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农机技术 农业机械化及其意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02735

【导言】此例“农机技术 农业机械化及其意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机技术推广【第一篇】

当前,企业生产的农机大多数是有人操控的农机,而信息化水平不高,在农机上并没有安装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如GPS),操作辅助系统等数字化的系统并没有加装到农机。这就造成现在的农机技术与飞速发展的网络数字化技术严重脱节。公司的农机产品并不能满足当前新市场的要求,使企业的产品受到一定的市场冲击。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所以,抓住当前的机遇,进行农机信息化的相关技术研发,提高农机的信息化水平。当前,国家扶持农机的发展,对农机的技术要求更高,企业以往的农机技术已经不适合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对企业的战略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将工作的中心从农机基础技术的研发,要转移到农机信息化技术上来,加大农机信息化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投入。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通过对农机推广和对生产者的专业培训达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但这种推广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企业应当发展先进的农机联网技术,为农机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柱,这样才能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真正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和经济效益。

2科技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有若干的组成部分,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遥远的感知技术。首先是感知技术,这之中就包涵GPS技术。GPS技术是一种定位技术,通过卫星对地面上的目标进行定位,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已经运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农机上运用GPS技术可以使农机实施对各个农机的位置和作业情况进行跟踪,以便农机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情况,对农业生产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部署,使农机作业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农机整体的生产效率。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都是通过人工对农田进行相关的审查,对农田的作物生长状况、农田土壤水分生长环境、病虫害进行评估和处理的。但是这样的方法缺少及时性,而且人为因素对田地调查结果的影响较大。现在的信息技术可以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对农田的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这样的监控数据不仅实施性强,对各项数据的检测也较为详细具体,可以检测到人工检测不到的项目,以便对农业生产进行及时的调整。在农机中加入这种技术可以更好的把握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传感器可以进行更加精确的播种,灭害和预防,提高生产的效率。地理信息交互技术,这是农场的数据处理中心。其核心技术是将农机的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通过各种传感器对整个数字化系统进行实时的更新,以便管理者更好地对农机的信息进行掌控,对整个农业生产进行及时的科学调整。对于企业来说,要结合当前的市场需要,生产能实际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农机,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农机技术之中。

网络物联技术

网络物联技术包涵各个方面,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链接,使农机在农业生产情况可以快速的到达管理者手中,以便快速做出处理。通过这样的网络可以对农机的各个地方实现远程的生产操作,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此外,在整个系统中可以建立自己的数据处理系统,降低整个农机对人的依赖,真正达到自动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企业可以根据这一点对当前的农机进行网络化的改造,使农机可以更方便的连接网络。也可以研发相应的网络技术对相关的生产单位进行技术支持。

精准化技术

精准化技术是建立在精准传感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这其中就包括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整地技术等。这些都对现有的农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传感器方面要达到相应的要求,还要在现在的技术上进行改进,提高基础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准性,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生产的要求。精准技术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技术,要真正实现它,就要整合网络技术遥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对农田的情况进行把握,通过掌握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生产安排,通过网络下发到各个生产单位。在农机上可以通过精准的传感器对生产进行更精准的操作,但这种精准的操作也对农机的质量和操作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在这方面对当前的农机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

3结语

农机技术推广【第二篇】

关键词:公主岭;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

1注重质量,严格培训

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群发及手机“农技宝”等信息平台,以及赶科技大集、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大农机技术推广宣传引导力度,让农民、机手认识到农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以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工作目标,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乡村干部的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借力项目,提高水平

结合围绕农机项目的实施,组织好农民、农机手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农机手的认识水平、作业水平及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

2做好“三结合”,注重实效

公主岭市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中做到与农机项目、农时生产、安全生产相结合;在培训形式上,解放思想,做到理论讲课培训与现场机具演示实践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的综合效果。

结合主要农时生产,组织好技术推广培训工作

紧紧围绕主要农时,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送技术下乡、培训到田间、服务到地头等形式,大力开展以“春耕备播、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机械深松”等为主题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加强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从技术上保证农机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结合农机安全生产,做好技术推广培训工作

结合春季开展的农机安全检验活动,深入到乡村基层,在开展农机手安全宣传教育的同时,对农机手进行技术培训,做到安全生产与技术推广两不误,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技术推广培训工作

公主岭市是农业生产大市,主要种植的作物是玉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公主岭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近几年开展的农机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过程中,始终把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农机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及玉米机收的技术推广做为重点内容培训,为全市提高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了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充分利用和推广,转变思路,由以前的纯课上理论培训转变为理论与现场机具演示形式的实践培训相结合,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或接受新鲜事物强的农机手将新机具和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示范给大家,使广大参训人员听得见、看得着,增加了农机技术推广培训的直观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进程。

4典型案例

2014年,结合农机深松作业项目,公主岭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项目实施过程前、中加强技术培训。一是组织举办专业技术人员、主管农业乡镇长、重点村干部、农民群众和农机手参加的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内容包括深松整地的意义、好处、深松作业标准、深松机具的使用与调整等理论知识,为深松作业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二是举办作业机手和质检员培训班1期,内容包括深松作业机具操作技能、基本农艺要求、作业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加大对作业机手和质检员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力度,做到全员持证上岗,切实提高农机深松作业质量;三是在秦家屯镇召开农机深松作业现场演示会2场,通过2家不同生产企业的深松机械现场演示观摩,让学员和农民对农机深松作业补贴政策、深松的优越性、作业效率、深松效果、深松机具的使用与调整技术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深了学员对深松作业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为推广农机深松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4月,公主岭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朝阳坡镇召开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会和现场会,重点就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技术工艺、操作规程、实施效益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公主岭市各乡镇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各基层农技推广站站长及农机操作人员和农机管理、技术人员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培训和现场观摩。通过培训和现场观摩,使农机手和农民朋友们加深了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2014年全年这样的培训会和现场会共举办了6次,培训农民、机手及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印发《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机化节能减排技术》等宣传材料、培训教材共万份、光盘600张,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万亩。

5成效分析

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干部的培训,使大家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了农民、机手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知度,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新型农机具的热情,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过玉米机收、机械化免耕播种、机械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培训,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使全市的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农业机械化及其意义【第三篇】

一、正确认识建国以来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械化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化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风雨之路,从总体上看,应该说成绩是主要的。①解放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农业机械。解放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很快。到1997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2016万千瓦,比 1952年的 18万千瓦增加了 2333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增加到 689051台,比 1952年的 1307台增加了 526倍;农用载重汽车875571辆,比 1952年的 280辆增加T 3126倍。与此同时,农村电力等也都是从无到有,得到了巨大的发展。②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态;农业机械的使用促使农业向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业运输事业的发展。③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农机生产和推广体系。培养了一支达二千万人的农机科研科技队伍。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农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科技素质。各种基层农机厂、农机站为后来的农村工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④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由国家统配变为非控商品进A了市场。农民拥有了选择购买农业机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自,农机投资主体发生了由国家投资为主到以农民私人投入为主的转变,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另外,农业机械推广运用领域不断拓宽。 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失误也不少,值得反思和总结;①在过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没有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不讲经济效益,不算经济总帐,而是采用行政命令、政治运动的方式推进,试图速战速决,超越了生产实际需要和经济可能,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给农业机械化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②在改革开放之前,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的倾向,没能注意到我国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农机在我国不同地区需求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③改革开放时期,在对改革前20多年农机化中“左”的影响进行清理时,矫枉过正,出现了80年代初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否定论。认为“石油农业”在我国行不通,只搞生物技术就行了。认识的模糊造成实践中的混乱。农业机械失营失控,有些地方农机具被拆分,或因无人管理而报废。农机教育网络受到严重冲击。

纵观我国农业机械化所走过的道路,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误的教训。但因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失误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暂时困难而对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持否定态度是不足取的,笔者认为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方向是正确的。机械化代替手工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农业机械化是当今各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有人说中国要绕过“6油农业”,X搞“生态农业”也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其实,重视“生态农业”是对的,但不能片面地把“生态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对立起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态农业”是要靠农业机械化这个手段去实现的。我们应当从广义上理解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本身就是与机械化相辅相成的,农业运输、农产品加工和林、牧、渔业现代化也离不开机械化。可以说,整个农业现代化都离不开机械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反对只片面强调其必然性而不顾客观条件的冒进,又要反对只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性而消极等待,在认识上则不应消极回避它,而应该积极正视它,决不能低估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第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①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落后。就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手段而言,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仍然是原始的手工工具:犁、耙、锄头、镰刀等,普遍存在的还是人力播种,人办收割;就劳动对象而言,耕地过于分散零碎,土地利用率低,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受损;就劳动力而言,我国农业劳动人口多,但素质差。只有大力提倡科教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才能改变生产力落后状态,使农业生产上一个新台阶。②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的专业化、企业化的集约化经营。而集约化农业要求有更多的技术和资金的投。人,其中校人大量农业机械则是一项基本要求。②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的落后,使一些农业高新技术得不到有效采用,制约了土地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激烈的竞争,发展机械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已势在必行。

第二,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现代化包括技术(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在技术上就是采用现代的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装备农业,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体系。机械技术就是机械化,它是从机械操作斤始,进而达到自动化,其作用主要是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工效和劳动生产率,生物核,术包括土壤改良、植物保护、良种培育、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农田灌溉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和质量,着重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只有把机械化和生物技术适当地结合起来,两重并举,才能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提高土地生产率,,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过去曾走过了一些弯路,但现在都基本上把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了,而且一配合得较好,从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生产组织上实行专业化、一体化和管理方法上的科学化。如运用系统分析法。电脑和通讯网络等科学技术。而这些先进技术实施的每一环节,都必须以机械化为基础和手段。可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

第三,发展农业机械化,它可以成为我因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机械化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提高农业各生产部门的劳动在产率,降低成本,为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创造条件。农业机械化不仅有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的间接经济效益。农机行业是。联系农业和工业的纽带,发展农业机械化,扩大‘咱需”,农机行业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①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各种类型的农用机器、电力设备,促使农机科研投入大量资金,加快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多层次的农机供应,促使农机制造、销售、修配、电子、电力等部门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可”以大大刺][激城市工业和#镇企业的发展。②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及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刺激建筑、建材、交通、能源等部门规模的扩大、生产的发展。③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农机人员*发农民学习农机知识的热潮,可以进一步刺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展农业机械化,能刺激工业对农机的投资和农村的消费,只要引导得当,农机行业一定能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四,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发展.农业机械化人近期来看农民解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增加了收入,有助于农民身体健康与生活舒适,缩小了工农和城乡差别。从长期来看,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农业人.a,为我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过渡创造条件。另外,我们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

三、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和对策

任何一项生产力的突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虽然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切不可忽视存在的困难。最突出的困难是:

第一,劳动力转移困难。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劳动力很难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外,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但素质要求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素质差。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0.3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gi%,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83%,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总劳动力的46.75%,这也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之一。

第二,资金困难。农业机械化的农机科研开发、投入生产和农民购买农机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方面,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户为单位经营后,农业资金难以集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财政暂时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来投入农业机械化,这对农业机械化造成了很大困难。

第三,土地过于分散零碎。农业机械化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然而,我国不到15亿亩土地被分给2亿多农户,户均6-7亩耕地,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不便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发展农业机械化不利。

此外,农机产品市场还不很规范,农机产品造价高等问题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发展农业机械化有现实困难,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要发展,而应当正视困难,积极寻求对策,困难是可以解决的。

第一,实事求是,有差别地发展。我们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量力而行。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差别较大,因而农业机械化在地区、项目、水平、形式的布局上将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地区要因时困地团倩制宜,区别对待,允许不平衡,有差别地发展。农业机械类型、品种要注意实用性,在近期重点发展那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项目。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既增产又增收入机械使用中得到经济实惠,使农业机械化成为亿万农民自觉自愿参加的经济进程。

第二,加快工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吸收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创造条件。另外,工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资金,降低农机具的生产成本,为农业提供适用、配套、高效、价廉的农机具。

第三,倡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集中。在坚持土地国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广承包制下的租赁制、有偿转让制和股份制,加强土地的自主经营使用的灵活性,搞;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规模经营的问题解决了,资金就可由规模经营者(国家、集体、股份合作者或私人)筹集。如可以通过承包或租赁协议,使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或种植专业户转移,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第四、拓宽投资渠道。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资金,离不开国家的帮助。但是,目前国家财力有限,我国农业投入不足,尤其是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不足,仅占农业总投入的1.7%左右,单靠国家的扶助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拓宽投资渠道,政府、企业、私人和外资均可成为出资的主体,发动全社会力量发展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及其意义【第四篇】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机械化;意义;措施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南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农业机械化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加强农业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大力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化,可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推进传统农业生产逐渐向着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向转变。由此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是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手段。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帮助农民减少劳动强度,就需要充分发挥农机设备自身所具备的支撑作用。在农业产业当中,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可以说农业机械化可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村生产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装备基础。

推进节约型农业生产

通过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可有效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农副产品的投入,高效利用各项资源。在节约型农业发展过程中,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劳动力节约、耕地的节约、种子的节约、农药的节约以及化肥的节约等。而将旋耕机、收割机、秸秆还田机等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积极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可大幅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使各种农业产品以及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使农业生产真正实现节约、节水以及节地。

2农业推广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意义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当前,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节约劳动输出成本是一项重要甚至尤为关键的工作。多个因素均阻碍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其中农机装备水平过低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因素。而在农机推广工作具体开展中,通过对现有农机结构不断调整,可有效解决农机普及率过低的问题,逐渐扩大农机惠民覆盖面。基于此,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对农机推广工作高度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布局,通过多点布控,切实提升农机推广工作的覆盖面,通过不断优化配制农业机具,可使农机装备水平过低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

提升农机作业水平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力以及畜力提供动力,其农业生产效率并不高。而通过农业机械的大力普及,可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近年来,随着农机普及率的日益提升,各种农机的故障率也逐渐攀升。例如,现有农机普遍存在着山地适应性不佳、播种不均以及收割遗漏等各种问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完善并改进农业技术,同时农机推广人员也需对各种农业新技术、新型农机具大力普及。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可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使农机作业水平以及作业质量显著提升,帮助种植户完成预期作业目标,进而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农机推广工作的日渐深入开展,使农机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机使用范围日益扩大,使用频率逐渐提升,农业生产方式更加规范以及合理,集约化农业生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将成为常态。

3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发展的主要措施

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

组建农机推广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具体工作内容。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统筹规划安排,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明确目标管理职责。农机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业务职能,制定职责明确、分工明确的农机推广工作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以及规范化发展。

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一,农技站需认真排查辖区内农机安全隐患,对农户积极指导,确保其规范使用农业机械,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第二,强化源头管理,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安全性能,一旦发现检验不合格的农业机械,严禁其继续作业,消除安全隐患[2];第三,加大农机生产安全宣传以及排查力度,定期为农民发放农机安全宣传手册,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大农机监管力度,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实现持续、平稳的发展;第四,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农机驾驶员头上,促使农机驾驶员明确其自身安全责任,提升其安全意识。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意义重大。第一,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上,相关主管部门可为农机推广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强化农村信息化以及技术化建设,这样农业生产水平可显著提升,农机资源亦可得到有效的优化以及配置;第二,通过农机补贴政策,可及时发现在农机购置方面农民所存在的各项问题并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调整当前局面,优化并配置农机,对当前农机配制形式合理改善;第三,在农机补贴政策的出台过程中,可针对性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对相关制度体系不断开发以及创新,不断提升补贴政策的应用效果,使农机推广工作具备更高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深入调查农机购置补贴需求并严格落实,确保“补贴到位、补贴需求、补贴利民”。

构建专业化的农机推广队伍

农机推广工作意义重大,在其开展过程中还必须从推广队伍着手。农机推广工作受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较大。基于此,构建专业化的农机推广队伍迫在眉睫。具体而言,需结合实际情况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需合理引进人才。可积极引入意愿从事农机推广工作同时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提升其工作积极性,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3];第二,农技站可定期委派推广技术人员在设备厂内参与技术沟通和培训,同时在同行之间强化联合以及交流,推进农机推广工作向着集约化、专业化、联合化以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第三,农技站需制定完善的奖励制度,以充分调动农机推广人员积极性,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生产力。

采取多样化的农机推广手段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采取科学的农机推广手段意义重大。通过多样化的农机推广手段,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新型农机的推广效率,进而推动农业机械化实现整体发展。基于此,相关农机站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推广手段,并不断创新,进而获取双赢的效果。对传统推广模式不断更新传统农机推广模式缺乏主动性,类似于“等客上门”,其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应不断更新传统的推广模式,积极组织推广人员“上山下乡”,这样一方面可帮助推广人员明确农民对农机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可准确把握市场方向,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引入新技术,使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实现全方位的提升[4]。需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新型农机推广过程中,示范作用必不可少,即推广工作需要以实践作为强硬支撑。农机推广人员可构建项目合作组,同时为待推广农机及相关技术构建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实现辐射推广,利用一系列实践证明农机的各项优点,提升新型农机的可信度,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采取联合模式农机展可与农机生产企业进行联合推广,由农机生产企业负责提供农机,农技站负责提供技术服务。农机推广工作的出发点即服务于农业,采取上述联合模式不仅可帮助农民解决其对农机存在的疑惑问题,进而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5]。此外,上述措施还可迅速将问题反馈至农机推广站,这样可有效提升问题改进效率,为技术更新提供重要的保障。

4结语

随着农机市场的不断发展,现有农机推广体系已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基于此,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农业推广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意义,通过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构建专业化的农机推广队伍、采取多样化的农机推广手段等各项措施以提升农机推广工作成效,进而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淑敏,张景奇。关于如何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9(8):124-125.

[2]杨见。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作用分析及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16,47(5):18+20.

[3]安邦。农机化科技创新在春天起步—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启动仪式现场纪实[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4):79-90.

[4]李延军,高木柏,李希文。搞好农机信息更有利于发展农机推广工作[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7(2):45-46.

农机技术推广【第五篇】

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意义

促使农村土地流转

农机合作社是农业发展的衍生品,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一方面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更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引进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机合作社是将技术和农机设备转化为生产力的组织,在农村先进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依托于农机化,将农村的土地资源、资金以及劳动力有机整合在一起,科学合理配置,推动农业发展。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农业大型机械设备高效生产优势,为先进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发展空间,有利于农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全国不同地区开始大范围兴起,打破了传统农业局限,进一步加强了农民之间的生产凝聚力。

提升农机管理水平

在农村创建农机合作社,将农村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金整合在一起,为农机推广提供更为良好的发展平台,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对农机进行统一管理,更为便捷。农机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对操作人员专业技术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农机操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能够更好的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普及农机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农机管理水平。

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农机合作社不仅将土地资源和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调配,实施委托管理经营,这种经营方式能够大大解放农村闲置劳动力,致使这些闲置劳动力从原有农业生产的桎梏中走出来,将更多经历投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中,在保证我国农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

2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就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农民收入普遍偏低,致使农机合作社在成立之初资金筹集存在严重阻碍,难以具有充足资金购置先进技术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机技术推广难度;农机技术推广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农机合作社前期成立阶段,没有足够的积累。对原有落后的机械设备没有更新换代,生产效率仍然不高。加之农机合作社成立之初相关工作流程和制度还不够成熟,经营范围存在较大局限,难以为农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农机合作社的日常管理过程中,由于创办之初缺乏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造成工作人员认知水平存在局限,管理工作开展受到阻碍,内部缺少高效的工作氛围,致使整体凝聚力不高,有待完善。

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农机合作社在最初诞生阶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农业领域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此种模式自身特性,存在一系列缺陷,成为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我国当前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来看,建设规模普遍偏小,并且缺乏科学完善的农机发展机制,相关管理层更是缺乏有效执行力度,种种因素造成农机合作社迟迟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当前的农机合作社尽管在实际推广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仍然难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迫切的需要创新和完善,提升其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发展农机合作社,加快农机技术推广

做好试验工作

农机技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为了获得广大农户的信任和支持,需要做好相应的测试和试验工作,对于后续农机技术推广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一系列农机试验工作,观察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最终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机技术推广后,需要注重自身社会化服务作用,相关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应力求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农机合作社建立以及农机技术推广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农户宣传建立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性,新式农机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从实际出发,深入农村,通过专业农机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最大程度提升农户农机技术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农户应用新式农机技术的信心,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转变农机合作社经营方式

农机合作社如果想要获得长远发展,需要结合实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足够的竞争力。所以,转变农机合作社经营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只有这样,农机合作社才能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广泛应用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将农机合作社一些老旧的机械设备淘汰,结合农机合作社自身发展规模引进新式机械设备,优化内部结构,科学合理的配置农机设备;其二,转变传统经验方式,引导农民能够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多样化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多渠道的进行加工和生产,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以求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此外,农技推广部门需要同政府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时刻关注政府的政策变动,争取政策向农机合作社方向倾斜,促使农机合作社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8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