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论文【优推4篇】
【导言】此例“物流管理专业论文【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第一篇】
摘要:
近几年来,通过我国对多元互动模式的构建,发现这种模式的确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方式之一。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突破以往的传统思维惯性,推出一套新的适合我们新世纪人才培养的模式。正确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出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同时也可以推动物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多元互动模式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多元互动模式;物流管理教学;应用
所谓多元互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开放的教育为前提,把围绕教学施展开来的活动看作是多元的交流沟通和动态的相互影响过程。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并且不断地调节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员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发展,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互动方式,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1、多元互动模式在交通运输教学方面的应用
多元互动模式在交通运输教学方面的应用极为广泛。首先,交通运输教学的课堂十分枯燥乏味,因此,设置主题是多元化互动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任课教师要经常进行一些课堂讨论,并且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讨论完毕后,要将他们的发言总结起来,指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并且归纳主题。所以每节课,设置好的主题是一个关键环节,例如,以建设一个有轨电车项目为例,让同学们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的信息,然后引导他们根据书上的方法进行探讨,对项目是否可行进行论证。在这样严谨的教学模式下,有利于同学们把书中的理论真正地应用到交通的建设中。
2、多元互动模式在物流教学方面的应用
多元互动模式在物流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要知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及时解决用户的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促进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为用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而创新能力更是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脉。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采用多元化互动的模式,将这种特色的教学方式融入到物流方面。在物流教学方面最常用的方法是小组讨论。首先,老师会进行一些小组讨论,分组有一定的根据,每个组内都有一名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这样的学生可以带动课堂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们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不能仅仅是关心他们的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作为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于他们的培养是有目的性的,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必要采取多元互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作用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收到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3、多元互动模式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
多元化互动模式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现代化教育的教学方法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教学模式。视频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这两种教学方法比较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给学生们,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案。但是,教师不可以过分的依赖这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否则就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一般的时候,老师们会根据自己要讲的课程以及课程的重点做好相关的PPT或者是视频等,这些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实践证明,适当的做一些教学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进而间接的起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的作用。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如今的课堂已经是十分的广泛,学生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探索精神较好的发展起来。现代化的教育日新月异,教师们必须要加强这种模式的应用,平时应该多收集关于多媒体应用方面的资料,这样在教学中才可以轻松自如地为学生们讲解课堂内容。此外,多元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还包括学生自主预习,老师在课堂提问,时间模拟,以及学生演讲等多种方式。由此可见,多元互动模式从某种程度而言,对教育教学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结束语
总之,多元互动模式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原来单纯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式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了主动思考。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模式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交通运输教学方面、在物流教学方面,以及在其他教育教学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无论从何种方式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多元互动模式改变了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必将会提高教师的素质,以及促进物流管理教学方面的改革。伴随着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我国不同领域内的应用,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多元互动模式不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十分符合我国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第二篇】
摘要:
我国加入了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本文对照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和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中国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1、1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xx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
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2、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xx年物流本科教育方面,我国以专业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的大学至少有40所;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电子商务专业等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物流人才紧缺的现状并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教育经验,物流研究机构也相应出现,这一切已经成为物流专业人才和学科体系的支撑,但进一步加强物流学科建设,解决理论和实际结合问题,加快人才培养,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
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引进国外物流管理技术,有助于我们破除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
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只有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将物流给第三方经营。而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要拿出几个亿来自己做物流,依据国际的经验,仍值得认真思考。所以在不需多大投资的情况下,整合内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
中国的企业要增强竞争忧患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映、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或供应链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第三篇】
摘要:本文利用对当今时代进步、物流管控模式特点的分析过程,重点就现阶段高等院校后勤型物流管控状况进行说明,详细阐释了对高校后勤物流系统进行综合化管控的效用性及构建高校中高效型后勤物流运作体系的规划,最终给出完成规划应解决的问题及改革的实施手段。
关键词: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社会化构建
当今,物流行业是一个令大众瞩目的重点话题,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出的影响作用不弱于电子型商务、信息产业。物流模式构建的效用高低已在很大程度上关联着各类企业的效益与发展,因此,当今各类物流企业均非常重视物流成本的节约、操作过程的效率、服务质量的改进。然而实施此番操作的前提条件即为首先构建出一个高质量、操作性强的物流运作体系。
一、高等院校后勤物流综合化管控的迫切性
我国现实的高等教育模式是在过去计划型经济体制中逐渐成熟并稳固下来的,计划型经济模式下构建出的高校后勤物流体系是集约化的后勤系统保障机制。由于高校教育、科学研究及人才塑造目标的不断提高,此类自我保障式的后勤物流体系严重制约着校方将全部精力及教育资源置于教育品质的改善上,其已成为高教系统改革中不断加重的负担。
第一,教育资本的缺失导致须对高校物流系统实施最先进的集约化的管理模式,由此来赢得后勤物流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高校教育后勤工作一直是小而全的模式,全力担负着原本需靠社会或至少也要依靠高等院校及社会来一起担负的后勤保障性工作,那时高校的物流系统管理始终处于自保或半自保的内部运作态势。
二、现实高校物流系统的运作目标
(一)由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变,由自保优化型向全局优化型转变
以往的高等院校后勤物流保障工作的眼界一般只局限于自身学校、本单位的区间内,虽然高校的物流业务管理亦为以物流费用最低化及经营收益最高化为追求目标,然而因为他们未能认识到物流运作费用不单单依靠本部门及本单位来管控,而是其要受制于整个利益链条的限制,所以,其所达到的只是一个少数优化,而并不是一类全流程型的优化模式。
(二)打造服务观念,提高客户认可度
服务型观念的塑造是经济发展系统和管理组织系统始终重视的问题。过去在高校后勤范畴内的物流运作管理过程不十分重视给总体物资供应流程提供服务,所以其亦不可实现使客户充分认可的程度。当代物流运作管理不但施予周到、便捷的运送、储存、配货、管护等类型的商业性服务,也施予物流讯息的采集、整合及外输等服务产品。高校后勤物流业务的运作以实现客户认可为基本宗旨,完整、周密地服务于本行业的“上帝”。
(三)减低运行成本,优化服务模式
在物流系统中除物资流通速度的提升之外,因为物资周转过程资源消耗过高而又总体上不可能让所运商品提升价值,更不能改善物流商品的实用效果,因此依靠减小物流运作费用是加大商业产出的主要渠道。
物流系统作为“第三种利润资源”,此利润空间的拓展基本是凭借节约过程。由此关联到怎样有效使用现实物流资源来实现工艺设施的配置问题。
(四)依托讯息化、科学化方法实施管理
依托微机、网络、云计算、数据资源可完成、便捷、迅速的运作、管控过程,促使高技术与智能化管理模式应用到物流运作过程中,对社会资源(包含人工和财务)的节省和系统运作的实效性均可发挥出积极的促进功能。
三、实施高校后勤物流体系运作模式创新
(一)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型管控
大部分的高校对其后勤都实施外表上的“单块建制,程序分离”,构建了后勤业务经济运作实体,名曰“后勤服务实业集团”或“后勤服务实业总公司”,高校后勤工作的管理框架及运行体系向社会服务型、公司实体型推进了一个层次,然而其利润获取的自主权及调配权并未达到分明,从本质上来说并未完全实现企业式独立运作,构建当代新型企业经营制度,高等学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变革,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我国新型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需要,并依照建立当代先进型企业经营制度的需求对以往的后勤管控模式和运作体制实施彻底变革。
(二)建立适合高校后勤的内部管理体制
组织机构划分过细,实体过于分散,会出现效率不高,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需对性质职能相似的小实体进行合并,并将管理职能实现集约化。
(三)成立区域物流中心
传统的高校后勤体制下,物流资源分散在各个高校。“一家一户办后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劳动,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各高校物流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契机,使得各高校的物流资源有可能打破部门限制,校际限制,而走向资源共享。
四、结语
高校后勤要利用当前良好的环境和技术,坚持“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统筹规划、开放有序”的物流发展原则,以提高物流效率、增加透明度、监控质量关、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加大物流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积极推进物流资源整合,合理进行后勤物流的区域布局,树立竞争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建立高校后勤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城武。略谈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求知导刊,2016(03).
[2]李辉。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3).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第四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供应链和物流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引入供应链系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能起到助推作用。如何在供应链系统下加强企业物流管理,这是企业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本文概括了供应链系统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供应链系统;企业;物流管理
0.前言
在供应链系统中,物流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供应链和物流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引入供应链系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能起到助推作用。如何在供应链系统下加强企业物流管理,这是企业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
1.供应链系统概述
1985年,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内涵延伸、系统发展而形成供应链理论思想。所谓供应链,就是企业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到客户终端的全部流通过程以及供需网络。通常而言,供应链的组成包括多个要素,主要有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供应链不仅仅是一条物料链,同时也是一条资金链、信息链和增值链。在供应链系统中,每个节点之间的供应关系都离不开物流系统。从某种角度而言,物流系统维持着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根据供应链的概念可以推测出供应链系统就是供应链中的业务关系及其流程的集成,具体涵盖供应链的业务流程、管理元素和网络结构等。一般来说,供应链系统具有以下一系列基本特点:
整体性
供应链系统以企业整体为核心目标,自身就具有比较激烈的竞争模式,与传统的分销模式相比,供应链系统具有显而易见的整体性特点,供应链每个节点上的企业一起构建成一个较大的集体,他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复杂性
供应链每个节点上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大多数个体企业而言,供应链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动态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策略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企业需要对处在供应链上的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毋庸置疑,在供应链节点上,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们也是其他供应链上的个体成分,通过反复的交叉关系所组建的体系,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具有动态性,也使企业的管理难度不断提高。
2.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还不够高,明显受限于管理技术的制约,因而运行效率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企业物流管理理念不够先进
如今,我国很多企业的物流活动还没有对采购、仓储、运输等一系列职能采取整合优化的做法,各项分工还不够健全,依旧停留于供销一体化和和仓储、运输“一条龙”的传统经营模式上,这就导致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活动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难以获得最大化的物流管理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物流活动有着个性化需求,比如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发货速度要求、退换货周期要求等,但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在物流服务方面对资源采取平均分配原则,导致不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技术亟待完善
作为保障物流服务的“硬件”基础,先进的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信息化技术也是确保良好物流服务的技术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没有引进适应市场发展的先进设施,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物流的现代化发展。另外,企业的信息化技术也不够先进,这制约了企业物流信息实现快速、准确的流动。毫无疑问,在供应链系统下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离不开物流信息的实时流动。但由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导致很多物流信息传递不够到位,进而降低了供应链系统中节点企业的物流运作质量,甚至有可能减弱供应链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缺少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21世纪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拥有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无异于如虎添翼。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我国企业迫切需要精通进出口贸易、采购、电子商务等业务的高素质人才。但由于我国物流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设置的物流课程还难以跟上市场的发展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存在技能单一、视野狭隘等弊端,难以满足企业的物流管理需求,进而影响了供应链系统下物流管理的效率。
整个管理流程不够稳定
在我国,供应链系统刚刚起步,其节点上的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等主体的关系还不够稳定,企业之间也存在不确定性,这就造成供应链系统下的整个物流管理流程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信息流动容易受到制约。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会存在的各种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濒临崩溃。
3.优化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提高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已经离不开物流管理。为了获得长远生存与发展,企业应该解放思想,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活动,对其予以高度重视,要将物流管理列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对其进行周密规划。企业必须意识到,企业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只有重视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企业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和信息维持正常发展。另外,企业还要有意识地与供应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构建战略联盟,成为长期合作的物流战略伙伴,将供应链整体性优势发挥到极致,形成最大化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物流服务战略
首先,企业要对物流服务内容进行创新。一是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服务内容,提供多元化的物流增值服务,围绕客户需求,实现物流服务项目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比如可以提供便利性服务项目、成本降低服务项目和快速反应服务项目等,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专业的服务体现企业的物流特色,才能赢得客户的满意度。二是企业要积极探索管理服务,毫无疑问,要想真正完成物流功能,还需要企业能参与到客户的物流管理中,这样才能将一系列物流功能无缝对接在一起,企业要尝试创新客户物流业务流程、创新供应管理、创新客户服务等,尽量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方案,使客户体会到真正的便捷性。三是企业要尝试探索资金流、信息流的物流服务,因为物流管理活动离不开物流信息,所以企业必须依赖准确的信息流来对客户物流流程进行实时跟踪和控制,同时还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整合实物物流服务、信息流物流服务和资金流物流服务,以此形成协同效应。其次,企业还要对物流服务形式进行创新,要紧密结合客户需求,严格操作物流管理的运作方式,与客户建构良好的沟通渠道,搭建有效的合作平台,这样有助于产生和谐的协同机制,使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进入新世纪之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对供应链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物流管理活动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系统有机整合。鉴于当前的发展情况,企业可以引入的信息技术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数据仓库,这是一个面向主题的,包括各种历史数据的数据集合,它将供应链系统的所有数据集成在一起,并将当前的物流活动业务信息抽离出来,保证物流任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其实,数据仓库并不是一个单一产品,而是由软硬件技术构建的信息环境,其将各种数据库凝结为一个统一的目标数据仓库,使使用者能从异构数据源中抽取、转换所需要的数据,这样能使物流管理活动的各种信息一目了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二是数据挖掘,这是一种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潜在信息的技术,旨在帮助数据使用者发现数据之间隐藏的联系,发掘被忽略的要素,这些信息对预测物流管理活动、制定物流决策至关重要,数据挖掘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统计分析等相关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物流决策。三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这是以超大规模数据库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多维化分析,构建多维数据模型的技术,可以使企业实现物流管理活动多维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挖掘潜在问题,从而调整物流管理活动的方向,提高管理效率。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提高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水平,关键要靠人才。首先,企业要大力培养内部的物流管理人才,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主动提升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其次,企业要为内部物流管理人才提供培训,或者派遣骨干人才外出学习,接受深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再次,政府要对物流人才加强培养力度,支持我国高等院校优化物流管理课程设置,企业也要主动与高校进行密切合作,使学生参与到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实践中,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结束语
总之,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物流管理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思想革新了物流管理的模式,在供应链系统下优化物流管理至关重要。供应链管理思想使企业能够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关乎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企业要对物流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刘欢。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初探[J].品牌,2015(10).
[2]郭晓惠,任海艳,钱方远。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3(21).
[3]马文省。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Z3).
[4]赵欣。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分析[J].企业导报,2014(20).
[5]杜海峰。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5(04).
[6]康舰。关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08).
[7]王涨麒。供应链系统系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4).
[8]陈鹏。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管理信息化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10).
[9]曹洪军,陈鹏,韩显。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J].经济师,2006(08).
[10]杨洋。供应链管理思想下的民营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