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3年秋季小学德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范例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6237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把落实《指南》作为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主要抓手,以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不断提升学校德育水平,更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把落实《指南》作为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主要抓手,以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不断提升学校德育水平,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管理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管理更具科学性,保障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更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德育育人功能

1、完善德育管理组织。本着“学校无小事,处处是德育;教师无小节,时时是楷模”的原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2、深入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牢固树立“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观念,增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

(二)规范学校德育内容

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理念,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三)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道德与法治是向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任教教师要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引领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榜样,分年级分层次做好品德教育。低年级:着重引领学生注意安全、讲究卫生、勤奋好学、助人为乐。中年级:着重引领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热爱劳动、积极向上、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高年级:着重讲解家庭、学校、家乡、祖国,认识世界等。

(四)踏实工作,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1、营造校园德育环境

创建“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发挥潜移默化引导高尚品行的德育感染力。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环保的科学概念,普及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化活动,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增强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校园、绿色校园。

2、构建学校人文德育

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记,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建设。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从小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教育实践中,广泛进行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和命运,把个人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的需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3、抓好三个重点管理

一是抓好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二是抓好时机,坚持正面教育。提倡善诱会导,把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强化渗透。三是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现代健康观出发,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大力加强师生道德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和激励我校师生自觉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价值,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师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4、打造三个窗口形象

一是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二是文体活动突出年级和班级特色。三是家校协作形成合力。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庭衔接的纽扣,是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课堂。它能够提高家教水平,能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特殊”窗口。组织好每学期的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了解教育,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更新家长育子观念,为孩子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校迅通、优学通、微信等家校互动平台作用,进一步与家长进行沟通,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形成家校联合教育网络。

四、工作措施

1、充分挖掘蕴含于教师中的德育资源,发动全体教师广泛搜集深刻、生动的德育教育内容,调动广大教师的自主性,丰富德育和文化教育内容。对各年级、各热课教师实施德育工作的情况实施全程掌握。

2、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实施办法,督促和引导各年级组、团队及班级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具有较大教育价值的内容,开拓活动基地,扎扎实实地落实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等活动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

3、改进班级工作评估办法,制定“文明班级”、“优秀班级”评比实施细则,在检查早读、午休、两操、卫生、站队、佩戴等表现情况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对课堂表现、好人好事、班级文化建设、信息素养、安全维护、成果贡献等多方面内容,并通过期末的文明班级、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选,引导各班全面争创健康、优秀的班级文化。

4、班级建立帮教机制,通过建立帮教档案,实行“人盯人”、“多帮一”、帮教效果跟踪报告等多种方法途径,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5、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贯穿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2

学校情况分析

xx市xx区第二实验小学建校于20xx年9月,占地6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生1440余人,教职工70余人。学校位于黄海之滨,岱山脚下,是xx区精心打造的一所高品质学校。“让学生站在学校的正中央”是学校秉承的育人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阳光自信成长”是学校高品质育人的价值所在,更是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

德育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德育资源优良,德育队伍精湛,德育管理顺畅,德育氛围浓厚,德育效果显著”;打造平安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力校园,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阳光自信少年。

(二)具体目标

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树立“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二实小学子形象;进一步拓展德育空间,形成德育组织网络化,通过网络宣传德育、展示德育,让家长了解参与德育过程;通过“全员育人导师制”强化教师德育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教育理念;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运行。

一、二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加强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师长,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三年级:以辨别是非,识别真善美,自觉抵制外来干扰的能力为主线,明确学习目的。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品质。

四、五年级:以强化良好的品质养成教育和理智感、独立意识的引导与生命教育为主线,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做阳光自信学生。

实施路径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二实小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文明修养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德育工作中,我校践行“一主两翼三常规”的润心德育模式,通过主题化、系统化德育活动,培育学生良好品行,锻炼坚毅品质,塑造健全人格。

(一)“一主”即德育工作主题化。

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总结提炼出12个德育主题,开展“一月一主题”的德育活动,努力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融入到日常化、生活化、具体化中。如5月份以感恩为德育主题,通过开展“感恩父母1+1”活动,让学生制作一张贺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用具体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6月份以胸前飘扬的红领巾作为教育主题,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系列活动。10月份以“祖国在我心中”为德育主题,通过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让爱国主义思想在学生心中升华。

(二)“两翼”中的“一翼”是德育教育活动化。

学校依托大小社团和校园文化节,以文化人,以艺载德,以劳塑行,培育文明有礼、学有所长的阳光少年。

1、以大小社团张扬学生个性特长。学校不断丰富社团课程,扩大社团活动辐射面,提升社团活动品质,开设皮影、螳螂拳、非洲鼓等26个兴趣小社团和独轮车、啦啦操等14个学校大社团,真正将大小社团打造成学生受惠、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育人特色名片。

2、以校园文化节主题特色活动,融育智、育德于健体习艺、书香浸润中。校园艺术节举行器乐大赛、合唱比赛、美术素养大赛,体育节举行运动会、足球赛、篮球赛,读书节举行课本剧展演、经典诵读展示,实践节举行创意作品大赛、劳动技能赛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同场竞技,各展所长。

以实践节的劳动教育活动为例,分层推进家务劳动、种植劳动、校园服务劳动,让爱劳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品质。

(1)分年级制定“家务小能手”劳动小目标,让学生至少学会2-3项家务劳动,并坚持做下去,在家务劳动中体验快乐,感恩成长。

(2)开辟“小种植园”,聘请“校外劳动辅导员”定期到校指导学生用科学方法学种植。各班在校园认领“小树责任区”,制作个性树牌,负责日常管理。学生在种植劳动中学知识、习技能,锤炼成长。

(3)利用劳动课,开展“美食小达人”“小小餐厅服务员”“小小保洁员”等校园服务劳动,在亲历劳动中强化劳动意识,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三)“两翼”中的另“一翼”是德育教育合力化。

创建家校共育品牌——“家长共读营”,定期招募优秀家长担任共读营讲师,以阅读分享提升家庭教育品质。组建“家长义工志愿队”,定期开展“家长进课堂”、“班级主题研学”等活动,让家长尽可能多地参与学校、班级工作,切实发挥家校联通、合作育人功效。依据班情、学情,开展班级特色家访活动。如“我与老师有个约会”家访活动中,老师与三、四个家庭相约小聚,家长们交流教育心得、诉说教育困惑,孩子们展示特长、分享各自心声,老师肯定激励、解疑答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了家校共育爱的传递。

(四)“三常规”涵盖德育活动系列化、德育评价自主化、德育宣传多样化三方面内容。

1、在德育活动系列化中,每个月的主题活动都不是单一的,如10月份围绕“心中有祖国”这一德育主题,开展了征文大赛、讲故事比赛、合唱比赛、绘画比赛等系列德育活动,体现了德育的多样化、系列化。

2、在德育评价自主化中,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方面:一方面通过“红领巾争章”活动评选出二实小“星光少年”;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定期评选“光盘小卫士、运动小达人、劳动小能手”等。在多元评价下,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被激励,被肯定,成为最棒的自己。

3、在德育工作宣传多样化上,利用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宣传栏、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多种形式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注重德育优秀文化的全方位渗透。

保障措施

1、夯实养成教育。

依托“开学第一课”“习惯养成月”,加强学生纪律、卫生、文明、安全等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依托《小学生必做的50件事情》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分年级、分学期推进学生良好品行塑造;依托“红领巾文明监督岗”、每周“流动红旗”评比,使学生的养成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强化良好学风、班风、校风培养。

2、强化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好三支德育工作队伍:通过“晓彤阅读工作坊”“班主任沙龙”,建设以班主任和导师为主体的育人队伍;利用少先队阵地发掘和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建设以学生骨干为主要力量的护导队伍;通过“榜样家长”评选、定期研讨交流,建设热心德育工作的家委会队伍。

3、拓宽德育空间。

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活动,不断拓宽家校联系方式,让优质教育走进每个学生家庭。通过亲子共读、班级研学等活动,鼓励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正面引导,同时积极发掘、整合校外德育正能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开放育人空间。

4、筑牢德育阵地。

一是组建学校大队委。协助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各项常规工作,加强升旗仪式管理,培养和训练新一轮升旗手成员、升旗仪式主持人。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做好班级的净化、绿化、美化,使班级成为学习生活的乐园,给更多的队员提供一个岗位,锻炼一种能力,形成一个习惯,促进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三是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利用宣传阵地,积极宣传队员中的好人好事,为全体少先队员树立身边“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加强学生主题特色活动的展示,尤其是学生实践活动,促进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坚守“立德树人”育人宗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我校润心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更是矢志不移的初心使命。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3

教育为首,德育为先。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学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结合校情学情,制定本学年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现将方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学校牢牢把握五大育人内容,依托六大育人途径,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在学校“正学”课程引领下,以培养“向善”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在行为习惯养成、核心价值观塑造、文明环保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不断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背景分析

学校于20xx年建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建校时间短,但学校学生数量多,年轻班主任及年轻学科教师较多,对于德育工作需要更多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关于德育工作要求,并给予高度的财政支持,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实施原则

(一)德育为首

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生为本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实施,确保德育工作始终围绕学生,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三)全员参与

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社会协同育人作用,确保全员参与、全员负责。

五、工作重点内容

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重点加强行为习惯养成、理想信念、家庭、心理健康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主题教育,通过课程开设和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六、实施内容与路径

学校坚持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从队伍、阵地、课程等方面不断开展德育工作。

(一)制定科学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定方向

学期初,依据校情和学情制定德育计划和实施方案,秉持“养正向阳”的校训精神,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计划,确保德育与教育齐头并进,为本学期德育工作开展指引方向。

(二)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协同育人共发展

为保证德育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完善以班主任、学科教师、团队干部为主体,以家庭、社会为延伸的德育工作队伍,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从班主任现实需求出发,开设班主任系列培训课程,从舆情处理、班级管理、家长沟通等各方面每月开展班主任系统专业培训;学期初召开德育工作部署会议,增强学科教师德育渗透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校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做好大队部干部选拔工作,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设置课间秩序、安全和食堂监督员,充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监督。

3、加强“三位一体”合力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优秀家长的带动作用,实现家访工作常态化、途径多元化。注重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指导,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过程中亲子沟通、教育观念等问题,更好地实现合力育人。

(三)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管理育人增保障

1、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素养,造就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周村区正阳路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周村区正阳路小学班主任制度》《周村区正阳路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等系列制度,为落实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加强德育阵地建设,文化育人润无声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将班级硬文化与软文化相结合。加强班风班训、图书角、中队角、红领巾信息栏等文化建设,突出班级特色,开展班级文化评比。

2、充分开发、利用好“五彩”校外德育阵地。定期组织学生走进马耀南故居、黑铁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

(五)完善德育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发,实践育人沁心田

学校会继续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意见》为指导,不断加强德育课程化建设,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化和专业化,创新德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实现全面育人。

一是行为习惯养成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尝试开发《周村区正阳路小学行为习惯养成评价手册》,以班级常规管理为重点,通过定期检查、定期培训、定期评比展示三个环节,让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四季”研学实践课程。以“公益性、普及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为基本原则,以家委会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创新完善“红橙蓝绿”四季研学课程。红色研学课程有爱国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橙色研学课程有法治、责任、安全教育,蓝色研学课程有科技创新教育,绿色研学课程有环境保护教育。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活动过后各班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及时交流总结,分享实践中的所学、所思、所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家庭教育课程。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尝试编写家庭教育校本化教材,继续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授课讲座、亲子阅读等活动,搭建家庭教育学习、培训、考核、评价平台。

四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议,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每周二心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学习途径。一是与校内德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周、专题讲座、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二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家长进课堂”“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家庭成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三是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周村区普法馆等校外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五是红色教育课程。充分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我的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评比活动,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引导,鼓励学生学知识、增本领、强体魄,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开展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如“我是核心价值观宣传员”“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演讲、手抄报、征文等比赛,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把红色教育融入活动之中。

六是“小手拉大手绿色环保教育”课程。以家庭和社会资源为依托,成立以五老、家长志愿者为主体的环保教育志愿宣讲队伍;加强学科渗透内容。充分发挥《安全与环境》地方课程课堂主阵地作用;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等主题班队会,开展环保主题演讲、主题知识竞赛等活动。

七是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抓好课堂主阵地,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依托,引导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鼓励师生共诵、亲子共读,开展“传统文化我传承”主题读书、绘画、书写活动,依托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地考察和现场学习,不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八是劳动教育课程。积极拓宽家校社三维实践渠道,融入职业体验等内容,改变由讲授到耕学结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开发“431x”劳动系列课程。将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劳动节、丰收节,确立“正阳劳动月”“正阳劳动周”,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征文、手抄报、绘画、合唱、主题研学、正阳美食节等,不断丰富学生劳动体验,提高劳动素养。

九是法治禁毒教育课程。积极开展法治禁毒教育,实现学科德育渗透,邀请“五老”、警官到校为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课。依托6月26日、12月4日开展法治主题宣讲、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手抄报等活动,使法治教育工作常规化、制度化。

(六)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以评促学激兴趣

完善“正阳之星”评价体系。运用表扬激励、物质奖励等评价方式,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个性与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完善“正阳之星”评价体系。以班级内部评价、表现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个性,全面发展。

2、完善班主任评价。以班级常规管理量化、班主任培训参与情况及优秀班级管理经验分享等内容作为评价依据,结合教学成绩,作为学期末各项评优评先的依据。

七、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二)宣传保障。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注重活动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加强宣传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4

高新区实验小学自20xx年建校,现有21个教学班,828名学生,76名教职员工,其中十多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三十多名教师获得市级优质课,先后承担了省、市、区课题十几项。我校教学仪器、电教软件等的配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同时作为xx市“互联网+”特色学校,3。0智慧教学平台被引入课堂,在部分班级引入平板,网络大数据的分析,也推动了德育工作的实施。

一、依据与目标——指明向美而生的方向

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我校全面规划了德育的实施路径和方式、方法,提出“崇德尚美”德育品牌建设,落实落细德育目标,做到“人人做德育、处处有德育、事事是德育”。

学校以“和美文化”为内涵,以“和美育人,为师生幸福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结合“善由和聚,美由和生”的校训,创设“厚德乐教,博学善导”的教风,“乐学善思,合作创新”的学风,从“文化润德、课程养德、评价育德”几大方面培养“正心至和,励行尚美”的“和美少年”,引领学生向美而生。

二、方法与路径——发挥全员育人的效应

(一)文化润德——凝练“和雅淳美”的文化。

校园景观和走廊墙壁处处是和美德育理念的彰显;办公楼一面面主题墙展示出实小教师的教育情怀;走进教学楼,分布在各个楼层的活动室及不断更新的教学硬件设备,为孩子的特长发展提供了平台。

上午大课间,学生们展示国学经典武术操,汲取民族精神。中午“和美讲堂”定期开讲,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断提升师生的美德素养。

(二)课程养德——精华“和融创美”的课程。

围绕着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我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和美文化“进行课程的融合,凸显了德育的力量,确立了“以人为本、崇思乐学、实践创新”的课程目标,“5644”和融创美课程体系应运而生。

1、和美基础课程——学科育人。

学校把国家课程按“仁、体、礼、悦、智”五大要素进行合理搭配,呈现出立体式、多维度、全方位的特色。通过引领教师学习《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让老师找到各学科德育范畴点,比如数学学科的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爱国主义,语文学科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中华传统美德、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并引领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实施德育渗透,提出独具学校特色的“3+”课堂教学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和美拓展课程——拓思修身。

学校6大类60多项拓展课程的实施,充分挖掘德育教育的范畴点,以丰富多彩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每周五下午开课,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和勤奋、自信等德育品质。

学校特别重视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开发校本课程《和言美悦》,每天利用晨读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培养学生成为讲文明、懂礼仪、有品德修养的人。

3、和美创新课程——启智育人。

学校挖掘、整合高新教育资源,以科研院所为探究实践基地,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等多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和美德育课程——正心励行。

学校着力构建德育活动载体,不断创新,提升学生自主、自律等德育品质,还自主开发编印《和言美礼》德育校本教材,把对学生审美情趣、意志品质、人文素养、生活方式和劳动教育等教育融入其中。我校特色升旗课程完全下放到各班级,是班级展示的大舞台。并结合时间节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情感体验,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开设家长课程,密切家校联系。把家长请进来,为学校和班级建设出谋划策,家委会协同班主任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等活动,发挥协同育人效应。

(三)评价育德——创新“和乐共美”的评价。

围绕“正心至和,励行尚美”的育人目标,学校践行“和乐共美”的“和美之星”培养模式,印刷《桃嫣李笑》综合评价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和美少年。

1、梯级评价塑“和美少年”。

德育处与少先队共同开展“和美少年”评比活动。新学期伊始,学校制定“和美少年争星”计划,提出争做“美智星、美体星、美德星、和谐星、和乐星”的要求,并发相应小贴画引导学生从学习、品德、纪律、劳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每周班队会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五星”自评与他评活动,月底在“和美周星”评比的基础上评选“和美月星”,在每学期末评选校级和美少年。

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正面引导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落实评价,助推德育工作实施。

2、自主管理创“和美校园”。

学校少先队设立“和美监督岗”并分设“和美小卫士”、“和美小使者”、“和美小队长”。学期初为竞选出的队员们颁发肩章并由他们协助学校德育处对一周的升旗仪式、两操管理、入校离校、课间活动、安全卫生等实行管理,让学生成为校园的自主管理者。

学校成功申报xx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和美管理”理念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增强学生的行动力,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理论探索和研究。

三、保障与措施——创新科技育人的手段

(一)组织保障。

以校长为领导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四层德育网络提供强有力保障。

1、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各项常规制度(如班会制度、班级量化管理制度等),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检查或总结德育工作。

2、四层德育网络

课堂德育: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学生

党团德育:党支部(团支部)——党员(团员)——教师——学生

行政德育:校长(副校长)——政教处——班主任——学生

自我德育:值周校长——值周班级——学生会——班委会——学生

(二)经费保障。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德育工作,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奖励措施。

每学期初对上学期在德育工作方面做出贡献的处室、年级、班集体、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评先表彰;根据学生的学期德育考评结果,评选和美之星、优秀监督员、优秀卫生委员、和美少年等予表彰。

(四)技术保障。

我校依托“互联网+”3。0智慧平台,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以数理为载体,运用数据思维方式,更方便德育数据的搜集、整理,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充分感知、主动体验、自觉践行,实现知行合一,为德育工作落地落实开辟新路径,引领学生向美而生。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5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德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

办学理念

学校以“建和悦灵动的活力校园”为办学理念,结合“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训,创设“知行合一,日进日新”的校风,“举一反三、教学相长”的教风,“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学风,彰显了三小以生为本,培育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

工作目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德育主导、学科渗透、文化熏陶、活动感悟为特色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载体,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才兼备、担当有为的时代新人。

实施途径

统筹兼顾,课程蕴德

1、发挥好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导,将德育目标贯穿各学科课堂教学全过程,分年级、分学科组织梳理“德育创新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

2、充分挖掘班队课的德育功能。结合实践教育和校外实践活动,将法治、安全防疫、心理健康等内容入脑、入心、入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立德树人,文化润德

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灵的必要条件。我校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入手,将德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面墙以及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功能。

1、校园文化富含哲理。学校通过建设宣传栏、文化走廊,教学楼走廊文化墙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让学校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班级文化积极向上。学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评比等形式建设特色班级文化,展示师生风采,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浸润学生心灵。

寓教于乐,活动育德

主题教育活动。我校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组建学校志愿者队伍,开展适合学校的志愿活动,利用好三月学雷锋,九月重阳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清明节”“七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开展向致敬英雄,向国旗敬礼等爱国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利用端午、春节、寒暑假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重阳节敬老院慰问活动弘扬敬老爱老优良传统,“童心向党庆国庆”爱国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参观云涛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少先队仪式教育。做好新队员入队、建队日、少代会等少先队组织特有的仪式教育活动,通过重温入队誓词、宣讲红色故事活动,体悟革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艺体活动展个性。我校积极借助阳光大课间、读书节、体育节、绘画比赛等活动形式,依托复兴少年宫组建各类特色艺术团队,开展音乐、书画、舞蹈、体育等多样化艺体社团活动,组建各类特色艺术团队,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

知行合一,实践修德

1、实施“劳动助成长”育人项目

成长在校园:加强劳动教育增设劳动岗位;

成长在家庭:锻炼劳动技能争当劳动明星;

成长在社会:挖掘校外资源提升劳动价值。

2、坚持开展志愿者活动

组织“红领巾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学做劳动小能手等,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树立奉献精神。

家校协同,携手弘德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学校队伍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充分利用家庭道德教育的资源,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家访、给家长的一封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学校积极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

保障措施

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职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由分管德育副校、大中队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导、实施学校德育和常规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少先队、班委会等组织作用,加强班主任、思想品德教师、学生班干部为主体的德育骨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不断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职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