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汇聚【精彩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9867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汇聚【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第一篇】

1)强化自身的新闻意识。对于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员来说,新闻意识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主要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与分析从简单的新闻中获取具有较高价值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新媒体平台传递出来,使人们能对这些信息产生较大的兴趣。强化播音主持人员的新闻意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提高其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观众的喜爱,并通过传递具有社会价值信息,对大众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价值[3]。

2)树立个性化的主持风格。由于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行业呈现出小众化的趋势,因而播音主持人员的个性化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具备突出性格特征与主持风格的主持人才能够获得大众的喜爱。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主要体现在播音主持人员的外形特征、声音特点、个人气质以及学识修养这几个方面。首先,播音主持人员应当重视外表的装饰,根据自己的外貌特征选择合适的`服饰搭配,做到大气而优雅。其次,要从音色、音质等方面进一步挖掘自身的声音特点,同时还要注意在播音过程中的语调、语速的变化,使之符合观众的审美。再次,要注重个人气质的培养,气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播音主持人员应当时刻注意自身的仪态,做到落落大方,通过欣赏音乐、艺术电影等深化自己的艺术内涵。最后,要强化自身的学识修养,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拓展知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工作态度,始终坚持努力奉献的准则。[4]在中央电视台众多主持人中,赵忠祥主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康辉主持风格则显得严谨浑厚,李瑞英声音甜美、主持风格较为活泼,他们的主持风格能够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容易被大众记住。纵观整个播音主持领域,几乎每个知名的主持人都有独特的风格,只有拥有个性化风格的主持人才能够被广泛接受,而那些缺乏明显个性化支持风格的播音主持则很容易被淘汰。因此,无论是即将踏入这一领域还是已经成为播音主持的,都应深入挖掘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并着重培养这些特点,从而彰显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3)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兴直播平台的出现,使得播音主持人员在许多时候都要进行无稿的直播,且随着平民播音主持的出现,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的压力。因此专业的播音主持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播音能力、应变能力、新闻意识等方面有所提升才能够促进节目质量的提高,从而获得观众的肯定。例如,著名的主持人杨澜,曾经在国内获得“金话筒奖”,凸显了深厚的主持功底,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她放弃了当时人气颇高的《正大综艺》节目的主持,转而投身到学习之中,远赴美国进修,获得了国际事务学硕士的学位。正是这种坚持求学的态度,为杨澜后来在主持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她创办了《杨澜访谈录》这档访谈节目,共计访问过至少700位世界知名人士,在主持界享有较高的美誉。除此之外,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也在事业的巅峰时期选择出国深造,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南加州大学学习,目的是为了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个人内涵,促进自身的更好发展。

4)重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播音主持人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升,而互动平台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直播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都能进一步扩大播音主持的影响范围,因此当前背景下的播音主持应当重视新媒体平台的渗透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同时还要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注平台用户对自己的评论,敢于接受并积极改正,从而使自己的主持风格更加符合受众的要求。例如,知名主持人何炅,开通微博至今已有8000余万粉丝,经常与粉丝在平台上互动,通过浏览粉丝的评论获取有效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有效提升主持技能,也使自己的主持风格更加迎合大众的审美。

4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为播音主持人员带来了新的竞争与挑战,但同样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员在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时敢于迎难而上,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新闻意识与专业技能,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树立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同时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整与转变,从而创作出新颖而独特的高质量、高品位节目,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邵阳.新媒体环境下的播音主持行业创新[j].艺术品鉴,(9):97.

[2]李h.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创新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17):204.

作者:缪靖单位:宁波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

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第二篇】

尽管我们无法将新一代媒体的详细模样想象出来,但是可以通过认真地分析和观察了解到媒体融合的宏伟蓝图。通过媒体融合的方式可以有机地融合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各种媒体的功能和特点,然后通过对无线传输技术的借助,使媒体融合之后的新媒体变成人们未来对各种新闻信息进行阅读的最新终端。不过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在新闻传播受到的媒体融合影响的研究领域中我国仍然比较滞后,但是已经出现了新媒体融合的趋势和端倪,通过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其主要有以下几点的表现:首先,在新闻传播的工作中各种各样的新媒体都充分地参与进来,融合媒体利用各个站和搜索引擎等,再借助传统媒体生产新闻的能力,对新闻信息进行集合,因此其在目前的各类新闻的传播工作中融合媒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其次,在行政部门对公众信息进行发布以及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手机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bbs、qq、msn、微信、微博等在内的各种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再次,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统媒体通过对新媒体的借助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传统媒体中转播博客、微信和微博内容,而且网站和手机也将参与各类直播节目的机会提供给了广大的受众,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收集获得相关的新闻线索,借助计算机对新闻进行播报等。最后,传统媒体通过对数字技术和网络途径的借助从而形成了新兴媒体,比如电子报、手机报、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移动电视以及网络电视等,因此随着媒体融合而形成的新一代新闻接收终端决定了媒体传播已经变成新的发展趋势。

二、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机制分析。

新闻传播机制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媒体融合的影响。本文主要立足于产权结构、经营模式、组织形式、接收终端以及新闻主体等几个方面对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机制进行分析[2]。

(一)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媒体产权融合的重要表现就是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融合,媒体间的壁垒也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而被成功打破,这样相同的内容就能够实现多介质、多渠道、多市场的传播,从而进一步对媒体的有效融合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多样化的产权融合并非是传统形式的企业重组,而是充分地将一种新媒体时代的新的运营理念体现了出来。传统媒体通过收购合并等各种方式组织重构、整体策划、重整内容、共创内容、整合产品等,最终将具有多样化产权结构的大规模传媒集团构建出来,并且对大规模高效益的媒体业务进行运营,对一加一大于二的这样一种发展目标进行积极地落实,这样就使得传媒企业产生了高效应和高利润,还可以对低成本运营的理念进行积极的践行[3]。美国早在21世纪初期就开始与时代华纳进行在线合并,通过参股以及控股等各种运营手段最终使得有机结合媒体产权的目的得以实现,并且将跨媒体产权的媒体航母打造出来。通过这种方式除了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之外,同时还可以使重组成本得以大幅降低,因此对于相互之间的合作更为有利。但是目前传媒企业产权在我国尚未正式进入市场,尽管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广告市场和出版分销逐渐的将部分市场开放了出来,然而政府的气息在产权中仍然十分浓厚。所以在融合方面我国的媒体产权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而且现在民营媒体属于其最为主要的集中领域。媒体融合的趋势在信息技术的促使下开始在全球的范围内不断的蔓延,现在我国的报纸、期刊、电视、网络、新媒体等通过集团化的道路不断地对自身的规模进行扩大,而这些正是在产权融合方面我国的传媒业出现的一次重大进步[4]。

(二)综合化的经营方式。

多个媒体的共同运作是媒体融合背景下经营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均采用联合行动开展发布和采集新闻信息的工作。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使人力、资金以及设备上的投入得以极大减少,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新闻加工的成本。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媒体联合运营能够使已经覆盖的媒体市场得到有效的保护,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而言,媒体融合在本质上具有较大的差别,而经营方式的综合化是最为主要的区别。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由于这种本质区别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一般民众现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写日志、写博客以及发短信的形式开展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以及个人对个人的互联网聊天[5]。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媒体具有越来越高的融合能力,同时也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对新闻进行发布和接受的手段和方法。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在新闻传播手段和方法不断变化的今天,整合和加工新闻传播信息的工作也有了越来越大的难度,所以,新闻传播机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必须要充分考虑如何对内容进行精确定位、怎样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等。

(三)一体化的组织方式。

新闻传播的形式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中将以往媒体间的壁垒颠覆了,并且对全部媒体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最终将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构建起来。而该组织形式实际上就是将以往的区域管理和行业管理打破,通过对多种媒体的借助,从而确保实现机构重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最终可以保证各种类型的媒体都能够实现集体运作[6]。集中与融合之后的组织形式通过对各种媒体介质特点的借助可以在新闻传播机制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产品各异,并且最终能够实现强强联合,从而将区域市场做好。然而由于我国在媒体融合研究方面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比较落后,因此要想推动一体化组织形式的彻底实现,还要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四)统一化的接收终端。

所谓统一化的接收终端主要就是融合接收终端,而数字聚合技术的高度发展则是这一过程的基础。设备终端的融合就是这里所谓的终端融合,其也被人们称为3c融合,其将电信、计算机以及消费型电子产品等涵盖了起来。通过对某种协议的借助,就能够确保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比如电脑和电视的融合、手机、电脑、电视盒、mp3、数码相机等的融合。对接收终端进行融合的最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消费者对新闻信息的多样化和一体化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7]。在这种要求下,消费者需要的新闻信息可能需要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屏等涵盖起来,所以新型的接收终端必须要将多种多样的服务提供出来,有机整合多种形式的信息,最终在消费者面前进行展示。从表面来看,有机统一接收终端主要就是融合硬件设备,而实际上其大概将三个内容涵盖进来:首先是有机的融合接收终端硬件;其次是要构建具有多样化类型媒体信息接收平台;最后是服务于内容的以终端设备为载体的融合。

(五)多元化的信息主体。

由于受到了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推动,因此现在的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一般公众也能够顺利的参与进来。公众可以通过对博客、手机、pps、qq、msn、微信、微博等各种工具的利用,从而将多对多、一对多以及一对一的传播形式形成,其能够随时发布新闻和表达观点,这样就导致信息传播主体具有越来越显著的多元化趋势[8]。各种媒介具有越来越快的融合速度,而且目前新闻传播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一体化。虽然个人、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都能够作为信息的提供者,然而职业的新闻一线人员仍然是对新闻信息进行发布和采集的主要承担者。在新闻信息传播中专业的新闻媒体仍然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不过我们必须要看到现在大众传媒格局在新媒体时代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所谓的草根记者。

三、结语。

各种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对具体社会使用信息的形式、文化思想状况、媒体格局以及与舆论格局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也会对社会本身的运转方式产生影响。

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第三篇】

视觉传达概念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两个部分,二者共同组成了信息传递的过程。科技的进步发展使视觉传达不断进步,从最初的二维扩大到三维甚至四维,传达方式也丰富多样,开始向多媒体领域延伸。依托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由于其传播面广、交互性好等特点,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的结合,使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地域与文化的阻隔,无论是效率、速度还是范围都产生质的飞跃。多媒体处理和集成技术是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所能进行合作的关键所在,二者在具体实践应用中遵循着形式美法则从而实现更加完美的结合。

一、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中的形式美法则。

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二者之所以完美结合,是基于二者的目标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视觉传达功能的最大化,多媒体设计使视觉对象成为真正可读性强且形式新颖的媒体,根据视觉传达对象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通过正确处理视觉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秩序,从而完成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与应用,这也是多媒体设计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法则。

所谓形式美法则,是指从形式条件层面对某一事物或视觉形象的美丑做出评价,这种评价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共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并形成的共同认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它代表了美的形式规律。

在人们创造美的过程中,以形式美法则作为指导规律,将会使美的创作更加具有指导性,通过遵循并利用形式美法则,也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美的享受和追求,让视觉信息传达的过程成为欣赏美、传递美的过程,有利于美的再创造。多媒体设计作为视觉化媒体,平面构成和色彩是两大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设计时在统一中追求变化,在变化中追求统一,更好地传递视觉审美信息,提升受众接受度,就是多媒体设计的目的。面对多媒体设计的两大主要构成因素,在设计时要遵循以下法则:和谐,设计各要素之间关系时要达到整体协调的效果;对称,通过对称设计营造庄重、典雅、安定、协调等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习惯;均衡,根据设计元素的色彩、轻重、大小变化合理调整视觉要素的分布,达到均衡效果,尤其是动态均衡,营造强烈的审美视觉效果;对比与统一,通过协调视觉元素的位置、数量、形状形成统一或对比效果,达到彰显主题的目的;节奏与韵律,通过仿照音乐、诗歌上的韵律感营造视觉上的韵律感,通过调整视觉元素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达到令人赏心悦目的目的,比如,古希腊的黄金分割,营造协调美感;联想与意境,通过联想等方式营造特殊意境,达到构成特殊视觉美感的效果,视觉美的产生可更好地催化信息传递。形式美法则作为多媒体设计和视觉传达所遵循的规律,需要灵活体会运用。另外,对视觉流程和最佳视域的应用也是更好传达信息的有效保证,根据受众心理审美需求和视觉习惯确定视觉元素的呈现顺序、位置与色彩等,完成重要信息的传达。

二、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相结合使得信息传递更加高效。

多媒体设计所追求的美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共识,是对形式美规则的应用。多媒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设计版式、文字、图片、色彩等多种视觉元素进行排列组合,达到和谐均衡的效果。多媒体设计中的版面设计应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主次分明,根据内容主次确定视觉重心,通过设定版面框架,达到协调统一的目标,或者通过适当留白增强设计的节奏与韵律。多媒体设计中视觉效果的传达直接受到文字排列组合的影响。合理的文字编排可增强视觉冲击力,章节、小标题与复合型标题的合理使用会增强视觉效果,字体、字号与色彩设定和变化会成为设计中的亮点。多媒体设计中图片的巧妙运用不仅能够调节版面,增强文字说服力,且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事件,所以根据主题内容、设计思路合理选择图片,可营造良好的艺术效果,增强设计的意境与内涵。多媒体设计中色彩的基调对于烘托主题思想而言十分重要,关系到环境氛围的营造与表现。从色彩效果来看,红、黄、橙,色彩鲜艳,突出画面,蓝、绿、紫,色彩暗淡,烘托画面;从情感效果上来看,红、黄,热情奔放,绿、紫,平稳安静。设计时色彩的巧妙使用可更好地传达思想情感与内涵。

多媒体设计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代表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所以多媒体设计中的视觉传达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比起传统视觉传达手段,多媒体技术涉及音频、视频、文本、图片、编程、数据库等,强大的集成性决定了各类媒体资源的处理和整合变得更加高效,通过对设计所需信息的筛选和加工,并建立起相互间的逻辑联系,就能够实现视觉信息的有效传达。多媒体设计中,通过最佳视域和视觉流程的灵活运用可达到最好的视觉导向,这种导向性主要表现在同一个多媒体版面上,文字、图片、色彩等多个视觉元素的搭配、组合与应用,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增强受众群体对美的感受,带来强劲的探索需求。多媒体设计的目的是传达信息,视觉传达同样如此,可以说好的视觉传达设计离不开多媒体技术,这决定了二者之间的交互性。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之间的互动性意味着媒体虽然体现了设计,但同时也带来了局限性,设计虽然受制于媒体,但同时也是促使新媒体产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在深入分析二者交互性的同时,要关注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和心理感受,积极挖掘创新,通过完美结合不断发展新媒体。多媒体设计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满足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多媒体所带来新颖的交流方式增强了视觉传达的趣味性和动态性,使多媒体设计和视觉传达变得更加人性化,从而使其发挥出交互性与引导性,使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快捷与和谐。

三、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结合的应用与趋势。

多媒体设计其实隶属于视觉传达设计,是后者这个大概念下的一个细分设计领域,二者之间的重叠交互性意味着相互间经常密切合作,二者间的完美结合也使多媒体设计变得更加多元化、丰富化,视觉传达效果更加出众。以印刷品为例,多媒体印刷品是独立于平面印刷品的新型传媒推广方式,不过多媒体印刷品仍旧处在起步阶段,是平面印刷品的补充,后者目前还是不可替代的宣传主流。但与之相比,多媒体印刷品具有多种优势,是将媒体技术和视觉传达相结合所创造出的新型宣传方式,虽然目前还并未成为主流,但是已经有了极大的影响力。普通的平面设计印刷品,具有精美直观、可随时翻阅的优势,多媒体印刷品则必须依靠手机或电脑等智能终端才能够查看,无形中限制了印刷品的推广与使用;多媒体印刷品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媒体形式多样化等优势,这正是其超出平面印刷品的优势所在,二者互相结合的情况下可各自发挥自身优势,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这也是将视觉传达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完美结合应用的一个典范。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以平面视觉传达为主要方式的平面印刷品是对多媒体印刷品缺陷的一个补充,多媒体设计的印刷品则是对推广宣传等更深层次的提升手段。

多媒体设计的出现拓展了传统设计的应用领域,在平面设计上多媒体设计与普通设计并无较大区别,一些所使用的设计环境和所遵循的设计规则、习惯都较为相似,所以许多平面设计师也可以很容易转为多媒体设计师。多媒体设计现在作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平面设计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支持,使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平面设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设计在应用领域方面各具特色,比如,综合展示展览、辅助教学系统开发、非常规宣传策划等,但相对使用领域有限,更多的承担着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辅助作用,极具特色的应用往往让人印象深刻。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之间的密切联系意味着二者的完美结合将会带来更多更好的设计作品,多媒体设计是视觉传达在设计领域应用的未来进化方向,视觉传达则为多媒体设计提供指导原则。作为近年来才逐渐成熟的设计类别,多媒体设计主要服务于平面设计中的宣传品设计,尤其企业宣传品是重点应用领域。视觉传达在企业宣传品设计中有着大量的经验,宣传册、宣传单页、样本、年报、包装设计等,无论是设计形式还是设计手法都在花样翻新,镂空设计、多折页设计、立体设计等都为多媒体设计随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思路,毫无疑问,即使再出色,设计上也无法突破自身形式单一、信息量小的弊端,这一问题的解决正是得益于多媒体设计的出现。多媒体设计的出现正是基于平面印刷品的弊端,通过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经验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如今互动性强、形式多样化、信息量大的新宣传方式,弥补了以往宣传上的弊端,很快进入宣传领域,并且被大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目前的发展瓶颈在于缺少优秀的人才,随着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的深度结合实践,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设计队伍,通过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从而使多媒体设计获得更好的`发展,使视觉传达在设计领域发光发热。

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二者的结合是艺术与技巧的完美结合,想要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就必须遵循形式美原则,根据二者的特征,利用多种手段服务多媒体设计,应用新媒介服务新领域,从而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服务于新媒介传播。

参考文献:

[1]胡飞。基于网络媒介的交互设计研究[j].传媒,20xx(3)。

[2]鬲波飞。网页设计之视觉信息传达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s2)。

[3]袁红兵,袁毅。对多媒体课件视觉传达设计色彩的再认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4]邢益波,荣鹏鹏。网络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j].传媒,20xx(7)。

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第四篇】

摘要: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融合,传播平台、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都发生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程体系,保证专业基础教育的质量,重视通识教育、综合教育,培养学生基于多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能力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图书、豆丁网、百度学术等资料库的搜索,关于对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的直接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新媒体课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1.国内新媒体课程研究的现状。

2010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刘想如在《电影评介》发表了题为《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思考》的文章,以小见大将新媒体的小众化,及其互动性、参与性、传播方式无限开放的特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对比中发现新媒体在中国的使用、传播相较欧美起步较晚,却发展极快,更多注重实践的教育者开始积极探索出路。文中强调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和敏感度,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树立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意识,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造就,加强主持人多方面才艺、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和实践练习,将教学与学生的评、说、演、写、编辑与策划等实际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以适应当今新媒体环境的要求。这些研究对我们从新的高度和新的视野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未真正地完善和构建一个好的课程体系。

2.国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类专业发展的现状。

从欧美传媒、电视学科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像知名主持人蔡康永的母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非常注重新闻意识和新闻敏感度的培养,它并没有单独的播音主持课程,只在新闻系有主持课程。但与中国不同,美国的电视新闻理念强调现场出镜播报,主持人不能只是对着题词器的肉喇叭,而很多综艺主持人往往都是由喜剧演员担任。

传媒类专业以业界认可度非常高的美国雪城大学为例,在new-house开设的传媒类专业分支非常齐全。美国雪城大学新闻学专业之artsjournalism作为新闻类学校第一所开设艺术新闻硕士的院校,new-house开创了新闻报道领域中艺术培训的先河。当今社会的传媒行业需要掌握更高级的数字技术、写作和多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专业的艺术新闻工作者还需要深入了解各个领域。

按照美国传统,艺术新闻工作者通常都是由那些会写作的艺术家或者对艺术充满激情的作家来担任,该艺术新闻项目研究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目标,提供了独特而又灵活的课程安排。由建筑学院、文理学院与视觉和表演艺术学院联合培养的合作项目,授课老师有作家、学者和艺术家。

在广播和网络数字新闻immersion暑期项目研究中,学生可以在特区作为特约记者对国家、当地的体育故事进行报道。暑假期间,学生可以报道更多,还可以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平台进行拍摄、编辑、主持、新闻制作。

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建构还体现在培养凸显独家性、专业性和自己独特风格的特色,具备“以播为主,具备采编播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互动传播等实践能力强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适应广播电台、电视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融合的新媒体环境。

围绕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实际需求,设置类型化专业主持人课程方向,汲取专业性节目的专业内容知识,强化专业素养教育与实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有针对性地突出专业型、专家型主持人培养特色,构建“以播为主、兼具采、编、播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学生新闻写作、文学知识等知识的拓展,力求构建的课程体系能使学生具有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具備较强的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急切希望建立灵活、全面符合播音主持工作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但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却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要求。国内院校应有针对性地对新媒体环境下实践型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提出建议和意见,从不同角度进行积极的尝试。

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第五篇】

摘要:科普期刊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是新时期下科普期刊发展所面临和应对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科普期刊建设情况,对进一步做好科普期刊出版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基于江苏省期刊年检数据、调查问卷,结合具体案例,对江苏省科普期刊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状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探究江苏省科普期刊建设与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江苏科普期刊存在科技传播能力不强,与读者沟通渠道不畅,新媒体建设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同时也有在期刊发展建设及媒体融合发展方式上的有益尝试与成功经验。科普期刊应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发展思路,加快媒体融合发展。

关键词:江苏科普期刊;科技传播能力;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0引言。

科普期刊肩负着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任务。加强对科普期刊的管理,促进科普期刊健康有序地发展,进一步发挥科普期刊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文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为了了解江苏省科普期刊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江苏省期刊年检数据和相关调查问卷对江苏省科普期刊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发现“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科普期刊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总结相关期刊社的成功经验,同时对科普期刊的社会地位、科学普及作用以及科普期刊的新媒体方向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并对进一步搞好科普期刊出版工作提出了政策方面的建议。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期刊年检数据”中20xx年记录的17种科普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部分对比数据选自“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期刊年检数据(20xx—20xx年)”以及20xx年全国科普期刊统计数据。

研究方法。

统计基本信息。

统计研究对象的采约稿管理制度、审稿管理制度、办刊队伍情况、专家储备情况、发行渠道建设、新媒体建设、期刊发行、经营收入等基本信息。

制定评价体系。

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过著名的“5w”过程模式,即认为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这5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单纯以单个或部分指标来评价传播能力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鉴于上述因素,本文选取了下列反映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一般指标,形成了衡量科普期刊科技传播能力的指标体系。

2研究结果与分析。

江苏科普期刊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1980年以来,全国科普期刊的数量逐步增长,与此同时,江苏省科普期刊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数量增长迅速。据统计,1980年江苏省只有科普期刊5种,占当年江苏科技期刊比例的%,虽然江苏省科技期刊在其后30多年,增长了2倍左右,但科普期刊发展更为迅速,增长了接近3倍。“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每年出版科普期刊已达17种,占江苏省科技期刊的比例为%。根据20xx年全国科普期刊统计数据[2],全国科普期刊占科技期刊总量的%,说明江苏在科普期刊的比例上超出了全国平均数的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状况。

目前,我省科普期刊的从业人员总数达到了161人,刊均人数10人。其中,刊均采编人员6人,刊均新媒体人员仅1人。职称级别高低表明科普期刊办刊人员的从业时间和业务能力,科普期刊以老带新的梯队建设基本完善。拥有高级职称的有24人,占总数的%;拥有副高职称的有33人,占总数的%;拥有中级职称的有36人,占总数的%。

经营收入状况。

20xx年,江苏省年收入总量在500万元以上的科普期刊已经达到5种,占总数的%,如《科学大众》《农家致富》《未来科学家》《江苏安全生产》《祝您健康》等总体发展稳定。

新媒体建设情况。

除了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江苏科普期刊收入结构中还包括新媒体收入及其他收入。其中,20xx年新媒体收入占比较少,仅占%。

江苏科普期刊传播能力指标体系调查结果。

依据选取样本和评价指标体系,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江苏科普期刊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得分均分为分(满分100分)。具体分析如下。

采集处理科学内容的能力较好,办刊队伍情况良好调查统计17家江苏科普期刊在采集处理科学内容的能力方面的平均得分为分(满分60分),多数期刊在内容上具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通俗性,办刊队伍结构基本合理,但是在科普期刊的专题策划、专家储备上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开拓传播渠道的能力一般,新媒体建设不够完善(1)发行渠道建设:邮发和二渠道。江苏科普期刊在发行渠道是否包含邮发和二渠道的子项目的平均得分为分(满分5分)。江苏科普期刊的发行渠道包含邮发和二渠道的超过半数。(2)新媒体建设:独立网站。江苏科普期刊在是否有独立网站的子项目均分分(满分5分),超过半数的科普期刊建有独立的网站作为其传播手段之一。(3)新媒体建设: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方式。江苏科普期刊在是否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方式子项目中平均得分是分(满分5分),超过半数的科普期刊建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方式作为其传播手段之一。

在传播效果方面,发行量差距大,获奖项数量不多(1)期刊发行。科普期刊的发行量,是期刊是否受到读者欢迎、是否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最直接体现。江苏科普期刊在期刊发行量子项目均分分(满分10分),总体呈现发行量差距大,部分期刊发行量较少的状况。(2)经营收入。经营收入是期刊经营单位在期刊传播经济效果方面的直接体现。江苏科普期刊在经营收入子项目中的平均得分是分(满分10分),总体呈现收入差距大,部分期刊经营收入状况较差的情况。(3)获得奖项。江苏科普期刊在有无获得奖项子项目中的平均得分是分(满分5分)。由此可见,江苏科普期刊的获奖情况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今后的发展。

3存在问题。

期刊专题策划不多、质量不高。

作为纸媒中相对弱势的科普期刊,一般是由省科学技术协会和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主办,具有出身不同、发展不均、观念陈旧、难破体制等特点。面对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冲击,江苏科普报刊亦承受了双重压力[3]。在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推介活动”中,科普作品存在专题策划弱、数量少、质量不高的特点,江苏科普期刊作品被引证或转载率不高。

与读者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新媒体建设有待完善。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3月,江苏科普期刊社新媒体工作人员刊均仅1人,另有一些科普期刊杂志社,还没有新媒体方面从业人员。由此可见,江苏科普期刊在新媒体建设方面仍然滞后,这也同样阻碍着杂志与读者的沟通,使得其沟通渠道有限,沟通效果不佳。

大部分期刊的发行量较小,新媒体建设成效缓慢。

江苏科普期刊刊均发行量为万份,且各种期刊发行量差别较大(见图1),其中江苏科普期刊平均期发行量最高为万份,最低为万份。大多数科普期刊发行量低及新媒体建设成效缓慢,这是科技传播能力建设中亟待加强的一个问题。

4对策和建议。

夯实基础,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一直被媒体人奉为职业“圣经”,因此,各级媒体要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本,有力整合全媒体内容资源,建立庞大的“新闻库”,在发挥传统媒体主渠道传播作用的同时,把传统媒体原创的内容、权威的信息等延伸到新兴媒体,建立起全媒体的采、编、播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及多元化传播,从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4-6]。

树品牌效应,创更多价值。

科普期刊整体品牌价值的巩固与提高,必须通过打造品牌价值不同的专业化版面来实现[7]。《科学大众》杂志,创刊于1937年(1994年在江苏复刊),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科普期刊之一。杂志旗下“金钥匙”系列科技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文明办、省科技厅立项、主办,科学大众杂志社承办,年均参与人次达120万,现已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品牌科技活动也为期刊的品牌创建赢得了更多读者的信赖和支持。

媒体融合发展——以《科学大众》杂志为例。

转变观念,多渠道发展。

对于传统纸质科普期刊,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更深层面来讲,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多于挑战[8-10]。

与手机等移动终端展开深度合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传播信息的功能趋向成熟[2]。江苏科普期刊在推进媒体融合之路上,主要采用的是wap网站、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方式。20xx年,新浪、腾讯媒体机构账号总数已经超过46000个[11-12]。《科学大众》杂志社官方微信从20xx年开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xx年初,杂志社依托自身优质编辑队伍,通过缤纷多彩的线上活动,现如今已经积累了超3万名活跃用户,成为广大青少年及其家庭成员获取科学资讯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期刊内容与创新技术的结合,不仅改变了期刊原有的表现形态和传播方式,同时也是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新技术应用于传统期刊,可以延伸期刊的产业链,为广告主提供增值服务,与受众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更具潜力的商业模式[13-14]。《科学大众》杂志运用增强现实技术,让传统纸质杂志“动”了起来,深受少儿读者的喜欢。《科学大众》杂志社与相关公司合作,打造“4d”科普杂志,增强杂志的吸引力;其次,《科学大众》杂志社与凤凰天舟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推出ar全媒体绘本栏目,原本杂志上的定格漫画便可以变为深受孩子喜爱的动画片,既传播了科普,又增强了杂志的感染力。《科学大众》杂志还在国内率先打造“第一本有声科普童话”杂志,杂志与荔枝fm合作,原创绘本科普故事和童话和音频,越来越受到读者和家长的欢迎。“格雷斯科学(有声)童话”已经成为杂志品牌栏目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原创ip。

5结语。

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阅读习惯。对于传统媒体,尤其是科普期刊来说,其未来发展形势仍十分严峻,依然存在采集与处理科学信息弱、与读者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新媒体建设成效缓慢等问题。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媒体应抓住机遇,充分重视互联网的影响,加强与新媒介的融合,不断提高科技传播效果,加强与电子媒介等新媒体的合作,在扎实做好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思路,推动科普期刊在传播科学的道路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阚南,刘德生,俞敏.科普期刊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几点思考[c].北京:科普期刊和科技类报纸科技传播能力建设交流培训会议,20xx.

[4]董金艳.在新格局中纸媒体的困境和出路[c].北京: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学术年会,20xx.

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第六篇】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这也就使得相较于传统媒体行业,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等特点。而新媒体环境的产生,也对播音主持行业的市场地位造成了威胁。播音主持作为我国众多传播媒体中的一员,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自身竞争力,还需要对自身进行创新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强等特点,都使得传统播音主持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于如今的社会发展。要想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播音主持必须对自身进行创新和发展,借助新媒体环境下的优势,通过对播音主持工作方式的改变来实现新闻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即时性,同时增强与听众的互动性,为播音主持带来一定的关注度以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播音主持行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速度不成正比。

随着新媒体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需求愈加强烈。然而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使得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人才的培养速度,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我国的高校教育现状有关。由于对播音主持行业的不了解,许多高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较晚,甚至有些高校至今仍未开设相关专业,这也就使得相关教育资源匮乏,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相关专业教学。其次,由于播音主持专业在高校的开设时间较晚,相应的配套教学设施无法到位,这也就极易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高,但实战经验过少,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无法迅速适应。再者就是高校相应的专业培养计划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播音主持的工作方式以及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改变,但是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学生所接受的专业培养并不适用于如今的市场。这些因素都为播音主持的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限制。

(二)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资源的匮乏。

由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开设时间较晚,相关专业的教师从业人员少,且在此之前,各个高校均没有对播音主持专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师资源的选拔上并没有太过于高的要求。许多高校的播音专业教师并非来自本专业,大多数是从与播音相关或相接近的其他文学专业毕业的,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进行专业的学习时并无法得到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且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播音主持工作的实战经验,在教学时只能通过理论知识为学生进行讲解,这也就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实战经验的训练和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面临突发问题时容易不知所措。

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紧跟时代潮流,播音主持行业必须对自己所面临的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对自身的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以便播音主持的未来发展。以下是播音主持进行创新发展的几点策略:

(一)以观众需求为主,提高观众意识。

观众的喜好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播音主持是否可以长久发展。因此,播音主持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工作中则需要考虑观众的需求同时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在节目可以适当加入贴近观众日常生活的内容,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根据观众的建议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节目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为节目的收视率带来一定的保障。传统的播音主持内容往往是一些比较“高大上”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差甚远,且内容往往枯燥无味,吸引不了多少观众。而将内容加入日常生活的元素,会使得节目有“生活的气息”,也就更容易吸引观众。在节目收听的过程中,更加贴近观众生活的内容也会引起他们心中的共鸣,在节目结束后会引起观众的讨论,节目的关注度也会因此上升,这对于提升播音主持行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

(二)提高播音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由于播音主持的特殊性,新闻信息往往是借助主持人的语言为媒介进行传递的,因此这就对主持人的综合专业素养有了一定的要求。往往在高校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时并没有重视实战经验,这也就使得大部分播音主持人在面临突发状况时有可能不知所措,此时应对性就十分重要了。如何应对播音现场出现的突发状况,以及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对新闻信息的良好传递,都需要主持人具有较强的应对性和专业素养。在日常生活中,主持人可以通过对现场突发状况的模拟,来增强自己的应对性。在主持过程中,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时可以适当对新闻线索进行讲解,以及其后续事件的发生展开相关的讨论,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分析、讨论,来帮助观众更好的接受信息。并且在节目中适当考虑观众的需求,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对观众的诉求进行解决,这些举措无疑会为节目带来更多的观众。而在生活中,主持人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准。播音主持最重要的便是对文字的掌控以及对语言的运用,在工作之余学习语句的组织结构,研究最好的说话方式和状态都会有助于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主持人自身也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在工作中以观众为主体,切实考虑观众的感受,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进行工作的开展。

(三)利用新媒体形式和技术进行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人们借助网络可以进行在线交流和娱乐。传统媒体因为自身的限制,与观众的互动性不强,也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和观众进行互动。而新媒体的出现,为观众与传播媒体的互动创造了机会,播音主持可以借助现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例如进行节目的直播,通过弹幕、线上留言等方式,主持人可以及时解决观众心中的疑问或者是所遭遇的问题。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增加节目的亲民性,更好的深入观众内心、倾听观众心声的,对节目进行有方向的修改与调整,从而帮助播音主持行业更好的发展。不仅如此,通过线上交流等方式,可以知晓观众对于节目的期盼,根据他们的建议去对节目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这可以更好的提升节目的质量。

(四)播音主持人应当形成个人主持风格。

具有个人特色的主持风格会为节目增加记忆点,随着国家逐渐对外开放,我国市场逐渐成为多元化状态,观众也可以接收到来自国外的新奇文化,其中就包括了与我国传统播音主持风格大不相同的节目。因此,千篇1律的主持风格不再可以吸引到观众,如何将主持风格新奇化,则需要主持人自身去探索和研究。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主持风格,可以更好的与节目相融合,观众在被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吸引的同时也会对节目本身产生好感度。同时,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通过对主持风格的更改,也会对于节目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借助不同风格的转换,在节目中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向观众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些都是身为一名播音主持人的分内之事。

时代的进步也就注定着播音主持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在如今的多元化社会,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阻碍,但是只要积极地去学习,对播音主持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创新。同时深入观众内心,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将节目真正做到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就一定会得到观众的支持。学会去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潮流,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热点进行关注,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如何维持自身的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还需要管理人员对社会的发展形势进行研究,以及为播音主持的未来发展制定下相应的发展策略。借由上述文章的探讨也可以明白,在播音主持上进行一定的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可以更好的帮助播音主持行业融入这个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从而提高播音主持节目的关注度以及节目收听率,保证了播音主持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第七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广播和电视等资讯传播渠道逐渐失去市场主导地位,在新媒体时代应运而生的微信、网易新闻客户端等自媒体刷新了人们对信息处理的认识,就目前而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已经是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加强新媒体融合中的会计核算体系管理,完善财务管理方法也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融合中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探讨,促进新媒体创新理念发展,畅通传播渠道。

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感受到了突破地理限制、平等互动的全方位交流,这不仅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传统传媒行业,导致其不断失去市场份额,甚至面临生存危机。随着我国居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的不断转变,人们更倾向于“碎片式”阅读,并且逐步向互联网转变,因此新媒体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利用网易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微博app等进行免费阅读,通过优酷、爱奇艺等观看娱乐电视节目的人数呈现递增趋势,同时居民通过传统的电视观看、报纸阅读的数量逐日减少。在新媒体不断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广告商也开始舍弃传统的纸媒行业,转向投资新媒体,这种双重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传统媒体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如何进行财务管理,本课题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长久以来我国多数传统媒体企业以国企事业编为主,人员关系和人员编制体系较为复杂,随着后期传统媒体企业改革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逐渐从“计划体制”转变为“股东企业”制度,就目前而言,我国多数的媒体企业已经实现了体制改革,并且参加到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以我国广电行业为例,国家广电总局于2009年8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的文件,上海广电由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改革而来,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广电总局批准的制播分离机构,集团在管理中坚持“事企分离”的制度模式,按照公司体系经营管理,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虽然我国传统媒体企业实现了体制改革,但是财务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依旧较为传统,许多广播、电视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较为传统,财务流程和管理方法较为保守,并且会计核算层面较低,例如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对部分客户采用赊账策略,并不注重对客户的事前调查,盲目授信。虽然赊账策略增加了企业营业收入,但直接导致应收账款的金额不断攀升,拉低传媒企业的盈利质量。与此同时,部分传媒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落后,并且企业内部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企业内部间信息传递滞后,无法及时解决应收款管理问题,造成传媒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不断加大。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放慢,并且新媒体也对传统媒体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传统企业逐步从“高速增长”变为“缓慢增长”,甚至是“停滞不前”。我国传统媒体的市场需求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并且报纸、杂志等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在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也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受我国政策影响,环保理念的传播及影响,我国纸张的成本也不断攀升,导致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利润空间缩小的局面。最后,传统媒体企业成本管理不强,会计核算基础较薄弱,例如在一些媒体企业运行中,集团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意识较差,仅仅将财务管理作为预算安排的方式,并且该预算设置缺乏科学数据指标,仅仅依靠个人猜测和经验,相关采购数据、成本核算仅仅是在去年预算的基础上进行加减,集团领导者的关注点更多局限于资金投入的力度,但是对集团的资金使用结果关注度较低,并且对该笔资金的使用是否真实的增加了发行数量、扩宽了利润空间等,领导关心较少。例如大量招聘采访记者、文案编辑等,或者购买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领导对此的态度是有需求便买,很少切实关心设备的使用率和后期维护费用,以及所带来的价值,进而导致企业资金浪费,也从侧面反映出该集团成本管理意识淡薄,进而导致资金浪费。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僵硬,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尤为欠缺。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尚未涵盖全体成员,即使企业建立了全面预算体系,但是内部部门尚未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精髓,也未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集团中的深远影响,尚不能全面发挥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中的应有作用。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方法较为单一。一些传媒企业在预算时通常的做法是采用预算编制的增减量减值法,方便快捷,但是缺乏科学性,主要是在去年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或者减少5%~10%的比例,但是这种做法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企业采取这种预算考核方式,那么去年的全面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就成了企业今年数据指标的关键点,倘若去年全面预算数据失真,就将影响今年全面预算指标的真实性,并且下调的数据多数是依据相关财务工作者的个人经验而得,缺乏实地调研的真实性。企业的全面管理制度将涉及到公司90%及以上的部门,并监控企业全部的经济活动,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预算。传统的预算体制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编制,其他部门不参与其中,在这种背景下,全面预算报告的编制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缺乏其他部门的辅助配合,全面预算数据将失去真实性和科学性,进而导致预算结果和实际工作不相符。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多半依靠上一年度的预算报告,容易出现上述的财务数据失真情况,加重了企业预算管理体制的失衡状况。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缺乏监督。我国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以我国三线城市为例,三线城市至少有6~9家传媒企业。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层较为重视营销策略,容易忽视全面预算机制的应有作用。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监督体系尚不安全,在预算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预算管理体制考核失效的情况,并且预算业务和销售业务相比,经济效益不明显,管理困难,更容易被忽视。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应该迎难而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自身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媒体战略路线。我国传统媒体行业在和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提高会计核算职能,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为传统媒体企业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下,我国传统媒体必须积极思考,慎重选择自身的发展方向,认真分析传统媒体企业在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依据本地区现状,因地制宜,确立科学系统的发展方向。在财务管理方面,传统媒体企业应构建全新的管理理念,支持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在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财务工作者要及时关注财务信息平台的数据,掌握媒体行业内第一手财务资讯,并参与到业务工作中去,和企业销售部门、业务拓展部等相关部门畅通沟通渠道,实施并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工作。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我国新媒体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体系尚未成熟,因此传统媒体企业的财务工作者需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学习运用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精准把控核算重点,全面完整地核算媒体业务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考核媒体业务的投入产出比。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广电传媒产业发展实际的财务考核体系,依据不同的业务模块进行会计核算以及相应的税务处理。例如,企业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后,企业收入中将显示app客户端的广告流量收入、客户付费收入、广告运营收入等,对于这部分收入,财务工作者应当在熟读税法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税率,科学计算应交税费,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正确避税,并归类应税收入。其次,注意企业app客户端等稿件点击的阅读量和客户关注度,以此指标考核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并采用新的稿费计酬方式。

传统媒体企业应以金融创新为契机,构建成本管理理念,加大企业成本管理力度。针对上述传统媒体企业存在的问题,必须将管理会计的理念应用到工作中,全面考量成本投入和利润产出的对比,并且传统媒体应以发展的眼光应对挑战,在提升利润空间的同时,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构建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吸纳。以新媒体融合新业务产生的大数据流量为基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集思广益开发新业务,开展多种业务合作模式,合理投资布局,完善投融资的筹划,多渠道筹集现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风控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可借鉴财务共享理念,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实施标准化管理。按照统一规定实施资金支付制度和支付流程,倘若某笔资金不符合规定或者未按照流程支付,企业总部中心就应拒绝,这种做法不仅规避了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同时实现了资金集中化管理。与此同时,企业可更新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法,并依据本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对总分公司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例如企业费用预算制度,企业可采用零基础预算方法,而采购预算可依据实际情况,采用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另外,可借鉴相关企业成熟的预算编制方法,加强对标管理,不仅仅需参考去年的基础数据,还可通过和对标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采用多种预算方法,改进本企业需要强化的部分,不断增强预算编制的实用性。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同时,也应不断落实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对于不合规的问题,对其不断细化,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只有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科学现象,进而提高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下,我国传统媒体企业若想抢占市场份额,在加大销售力度的同时,还需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紧抓时代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工具和财务管理手段,积极发挥传统媒体的自身优势,不断提高企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新媒体的创新理念发展。

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第八篇】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原先在传统媒体中,播音员主持人基本来自于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人员,或者在播音主持行业从事多年的人员,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绝大多数都持有广播电视部门所颁发的从业资格证。那么,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媒体从业者的播音主持稿汇聚【精彩8篇】”,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新特征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新特征,正因为信息传播发生了变化,播音主持才出现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的景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都有了变化。在传统媒体时期,信息传播的发布者和传播者都是报纸、广播和电视,接收者为受众,且受众多为被动接收,在选择性上和反馈性上都较差。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发布者范围扩大,任何一个受众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也不局限于媒体,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便捷,整个互联网及各类在互联网上使用的软件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接收者虽然还是受众,但是这里的受众范围无限扩大,包括媒体本身都被认为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同时,受众在选择性和反馈性上有了很大加强,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接收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信息进行评论和反馈,这与传统媒体是有着较大的不同的。因此,当信息传播已经出现了新景象的情况下,播音主持也相应的出现了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原先在传统媒体中,播音员主持人基本来自于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人员,或者在播音主持行业从事多年的人员,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绝大多数都持有广播电视部门所颁发的从业资格证。同时,在播音主持内部也根据不同的播报内容而区分为不同类型的主持人,比如新闻节目主持人、体育节目主持人、娱乐节目主持人等,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在各自类型领域进行播音主持,如果出现在其他领域,多以“嘉宾主持”的身份。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更加多元化。一方面,出现了“跨界”主持人,即原本身份为学者、教授、歌手、演员等进入播音主持领域,担任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另一方面,出现了不同领域的播音员主持人“跨领域”播音主持,即原本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去主持体育节目、娱乐节目等。主持人身份的多元化,为节目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格变化,成为了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种有益尝试。

播音员主持人在传统的观念中,主要是作为串联、衔接节目内容而存在,节目的重心还是在节目内容本身和嘉宾演员身上。一般情况下主持人数量也不会设置太多,这是为了突出节目重心,避免主持人“喧宾夺主”。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作用得到了加强,主持人更多的参与进节目本身,互动性也更强,能够更好的推动节目的进展。比如在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对于民生新闻事件从以客观报道的形式,转变为使自己进入新闻事件中,与事件当事人共同完成新闻发生过程。在娱乐节目中,有时候主持人的数量比嘉宾和演员还要多,整场节目通过主持人之间的不断互动来引领嘉宾和演员完成节目。虽然嘉宾和演员仍然是节目重点,但是主持人的形式已经不局限于串联节目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时期,播音主持的平台是广播和电视,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的发展让播音主持有了更多的平台。当前,网络节目已经非常风靡,由大型视频网站制作的网络视频节目也成为了播音主持的新平台。同时,视频自拍网站的兴起,也让播音员主持人能够自行制作视频,自由发挥自身特点,这又为播音主持提供了新的平台。另外,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播音主持的传播平台从广播电视、电脑逐步过渡到可移动设备,平台更加广泛,传播渠道和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更需要适应新环境和新特征,努力创新发展,才能更好把握机遇,赢得受众青睐。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更快的信息传播速度,这也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信息处理上拥有更高的业务能力。尤其是在新闻类播音主持上更是如此。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内容增多,现场连线环节增多,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尽快熟悉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尽快了解新闻现场的环境氛围,尽快捕捉声音图像与相关人群,在最短的`事件内做好直播的准备工作。在播报新闻时,要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新闻事件,用口语化的形式来做好现场介绍,同时针对受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来进行重点说明。例如: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要对现场景象、事件经过、各方反应等尽快向受众播报出来,满足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及时性的需求。除此之外,跨界主持人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也对播音主持的业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果现有主持人不能尽快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文化内涵、扩充眼界视野,那么就可能会被优秀的跨界主持人赶上并超越,现有主持人就会有“下岗”之虞。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视频节目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各大视频网站大多都有自制网络视频节目,并且也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如爱奇艺视频网站的《奇葩说》,搜狐视频的《大鹏嘚吧嘚》等。这既带来了节目的多元发展,也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自身风格特征上多元发展。前文提到,播音员主持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串场功能,而是更多的参与进节目内容中去,这样播音员主持人的自身风格特征就必须与节目本身相得益彰。根据主持人的风格来选择节目风格和根据节目风格选取合适主持人,这才能够造就二者双赢的局面。当下播音员主持人既要求能够在宏观上把握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大势,也要能够接地气了解普通受众的思想生活,还要能够通过自身风格圆满体现出来。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孟非,原先是做新闻节目出身,后来进入“非诚勿扰”节目后,逐渐形成了机智幽默、条理清晰、富含正能量的主持风格,针对不同类型的嘉宾能够收放自如,面对不良婚恋价值观的时候也能及时处理,提高了节目知名度的同时也增强了个人的影响力。

传统媒体的优秀电视节目如今基本上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并且使用网络观看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2016年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增加,2015年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到%,在各类互联网应用中,网络视频使用率为%。由此可见,在网民越来越喜欢通过手机观看视频节目的大趋势下,播音主持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展开创新发展。例如:新媒体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互动性,在即时评论、弹幕等互动方式逐渐风靡的今天,播音员主持人也要通过这些方式展开互动。如《今晚80后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王自健会提醒观众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功能参与直播互动,也可以在节目官方微博下留言进行互动。这样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融合的例子比比皆是,也成为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有效典范。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面临更大的机遇,也要迎接更多的挑战。播音员主持人要对新媒体环境有着更为清醒和前瞻的认识,早日融入新媒体环境中,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播音主持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1]高贵武,刘娟.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传播格局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6(3):6-19.

[2]彭晓冬.大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的发展探究[j].科技传播,2015(4):169,175.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098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