位同学参与到其中,并且可以互相讨论,共享不同途径捕获的信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仪器分析的各类方法,初步具备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及理解相应问题的能力,从而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据研究生反馈,该课程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且减少了研究生论文研究中实验方面的问题。
(4) 撰写教材重实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分析仪器的面貌日新月异,仪器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但是目前教材内容的更新远远落后于新型仪器的更新速度[4]。为了把最先进的内容和教学科研的需求和特色相结合,我们在自编实验讲义的基础上,撰写并于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并于2013年6月更新出版了《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第2版)。环境分析涉及的分析仪器种类多,面对的环境样品也十分繁多和复杂。因此,该教材根据我国环境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应用现状,重点围绕环境领域应用范围广、理论与技术相对成熟的方法,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 环境样品分析中常用大型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② 环境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如高效富集、分离方法等;③ 多种仪器和方法的联合技术;④ 环境分析技术的发展,包括新理论、新方法和连续自动化技术等。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先进方法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科学性、适用性强,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5) 学习考核多方位
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 而考核方式也起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作用,科学的考核方式会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5]。本课程的期终考核成绩由平时参与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常参与通过学生课堂表现(随堂考试、课堂提问)或实验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等各方面综合评定。针对目前大学课程知识容量大,容易出现满堂灌,老师又很难及时、准确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当堂课所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现状,我们在随堂考试中引入了同济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交互反馈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课堂上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减轻学生在学期末的考试压力。期末考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部分考试。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部分考试重在考查学生掌握仪器操作的能力。这种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更加注重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善于思考的能力,可以科学合理、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真实水平。
3. 结语
针对环境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环境仪器分析”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资队伍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大型仪器实验平台,为教学服务,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玲, 郜洪文。 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第2版)[M], 科学出版社,2013
[2] 白雁, 潘瑾, 李永强, 张威。 研究生现代分析仪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9): 22-24
[3] 张 娴, 袁 园, 孙雅洁, 施鼎方, 徐竟成。 利用光谱类仪器开设重金属检测实验[J]. 实验室科学,2012, 15(2): 166-168
[4] 吴秀红, 蒋伏广, 顾兰云, 王京平。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 6: 156-158
[5] 陈兰化。 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4): 88-90
一定保留: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2013)“多样化环境科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仪器分析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仿真仪器分析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29-02
一、引言
仪器分析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化分析方法,利用各种特殊的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及形态或结构的分析。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理论深、综合性强,已成为化学、化工、材料、地质等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不仅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让学生掌握了物质的检测和分析手段。分析仪器有紫外分析仪、红外光谱仪、色谱分析仪、质谱分析仪、原子吸收仪、核磁共振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等。由于各学校仪器资源有限,学生不能独自操作实验,因此,可采用仿真仪器分析教学,也就是分析仪器的仿真教学,它是利用建立分析仪器的教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一套反应特性与真实分析仪器完全相同的虚拟分析系统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操作这台虚拟分析仪器,可以获得与操作真实仪器一样的丰富经验。
仿真仪器分析教学可满足每个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感性地理解仪器分析中的理论,快速地操作仪器以满足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二、仿真仪器分析教学的优点
(一)提高教学质量
仪器分析根据分析原理不同,涉及多种类型仪器,且很多仪器价格昂贵,新建本科院校和一些普通本科院校,部分仪器未采购,大型仪器实验由老师演示给学生。而仿真仪器分析提供了仪器操作实训,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可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仿真系统进行模拟操作,达到了解真实仪器的操作方法,()形象理解理论知识。
在操作仿真系统中,每一个仪器的操作步骤都有评分,学生参考评分就可知道自己操作是否正确,如果操作不对可重复操作。同时学生可查阅仪器的说明、结构、原理和方法,从而锻炼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仿真仪器分析教学,基本包括核磁共振分析仪、质谱分析仪、红外分析仪、色谱分析仪等仪器的组成、操作以及相关理论,学生能基本掌握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仿真模拟真实仪器环境的直观、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仪器有一个具象认识,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低成本
采用仿真仪器分析系统,可大大地降低教学成本。首先,减少购买实验仪器的费用。一台国产热重分析仪需十几万,高效液相色谱需十几万,甚至上百万;其次,无需花钱配置高标准实验室。部分仪器操作条件苛刻,实验室需配置空调、除湿机等;最后,仪器维修费高,有些仪器耗材很贵,部分试剂价格较贵而其用量大,在考虑教学成本的问题上,这些实验就很可能被取消,仿真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操作,这样就无需高价的试剂。
三、仿真仪器分析教学的注意事项
仿真仪器分析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兴趣
仿真软件教学枯燥难懂,为激发学生兴趣,在每一种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背后都蕴藏着艰辛或有趣的故事,回顾和追踪科学家走过的足迹,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和追求创新的热情。例如,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淋洗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在管内形成了具有不同颜色的谱带。1952年英国科学家阿切尔・马丁、理查德・辛格因发明分配色谱分离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通过这些事实,让学生领会仪器分析在化学界所起的作用,引起学生对仿真软件操作的兴趣。
(二)与真实仪器教学相结合
原子吸收分析仪操作条件复杂,采用仿真软件系统较好,每个学生都能操作。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等操作简单、迅速,这些仪器能满足1人或几人的小组操作,单一采用软件系统,不免有些单调,学生希望进行实际操作,可让他们操作真实仪器,之后操作仿真软件,两者相比较,加深对仪器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操作过程
仿真仪器分析,例如北京东方仿真分析仪器仿真软件,每一种分析仪器的操作步骤都有评分,操作正确给满分。在这种情况下,要检查学生获得的分析数据是否正确,例如,学生在仿真紫外分光光度计时,操作满分,但结果不对;有时结果对,但操作不完全对。所以教师要仔细检查学生的操作过程。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对仿真系统反复操作,达到熟练程度。在仿真下一个实验前,需要重复练习上一个仿真实验。
(四)重视信息反馈
仿真仪器分析是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仪器分析理论,同时还要掌握分析仪器的操作。通过提问,可检查学生对以上两点的掌握情况。例如,提问学生气相色谱仪能否分析混合液体?依据什么原理将其分开?载气流速对色谱图有何影响?气化室的温度、柱温对色谱图有何影响等。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了解他们掌握情况,同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仿真仪器分析软件中的操作。
四、仿真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仿真仪器分析教学在设备、师资投入上具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软件的仿真程度,教学多样性低,还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
(一)仿真软件开发问题
为提高仪器分析模拟效果,需开发仿真软件,且要求软件种类和功能齐全。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大多是常用的几种,而仪器分析所涉及的仪器至少十几种。
同时,科技迅速发展,新仪器层出不穷,使得新仿真软件开发备受重视。而软件开发人员不懂仪器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所以要密切跟分析化学专业人士探讨,设计软件操作模块,使模型参数、环境与实际仪器的样品采集、分析相同。
(二)仿真软件升级问题
传统仿真软件有待于升级。例如,仿真原子吸收软件,增加不同种类的阴极灯;气相色谱软件中的检测器,除了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电离检测器外,还可增加电子俘获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等,加深学生对真实仪器的全面认识。某些软件存在缺陷,例如,液相色谱软件,溶剂的设置与否,都被系统默认为初始值,学生可不进行设置;紫外分光光度计软件,紫外光波长若不调整,也有出现正确的实验结果,而误导学生认为自己操作正确等。以上这些问题,影响学生对真实仪器的理解,所以仿真软件升级迫在眉睫。
(三)仿真教学开放性问题
仿真教学不能限于实验室,更应网络化,便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宿舍或网络上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实验教师安排一定时间,让仪器分析课程的学生学习和操作。
五、总结
仿真仪器分析具有明显的优势,被很多教学者认可,在新建本科院校和普通高校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仿真仪器教学中更需要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学生操作,学生信息反馈等方面,使学生能理解仪器分析理论,熟练操作仿真系统,同时仿真软件开发和升级也迫在眉睫。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海健。浅谈《仪器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
[2] 黄芳,吴晓,霞邵阳。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4).
[3] 陈韵。加强地方院校仪器分析实验的几项措施[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2).
[4] 禹羡。仿真软件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科技风,2010,(3).
仪器分析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
0 引言
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工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化学课程之一,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1]。化学分析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又称为经典分析。化学分析是绝对定量的,根据样品的量、反应产物的量或所消耗试剂的量及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计算得待测组分的量。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仪器分析学科的出现推动了化学学科的快速发展[2]。仪器分析课程是我院化工专业的专业课程。仪器分析方法汇集了化学、物理学、仪表电子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已由单纯提供分析测试数据上升到从原始的分析测试数据或现场分析测试信号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的静态和动态物质信息,以解决自然科学各个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它已成为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物质的信息科学。学好这门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石[3-4],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讨论。如何合理安排仪器分析课程内容,既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仪器分析教学的重要目标。
1 《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结合我院实际,总结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仪器分析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发展速度很快,各种仪器不断地更新换代,内容纷繁复杂,涉及相关学科较多,如物理学、物理化学、化学、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等。(2)我院是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或者偏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差,而仪器分析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大,因此学生难以掌握,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形成一定被动性。(3)理论学时少,仅40学时,而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较多。(4)所讲的都是大型的精密分析仪器,价格昂贵,对工作条件和环境要求高,不能随意搬动和拆卸,所以在讲仪器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部分时候只能纸上谈兵。(5)讲课课件内容多来源于教材,课外拓展少。
针对我院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存在以上问题,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亟需改革。
2 仪器分析理论教学探讨
选择合适的教材
针对化工专业,需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达到优化组合首先,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结合我院实际,根据学生层次培养目标及社会需要,选用了刘志广等编写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的仪器分析教材。该教材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化学化工类规划教材,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基地规划教材,同时也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已经使用5年以上,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基本符合我院化工专业的基本需要。
通过化学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由于我院学生为独立院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差,而仪器分析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大,因此学生难以掌握,久而久之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会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中适当地讲一些化学史,学生们听后感觉很有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化学史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仪器分析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科学家付出艰辛的汗水。每种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方法的背后,都蕴涵着一段真实的故事。我们在讲授课程时,适当地插入一些短小有趣的仪器分析发展史实的小故事,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很多科学家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当地讲述一些科学家追求科学真理、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情操具有积极的意义。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针对我院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理论学时少,仅40学时,而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较多,在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仪器分析内容繁杂,新仪器设备及分析方法不断更新,在教学中,要结合专业实际,将重点放在生产、科研、教学活动中应用广普及率高实用性强的章节中。例如,色谱分析法中应用比较多的是气相色谱与质谱的连用;光谱分析法,重点介绍紫外、红外、荧光、原子吸收、原子发射等分析法;电分析化学中重点介绍电位分析法和伏安分析法,在伏安分析法中重点介绍循环伏安法。另外,在介绍每类分析方法的时候,将定性定量分析及仪器的使用作为重点。这样使学生抓住重点,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也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针对课程特点,调整授课方式,突出逻辑性和科学性
所讲的都是大型的精密分析仪器,价格昂贵,对工作条件和环境要求高,不能随意搬动和拆卸,所以在讲仪器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部分时候只能纸上谈兵。
针对大型的精密分析仪器,价格昂贵,对工作条件和环境要求高,不能随意搬动和拆卸,从而使课程内容较抽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从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分析方法和方法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把握住一条主线。在讲每一大类分析方法时,如色谱分析法中的气相和液相,抓住共性重点阐述。光谱分析法中分子光谱法与原子光谱法,利用对比,归纳不同点。通过比较、总结的方法,这样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学习觉得轻松多了,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调整课件内容,适当补充课外拓展
由于使用的教材为刘志广等编写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的仪器分析教材,在讲课过程中使用了相应的配套课件。课件内容比较全面,有些图片、视频也很好的将内容讲授给学生,但是文字叙述较多,而且内容很多都是教材上的,这样学生看到多媒体课件,没有新鲜感,觉得拓展内容太少,课程内容上没有深度和广度,达不到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在保持重点内容的前提下,拓展一些相关仪器分析方法前沿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 结语
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本文结合我院仪器分析课程讲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包括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希望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的知识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金兰,等。仪器分析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贾长英,张晓娟,张丹阳,等。现代仪器分析及其教学改革[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0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