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论文 在职研究生论文精编5篇
【导言】此例“在职研究生论文 在职研究生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在职研究生论文【第一篇】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校2008届英语语言学、英语翻译和英语文化几个专业学生的69篇学位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这些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调查统计,并从硕士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和引文年代分布等方面逐一分析。
2结果分析
引文数量分析
引文数量是指1篇论文中所引用参考文献的数目。具体地说,就是论文作者撰写论文时参考并接受了多少别人或前人的成果。1篇学位论文所列出的参考文献的覆盖面和学术层次往往能间接反映出该文的研究水平,对引文数量进行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所研究领域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把握程度。科学合理地运用参考文献对提高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创新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统计的69篇论文中,共附有3 663篇参考文献,引文数量最多为115篇,最少为20篇,篇均引文量为篇,高于国外科技论文平均引文量15篇。这一统计结果表明,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引文意识较强,注重相关资料的借鉴与参考,善于捕捉学术前沿的各种信息,具有较强的文献收集能力和水平。如表1 所示。
引文类型分析
通过对研究生论文引文文献类型的分析,可以了解研究生的阅读动态以及引用文献的特点和规律,并从中确定各类型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为图书馆调整和优化馆藏文献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我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引用文献的类型主要有5种,分别是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报纸和网络文献,其中尤以图书、期刊为主。如表2 所示。
图书以其内容专深、论述系统、知识全面、观点成熟、可信度高、参考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成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占总引文量的66%,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中英文原版图书引用1 981次,中文图书417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语研究引用文献的一大特点。由于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英美国家的历史和现状,要求他们必须阅读一些经典的英语原版理论书籍,掌握相关理论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分析、思辨、总结一系列深层次的加工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使研究的理论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主要来源是英语原版图书,这一点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这也是由于它的学科专业性质所决定的。期刊以其信息量大、内容新颖、专业性强且出版周期短、获取容易等优点,成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重要信息源,占引文总量的%。其它如网络文献、学位论文、报纸文献等虽有引用,但比例偏低。从统计结果看,研究生对网络文献的引用仅占总引文量的%,学位论文的引用仅占总引文量的%。图书馆应认真探索网络资源和学位论文资源的开发问题,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引文语种分析
由表3可见,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引用文献时,主要以英文文献为主,占全部引文的70%。在3 663篇引文中,没有1篇英语语种以外的外文文献,这也说明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利用其它外文文献的能力相对较弱,研究的国际视野不够开阔,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科研成果已不是集中用一两种语言,仅懂得一种外语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了。
引文年代分析
通过对学位论文引文年代的分析,可以从时间上了解引文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也可以从中获得专业文献老化程度的最可靠的数据,为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评价得到可靠的依据。从表4中可以看到,共有1 739篇引文发表于近10年,占总引文量的%,其中引文的高峰区在第2~10年间,共计1 722篇,占引文总量的%。当年文献的引用情况很不理想,仅17篇,占引文总量的%。这一结果也说明了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跟踪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利用最新文献信息方面的能力较差,这也影响了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强化他们渴求新信息的心理意识,是图书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3对图书馆工作的建议
重视针对研究生群体的文献保障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尽可能满足研究生对文献的需求是图书馆建设始终不变的追求。随着文献资源的多样化发展和研究生对文献资源的多元化需求,图书馆应针对研究生这一群体的文献需求特点,不断拓宽和完善本校的文献保障体系,及时对图书馆的资源结构进行有计划、有方向的优化与调整。从整体结构上看,要增加英文原版图书,特别是符合研究生阅读需求的图书的品种和数量。另外,要加大虚拟馆藏建设,增加电子资源的比重,购置大量与本校学科紧密相关的数字化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等,弥补外文书刊昂贵、引进量较少、用户获取困难的缺陷。让研究生更快、更直接地接近国际上的前沿课题。并且要做好资源整合。目前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越来越多,读者需要进入不同的数据库界面,分别查找自己需要的文献,检索方法繁杂,不利于利用。因此,图书馆应尽快制定资源整合方案,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尽可能将网络资源、馆藏数字化资源、自建特色数据库、购置的网络数据库等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研究生需求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智能的信息产品。
加强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构建,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然而,信息的吸收又与个体的知识结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良的信息素质是研究生论文写作期间获取大量信息资源的重要基础。尽管研究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较高,但受传统学校教育观念的束缚,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信息意识薄弱,文献检索技能欠佳,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很难做到全面系统,往往出现检索出来的文献和自己的课题关联性差,而真正需要的文献却未能查出,这难免影响其论文写作进展和论文的质量。因此,要培养和强化研究生的信息意识,锻炼其信息检索能力,以便有效地吸收外部信息。图书馆作为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大宣传。对研究生进行信息资源宣传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信息资源不熟悉,所以才无法利用。通过广泛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研究生的信息意识。②开设“文献检索课”。 由于研究生的来源不同,其本科阶段所受的文献检索教育程度不同,研究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参差不齐,有些研究生甚至不具备本科生就应具备的信息能力。因此,文献检索课在研究生阶段还应加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实现文献检索课教学手段的更新,通过制作课件进行直观生动的教学,促使每个研究生都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与利用技能,为学位论文的完成及将来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③举办各类专题讲座。研究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经常为他们举办时间相对集中、内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比较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讲座,讲座的内容可选择如专业论文的撰写知识、信息调研知识、各领域最新学术进展、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等,让研究生掌握本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新动态,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网络文献以其来源广泛、存量丰富、传播及时、检索便捷等优势深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我校图书馆加大了电子资源投入力度,购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JSTOR外文过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金图国际外文图书、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Pro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Gale参考资料数据库等2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但从统计结果看,硕士研究生对网络文献的引用仅占总引文量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生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不熟悉,不了解这些数据库的页面设置、涉及范围和检索方法。为此,图书馆应举办数字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题讲座,以介绍本馆拥有或可利用的数据库为主,介绍各种数据库所涵盖的学科范围、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等。讲座的形式可以根据研究生所学的语种、学科、专业进行,一次只详细介绍一个或两个数据库,这样,研究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提高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率。
为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文献传递服务
由于研究生信息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仅靠学校图书馆不可能完全予以满足。为弥补现有馆藏资源的不足,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开展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工作,要与国家图书馆和国内重点大学图书馆、外语院校图书馆等建立馆际互借业务,为研究生提供代查、代检、异地复制等服务,以实际服务效果来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实现图书馆员自身价值。
学科导航学科导航是把有用的学术类网络信息资源按学科分类进行搜集归类。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以语种、学科、专业为单位,以数字化、网络化、计算机为基础,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搜集、鉴别、选择、组织、知识重组,它不仅是因特网网站的指南,还包括各语种、各学科的图书、期刊、专业论文、会议文献及网上的虚拟文献等。学科导航不仅能为研究生论文写作和系统学习提供学科信息网络资源引导和检索线索,方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动态,而且可以方便研究生快速获得所需的专业资料,节省其搜寻网络资源的时间和费用。
个性化定制服务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以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为起点,基于读者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为读者提供满足其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服务。图书馆应开展研究生课题组信息跟踪,了解研究生的信息需求,编制各种专题目录,提供最新期刊信息通报、索引、文摘以及专题综述、图书评述等,主动向研究生提供信息快讯,建立以研究生为对象的集文献咨询、检索、提供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文献信息主动服务模式,使研究生获得最佳的文献信息服务。
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作为一种特殊文献类型,具有学科广泛、选题现实、数据详实、专业性强、内容新颖、学术价值高的特点,是构成特色馆藏的重要文献来源。图书馆作为信息收集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开发和建设本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图书馆应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设,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方便的查询途径,更好地保存和提供学校教学科研成果,避免科研工作的重复劳动。
帮助研究生规范参考文献格式
引文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严格按照著录规则著录。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治学的态度,同时也是职能部门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统计和分析69篇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不规范,如有的引文只罗列了引用期刊的名称,其它各项均未著录,缺项情况相当严重;有的无法辨别参考文献的类型;有的只有论著名称而没有作者、出版年代和卷期、有的则漏写了期刊的名称和出版者;有的又缺少刊物的出版时间等,这些都给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从发展的角度看,引文在科技文献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参考文献的格式标准化问题势必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见:国家标准GB/T7714-2005)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与此同时,导师、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部门,应督促学生补全缺失的项目,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应该给研究生一定的培训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小元,姜立志。 高校研究生群体的信息需求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4):53-54.
[2] 张世莹。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的调查与研究[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3(1):66-68.
[3] 邓要武。 高校研究生文献信息素质培养研究[J].晋图学刊,2008(5):43-52.
[4] 梁晓华。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82-85.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基本评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但就业质量却让人堪忧。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仅为63%;且多数属于低水平就业,平均月收入为2749元;值得关注的是,转岗率较高,半年内离职率达到42%。由此可见,目前的高职院校在推动和解决就业问题上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值得各界关注和重视。
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中搜索“高职毕业生就业”论文有2242篇(1997-2016),其中,期刊论文2143篇,会议论文22篇,学位论文77篇。由此可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甚至数学建模等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研究。总体来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一、就业质量概念界定阶段
在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国内外学者从就业质量概念界定开始对就业问题就行研究和探讨。从美国的“工作生活质量”(QWL)到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体面劳动”(DecentWork)和欧盟的“工作质量”(Quality in Job),再到近期的“高质量就业”(High-qualityEmployment)和就业质量指数(EQI),都是对就业质量概念的探索。弗雷德里克指出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工资的能力的过程就应该是高质量就业。我国大多数学者都秉承了“体面劳动”的理念,并将工作的稳定性、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就业满意度等纳入就业质量的范畴。刘素华则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C上所述,从高职毕业生个人角度看,就业质量包括了一切与其个人工作状况相关的要素;从宏观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它一般用反映高职院校范围内毕业生工作状况的各要素的统计数据,如就业率、平均工资等来表示。
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阶段
从理论学术价值来看,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检视传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成果提供检验标准,为有关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从实际应用价值来看,可以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及其提升机制做出较为精确、全面的描述与分析,从而为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就业政策调整、校企合作等提供有实证基础的参考意见。然而,国内外学者在对就业质量进行研究只是提出了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的设想,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可执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选择评价要素和合理的设计评价指标是准确评价就业质量的基本前提。国内众多学者主要根据高校需求来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其目的是更好地推动高校就业管理。柯羽独辟蹊径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了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薪金水平3个客观性指标和人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3个主观性指标,对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抽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李翠轻等将高职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分为个体和群体两层:学生个体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就业机会、就业去向、待遇水平、个人发展、满意度五个主指标和15个子指标;群体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主要针对专业、学校、社会而言。冯庆媛在研究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过程中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他认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不仅要考虑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满意度等各方面的指标,更需要关注和考量客观的就业率统计数据。由此可见,许多学者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具体操作化定义为: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稳定性、社会保护、晋升机会、人职匹配性、工作挑战性、工作决策空间、利益表达机制、对上述工作特性的满意度等。如个人特性、院校特征、单位特性、政府政策、行业介入和社会因素等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质量评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目前,大多数学者偏向于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拟在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操作化定义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从而验证每一项指标对就业质量评价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可见,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总体来说,已有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适性的推广应用价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已有的研究很少有运用定量与定性真实结合的研究方法的。因此,开展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仍然是一个具有开拓价值的学术领域。
三、就业质量评价方法和模型论证阶段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第三篇】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_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 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必修 课程,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因为工作 岗位的真实性、能很好地与就业对接。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 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因此,这两个教学环节在高职教育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研究高职教育的专家、学者对此 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统华、龚娟等对高职实习顶岗实习的 意义及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张 雁平、刘晓刚、朱春瑜等人从学生、系部、学院以及实习基地四 个层面对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进行了研究;何辉、宋 萌勃等高职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管理问题和顶岗实习的管理机 制进行了探讨。罗长金、郑永裕等人对高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 题、高职高专毕业论文选题、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 论文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但是,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是 _个系统工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的安排、实训基地 的长期有效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的系统化管理、实践效果的评 价等研究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系统性和规范性较差,缺乏行之 有效的理论和思路进行理性指导。同时,对于不同的专业,顶岗 实习的要求和管理也不尽相同,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 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更易受学生、指导老师、企业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顶岗实习 与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上仍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为了 更好地保证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 效果,开展符合建筑工程专业的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与顶岗实习 和毕业设计的管理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论文从实训基地的建 设,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 探讨,为该实践教学阶段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
(一)毕业设计(论文)
在许多高职院校,许多人认为高职学生不适合撰写专业理 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性强的毕业设计(论文)。因此对毕业 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不是太重视,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实际 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毕 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五学期,即在完成理论学习后就直接进行 毕业设计。设计时间通常为四周,第五周进行答辩。毕业设计 的内容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向);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工 程监理专业);工程预算(工程造价专业)。由于学生对项目没 有直观的了解,很多都是在网上下载,通过裁剪、粘贴完成;有 些学生还相互抄袭,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并且,由于近几年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不足,学生就业压 力的增大,对于顶岗实习及工作单位还没落实的学生,他们的 很多精力都放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寻找和求职就业上,整天忙于 奔波在各个招聘会中,自然就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对 于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受其他同学的影响,投入的精力和 积极性也明显不足。再加上指导教师为考虑就业率,对学生在 毕业设计期间去求职也听之任之,都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的下 降。因此,很有必要对毕业设计时间上的安排进行调整,使其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又不影响寻找就业单位。
(二)顶岗实习
以往,顶岗实习的安排是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进行,加 上第六学期,实习时间一般在26周左右。在顶岗实习的实施 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顶岗实习单位难落实。近 几年的扩招,加上就业前景较好,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 专业学生数都是三四百人,这给实习单位的安排带来极大地困 难;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许多施工企业出于对安全的考 虑,把接收学生实习作为一种额外负担。因此,很多学校都是 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保证,与专业对口率 较低。在整个实习期间,许多学生频繁“跳槽”,严重影响了实 习质量。二是指导老师严重不足,每个老师要同时指导一二十 名学生,有的学校还更多,很难真正的完成指导工作。三是管 理不到位。学生实习地分散,再加上没有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 方法,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四是考核评价 难。多数学校对顶岗实习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都尚 未形成科学的办法。一般是企业寥寥几句评语,教师给成绩,缺乏科学性,没有真实的反映学生实习情况和实习效果,给学 生造成一个实习好坏都一样的错误观念,影响了实习的质量, 最终造成了顶岗实习的效果不理想。
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为了改善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工作技 能和就业竞争力,我院在2010年开始对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顶 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将这两部分整合为毕业实训环 节,在顶岗实习中完成毕业设计,通过这三年来的实践,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
(一) 教学安排设计
在教学安排上,为了让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具备一定的顶岗 能力,使企业愿意接收学生,不把学生的实习当做一种负担,本 专业安排了两个四周的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见习。学生自 入学以来,经过第一年的相关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单项技 能,如_般建筑材料检测能力、建筑CAD绘图能力、建筑测量 能力等,进行第一次的校内单项技能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见 习;经过第二年的相关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 知识,进行第二次的校内综合实训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实 习,通过两次校内实训和暑假企业见习的工学交替,学生基本 具备了顶岗实习的能力。在第三学年,学生完成一个月的拓展 课程学习后,改变以往先做毕业设计再进行顶岗实习的安排, 直接就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完成毕业 设计。
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整合为毕业实训环节。首 先,学生在十月份就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绝大部分建筑企业都 处在生产高峰期,避免了以往学生在校完成毕业设计后,年底 才能进企业的局面。解决了建筑企业在年底停工,学生无岗可 顶的困境,其次,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能结 合实习的实际工程,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建筑 工程技术专业)、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工程监理专业)、工 程预算(工程造价专业)。
(二) 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 教学过程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顺利实施毕业实训教学环节的关 键。首先,我院制定了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管理办法、顶岗实 习三方协议、顶岗实习安全协议、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教学大 纲、教学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及指导教师的考核等系列教学 文件。学生在进如企业前就强调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重要 性,并布置相应的任务和制定目标。其次,学生的顶岗实习基 本由学校安排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学生相对集中,便于指导和 管理。第三,采用“双导师”制。除了学校的指导教师外,还聘 请了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员担任学生顶岗实 习和毕业设计的校外指导教师。由于是长期合作的企业,指导 教师的积极性与管理经验都相对丰富。同时要求学校的指导 教师与企业的指导教师经常保持联系,并到企业进行巡查,了 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增进师生感情,也能加深学院与企业之间 的关系,实现对学生的共同管理。最后,强化考核体系,提高顶 岗实习质量。
(四) 考核评价
毕业实训环节的最终考核评价由实习过程考核、任务完成 效果以及汇报答辩三个部分组成。过程考核主要由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效果进行评价。校内指导 教师按照学生根据实习内容完成的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 总结,结合实际工程完成的毕业设计以及汇报、答辩情况进行 评价。最后,结合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 的顶岗实习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
三、结束语
毕业实训环节中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 过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应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的专业特 点,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规范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 安排、管理和考核,使该实践教学环节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实施, 从而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肖忠平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 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1]。
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2]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3]。
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4]。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入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6]。
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7]。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8]。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9]。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10]。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11]。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12]。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13]。
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14]。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入、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15]。
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16]。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17]。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18]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19]。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信息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常常陷入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20]。同时,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自身的认识,同时实现就业的时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成功快速地就业。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岗位信息,还包括政府和高效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指导性的各类数据、理论以及具体的招聘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的需求信息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如何筛选和使用信息,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但如今,信息不畅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盲目就业。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地、直接地、系统地获得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减少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的成本,体现出就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汉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夏鲁惠。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发展,2009,(03).
[3]曹殊。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人才,2002,(05).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C].北师大北京社科联。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138.
[5]于伟,郭庆童。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C].安国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17-324.
[6]李宏,谭远发。破解: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CHINALABOR,2009,(02).
[7]罗开礼。西南农业大学创建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模式就业工作成效显著[J].科学咨询,2004,(10).
[8]杨静,张庆亮。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2).
[9]黄洽宾。在高校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9).
[10][13]季荣臣。大学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的原则和方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11]余彬,潘烈。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12]苏静。就业信息筛选对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以湖南省三所高校为例[J].现代商业,2009,(01).
[14]韩伟平,王凤岭,徐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OL 13,(4),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06A35.
[15]余菜花,赵耀,袁勤俭。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本文系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8年课题“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项目编号:77.和致公党江苏省委2008年A类课题“我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16]李晓静。求职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实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11).
[17]李权。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分析[J].消费导刊,2009,(01).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第五篇】
选题必须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目前高职日语专业的设置,按照国家的高职专业目录,高职日语专业具有“日语+专业技能”的特点,论文研究的课题要切合社会实际,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解决生产、科研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实践经验不足,所选课题容易脱离社会实际。导师应指导学生选择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4]
(二)选题具有可行性
可行性原则是指对某一课题或论题,是否有完成的可能。就是说必须从主观和客观根据方面的具体条件去考虑某一课题:(1)知识结构是否具有合理性。选题符合日语专业的学生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大学生具有的思维能力,毕业论文的内容必须和已经学习的专业知识或内容有联系。[5]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选题,这是最基本的选题方法。要多思考专业领域中哪些问题可能成为选题,要选取有意义的课题。如果所选的题目与已有的知识相适应的话,就能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证;(2)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主要由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构成,它可在不断地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应用日语专业的学生选题应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论文。
(三)选题具有可研究性
可研究性原则是指所选的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拟选的题目前人是否涉猎过、研究过?已得出怎样的结论?研究的深度怎样?是否应该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挖掘,目前是否具备深入研究的条件?选题是否有可创新点?所选课题如果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某种事物,或加深对某事物的理解,就是有有价值、意义的。由于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字数和篇幅的限制,所以选题时,要尽可能选择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加以论述和研究。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功能是进行研究,阐述科研新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毕业论文要体现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要讲究课题内容的创新性,要有新见解,新观点。如果是他人论述过的题目往往会没有新的观点等,容易重复别人的工作,做无用功。所以应该尽可能选新的课题。万一选择了别人作过的课题,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论文如何在别人的论文基础上进行创新。[6]
(四)选题具有兴趣性
由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有限性,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只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选择课题。兴趣是探索行为的第一“导师”。因为有了兴趣,继而才能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工作激情。而“没有激情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如果对所选课题感觉索然无味,而在内心并不情愿的状态下强迫自己去研究,可以说是一种痛苦,也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
(五)选题难易适度
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限,所选课题要与本层次的知识结构相适应,要选择熟悉的内容,课题的深度和广度要注意力所能及,难易适中。如果题目难度太大.将对完成论文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题目难度过低.就达不到撰写毕业论文,进行专业训练和考核的目的。因此,题目难易程度应综合考虑学生个人实际水平、个人的兴趣爱好、资料储备以及指导教师水平等进行确定。学生初学写论文,要选择相对容易完成的题目,但也不能过容易。选择经过艰苦努力和奋力拼搏能够完成的题目,就是难易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原则上每人一题,多人一题的,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并在论文成果中有所具体反映和体现。
(六)选题大小适中
毕业论文选题可大可小。大课题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课题驾驭能力等要求较高,否则学生会把握不住,研究难以深入下去,容易停留在表层。由于高职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应用性特点,加上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的限制,选题应尽可能选择与生产实际、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从事工作的岗位性质等结合紧密的小型课题,要与所给的实习时间相适应,要做到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大小适中、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学院规定的期间内基本完成。
(七)选题的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