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智慧学习与探讨实用3篇
【前瞻】此例由阿拉题库网友“荣誉”精心整理编辑的“中庸智慧学习与探讨实用3篇”优秀文档,以便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吧!
中庸智慧学习与探讨1
暑假里,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两本书。《大学》、《中庸》二书原是《礼记》中的两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宝贵财富。它们如两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告诉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浅。
从“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虑而后能得”中我懂得了应该不断地自我革新,使人处于最美好的境界。知道应该处在美好的境界,然后才能有坚定的目标;有了坚定的目标,然后才能心绪安定;心绪安定然后才能神志专一;神志专一才能深思熟虑;深思熟虑后才能获得最佳结果。从“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中我懂得了当国君的`,要处在仁的境界;为人臣的,要处在敬的境界;做子女的,要处在孝的境地;做父母的,要处在慈的境地;与国人交往,要处在信的范围。所谓君仁,是说党领导的要把目标放在仁爱上,为民做主,为百姓谋利益;所谓臣敬,是说当部下的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所谓子孝,是说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孝敬,不仅仅是承担我们今天法律上讲的瞻养义务,而是子女的所作所为以及发展能让父母心安;所谓父慈,不是父亲包括母亲对子女像母鸡护小鸡那样的溺爱,而是要让子女受教育,为他们考虑久远;所谓交信,就是人与人交往以诚相待,不因关系的亲疏而增减。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中我懂得了所谓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欺。就好比憎恶难闻的气味,就好比喜爱美色那样自然真实,能明辨美恶,这就叫自我感到愉快。从“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中我懂得了人对于自己所亲近或喜欢的人会过于喜爱,对自己所轻视厌恶的人会过于厌恶,对自己所敬畏的人会过于尊敬,对自己所哀怜同情的人会过于怜悯,对自己所傲视怠慢的人会过于轻视。所以喜欢一个人同时能了解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同时能了解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少有。
从大学中,我明白了“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中庸》中,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做过了头或者没有达到,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样正好,同时也要遵循事物的规律。《大学》、《中庸》,不愧是中国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啊!
中庸智慧学习与探讨2
《中庸》是1篇重要的儒家哲学经典文献,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
我是个对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非常感兴趣的同学,自小到大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也比较多。上个学期凭着对国学的热情而选了王文凯老师的传统文化与协同力培养,感触良多,并自觉受益匪浅。本学期又再一次选择了国学经典之一——《中庸》 记得第一次课上,蒋老师就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完了整篇将近四千字的《中庸》,背诵时犹如行云流水,口齿清晰,几乎没有打断的地方,令我十分敬佩。由此更加深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蒋老师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尊贤,说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代,那些有知识有文化即所谓贤能的人都应该是被尊重的,因为这部分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动力,一个国家的成败取决于此,中国古代许多朝代都是因为尊贤而兴,整个宋代甚至做到了不杀一士。而明代以明初开始,朱元璋杀功臣,朱棣诛方孝孺十族,清代更是盛行文字狱,因此,从明代开始,中国就逐渐衰弱了。说的近一点,文革十年,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大肆批判,把孔子,老子,释迦摩尼从神坛上请下来,让我们这个民族没有信仰,行事处世没有了准则,再来看看今天中国人的道德素养,当时的做法是多么的无知不言而喻。我们今天一再强调复兴民族文化,却也只能感叹:“非一日之功。”再来说说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即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所理解的“中”就是和谐,不一定是不偏不倚,但必须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平衡。在这里蒋老师还提到了一个“方圆之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内方外圆。我们对外处事要圆,圆了才能滑,才能行得更远,为人处世若是过方,那必将与他人产生许多碰撞与摩擦,人生也必将产生更多的挫折。“内方”又要求我们内心要正直,我们在圆滑处世的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原则,伤天害理,泯灭人性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內圆外圆不行,这将是对社会的一种危害,内方外方亦不行,这样将很难实现自身的发展。
蒋老师在课堂上提到了领导力的内容,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上学期王老师之讲的《传统文化与协同力培养》两者切入点不同,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的不同途径。其中,蒋老师提到的一点就是,要想管理好一个团队,首先应该管理好自己,自己都管不好何谈管理好一个团队。这让我不禁想到我自己,我是否管理好了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上课认真听讲是否做到了,写作业时保证不玩手机是否做到了,打铃前五分钟进教室是否做到了,为自己制定的计划是否认真贯彻执行了,对待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了,和别人交往时是否真心对待他人的……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就是每天都应该自我反省找不足,管理好自己。又有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想有一番作为,首要任务就是管理自己,部长,班长,主席,都不例外,若是之后进入了社会,这是需要着重学习的。为此,蒋老师还提到了坐在教室里一名特别的学生,他是一个公司的老总,身价过亿,事业有成。可就是这样一个成功人士,依旧没有忘记学习知识,学习中国文化经典,先进的思想。要管理好一个公司是需要智慧的,而这些智慧,经验,古人们早已帮我们总结得比较精练,简短的文字,蕴含着无穷的智慧。现在很多领导人,学者,都在反复强调文化经典的重要意义不是没有根据的,那个老总每次都坚持上课就是个活生生的实例。蒋老师的还有一点做法令我十分欣赏,即从来不点名,平时分白给大家。我想这并不是不负责任,这恰恰是种自信的表现,不强求学生都喜欢听自己的课,课上得好自然有人主动过来听,自己上课的风格与魅力自然会吸引大家每次都提前半小时来背书。最后,这门课也已经快要结束了,我的确从这门课收获可不少,对我这一生来说都将是个不小的精神财富。
中庸智慧学习与探讨3
南宋大儒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治国、修身,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现在的人们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
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既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就是人们日常吃穿住行用之中最基本的规矩和道理。
翻开这部两千多年前的经典,一句句的妙语连珠映入眼帘。它实际就是孔子及其高徒日常教学生活点点滴滴的记录。
因此,《中庸》并非什么有着“严格逻辑体系”的论著。它就像一位年老的贤人,断断续续地向学生唠叨那么一些人生的道理,教他们如何获得快乐、幸福的生活。
所以,今天我们再去重温这部经典,便要像听长者唠家常一样,去体会其中朴素、温暖而不乏睿智的生活态度。
那么,蕴涵在《中庸》里的这种生活态度究竟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中”。所谓中庸之道,持中而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什么才是“中”?又如何才能做到“持中而立”呢?
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也就能明白《中庸》这部经典,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了。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们的喜悦、愤怒、哀愁和快乐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就是“中”;而表现出来但都合乎时宜和礼节,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遵从的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也就各在其位了,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
由此可见,《中庸》所谓的“中”,就是教人如何处理好内心的各种情感,让内心保持一种平静和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宁静、幸福的生活。
这种内心的平静和平衡最好的体现,便是孔子对《诗经·关雎》的评价。
在《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淫秽,哀愁而不伤怀。这可以说是对“中”的境界绝佳的阐释。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是难免喜怒哀乐的。然而,倘若想要活得平静、幸福,最重要的便是人的情感控制能力。不然,一旦乐而忘我、悲而忘形,就不仅容易伤身,更容易损情。
因而,要做到《中庸》所谓的“中”,简单地说,就是“喜怒不行于色”,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由此,我们便可以见到《中庸》的“中”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是意义非凡的了。
现代社会的我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氛围里,急功近利使得期望满足后狂喜、自满、虚骄,目的落空后沮丧、恐惧、空虚,都在损害着我们的身心。在这种心态下,成功者难以守成,位低者欲速不达。此时,我们缺乏的正是《中庸》持中而立的智慧。
现代社会的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愈发遥远,猜疑、不信任、没安全感,让人际关系更加难以处理。面对不公平待遇,面对亲近的人,我们需要的也是《中庸》的持中而立,把握过与不及的度,让自己内心平和、安宁。
曾有一则寓言说,有一群浑身长满锐刺的豪猪,在天寒地冻时想要挤在一起取暖。可是,它们那一身尖利的刺,让这个美好愿景无法实现。它们要不就是凑得太近,彼此相互伤害;要不就是离得太远,感觉异常冰冷。
最终,它们在很多次的磨合下,才找到了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温暖了自己,也暖和了他人。
其实,这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就是《中庸》的“中”。
记得孔子的高徒子游曾经说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倘若有事没事总爱跟领导套近乎,那么他就离羞辱不远了;倘若有事没事总跟朋友亲密无间,那么他就离与朋友疏远不远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就是这个人太不懂得《中庸》“中”的智慧。
实际上,《中庸》持中而立,就是教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把握好距离和分寸,既不过分疏离,也不过分亲近。
这就很像禅宗所欣赏的一种人生境界,即所谓的“花未全开月未圆”。
什么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说简单点,其实就是“中”的境界。
你想,一朵美丽的鲜花,一旦全部开放,那就意味着很快就要凋谢;而一轮皎洁的月亮,一旦全圆,那就离缺损不远了。
因此,最美丽的瞬间,便是那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的时刻,因为在那时,我们还能够有所期待和梦想。这也就是“中”的境界,人间最好的境界。
因此,当我们与人交往怒火中烧时、狂喜不已时、极度悲伤时、乐而忘形时,不妨想一想这个“中”字,想一想生活的幸福其实更多是在于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如此一来,自然便能“心远地自偏”,远离了人世的嘈杂和喧嚣。在钢铁城市,同样能获得倦鸟归林的自在和逍遥。这便是《中庸》这部经典亘古弥新的永恒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