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编课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推荐4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编课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推荐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优质课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一篇】
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初步形成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保护水资源——来构思和组织学习活动。
水的组成的学习以实验为出发点,尽量以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逐步地了解水的组成和构成,力图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在拓展部分——保护水资源方面,主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得到一些水的知识,还要让他们感知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虽然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不冲淡本课题的主体知识──水的组成,作为引入的史实很简短,但在课题之后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用作对这段引入的呼应,供师生教学中灵活选用。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重点:水的组成实验。
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述。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总结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第二单元水分子运动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只是分子的间隔,但却不知道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
在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把如何根据水电解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水的组成和探讨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五)、教法学法:
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六)、媒体选择:
多媒体电脑、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水的电解装置。
(七)、教学程序
(一)对水的组成的探究
师:水是大家非常熟悉一种物质。江、河、湖、海、大气中、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工业上用水作原料、冷却机器等,农业用水浇灌农田,生活中用水洗衣、做饭。那么,水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师:可以这样说:水是生命之源!既然水这么重要,那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师:这个结论你是从哪儿获得的?
生1:从书上找到的。
师:你们从书上获得的结论只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是抽象的。下面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认识水的组成。
师:[演示实验3-1]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为让学生好观察,将水染成红色),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投影出示表一:
观察点
现象
电极上
玻璃管内
生2: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负极上的气泡比正极上的多
生3:玻璃管内夜面下降,负极玻璃管内的气体比正极玻璃管内气体要多。
师:能否用具体的数据或比值来衡量气体的多少关系?
生4:近距离观察后得出:2:1
师:这个实验是比较粗略的,经过更精确的实验,其体积比约为2:1。
师:那正、负极玻璃管内的气体分别是什么气体呢?
生5:氢气和氧气。
师:同学们有很多猜想,究竟是什么,请看下面的鉴定实验。
师:投影出示鉴定方法,师生协作演示鉴定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要求学生观察
并记录。
检验方法
现象
结论
正极玻璃管内的气体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负极玻璃管内的气体
用火柴点燃
师:鉴定正极玻璃管内的气体时有什么现象,由此你获得的结论是什么?
生8: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种气体是氧气。
师:点燃负极试管内的气体时有什么现象?
生9: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师:这种气体在玻璃管口燃烧时,由于受玻璃管内钠离子的干扰,产生的是黄色火焰,实际上,这种气体燃烧时发出的是淡蓝色火焰。经过更科学的实验鉴定,这种气体是氢气。
师:好!我们来归纳一下: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产生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0:有。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你能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吗?
生11:在黑板上写出:水通电氢气+氧气
师:从上面的实验和发生的化学反应,你能得出有关水的组成的什么结论?
生12: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生1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生14: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师:生12说的对吗?
生15:不对。所以水不可能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师:说的棒极了!同学们听懂了吗?以后千万不要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哟!
师:生13说的对吗?
生:不知道。
师:生13的说法也不对。因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说法中,“氢和氧”是指氢元素和氧元素还是氢气和氧气,是不具体的,所以是不具体的说法。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才是正确的说法。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么氢气和氧气又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16: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师:说的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47页讨论题2:化学变化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生17:没有变化。
师:说的也很好!掌声鼓励!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生23: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生24:我懂得了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好方法。我们在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思考。
生25:我知道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师:说的都很好!相信通过努力,你们在化学的海洋中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了巩固大家今天所学知识,请大家完成教材49页2、3、4题。
(说明:生1、生2……只是代表学生,有可能是同一人。)
(八)、教学评价设计:
探究发现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过程,它可以是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可以是发明家的发明过程,可以是技工学习某种技巧的过程,可以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因此探究发现应分不同层次,主要是根据研究的主体(人)掌握知识的程度及科学实践能力高低,以及相关经验阅历的深浅而定。只要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水平上自己经过钻研学会了过去不曾会操作的方法、过程或技巧,都应属于探究发现。在探究发现过程中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是在同伴互助下、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这都属于发现式学习。本案例在发现式学习上作了较好的尝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化学课堂中,如果老师能够抓住有利时机,利用简短的语言把学生好奇心紧紧抓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兴趣并设法论出个究竟,它会比老师直接灌输知识或逼着学生去学作用大许多。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兴趣的起源。有了兴趣有时会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本案例中教师用水受热有三态变化,水的化学式有2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组成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导入,然后设下悬念:“如果水中插入电极,情形是否与受热有所不同呢?”用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语言虽然简单,但收到了投石激浪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2、巧设台阶,引导学生实验操作的完成
知识的发现往往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学生即便产生了探究欲望,但受知识的局限、经验的缺乏限制,因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把探究过程分解为几步,并会启发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沿着老师设好的台阶逐渐蹦级。本案例中,老师巧妙的把实验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水的电离,第二步生成气体的检验。还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水中插入电极将如何?”“生成的气体不是水蒸气呢?是不是co2、h2、o2等常见气体呢?”这种逐级递升的引导,使学生自然地沿着老师设定的途径去操作。克服了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又引导他们掌握了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捷径,可谓提高了探究过程的高效性。
3、顺水推舟,促成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究经常需要实验作依托,但实验获得的结果往往是具体表面现象,正确结论往往是抽象概括的本质内容,实验结果距绪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两者有质的区别,如果仅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那么知识就没有被发现,也可谓是功亏一篑。因此教师还应抓住有利时机,顺势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来分析实验结果。本案例中引导学生注意气体v正极:v负极=1:2,帮助学生猜想气体会不会是co2、h2、o2等,最后让学生知道o2:h2=1:2等。至此,完成了使学生从宏观的体积的不同推论出微观上原子个数不同的认识。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地促成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称得上乘借东风、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4、巧妙点拨,诱导学生由结果上升理论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很成熟,对概念等抽象问题认识较片面,这时就需教师适时搭设铺垫,诱发其抽象思维。本案例中教师能从能量角度、从元素组成角度、从微粒组成角度启发学生自己进行飞跃式思维得出结论:2h2o2h2↑+o2↑同时还诱导学生认识到h2o通电生成h2和o2的过程中有分子结构的破坏及原子重新组成分子的过程。学生经过教师的铺垫点拨,自己的思维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螺旋式上升变化,最后才产生思维结果。学生不仅发现了知识,而且掌握由实践到理论的一般方法。如果师生们长期坚持,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优质课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二篇】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熟悉的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引入。学生对水的最直观的认识是水的物理性质,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生活中水的应用和水的物理性质,在探究中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去认识水,强化化学用语和表达规范等相关知识,理解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试验探究,明确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氢气(h2)的制取与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水的组成及其化学式的确定。
过程与方法:通过h2的制取与燃烧、电解水等探究实验,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了实验是化学探究的基础,明白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h2燃烧的现象及其产物,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进一步探究水的组成,通过实验产物的体积比是v(h2):v(o2)=2:1,进一步理解水的化学式――h2o。
h2燃烧,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理论上的推断,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充分证实了推断是正确的,探讨并确定了水的化学式。
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教师](出示烧杯盛装的水)说出水的重要性,你们对水的了解有多少?
[学生]回答。
[教师]这是从那个角度对水的认识?
[学生]这是从物理性质的角度认识。
[教师]导入新课:水的组成。
h2的仪器介绍和制取原理
[教师]在了解如何制取氢气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手中的这套仪器————启普发生器,(讲启普发生器的作用)。实验室是用锌片和稀硫酸反映制取,现在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不用稀hcl来制取氢气。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大家总结的很好。不用稀hcl的原因正是同学们分析得到的结论,因为hcl有挥发性,制得的h2中会混有hcl气体而是氢气不纯。(将锌粒和稀h2so4装入启普发生器中,准备制取h2)。
h2的爆炸实验
[教师](实验)大家观察看到了什么?
[学生]肥皂泡快速上升。
[教师]这说明什么。
[学生]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教师](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h2难溶于水。
[教师]你们总结的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难溶于水是氢气的什么性质呢?
[学生]是物理性质。
[教师]氢气还具有可燃性,现在我就将氢气点燃,请同学们观察。我点燃h2的结果与课本上的结果一样吗,为会么?怎样才能让h2安静的燃烧呢?
[学生思考讨论]点燃前要对氢气进行验纯,而老师在点燃氢气前没有进行验纯,所以发生了爆炸。
h2的验纯
[教师]氢气如何验纯呢,如何判断氢气是否纯净呢?
[学生]根据课本描述h2验纯试验的操作过程。
[教师](按试验要求进行验纯试验)根据同学的描述,大家判断现在氢气是否纯净,是否可以点燃了。
[学生]爆鸣声小,说明氢气纯净度高,可以点燃了。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点燃其他可燃气体时是否需要验纯?
[学生]需要,点燃可燃气体时都需要进行验纯。
[教师]那么点燃可燃气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呢?我们需要知道另一个名词————爆炸极限。(解释)我们现在已知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4%(体积分数)
h2的安全点燃
[教师](点燃导管口的氢气)同学们观察火焰的颜色。
[学生]火焰的颜色是淡黄色的,与课本上描述的不一样,为什么呢?
[教师]释疑。
h2燃烧的实质
[教师](在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请同学们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烧杯上有水雾生成。
[教师]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说明h2燃烧产生了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师]这正好说明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大家能否写出h2与o2通过燃烧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呢。
[学生](板书)氢气+氧气燃烧水
[教师]用元素符号如何表示这个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呢?(在下面写出)
电解水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解水实验)让学生观察。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的是什么气体,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这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还是化学变化?
[学生]是化学变化,
[教师]在这个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元素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同学们还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电解水的表达式是h2o电解h2 + o2
[教师](总结)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教师]从上面的实验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说明,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我们知道的化合物还有哪些?
[学生]学生举例。
[教师]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上面同学们指出的化合物中哪里些是氧化物?
[学生]学生举例。
[教师]我们在实验中还接触到象h
2、o2这样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我们把它们叫做单质。同学们总结一下单质的定义。
[学生]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本课为《自然节的水》一章的第一节“水的组成”,课程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了水的组成。改版前的课程中将氢气的燃烧做为选学内容,认识水直接从电解水入手,改版后将氢气的燃烧改为必学内容,让学生从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方面去认识水的组成。我认为是这样设置更科学,更合理,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接受知识。
引导学生探讨液化气、天然气使用中的安全防范知识,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用理论去指导生活实践,体现了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理念,培育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价值观。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优质课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三篇】
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
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
(二)验证实验
现象:
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复燃。
1、正极产生氧气;
结论:2、负极产生氢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通电
方程式:水——→氢气+氧气
[讲述]:通过刚才我们电解水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到此为止我们还不能确定水的化学式。在科学研究中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需要通过精密的实验和准确的计算的。下面我们就通过计算来确定水的化学式。
[板书]:已知:水电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氢气的密度为o。089g/l;氧气的密度为/l。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2×):(1×)=1:8
则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1 8:= 1:2 1 16
总结:水分子中氢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水的化学式为h2o。
[讲解]:水在通电条件下.一个水分子首先分解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于再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同样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气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气分子聚集成氧气。
[副板书]: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通电
h2o ——→ h2↑ + 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四)总结、扩展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优质课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四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1、重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难点:电解水实验及其对实验结论的理解。
课本第48页[实验3—1][实验3—2]教学用品
水槽、试管、直流电源、带电极的导线、烧杯;小黑板。
一、复习提问(小黑板出示)(提问)
1、下列符号的意义:(追问2的意义)h____,2h_____,h2_____,2h2_____,h2o_____,2h2o____。
2、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学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第2题的练习,知道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也会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但事实是否如此?
三、新课讲授
1、水的物质性质
(观察)展示一杯纯净的水。引导学生按照氧气的物理性质顺序认识论述水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47页水的物理性质。
(小结)
(1)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凝固点:0℃,沸点:100℃;
(3)1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
2、水的组成
(实验)课本[实验3—1] (观察)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讨论)正、负两极管内分别为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实验)课本[实验3—2] (观察)用点燃的木条分别进行检验,可以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得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小结)由此可见,阳极(正极)产生氧气,阴极(负极)产生氢气。
(提问)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互相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讲解,分析过程可用投影。
(小结)(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了氢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和氧气两种单质,证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水氢氧+氧气。
(3)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可进一步扒导水的化学式是h2o。 根据实验事实。
生成气体的体积比vh2:vo2=2:1 氢气的密度为/l,氧气的密度为/l。
所以,气体的质量比:h2:o2=(2×):(1×)=1:8 所以,水中h元素:o元素=h:o=1:8 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所以,h2o中原子个数比为h:o=
根据实验测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结论)(1)一个水分子只能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水的化学式为h2o
四、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小黑板展示)(1)通电分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证明( )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通电时,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通电可使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
e、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2)计算水中h、o元素的质量分数。
(提示:①b、c ②h%=% o%=%)
五、典例分析
例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又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l,氧气的密度为/l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通电计算确定水的化学式。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质组成的计算题,一般情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步骤是:
(1)确定该物质组成的无种类,例如该题中根据实验事实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根据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及该物质的相对分发子质量确定它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根据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细解题步骤见新课讲授中的最后小结中第(3)点。)例2下图是简易的电解水的装置:(1)在图括号内标出电的正、负极;(2)与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________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气,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分子个数比_______。
(分析)由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得知:(1)负极产生的气体为h2,正极产生的气体为o2。
(2)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2:1.所以分子个数比也是2:1,因此根据氧气、氢气的密度计算出它们的质量比为:mh2:mo2=2×/l:1×/l=1:8
六、归纳小结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水的组成,水分子的构成。会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电解的水的反应。
3、通过电解水生成了氢气的和氧气的事实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七、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
2、课时作业设计:第一大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见课文第47页
二、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有气体生成;
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o2
3、氢气与氧气的全积比为2:1 4。结论:(根据实验事实)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水氢气+氧气;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了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是h2o;
(4)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h2o 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