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与反思范例【精彩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22504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与反思范例【精彩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第一篇】

这一课知识点较多,以欣赏评述古今中外的建筑为主,针对本课的特殊性,我主要采用对比教学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下面谈谈自己讲完课后的感受,包括长处和不足。

在教学中我注意加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欣赏,提高了对古代建筑的审美观,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热爱之情。学生的表现也非常好,大多数课前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建筑资料,在引导下能对各种风格的建筑进行观察分析,初步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点。之后,大多学生都能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仍有学生表达能力稍差,只是初步的了解,挖掘不够深,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引导。

而在绘画建筑时许多同学只是表现建筑的轮廓,不会细致观察和精细描写,所以我做了示范和讲解,要利用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去表现建筑,这也是线描的基础知识。之后作品表现较为丰富,效果也非常好,有的作品出乎意料。虽然这节课的目标仅是让学生欣赏、感受、用语言描述,但我加大难度让学生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处建筑,既是对本课一次深入的挖掘,又是对后面线描知识的提前表现,这样的处理还是益处多多的。

美术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情境中认识美术,并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一课中这是重点。

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第二篇】

“家乡的小吃”是六年级美术新教材中的一课,它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了解传统的民间小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我将游戏与美术教材有机整合,起到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智慧的火花,活跃思维...

“家乡的小吃”是六年级美术新教材中的一课,它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了解传统的民间小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我将游戏与美术教材有机整合,起到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智慧的火花,活跃思维、训练技能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家乡的小吃”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感想。

一、生活情境,置身愉悦环境。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

“家乡的小吃”一课在一首歌曲中拉开了序幕。我先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东北民间小吃、欣赏小吃,讲讲做法,小吃的小故事,让学生自己当厨师。此时课堂一下就变得情趣万千,充满勃勃生机。

二、亲身体验,游戏贯穿始终。

重视实践,让游戏伴随着孩子们学习与活动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实践、游戏的过程。在“对号上菜”后我们进入主题制作“家乡的小吃”。他们在玩中学、玩中体验着美术课的童趣、情趣、文化味之所在。

三、主动参与学习,互动其乐融融。

这个年龄的学生都喜欢议论,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把学生材料造型技能进行整合,作业的形式是举办“美食展销会”。为了让学生能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我请学生当起“美食品尝家”,如在小组合作、集体合作玩“美食展销会”游戏时,让“美食品尝家”做出公正判决。学生的情感在升华,起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效果,充分体现“现代课堂上让学生成为主体”的精神。

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第三篇】

色彩的基本属性,所谓色彩“三要素”即:色相、明度、纯度。它是决定画面色彩的主要原因。我们平时看到的色彩世界,正是由于这三要素的变化与组合,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景象。人们对色彩的不同感受与认识正是基于对这三要素的不同认识。

色彩组合所产生的美感,离不开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装饰色彩常常和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不一样。虽然它源于自然,但不是对自然色彩的复制。学生将学过的对比色知识,运用到对装饰色彩的理解上,这样便会更好的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要注意培养自身的直觉敏感。然而,确始终以色彩原理为基础的。

景物在光线的照射下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色彩。小学美术以平面色彩为主。但对学生的色彩感受要积极的给予肯定。

有人认为审美的知觉,就是一种情绪的知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往往是从作品具有一定的情绪体验开始的。色彩的体现更有说服力,在作画过程中,情绪对学习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艺术作品如何有感人作用,就在于它的吸引力,如何把作画者引入,这就要求先调节自己的心态,稳定情绪。让我们得去“喜欢”它。

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第四篇】

《拟人化的卡通》是六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节“造型、表现”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面进行考虑:

一、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卡通形象的外部形态,让他们感受卡通形象的结构特点,使他们对卡通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创作过程中针对其五官、身体、形态等特点通过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及创造性的卡通作品,体验卡通形象的设计过程,提高绘画能力。

二、通过课件欣赏优秀的卡通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学习观察方法,提高对卡通作品的理解及审美能力。

三、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感受拟人化的卡通作品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提高创作的兴趣。

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通过书籍、dvd、电脑以及游戏卡片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的卡通图片,并通过讨论、分析表达出对这些作品的感受。我通过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显示动物拟人化的变化过程:真实照片——写实绘画表现——概括表现——夸张、拟人卡通形象,同时指导学生多运用多向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联想等思维方式开展创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设计出美观、个性化的卡通作品。很多同学将自己的书包、水壶、笔记本、钢笔等学习或生活用品创作出来非常有趣的卡卡通形象。

当然,学生在学习中也出现来一些问题:

1、学生设计的卡通形象单调,设计思路有局限。

2、学生创作中,拟人化的卡通形象不够巧妙显得比较呆板。

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第五篇】

本课内容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接触的比教师还要多。学生喜欢看动画片,一是喜欢其中的人物形象,二是喜欢其中的故事情节。而本课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单纯的喜欢动画片及动画形象的色彩、造型知识深入到关注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科学原理层面上。这一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且要深入到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又会觉得很枯燥。在教学中我充分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动画片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无声黑白动画,有声彩色动画、三维立体动画。利用网络视频,我向学生播放了1906年拍摄的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1939年完成的第一部彩色有声动画片《白雪公主》和1995年推出的第一部三维立体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学生通过视频欣赏,从画面、色彩、声音等全方位地感受动画片的特点,在比较和分析中了解三部动画片的.特点及区别,感受到动画片的发展历史。

我国动画产业同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还不是很发达,学生接触也就很少。但我国五六十年代的动画在世界上占据一定地位,而且我国早期的动画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利用网络视频,学生欣赏到了我国早期优秀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阿凡提》、《人参娃娃》、《骄傲的将军》、《小八戒》等,深刻感受到我国动画片的悠久历史。在欣赏和分析中,了解我国动画片富有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和故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了解动画片“动”起来的原理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光凭教师的说是很难让学生了解的。我先自己做六个手势,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传入电脑,在电脑中连续快速播放这些图片,让学生感受传统动画片“动”的基本原理。接下来利用uleadgifanimator软件,我将书本上25页的小鸟图片做成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六张图片组成一个飞的动画,感受现代动画更简单、快捷的制作方法。

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第六篇】

本次的教学活动是以人教版《美术》实验教科书的十一册中的第四课《精美的小礼卡》展开。在课程的设计中我注重突出“美术人文”的教育理念,注意收集与编辑新资料,寻找与发现新材料,尝试与创新新技法,思考与设计新形象。我依托丰富的课堂教学为主线,在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以环保为主线,在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知识性、趣味性、意识性。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作性的制作活动加深体验。初步尝试艺术造型带来到乐趣。感受艺术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创设丰富的'视觉刺激,让美的物象贯穿教学过程。我先进行欣赏引趣,让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然后告诉学生这些贺卡是如何制作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自我表现阶段。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贺卡的特色,完成自我评价,学生对贺卡的认知又有进步。

在学习贺卡制作时,我考虑教学对象是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上。我在进行贺卡的启发教学时,不是直接演示贺卡的制作过程,而是将制作过程做成幻灯片,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贺卡时通过什么方法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材料?由学生自己发现方法和材料,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找的材料根据自己的创意制作成贺卡。

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第七篇】

在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活动,尝试各种纸材的折叠染色效果,我发现生宣纸在染色干透后色彩会变淡,而皱纹纸吸水性较差,纸面不平整的缺点,就想到了用餐巾纸试试,不料效果非常好,干后色彩丝毫没有变淡,再说餐巾纸在学生身边随处可取,失败了还能反复尝试,所以我让学生多带点质量好的餐巾纸。第二是让他们准备一盒水彩笔墨水、手套和旧报纸。每个班我都在课前通知学生带齐工具,为了让他们记住要求,我还特地和班主任老师联系,用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让家长配合学生买齐材料,督促他们带工具来上课。结果从5个班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不带工具来上课的同学。从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这节制作纸手帕是成功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出乎我的意料。

在让学生了解纸手帕的步骤有哪些时,我采用了与学生一起合作演示的方式:首先我很随意的拿出一张纸巾折叠了几下,请一位学生上台随意用彩色墨水染制。通过明显的分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先折后染。纸手帕的制作步骤教师并没有讲解,而是通过与学生合作演示,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到演示,很轻松地就了解了制作纸手帕的制作方法。为了启发学生有哪些折法时,问学生除了老师折的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折的方法吗,学生分组讨论折的方法并试着折叠。有的学生反应非常快,说:老师,不用折可以吗?我直接把餐巾纸的当中和两端用手捏紧,这样也可以染出很好看的'花纹的。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很开心的制作起来并且做的很认真。其实这学生已经把后面一部分的扎染、夹染的制作方法在制作纸手帕中很好的运用了。

我认为在美术课手工制作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效果我想应该会更好一些,也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第八篇】

六年级学生上美术课,应该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然后进行作品交流。那老师上完美术课,都反思了什么?下面是本站网友精心为你整理六年级美术教学反思随笔,一起来看看。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呢?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一次次试图在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艺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学校安排我担任一到六年级的美术课教学。然而,又正逢一年级是新教材,我如觅知音,便倾注了较多的精力,各种各样的教学思路也充分地得到实践。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战实施,我大致地整理了(*),充满美感体验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的状态。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有兴趣,就有可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只能发挥出20%-30%,也容易精力疲劳。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是成才的起点。后来,我尝试把课本以外的内容渗透到教材中。借鉴课标的理念,我几乎把大部分的教材题目改成学生所感兴趣又容易理解的主题,让他们进行自由大胆地创作。有时还甚至先创作再引题,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作品自由取名。这样的方式普遍受到各班学生的欢迎,效果也不错,也可让学生从中树立自信,发展个性!

二、关注时间、地域以及个性差异。

由于班级不同,学生性格各异,同样的教学手段所显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这时,在课堂纪律的组织还有提问方式等方面应该因人而异,防止一样画葫芦!否则,学生鲜明的个性又会被再一次地抹平,乃至同化。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三、赏识教育: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我在孩子作业本的背面都会写几句激励性的。

评语。

比如:“你真棒!”“进步了!”“小画家”等。学生画的更认真了还会经常和别人比“谁的星星多”。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教师的赞美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更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以爱为基础,拉近师生距离:苏霍姆林斯基有句精彩的话: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幼小的心灵。孩子们稚嫩的心灵需要老师用心地呵护。通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科任教师,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一切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爱为基础。或许在这方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表现地更加小心细致。结果一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上我的美术课,每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便会兴奋地欢呼“耶”!在孩子们那活泼又充满稚气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反应让我了解他们在学习中也能体验快乐。然而,面对高年级我却似乎常常犯着一个错误,喜欢从个人感受和专业的角度去设想每个学生都会像我那样关心和热衷于美术学科的学习,我也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尽可能多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但事实上,学校美术课向来被大家认为是“副课”,不受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很多学生认为“美术又不要统考,不必认真学美术”的观念使得学生也不愿学。老师没劲教也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学习负担,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一味地追随权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主导课堂,推翻传统教学中的硬性制度和单一的评价方式,充分地去迎接课改,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自愿、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

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除非你没有责任心。

每次课后我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主动在远程教育里找答案,看有经验的教师(名师)上课,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自己也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阿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我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

心得体会。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绘画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始终认为美术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以教材为最基本的课堂素材,使得美术课堂融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知识化于一体。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教材,把美术教学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使学生懂得将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7.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8、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不仅拥有娴熟的美术技能与奇思妙想的综合美术动手能力。同时更要使学生拥有一颗纯美之心,在广阔的天空下,尽情地展现童真、童趣的身影。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2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