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例【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1546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例【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文【第一篇】

短短一周的plc实训很快结束了,通过九个课题的模拟设计进一步了解了plc的重要性及它的灵活性。接触plc实验我们这是第二次了,不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我们自己会学着一点点去做,独立完成每一个实训项目。从开始的面板接线到编程再到最后的操作,熟悉掌握每个课题的控制过程及它的编程和操作过程,通过实训与理论相结合,这样对这门课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在此实习中充分了解plc操作程序,学会了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对plc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对理论的运用中,提高了我们的工程素质,在没有做实践设计以前,我们对知道的撑握都是思想上的,对一些细节不加重视,当我们把自己想出来的程序与到plc中的时候,问题出现了,不是不能运行,就是运行的结果和要求的结果不相符合。能过解决一个个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plc的理解得到加强,看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差距。实训增强了对plc的感性认识,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运作方式,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也为了让我们对进入企业做好铺垫,,增强我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切身体会到工作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针对这些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使我们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今天我们有机会在实训课上接处plc,将有关的知识紧密的结合了起来,这让我们深刻明白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环节,以便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plc实训总结。

为期两周的实训就这样结束了,这两周让我收获了不少。本次实训主要有两个项目: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plc实现机床液压及主轴控制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当然其中还学习了画图等一些与自己专业关联的知识。

我们组分工比较明确,夏刚主要负责编程,李家祺主要负责画图,杨尔刚主要负责做报告,我主要是做ppt。总的来说我们组比较好的完成了既定任务。每个人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都不时去帮助组员弄清楚一些问题。

总之,这次实训对我真的很有好处,给我弥补了很多我欠缺的知识,像电动机的星、三角的连接方式。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多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有点成绩。

plc实训总结。

两星期的plc实训很快结束了,在这短暂的两周实训时间里,经过老师、同学的指导,我获益非浅,学习了不少关于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

此次实训主要是完成两个项目:一是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二是液压及主轴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在完成这两个项目期间还学习了画图等一些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软件应用。

在完成项目期间,我们组的分工很明确,有负责程的,有负责报告找资料,有负责画电路图的?虽说分工明确,但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些麻烦的话组员之间还是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尽量让每一个组员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使每一个组员更上一个层次。

实训期间,我主要负责报告及找资料,但这并不是说我在其他组员在做他们任务的时候置之不理,与我无关。我在旁边和组员一起,参与其中的讨论分析,并会不时帮助他们完成任务。而同样我在做我的主要任务时,其他组员也会经常帮我解决一些我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我们组总的来说,完成两个项目还是比较顺利的。

在完成第一个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系统过程中,由于我的疏忽,把程序指令输错了,s0输成了s20,因此,在整个调试过成中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在组员一起努力分析后还是找到问题所在,并把其解决。由于我的疏忽造成浪费了不少时间,但其他组员并没有说我,而是一起分析,一起努力找出原因解决。让我充分感受到团队的作用!而第二个项目我们组除了夏刚之外都有点感觉困难,但我们先是有夏刚总的调试,然后每个组员自己独立的调试(当然在夏刚的指点下)。在第二个项目中,先是在夏刚后郑志斌同学的指点,我学会了电动机的星、三角连接方式和其互锁的连接方式。

经过此次两周的实训,我不仅学习了不少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而且还懂得了团队的力量,并且让自己更相信一分努力一分收获,积极的学习态度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是永远缺少不了的!!!

班级:自动化0801。

姓名:杨尔刚。

学号:08364128。

xx年12月23日。

实训报告。

第八组李家祺。

这个学期开设了plc停课实训的课程,跟以前所有开设的课程有很大的区别,这门课程的灵活性很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其实学习的过程当中并不一定要学到多少东西,个人觉得开散思维怎样去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而这门课程恰好体现了这一点。此次的实训以班级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而开展的一次综合的实践,老师也给予我们足够的空间让我们完成此次的实训,这让我觉得压力减轻不少。

这次的实训从程序上面看起来很复杂,我们组进行了任务的分工,一下子就变得简单化了。自己选择了画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慢慢开始学会了如何用相应的软件去画图,感觉自己花的不错,就慢慢的熟练起来。这次实训给予我们的时间是两个星期,有两个实训项目,老师一一给我们列出来了,但我们大家基本上是在一个星期就把两个项目调试完成了,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多出来整理整理好好写报告。

真正让自己参与本次实训的话就会发现本次实训乐趣无穷,收获多。

通过这次的实训,让我受益匪浅。第一,认识了团队合作的力量,要完成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当中我们有过分歧但最终达成共识,不管结果怎样,至少我们曾经在一起努力过,体验其中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收获。

第二,通过这次的实践操作,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觉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为了明年的毕业而做准备,从各方面充实自己,使自己适应这个社会。

这个学期的plc停课实训已经结束了,做了两个项目,有我们一组完成的,程序的编写是我主要的项目,虽然第一个项目我没有编,发现自己应该去学下步进指令的编写法了,先画个流程图,然后在一步步下来,程行不容易出错。当然,在实训期间我看到有很多同学都出错,特别是星三角连接,基本没有一组接上互锁,导致电路不必要短接,从而我回想起有很很多电路也要接上互锁,如:正反转,双速电机起动等等。因为这些电路在工作上也很有用,一些一企都有这种设备,自己不多学点,以后出去能干什么?总体而言,两个实训项目还算简单,对我来说,只是让我更深步的可以与其他同学配合,而且配合的也不错,第二个项目我们两个小时就做的差不多了,感觉感觉自己以后工作也是,希望自己能更加努力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相信将来有不小的成绩。

班级:自动化0801。

姓名:夏刚。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文【第二篇】

毕业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对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的一次综合性实践训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系统的必要环节。它是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毕业生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也是结合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需要。

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校学生毕业设计通常在学校进行,由专业教师提供毕业设计课题。

1、毕业设计环节中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由专业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除部分老师带学生到工厂进行毕业实习外,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毕业实习环节,导致学生对于很多设计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入。

二、企业中进行毕业设计的优点。

1、学生方面。

由专业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学生没有进行毕业实习环节,直接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以及设计出来的产品没有通过实际生产检验,学生不清楚绘制的图纸是不是规范,结构合不合理,工艺可不可行等,答辩老师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的提问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学生对知识把握效果不好。

毕业设计在企业中进行,毕业设计课题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2、企业方面。

学生在学校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学习机械设计软件诸如proe、ug、cimatron等,到企业后可以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提高企业的自动设计能力,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联系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根据企业生产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三、合作毕业设计操作措施。

以模具专业毕业设计为例。

1、毕业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一个月)。

(1)钳工操作:每个学生发一份图纸,按图纸尺寸要求划线根据实际工件选择基准,学生正确使用量具实际测量工件,并进行攻螺纹、套扣、钻孔等工序。

(2)模具铣操作:学生熟悉机床的操作与保养,故障分析与排除,铣平面、铣直角、开推、铣台阶、铣斜面、铣t型槽。

(3)数控车铣操作:学生熟悉设备面板功能及手动操作与自动运行。进行成形面加工、内外螺纹,锥形螺纹的加工。

(4)数控系统、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操作:熟悉机床面板及工件装夹、校正与分中。熟悉三菱,法拉克等数控系统,熟练使用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等设备编制典型的型腔、型芯的加工程序,并联机加工。

2、毕业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

(1)模具工艺结构及拆装操作(1周):分析模具工艺、结构的合理性、拆装模具,掌握拆装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模具组装。

(2)模具设计及制造(11周):学生分组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特定零件的模具综合设计,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设备进行模具综合加工。

四、合作中注意的问题。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文【第三篇】

对于实践教师的缺乏的问题,我校非常重视,并积极寻找对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是其一。坚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下,我校把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作为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具体实施方法就是教师到企业实地参加实践学习。对此,我校特制订《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加快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参加企业实践的对象及时间要求担任专业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包括实习实训教师)每三年必须有六个月及以上时间(可累计)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担任基础课教学的专任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应定期到企业、高校进行学习调研,不断改进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主要内容。

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

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员工工作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

学习所从事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

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员工工作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参与企业研发、技术改造、技术服务、企业管理等工作,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对于我校教师到企业实地顶岗实习,在实际的初步实施中,难免会遇上一些问题:

学校对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师的管理不到位对于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教师,原则上就是要作为企业的员工,实地工作,因此在校内就没有教学任务,也就不必到学校报道。对于教师的实习安排,基本上就是一学期没有课程安排,全部在企业实习。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教师与学校处于脱离状态,学校无法掌握教师实际实习的情况,对于教师能否按时上岗,能否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实习目标等等的问题,都没有及时解决。对此,我认为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对教师的实际实习情况进行监督指导,解决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及时向学校反馈,使教师的顶岗实习达到最好的效果。也为后续教师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提供指导意见。

企业对此不够重视教师顶岗实习的单位,有些是学校联系,有些是教师自己联系。这些单位对教师到自己单位的顶岗实习持不管不问状态。一者,教师的顶岗实习对企业可能并无大的益处。特别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教师,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企业抽出人员作为培训师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却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企业不愿承担这样的损失。二者,多数企业认为教师到企业实习,仅仅是走过场,对教师的态度比较客气,也就不会对教师严格要求。教师开始还能自律,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的实习不够认真、专心,最后无所获得满意的效果。某些教师自己的态度不端正多数教师对学校安排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持欢迎态度。学校每学期调整教学计划,让部分教师到企业锻炼,是一个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教师对此格外珍惜,更希望能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经验,对自己今后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所以,到企业实习的教师珍惜时间,把握机会,前方百计想办法能够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但是,不排除少数教师,在学校监管力度不够,企业又不管的.缝隙中,充分发挥得过且过的懒惰本性,初到企业露露脸外,其余时间一律浪费在个人的消遣上。

4应对措施。

要想使教师的顶岗实习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我们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目的,必须要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

适当给企业一定的补偿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十分重视经济利益,教师到企业实习,不但不能带来利益,反而造成一定的损失,是企业不想见到的。所以,企业可能不愿教师去,即使愿意接收,也是持与此无关的态度,对教师的实习无法提供方便。教师到企业的实习可能会碰到预想不到的困难,不能尽情的发挥。学校应该给企业适当的补偿,或者能够出部分费用,请企业有经验的师傅给我们的教师给预指导和帮助,想必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学校加强管理及和企业的沟通学校应该派专人成立督导小组,定时到企业进行督察:检查实习教师是否按时上岗,是否有早退现象,实习期间态度是否认真,能否完成既定的任务等等。对于自律性不是很好的教师,更应该对其完成督导的作用。定时和企业沟通,实习教师在平常的表现如何,对教师起到实时监督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高职高专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在想尽办法解决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各种不足。我院为解决实践教师缺乏的问题,出重拳下狠力出台各种政策,对于教师到企业的顶岗实习非常的重视,虽然计划初步实施有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问题,相信在我院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贾景德.高职人才培养中实训教学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

[3]张向阳.高职实训课教学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4).。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文【第四篇】

大部分高职校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毕业设计,提出到企业去完成毕业设计,用顶岗实习实习(实践)报告、总结代替毕业论文,用获取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及一定级别相关的竞赛成绩折算毕业设计学分等,这样很容易形成草草了事,疲于应付,实习报告流于形式。学校可能省去了人力物力,但学生在企业有工无学状况难以改变,而“有工无学”往往成为社会对顶岗实习的最大质疑。

二、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环节选题易出现的问题。

三、毕业论文岗位化选题双导师指导的思路及操作。

1.高职校毕业设计向毕业论文的转变。在基层高职校,毕业设计尽管困难重重,但学校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提高角度仍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笔者认为,高职校的毕业设计仍应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围绕五年制高职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必须遵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整体水平及顶岗实习实际状况,遵从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及工作任务的实际状况,遵从学生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时间重合的实际状况,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组织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从形式、内容、操作方式均需创新,形式上从完成“毕业设计”改变为撰写“毕业论文”,内容应淡化设计而强化素质提高,操作方式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同时完成撰写论文任务。2.毕业论文选题岗位化思路。为使毕业论文切合实际,笔者提出毕业论文选题岗位化思路。具体指学生联系自己所在企业实习的工作岗位,根据自己所接触的或涉及的工作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应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岗位选择有实践意义的课题。机电类学生岗位化选题的方向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1)对岗位工作的性质特征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分析;(2)基于机电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3)基于工作对象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4)设备的技术改造项目;(5)基于机电产品生产的工艺分析;(6)基于生产设备的制造、装配、维护和维修等分析。学生结合岗位自拟题目,但学生拟定的题目可能不合适,企业师傅及教师可给予指导及建议。因为学生的岗位多数不相同,面对的设备、产品、工艺要求不尽相同,故选题会多种多样。如有同一企业同种岗位的学生,则会有工作分工不同,或不同阶段不同工作内容,总之都可找到不相同的选题。3.双导师指导的操作方式。指导双师制指学生毕业论文受“校内教师+企业师傅”双重指导,企业师傅对学生的实习环境、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比较了解,可对学生选题提供帮助,并指导学生后续技能技术实践活动,学生收集、积累素材都需企业师傅的指导。校内教师提出论文规范,按专业统一要求,论文需要有完整结构,包括标题、摘要、前言、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有字数要求,对学生论文中提及的工艺、原理、分析的科学性要进行核实,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初稿进行结构合理完整、语言表述清楚、论述具有逻辑性等方面的指导。双导师在毕业论文撰写各环节所起指导作用如表所示。

四、毕业论文岗位化选题双导师指导的意义。

1.学生顶岗实习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学生在顶岗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写出相关论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结合企业的技改课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本身就是在工作中学习的过程。因学生顶岗实习带有撰写毕业论文的任务,故在实习时会更注意观察、更注意深度思考问题、更注意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全身心投入达到顶岗实习的预期效果,既完成工作任务,又对工作对象加以观察、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学习,不仅使原有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又获得了新的知识及经验。2.毕业论文选题丰富多样,大大降低重题率。岗位化选题带来专家最直接影响是学生毕业论文不重样,无抄袭,因为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任务不一样,选题也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企业、同种岗位的学生选题也有所侧重,比如同在数控机床安装企业、同做数控机床维修工作的几位同学,在企业师傅的调配之下,一人选题为数控立卧改造、一人选题为数控机床主轴检修。学生各自在自己的选题内侧重研究。3.毕业论文指导可操作可执行。由于选题方式的改进,对在校教师压力大大减轻,论文指导方面的工作也能在教学之余完成,同时由于选题多样化,来自于不同企业,也扩大了教师的视野,教师还可亲临现场查看以便掌握一手资料,提供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又一种途径。再加上企业师傅的指导,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这样完成毕业论文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难度都不是太大。4.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进行反复修改后,1篇合格的毕业论文才能诞生。其间,收集素材、查找资料,必须与企业师傅、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也必须与教师交流选题,沟通能力得以提高;许多学生从未撰写过三千字以上的文章,撰写论文从结构到论述,在文字组织、语言表达方面经过反复修改,其文字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对论文的逻辑性严密性也有所了解;答辩阶段,每个学生面对教师、同学演示ppt陈述十五分钟,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学生必须对其所撰写论文细节谙熟于心。这对学生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增强了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中“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学校聘请企业师傅的行为,增强企业师傅的指导意识,加强对学生岗位实践操作的指导及毕业论文选题,指引学生素材收集并提供帮助,企业师傅责任意识增强,对学生顶岗实习中需要“学”的环节提供支撑。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文【第五篇】

摘要本文就目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对采取分层教学所需要的保障条件进行分析,阐述了分层教学在毕业设计环节实施的过程;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试件加工、cad/cam设计、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实施,取得的成效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控技术;毕业设计;实施。

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生源层次不一。

目前陕西省高职院校的生源组成有:普高生、中职生、三校生、初中毕业生(五年制);且录取形式多样化,有高考录取、单独招生考试录取、报道注册录取、中考录取等。这就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学习状态多样化,学习成绩差距大;然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培养目标却是统一的,尤其在专业综合训练环节,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来检验高职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毕业设计选题单一,偏离培养目标。

通过近五年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执行情况统计,目前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依然是以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进行,这种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对象以及培养目标的要求。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内容包括:零件图绘制、零件图分析,毛坯选择、毛坯图绘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数控加工工艺装备(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的选用,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工艺文件的制订,编程。完成设计内容之后,进行毕业设计说明书、工艺文件、答辩ppt等资料的编制整理,然后答辩。统一的毕业设计模式及要求,无法满足多岗位、多形式、“零距离”就业的需求。

受提前就业影响,毕业设计辅导监控难、质量差。

伴随着高职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时间越来越早,高职毕业生基本上在大三一开学就投入到应聘热潮,一旦学生签约,大部分学生将面临立即上岗的要求,往往在就业与毕业设计环节的取舍上,高职院校基本都是以就业作为首选。这样一来,毕业生只能将老师布置的设计题目带走,到企业去,边工作边搞设计。进入企业,毕业设计的辅导监控就落空,从而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差,答辩各环节成绩低,甚至有的同学毕业设计资料无法达到要求,不能顺利进行答辩,这样给毕业生综合实践环节的成绩评定带来诸多不便,现在就业与毕业设计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脱节。

毕业设计是高职毕业生的最后一个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的形式受到其内容的制约,基本上都是由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并进行答辩。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毕业设计完成之后,再进行顶岗实习环节。数控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主要是进入毕业生就业单位实习,随着学生就业的普遍提前,大部分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就已经签订就业协议,随后即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前就业影响了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同时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的任务。

毕业设计环节分层教学迫在眉睫。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文【第六篇】

对于实践教师的缺乏的问题,我校非常重视,并积极寻找对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是其一。坚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下,我校把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作为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措施。具体实施方法就是教师到企业实地参加实践学习。对此,我校特制订《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加快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参加企业实践的对象及时间要求担任专业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包括实习实训教师)每三年必须有六个月及以上时间(可累计)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担任基础课教学的专任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应定期到企业、高校进行学习调研,不断改进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主要内容。

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

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员工工作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

学习所从事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

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员工工作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参与企业研发、技术改造、技术服务、企业管理等工作,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对于我校教师到企业实地顶岗实习,在实际的初步实施中,难免会遇上一些问题:

学校对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师的管理不到位对于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教师,原则上就是要作为企业的员工,实地工作,因此在校内就没有教学任务,也就不必到学校报道。对于教师的实习安排,基本上就是一学期没有课程安排,全部在企业实习。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教师与学校处于脱离状态,学校无法掌握教师实际实习的情况,对于教师能否按时上岗,能否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实习目标等等的问题,都没有及时解决。对此,我认为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对教师的实际实习情况进行监督指导,解决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及时向学校反馈,使教师的顶岗实习达到最好的效果。也为后续教师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提供指导意见。

企业对此不够重视教师顶岗实习的单位,有些是学校联系,有些是教师自己联系。这些单位对教师到自己单位的顶岗实习持不管不问状态。一者,教师的顶岗实习对企业可能并无大的益处。特别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教师,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企业抽出人员作为培训师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却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企业不愿承担这样的损失。二者,多数企业认为教师到企业实习,仅仅是走过场,对教师的态度比较客气,也就不会对教师严格要求。教师开始还能自律,时间久了,就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的实习不够认真、专心,最后无所获得满意的效果。某些教师自己的态度不端正多数教师对学校安排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持欢迎态度。学校每学期调整教学计划,让部分教师到企业锻炼,是一个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教师对此格外珍惜,更希望能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经验,对自己今后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所以,到企业实习的教师珍惜时间,把握机会,前方百计想办法能够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但是,不排除少数教师,在学校监管力度不够,企业又不管的.缝隙中,充分发挥得过且过的懒惰本性,初到企业露露脸外,其余时间一律浪费在个人的消遣上。

4应对措施。

要想使教师的顶岗实习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我们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目的,必须要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

适当给企业一定的补偿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十分重视经济利益,教师到企业实习,不但不能带来利益,反而造成一定的损失,是企业不想见到的。所以,企业可能不愿教师去,即使愿意接收,也是持与此无关的态度,对教师的实习无法提供方便。教师到企业的实习可能会碰到预想不到的困难,不能尽情的发挥。学校应该给企业适当的补偿,或者能够出部分费用,请企业有经验的师傅给我们的教师给预指导和帮助,想必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学校加强管理及和企业的沟通学校应该派专人成立督导小组,定时到企业进行督察:检查实习教师是否按时上岗,是否有早退现象,实习期间态度是否认真,能否完成既定的任务等等。对于自律性不是很好的教师,更应该对其完成督导的作用。定时和企业沟通,实习教师在平常的表现如何,对教师起到实时监督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高职高专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在想尽办法解决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各种不足。我院为解决实践教师缺乏的问题,出重拳下狠力出台各种政策,对于教师到企业的顶岗实习非常的重视,虽然计划初步实施有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问题,相信在我院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贾景德.高职人才培养中实训教学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

[3]张向阳.高职实训课教学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文【第七篇】

伴随着由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的逐步转变,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素质却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究其主要原因,很多高校仍然过多的注重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1-4]。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已经由规模的扩张开始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5-6]。作为地方院校的德州学院确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和质量建设的突破口,尝试进行了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一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机械学科的内涵,使传统的机械学科与其他学科如信息学科、材料学科、管理学科和人文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此,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全面改革。为了切实了解现代社会发展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用人单位就机械专业改革进行了调研,并对全国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经验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机械专业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企、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对机械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实际需求。主要调查项目包括:(1)用人单位今后对各学历层次人才可能的需求情况;(2)用人单位目前最急需的人才类型;(3)现在及未来机械专业本科生最需加强的专业知识;(4)现阶段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生最需加强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学历层次按照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硕士、博士)统计,比例分别为、、;对最急需的人才类型按照经营管理型、工程技术型、创新应用型统计,比例分别为、、;该专业本科生最需加强的专业知识占前三位的分别是计算机类、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现代制造技术;该专业本科生最需加强的能力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动手及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28%、语言表达能力。总体来看,机械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创新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满足山东省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先进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机电装备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应用技术,具备较强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现代机电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地方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我国的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大类[6]。研究型高校主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以技术创新研究和基础理论原创性研究为主的创新型人才;教学研究型高校兼有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其中研究生教育占较大比重,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教学型高校分技术应用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两种,技术应用教学型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以技术应用研究为主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技能教学型高校则主要培养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技能型人才。

作为地方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在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及学校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德州学院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机械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基于此定位,机械专业本科教育要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改革。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改革以专业的适应性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心。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增强专业社会适应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迁移能力,适当的对专业方向进行了调整,在一个专业基础上设置机械cad、机电控制技术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三个方向,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应用型人才教育特色。

(一)课程体系的调整及课程优化整合。

高等教育中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整体优化知识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7]。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机械专业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

公共必修课模块使学生具备了必要的人文素质能力。专业必修课模块构成了机械专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具有了机械专业的基本知识结构,为学生继续深造和进行机械方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公共必修课模块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思想、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专业必修课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模块组成,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等;专业课包括机械工程材料、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机械测试技术基础等课程。教学计划中,第一到第六学期完成公共必修课模块和专业必修课模块的学习。

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是具有职业背景的柔性模块,其课程设置可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及时调整,不断更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专业选修课原有专业限选课基础上增设了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两个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其中,专业限选课包括plc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专业英语及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模块包括三维实体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及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包括机电设备故障与维护、cam软件应用基础、数控编程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特种加工。教学计划中,第七学期进行职业教育模块的学习。

为了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机械专业对原有部分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适当的减少理论课时数,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强化留出空间。如增设了计算机辅助绘图、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专业英语等课程。同时将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两门课的内容融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根据实际需要,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由72学时压缩到54学时。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及改革。

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教学、专业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其中专业课程设计仍然按照传统,在相应专业课程结束后校内集中安排,本次主要在实验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两方面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调整及改革。

1实验教学的调整及改革。

实验教学是机械类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和深化理论知识[8-9]。因此,开好实验课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十分重要。

目前机械专业实验课课时偏少,受实验课时的限制,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居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鉴于以上问题,实验教学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改革。第一,通过理论课程的优化整合,增加实验课课时,提高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数量及比例。如表1所示,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机械测试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实验课时都增加到12学时,同时,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明显提高。第二,开放实验室。除传统的实践教学外,机械专业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在校内建立实践基地,将现有的专业实验室,例如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材料热处理实验室、机床实验室等,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对学生开放。对于基础性实验,实验室在任意时间均对学生开放,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学生可自主进行;而对于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学生应提前写出实验方案和步骤,经老师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实验。第三,建立创新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的闲置设备开设创新实验室,由机械创新学会的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生可自行设计完成实验及发明,老师进行定期指导。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为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调整及改革。

机械专业实习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由于受实习条件的限制,实习人数众多但专业实习指导的师资明显不足,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一情况,机械专业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改革。第一,采取校企联合的措施。一方面聘请对口企业的高级工程人员或退休技术工人担任实习的指导教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机械专业先后与格瑞德集团山东德通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华宇电力材料有限公司、德州天宇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德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中大空调集团和德州中泰工控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学生的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均可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校内实习资源的不足。第二,采取多层次实习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地说,由第三学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到第四学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由第七学期七周的专业方向实习到第八学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程技术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械专业改革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选题来源于实习或就业的工厂,联合工厂技术人员攻克难题,完成论文(设计);另一种是学生分组后自主选题,自拟题目,完成实物。

四改革效果。

学生就业和大赛实践对学校的教学效果具有检验和反馈作用[10]。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德州学院机械专业不仅保证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近两年来,学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10级学生2011、2012两年在省级以上各类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山东省特等奖6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9项。作为地方院校,德州学院将继续进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着力培养能够切实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论文范文【第八篇】

专业:汽车应用技术。

学号:080321216。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

交稿日期:

摘要: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技术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虽有较快发展,但与汽车生产大国相比差距明显:单从绝对产量来看,我国2014头6个月共生产销售汽车200多万辆,全年预计超过400万辆,尽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但全国总产量尚不足国际汽车巨头通用公司的年产量。我国已经加入wto,按照我国对于汽车行业的承诺,到2014年,我国汽车整车进口关税水平将降至25%,零部件降至10%,并且逐步取消一些诸如进口配额等非关税保护政策,国内汽车行业将直接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这对于我国尚属幼稚的汽车产业来说,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经验证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将为企业降低采购、营销成本,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结构,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可能,是汽车企业增强竞争实力、融入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必由之路。而高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要求未来的汽车人才具备的有关知识越来越多、企业对未来汽车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将越来越全面。

关键词:汽车发展、专业人才、高新技术、

汽车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不同于普通产品,汽车产品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最终产品,需要组织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相关工业产品与之配套。长期以来,汽车工业作为国家重点投资和发展的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内的汽车企业只能在国家的高度保护下占领国内市场,而几乎没有能力打入国际市场。这表明,我国的汽车工业尚属幼稚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汽车工业必须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与家电等行业类似,产能过剩和生产过剩是汽车行业高利润时代结束和汽车产业激烈竞争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当部分企业由于在资本、技术、市场等万面处于劣势,这部分企业将必然面临淘汰命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规模的兼并和收购已在汽车行业展开。上汽集团已经在全国汽车行业整合重组中,抓住时机进行低成本扩张,利用外资参与购并,在全国形成五大整车生产基地:上海轿车十大中型客车、重型载货车生产基地;长三角的仪征轿车和轻卡生产基地;西部柳州微型车生产基地;中部山东烟台的轿车生产基地和地处北万的沈阳轻客生产基地。

据预计,2014年我国销售峰值将达到3000万至3500万辆。而对于今年汽车发展速度的下滑,徐长明认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根据对先进国家的市场研究,汽车销量的发展有两个高速增长时期,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高速增长期。这个时期发达国家销售量增长的平均速度是20%左右,中国从理论上来讲年均增长率应该能够达到15%左右。过去两年因为国家出台了各种振兴规划,也就是说是政策刺激使得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今年,很多优惠政策都撤出了,汽车市场也回归到正常的增长状态。今年经济发展速度大概在左右,汽车行业由于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撤出加上北京治堵方案的实施和油价的上涨,这一系列负面影响的叠加都将拉缓今年增长率的速度到10%至15%之间。

公开资料,哈飞前不久建成的新工厂大概花了不到5亿元,按国外算法至少值30亿;上海华普汽车仅用五年时间就开始自主开发车型,在业界获得普遍认同和信任度;奇瑞仅仅三、五年就推出了六、七款新车,民族汽车自主开发的乐观前景完全可见。

4、利润开始转向售后服务业。

20世纪30年代初,汽车美容、养护业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起步,汽车后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复苏使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同时,也使汽车美容、养护业日益壮大,汽车已经不再采用“大拆大卸”的维修方式,而是采用以维护为主,视情维修的方商的比重依然偏大。

近几年来,由于整车销售利润越来越薄,“60%的利润转向汽车后市场”之说正在被市场验证。目前汽车用品消费贯穿于新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部件销售、二手车经营等各个方面,市场领域十分宽阔。其中汽车用品配件市场涵盖范围很广,既包括车载电话、办公系统、交通信息和行车向导系统等高端车载系统、公共信息系统和软件系统,也包括多媒体音响、电视、电子游艺等汽车娱乐系统,还包括内外装饰、防盗装置等汽车配件和汽车饰品,以及防爆膜、润滑油等普通汽车养护用品等,计有10多个大类,数万个品牌。

汽车整车公司在汽车产业中占据核心的地位,汽车产业的大公司主要是汽车整车公司,但是随着产业竞争和技术的发展,汽车整车组装在汽车公司中的重要性和附加值不断减少。现在汽车整车公司多是包括研究开发、整车组装、汽车销售等业务的综合性集团。但是汽车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的附加值赢利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日本经济产业省研究所提供了下面的一根曲线。从这条曲线上可以看到不同区间附加值的变化。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有关人士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但是到那个时候如果我国自主汽车品牌还没有倔起,我国将只能赚取汽车产业链中最薄弱的利润,但是我国汽车工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在自主品牌上发力。真正的自主品牌,要做到_五个自主_,那就是: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建设,自主产品提升,自主质量控制。民族企业不能满足于做别人的_加工车间_。在对外开放环境中,上海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建设需要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在_合资_和_仿制_之后,迈上上海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三个发展台阶。这就对不同层次的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汽车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此外,迄今,我们的民族汽车品牌,如奇瑞、吉利、长安、长城、华普、江淮等,已经迈出了很有意义的一步,其产品己经跨出国门,而且在今年的销售中成绩裴然。但是我们瞄准的仍然是低端市场、我们模仿的痕迹依然很严重。因此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再接再厉、巩固并扩大战果,这也将对汽车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总而言之,上海汽车工业要在未来的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中站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迅速拥有以下类型的人才。

1、数字化汽车设计与制造人才。

欧美汽车行业的研发人才一般占到30%以上,而我国目前还不到8%。在过去的约二十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基本完成了搭建_国际舞台_的过程,但我们自己还没有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按照现有的传统技术体系和研发万式,我们根本不可能赶上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

;接受过维修基础培训的占;而二、三类汽车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城市普通中学毕业生、转岗择业的工人,其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匿乏的问题带有普遍性。

同时,由于新车型不断面市,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维修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汽车修理的难点和重点已不是机械部分,而是电路的维修,传统蓝领己无法适应这一需求,只有懂电脑的机电一体化人才方能应对自如。日本汽车维修行业中,具有诊断汽车故障能力的高级技术工人比例已达到了40%,在美国更高达80%。业内人士分析,汽车维修行业_灰领_奇缺,一方面是因为这种融技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混合型人才培养年限长,另一万面,国内缺乏培训基地。从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制约了我国汽车业的发展。有关专家指出,要突破汽车人才瓶颈,加强_灰领_人才基地建设至关重耍,作为培养_灰领_人才的主要机构,学校的能量应进一步发挥。因此,有关专家呼吁,培养_灰领_人才已经刻不容缓,应该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

2、高级销售和售后服务人才。

相对于汽车销售市场而言,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是汽车产业价值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通过对市场的充分研究和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从汽车销售一开始,汽车经销商就要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人性化的服务。产品策划和售后服务将是改变经销商粗放式经营的两个关键点,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给企业带来长远效益。有调查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更换汽车品牌是因其服务不到位,用户对于服务的重视,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国内的汽车制造商己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与往常口号般的做法不同的是,他们在今年的售后服务市场也制定和执行了一些实质性的举措。如华晨提出10年20万公里超长保用的承诺;上海大众承诺全年365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通用则强调主动提醒问候,根据客户车况记录,主动提醒车主做保养,并主动致电车主询问维修质量;而广本则实行维修收费公开,并保证绝对无随意提高或降低收费的情况发生;天津一汽的_全程服务_更是将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的全过程都包含进来;北京奔驰吉普联合品牌则推出了_驿站式服务_,为车主提供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服务,例如旅游咨询、酒店宾馆推荐等。

但是目前从事汽车销售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而消费者对汽车经销商的总体印象和其售后服务的质量在汽车销售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品牌形象的建立和品牌策略的执行方面更需要高素质销售人才。另外,由于合资企业的增加和国内轿车企业与国际并轨的步伐加大,外语优秀以及擅长渠道管理的汽车人才也正呈现出紧缺状态。

汽车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人才始终是第一要素。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中,高智力含量已经越来越成为市场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才成为最关键的战略资源,而要获得人才资源,关键在于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无不把发展教育作为本国发展的战略选择。许多西万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以培养出更多的掌握知识和专长的优秀人才。

《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_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_对于像上汽集团这样的以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大企业来讲,人才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但是相对上海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上海市相关人才的储备和供应却后劲不足,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各类高等教育的就更少。以上海为例,在未来10年内需要6万专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汽车人才,15年内达到10万人,但目前的数字还相差甚远。据统计,目前上海大众有高级研发人员700多人,上海泛亚有高级研发人员1300人,上汽工程院有高级研发人员500人,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有高级研发人员400多人。国外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有30%受过高等教育,而我国的这一比例还不到15%o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己经成为制约汽车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_瓶颈_。汽车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主要是因为我国在汽车人才培养模式、制度等方面仍然不健全,存在一系列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伟大工程,它象一部巨大的工作母机,作为特殊产品人才,正是在这部机器的工作下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的。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我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达到6360万人,占全国13亿人口总数的4?89%。而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成为_知识工厂_和_人才库_。长久以来,高等学校一直是中国各种类型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基地,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几乎都历经了大学阶段的培养。

但是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周期长。本科教育的基本学制为四年;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2~3年;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但是大部分博士的学习年限在4~5年之间。高校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限制了他为汽车工业输送人才的速度。但是由于竞争的压力引起的汽车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又加速了世界汽车工业对掌握新技术、新理论的人才的渴求。这对高等教育机构提出了挑战,要求高等学校能够迅速响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能够及时跟踪世界汽车工业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节奏和步伐,并快速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另外现有高等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对具有多实践能力的复合人才的要求。从未来汽车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来看,应当包括以下五方面的主要内容:。

1)获取处理信息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并能有机地和本专业结合,重视情报、信息,反应敏锐,能为预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地开展社会交往、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不同的学科领域。大部分从学校毕业的人才,到了社会上要经过不同类型的专业培训才能获得全面的工作能力。但是还有许多人没有机会得到这些培训,使个人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造成了人才的浪费。总而言之,汽车工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交叉联合是将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2、高等教育基础设施滞后干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的快速更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_科教兴国_和_可持续发展_两大战略的直接促动下,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颁布了《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抉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具备充分的办学条件,使得学生能够学习和吸取了大量最新的知识。但是我国许多高校的试验设备陈旧,远远落后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许多已经淘汰甚至变成废铜烂铁。而且教材也不能跟上当代汽车工业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我国许多人才在国内不能很好发展,但是去了国外却能做出卓越的成就,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科研条件太差,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为给中国汽车工业提供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优越的教学条件是当务之急。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单靠学校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德国许多高等院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州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捐助。而学校教学的费用除了捐助的资金以外,主要由国家承担。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许多企业的设备条件远远优越于高等学校。同时,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所组建的上海公共实训基地为了解决上海市汽车人才短缺问题,引进了一系列紧跟汽车工业高新技术发展潮流的设备资源。因此,如果能够将高校力量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起来,限制上海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必将得到解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41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