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生态道德观(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25652

【导言】此例“生态道德观(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态道德1

小说《俄罗斯森林》以维赫罗夫之女波丽娅来到莫斯科考大学为开端,通过她对维赫罗夫和格拉齐安斯基的调查揭示了维赫罗夫身上体现的人性美与自然美和格拉齐安斯基丑恶的嘴脸。波丽娅在小说中发挥着贯穿全文的作用,是个不可缺少的角色。一直以来,波丽娅的父亲维赫罗夫受到文艺界的批评,父母常年的分居加上她每次提起父亲时母亲极力的回避使她对于父亲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很模糊的甚至是不好的。她的一系列的有关父亲的调查从此展开。在大学,她与好友瓦莉娅同住期间,结识了房东阿姨娜塔莉娅•谢尔盖耶夫娜,从她口中对格拉齐安斯基有了初步了解。后来为了了解详情她又亲自去了父亲的家,但正巧父亲不在家,她曾在脑海里想过关于父亲居住的地方应该是百般豪华的,事实却正好相反。同姑妈的聊天当中她得知了父亲是为了保护森林才与格拉齐安斯基变成死对头的。此时她的心灵感受到了些许的安慰。一次偶然的碰面,使波丽娅对格拉齐安斯基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次谈话当中,格拉齐安斯基极力否定她的父亲维赫罗夫。那次正好赶上敌机空袭,“她突然看到了,人因为恐惧而摊成一团是什么样子,例子就是眼前这个格拉齐安斯基”。这一微妙细节的描写为后来格拉齐安斯基品性的揭露埋下了伏笔。战争在进行着,格拉齐安斯基的丑恶行径逐步显现出来,经过战争洗礼的波丽娅决定去找格拉齐安斯基算算“旧账”。于是她来到格拉齐安斯基的家,泼了他一身墨水,指责了他对维赫罗夫的残害。因国家面临战争,作为祖国的儿女波丽娅把此事放置一边没再纠缠。最终,因罪行败露而无处藏身的格拉齐安斯基选择了投入冰窟窿自杀。在小说当中波丽娅充当的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俄罗斯卫国战士。在祖国危难的时刻强烈的爱国意识驱使着波丽娅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微薄的力量并且建立了功勋。她代表着经过卫国战争洗礼的年轻的一代,也是维赫罗夫事业的继承者,是俄罗斯森林的后继卫士。

二、《俄罗斯森林》中的道德观念

(一)多神教———俄罗斯生态文学的渊源

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分支,在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的和多宗教的国家。在俄罗斯有很多原始宗教,其信仰主要是多神教。俄罗斯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自身的存在以外,还有许多由神主宰着的与人有关的万千事物。”这些神灵各居其职,共同管理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决定着人类的一切,因此理当敬畏。俄罗斯民族的先祖古斯拉夫民族信仰多神教。俄罗斯土地广袤但人烟稀少,斯拉夫人总是生活在对自然规律的恐惧之中,认为天地万物间有无数神灵,多神教油然而生。斯拉夫多神教是个成分繁杂的体系,认为自然中的万物,如石头、水、树、闪电都是活的,都有灵魂。此外,斯拉夫人对天、地的态度,使如今的俄罗斯人,即使在接受基督教以后,仍保留着对大地母亲的古老崇拜,如不许在报喜节以前用棍棒敲打和惊扰土地、不许耕地、不许往地上吐唾沫等;白俄罗斯民间存在着土地在报喜节前怀孕的说法,因此禁止在报喜节前开垦土地,以免土地母亲受惊。多神教意识的精髓“世间万物皆有神灵”的观点为俄罗斯生态文学提供了“母体”。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俄罗斯人渐渐领悟到各种自然现象的背后必有神灵左右,如要摆脱灾难就应膜拜神灵。于是,俄罗斯人逐渐形成了守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并为未来的俄罗斯生态文学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绿色生态的生动“镜子”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有力学说。它是在与很多错误的思想进行长久的尖锐的斗争后才得以被广泛认可的,作为文化上层建筑是国家经济基础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带领下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时,随着环境不断被破坏,生态问题也逐步出现从而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此时也出现了有关生态文明的新名词“生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核心问题。对于自然问题,马克思的主张是:世间万物如人类、动植物甚至宇宙行星都有他们自己的运动规律和生存方式,因此,自然也在时时刻刻在遵循着它本身的生长规律,人类对于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如果毫无顾忌地去索取而不去遵循它们的规律的话都会有相应的惩罚,如:如果对自然树木进行无休止的乱砍滥伐就会引起自然风暴,河水也会因此而变浅。所以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敬畏自然,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人类自身的生产需求而且为人类的长久生存上了最有利的“保险”。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并且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作为社会人也具有社会属性,人类是通过他们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来维持他们的生计的,这里所说的对象是指自然环境。因此人类实践活动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世间凡事都有度,如果超越了这个度,都不会有好结果,同样,人类如超越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使生态系统呈现紊乱的状态将会接受相应的惩罚———自然对于人类的报复。总之,人类的生产方式要符合自然规律从而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列昂诺夫对俄罗斯森林生态系统的贡献

小说《俄罗斯森林》当中的维赫罗夫这个形象是列昂诺夫的分身。作品中的维赫罗夫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是列昂诺夫具备的品质,而且这个品质充分体现在守护森林和爱护森林这个方面。20世纪的俄罗斯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环境,从而使当时的俄罗斯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面临着生态系统问题。人们尝尽了苦果,可以说之所以面临这些困境,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终归一句话,生态系统和人类的道德伦理是紧密相连的。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是在这时出现的,充分说明了这些问题。列昂诺夫在守护森林,敬畏自然,捍卫生态系统这方面继承了以往老一代作家的优良传统,并且有所创新:把生态系统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大力改良了对于俄罗斯生态系统的生产方式。在列昂诺夫的作品《俄罗斯森林》当中一部分人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人与自然最好的相处方式。在作品中分守护森林和破坏森林两拨人物。作者通过严厉斥责那些道德沦丧的生态破坏者并且赞扬那些有生态意识和强烈爱国意识的人物呼吁人们应该敬畏自然,这样的话大地“母亲”也会满足人类长久的生产需求,从而达成人与自然的统一。

生态道德观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1前言

生态道德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以往,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远离政治、经济生活中心,因而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忽视。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这就把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关系党的大政方针,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新高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承担起自己服务于党的事业的光荣使命,就必须及时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内容体系。

2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

回顾人与自然的交往,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把自然供奉于自我之上的时期。童年时期的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对自己的所处自然环境盲目崇拜。在这一时期,人对自然顶礼膜拜,把自然当作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神灵。第二阶段是人把自我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时期。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人类所拥有能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借助于社会和科学的力量,发动了对自然的全面进攻。在过去数十年里,人类肆意从自然界掠夺资料,几乎不受约束地随意改变自然原貌,仅由人工合成的各种自然界本不存在的分子就达到数百万种之多。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行为的全面扩展和深入,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断显现,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地球环境问题。伴随着人类对资源毫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对自然环境不计后果的破坏,地球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人类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成果的同时,却发现已经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发展困境。以我国为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巨大经济成就的取得,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的发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困难。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各类资源的日渐枯竭,土地沙漠化的日趋加剧等等,使经济增长难以为继,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人类开始摸索着进入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三个阶段,即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发展时期。

3生态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我党政治、经济和文化路线政策最有力的宣传。回顾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她往往把目光集中人本身以及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上,很少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视野。我党自成立后,夺取和建立革命政权,发展经济建设一直是其中心任务。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也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矛盾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服务于现实需要的政治性教育活动,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因此,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要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略。但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忽视或遗忘,并不能改变人对自然生存环境极度依赖这一客观事实。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其生存的二重性,人不仅仅需要与社会、他人之间的和谐,也需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尤其当自然环境的恶化影响到我们的生存时,自然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就无可避免地凸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上。而是要通过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探索人的思想道德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全面、协调的观念研究经济、环境、生态中人的思想道德情结”。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变化的一种回应,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践行党中央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具体体现。

4生态道德教育要从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入手

思想政治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教育对象的环境生态知识,培养教育对象对自然的敬畏情感,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入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规范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教育对象的生态道德意识

一直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指导地位,强调一切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在道德领域,也只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规范,道德义务只是对人而言才应该承担,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往往从一己之利益出发,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针对目前占据教育对象头脑,不合时宜的人类中心主义,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从强调天人对抗,转而关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培养教育对象维护生态环境的自律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教育对象明白,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形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地球现有状态既是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也需要生命活动的调节、控制来维系。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保护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具有同等重要意义。要引导教育对象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要使教育对象意识到,对地球上飞禽走兽、自然景观的珍视、爱护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要使教育对象树立起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生态环境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就必须确立和完善一套教育对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体系。通过科学的道德规范来约束教育对象的行为,使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成为教育对象自觉的道德行为。对于教育对象来说,科学的生态道德行为至少包括:绿色消费、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合理权利、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讲求生态文明的绿色消费行为不能以大量消耗自然能源来求得教育对象生活上的舒适,应立足于杜绝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要改变人类中心化的传统观念,同自然友好相处,同其他各种生命形态友好相处,要在思想和行为上体现出对其他生命形式应有的尊重。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负责,要积极参与美化自然的活动,促进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科学的生态道德规范,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识。

参考文献

[1]付文杰,等。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95-98.

[2]贾义保。论生态道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6):32-33.

生态道德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教育;新型农民

一、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近些年来,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被纳入道德的视野进行考察并由此产生了生态道德教育的新主张。生态道德教育的提出拓宽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时代的发展给公民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新型农民的全面发展包含着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不管是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新型农民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都需要生态道德教育,逐渐显示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说明了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外,还需要人文道德精神的支持和推动,尤其需要新的道德观念即生态道德来支持。因此,对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道德的思考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变迁从来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过去,人们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要素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生态要素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人类生存的危机昭示了生态要素的重要性,生态要素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新型农民的全面发展需要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自身的前景问题,惟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人类走向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客观地说,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虽已开展多年,但以农村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仍是薄弱环节。不少农民环境意识较差,有的消极对待环境污染,甚至对因污染引发的财产损失都不能用法律的手段讨回。从根本上讲,农民对生态环境的漠然与无奈,主要原因是生态价值观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道德教育来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价值观,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还在于农民的全面发展,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理性生态农民\"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在农村生态危机并没有明显好转的今天,充分发挥教育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特殊功能日显重要。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人格养成的教育,是迈向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

1、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教育,是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因此,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的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从两方面展开:首先应该注重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回顾20世纪,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欠缺,那就是缺少对生态科学知识的系统普及,缺乏生态科学知识背景,公众就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产生足够的认识。没有忧患,就没有震撼,生态道德教育就难见实效。人们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无知就会造成生态意识的缺失。

其次就是要强化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人的生态道德是一个综合性的质量指标,生态科学知识只是其基础,生态道德则是核心。没有道德上的指导,人的行为就不一定能规范在环保的主题内。因此,还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这主要从以下三点来看:第一:加强生态道德理念的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类生态良知,开发人类生态伦理潜能,开创人类生态精神面貌的重负,其主要目的是塑造新的生态价值观和对待生态环境的新态度。这就要求人们更新理念,通过教育的方式树立起全新的道德理念。当前,最根本是要帮助农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厉行节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农民缺乏生态道德素养,急功近利,不惜以砸掉子孙后代的饭碗为代价,使得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与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农民树立起绿色消费理念,有助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强调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有理念的树立,还要有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感情。在人类生态活动中,只有对善与恶、美与丑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爱憎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

第三:强化生态道德行为的指导。生态道德教育除了要有生态道德理念上的培植、生态道德情感上的培养外,还需要行为上的指导。落实到行动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才是衡量人们生态道德水平最直接的标志。

只有动员广大农民参与环境保护,批判并抵制各种有害环境的行为,环境保护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2、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

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确定以后,还有一个怎样来实施教育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教育路径的问题。事实上,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路径将关系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农村的实际,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施:第一:利用农村学校平台进行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全面终身教育,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要注意农村学校教育平台的利用。通过一定学时和内容的课堂教育向农民进行正面灌输,起到一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实践,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意义,引发他们对社会上的现象从生态伦理的观点出发产生爱憎的情感。

第二:利用农村村委会平台进行教育农村村委会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在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农村村委会的平台作用,抓住机会进行教育。比如:利用乡、村、校召开会议之机,及时介入,见缝插针,把环保理念适时而有机地带入会场;利用农闲时节走村入户,言传身教;利用村委会的有线广播、电化教育、村头板报、科普报告会等载体进行教育。

第三:利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进行教育生态道德教育要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发展新产业。当前,重点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道德教育只有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生态知识、运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当前,生态道德教育重点要与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的规划中来,建设新人居,使\"三清\"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柳树滋。大自然观--关于绿色道路的哲学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生态道德范文4

(一)生态道德内涵

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义,是因为这种关系最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1]人类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迫切需要思想武器——生态道德的辅助。生态道德就是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2]因此,概括地说,生态道德是将生态伦理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制。『3]

(二)重新定义

1.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价值观转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首先体现在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发生变化,人类社会环境道德观也处在在不断的演变中,有学者认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于工业革命前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形成于工业社会中;生态系统协调环境道德价值观则形成于后工业社会中[4。早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人类对自然拥有利用、改造和掠夺等等全部的权利,人类主宰和掌控自然。是自然的主人。在这种认识的指引下。自然成为人类可以任意索取资源的场所,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开始出现。现在人类开始认识到这样的观念是不对,意识到人类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只有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才能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和作用,自然才不会报复人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人类还是摆脱不了人类作为主体的狭隘,仍然按照有益于本身发展的方向进行生产、生活实践。而生态道德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犹如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伦理关系,应该是相互尊敬、相互平等的。自然除了有为人类提供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价值外,本身还拥有内在价值,自然不是依附于人类的附属品,它具有独立性,拥有不可漠视和剥夺的权利。生态道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有助于人类转变狭隘的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关系。

2.人类道德范畴的扩大——行为得到监督

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确定是对传统伦理关系的重要补充。要求人类在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互动中应该要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道德是指人类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是对人对人、人对社会行为正当与否的判断。生态道德将道德关系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大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直至人与自然,[21使得人类道德范畴得到扩大。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调节,实现该功能可通过多种方式,如评价就是一个重要方式,道德行为通常会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因此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纳入人类道德范畴,就意味着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也会得到全社会的评价,当个人行为受到集体共同监督,大家互相约束,那么行为规范也更容易实现。假如上述得以实现,那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禁止乱砍伐树木会像禁止乱扔垃圾一样成为人们文明行为规范里普通的一条。

3.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伸张环境正义

生态伦理学认为,所谓的“环境正义”是指人类社会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各群体、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5“环境正义”强调不同环境利益主体之间在环境保护义务分配上的公正与公平。伸张环境正义是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它的提出有助于调适人类生态环境保护中权利与义务分配不公现象,促进人类本身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主要讨论代内两个层面的环境正义: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环境正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境正义。

(1)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

环境权利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是由于环境保护的义务责任分配不公平所产生的。强势群体由于拥有更多的财力、权利或社会机会利用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多的影响。但目前的部分强势群体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投机取巧甚至触犯法律使得承担的义务与他们获得利益极不成比例。弱势群体是指在环境资源权益和义务分配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社会人群,他们往往被迫要共同或是承担更大部分强势群体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学者开始关注农民环境权利,目前由于社会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关注度的差异,大量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益都产生极大的影响6]。随着社会对环境弱势群体的关心度的提高,将来对不同环境利益主体的研究也将越来越细化。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全球化,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问题等受到全球的关注。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环境公正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焦点。国家环境公正要求一国在满足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等的环境资源需求。应该建立在不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利益前提下。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公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做出对未来发展的承诺。

二、生态道德教育主要问题剖析

(一)受众群体狭小

生态道德教育主要以学校为教育载体,开展教育范围较小。受众群体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居多,社会主要劳动力接受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较少,但对社会生产群体的生态道德教育有其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处于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及促进提升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发展观念急需转变,而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从三个方面促进转变发展理念。1)在以往的生产活动中,重点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虑甚少,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多加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促进更多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益的新兴产业的发展。2)生态道德教育扩大了人类道德范畴,把人对自然的行为列入社会道德范围,通过社会舆论实现对生产者生产活动的监督。3)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培养生产者环境正义感,减少因为生产导致污染而引起社会成员间的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转型时期社会生产群体的生态道德教育尤其重要,拓宽受众群体。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学生教育成为新时期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二)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上述提及,学校是目前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在学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现为教育流于形式,深度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足。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生态道德教育属于更深入的思想教育,受教育者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思想认识,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在以往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上,由浅入深,传达生态道德精髓,并结合实践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生态道德理念的树立。但是目前较多学校的教育更多仅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没有对生态道德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解析。其次,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资源有限,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专门教材,学校相关教材中关于生态道德的内容单薄,未成体系。再次,学校相关实践活动较少,大部分学生参与过程中更多是寻求活动乐趣。而对于活动的意义知之甚少。

(三)社会推广教育力度不足生态道德教育以实现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内化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外化为目的,教育对象是全社会公众。目前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推广教育力度还不足,公众对生态道德的认知很有限,但公众在社会生活中,行为涉及面广、影响大。以公众消费为例,良好的绿色消费习惯对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生态道德有助于促进公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和行为的养成。目前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教育只是在日常环境保护宣传中略有涉及,还不成规模和体系。因此加强社会推广教育也是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针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受众群体狭小、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及社会推广力度不足,本文认为应该从下面三条途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一)抓住社会转型发展机遇,普及生态道德理念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发展理念和思路都在发生转变。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入,并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握社会转型发展机遇.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普及生态道德理念,重点开拓社会劳动群体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受众群体,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借助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契机,经济由粗放、直线型向集约、循环型增长方式转变中,在整个社会日渐重视生产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氛围中及时对生产劳动者宣扬生态道德理念。其次。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趁低碳产业、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日渐勃发之势,在新兴行业发展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二)完善学校教育

学校是各种教育的主场地。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关键要完善学校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建设生态绿色学校。主要表现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生态化,营造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良好氛围。2)师资力量的组建。生态道德教育首先要从教育者抓起,教育者要从心里认同、接受、吸收、赞扬、推崇生态道德精神,才能在传播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言传身教。3)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生态道德教育与现有德育课程相融合,加快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生动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生态道德5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高校;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在我们党的十报告中,以高屋建瓴态势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教育的主体,有责任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生态道德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生态体验教学,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1 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维护生态环境,不会对后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人文道德精神的支持与推动,其中最为重要理念就是生态道德观念。而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高校生态德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因此,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道德的思考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人们在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通过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生态和谐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来的,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因此,高校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理念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高校生态德育是在内容上对传统德育的拓展和延伸,本质上讲就是对构建“美丽中国”的适应。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现代文明公民需要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不仅仅包括人际道德、社会道德还应包括生态道德。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处于最为关键的阶段,其生态道德的培养与提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把较强的生态伦理意识、生态道德水平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中,通过更加科学、完善、系统的生态德育理论,引导大学生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让学生了解热爱大自然,关心、理解与关爱生命,培养正确的生态道德和生态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进一步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道德自觉去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全面发展。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糅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扬弃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类型。这种新德育观引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主要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三个要素展开。通过把道德说教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态道德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辩证统一起来,用一种中和、平衡的价值观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系。具体来说,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社会公德意识教育

生态道德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关于地球上一切生物圈形成的生态关系的一种反映。生态道德的对象范围涵盖了人类社会和整个自然界,是在对自然界价值和利用权利,关注地球生态平衡的各种物种的共存,也包含了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社会制度等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实施的一种道德原则。因此,生态道德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跨时代特征的世界道德观,强调了全人类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关爱和呵护共同的母亲即地球。通过对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成为社会公共生活习惯中的一个基本行动规范。

生态忧患和生态责任意识培养

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承当相应的生态责任感,具有生态忧患意识。高校生态德育就不仅要对广大大学生讲授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严重性,使其深刻认识到自然界的持续恶化主要就是人类的过度开发、污染造成的,从而培育生态忧患意识。通过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使得大学生能够从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综合考量,把生态保护意识内化成自身的公民道德。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形成贡献自身微薄的一份力量,把保护自然环境作为自身的一项基本责任,自觉用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学生学会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和善待自然。否则,人类将失去生存、发展的家园。

环保法律意识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仅需要理论学习和舆论宣传引导,还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制约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大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在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关系上,深刻了解到地球生态遭破坏的现状,以及为保护我们生存环境应做哪些工作。对破坏大自然,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自觉进行监督和制止,主动配合政法机关及时查处,追究破坏环境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在全社会形成以爱护生态环境为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耻的生态文明风尚,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法律意识。

3 高校实行生态道德教育对策

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还是在课堂。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道德观渗透到德育课程甚至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并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完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广大高校教师,在各类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讲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和教学特点,增加和补充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注重体现生态意识的渗透性。

加强生态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最为深刻的社会性因素,它是通过精心营造而形成的有利于学生德性健康成长的道德文化氛围。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目的主要通过创建过程,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绿色”思想品德,灌输“绿色”价值观念,养成“绿色”行为习惯,在大学生心中构建一种生态道德氛围。使学生对学校环境产生爱心,从而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的行动。同时,校园建设坚持美化与绿化、生态与循环、可持续与节约原则,充分体现生态道德价值观,在校园内构筑一道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屏障。用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进行熏陶,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培养较高的道德素质。这无疑是一种潜在而有效的方式,能够产生“不教而教”的效果。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载体作用

生态德育教育只局限于课堂的传授、限于知识的满足是不能达到教育目的的,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才能使学生所学为所用,激发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愿望,培养热爱生态的情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生态环境的改造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其身临其境,通过改造环境的亲身体验形成和巩固环境意识。比如,利用地球日、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环保责任,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生态道德认识,形成生态道德意识。

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优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深影响和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的行为、学习、生活甚至思维方式。网络世界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巨大影响和渗透力,学校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强大平台,通过建立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生态道德教育网站,加紧开发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质量教育软件和数据库,并借鉴各国经验,创造出符合大学生需要的生态道德教育方案,吸引更多学生上网浏览。同时通过网络监控,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德育的认识与想法,更好的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地实施。

总之,在当今世界面临生态危机的情况下,高校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切实的开展好大学生生态德育这一新课题,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倡导和谐社会的先锋,利用所学的知识从实践中找出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策略,最终实现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启和。关于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J].生态经济,2005,12:35-38

[2]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90-91

[3]罗骋。浅议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12:40-41

[4]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44-46

[5]王淑玉。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大学生德育[J].湖南大学学报,:11-17

[6]李朝良。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0,5:182-18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22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