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范文汇聚精彩4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第一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收录了4篇著作。认真学习这4篇文章,牢牢把握“人民至上”这条红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
在历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创立为人民服务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毛泽东年少时观察体会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困苦,毅然走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1939年,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谈到“为人民服务”。1943年,毛泽东在党的内部指示中提出了“为群众服务”思想。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演,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党的七大上“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走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我们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们党就坚守着“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使命。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首先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一个东方大国迅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马克思在17岁关于职业的选择时就志存高远,选择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用了7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奇迹,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种无我的人民情怀,是一个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是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体现,体现了共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人民情怀和献身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今天我们的抗疫成果,取得的伟大胜利诠释着总书记对人民的拳拳之心,诠释着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党的始终如一的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以人民的幸福为工作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目标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中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从党成立到改革开放,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党的始终如一的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第二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相关论述,既拥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又充满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特色,是继承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统一。落实好***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精神,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发展和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我国教育发展实际出发,围绕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始终贯穿着坚定的人民立场,展示着深切的人民情怀,生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总书记从人类文明和知识传承的宏大视野、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深刻把握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则必须贯彻教育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总书记多次指出,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鲜明立场。
凸显教育发展方向的人民性,注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突出特点,是始终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放在重要位置,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他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就要求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德育优先。***总书记尤其重视品德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为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直面人民对更公平的教育的关切,为实现教育公平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总书记对实现更公平教育的郑重承诺。近年来,***总书记高度关注贫困家庭的教育问题,提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受到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关注区域、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提出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关注投身民族、乡村地区教师的工作生活保障,提出对扎根边疆、扎根乡村的教师,给予更多关爱和培养;关注考试招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等,从而为人民共享更公平的教育规划了切实可行的蓝图。
回应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早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的见面会上,***总书记就将“更好的教育”列为人民期盼的“十个更”之首,作出了给人民更好的教育的庄严承诺。此后,***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要“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全面加强教育事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要深入研究教育体制、教学体制、教师管理等问题,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这些铿锵有力的改革之声很快落实为具体的改革行动。五年多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在各层面深入推进,破冰长期困扰我国教育事业的“老大难”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教育改革成效。
适应人民多样化教育诉求,关注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变得日益强烈。从当前教育发展实际以及人们的不同需要出发,***总书记提出教育改革需在几个关键领域重点推进:一是基础教育,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基础教育越办越好;二是职业教育,指出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深入研究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机制问题,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三是继续教育,即对农民工、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培训,以及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再培训,使劳动者更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四是高等教育,提出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必须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论述,拥有深厚的理论底蕴与实践传承。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教育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实践两个维度来思考和把握。
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论述,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人民性的阐释一脉相承。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对教育的目的、性质、价值、途径等有着内容丰富的论述,这些论述尤其在两个层面深刻阐发了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民性内涵。其一,建基于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界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教育必然要遵循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位的发展路径。其二,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恩格斯作出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体现为阶级性),决定了教育与社会关系必然存在密切联系。一定的社会关系决定并制约着教育的目的、性质和功能实现,反过来,教育又为一定的社会关系服务,为维护、发展特定社会关系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服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教育在性质上必然具有人民性,以满足和服务于人民的教育需求为价值旨归。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论述,也植根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长期实践和积极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把“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作为“当前重要任务之一”,以办教育必须符合人民利益为根本要求,在加强农民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从提出定位“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的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充实、完善。这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第三篇】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是我们党的利益之所在、使命之所在、价值之所在、生命之所在。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脱离于群众之外的特殊利益,党员没有超越于群众之上的特殊地位,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历史,就是一部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核心是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站在人民一边,全心全意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政治立场。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
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不能搞花架子,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背离人民中心立场,危害人民根本利益,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党和人民的大敌。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当前,形式主义已经成为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成为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就破解形式主义之弊作出部署。
形式主义是一个顽症,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解决形式主义也非一日之功。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多样性、变异性,整治形式主义要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要从讲政治高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特别是漠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突出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当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求总体上是相适应的,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我们必须站在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拿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决心和魄力,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开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集中整治不走过场、不做虚功,确保取得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体会【第四篇】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九大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立为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指南。纪检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担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小口切入、精耕细作,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可见可及。
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增强治树护林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九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开篇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到结尾号召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继续奋斗,两百多次提及“人民”,通篇浸透着民生温情、凸显着人民立场。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根本目的,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强大力量源泉,维护党的纯洁性和肌体健康。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对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和党章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从中感悟民本情怀,进一步强化民本意识、坚守人民立场,做监督执纪为民的拥护者和践行者。要以人民视角把握新时代脉搏,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职尽责,做党的忠诚卫士和群众的贴心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作风连着党心民心,关系事业兴衰成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优良作风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党的十九大把作风建设列入新时代党的建设重点内容并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今年以来,我们从推动落实市委改作风提效率“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入手,开展电视知识竞赛、“网络廉考”、“为官不为”专项整治等活动,思想教育和强力问责双管齐下,在全县掀起“效能风暴”;开展集中整治问题线索排查月活动,在圩镇日“摆摊设点”现场释疑受访;深入重点企业开展“亲清行动”,构建新型政商沟通方式,全县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部署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全南实际,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拿卡要、慵懒散拖、“四风”等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整治,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依靠群众拓展监督渠道,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建立健全明察暗访、通报曝光、问责追责机制,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强调要“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党的十九大作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准确判断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和成效。今年以来,我们制定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流程管理办法,完善廉政谈话制度,运用第一种形态更加高效规范;在全市率先建立覆盖面广、管理规范、运用科学的党员干部廉政档案电子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助力监督执纪问责,案件数量和质量实现大幅提升;抽调精兵强将参与“两违”专项整治,严查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百日行动”,查处了一大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民群众的信任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纪导向,以坚如磐石的决心,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全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畅通信访反映渠道,加大接访连心力度,延伸巡察触角,倾听群众呼声、对焦工作方向、回应群众期待。加大开门反腐力度,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公示公议制度,鼓励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查“微腐败”,整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
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南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和行动的指南。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组织创新增强生机活力实现内融式发展。坚持刀刃向内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健全内控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自我革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