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初中地理教学计划(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19107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第一篇】

本学期我们地理备课组将继续在学校的带领下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水平。

二、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教学常规管理检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做好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改教研等工作。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擅自调课,不随意占课或让课;按时进课堂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中途不无故离开课堂;坚持不懈地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打造“爱心课堂”(以爱启乐、以乐激趣、以趣生情)。积极主动地开展学校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继续做到学校提出的“四精四必、三不”原则,即精讲、精练、精批、精评;有留必查、有查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不批不反馈不布置。执行教育分局新颁布的《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指导意见》,加大对作业布置、批改的研究力度。作业内容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布置作业,适当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作业批阅及时。原则上不留课外书面作业。通过课内外辅导,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和精准帮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断进步;不做有偿家教,抓好课堂。

具体措施:

(1)备课组计划和学校安排吻合,组内成员合作共赢。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集体出智慧,资源共享。

(2)按时参加教研组主题(专题)教研活动和八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在第一周制定每次教研主题,集体备课制定每次活动的课题,采取“一次一题一次一课的活动方式,以“微课”微助手,每次活动不贪多求全,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一次介绍一种方法。集体备课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集体备课过程做到“四有”:即有主讲人、有交流、有记录、有实效。“五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检测评价。个人备课要求提前超周备课,教案书写方面,要求均为手写教案。

(3)强化课堂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擅自调课,不随意占课或让课;按时进课堂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中途不无故离开课堂;坚持不懈地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活动,继续打造“爱心课堂”(以爱启乐、以乐激趣、以趣生情)。

(4)严格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管理:继续要求教师预作业。一并纳入常规检查内容,继续做到学校提出的“四精四必、三不”原则,即精讲、精练、精批、精评;有留必查、有查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不批不反馈不布置。执行教育分局新颁布的《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指导意见》,加大对作业布置、批改的研究力度。作业内容要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布置作业,适当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作业批阅要及时,周批阅次数为周总课时减1。实行每月十五号为“无作业日”,无作业日当天不布置作业。七年级地理基本不留书面作业。

(5)辅导管理:通过课内外辅导,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和精准帮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断进步;坚决杜绝有偿家教。

(6)考试与评价管理:发挥考试评价功能。把好期末考试的命题关和阅卷关,以优良的考风赢得社会和家长更高的认可。考试之后,认真地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填写考试质量分析表,通过考试总结教学得失,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另外,要加强单元知识的检测,重视检测后的评价反馈,探索多样化的评价的手段,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和鼓励性评价。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评价等工作。

2、深入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活动。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点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措施。

1、继续深化“定—学—探—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式及“教学评一致性”,建立班级小组建设制度,完善学科合作学习小组,制定小组合作的规则和管理机制。

2、以学校高效课堂所具备的几个本质特征的大框架下,试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3、学习20xx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有关“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对核心素养有初步了解。

阶段性目标:

1、继续深化小组合作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一致性”“核心素养”为导引,适时引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初一各学科、教学能手工作室和精品课项目组初步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他年级学科的课堂有高效课堂所具备的几个本质特征的元素存在。

2、学生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学习效率得以提高、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得以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初步认同感。

3、争取推出能在教育分局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汇报的课程。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树立校本教研意识为中心,整合各项常规工作,为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1、学科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2、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三、本计划应达到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通过中国地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并具有初步的科学地理观,了解基本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承担的任务,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地理知识基础。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

绪言第一章第一节。

2

第一章第二节。

3

第一章第三节。

4

综合探究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5

单元测试讲评国庆放假。

6

第二章第一节。

7

第二章第二节。

8

综合探究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9

第三章第一节。

10。

期中复习。

11。

期中质量检测。

12。

第三章第二节。

13。

第三章第三节。

14。

第三章第四节。

15。

综合探究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16。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第三篇】

1.加强新课标的学习,适应课改要求。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各年级都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把课标要求或大纲要求落实到学生的体验中去,落实到学生的参与中去。

3.加强地理学科的专业语言――地图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绘图的能力。

4.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研质量。面对新教材新课标,各学校必须集体研究,集中备课,充分讨论,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共计四章12节:。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讲述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与民族。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通过具体实例讲述了中国壮丽的山河与优越的气候条件。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分析了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并具体说明了我国的土地与水资源状况。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介绍了我国的交通业和工农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概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四)本学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

八年级: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概况,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思想目标: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从知识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良好的人地观。

(五)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7、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总之,新的学期开始,一定要把教学工作做到实处,使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第四篇】

初中地理作为次科存在教学时间不足,学生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地理科要求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虽然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实际上一些知识点还是比较难于掌握,遗忘率非常高,如资源中矿产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规律等,如果硬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会严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做到教学上使学生通过“悟”来学习,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放下包袱,对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只要求学生知道便可以了。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即是开发学生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就能更好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对地理科的好感,为将来高中地理的高层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各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兴趣。地理作为次科,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更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学生会放弃地理这一科。但地理课本的知识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引证了地球的自转;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番禺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

2、情景感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途径,而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更是比较可用的。如讲述到沙漠地貌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实物景观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气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师讲一万句有用得多。又如讲述南北气候异同时,用两张南北方特色景观的图片进行对比,再加上表格练习,学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讲西欧和北美气候和地形关系时,运用寥寥数笔的简笔画画出两个地区的差异,再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效果更好。

3、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有所“悟”。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4、合理的讨论是启发学习的好方法。

过去,我们的教学一直强调提问、讲授、严肃的课堂纪律,却从来没有安排学生讨论,其实这是个误区,其实,只要教师调控得当,预留一定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讨论的时间,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讲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时,列出几个引导性的提纲,如:对气候影响的四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对南极气候的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其成因,通过过去积累下来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5、培养外展思维是“悟”的提高。

地理教学的感悟还在于举一反三。地理课本的知识内容与一些时事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一些热点问题,在增加地理知识的可用性的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就可由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延伸至开发大西北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有关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讨论研究开发西北地区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纷纷表示真正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6、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如果设计安排得当,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我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观星,面对满天繁星,细听星座的动人传说,通过高倍放大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形山,学生的兴致未曾如此高涨过。虽然,对于星座的知识,他们不一定会懂,但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被激发起来。

7、动手制作效果更佳。

自己设计并动手制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标本、地理小资料,会使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识。如讲到南方的水稻土、红壤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标本并进行观察记录,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到经纬线的分布时,在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再进行观察后完成表格练习,效果比教师费力讲解效果好。

8、让学生设计一些小表演或演示也能提高学生的悟性。

在地理教学中,有一些本来很有趣的知识内容却被课本讲述得非常枯燥,此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图片、声像资料或文字资料,进行自己设计的演示,效果也不错。如讲到旅游时,课本的风光图片非常有限,文字内容太过严肃,会做成学生感到难记的现象,这时可由学生担任导游的角色,让他们自己收集资料来讲述祖国河山壮丽的风光和旅游名胜分布的位置(可联系交通中铁路的分布),又或者让他们制作相关内容的手抄报,以及风光照片进行演示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感悟知识。又如讲述广州地区“三年一中变”的成果,就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自主编辑,进行演示性讲解,教学效果比老师讲授好得多。

9、增强学生的阅读机会,让他们学会发问、懂得看书、学会查找资料,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理的科普读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如《少年科学》、《世界奇观》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述课外所学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悟性。

地理知识之间带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和规律性,学习上要悟,则要求教者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懂得知识间一般的联系,引导他们去发掘课本上的知识,不要包办一切。如在区域地理中,气候一般都受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的影响,气候和地形等又决定了区域的自然特征,而经济特征、人口分布和生活特色又受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交通和资源分布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讲课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规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综合法),为他们将来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好像讲述青藏地区的特点时,由于前面已讲述了多个区域特点,学生已大概掌握了区域特征分析方法,此时,就不应再由教师讲授太多,教者可列出几个提纲式的引导问题,让学生分小组研究解决,再由教师整理出思路。另外,也可以设立一个地理主题,让学生按小组收集资料进行讲解,效果也好。

小结。

前面所讲述的只是个人的粗浅见识。在实际教学当中,还需要对地理的教学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革,特别是考试制度和内容的改革(现在有关部门已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使教师摆脱教材的困扰(初中地理教材编排过于严紧,缺乏轻松)以及作为次科的制肘(教学时间不足、课外活动时间和资金严重缺乏,教学用具欠缺等),做到教者放心、学者轻松的良好局面,只要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真正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就可以了。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第五篇】

初中地理作为次科存在教学时间不足,学生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地理科要求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虽然每年都有所下降,但实际上一些知识点还是比较难于掌握,遗忘率非常高,如资源中矿产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规律等,如果硬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会严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做到教学上使学生通过“悟”来学习,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放下包袱,对一些难懂的知识点只要求学生知道便可以了。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即是开发学生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就能更好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对地理科的好感,为将来高中地理的高层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各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兴趣。地理作为次科,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更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否则学生会放弃地理这一科。但地理课本的知识编排过于严肃,趣味性不足,故事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开展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触类旁通,做好引导,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引证了地球的自转;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番禺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

2、情景感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感性思维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途径,而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更是比较可用的。如讲述到沙漠地貌时,让学生从一张清晰度高的实物景观照片中感悟出沙漠气候干燥特征,其效果比老师讲一万句有用得多。又如讲述南北气候异同时,用两张南北方特色景观的图片进行对比,再加上表格练习,学生“悟”性便能加深。再如讲西欧和北美气候和地形关系时,运用寥寥数笔的简笔画画出两个地区的差异,再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效果更好。

3、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学生有所“悟”。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4、合理的讨论是启发学习的好方法。

过去,我们的教学一直强调提问、讲授、严肃的课堂纪律,却从来没有安排学生讨论,其实这是个误区,其实,只要教师调控得当,预留一定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讨论的时间,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讲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时,列出几个引导性的提纲,如:对气候影响的四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对南极气候的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其成因,通过过去积累下来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5、培养外展思维是“悟”的提高。

地理教学的感悟还在于举一反三。地理课本的知识内容与一些时事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一些热点问题,在增加地理知识的可用性的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就可由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延伸至开发大西北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有关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讨论研究开发西北地区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学生纷纷表示真正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6、开展多种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如果设计安排得当,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我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观星,面对满天繁星,细听星座的动人传说,通过高倍放大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形山,学生的兴致未曾如此高涨过。虽然,对于星座的知识,他们不一定会懂,但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被激发起来。

7、动手制作效果更佳。

自己设计并动手制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标本、地理小资料,会使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识。如讲到南方的水稻土、红壤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标本并进行观察记录,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到经纬线的分布时,在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再进行观察后完成表格练习,效果比教师费力讲解效果好。

8、让学生设计一些小表演或演示也能提高学生的悟性。

在地理教学中,有一些本来很有趣的知识内容却被课本讲述得非常枯燥,此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图片、声像资料或文字资料,进行自己设计的演示,效果也不错。如讲到旅游时,课本的风光图片非常有限,文字内容太过严肃,会做成学生感到难记的现象,这时可由学生担任导游的角色,让他们自己收集资料来讲述祖国河山壮丽的风光和旅游名胜分布的'位置(可联系交通中铁路的分布),又或者让他们制作相关内容的手抄报,以及风光照片进行演示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感悟知识。又如讲述广州地区“三年一中变”的成果,就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自主编辑,进行演示性讲解,教学效果比老师讲授好得多。

9、增强学生的阅读机会,让他们学会发问、懂得看书、学会查找资料,成为学习的主人。

地理的科普读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如《少年科学》、《世界奇观》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述课外所学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悟性。

地理知识之间带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和规律性,学习上要悟,则要求教者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懂得知识间一般的联系,引导他们去发掘课本上的知识,不要包办一切。如在区域地理中,气候一般都受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的影响,气候和地形等又决定了区域的自然特征,而经济特征、人口分布和生活特色又受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交通和资源分布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讲课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规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综合法),为他们将来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好像讲述青藏地区的特点时,由于前面已讲述了多个区域特点,学生已大概掌握了区域特征分析方法,此时,就不应再由教师讲授太多,教者可列出几个提纲式的引导问题,让学生分小组研究解决,再由教师整理出思路。另外,也可以设立一个地理主题,让学生按小组收集资料进行讲解,效果也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1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