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红星照耀中国感悟实用【通用4篇】
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第一篇】
由绿地集团投资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红星照耀中国》于近日全国公映。该片取材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西行漫记》一书。影片用镜头记录了一个美国记者在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通过外国人的视角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在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为争取民族解放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共产党领导人交谈,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的风采,并写下了大量通讯报道,把“红色中国”推介给全世界,得出了“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全世界”的历史预言。
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不是脸谱化的肖像描写,而是将人物的性格特质传达出来。原著涉及人物较多,创作者在改编中删繁就简,重点对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宋庆龄、鲁迅、张学良等人物进行了个性化塑造,对农民、红军战士、儿童团员、国民党官兵等特定形象进行了群体刻画,将每个人物刻画成特定时代背景中的人物代表,这无形中拉近了主体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主旋律电影的叙述视角与表达方式。导演在忠实原著基础上,以斯诺西行为叙事主线,采访人物为叙事焦点,西行故事为叙事空间,以“点、线、面”的形式将整个故事贯穿起来,尊重史实,还原历史,使改编与原著间互文性紧密结合。在创作风格上,影片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尤其是结尾,毛泽东、斯诺穿越历史时空来到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给影片增添了诗意色彩与浪漫气息,强化了影片的精神和观者的审美体验。
《红星照耀中国》一改主旋律电影对英雄人物塑造的固有创作模式,将关注焦点放在西方新闻记者斯诺身上。斯诺成为红色中国的宣传者和推介人,更容易让今天的青年认清美好生活的本质,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建党初心与历史使命。对斯诺形象的塑造,建立在具体历史背景和浓郁西北地域风格与历史语境之中。整部电影精雕细琢,将西北的粗犷风貌和南方的柔雅风情囊括其中,特别是将蒸汽火车,陕北村庄、窑洞、信天游、秧歌、黄土高原、山川地貌、金黄的稻谷地等民俗人情、人文景观与场景环境结合,把观众带入到特定历史场景之中,为影片注入了不同的历史意蕴与精神。
这部影片让观众在艺术审美中重温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那段光辉卓绝的革命岁月,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影片所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将鼓舞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爱党爱企,执着奉献,勇于进取,真正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第二篇】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已经读完三周了,一直没有静下心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想,或许我应该再读一遍,思想才会更完整。粗略读完之后,有四个想法比较突出:一、我对朱德多年的印象是错误的;二、生活背景对写作的影响;三、信念的力量;四、表达正义的声音一个足矣。
一、对朱德印象:我没有读过有关他的传记,印象中只有1篇文章《我的母亲》,也已经很模糊。感觉他会打仗带兵,是个“大老粗”,但是文中却写道“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事情都十分负责;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这是对他性格的描写。还有他夫人康克清对他的评价:“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zz、经济的书籍”这是我根本不知道的,我以为他只是一个不识字的会打仗的人。当我读到他曾在巴黎、柏林读过书时,更是颠覆了我的所有偏见,原来他是一个有着国际主义视野的司令;他还坦然谈到他的私生活问题一共有四个妻子,我被他的坦率打动了。他对共产党的忠诚也让我很敬佩。作家斯诺这样写道:朱德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了他的自述。但这些朴素的话,是许多年不能想象的最最生动的人生经历的辉煌纪录----这是一个大胆无畏和大公无私的故事,一个无比勇敢和智慧的故事,一个难以相信的苦难的故事,一个为着忠于一个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争的伟大注意而丢弃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的故事。当这一时期的历史完全被写下的时候,上述这个简单的自传将长上血肉,我们就看看到这部历史的新的一页上涌现出一个人物----少数真正的时代伟人之一。”
读完这些,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更可怕的是因为无知而产生的偏见。解决无知和偏见的最好的方法应该是读书,读更多的书,读好书。
第二、作者的生活背景对写作的影响。斯诺是美国人,尽管所写内容是1936年6月至10月的中国西北___根据地,包括了红军长征、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等方面,但他毕竟是美国人。文中多次出现表示距离的单位是“英里”,而不是公里,他还用到"英尺”等单位。还有些细节说到中国人不洗澡,或者某人因为天太热,竟然裤子半脱的不雅动作,或者中国人的随地吐痰等等很多细节,就可以看到作者是以他自己的生活背景为参照来写中国这些事件的。他还出现了几次对女士的描述,用“美丽的”来修饰,足见他对审美的重视。而在当时的中国背景下,美可能早已经被忘却,因为温饱没有保障,生命随时有危险。
第三、信念的力量。虽然中学时学习过中国历史,又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对共产党历史的真正了解是很少的,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和提高。本书中对共产党艰难处境的描写多次让我流泪,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迫害我非常的愤怒,尤其是日本对同胞的杀害更是让我痛心,但是,共产党在_、朱德、周恩来、贺龙等伟人的领导下,最后胜利了,解放了全中国,全人类。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第四、正义的声音一个足矣。在斯诺来红区之前,没有人对共产党领导的___做过客观、公正的对外报道,西方或者说世界不知道、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做什么,别有用心者还歪曲事实报道中国___。但是,仅仅一个斯诺就可以通过他的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看到事情的真相。这个声音是如此的有力量,如此的重要。所以,有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要通过正确的渠道表达出来。世界是公平的,世界是包容的,世界是有判断力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声音,共产党只能任别人造谣、诽谤、污蔑,所以,一定要发出声音,哪怕这种声音最初是多么的弱小,多么的不引人注意,但是,一定要坚持发声!
没有声音,就永远不会被听到!
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第三篇】
16岁儿子近来偏爱读史,几日前将《从沉沦到荣光—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读完,我推荐他再读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家里现存的那本是20-年前我从老家调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时买的,扉页写有“生命旅途,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感言。
书本记述的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压手段威胁中国接收广田三原则,大规模增兵天津和华北,德国和日本签订防共协定。战争一触即发,智慧之光何时照耀中国引导全民合力抗战?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斯诺于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它不仅仅是一部采访录,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在诞生后的七十多年里,一向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选读物。
斯诺首先在当时苏区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述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此刻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期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第四篇】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近代一场壮烈的抗争史。万千血肉筑长城,同仇敌忾中国魂。本书中最令人震撼的章节莫过于长征——一段传奇佳话。
长征之路,艰难险阻,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跨越了十四个省份。在漫漫长路中,自然条件犹如随时出招的暗器,对红军这支庞大的队伍肆意侵袭。红军面临的不只爬雪山、过草地这些看起来简单的行径,终年积雪的山脊寒风刺骨,峡谷大江汹涌险峻。可是在如此恶劣环境下红军战士仍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概。是红军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共同担起了伟大的革命理想。更重要的是,在如履荆棘般的长途跋涉中,在敌人连续不断的围追堵截的紧张情况中,在军队实力悬殊极大的情况下,红军以极富智慧的战术和英勇无畏的勇气节节制胜。虽然在长征中有千千万万的战士倒下,但长征精神深入人心,又有数以百计的人民加入了这段奇迹。中国工农红军以持久不衰的力量拯救了整个中国。
我敬佩红军因为他们把任何物质置于精神之外,他们坚信“一个国家没有独立,民族将前景暗淡”。他们用最实际的行动唤醒千万中国人民,使置身于水深火热中的黑暗社会底层的农民能够拿起武器,与红军战士一样听从红旗的指挥,为了中华民族的兴亡而奋不顾身地血战到底,这也正映证了中国的人民即便杀戮也不愿低头。红军战士们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他们在中国的版图留下一抹鲜艳的红色。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的精神撼动人心。
每一位红军战士仅凭一双草鞋一杆土枪,甚至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但有着共同的梦想,于是踏上了长征的征程,我深深为他们而感动。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每当我沉迷于做无用的事时,想一想伟大的先烈,他们用血肉成就了今天的生活,我们应当无比珍惜,从当下开始好好学习,不愧对于每一位革命先烈。
长征精神像一颗熠熠生辉的红星,正照耀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