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性论文【优推5篇】
【导言】此例“护理研究性论文【优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护理研究【第一篇】
心理干预改善乳腺癌手术病人心理障碍 冯洁枝,吴燕萍,梁祖兰,Feng Jiezhi,Wu Yanping,Liang Zulan
妇科手术病人焦虑程度评估与对策 陈跃文,王晓黎,Chen Yuewen,Wang Xiaoli
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于淑萍,刘秀平,王天松,Yu Shuping,Liu Xiuping,Wang Tiansong
手法按摩治疗肠梗阻39例 苗素侠,Miao Suxia
采用臀高位外倒转术纠正妊娠期臀位102例 张秋萍,陈冬姝,Zhang Qiuping,Chen Dongshu
弓箭形固定架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刘益平,Liu Yiping
两种吸痰管及吸痰程序效果观察 严吕芳,饶晓玲,何克芝,刘美玲
静脉注射少量利多卡因减轻静脉给药引起的疼痛 张红伟,马书敏,张斌,岳邦超,徐界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肝素治疗中的应用 苏新华,高秀云,Su Xinhua,Gao Xiuyun
防止瓶塞微粒进入溶液的方法 韩希芬,张桂莲,谷俊梅,Han Xifen,Zhang Guilian,Gu Junmei
曲马多及东莨菪碱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止痛效果观察 田同荣,Tian Tongrong
碳酸氢钠致局部水肿1例 石凤鸣,Shi Fengming
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58例 刘爱芹,高华强,马云华,Liu Aiqin,Gao Huaqiang,Ma Yunhua
甲腈利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姜莉,管国云,Jiang Li,Guan Guoyun
芒硝治疗静脉炎59例 刘秀萍,邢玉梅,Liu Xiuping,Xing Yumei
医疗器械防锈处理 孟晓丰,Meng Xiaofeng
乳香没药治疗冻疮 杨柏如,Yang Bairu
1例食管癌并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护理 张灵芳,Zhang Lingfang
轻度电击伤致死1例 李萍华,Li Pinghua
生姜敷脐法治疗损伤性腹胀60例 姜云英,张荣芳,石春,Jiang Yunying,Zhang Rongfang,Shi Chun
改良式烟卷引流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 梁卫洁,邓春华,Liang Weijie,Deng Chunhua
鲜地龙加白糖外敷治疗感染性褥疮25例 孙爱叶,马继红,Sun Aiye,Ma Jihong
改制可侧方固定头架的临床应用 王和信,张瑛,Wang Hexin,Zhang Ying
介绍一种胃肠减压置管法 徐翠荣,徐明英,李月芝,Xu Cuirong,Xu Mingying,Li Yuezhi
与澳大利亚"开心行动医疗队"两次合作有感 李爱军,林有光,方小君
传播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任省华,许岩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讨 周正颜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孙兆贞,李平
48例膀胱肿瘤病人的整体护理 韩丽茹,陈翠兰,张光
凤凰衣治疗褥疮16例 刘新霞,胡燕玲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李漓,古成璠,肖蓉
心脏术后病人早期行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观察 韩冬梅,李杏敏,杨秀珍
骨盆骨折并尿道损伤男性病人尿管插入法 王桂英,董清芳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陈一芬,庞素珍,荆腊滢
词“Care”释义 颜画,金永芳
癌症病人应对研究进展 王玉琼
从老年人生活方式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策 肖柳红,钟华荪,王育珊
橘皮冲饮治疗顽固性呃逆9例 周惠芳
国际眼病中心病房管理体制探讨 张帆
院外心脏病集群监护网络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 班桂玲,彭联军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周双莉,仵晓梅
介绍一种肠减压防污袋 姜丽荣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王淑芹,栾明霞
浅谈三查七对以外的差错防范 侯建华,吴幼娟
试探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护生素质教育 陈志英
在护士继续教育中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考试的启示 金瑞华
深化护士素质教育的再探索 史瑞芬
输液卡的临床应用体会 耿利琼
血气分析与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的关系 彭一平,华陵莉,王素芬
游离大网膜颅内移植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病人的术后护理 刘秀芳,高岸英,陈秀花
泰素联合铂类治疗卵巢癌病人的护理 潘翠芳
少年儿童轻生原因及心理护理 马丽,李庆麟
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叶桂荣
经皮股动脉穿刺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不良反应护理 郝润娥,Hao Run'e
运用护理程序进行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监控 张占香,王桂玲,Zhang Zhanxiang,Wang Guiling
院前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王靖,曹秋花,Wang Jing,Cao Qiuhua
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要点 李慧娟,乔惠芬,Li Huijuan,Qiao Huifen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人的护理 李怡,Li Yi
精神科男病房特岗人员的配置与效果 李俊凤,刘新梅,张红卫,Li Junfeng,Liu Xinmei,Zhang Hongwei
桡动脉穿刺疼痛的护理干预及效果 夏玲,Xia Ling
呼吸机的管理流程 刘喜文,郎红娟,杨瑞,郝璐
两种吸痰方式舒适度的比较 温韬雪,唐永林,Wen Taoxue,Tang Yonglin
BD留置针肝素帽氧化变质原因分析 刘水玉,Liu Shuiyu
持续的医疗质量管理在提升医院品质中的作用 邢丽安,尚飞,Xing Li'an,Shang Fei
危重患儿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吴晓燕,Wu Xiaoyan
护理研究【第二篇】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挑战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医疗环境存在医疗资源不足、卫生保健费用逐年增加、护理人员缺乏等问题。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健康结局成为护理界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1992年Lott初次提出的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vecaremodel,CCM)是随着这些问题呈现的。目前,该模式已在国内外护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将总结协同护理模式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经验,为国内协同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1协同护理模式概述
1.1协同护理模式的定义
协同护理模式是在人力、财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护士指导患者执行自我照护活动,充分发挥患者潜能,同时鼓励家属参与并帮助和监督患者完成自我护理行为,强化三者的协同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拿大初级卫生保健大纲赋予协同护理新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合作,给予患者或家属独特的技能指导和知识宣教,以帮助其处理各类健康问题。
1.2协同护理模式的内涵及目标
CCM是以Orem自理理论作为其理论框架。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激发和培养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参与护理。它的主要目标是:(1)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去激发患者和家属参与健康护理的能力。(2)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最大潜能。(3)强化护士、患者及家属三者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护士的临床教育者、倡导者、协作者等角色。
1.3协同护理模式的教育方式
(1)个体教育:以个体为教育对象,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教育。(2)群体教育:以共有疾病状况改变的一类人为教育对象,行综合性教育和指导。(3)团队协同教育:以患者为教育对象,进行有计划的多学科协同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预防知识和护理。
2国外协同护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2.1研究对象圣地亚哥一项研究
[1]表明,协同护理不仅可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安全,还可降低产妇的医疗成本。Sarah等[2]开展一项将综合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在合并多种重病的抑郁患者的质性研究,结果显示CCM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美国斯坦福大学[3]将患有精神障碍的青少年和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CCM可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国外的CCM在慢性疾病的管理、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和成本-效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4-5]。
2.2干预效果
Louis等[6]研究结果显示,实行跨学科协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药物管理控制水平。Vicky等[7]将综合协同护理干预和转诊门诊协同护理干预结合起来,结果显示具有保护作用的协作健康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Wright等[8]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青少年抑郁患者实行CCM是有效的且划算的。
3国内协同护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3.1研究对象朱志红等
[9]首次向国内介绍CCM,她认为这个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强调护士、家属、患者三者协同作用的护理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改善患者预后,满足当前护理需求,值得我们借鉴。梁艳仪等[10]首次将CCM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同时促进CCM的发展。随后,CCM便陆续被用于手术患者、脑卒中患者中,在提高患者依从性、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范文静等[11]首次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及照顾者中应用CCM,结果表明应用CCM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唐艳等[12]研究表明,CCM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接着协同护理模式被陆续应用在高血压等慢性病、产妇、小儿、造口等患者中,均取得显著效果。
3.2干预效果研究
[13]结果显示,CCM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降低护士工作强度,充分发挥其临床教育者的角色。宋芬等[14]将CCM与临床常规护理模式作比较,结果显示CCM较常规模式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再入院率,减少开支。赵雪萍等[15]将CCM研究领域由院内拓展到社区,结果表明CCM可明显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国内协同护理主要是以院内护士为主,家属和患者共同参与的形式开展的。随着CCM的发展,赵雪萍等[15]采用团队互助的形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胡燕利等[17]强调患者及家属、护士、康复师集体协同作用,也取得显著效果。胡宝婵等[18]根据患者的多维度护理需求(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结果显示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疼痛。她认为协同理论源于药物协同,赋予了协同护理新的内涵。另有国内学者[19]将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应用在专科重症监护护士的培训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4小结
大量研究证明,CCM可激发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患者最大潜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随着CCM的发展,其内涵不仅仅是护士、患者、家属的协同,而是将对患者治疗有积极作用的各学科人员协同起来,组建跨学科协同护理团队,各司其职,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有效的医疗服务。随着我国慢性病的不断增长,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的协同护理模式起步较晚,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干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一个合理分工的多学科协同护理团队,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CCM模式任重道远。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对社区资源的应用,与相关初级卫生保健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点,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跨学科协同护理团队。实现协同增强作用;还可将其应用在专科护士培训方面,提高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而推动我国临床整体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志红,杨丽.协同护理———一种新颖的护理模式[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2):70-72.
[2]梁艳仪,冯凯芬,陆燕英.协同护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7,3(14):62-63.
[3]范文静.协同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照顾能力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5(13):4960-4963.
[4]唐艳.协同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34(12):158-161.
[5]刘新玲,王露.协同护理模式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15(22):37-39.
[6]宋芬,李美萍,翟丽萍.协同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440-442.
[7]赵雪萍.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6-208.
[8]胡燕利,谢家兴.协同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1(22):119-121.
[9]胡宝婵,阙冬梅,梁国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多维度协同护理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6,11(14):1114-1116.
[10]董超,胡静,商丹,等.医护协同教学模式在专科重症监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0):123-124.
护理研究工作计划【第三篇】
1、护理管理90%
2、护理服务90%
3、护理安全90%
4、基础护理90%
5、分级护理90%
6、护理文件书写95%
7、护理技术操作100%
8、三基三严理论考试100%
9、住院患者满意度90%
10、出院患者随访满意度90%
11、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2、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3、急药物品完好率100%
14、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5、细菌监测合格率100%
16、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17、年压疮发生率0
18、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0
19、护理事故发生率0
20、差错事故报告率100%
护理研究【第四篇】
关键词:压疮;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53-02
近年来褥疮这一名词渐被废弃,因为它不仅发生于卧床病人,许多也发生于坐位,现多采用压迫性溃疡或压疮,它从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学角度更准确地概括了本病的实质[1]。它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恶化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故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压疮多好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病)、体质虚弱、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若有低白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95%的压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突处,好发部位依次是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内外踝、足跟部。
1 病因及危险因素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年龄、吸烟、低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营养不良,贫血等都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压力是受力面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并与受压时间密切相关,高压时形成溃疡比低压时快,当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2]时,会使皮肤血流停顿,由于淋巴滞流蓄积,厌氧代谢废物也易促使组织坏死[3]。压力经皮肤由浅入深扩散,呈圆锥样递减分布,在深层多聚集于骨的隆起部位。肌肉及脂肪组织比皮肤对压力更敏感,最早出现变性坏死。萎缩、消瘦、瘢痕及感染的组织,增加了对压力的敏感性。剪切力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行滑动的力量[1]。剪切力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能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潮湿可由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引起,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切摩擦力所伤。Allman 指出:大便失禁时由于有更多的细菌及毒素,比尿失禁更危险,这种污染物浸渍诱发感染使情况更趋恶化[3]。吸烟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危险因素,现时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然而如果吸烟者停止吸烟,其压疮危险性就显著减低,且吸烟的不良作用可部分地被逆转[4]。认知功能损害也是压疮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意识不清者,较半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大脑警醒水平变化,脑血管意外病史及老年痴呆均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低血红蛋白(120g/L)这一客观指标的预测效果极好,低白蛋白血症是发生压疮的一个先前原因,而非压疮所致的结果,血清白蛋白
2 并发症及其危害
压疮的主要并发症是感染。由于皮肤屏障作用丧失,创面暴露,且常被粪尿污染,感染发生率极高,包括脓肿、骨髓炎及败血症等。压疮感染出现并发症在住院条件下死亡率可达50%,是7%-8%的脊髓损伤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4],老年病人与压疮有关的死亡率为23%-37%,发生压疮的老年人较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 倍,如压疮不愈合,其死亡率增加6倍[1]。
3 压疮的整体护理
对危险因素的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5 种参数评分法;Ander-Son 主次指标记分法;Braden 评分法等。运用有效的评分方法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找出哪些处于高度发生压疮危险中,需要及时处理并采取措施的病人。经验证明,坚持分级评分对预测压疮危险的病例和老年人发生压疮、发展、恶化都有积极意义。
压疮重在预防让病人尽可能地运动是最早的和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达到95%的预防率并非是不可能的。对具有多项主要危险因素的病人进行重点护理和治疗干预,可使有限的医疗护理资源合理分配,从总体上提高压疮的预防率,不仅明显有利于病人,还能减轻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局部减压和各种减压设备的应用定时翻身,每2h 一次,给病人放置正确和姿势,经常改变重量支撑以减少压迫,使用软枕、海棉垫等保护设备。各种高科技床如缓释气式气囊褥垫床、交替压力气垫等设备,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合理的选用。
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等潮湿刺激,经常为病人更换床单,清洁皮肤并使用防湿乳剂等。
减轻皮肤的摩擦使用吊架或转/提式床单帮助病人在床上移动,避免抬高床头30 以上,使所受剪切力达最小。按摩持续使用至今,但在70 年代后期有人怀疑其可靠性。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按摩过多有损组织,按摩一分钟后可出现脉搏增加,静脉含氧量降低,皮肤湿度降低等问题。若皮肤出现轻度发红,则提示皮下组织存在大范围循环障碍,用力摩擦时反而加重损伤使之进一步恶化,故发红部位禁用按摩。
加强营养营养不良能影响创伤愈合,虽然营养不良和脱水不会引起压疮,但能使皮肤失去活力和减少皮肤弹性,增加了压疮的危险。同样地体重下降和肌肉消瘦减少了病人皮肤和骨头之间的自然缓冲作用,增加了对压力损伤的易患性。丰富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预防压迫性损伤,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构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创面的处理和保护对压疮创面护理前,应先检测溃疡的大小、部位、分期和外观(肉芽组织、坏死痂、腐肉、渗出),再根据创面情况选用机械清创术、化学清创术或自溶性清创术等方法进行清创,使用37℃的温盐水冲洗创面可以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达到减轻感染促进愈合的目的。在创面由肉芽组织覆盖、感染局限、创面周围上皮向肉芽边缘生长的阶段,做好创面保护非常重要,保持创面湿润以利于肉芽组织的旺盛生长,可选用湿盐水纱布、水凝胶、聚乙烯薄膜等湿敷,提供湿润的环境。
药物的应用创面局部使用抗生素的效用是不准确的,抗生素仅消除了伤口不愈合的感染因素,此外抗生素没有其他积极效力,且对活组织具有破坏性,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要滥用,即使使用也要小心,而且需限制时间。最近的研究认为碘可以刺激组织生长,在缩小溃疡区域、减轻疼痛、清除脓液和刺激肉芽生长方面均有效。
病情的观察任何病情改变都将导致护理计划和措施的改变,准确的记录、伤口的评估、护理计划的制订,提高了护理质量,反之将影响到治疗效果。伤口与治疗的同步记录,可使责任护士掌握治疗方案的更改原则,而护士应在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给病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病人减少剪切力和受压的种种危险因素,对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是很关键的。耐心教育病人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普及压疮预防知识,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是可以减少压疮复发的。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提高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压疮,提高医护人员对压疮问题危害性的认识,注意知识更新,对新设备新方法正确使用,以及护理科研的进一步开展[2]。
参考文献
[1] 张世民。 压疮研究新进展。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3-195
[2] 袁长蓉。 褥疮护理的新进展。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3):104-106
[3] 黄峰。 褥疮护理近况。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5-197
护理教育研究范文【第五篇】
关键词: 护理专业 体育教学 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发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不仅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而且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影响。尤其是女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在体育锻炼中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有各方面的原因,并有一定的发生规律。体育教师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预防措施,对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1]。本文以许昌卫校和开封卫校护理专业若干女生为调查对象,对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其原因提出几点预防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以许昌卫校和开封卫校2006级、2008级和2009级护理专业女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两校三个年级各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06级376份、08级388份、09级395份。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9份。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分06、08、09级三个组别。被调查学生的体育课模式是:09级为基础课,08级为选项课,06级不开设体育课但参加学校的各项体育比赛。运动损伤调查表内容涉及运动损伤发生率及原因。
数据统计
将有效问卷在统计软件的支持下进行x检验。
2.研究结果
级升高而降低。
3.讨论分析
运动损伤发生率分析
从表1的调查看: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随年级升高而降低,原因分析:09级新生大多数在中学由于升学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体质明显下降。又因09级体育课为基础课,在体育课中练习的项目较多,练习密度较大,体育达标的项目也较多,容易发生运动损伤。08级学生的体育课为选项课。经过一年学校体育课的适应,不仅身体素质有所提高,而且掌握了一些体育锻炼方法,加之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易发生损伤的技术动作或身体部位也较清楚,因而损伤发生率较09级低。对06级学生而言,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和课外体育活动外,很少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因此06级的女生损伤发生率最低。
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从表2的调查可见:两校护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准备活动不科学(占%)
(1)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功能没有充分地调动和改善,因而容易发生运动损伤。(2)缺乏专项准备活动。如短跑练习,准备活动的内容只做上肢的运动而忽略下肢。(3)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过大。准备活动量太大,到进入正式运动时身体机能已经下降或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损伤。(4)活动距正式活动时间的间隔过长,生理作用已减弱或消失。
学生身体素质差(占%)
护理专业女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而且在中学时为了应付中招文化课考试,体育课形同虚设,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少,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进入中专后,除了学校体育课比较规范外,课余生活也比较丰富,比如早操、课间操及校内的各种体育比赛等,参与次数的增多使她们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动作技术错误(占%)
女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尤其是上肢力量较差,这给女生学习体育技术带来一定的难度,常因动作要领掌握不好,出现错误动作,这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例如:在篮球传接球时,由于手形不正确引起手指扭挫伤。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占%)
由于护理专业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负责的学生人数过多,部分学生在教师讲授特别是老师反复强调的容易出现损伤的运动项目及动作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又不认真观看正确的动作示范,导致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均较差,运动损伤增多[2]。
运动场地不合格(占%)
这也是造成损伤发生的客观原因。如田径场上煤碴打滑,跑道高低不平、年久失修,结板生硬,沙坑过硬,球场多为水泥地而,不能满足运动的需求等是运动损伤发生的客观原因。
综上所述,造成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预防运动损伤比发生损伤后再去治疗更为重要,因此,在预防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损伤是十分重要的。
4.预防措施
重视体育理论和基本技术教学
在上体育理论课时,体育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一些体育基本知识外,还要给她们灌输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方面的知识。对运动技术要领要讲解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还要对容易发生损伤的动作反复提醒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掌握全面的体育运动基本知识、自我保健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在普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前提下,动员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克服惰性,提高全身的物质代谢水平,加强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以适应机体运动的需要[3]。很多学生不认真或根本不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为运动损伤的发生留下隐患。体育教师要根据练习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事故发生。
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是预防损伤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抓紧身体素质的练习,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在规范技术动作的同时,加强女生大腿、小腿和足踝关节的力量训练,注意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与提高。
加强场地器械管理与维护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运动场地质量,定期对所辖的体育场地器材及时进行检查维护,为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凡强,黄晓丽,李可兴。湖南省女大学生运动创伤调查与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32-3.
[2]欧美珍,陈琳伟。对非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