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精编博士论文【汇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91631

【导言】此例“精编博士论文【汇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优秀博士论文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教育 武汉大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C DOI:/

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的顶端,博士研究生位居研究生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大力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各培养单位为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纷纷推出了改革与发展的新举措。武汉大学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出了一些新的抓手。下文以其为例,谈几点思考。

1 创新平台的建设,突破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的局限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依托学科平台。经过几次大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和允许部分高校在一级学科目录下自主增设二级学科的改革,我国已建立起了比较全面的、具有时代前沿背景的学科专业目录。但是,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速度和国际上盛行的学科分类法相比,我国现在通行的学科专业设置的理念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因人设岗”的局限。因此,要想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在学科专业的制度设计上为他们提供能够进行创新科学研究平台。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武汉大学以学科分类建设为原则,以体现学科特色为着力点,结合“2011计划”,通过协同创新,培育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新的平台上,培养创新型的博士研究生。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庞代文教授的团体就是在学科交叉中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2013年1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一行来到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与庞代文教授主持的“新型生物医学探针技术基础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团体座谈。该团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据介绍,该创新研究团体于2006年10月获批立项,2012年11月结题。14位成员分别来自医学、生物、化学等不同学科,“多学科交叉”是其最大特色。该团体成员在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共同承担了部级项目70余项,其中团体成员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受团体项目资助发表的论文被SCI他引4000余次,其中影响因子10以上9篇,5以上110篇,在研究中形成了稳定的有较大影响的“生物医学分析化学”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该团体培育出了武汉大学一个新兴交叉的学科――化学生物学,并获批化学生物学博士点。而且,在这个新兴的学科平台上,庞代文教授指导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还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2011年,武汉大学出台了《武汉大学关于建设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的指导下,在读博士研究生以基于交叉学科导师团队的背景,通过课题申报的方式,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学校以专项资助的方式重点支持了7名博士研究生进入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进行特殊培养。目前这种培养博士研究生促进学科建设、新兴学科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双促进”改革新举措,深受导师和博士研究生的欢迎,发展势头良好。

为确保学科的培养质量,学校通过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按照一年每个学部评估2个学院,每3年对所有培养单位进行一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以评促建,在评估与建设中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博导评聘和上岗招生分离的管理制度

名师出高徒。要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一定离不开高水准、严标准的导师的指导。毋庸讳言,自从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固化成一个阶层后,部分教授获得“博导”的称号后,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科研创新的原动力,出现科研水平下降的现象。对此,武汉大学在完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招生制度的过程中,采取“评聘分离,动态上岗”的方式,实现“博导”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作为制度保障。

实施这一措施的具体办法就是:学校每年把博士生招生指标按照一个包含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生源状况、在读博士生数、培养绩效等指标的分配模型,下达到各二级培养单位(不是直接下达到导师),下达的招生指标数一定会小于该培养单位的博导人数。武汉大学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1300余人,每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只有1500余人,一个博导年均只能指导名博士生。博士生招生数量相对稳定及有限,而博导数量又在年年递增,这种尖锐而现实存在的矛盾,客观上为推行博导岗位目标管理提供了可能。这一改革举措,不仅在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在吸引优质生源上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对博士生的培养方式,存在两种主流倾向。一种观点认为,培养博士研究生就应该学习牛津大学的方式,在“咖啡+闲聊”的氛围中“熏陶”出杰出的人才;另一种观点认为,培养博士研究生还是学习美国的方式,在“核心课程+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训练”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但不管那种模式,导师在培养过程中都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如何规范和良性地发挥导师的主导权?武汉大学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导师提出了约束性的要求。

一是强化导师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博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高低、道德品行的高下,将直接彰显导师的责任心和指导能力。明确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奠定了确保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同时,在明确导师“第一责任人”的管理目标基础之上,推行博士研究生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协同培养的制度,在更好的学术氛围中使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根本保障和稳步提升。一些名导师科研项目多、学术活动多、社会活动多,而一些青年导师则“指导”经验相对不足,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武汉大学在明晰导师“第一责任人”的前提下,推行以二级学科为载体的团队指导方式,这样,如果“第一责任人”离校,博士研究生将会在团队其他导师的指导和督促下,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科研。这一制度为确保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培养环境。

二是办好“导师学校”。学校一年一度都会遴选一批新的博士生指导教师,针对新博导低龄化、学术背景来自海内外各不相同的现状,武汉大学专门成立了“导师学校”,按文、理、工、医四个学部,分四期分别对新上岗的博导进行岗前培训。导师学校的主讲人由院士、资深教授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的导师担任,这些名导师不仅把自己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导师们,还增加了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机会。“导师学校”深受年轻导师的欢迎。

三是实行博导科研信息和培养绩效信息公开制度。高校虽然是知识精英云集的地方,但依然流行中国传统的“熟人文化”。这在导师间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分割上表现尤为明显。如果不实行公开制度,按要求在申请招生资格填报科研项目和经费报表时,以往的情形是每个导师的表格都不是空白,但一旦招进博士研究生后,实际上却无经费供博士研究生科研之用。这种现象还不是个案,这成为影响提高博士研究生质量的一个重要阻碍。为克服这一顽疾,武汉大学实行博导科研信息和培养绩效信息公开制度,学位办为每个导师都建立起了资料库,届时导师的年度科研信息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绩效信息。当然,为了保护导师的隐私权,这种公开制度适宜在一定范围内,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进行。

3 调整招生结构,改革依考试分数定标准的传统招生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既在国际上以弱势状态与发达国家同场竞争优质生源,又在国内与非教育科研领域、时下热门行业同场竞争优质生源,因此我们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也印上了明显的“中国特色”烙印,即在博士研究生队伍中,有不少的“在职人员”。随着博士学位正规化和规模化时代的带来,“青黄不接”的紧迫性不复存在,特别是随着一批高水平“海归”博士的加盟,国内教育科技界的有识之士开始对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关注转移到培养质量上来,社会视点对“国产”博士由崇敬转向了挑剔。在此期间,少数博士生导师把自己的招生特权与一些不是真正有志于学术而是追名逐利的高官与高管,进行权权交易或权钱交易,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制度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社会上几乎形成了对在职博士生全盘否定的一边倒的浪潮。

作为培养单位,对此必须保持客观冷静的头脑。招不招在职博士研究生,高等学校应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力及定位来决定,也就是说要根据国情和校情作出决定。在近阶段,武汉大学根据地处经济后发展的国家中部的“985”“211”高校,按照“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顶天立地”的办学目标,决定对招收在职博士研究生的政策不搞一刀切,但必须限制在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为此,学校通过推行“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等招生方式,调整博士生招生结构,逐年扩大应届毕业硕士攻读博士学位的比率。对社会需求较大的少数应用学科,学校则严格限定培养单位在职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比例不得突破其总数的15%,且采用累进制办法核算其招生指标。

4 在培养环节上,建立“贯通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快速高效地提高培养质量,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武汉大学在尊重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前提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一,针对不同生源的来源状况,分别实行“1+4”、“2+3”、“3+3”不同的硕博连读的学制,建立起“贯通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优秀硕士生(含优秀本科生)能跨入到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研究队伍中来。“1+4”的学制适用于推免的优秀本科生。这类本科生进入硕士生学习阶段,经过一年的训练考察,发现潜质优秀的,从第二年就直接转入博士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为做大项目、出大成果选备人才。“2+3”的学制实用于本校和同类高校,或同水准的专业通过考试方式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因其第一年公共课所占学习时间比重比较大,一时还看不出其从事科研的潜能和意愿,在完成第二年的学习和科研训练后,优秀的硕士生在第三学年就直接进入博士生的研究写作阶段,把硕士论文写作答辩和找工作的时间就直接转在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科研上。“3+3”的学制则主要用于从兄弟院校本科毕业考上武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经过3年的训练后发优势十分明显的,则可以免试直接进入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写作阶段。三种选拔方式兼用,为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大开选贤之门。

其二,充分发挥武汉大学的综合优势,建立起校内外开放式协同培养制度。在国家“211协同创新计划”推出之前,武汉大学就有与中科院水生所和中科院武汉分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合作关系与成果。近些年,武汉大学除了在校内积极推行交叉学科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计划外,还大力探索跨校、跨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新型模式,同时在人文、社科和理、工、医的基础学科实行博士研究生国内访学的资助计划。这种开放式的培养制度尽可能地为博士研究生争取到了良好的科研训练资源与环境。

优秀博士论文范文【第二篇】

一、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4、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生必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否则按同等学力对待。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6年或6年以上(2010年9月1日前毕业),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2)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3)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2篇以上的学术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4)达到招生院系对同等学力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5、国外留学人员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并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书。

6、博士报考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7、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除满足上述第1、2、6、7条规定外,考生应是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良,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本校在学硕士生。具体选拔条件按照《郑州大学硕博连读实施办法》执行。

(三)“申请-考核”制:

2016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将在历史学院、物理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科学院继续试行对普通招考考生采取“申请—考核”制方式选拔优秀生源,探索博士生导师自主考核选拔博士生的新途径,具体选拔办法参见相关学院实施细则。请考生关注相关链接:历史学院、物理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6年博士申请考核细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科学院。

二、报名及考试方式

1、报名方式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申请硕博连读的考生和普通方式报考的考生一样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报名网址为。

2、申请硕博连读考生遵照《郑州大学硕博连读实施办法》研发[2015]12号文件精神执行。

三、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2016年1月25日至2月25日;

现场确认时间:2016年3月2日;

领取准考证时间:2016年3月4日下午15:00-17:00

现场确认及领取准考证地点:郑州大学研究生院(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综合管理中心633)。

四、体检

体检于3月4日在新校区校医院(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进行,时间见研究生院网站通知。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初试和复试

(一)除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外,普通方式报考的考生必须凭《准考证》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二)初试时间及科目:(考试时间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2016年3月5日上午 8:30—9:00听力

2016年3月5日上午 9:00—11:30笔试

2016年3月5日下午 口语、外语水平认定考试

2016年3月5日晚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政治

2016年3月6日上午:业务课一

2016年3月6日下午:业务课二

(三)考试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

(四)外语考试

博士生入学外语考试(英、俄、日、德、法语任选)分为听力、笔试和口语。其中,听力40分;笔试110分(词汇10分,阅读理解30分,完型填空10分,翻译30分,写作30分);口语50分。满分200分。

小语种试题题型除不含听力(在复试中进行)外,其他题型和分值与英语相同。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申请免于参加英语听力和笔试,但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认定考试即口语测试(小语种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1、TOEFL成绩85分以上(2年内有效);

2、GRE成绩1200分(旧GRE)以上;260分(新GRE)以上(5年内有效);

3、GMAT成绩650分以上(2年内有效);

4、IELTS成绩分以上(2年内有效);

5、WSK或PETS5考试合格(3年内有效);

6、在英语语言国家获得过硕士以上学位;

7、硕士(全日制)阶段为英语专业,并取得专业外语八级证书,现攻读非英语专业的博士学位。

(五)复试

复试日程由招生院系安排,所有考生均需按照招生院系的安排参加复试,具体时间由招生院系另行通知。

同等学力考生除初试时须加试政治外,复试时加试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两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具体科目请咨询报考院系)。

六、考生须提交的材料

1、专家推荐书2份;

2、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或证明书1份;

3、硕士生阶段的成绩单1份;

4、硕士论文(附评议书)1份;

5、复试时向复试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学术现状的概述、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所具备的条件基础等)1份;或职业实践业绩报告(专业学位考生提供);

6、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提交修读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及公开发表的所报考专业学术论文2篇;

7、根据教育部教学[2003]17号文件精神,取消报考博士生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的规定,但现为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培养培养的考生以及原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现为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考生,须征得委托、定向单位或所在单位的同意,并加盖该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我校教职工报考须加盖校人事处公章)。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委托、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影响录取等问题,学校不承担责任。

8、符合参加外语水平认定考试条件的考生须提交相关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现场确认时交研究生院审核。

以上材料1-6项须于3月3日前交本人所报考院系,院系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考生方可参加考试。第六条中的第7项“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现场确认时上交。

七、 奖励政策

(一)优秀考生奖励

我校及其他高水平大学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含硕博连读生),录取为我校博士研究生,入学报到后,可获得优秀考生奖金5000元,经学校认定为特别优秀的可获得优秀考生奖金20000元。

(二)奖助体系及有关政策

1、全日制(全脱产学习)博士研究生奖助类别和标准

(1)国家奖学金:博士生可按照国家及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参评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

(2)学业奖学金:标准为全额学费(10000元),发放比例100%。(国家奖励比例为70%)

(3)国家助学金: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即工资关系和档案转入学校者)助学金发放比例为100%,第一学年21600元/生/年,分为12个月发放,1800元/生/月。第二至四学年30000元/生/年,分为12个月发放,2500元/生/月。(国家发放标准为每生每月1200元,每年发放10个月,共计12000元。)

(4)学校提供“三助一辅”岗位,博士生可通过承担助教、助研(助医))、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由设岗单位或导师支付劳务费。

2、单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设立单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奖励在学校各类“创先评优”和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研究生。

(1)“十佳研究生”奖(1万元/人);

(2)研究生“优秀科研奖”(5000元/人);

(3)优秀毕业研究生奖(1000元/人);

(4)研究生“学术论坛”奖;

(5)为学校赢得重大荣誉的特别贡献奖等。

3、其他奖助

(1)“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优秀学位论文表彰计划、研究生国内外访学计划、名师名家讲坛、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奖励计划和研究生创先评优活动。

(2)“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面向所有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研究生,实行研究生项目申请制。具备科研潜质、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向学校申请并获得资助。

(3)“研究生暑期创新实践服务项目”,研究生通过申报获得资助。

(4)助学货款:落实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及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5)特困生补助: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研究生,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大资助力度。

八、其他说明

1、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在复试阶段进行。报考前,请考生务必认真核对是否符合我校公布的报考条件要求,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并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3、招生类型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在校期间按照学校实行的奖学金制度,享受不同等级的学业奖学金及助学金。招生类型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博士生按定向协议就业,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按所在招生单位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4、招生简章及目录中公布的招生计划是学校或招生专业根据培养条件所拟定的意向计划,所有专业招生计划以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因受国家下达招生计划所限,我校有些博士授权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导师2016年暂不招生或只招收硕博连读生,请考生务必经确认后再选定报考专业方向和导师;有些招生专业将在所有方向报考生源中优中选优,在实际招生计划的数额内确定当年的招生方向及导师。请考生务必认真查阅简章,对上述情况有必要的思想准备。

5、我校自然科学类(理科、工科、医科)各专业原则上招收全日制(全脱产学习)考生。人文社科类专业全日制(全脱产学习)考生应占75%。

6、高校辅导员招生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

7、报考导师全额资助制博士生考生应是应届硕士毕业生。

8、学费标准:10000元/年。

优秀博士论文范文【第三篇】

>>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我国科技前沿领域博士学位论文概况分析  对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电子文件保护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我国档案学硕博学位论文研究热点透视 2001—2010年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2008年~2012年我国高校档案学研究生统计分析 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分析 从博士学位论文看我国近年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我国首批武术博士学位论文在沪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总结与思考 我国档案学教育论文计量分析 我校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的实践与探索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与思考 近十年中国旅游类博士学位论文分析与展望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生物学类)获奖的要领剖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计量分析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际与省际分布特征分析 2006-2011年比较方法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蒋冠。政府信息公开目标取向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10]候卫真。论政府信息化取向与信息能力构建[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11]谭必勇。政府信息资源的目录控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12]王少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7.

[13]邵华。档案学的逻辑起点与学科建构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

[14]高大伟。档案学的元问题及可能的形而上[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1.

[15]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5.

[16]蔡梦玲,高俊宽。从档案学硕博招生看档案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档案学通讯,2014,04:21-26.

[17]胡莹。档案学视野下的东巴古籍文献遗产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

优秀博士论文范文【第四篇】

1.曹顺庆先生如何培养比较文学博士生

2.全球化时代海峡两岸比较文学的对话——"2007年复旦-辅仁比较文学博士论文学术交流论坛"综述

3.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4.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5.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新篇章──热烈祝贺北京大学设立比较文学博士点

6.台大比较文学博士班简介

7.“一带一路”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

8.中国比较文学泰斗季羡林——季羡林比较文学思想论略

9.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就业的关系

10.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就业的关系

11.关于比较文学:约书亚·司哥德尔教授访谈(英文)

12.上海高校比较文学专业创设"博士沙龙"

13.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兼论第四种比较文学观

14 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15 比较文学形象学

16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

17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8 移动的边界:比较文学的百年学科发展定位

19 学科调整与理论重构——从“外国文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 比较文学与第三种文学批评——兼论比较文学介入当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21 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概述

22 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理论视域及文学理论研究性质

23 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24 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论向度分析

25 比较文学的诉求:全球文学史观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26 重新规范比较文学学科领域

27 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2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

29 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

30 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

31 “译文学”之于比较文学的作用与功能

32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

33 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

34 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

35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构建设性的跨学科关系

36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

37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全球本土化”历程及其走向

38 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之精神基础——论勒内·艾田伯的“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

39 跨学科:比较文学成功的对策之一

40 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再探讨——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反思

41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推荐书目

42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

43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44 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格局

45 比什么?不比什么?——比较文学的差异性研究范式通论

46 比较文学的互文性与创造性文本的生成

47 比较文学危机及出路之我见

48 比较文学:在退守中求得生机

49 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50 中国比较文学30年的主题学研究

51 论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52 比较文学、传统与创新:马歇尔·布朗访谈录(英文)

53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

54 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55 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56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

57 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与再论“比较文学”的定位

58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与文化研究之争——论20世纪比较文学方法论的危机及其化解

59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

60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

61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五大难题

62 文学间性: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

63 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九个命题和三条建议

64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再生”与发展

65 比较文学和比较美学生态范式的发展

66 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

67 跨族群对话:中国比较文学的双重路径

68 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69 修辞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上)——一个现代方法论的考察与古代“哲学对话”的实例分析

70 “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

71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72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

73 当代美国比较文学的反思

74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

75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

76 当代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的挑战与彼此的互补

77 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

78 论比较文学研究中自我和他者的关系

79 当前比较文学的危机与出路

80 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定位的再思考

81 比较文学的教学与比较视域的培养——评杨乃乔主编的教材《比较文学概论》

82 互动认知(Reciprocal Cognition):比较文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83 比较文学的立场问题——以荣格与卫礼贤的立场为例

84 超越“国别文学”的“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理论形态和学科变迁

85 戴望舒翻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的缘由及意义

86 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再探讨

87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影响变异学研究

88 比较文学作为文学批评:学理、范例和批评

89 “宏观比较文学”与本科生比较文学课程内容的全面更新

90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体系化与本土化

91 比较文学未来发展之路——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变异学

92 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兼评比较文学论著、教材中有关"译介学"的论述

93 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人文之道

94 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新范式

95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回顾与瞻望

96 再论杨周翰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

97 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

98 全球化、文化研究和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99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变异问题

100 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的理念(笔谈)

101 比较文学变异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新建构

102 “比较”的超越性与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103 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978-2008)——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总结报告

104 丧钟为谁而鸣——比较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105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106 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

107 文化经典、文论话语与比较文学

108 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

109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寻找文学性原点

110 比较文学概念的语言分析及五种相关学科概念的界分

111 四川比较文学三十年

112 试论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

113 学科交叉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

114 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刍议——兼论比较文学学科的生存空间

115 从方法论看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

116 跨越性与比较文学学科定义的界定

117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118 从“比较文学”定义之争看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119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

120 “涟漪式”发展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曹顺庆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

121 跨类还是在分类系统中言说——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另一种陈述

122 比较文学:理论、界限和研究方法

123 2013年中美比较文学学术期刊评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79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