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护理毕业论文(精编5篇)
【导言】此例“医学护理毕业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医学护理毕业论文1
关键词:医学毕业生;法律保护意识;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53-02
一、研究背景与问卷总体情况
2014年,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较之于2013年699万高校毕业生增长28万人,创历史新高。近年来,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2014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部分用人单位利用学生求职心理,侵害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权益受到侵害,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所致。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虽然近年来没有受到比较严重的就业压力的影响,但是用人单位侵犯大理学院医学院毕业生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通过对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现状进行调查,找出问题的原因,切实找到一条提高学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理学院近两年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63分,其中有效问卷759份,有效回收率为%。在回收的问卷中,男生326人,占%,女生433人,占%;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占%,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占%,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占%,护理学专业学生占%,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占%,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占%,药学专业学生占%。另外,其中党员比例达到%,入党积极分子占%,团员占%,群众占%。
二、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现状
通过对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大理学院医学院毕业生在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毕业实习中受到权益侵害时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由于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在大五要经过一年的医院实习期。由于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权益既不能得到劳动法的保护,也不能纳入到合同法的约束范畴。在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基本只能依靠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的实习基地的就业实习协议。而大理学院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对于学校与实习接收单位所签订的协议上关于学生的实习权益了解较少。在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学生选择忍气吞声,%的学生选择向学校教务部门或实习单位的领导反映,%的学生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自我救济。
(二)在求职过程中契约意识淡薄
目前,大理学院医学院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在与用人单位订立协议的时候,出现两种极端的契约意识淡薄的现象。一方面是,盲目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不了解就业过程中的相关权利与义务。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的同学不清楚就业协议中的毕业生权益规定,%的同学甚至完全没有看过就业协议。另一方面是,基本无视就业协议,直接进入用人单位工作,更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学生认为签不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无所谓,%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是一回事。
(三)对于就业歧视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意识
目前社会就业歧视问题较为严重,比如对于医院在招聘护士时,招聘条件列出,身高158cm以上,女,未婚,应届毕业生,护理学本科学历。对于这一条件是否存在就业歧视问题上,%的医学毕业生认为不存在,%的医学毕业生表示不清楚,%的医学毕业生认为无所谓。用人单位这样设置求职条件,采用隐藏的就业歧视方式,让比较多的医学毕业生没有意识到这是对自身权益的侵犯。
(四)在收集、保存、整理和运用证据的意识方面比较淡薄
医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当中,所接触到的用人单位的招聘海报、传真、邮件和收据等,在学生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均可成为有力的证据使用。根据调查情况显示,只有%的学生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这些相关的证据材料。%的学生由于没有相关的证据材料而使得自己维权受到影响。
(五)在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条件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意识
在调查用人单位是否能够提供符合条件的安全生产条件、预防职业危害等工作条件是否成为医学院毕业生考虑的重要因素时。%的医学毕业生表示没有注意,%的同学则表示不会考虑。广大医学毕业生认为医院的工作环境本就应该是为广大医生和民众的身体健康考虑,但是现实情况下,可能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条件限制,对于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方面可能不是很到位。由于医学毕业生忽视这方面的法律保护意识,这些问题也可能成为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的原因。
(六)在掌握求职必备法律基础知识方面的意识比较欠缺
医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除必须掌握《劳动合同法》外,还必须要对于《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等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是医学专业毕业生顺利求职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过半数的医学毕业生对《劳动合同法》了解程度仅为“略知一二”,%的学生根本不了解正式的劳动合同应该具备哪些条款,%的学生不清楚试用期的最长期限。
三、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方面进行专项研究,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就业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就业权益。在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应当培养广大学生形成一种法律思维意识,包括:权利与义务意识、法律责任意识和法律救济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能够形成一种坚定维权的思维,来推动大理学院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整体提升。结合大理学院实际情况具体而言,培养和提高对策如下:
(一)打造“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培育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权利与义务意识
高校应该以大理学院学生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卫生法学等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政策与法律常识专题)为依托,以专业人士指引为拓展,以现代多媒体校园数字平台为延伸,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和校园内网为主要阵地,进行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权益宣传教育。让医学院毕业生能够培育起强烈的维权意识,在碰到求职问题时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打造这样一个“四位一体”的培育模式,对大理学院的医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权利义务的宣传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医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
(二)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法律责任意识
聘请律师和法学专业人士,对大理学院广大医学毕业生开展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方面的讲座,以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法律责任意识。法学专业人士,一般指具备司法执业资格的律师、法官、检察官和教师。通过他们专业的指导和大量实际案例的讲述,让广大医学毕业生能够培育比较完备的契约意识、证据意识、特别是法律责任意识,对于学生的权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比如,旁听一些相关劳动权益案件的审理,能够进一步激发医学毕业生明辨法律责任的能力培养的兴趣,从而帮助医学毕业生确立对法律的信仰。
(三)成立专门维权机构帮助学生维护其合法权益
通过成立专门的校内学生维权机构,引导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从生活入手,加强自身法律保护意识,特别是养成就业法律救济意识。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之所以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比较欠缺,一方面是因为在日常的学校与生活当中没有学生的专门维权机构帮助学生去维护其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日常生活当中,也没有真正做到懂法、守法、用法,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化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与理念。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得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真正能够在自身就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四)提高与改善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对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情况,进行专题就业指导。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大理学院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方面,涉及到毕业实习、契约意识、就业歧视、证据意识、安全条件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大理学院的就业指导具有关系。说明大理学院在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方面所做的工作仍有一定的欠缺,目前大理学院虽然在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但是仍存在许多局限性。就业指导的课程设计方面仍然是相对比较传统的――落实就业政策、树立择业观念、求职技巧培训等方面,而法律保护意识的树立方面则相对来讲<>比较薄弱,因此应当设计专题进行就业指导,从而达到加强大理学院医学院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提高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不仅可以使医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更加可以培育学生的维权能力。对于大理学院稳定医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增强医学毕业生的就业信心,打造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使广大医学院毕业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民众,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包姝妹。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J].世纪桥,2010(9).
[2]朱文玉。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3).
[3]高翩翩,李德虎,黄朵。大学生求职法律侵权问题及求职法律维权意识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
[4]刘廷华,杨龙。论就业领域性别歧视成因及治理[J].宜宾学院学报,2009(3).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上面这5篇医学护理毕业论文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护理学论文2
评价手段和方法局限化教学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量表法,即给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表和给参加听课的领导和专家发放教学评价咨询表[4]。因为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有些特征仅仅用量化的指标是很难准确界定的,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量化的现象[5]。评价指标大众化教学评价多采用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和教学状态等方面的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再对各指标实行细化,这些都是按大纲要求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学科的个性指标,出现“一刀切”的局面。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这种评价结果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教学效果。
评价作用单一化我国教学评价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检查工作、评优及改进教学[6],较少用于教师的聘用及晋升,导致评价结果的指导性不强,教师的危机意识也不强,在教学质量提高上缺乏主动性,这样使评价的作用大打折扣。
反馈机制不健全高校现行的教学评价绝大多数都成为一种形式,而评价的结果却不能及时反馈给评价主体,尤其是学生。学生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无从知晓,势必会打消其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甚至有些院校,评价结果只有领导知晓,教师依旧保留原来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评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个别教师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对学生的负面评价耿耿于怀,导论文致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评价的有效性。2启示
评价主体全面化护理学教学有其特殊性,即二阶段性,包括前期教育和后期教育[7],前期教育即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后期教育即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以后的临床护理教育。所以,护理学教学评价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依据护理学教学的特殊性,可以将护理学教学评价分为前期教学评价和后期教学评价。科学的评价还应包括进入后续课程学习的和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评价[8],称之为追踪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就可以避免学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使评价失真的发生;另外国外临床教学评价中不仅包括了学习者的观点,还包括了教师、病人的机构管理者和健康照顾系统的支付者的观点以及评价策略[9],不妨借鉴一下。
评价指标特色化、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学科教学目标也提出新的挑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所期望达到的目标[10]。护理学科教育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护理专业问题的能力。只有提倡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应对社会不断增长的健康需要对高级护理人才的挑战。针对这些目标,评价指标中应该对这些方面都加以评价,而不仅仅是理论和操作的考试。另外,基于护理学科的特殊性,人文方面的评价指标也应该考虑在内。评价反馈及时化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评价信息的反馈也是进行品质改良不可缺少的环节。现行的评价机制往往疏忽了这个环节,甚至有些单位评价之后只有领导知道具体的结果,并没有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评价的结果从理论上来讲,应该反馈给所有参与到评价环节中的各个主体,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如果学生知道自己的评价会产生某些影响或受到重视,那么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应该是很乐于参与到评价过程中的,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评价的积极性。
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观点[2]认为,学生的评价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并能使领导掌握教学效果以对教师的加薪、提职和任期进行定夺,并且指出在学生课程考试等级评定之前不会公布评价结果,这样既体现出市场机制中的竞争性,又避免了一些教师的情绪化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真实,这样对一个学校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
评价手段现代化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它的方便和快捷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已有不少学者在着手研究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教学评价中,开发一些智能化软件,这样就可以真正体现过程性评价,而不必非得等到课程结束后才做出评价,这应该是一种发展趋势。如果将改良以后的教学评价软件应用于护理学教学评价中,无疑会使评价工作更加人性化。
评价标准动态化评价标准应该有动态性,教育目标、培养模式、教育理念在不断改变,所以,评价标准也应随之改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评价过程连续化当代倡导教育革新的世界著名学者布鲁姆的评价理论中把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分成教学活动开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三个阶段,并根据三个不同阶段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评定方法[11],这就强调了评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3结语
随着护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教育显示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教学质量的高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发展。探索符合护理学学科特征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科学的权重,形成评价模型,运用于护理学教学评价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眼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J].BMJ,2003,326(7385):385-387.
[2]蓝江桥,冷余生,李小平,等。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98.
[3]袁凌,谢赤,谢发胜。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6(1):43.
[4]杨运涛。一种教学质量评价新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4):165.
[5]王琰春,张胜军,赵菊梅。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66.
[6]刘树雷,徐迪雄,陈自强,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1):53-54.
[7]曲桂玉,杜国防,孙洪梅。有关提高护理专业后期教学质量之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6):105.
[8]赵辉,郭连军。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比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2):105.
[9]SnellLinda,TallettSusan,Haist,:Newperspectivesandchallenges[J].MedicalEducation,2000,34(10):862-870.
护理学论文3
对象根据地区差异和不同护理教育水平,2013年6月至7月选取国内不同地区14所综合院校护理学院就读的护理专业研究生。其中东北2所、华北2所、华东2所、华南2所、华北1所、中原1所、西北2所、西南2所。
方法
调查工具参考文献资料,并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咨询多位护理教育专家和临床护理专家,自制《护理专业研究生创新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请专家对问卷内容效度进行评定,内容效度指数为,Cronbach'sα系数为。问卷由83个条目组成,共3部分,即:①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所在年级、研究方向、学位选择方式等14个条目;②创新能力现状:包括思维特征、个性特征、行为特征、知识构建4个维度,共33个条目;③影响因素:包含学习行为、学习目的、导师指导工作评价、课余活动、培养工作评价、与导师交往、研究工作评价、与同学、家人及导师沟通、目前状况9个维度,共36个条目。问卷第2部分和第3部分相关问题,选项分为“不符合”至“符合”4级,分别计1~4分。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中各个维度的得分为该维度各条目总均分,各维度满分为4分。基本特征中各个维度的分数之和为创新能力总分,满分为16分。
调查方法研究者与各护理学院联系,取得配合。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问卷发给学院研究生教学主管人员,由其将问卷发放至在读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回收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共发放问卷169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资料本次调查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64名,年龄22~41(±)岁。其中女性161名,占%名;男性3名,占%。涉及AIDS护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心理、肿瘤、助产等51个研究方向,其中排前5位的是:护理教育27名,占%;临床护理17名,占%;社区护理17名,占%;老年护理15名,占%;护理心理12名,占%。其他一般资料见表1。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2;各维度得分排序后两位的条目见表3。
不同特征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同特征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以创新能力得分为因变量,一般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方式:所在年级(其他=0,研究生1年级=1,研究生2年级=2,研究生3年级=3);是否获得执业资格证(已获得=4,通过但未拿到证书=3,未通过=2,未参加考试=1);学位选择方式(专业学位=0,0,1;科学学位=1,0,0;调剂=0,0,0;其他=0,1,0);影响因素中的项目原值代入。
3讨论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一般表2结果显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分为(±)分,满分为16分。从各个维度分析,知识构建和思维特征两个维度得分较高,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得分较低。创新能力4个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护理研究生缺乏提出新颖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烈好奇心、探求未知的勇气和精神、向他人求助的习惯和质疑批判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保守性和“以过去为定向”的特征,是一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在此文化模式指导下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必然导致研究生因循守旧、不主动尝试新的方式和涉足未知的领域,以致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严重不足。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忽略加强团结合作意识,导致了研究生没有向他人求助的习惯。研究生教育者要多研究和学习护理事业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注重培养研究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提出新颖的解决办法。思想创新是一种挑战、一种超越,要尊重与鼓励研究生的挑战性,使研究生敢于向经典挑战、向世俗挑战。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研究生的个性,允许其个性的充分发扬,同时注重其合作共赢意识的培养。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包含经常主动思考问题、查阅文献、学习工作超过8h、阅读专业外书籍、对自己有新要求和新目标,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呈正相关(P<)。信息的获取与利用能力在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中至关重要,研究生通过主动查阅文献能获得大量学科相关的信息,开拓思路、受到启迪,提高发现新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学习的核心,一切发明和创造都离不开思维。导师可通过要求研究生定期进行阅读报告和阅读心得交流会引导研究生查阅文献、阅读学科外书籍;通过经常性的提问和讨论启发性的问题,多给研究生自主决策的机会,鼓励其与自己辩论来培养研究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的品格。
学习目的学习目的包括为成为护理事业各领域的领导者奠定基础、成为护理教育专家奠定基础、成为临床护理专家奠定基础、获得更高一级学位、获得更好的工作、获得更好的待遇、确定未来发展方向7个条目,与创新能力呈正相关(P<)。积极的学习目的有利于研究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提高主动性,因而促进研究生能力的提高。护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设“护理事业风云人物”专题课和邀请“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给研究生讲座,鼓励研究生竖立远大的志向,培养研究生创新的高度责任感和有所作为的自觉意识。
学位选择方式本研究结果显示,调剂到护理专业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分显著低于选择科学或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调剂专业的研究生因为护士职业成就感不强,对护士地位的提高、护理事业的发展没有希望,导致其创新能力较低。护理人员对专业的认可和专业价值观的坚定也会影响其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导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护理事业最新进步与发展的教学,激发学生提高护理人员地位和彻底改变护理事业面貌的强烈责任感。通过强化教师的“主阵地”功效,以其对专业尊重笃信、敬业奉献及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知识结构感染和影响护生,提升其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
与同学、家人及导师沟通与同学、家人及导师之间的沟通情况体现研究生沟通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向他人求助的习惯。沟通能力是与人交流的基本能力。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在文献查阅、选题开题、进行实验、资料统计、论文写作、毕业答辩等诸多环节如果没有他人的指点和帮助,将会困难重重。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多锻炼研究生独立完成各种任务,在此过程中提高其沟通能力,并引导研究生之间经验的无私分享、遇到困难时的相互帮扶,努力打造一个团结合作的和谐团队。
护理毕业论文4
关键词: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探讨
一、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生在毕业前对所学知识和自身素质的自我检验与认定,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十分有益。1.是对教学成果的综合检验根据人才培养计划,三年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进入实习单位后,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等都通过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得以检验。2.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创新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没有创新思维,人们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科研论文的完成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对大学生创新素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日新月异,创新思维的养成对学生日后继续学习深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3.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论文写作是对所学知识实际的运用过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搜集材料、调查研究、实习实践等过程,对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巩固和延伸。同时,论文写作过程十分辛苦,通过这个过程的磨炼,可以更好打磨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二、目前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选题不当,缺乏创新。目前笔者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论文的选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实习带教老师推荐的课题,多是实验类论文;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自主选择的课题,多是综述性论文。从目前上交的论文来看,综述性论文创新性不足,有些学生甚至直接照搬教科书,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观点。2.格式欠规范,语言表达欠佳。虽然笔者学校对毕业论文有着明确的格式要求,但有些学生的论文在格式上仍旧欠规范,不能按照要求书写,比如图表的格式、参考文献格式、字体的大小、段落间距等。而在论文的语言组织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语言不够简练,白话较多,学术用语匮乏,也有些学生的论文存在语句不通顺、逻辑性差、错别字较多的现象。3.学生态度不够积极。就业问题对毕业论文的冲击越来越严重。笔者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实习结束后返校进行毕业答辩。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进入实习单位后,往往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实习工作中,实习快结束时,他们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转本的升学考试或者找工作上,对毕业论文的思考则较少。目前笔者学校还没有因为毕业论文而影响毕业的学生,所以使得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毕业论文并不是很重要,到时候突击一下就可以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4.指导老师指导欠缺。一方面,学生的论文选题、实验过程和论文写作都在实习期间进行,与校内指导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辅导不及时。另一方面,虽然学生的毕业论文都安排有指导老师进行辅导,但是由于老师较少,每名老师需要辅导6至10名学生,而且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人均辅导的学生人数还有上升趋势,加上老师平时教学任务繁忙,学校对论文指导的工作量认定较低,以及学生书写论文不积极等原因导致老师的辅导积极性不高。
三、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1.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德国柏林图书馆门前有这样一句话:“这里是知识的宝库,你若掌握了它的钥匙,这里的全部知识都是属于你的。”这里所说的“钥匙”即指信息检索的方法。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帮助。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检索课程,目前很多大学生在写论文之前,只知道“谷歌”“百度”这些日常搜索工具,对“知网”“万方”“维普”等专业检索网站了解较少,更别提一些国外的搜索工具了。所以,学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信息检索课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能通过专业搜索工具快速了解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2.突出实训教学地位。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突出实训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通过实训课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不断创新实验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老师还可以拓展实训课堂,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此外,实训课堂要特别重视实验报告的创新性和规范性,比如可以不按照实验原理、目的、步骤、意义等书写,改为综述报告或整理自己实验过程的问题和心得等。3.培养论文撰写能力。毕业论文的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推敲和修改。学生应该加强平时的写作训练,通过完成小论文的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要在学习生活中养成阅读科研论文的习惯,熟悉一些常用科研术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这对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撰写论文时,要体现科学性和逻辑性,先拟定标题,再把查阅过的参考文献罗列出来,哪些可能对自己的论文有帮助,写作的时候方便引用,然后撰写论文提纲、大标题、小标题,一项一项完成,形成初稿,最后再进行反复增删或修改。4.指导老师加强指导。指导老师的指导对提高学生论文质量非常重要。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定期询问学生的进度,利用网络通信工具充分互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论文写作中的各种困难。如果条件允许,指导老师还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目前,笔者学校的论文指导老师都是校内老师,为提高论文质量,也可以尝试采取“双导师制”,即来自临床实践的选题由临床指导老师指导实验思路,校内指导老师修改论文格式,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5.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学校应该加强对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从论文的选题、指导老师的选拔、论文的质量检查、论文的存档等环节加强管理。自网络信息化在高校普及以来,对毕业论文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讨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针对各自专业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不少优秀的毕业论文信息化管理系统被研究开发出来并投入应用,这些系统的应用将使毕业论文的整个流程更加规范化。
综上,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帮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写作能力、重视实训教学、加强论文指导和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论文质量,以期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侯振江,王凤玲,李红岩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4).
[2]郑楚,杨冬业。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
[3]汪炜,林慧,鄢印根。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创新与突破[J].教育与职业,2014(26).
[4]郭燕飞。如何指导高职学生基于项目过程的论文写作[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5]张浩,吴丽娜,杜凤霞等。实行“双导师制”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9(2).
护理毕业论文5
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的形式有待改进,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生物医药学部要求学生毕业论文必须与实习工作内容相结合,并保证“一人一题,真题真做”的毕业论文原则,因此,学生的毕业论文受到实习单位及具体工作岗位的限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学术性有限、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比如,2018届药学专业部分在医药药房实习的同学从事调剂工作,因其先进性及科学性并不突出,所以毕业论文只能采用关于大量处方统计相关的调研型论文。此外,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由于药房无法提供数据库中数据,学生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论文的质量仍然非常有限。因此,将论文管理工作前移,加强对实习基地及工作岗位的筛选,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的重要前提。(二)学生对待论文的重视程度、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仍需加强由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与学生实习、考研或考公务员,以及寻找就业机会的时间基本重合,所以学生的思想会一定的波动和起伏。部分学生会在毕业论文的工作上投入较少的精力,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比较依赖指导老师,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及时回应指导老师。个别论文内容和格式达不到专业要求,论文率比较高,这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相关训练仍存在不足。答辩过程中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述不准确、回答问题不自信,也说明该方面的训练有待加强。因此,制定更符合学部学生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化管理,是提升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保证。(三)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应进一步建设。部分新开设专业具备论文指导能力的教师数量不足,需要从进一步引进高水平师资和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加以解决。除了加强人才引进的工作外,提高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既要包括毕业论文的整体设计(即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及科学性),又要包括毕业论文格式的指导(即论文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为保证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迫切需要详细可行的论文管理制度及学生反馈制度,提高教师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规范教师的指导过程,明确有效的奖惩机制,从而保证和提高生物医药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的探索
针对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及管理现状,为提高学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构建并完善适合学部学情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从而实现对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质量保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确立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细则。1.明确管理方式和岗位职责。为更好的保证学部整体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制度明确采用学部、专业和指导教师参与、分工协作的学部三级毕业论文管理方式。由学部主任主责、教学副主任统筹协调、各专业主任及秘书组成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团队,团队人员都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学生毕业论文采用指导教师负责制,各专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解决毕业论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管理人员共同完成学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工作。同时,各专业还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行业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在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三个阶段中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指导,对于学部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2.强化过程性管理。在学校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基础上,通过制定贯穿整个毕业论文全过程的“生物医药学部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细则”,实现全环节、全方位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确保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主要从开题、中期和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加强过程性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开题阶段。开题阶段重点监控指导教师的资格和培训、论文选题质量的评价,不合格的学生由专业督促帮助整改。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秋季学期开学初,学部组织全体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培训,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在学部培训中明确毕业论文各阶段工作安排和时间节点,要求每一名论文指导教师申请论文指导专用邮箱,邮箱账号和密码交教研室报备。相应指导教师的邮箱地址由教研室或专业秘书通知给所有学生,要求学生将所有文件材料通过邮箱发送,指导教师必须在学生发来文件材料一周内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指导内容要在原有学生文字材料上进行相应批注,并通过邮箱发回,同时要求各位论文指导教师认真填写指导记录,学部和专业将通过邮箱不定期抽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和教师指导记录。开题前通过指导教师及其指导记录评价学生配合度和开题阶段表现,对表现差的不能开题者给予警告,学生改进后直接进行二次开题,二次开题成绩仍不合格者毕业论文成绩按不及格论处。针对学校原有开题报告中未能体现学生通过情况的问题,在开题报告中增加开题审查小组意见,同时制订开题报告评分表(表1),根据题目、内容、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量化评价,总成绩分数取三名专家评分的平均数,分数≧60为通过,分数<60为不通过。(2)中期阶段。中期检查阶段重点监控学生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在中期检查过程中,为了使评审专家能够对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进行更好的评价,制订了中期报告评分表(表2),增加了评分环节。根据毕业论文工作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内容进行量化评价,总成绩分数取三名专家评分的平均数,分数≧60为通过,分数<60为不通过。责令中期检查不通过的学生限期改进,进行二次中期检查,如仍达不到要求将停止其进行毕业论文的资格,毕业论文成绩按不及格论处。(3)答辩阶段。答辩阶段重点监控抽查学生论文质量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制定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质量评价表(表3),由专业(随机抽取3名指导学生)和所有被指导学生在答辩结束后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态度、能力和效果进行评分。将学生评分与专业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各占比50%)一起作为衡量指导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评分不及格的老师取消下一年指导资格,不允许参加评优,且奖金绩效评定表中该项成绩不计分。制订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表4),从论文的内容、格式等指标入手,对不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性进行量化;从专业知识角度入手,通过毕业论文选题情况、专业能力水平、创新以及成果等方面的指标,对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进行量化。将此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列入学部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细则,从而为专业跨度大、论文同质性低的各专业评价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依据,便于学部从不同专业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中评选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二)确定各类型毕业论文写作模板。为进一步提升及规范学部现有各类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团队依据北京城市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撰写规范制订出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写作模板(包含开题报告表、中期检查表等附件的写作模板),并发放给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毕业论文格式相对规范,减少了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格式问题上花费过多时间,从而将精力更多集中于毕业论文内容的撰写和指导。
三、生物医药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的实践
借助于系统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学部在20学生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做到前期部署安排全面细致,过程监控及时到位。对开题、中期汇报和答辩进行了分阶段统筹管理,由论文指导教师和专业论文管理人员对20390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在管理中强调指导教师责任制,强化指导老师的指导责任,采取所有学生毕业论文由指导教师统一检查确认无误再上交到专业的管理方式,学生论文的学术性和规范性均较好,各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均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成绩分布趋于合理,各专业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率接近15%,优良率在60%左右,达到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要求。因严格把关毕业论文质量,学部一名学生未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成绩记不及格延期毕业,这也为其他在校学生敲响了警钟,使其认识到毕业论文是一门对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考核的重要课程,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敷衍了事。因强调毕业论文的前置化管理,在专业岗位实习时,各专业都加强了实习基地及具体岗位的筛选力度。从20生物医药全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的类型来看,中药学、药学、生物技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四个专业以实验研究型论文为主,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形成论文。针对因护理学专业学生均在北京综合医院各科室轮岗实习导致的参与临床实险极少的实际情况,在遵循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护理学专业确定了“文献综述+护理病历型”的论文形式,即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和“护理病历”两个部分。针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岗位及具体临床工作,遵循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原则,康复治疗学制定“个案研究”型的论文形式,即要求学生针对某疾病个案全面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康复个案研究,撰写康复个案研究报告。20实验研究型论文的比例都有明显的增加,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以药学专业为例,实验研究型毕业论文的比例从2018届的36%上升到20的100%,实习岗位的专业性为毕业论文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可靠保障。学部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团队在已制订的指导教师指导质量评价表和学部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组织各专业完成20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评价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推荐工作。20毕业生2篇本科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4篇本科毕业论文获推荐北京市优秀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成果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事实表明,毕业论文质量评价量化管理很好地促进了优秀学生的培养。
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学部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学部进行了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制度的探索及实践,即通过制度的形式确立了学部毕业论文的三级管理方式,明确了开题、中期和答辩这三个关键环节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以量化评价的形式确定了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解决了不同专业论文评价的困难;根据各专业论文类型分类明确了包含附件在内的写作模板。同时,通过指导教师培训、专业交流评估、学部和专业检查、学生调查反馈等多种长效机制保证毕业论文各个环节持续有效运行,最终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20毕业论文的实践情况来看,该管理制度运行较为良好,对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高鹏,刘素芹,罗天雄.地方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的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6(2):168-170.
[2]李国华.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再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120-122.
[3]赵英军.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C].浙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229-234.
[4]张祖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