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论文【4篇】
【导言】此例“儿科护理论文【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儿科护理论文【第一篇】
1.身传重于言教,教师自身人文知识不足。临床护理教师中部分是毕业于临床专业有过临床医生的工作经验。但对临床上护士的工作没有亲身体验过,对护理的认识不足,教学中缺乏人文素质理念的渗透。
2.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素质知识不仅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求职就业有帮助,对工作中如何与病人相处有帮助,对将来职业发展也有重要作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和技能的讲授,忽略了人文素质理念的灌输。
3.学生人文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我校护理专业学生都是大专生,高考分数相对比较低,人文知识基础差底子薄。还有部分中职升高职的学生,目前大部分都是九零后,大部分都是父母宠大的一代,社会阅历少,自我意识特别强。缺乏与人交流、相处的技巧,也缺乏宽容理解他人之心。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缺乏主动沟通的积极性。
4.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实验课上,趁老师给其他学生示范的时机,有学生拿着模型乱写乱画。完全没有把模型当成是真正的娃娃,到处乱摔。抱娃娃的姿势也不正确,有的拿头,有的提腿,动作粗暴,丝毫不知道呵护、关怀。
5.儿科护理的学科特殊性。不可能如内科一样有真实的标准化病人等教学资源,学生用模型操作还体会不到护理柔软的真娃娃时的呵护和关爱。
6.附属医院条件有限。学生见习实习条件都有限,在实习期间科室为减少矛盾的发生,让学生亲自独立护理,解决矛盾的机会少,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经验和呵护儿童的实际经验。7.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在实习中受到点委屈,就拒绝与病人打交道,失去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二、儿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1.提高教师的人文知识水平。多给教师提供培训人文素质的机会,多学习。教师到临床一线进修学习。临床专业毕业的老师到临床医生岗位进修学习,同时多了解护理工作,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护理专业毕业的老师到临床护理岗位进修学习,增长儿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和病人打交道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言行感染和影响学生。比如实验操作给婴儿沐浴,把模型娃娃当成真正的娃娃。目光温柔地注视娃娃,在穿脱衣服的时候动作轻柔,放置和抱起娃娃的时候动作也要轻柔。洗完注意保暖,防止慢慢擦干让宝宝着凉,用浴巾把身上的水蘸干。小婴儿的颈椎没有发育好,抱小婴儿时特别要保护头颈部,注意安全。
3.学生参与操作训练和操作考核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操作训练中同学们模仿老师亲切温柔地对待患儿,轻柔准确地抱起娃娃。爱惜模型,把模型当成是一个幼小的生命。表扬人文素质理念在操作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同学。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体现人文关怀素质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4.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机会。比如,上实验课前把一堆的婴儿放在操作台上,有个别同学悄悄用毛毯把他们轻轻盖住。表扬表现关爱的同学,懂得照护。创设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护患沟通的场景,要体现人文素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一个患儿发生高热惊厥了,一个同学扮演护士,一个同学扮演医生,两个同学扮演儿童的父母,对患儿进行急救处理。让同学们充分体会临床护士的心理和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提高对护理的认识。提高护患沟通的技巧,运用人文关怀理念。例如:一个5岁患儿诊断为肺炎,需要输液,护士需要操作前和家长及孩子沟通,让一个同学扮演护士,让另一个同学扮演家长,一个扮演患儿进行沟通。这样学生分组进行沟通,最后对小组同学的沟通能力进行评比、打分。
5.加强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沟通与交流,让医院提供更多见习和实习动手的机会。实习之前像强化技能一样,对学生人文素质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实习期间更积极主动地和病人及家属打交道,提高护患的沟通能力。
6.增加开设一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知识的课程:文学鉴赏、人际沟通、求职与就业等。
7.学校团委定期举行一些学生活动和社团活动,并进行评比打分,提高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结语
儿科护理论文【第二篇】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儿科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3~10岁,平均(±)岁。研究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3~9岁,平均(±)岁。所有患儿及家属均知晓并自愿加入本研究。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儿科护理,依据儿科护理要求给予相关护理。研究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比例和患者满意度。
细节管理方法
更新护理理念
在临床护理的所有细节过程中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贴心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本理念,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对象主要是“人”,接下来才是“病”。要明确做到护理方式的改变,应将“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明确改变服务基本理念。
护理指导
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和家长给予亲切问候。在实施护理工作前,应嘱家长安慰患儿、鼓励患儿,减少患儿及家长与医护人员的距离感,重视细节化的管理服务,护理人员每一个细小的表情动作、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对患儿及家属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尤为重视并且多进行换位思考,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加完善的护理措施。在开展护理工作前后应该对患儿与家属进行指导,如果患儿身体出现状况,应多询问,因操作引起患儿不适或出现错误时,需要使用道歉语,使患儿和家长通过护士语言、体态等感受到护士的关爱,从而尊重、理解护士,积极配合护理。
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因此,对儿科护士的操作技术和护理理论要求较高,新上岗护士的培训尤为重要。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尤为关键,而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此,护士长在工作中需要了解护理人员的个人情绪问题,减轻护理人员的不良情绪并能够积极调整心态,让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感受较好的人文关怀,减轻工作压力,保证护理质量。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爱心。因此,医院需要定期让医护人员学习基础知识、遵守服务流程、加强护理礼仪及职业道德培训,并定期进行职业素质考评,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水平进行量化,通过护士间的评比激发护士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以此全面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注重细节管理
儿科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科室,接触的都是患儿,因此,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对患儿入院接受就诊、参加各项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应制定细致、完善的工作流程。对于危重症患儿应做好全程检查并且加强监控。其次,加强护士工作的过程管理,保证每项工作的安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严格“三查七对”,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等。最后,对医疗费用实施透明制度。总之,在日常护理工作的具体环节方面做到最好,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从而确保患儿在院期间的安全。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儿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分别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为70分以下,70~<90分,≥90分3个等级。同时,对两组患儿家长以问卷方式对护理纠纷、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发放问卷78份,收回78份,回收率为100%。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大于或等于9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企业管理中,细节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概念,主要注重管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倡导每位在自己岗位工作的员工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求看重细节和力求工作完美。细节管理的魅力与优点也因此受到卫生系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引进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细节管理是对细节进行超越、控制、延伸、完善、补充、分析及辨认的过程,通过实施管理战略,增强组织的效率和执行能力,从而达到对整个护理质量进行提升的目的。当今,我国独生子女较多,儿童在此环境下的成长大多具有忍耐性差和独立性差等特点,从而使治疗和护理工作难度提高。另外,因为患儿发病的特殊情况,加上患儿合作性差和家长的关心等,使护士的基本功受到艰难的考验,因此,护理人员如有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则极易造成患儿在临床护理中的不配合或抵触等情况,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及医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且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护理工作,还需要做好交流工作与心理辅导。细节管理对于每位护理人员来说是必须要学的。各医院对于护理细节的看重、关系到医疗质量能否提升,医疗安全能否得到保证及患儿及家属能否满意,其作用很关键。因此,在病房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的理念,实施细节护理,建造并发展拥有细节管理特性的新型护理模式,是当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病房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细节管理后,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大于或等于90分所占比例、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说明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结语
儿科护理论文【第三篇】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每月召开一次全科护士思想素质教育大会,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态度好、工作好的大力表扬,对有损病人和科室利益的人予以大力批评,弘扬正气、鞭策后进,在我科每月召开的工休座谈会及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了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了一次护理查房,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急救能力
1、护士加强了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技术水平。
2、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老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发扬光大。
3、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穿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每次操作前洗手,每晚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病房空气消毒,严防了医源性感染。
2、严格执行了早班制度,切实帮好了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对病人病情做到九知道,在交接班时向下班护士做好了详细报告。
4、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确保各项护理指标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
5、开展了婴儿抚触,拓展护理技能。
下半年,我们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好的服务质量、加倍地努力工作,创儿科特色护理,攀护理质量高峰,换儿科护理新面貌。
儿科护理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少教多学”;儿科护理;中职护理专业
教学在对于学生的儿科护理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选用“少教多学”的方式,避免在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时对其进行干扰,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与氛围。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教授的知识与学生摄取的知识量对等,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无法跳出原本的教学框架,只能按照老师教学的方式去进行操作。这大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建立与创造力的提升。“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正很好的处理了这种问题,可以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值得老师们去尝试。
一、“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意义
1.有利于培育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学生是儿科护理科目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属于外部的影响因素,并不会起到关键的作用。是以学生对于儿科护理科目的学习必须靠自己的主动与积极,同时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做学习的主导者,而非被主导者。学生对于专业的内容是否很好的理解,一是靠其自身的努力,二是老师合理的导引。只有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老师对其进行合理的导引,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的结果。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不是无条理性的学,而是应该确立合理的学习的目标,有目的性的去学习。只有学习有了计划,才能有动力。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马上就要进行临床的实习,是以更应该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操作能力。护理是一门需要学生拥有极强的耐心与细心的科目,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学习到一些专业以外的东西。3.可以培育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运用的能力。对于儿科护理学的学习,不只是理论上的,还有实践上的,并且后者为主,前者为辅。学生要熟记护理的操作流程,并且操作娴熟。老师如果选用“少教多学”的方式就能将对理论的教学部分缩小,侧重到学生实际操作上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二、“少教多学”教学的方式对老师的要求
首先,老师要对“少教多学”的理念有一定的体会,其中的“少教”并非缩小理论教学的部分甚至是免去这部分,而是有目的的教,并且对理论内容进行高度凝练。老师在对学生儿科护理科目的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学,为学生建立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同时老师要进行启示性的教学,让学生独立的进行学习,自己确立学习的目标,为自己的学习建立科学的计划。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凝练,对重点的专业知识多加讲解,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同步的学习。
三、“少教多学”的具体方法
1.老师们要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老师们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要明确老师在此过程中真正的定位。老师们要对学生不合理的学习习惯进行一定的指导,同时要根据他们的学习进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除此之外,老师要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这些都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更加的显著。2.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好的学习方法能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才能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这就需要老师对其进行恰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过分依靠老师,而是学会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自主的实践,才能大大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可以加强自身的创造力,开拓自己的思维,对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对于儿科护理科目的学习中,学生才是整个流程中的主体。是以老师要明白自己在其中的定位,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选用“少教多学”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独立的思考,提升其创造力,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内容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很好的运用。只有学生懂得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达到学生自我专业水平提升的学习目的。
作者:曹法同 单位:新乡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