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弟子规的心得体会范文 弟子的心得体会范文【汇编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68479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一篇】

在孝的方面,《弟子规》中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想以前的行为,真的是惭愧呀!当我出门的时候,父母会对我说小心,当天气渐渐转凉时,父母会叫我多穿几件衣裳,而这些关心,在我耳朵里就成了罗嗦了话了,经常父母说话,不仅没有恭敬地聆听,而且经常左耳进,右耳出。有时候考试考的,不好的时候,父母难免会说我几句,可是我不仅没虚心接受父母的教导,而且还无理取闹地对父母发脾气,现在我学习《弟子规》后,父母的教导我会虚心接受了,而且会更孝。

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我深有感触,《弟子规》中道“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告诉我们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多余,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化好就要赶紧用功。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以前我读书的时候总是马马虎虎的,可是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会认认真真的读了,遇到不懂的题目,也不会敷衍了事,而是会问同学或老师,直到把它弄懂为止,这样,我的成绩也提高了。

我想,学习《弟子规》不仅是提高个人文化道德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学习文化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二篇】

第一段:引言(200字)。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读本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第一集“弟子规第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让人们意识到孝顺的重要性并且在后人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今天我们要聚焦的则是“弟子规第集心得体会”。在这一集中,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条道德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阐述得十分清晰明了。下面,我将就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第二段:正文一(200字)。

“弟子规第集”中规定了人们要积极且有效地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和聆听长者的教诲。其中,学习是其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注重“吃苦耐劳”,学习过程艰辛但其结果令人欣慰。然而,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却逐渐失去了。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希望自己在学习上能够取得更快的进步,而不愿意去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这一集从根本上提醒大家,要从学习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份付出,有恒心,才能将其变为实质性的收获。

第三段:正文二(200字)。

“弟子规第集”的另一个重点是人们需要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内心的强大意味着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让内心强大,首先就是通过自我约束。人们要从小开始训练自己,培养自己的内心意志,逐渐习惯于用理智去控制情感,习惯于面对外来压力和痛苦。同时,在内心强大的基础上,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四段:正文三(200字)。

“弟子规第集”的第三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互动的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待别人时要有同情心和谦逊之心。当我们身处在社会中时,我们应该始终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与他人之间的平等,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成功而骄傲自满,同时也不应该因为自己处于劣势地位而感到自卑。只有当我们真正能够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才能在社会中展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

第五段:总结(200字)。

总体而言,通过对“弟子规第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吃苦耐劳、内心强大、互敬互谅等等。这些理念可以在我们的当代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学会用他们来塑造自己,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立志欲坚,而恒心不绝,烦恼能摧;志道若水,而无攻无伐,清静能澄。”这正是一个完美的人格所具备的标准。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三篇】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它总结了古人在家庭教育和师徒传授中的经验,教人从小抵制邪恶,厚道正直,一直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宝典。而在其中,第一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有一句话:“身体勤、思虑周密,事虽小、勿让过。”在我的理解中,这句话所表达的意义尤其重要,也值得一直细细品味。

第二段:勤劳是成为优秀人的条件。

“身体勤”,勤劳是成为优秀人的基本条件,没有坚强的体魄和好的习惯,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这一点可以从身体具体的反映中得到印证:头脑昏沉、身体疲惫时,我们的思维会变得笨拙,我们的判断力会受到冲动和情绪的干扰。只有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逐渐培养自己的体魄和习惯,才能更好地理性思考和准确行动。

第三段:周密思考是高效工作的保证。

“思虑周密”,这是一个重要的品质,不仅适用于学习和职业发展,而且也适用于日常生活。它所蕴含的意义主要在于:事情不是单独完成的,必须包括您如何找到该事项,并在完成该事项时综合考虑一切细节,以确保其获得成功。这个习惯在项目管理和生活中都非常重要。通过下面的概述可以看出:一个周密计划、仔细思考、计划、清晰的目标和做事顺序都是高效工作的保证。

第四段:大事从小事开始做。

“事虽小、勿让过。”即使是最微小的任务,也不能马虎大意。学生时代我经常犯的又一个错,就是在做研究任务时稍微“糊弄一下”,认为它不重要或该不必拘泥于礼仪。但我发现,这样的态度在成为一名职业人士后是不可饶恕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一定是通过小的步骤来实现大的目标的。就像一个战斗机必须先完成训练,瞄准一个点然后攻击;我们作为职业人士也必须做到把每一个小的任务做好,才能最终完成一个重要的项目或目标。

第五段:结语。

总而言之,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需要从小养成勤劳和周密思考的好习惯。如果我们能践行并应用这些原则,那么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将获得相应的改变,我们的职业和生活都将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我看来,这是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一种处处有爱、重视细节、努力奋进的态度,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掌握的一种心态。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四篇】

初次接触《弟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父亲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父亲老家在农村,生活非常贫困,爷爷奶奶生病时,母亲把家中所有的积蓄和每月工资,全部拿出来给老人治病,而父母只好借债过日子。父母从没有刻意要求我们姐弟孝顺他们,而我们如今对父母都很孝顺,耳渲目染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早年虽然读过《三字经》、《道德经》,但读而不知其意,听了幸福人生讲座以后,才恍然大悟,《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是以五戒十善来检验约束自己的言行,然而五戒十善比较概括,具体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除了前面的两条,自认为还算及格外,其余每一条都有很多的不足,试想,如果时光倒退20xx年,当我们面对无邪而知礼的孩童,该是怎样的汗颜。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五篇】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品行和道德修养。在读完弟子规后,我深感这本经典的重要性和教益,不仅是对儿童,对成年人也有很大的启迪。以下是我读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首先,弟子规教会了我虚心听取长辈的教诲。在今天这个充斥着各种信息和诱惑的时代,很多人都倾向于自由观念,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批评。然而,弟子规告诉我们,长辈的教诲是有价值的,应该虚心听取并加以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其次,弟子规告诉我要尊敬父母。尊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个人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尊敬父母不仅仅是口头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表达出对父母的尊重之意。只有在家庭中保持良好的秩序,尊敬父母的权威,我们才能够体会到家庭的温馨和谐,同时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价值观。

再次,弟子规教会了我懂得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弟子规教导我们要感恩周围的一切,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关怀之恩等等。只有懂得感恩,我们才能够珍惜已经拥有的,并且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之心也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幸福。

然后,弟子规教给我懂得要谦虚。谦虚是一种美德,它能够让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弟子规告诉我们,不管是在与他人交往中还是在学习中,都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接受他人的指导和意见。只有谦虚,我们才能够真正进步,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弟子规教给我要保持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人成功的基础,也是品行端正的表现。弟子规中告诉我们要遵守规矩、守时、爱整洁等等。这些看似细小的事情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只有保持良好的习惯,我们才能够变得更加自律、高效和成功。

总之,弟子规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经典之作,对人的品行和道德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读弟子规,我明白了尊敬长辈、尊敬父母的重要性,懂得了感恩和谦虚,还培养了良好的个人习惯。这些都是我珍视一生的品质和价值观。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贯彻弟子规中的教益,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幸福和有意义。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六篇】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家庭教育的课本。它是以圣贤之道,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人人通过学习圣贤的教诲,落实圣贤的教诲,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贤。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幸福成功,都要以道德品行作为根基,而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

许多人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习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弟子规"三个字"规"是规矩,"弟子"是什么意思?是学生的意思。谁的学生?圣人的学生。

《弟子规》是根据孔老夫子《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作为整篇的纲目来进行开解的。《弟子规》是孔老夫子要求他的学生们必须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冉求都不是小孩子,他们都是成年人,都是大贤大德之人,都是力行《弟子规》的典范。我们想要做圣贤人的好弟子,就必须要在生活规范方面去扎根,而《弟子规》就是扎根的教育,是让我们能够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成圣成贤的根基。因此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要学习,也都应该落实到生活中去。因为祖国的未来就掌握在孩子的手里。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德行,纵然他有科学知识,将来必定会形成让社会混乱的一种力量。而且他越有科学知识,但是没有品行就越危险。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才无德是毒品",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德、有才的好孩子。现在的社会普遍都强调功利、强调竞争,都以"利"作为行为的.准则。如果这个事情有"利",大家就趋之若鹜去做了。如果没"利"可图,大家就都不愿意干。久而久之在"利"面前,人们就会忘记了道义。的悲剧。因为在孩子心目中只有利、没有义,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中国古代的经典《礼记·学记》篇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我国的国民重要,对世界人民也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利与义面前,一定要懂得分辨清楚,如果脚跟稍微不稳,就容易堕落。《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顺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的圣贤教育,都从孝开始教起。而《弟子规》从头到尾,就是教一个孝字。孝是根基,一个人懂得了孝,他的德就展开了,他的人生态度就能得到提升了,幸福也就随之而来。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七篇】

9月底知道关于华纯的消息,想给孩子报名的愿望很强烈,报名表却一直迟迟没有递出,原因就在于我学《弟子规》时间不长,力行更加不算好,所以害怕自己写出来的心得体会过于肤浅,不被老师看好,更担心会因此影响到孩子的录取。

想过到网上去搜索一些关于力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然后自己再加工一下;也想过突击看完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讲解》,再认真来写……随着群里老师不断地公告华纯的进展、现状,我被老师的真诚感动了,我不再打算在文字上下功夫,而是学习华纯教育中心的精神,如实写下自己学习、力行《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在此也感恩华纯教育中心的榜样作用!

我真正开始学习《弟子规》是今年五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馆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论坛之后。参加完那个论坛,我感觉自己已经多年没有像那样热血沸腾了,整个会场的那种浩然正气,那种爱国情怀,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感觉整个人都被充盈着,持续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会场中演讲人多次提到《弟子规》,于是回家首先找出家里的《弟子规》,第二天早上就开始读起来。

刚开始读的时候真有些如获至宝、如饥似渴之感,每天读上十多遍都不舍放下,三天后为了节制这种过度热情才刻意减至每天只读三遍。刚开始只是满足读的欲望,渐渐地当自己的言行没有做到书上所讲时,书上的原话会从脑海里蹦出来,然后言行上开始慢慢改正。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每读到此句,就想到父母现在年岁已大,最大的希望是儿孙能经常陪伴在左右,承欢在膝下,于是尽量带上孩子多回家看公婆,也不忘打电话问候爸爸;每逢节假日陪伴完公婆也抽出一个时间回老家看看爸爸,虽然来去匆匆,也能感受到爸爸的欢心满足。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以前在用餐时,不懂得谦虚礼让、长幼有序,开饭就吃,而且选自己认为较方便的位置入座。现在用餐时我会等公婆、姐姐姐夫落座后我才近桌前,选一个不太好取菜的位置坐下,等公婆、姐姐姐夫动筷后我才举筷。行走时也是尽量让长者先行、将方便留给他们。这样做下来我感觉自己收获到的是一份自在与心安。

衣贵洁,不贵华。随着同事们衣着越来越高档,价格越来越贵,我也学会了买衣服进出高档商场,讲品牌,比价格,生怕穿差了会被人瞧不起。现在学了传统文化,学了《弟子规》,我不再去商场买衣服,也不讲究名牌,更注重经济实惠,买的衣服既便宜又得体,心里更欢喜,而且不需要的衣物再便宜也不买。改掉了奢华的作风,也为家里节省了不少钱,真好!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以前碰到发生点什么事,我也想去看个究竟,听同事、朋友背地里说三道四,我也想问个清楚,现在我会尽量避而远之,少看少听。反观下来我也并未损失什么,倒是落得一身清静,还少了一些因感慨而生的烦恼。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学了《弟子规》,我学会了不随便乱说看到的事情,也不乱传听到的事。明白看到、听到的未必就是事实,也少了很多是非、纷争。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当看到别人有了不好的言行时,我会觉察下自己:我有没有?如果发觉自己也有,就在心中暗自提醒:我也是同类,一定要改正,不可再犯;如果自己没有,则警醒自己不能犯那样的过错。渐渐发觉自己自我觉察、自我反省的能力变强了,也不再象以前一样看到别人的不是就在心里随意评判,包容心也增强了些。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去。以前也会喜欢听到赞美之词,听到批评就会不高兴、生气甚至反驳,现在我会尽量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批评之词,用心去体会别人的批评、检讨自己的过错;听到赞美也不象以前那样心生欢喜,而是一笑置之。我收获到的是对我说真话的人多了,跟同事、朋友的关系近了。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我有一个毛病——上班爱迟到,其实心里很想改,可还是时有发生。以前单位实行抽查制,如正好抽查那天迟到,我总是想尽办法逃脱掉,不被处罚。现在单位实行指纹打卡,我也学了《弟子规》,我选择勇敢面对自己的迟到,不找任何借口,直面错误,并在行为上彻底改正。虽然这样的结果是在公司范围内通报、罚款,会引来别人的非议,也会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但会换来我行为上的真正改过;我知道我仍然有机会找理由、编借口改变这个结果,但那样我还会心存侥幸,迟到仍会继续伴随着我,我心里还会欠下一份掩饰的债。两相比较,我选择了前者——改过,让迟到不再发生,让自己真正做一个守规则的人!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别人的隐私,我不会去轻传,但我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有时还快言快语脱口而出,现在我学会了看到别人的短处不说出来,在脑中一闪而过,听到或看到别人的隐私,更不会说,并随即将之忘却掉。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当明白称赞别人的善行也是一种美德时,我开始尽量去表达对别人的赞美,鼓励他的善行,也增加对方的自信,让其更善更美。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以前遇事总爱报怨,而且抱怨时总是放大怨恨的事却忘掉或缩小了也曾受过对方的恩惠,因此生气伤身也伤了与对方的和气。现在我牢记了此句,并时常用来提醒自己,我会在发生不愉快时尽量去想对方曾给予我的恩惠,去感恩他、理解他,化解掉一时的不快。几次用下来,感觉这句话的效力可真大,能迅速化解怨气,恢复平静。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智。自从学了传统文化,我看传统文化的书、视频,听爱和感恩的歌曲,参加各种传统文化的学习班,占去了几乎我所有的业余时间,以前热衷的心理学书籍对我也失去了吸引力。因接触了传统文化,我坚持了近五年的心理学的学习也黯然失色,我欲放弃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来,我不想破坏我的心志,受到任何干扰。现在电视、肥皂剧更是远离了我的生活,我觉得看电视简直是浪费时间;电脑也只是我听爱和感恩的歌曲、看传统文化的视频,学习传统文化的工具。这样下来感觉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丰富,而且乐在其中!

最令我欣慰的是,我发现老公、儿子也有了悄然变化。以前家里的大小事宜有两位姐姐、姐夫张罗,作为家里的长子,老公很少参与,是能不操心就不操心,对此我心有不满,可对于家里多年形成的习惯我又无从表达。这次婆婆住院,我发现老公变了:在医院的告家属通知书上,老公主动从他姐姐手中抢过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电话(有事急呼);中秋、国庆休假期间老公每天都去医院看望婆婆、送饭,一天也没间断。这些变化虽然微不足道,但看在眼里让我非常感动,我看到了老公在力图扭转一个在家里延续多年的习惯和作为儿子的担当!儿子的变化也让我很感高兴。上高中的儿子可支配的时间更少了,所以每次放假都惜时如金,不肯将他玩的时间挪用一点。这次在国庆放假前儿子主动问我国庆节有什么安排,我告诉他奶奶住院我们要去看望,并得知儿子班上十几个同学相约国庆节那天一起去看一个会展。我认为这对于很少跟同学相约出行的儿子来说是一个跟同学相处的好机会,建议他可答应跟同学出行,改日再去医院看奶奶,结果儿子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在国庆节这个节日里看奶奶为重,推掉了同学的相约出行。他认为看奶奶、尽孝道更重要!而且看完奶奶之后还主动跟我一起赶回老家看了外公,儿子有近两年没有回外公家了,是“要尽孝道”让儿子选择了将放假玩的时间拿来看望长辈,以表孝心!

以上是我学习、力行《弟子规》很肤浅的一点心得体会,还望老师多多包含和谅解!虽然接触传统文化时间不长,但它给了我一种找到根的感觉,并强有力地吸引着我。它能揭开覆盖在心灵上层厚厚的东西,直达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唤醒最初的.、本来的最真最善最美的东西并让它散发出来!同时让我更有力量、信心去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我坚信传统文化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八篇】

《弟子规》是一部传统的启蒙读物,它教育年幼的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其中第四讲“规矩”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因为它是引导孩子们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法则之一。本文将分享对弟子规第四讲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引起读者们的共鸣。

第二段:规矩的重要性。

第四讲开篇就明确了规矩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矩是我们生活中的根本,是我们行为准则的载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例如作息时间,食品安全等,这些规章制度既是文化传统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如果我们不能顺应规矩,我们的行为便会超出常规,这就使得我们成为异常人物。

第三段: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弟子规强调要“一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要定期审视自己的行为,看自己是否做对了或者做错了什么。如果我们常常反思自己,发现自己有一些错误的习惯或者行为,就应该认真纠正。因为一个人的习惯会直接决定他的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例如勤俭节约,守时守义,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第四段:规矩与自由的关系。

很多人误认为规矩就是束缚,它会限制自己的行动自由。但是,规矩和自由实际上不是对立面。相反,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规矩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扼制人们的自由,而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人们的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等等。如果缺乏规矩,我们的社会将陷入混乱,大家的生活和自由都会受到威胁和破坏。

第五段:总结。

弟子规第四讲告诉我们,规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养成好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遵守规矩,维护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在我们的行为中,应该始终把规矩牢记在心,做到合乎规矩,不纵容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中,享受自由和幸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76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