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低碳发展论文文献(优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6630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低碳发展论文文献(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低碳发展论文文献【第一篇】

煤炭企业的低碳发展,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循环经济为手段,实施绿色开采和全产业链节能降耗,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1]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煤炭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塌陷地与矸石山等[2]。

水污染治理分析。

煤炭开采过程中,进行的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缝对煤系含水层的自然疏干,破坏了地下水资源[3]。

具体的污染源主要有生活污水、矿井水和工业废水三大类。

以兖矿集团为例,,兖矿集团共产生矿井水1972万t,工业废水2257万t,生活污水1901万t(其中,医疗废水28万t)。

矿井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部分离子、少量的有机物和大量的细菌[4]。目前,对于有配套电厂的煤矿,其矿井水经处理后多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部分作为井下生产用水,复用率较高;其余部分煤矿的矿井水多作为农田灌溉和景观水加以回用,复用渠道较单一。20兖矿集团各生产矿井矿井水处理、回用与排放情况汇总见表1。

煤炭企业一般生活污水均能达标排放,但中水回用率差异较大,存在部分企业未能充分利用中水资源的情况。

煤炭企业的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煤业、电力、煤化工等部门,水质水量变化大,处理工艺多样。

煤业公司洗煤厂煤泥水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一般采用洗水闭路循环一级标准,补充水来自处理后的矿井水和生活污水,洗煤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电力行业废水主要为锅炉排污水、循环水排污水、含煤废水等[5]。通过实施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消除跑冒滴漏、ro浓水利用、化学生产废水回收利用、冲洗水改造、射水泵更换为真空泵等节水措施,废水产生量尤其是锅炉排污水、循环水排污水排放量逐渐减少。

煤化工产业排放的废水主要为化工废水,包括合成氨、尿素、甲醇、醋酸、焦化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化废水、造气废水、甲醇精馏残液、循环水排污水及地面冲洗水等,主要采用sbr法、a/o、a-a/o等处理工艺。

大气污染治理分析。

煤炭企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排放、so2排放、烟尘排放、nox排放等。

煤炭产业废气排放来源主要是各矿区的取暖锅炉和电厂锅炉,主要排放污染物为so2、烟尘,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布袋除尘、水膜除尘、静电除尘、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炉内喷钙脱硫、废碱液湿法脱硫等处理工艺,废气经处理后均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治理分析。

煤矸石、炉渣和粉煤灰是煤炭行业排放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主要通过开发建设低热值综合利用电厂、用作建筑材料、填充塌陷地、井下注浆和铺筑道路等,一般综合利用率和危险废物处理率都可以达到100%。

煤矸石分为两部分,一是煤矿在采掘过程中产生的掘进矸石,二是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的洗矸。掘进矸石热值相对比较低,可代替粘土作为水泥厂的原料之一,也可用于造砖和塌陷区回填;洗矸热值比较高,主要作为坑口矸石电厂的低热值燃料使用和作为造砖、造水泥等原料。

炉渣和粉煤灰主要作为井下注浆、塌陷区回填、制砖和作板材、生产水泥砌块和作为生产水泥掺加料使用。

塌陷地与矸石山生态治理。

为有效治理采煤塌陷区,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一般采取矸石回填、土地复垦等有效手段,对各矿区的塌陷区进行治理,积极恢复受损生态系统。近年来,兖矿集团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投资35000万元,在采煤塌陷区建设农、林、牧、副、渔、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生态园区36400亩,年产值18200万元,获益910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56000万元。

水资源需优化配置目前,矿井水处理后约有一半以上用作电厂循环冷却水,其他作为生态绿化用水、灌溉用水、井下抑尘用水,利用方式较为简单,处理后的矿井水水质较好,应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比例,单位的生活污水再生水回用率差异较大,应进一步拓宽水资源利用渠道,实现片区优化配置,提高回用率,实现矿井水、再生水的优质优用,以降低工业新鲜水取用量。

烟尘、so。

2和nox减排的力度需加大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尾气深度处理亟待加强,工艺脱硫和锅炉燃煤脱硫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矸石治理、塌陷地的生态修复需多样化新增矸石的治理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历史遗留的矸石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加大投入,开展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实现矸石堆存量的消化与生态治理。

针对煤炭企业在低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贯彻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的理念,将煤炭企业的产业低碳发展路径设计如下。煤炭企业以煤炭为主业,拉长产业链发展,进行多元化运营,一般会涉足电力产业和煤化工产业,以下对煤炭企业的煤炭产业、电力产业和煤化工产业的低碳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煤炭产业。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产业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炭企业可以采用新型开拓布置方式、减少矸石产出量,大力开展土地复垦研究,搞好土地资源复垦利用,建立新型矿区发展模式,采用新型搬迁方法,建立水资源公司,对水资源统筹管理、分类治理、综合开发、分类利用,建立资源平衡协调机制,统筹资源流动或交换,提高衰退矿井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行总量控制,延长产业链,搞好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抓好煤泥、中煤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搞好煤矸石开发及利用,稳定现有项目,发展新兴利用项目,强化企业节能、节材等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能、节材先进技术,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合理配采、提高回采率[6]。

电力产业。

调整火电的产业结构,根据具体情况规划大型火电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规模优势;充分研究煤炭采掘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利用煤化工废气建立igcc电厂[7];燃煤电厂做好煤的清洁利用,所有的发电厂做好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全面引进电力方面的高技术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优化整合人员的搭配,全面提高电厂的人员素质;加大对发电行业科学技术研发,提高电力企业全面的科学技术水平;研究煤化工等产业与电厂周边区域内相关企业、行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的需求,做好产业间的系统和配套,提高利用效率[8]。

煤化工产业。

另一方面,必须按照低碳发展的理念规划发展煤化工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把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纳入到低碳经济体系中进行统筹规划,按照生态工业理论和低碳经济理念,提高煤化工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水平。

低碳发展论文文献【第二篇】

全球变暖导致了南北极冰川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危机沿海城市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要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排碳能源的使用量,共通过合理的计算将生产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消耗掉也是低碳理念下农业生产的方式,国外某咖啡园应用这种方式进行低碳咖啡的生产,并且在包装上印有“碳中和”字样,引领低碳消费风尚以促进消费,同时促进种植也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现代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物产资源,我们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大量的开采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反击。因为林木过度砍伐导致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导致了农业的产量下降,而且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2、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工业发展是先污染后后治理的节奏,但是治理的过程远远比污染难得多。由于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在自然界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土壤酸碱度变化、土壤板结等都极大地影响作物生长。这就对直接影响了从业经济的发展。

3、科技应用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是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尽管科技兴农、科技下乡的活动不断的落实,但是由于从事农业的工作者的基础知识水平比较欠缺,所以技术手段在农业中的应用效果离预期还有一定距离。

1、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首先,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化石能源过度的消耗积极推动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浓业经济发展方式要积极发展成为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采取有效的`解决拌饭充分利用农业剩余的能量通过有效合理的使用从而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减少资源过度的浪费。第三,在低碳经济时代下捉进新型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利用新型能源来取代生态资源将其生态资源的过度浪费。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了很多机械设备,在播种、农耕和收割的过程中,都要消耗很多燃油,这些燃油的使用都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与此同时,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应该考虑农业生产中排碳量和作物吸收碳量进行计算,实现“碳中和”,从而实现低碳经济时态下的农业发展。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不可能完全的对等,并且秋季“烧荒”做土壤肥料等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所以要将整个农业生产看成一个产业链,把一年当中生产所需的排碳量进行计算,对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的吸碳量进行计算,作物消耗不了的碳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偿性吸收,例如,在大地闲置的季节种植其他作物,在田间地头种植肥料性作用,在适宜的土地上种植树林隔离带,一方面可以防风,另一方面可以吸收温室气体;隔离带中还可以种植家畜食用的草料。“碳中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直接解决了农业生产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间接为生态环保做出了贡献,生态环境良好又能积极地反作用于种植业,并且对农业中的畜牧业发展也有推进作用。

3、遵守经济学原理。

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在近代农业中由于应用了较多的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流失在水中,直接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间接造成了水污染影响居民健康。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在其生产过程中也向空中排放了二氧化碳,这中间就存在了三个问题,一是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对健康的影响,三是能源浪费。低碳生态经济性农业的发展要遵守经济学原理,将农业生产看成一个产业链,对其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规划以求最优的投入/产出指数。

4、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仅仅依靠手工劳动很难适应如今对农业产量的需求。科技下乡活动已经有效地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之前相比,现在的农业从业者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对于高难度的科学技术的学习会相对容易。所以首先要定期的对相关的农业者进行科技讲座;其次是要建立信息交流站,当农民在实践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与有关专家联系,及时解决问题;另外,要组织活动刺激农民对技术的学习,如中央电视台的农业科技人物推荐活动,“科技苑”节目都能够激发农民学习的欲望,同时这些节目和活动能够增强人们对农业科学技术性的认识,提高农业从业者的自豪感,进而能够引导就业方向,让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农业研究当中,从革新生产力上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低碳理念已经在各个生产领域中实施,农业生产也要对其进行大力的研究。低碳经济下农业的转型主要从“碳中和”的经营理念和科技革新生产力两个方面进行。农业经济低碳化发展,不仅有利于减轻全球性温室效应,还有利于农业向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进一步发展,最终同时实现绿色生产和“碳中和”生产。

参考文献:

[1]许志辉.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现代商业,2013(07)。

低碳发展论文文献【第三篇】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为前提,旨在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降低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为了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使用的一些政策激励手段,它不仅保障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对低碳经济也起着调节以及引导的作用。最近几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很多财政方面的政策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多积极效果。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现有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必须对促进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最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政府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一是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中财政奖励资金的投入,奖励资金的额度是按照项目工程中节能技术改造以后,在实践中取得的节能量以及根据有关规定的标准确定的,这种财政政策有利于增加节能技术改造的动力,带动低碳经济发展。二是鼓励节能产品的研发以及惠民,比如说一些高效的节能照明产品的研发与使用,不仅减少了居民用电额度,也降低了能源的浪费。三是加大对再生节能材料利用时的补助,比如说,国家增强对于再生节能建筑材料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补助,对这部分企业贷款贴息,或实行相应的奖励政策。

(二)可再生能源的财政支持政策。

该政策主要是针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言的,旨在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如对“金太阳”工程实行财政上的补贴;国家对“太阳能屋顶计划”的财政支持;对风力发电工程设置专项的.财政资金;对秸秆循环利用实行的财政补助;对节能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使用环节的财政补助政策等。

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调整,带动了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但是,从发展低碳经济这一总体目标而言,目前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财政支持的投入力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国家要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便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国家对于节能环保技术以及新能源研发与利用技术方面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仍然较低,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所以财政政策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国家还需要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与支持的力度,以便使低碳经济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之中。其次,现在的财政政策很多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引导,我国目前没有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财政政策体系,有关资金与担保方面的市场引导机制不够健全,这就容易造成财政政策的制定脱离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造成财政资金利用率偏低、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此外,我国目前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节能服务体系,这都不利于财政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在财政资金的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国家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但是因为资金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所以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行政审批等环节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甚至存在专项资金挪用的现象,导致很多节能工程无法正常的运转。

(一)规范财政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财政资金的投入与管理。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这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对低碳经济的财政投入中,应该重视有关节能减排、开发清洁高效能源、改造低碳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投入,从而为低碳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有关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合理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低碳经济持续发展。此外,政府还要明确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不断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从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如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多开发一些低碳技术,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支持一些低耗能以及清洁能源企业的发展;要重视一些污水管理、新能源开发、环保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推动原有的大型企业以及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改造等。

(二)完善财政补贴细则,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

利用国家财政补贴机制,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所以,各地必须针对当地的实际,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的具体细则。一是要利用财政方面的补贴,给予企业有关环境治理费用以及稀缺资源保护费用方面的补贴,从而引导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资源的节约;二是对于一些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对废物实行回收再利用的企业,进行贷款贴息;三是对自觉进行污水、排放气体治理的企业,在其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四是对使用的清洁能源要进行价格上的补贴;五是对企业能源、节能减排等技术方面的改造给予补贴。除此之外,利用国家财政补贴,引导地方政府在公交、私人汽车、出租车等汽车领域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汽车,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健全与之相关的财税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实际状况,应该加大对现行税收制度的调整以及完善,形成对财政政策的有效补充。对此,要积极研究制定有关环境方面的税收政策,实行环境税与碳税等新型的税种,保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第一,要对那些使用之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消费税,并且提高这些产品的税收征收标准,以资源的稀缺程度来制定产品的单位税额。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并且稀缺性较大的产品要提高征税比例,以此来提高对于这些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第二,要开征碳税,碳税的征收不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使用,提高利用效率,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免加剧温室效应。

低碳发展论文文献【第四篇】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存在,而农业经济又是“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因此重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重要保障,这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也决定了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而且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而且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尽管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实现根本上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为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实现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较慢。

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对市场经济缺乏深入认识,不仅第一产业发展速度缓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较慢,严重影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三)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也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农业用地较少,部分农业用地未能获得较好运用。同时,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土地污染、破坏相当严重,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土地的利用效率却持续下降。若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在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实施,就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此项方式是进行转换农业发展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只有通过构建循环农业发展经济体制,才能充分满足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同时循环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资源运用,是进行低碳经济转换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方式,利于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实现有效资源的循环运用。

(一)建立农业种养结合模式。

在该模式中,沼气是重要的枢纽,通过食物链的加环技术可以将种植业、加工业以及养殖业结合在一起,之后再利用沼气池厌氧发酵,将以往单一形式的种植和废物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从而加强能量在农业系统中的利用,并且实现耗能低、高产量以及高效率的生产目的。在农业种养结合模式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分别为“牧—沼—粮”、“猪—沼—菜”、“牛—沼—果园”。在我国南部一些地区,农民就利用自身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选择了“猪—沼—茶”模式,通过对土地、果园、树木以及采摘管理等进行改革,体现出了茶叶的独特风格,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关注。该种植模式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从而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率,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建立生态系统整合模式。

在传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单程线性的结构模式,具体为资源—产品—排放污染,而且该结构模式中,两高一低的特点非常明显,即耗能高、污染排放高、物质和能源利用低。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民都是毫无限制地进行生态资源的利用,加快了一些没有使用价值的污染物的产生,如果将其排放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肯定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进而阻碍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生态系统整合模式就是在创建资源—产品—再利用循环机制的基础上,确保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平衡。在生态系统整合模式中,主要包括森林覆被、山地耕养结合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为基础。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地貌特征都不尽相同,而且有的地区地貌非常复杂,因此,在促进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时,可以选择适合的地区来推进,从而充分发挥低碳循环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建立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模式。

1.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应用。

我们可以将牛粪、秸秆等一些副产物作为食用菌生产的基础材料,拓展农业生态产业链,从而实现副产物、食用菌、菌糠、肥料以及大田作物的循环利用,促进低碳循环农业的持续发展。比如,砀山县在生产砀山梨时,修剪果树后的枝条以及废弃的果渣,都可以在砀山梨废弃物、食用菌、有机肥以及梨园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还能生产出品质较高的食用菌产品,实现了低碳循环农业的持续发展。

2.沼气制造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农作物来进行沼气的制造,对其进行加工,就能充分发挥农作物的作用。比如,加工处理秸秆,对其进行利用,进一步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以及能源化的作用,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这也是建设低碳循环农业的主要措施,进而实现低碳循环农业的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经济的现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减少环境污染、加强循环农业的发展以及避免资源浪费是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措施,而且也是建设我国新农村的重要宗旨,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力。因此,在低碳环境下,一定要加大循环农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低碳发展论文文献【第五篇】

目前,我国与碳排放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社会中追求低碳经济的目标,因此,党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完善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低碳经济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府除了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在政策上给予低碳企业一定的优惠措施,具体到财税政策上就是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从而鼓励企业实行低碳经济,体现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同时,国家应该在总体上制定相关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并鼓励全社会企业来积极完成。在宏观上,国家应积极主导经济的发展方向,给我国工业化企业指明道路,帮助其改变自身高碳排放的发展方式,使其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4总结因此,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首先应在法律制度方面给予支撑,并在国家政策上给环境友好型企业适当的支持,其次国家应对其起到宏观调控作用,牢牢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给全社会制定出相应的目标,给我国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为我国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郭代模,杨舜娥,张安宁,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和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58):2-8,40.

低碳发展论文文献【第六篇】

低碳经济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之上的,是以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为主要特征的。在这种低碳时代的宏观大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尽快做出改变,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低碳效益的三重丰收。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在发展方式上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农业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并没有及时更新农业发展理念,对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基础上依然处于传统的管理状态,因此无论是农业生产水平,还是生产效率都相对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在处理“三废”的问题上,更是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污染极为严重,甚至也威胁到了农产品的质量。其次就是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较为传统、粗放的,这样不仅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也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进程,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要想真正做好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就是要走农业经济发展的循环之路。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资源相对有限,可供农村地区所利用的各种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更是极为有限的,因此,一定要走循环发展的道路,坚决秉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工作,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尽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方式。其次就是要走农业发展的有机化道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有机农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为此,笔者建议,不仅仅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而且要合理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做好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的协调与平衡,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再次就是要走农业发展的综合化道路。农业发展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给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同时还担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观光和休闲旅游的基本功能,例如农家乐的休闲生活方式,不仅仅能让城市居民切身体会到农产品收获的乐趣,而且能够提升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综合化发展。第四就是要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道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是刻不容缓的。为此,笔者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当地的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加大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合作,不仅仅搞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关键是要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切实保证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对农民的培训,为真正做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第二,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合同化管理机制的实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对农民标准化生产的引导。第三,建立农业信息站。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一整套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交流点,通过工作人员的调研和调查等,为群众及时提供有效的农业信息。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低碳经济的内涵,明确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难题,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现在处于并将长期是农业大国的现状中,农业经济的基础性地位是尤为重要的,而且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与其它行业的发展相比,农业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与世界主要发到国家的农业发展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是相对落后的,这种现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浪费了相对有效的农业资源,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从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为进一步巩固农业经济的基础性地位,更好地协调经济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特色现代化农业路子已是大势所趋。

3结语。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农业发展如果还是延续传统的发展方式是不可行的,更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短期效益,而是要立足实际情况,从长远利益着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农业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与快速发展,才能开创农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4):3-5.

[2]汤晓阳.积极探索低碳农业发展路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农业经济,,(7):6-7.

[3]韩贵清.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必然选择和目标模式[j].新农业,2010,(7):8-9.

低碳发展论文文献【第七篇】

摘要:制造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成为目前碳减排的主战场。然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全球环境的恶劣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容刻缓,如何解决低碳经济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制造业;低碳;科技;创新。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每年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的能源消耗总量过高,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了大量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不仅造成资源枯竭的局面,还严重影响的环境,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全球的温室效应。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不仅浪费了大量一次性能源,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就特别强调低碳经济的发展,全面各地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和分解考核体系,切实保障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二、盐城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的智能化成为盐城市近几年发展重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促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企业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成为重点发展领域,挑选骨干制造型企业,成为重点项目的实施单位,并开展试点示范,提升制造行业的创新能力。为机械、汽车、化工、纺织等行业发展制定智能车间的发展方向,引导制造企业能够结合行业特点加快智能制造业发展步伐。盐城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目前已见成效,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试点,以现有的机械装备和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推进电子信息技术与各领域进一步的深度融合,该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截止盐城市投资亿元用于50项智能制造项目计划、工业机器人新增346台、企业用工人数减少1796人。乐洲科技年产500万台手机智能车间、辉丰农化年产1100吨原药生产线、辉山乳业年产18万吨乳制品生产线智能改造等一批智能化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剑桥涂装、大洋精锻、丰海新能源、江森座椅、华稼食品5个智能车间项目通过省示范智能车间现场审核。

盐城制造业仍存在着制约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投入不高、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管理体制落后、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等方面。对此,应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1.各行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江苏省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和各个地区所分解的任务指标,盐城市应降低制造企业产品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气体排放量。应加强资源、废弃物的利用率,加快能源的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速度,促进行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如今所面临的资源枯竭、能源损耗严重的局面,而制造业作为能源、资源密集型行,需要实行循环经济模式,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采取措施避免遭遇资源困境。即使目前智能化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盐城的制造业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问题,这“三高”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威胁,为了能够使制造行业摆脱困境,需要实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力整顿制造行业,淘汰、兼并重组落后产能企业,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如若制造业继续走老路,安于现状不实行改革,必将会受到政府、法律、市场等各方面的诸多限制,如在项目审批立项时会受到环境保护法等制约而最终导致项目无法实施,长此以往,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2.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特别是制造企业,应当开放应用可循环的作业流程技术,开发新材料替代原先旧的材料。除此之外,应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只有进行技术改造才能促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技术改造应以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智能生产等作为重点,引进新技术、先进工艺、智能装备,对现有的生产机械设备、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优化生产流程,升级企业技术装备,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目前盐城引进大量的创新型企业,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但一些传统的企业却仍然维持现状,特别是一些老的机床厂,现在智能化的生产有些跟不上,近几年面临巨额的损失,只能通过地产投资来弥补亏损,长此以往必然会被淘汰,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来改善现状。3.引进学术专家,强化技术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的创新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制造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这只队伍,具备一支适合制造业循环经济型人才队伍,可以满足不同制造类型企业的需求。目前盐城缺乏这样的技术创新型人才队伍,虽然近几年在不断引进但是成效不大。其中企业对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工程师和熟练技术操作人员的需求尤为突出,同样也缺乏科学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急需引进和培养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盐城市中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为此建立后备人才选拔方案,注重人才储备库建设,避免人才队伍参差不齐。与高校合作研发,满足企业对学科建设、骨干人才的需要,努力使制造行业内从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人才在年龄、专业、分工、数量或级别上处于合理的配置状态,从而优化人才结构。4.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第一,在制造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引导自觉实施清洁生产。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不会注重清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情况严重,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就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增强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制造业员工往往会缺乏的环保意识,对排放的污染物的危害得不到正确的认识。盐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组织单位和职工学习并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增强其环保意识,开展系列活动,行业人员进行交流,将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第三,引入环保型新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选用新型环保材料是解决制造业废气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径。要在加大对环保型材料研制和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制造业材料的环保认证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先进的混凝土浇灌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第四,加大对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监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基本都可以回收利用,建立群众环保监督机制,设立群众环保监督小组对制造业的污染物排放。5.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盐城制造业的国际化趋势开始很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障碍”很多。如渠道障碍、品牌障碍、技术障碍、资源障碍、非关税壁垒、人才壁垒等。即使存在障碍,在经济发展中仍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强国际化经营,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盐城市制造行业应充分利用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程度,鼓励国外先进知名制造企业参股和投资国内制造企业和项目,在产品深加工领域投资设立企业和研发中心,提升盐城市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比如:悦达起亚与韩国的亲密合作,但同样其业面临销售的困难,可以加深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壮大企业的销售团队,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洪.低碳背景下战略产业的选择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邱振卓.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吉林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6月.

[3]张欢.我国低碳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年1月.

低碳发展论文文献【第八篇】

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低碳经济只注重工业,忽视农业;只注重城市,忽视农村的误区.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低碳农业对于甘肃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重视并推动关于低碳农业的研究以及示范和推广,结合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优势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并从政策、科技、资金等方面予以实质性的落实.

技术支撑。

自开始,甘肃省已探索创新出“农业-畜牧业-沼气”、“农作物秸秆再生循环利用”、“畜-沼-粮菜果药”、“农-牧-菌”“、农-牧-虫-禽”等模式,这些循环农业模式为甘肃省低碳农业全面展开打下了的基础,但这些远远不能弥补大量的农药、地膜等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弊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低碳农业绝不可离开低碳技术.因此,不断的进行适合的低碳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迫在眉睫.

经济支撑。

保证农民收入。

农民是低碳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收入如果减少,势必严重影响其发展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只有让农民从低碳农业中获得切实的利益,才能为低碳农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研究,可以对积极发展低碳农业的农户和企业进行补贴,帮助他们降低发展低碳农业的风险.作为政府而言,要关注长远利益,切不可在眼前的微小利益上徘徊不前.

增加农业投资。

加大力度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防治、投入一定资金辅助进行农村生产生活节能、促进农村清洁工程、对老旧及高耗能农机进行报废和更新.把农业清洁生产列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逐步形成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稳定的资金来源.

经验支撑。

欧盟。

日本。

日本人冈田茂吉于1935年提出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宗旨的自然农法,随着自然农法的逐步完善推广,自然农法的技术体系正日益受到日本乃至世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从—2035年,世界能源需求将增长36%,世界能源消耗量的增长速度将高于世界人口总量增长速度.美国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大量促进农业节能减排的政策,例如:联邦政府积极发展生物能源,逐步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农业机械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致力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机械使用效率;农业科研院所重视发展低碳农业,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关行业协会发挥组织协调的优势,积极推动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46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