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渡荆门送别》诗歌赏析(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0161

【导言】此例“《渡荆门送别》诗歌赏析(精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第一篇】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文学赏析: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二十五岁的诗人离开家乡四川,开始了仗剑远游的豪迈生活。《渡荆门送别》这首颇有绘画意味的诗作,就是诗人刚刚离开蜀地和三峡后在荆门的长江舟中写成的。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一对句是在乎视的镜头中分写山和水,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随”“尽”,“入”“流”四个动词不仅写得非常自然清新,而且贴切入微。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像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和水流的景色,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第二篇】

《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战国时属于楚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渡远,是“远渡”的倒写。来从,是“来作”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乘船远渡荆门,是来楚国做一次旅游。

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江:长江。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下:月亮下移。

海楼: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仍,频频。怜,爱。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全句的意思是说,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楚国境内旅游。在旅途中,沿江两岸的崇山随着荒野的出现渐渐消失,奔腾的长江也就在无边的野上浩浩荡荡地蔓延开去,变得开阔、舒缓了。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凌空飞下的明镜,云气蒸腾缭绕,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流水,不远万里,送我的远行。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其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他就诞生在中亚的碎叶(今俄罗斯托克马克)。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清廉乡。从李白自叙青年时代的阔绰生活来看,他的家庭原来可能是一个富商。幼年时,他的父亲对他进行过传统的文化教育,青年时曾接近过戴天山的道士和纵横家赵蕤,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总的说来,手纵横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较深。这些思想支配着她的生活,使他沿着一条传奇式的生活道路,度过了自己光彩而有坎坷的一生。

李白的诗歌以豪迈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理想,抨击权贵,藐视礼教,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人生如梦等消极情绪。在艺术上,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了豪爽的风格,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鸡鸡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传世作品有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较为详尽。

诗的标题是《渡荆门送别》,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写诗人送别什么人,看起来似乎令人费解。但是从作品的最后两句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送别”指的是“故乡水”送别故乡人,即载舟送别远游之诗人。李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蜀地度过的,他对家乡的山山水早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二十五岁时才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就是他出蜀远游时写的。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切留恋之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两句是在说诗人这次远离养育自己多年的故乡,乘船渡过千里之外的荆门,来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属地漫游。这两句诗没有惊人之处,但它是总写,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是作品的总起。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四句是回过头来写的,作品采用了倒叙的写法,写诗人乘船去楚国属地荆门时一路上的所见所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写的是诗人坐在船上延长江顺流东下时一路上眼前景色的变化。这两句诗容量特别大,诗人乘船从峰峦叠嶂的故乡蜀地出发,穿过崇山峻岭,一直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随着船的前行,高山峻岭逐渐消失了,奔腾咆哮的长江也渐渐地平静下来,在无边的旷野上蔓延开去,平缓东流。这两句诗时间持续长,立体空间大,在读者的头脑中构建了一种具有行进感的动感画面。有时间的变化,也有行进过程中地理位置的变化。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写的是夜空景观。诗人坐在船上,遥看长空皓月,犹如天上飞旋而下的一团明镜,那升腾飘荡着的缭绕的云雾,仿佛即刻幻化成了绮丽壮观的海市蜃楼。比喻的形象既虚幻,又鲜明,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

仅仅四句,诗人从高山写到平川,从地下写到天上,从白昼写到黑夜,跨越了时间,也跨越了空间,容量大,内涵丰富。

最后两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紧扣“送别”的作品主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前面说过,李白自记事起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他对故乡的山山水水有着浓厚的感情,此时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离情别绪”吧。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却反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遥远的故乡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含蓄蕴藉,别有一番情趣。

这首诗在艺术上曲折含蓄,构思巧妙,层次清晰,脉络井然,结构波澜起伏。特别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写得大气,写得出人意料,令人叹奇。

李白《渡荆门送别》文学赏析【第三篇】

诗词赏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即今四川读书、任侠。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秋,他23岁,为追求功业,实现“大丈夫”的“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见其《上安州裴长史书》),出蜀沿长江三峡东下。在舟出三峡、初入今湖北江汉平原时,创作了这首精彩的五言律诗。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送别,一般是送他人别去。诗中无此内容,故明清以来有一些学者认为诗题中的“送别”二字是衍文,可删。

首联交代自己所到之地,所向之地,叙事简洁明快。从,至、向。楚国,江汉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腹地,故称。

颔联勾勒所到、所向之地的地理形势:三峡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消失殆尽,长江进入广阔的大地尽性奔流。刚从曲折漫长而险狭逼仄的三峡出来,诗人的视野豁然开朗,精神也为之一振。大笔擘窠,气象不凡。明胡应麟《诗薮》以为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句“骨力过之”。其实,李白这两句有冲口而出之妙,杜甫那两句有锻造锤炼之工,殊途同归,不分轩轾。

颈联宕开一笔,视线由“地”而上升至“天”:明月冉冉西倾,仿佛天上明镜在飞行;云气渐生渐漫衍,仿佛幻出了海市蜃楼。扁舟一叶,漂流在平野大荒,不免孤独而寂寞;而今由云、月联想出楼、镜等与人类社会生活相关的意象,便有未尝远离人群的感觉。故此二句的好处,不仅在造境的优美,还含蕴着人类与自然的亲切。

尾联收笔回归地面,再次写到长江。由于有了上一联“镜”“楼”二字的铺垫,这里的江水,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成了自然与人关系的纽带。古人认为长江的上源是蜀中的岷江,诗人的故乡在蜀中,此番远游又是从蜀中沿江东下,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将江水拟人化,怜爱它不远万里,一路送行。实际上,这也是诗人在渐行渐远之际,怀念故乡思绪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

全诗不用典故,不施藻采,纯用洗练流畅而平易近人的语言来叙事,写景,抒情,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包含着浓郁的诗味。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第四篇】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初次离别家乡,诗人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故乡之水的角度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本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渡荆门送别》诗歌赏析【第五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古诗简介

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翻译/译文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注释

1.荆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2.远:远自。

3.楚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4.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5.江:大河。大荒:广阔无垠的原野。

6.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

7.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8.仍:频频。

9.万里:喻行程之远。

赏析/鉴赏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5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