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学理论作业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89661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文学理论作业3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文学理论作业篇1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

1、典型环境

答: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2、印象式批评

答:印象式批评是文艺作品评论的一种形式,是指从批评家的所思所感出发辨析作品价值。

3、再现(representation)与表现(expression)答:再现(representation)与表现(expression)再现是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划或模拟表现是指内在主观世界的状况如情感,理想,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

4、语言批评 答:语言批评特指兴起于西方20实际20年代,后来为西方批评界广为接受的英美“新批评”。5、文学风格 答: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它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审美意象 答: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

7、社会历史批评

答: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8、“隐含的读者” 答:隐含的读者是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9、情节

答:情节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

10、心理批评 答:心里批评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

1、简述文学接受中共鸣产生的原因

答: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这样的作品可能引起读者属于情感评价性质的喜爱,或属于理性判断性质的理解,还不一定能够使读者产生全身心震动的思想感情的共鸣。共鸣的产生还有第二个条件,这就是读者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具体来说,就接受主体而言,共鸣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观念相通

(二)情感经验相似

(三)意志愿望相近。

2、简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答::

(一)个别性、生动性、可感性:文学作品是按照事物个别的实际存在着的那种具体形态来反映生活的。

(二)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文学形象的个别性、生动性、可感性,是文学形象外在的、感性方面的特点;同时,文学形象也反映了生活的客观内容。这些形成文学形象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文学形象既然是实际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又必须带着作家的主观因素。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绘,来表现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表现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其根本特征就是用形象反映生活并表现作家的思想情感。

3、如何理解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之间的区别

答: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作为文学理论术语,大体是在20世纪兴起并流传的。传统文艺学习惯于用“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等概念。从表面上看,文学消费、文学接受与文学欣赏、文学鉴赏之间意思差别不大,指的都是读者的阅读活动。其实不然,作为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文学阅读活动,明显地具有一种仪式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它所描述的其实是文学阅读活动的理想状态。而“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则充分反映了文学阅读活动中的现实复杂性,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故而现代文艺学倾向于用“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来取代传统文艺学的“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

4、简述叙述视角的主要类型 答:全知视角、内视觉、外视觉

5、简述文学叙事的基本构成 答:叙事。这里指文学叙事,是用语言去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行为。叙事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着重表达社会生活事件过程,二是具有话语虚构性或假定性。①叙事的构成。②本文时间和故事时间。③时序。④时长。⑤频率。⑥叙述视角。⑦叙述动作。⑧叙述者。⑨拟想接受者⑩抒情及其特征。

6、简述文学风格的主要特征 答:(1)文学风格具有独创性。个性鲜明,有独创性,艺术上日臻成熟的作家,才能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模仿重复别人的风格就等于没有风格。

(2)文学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作家个性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这是造成风格稳定性的主要原田。但这不排斥某些作家由于牛活状况和艺术实践的发展,风格可能变化的情形。这种变化的风格同样也有相对的稳定性。

(3)文学风格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是由作家创作的个性和才能,描写对象的不同品格,读者的不同需求决定的。不仅不同作家有不同风格,同作家在不同情势下也会刨造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当然这不同之十仍有其主导的方面

7、简述叙述内容的主要构成

答:

一、故事,叙事就是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

二、结构,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

三、行动,行动是推动事件进展的直接原因,对于叙事内容的分析有重要意义。

8、简述文学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答: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为: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同时审美意象的创造还离不开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审美意象的创造具体体现为:艺术家运用抽象思维和象征手法塑造文学形象来表现生活的荒诞,这种荒诞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哲理性的思考。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

1、”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结合具体的文学现象,谈谈你对这个论断的看法; 答: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雷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充分说明哈姆雷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哈姆雷特是体现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剧作通过描写他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及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深刻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出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2、结合实例论述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 答:其一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比较,重点突出艺术真实是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重在对艺术的内蕴的真实与假定的真实两个方面的阐述;其二是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比较,重点突出艺术真实是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意性,重点阐述艺术的主观真实与诗意真实两个概念。

3、结合实例论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答: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4、结合具体的文学现象,阐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答: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5、结合具体的作品,论述文学意境的主要特征 答:(一)情景交融。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二)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四、文学评论

阅读下面这篇作品,作文学评论1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重

[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答:《重逢》(re—encounter)是作家在一九七九年七月,即获得诺贝尔奖以后第二年,发表在《大西洋》杂志上的作品,它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作家对于自己处身其间的世界所持的悲观态度。倘若一九五七年作家笔下的傻瓜吉姆佩尔在临终前还深信自己即将进入的冥冥世界必定是“没有纠纷,没有嘲弄,投有欺骗”的话,那么一九七九年在他笔下历尽人间沧桑、化为幽灵来到这个冥冥世界重逢的马克斯·格莱策和莉萨·内斯林,在目睹人世间的虚伪与欺诈之后,就连对于自己灵魂的永生也要发出哀叹:“最大的幻灭莫过于永生。”这一哀叹虽然过于悲凉、凄厉,却也可以使我们窥见作家所处的世界的一斑。

辛格小说里还描写大量人与鬼、鬼与鬼相恋结合的故事,在小说《重逢》里,辛格构思了马克斯·格莱策博士与死去的旧恋人相会的故事,辛格正是用这种浪漫的犹太情怀来诉说未了的情愫,表达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充分彰显意第绪语的优美与传奇

意第绪语是东欧犹太人使用的民间口头语言,已有上千年历史,意第绪语文学优美,词语活泼,词汇丰富,非常适合于文学作品的文本表达。在古老的犹太典籍中收有很多谚语和寓言,这些俗语不仅体现了犹太人的伦理道德观念,更是犹太人生活智慧的呈现

犹太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不少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和故事又借助于意第绪语的表达力量,形成了优美而深邃的经典。在辛格小说里,这些经典的传说被随手拈来化成了小说优美的细节,对犹太人浪漫情怀的真实描绘

反映犹太人的精神世界,历史上的犹太民族在全世界流浪过两千年,在与各民族通婚、通商、共同居住的过程中,形成了犹太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浪漫的情感基调。作为一个深爱自己民族的犹太作家,辛格用小说的形式把犹太民族对待爱情的态度描绘出来,呈现出的是犹太人情感生活的多元特质。

综上所述,可见辛格小说的文本价值在于它全方位地保存了犹太文化,再现了犹太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精神元素,使辛格的小说获得世界级的声誉,成为人文学者研究犹太文化的基本蓝本。

本文地址:http:///zuowen/

文学理论作业篇2

名词解释:

变形: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

形象化,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通过建构描述性的语境,强化了自身突破概念而联系表象的能力,从而得以顺利地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使命。

•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作家在对现实审美掌握基础上所从事的运用语言创造艺术美的活动。创造艺术美,是文学创作的根本目的,而语言构成的文学作品文本的诞生,则是文学创作的直接成果。

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即作家受到特定创作冲动的驱动,展开艺术想象以创造文学作品意象体系的心理过程,艺术积淀是艺术构思的基础,创造意象体系是艺术构思的目的)

马克思关于提出的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形式? 1.理论的方式

2.实践精神的方式

3.宗教的方式

4.艺术的的方式

情节性文学作品的形象体系可以分解成哪几个构成因素?人物环境情节

情节性文学作品篇幅相对较长,具有较大的艺术容量。其形象体系包括社会生活事件的方方面面,主要可以分解为人物、环境、情节等基本构成因素。所谓人物,指文学作品着重塑造的鲜

明而又完整的人物形象.外在方面,指人物的外貌、风度、言论、行动。内在方面,指人物的整个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高度发展,是人类超越于动物界的重要标志。外在与内在相统一,是所有人物形象的共同属性。所谓环境,即围绕着人物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环境是相对于人物而言的。在情节性文学作品当中,环境体现为总体时代社会背景与人物具体生活环境的统一。所谓情节,指文学作品中展示的社会生活事件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简而言之,情节就是事件。在情节性文学作品形象体系的人物、环境、情节三个基本构成因素之间,人物是真正的中心。人物统摄着环境和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直接关系着文学作品的艺术成败。

关于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等

关于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

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意境、典型和意象。黑格尔将艺术分为哪三种类型?

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

关于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审美意象的特征?审美意象的五个基本特征

一)本质特征:哲理性顾城《远和近》:

二)表现特征:象征性金字塔的象征

余光中《夸父》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三)形象特征:荒诞性

形象的荒诞:刑天;孙悟空;丙崽;

情理的荒诞:安直房子《小狐狸的窗户》

四)思维特征:抽象思维的参与

五)鉴赏特征:求解性和多义性李商隐《锦瑟》

陈凯歌《百花深处》

审美想象的特点?情感性创造性规律性

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可分为哪几种?

双关义,引申义,语境义,反讽义,传承义

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包括哪三个阶段?

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创作动机

文学创作的完整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从理论上剖析,文学创作的完整过程大体上可以区分为艺术积淀、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个阶段。

从理论上可以将文学作品分解为由外及内的哪三个层面? 语言形象内蕴

1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并论述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答: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是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有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1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答:(1)文学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情景交融包括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比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就是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创造意境的典范。词的上阕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记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见景。

(2)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如《陌上桑》,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又如《琵琶行》,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感情。“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之时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声美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这与中国绘画中的渲染烘托有异曲同工之妙。

(3)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境外有境,虽有而又飘渺难寻的。这样的意境如雾里看花,更能让人回味,引发人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

作家的审美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表现力。

文学理论作业篇3

忘记是谁曾经说过“焦虑之心是产生压力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压力有动力的真理在我学习文艺理论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因为我的确很焦虑。

从高考的兵荒马乱中挨过日子,大学对于我来说如入天堂,更多更自主的分配意识和更自由的时间,让我对学业或是自我很是放松警惕,凭良心说,对文艺理论的整个学习,从两方面更好地促使我利用和获得大学。

首先,从情感上,因为我喜欢某位老师所以我偏爱某个科目,这是大多数文科小女生的感性思维模式,坦诚地说,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专家级的人物,所以自认为才识疏浅的我更是无法承受神一样存在的詹老师。无表情的面孔搭配无语调的文字,无论是听来还是看来都冷得直掉渣,更何况站在他面前回答问题,走进他的课堂搞学术,对于我而言这都是不合理且太过隆重的事,通常把话说到这样一个层面,按常理是要来一个大转折的,通常要用的转折词“但是”当你必须要做这样一个隆重的事的时候,第一个步骤就是将随意的自己隆重起来,于是我每节课都几乎按时到勤,认真的揣摩老师的思想和言语,从中找到我可以接近或是承受的突破口,这样久而久之对一个人研究,就像相亲一样,往往过起日子来发现对象和初次见面大不一样。我很喜欢詹老师,就像很喜欢苏勇老师一样,他带给我不一样的课堂经历和接受课堂的方式,这是我善于和比较自由自主的学习方式。不论老师是什么样的级别与水平,只要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其次,就是在学术上,当然我开头提到的焦虑之心就是在这样一种学术模式的打压与刺激下产生的,我常自比是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卒,没有什么分量与能耐,我可以背书应考,我可以吃老底拿奖学金,但自从上了詹老师的文学理论课程,我开始被学术、被理论,从无从下手到挥笔自如,这样的过程就像破茧之蝶,即使我还依旧只是不成形的蛹,但我还是痛苦得很,我喜欢文学,我这样说只能建立在我可以写一些伤痛的文字和逝去的青春的时候,当我真正面对以理论或是以评析、结构、模式等开头的文章的时候,我只能很惭愧地说我离文学的大门还很遥远,甚至连敲门的机会都未获得。文学理论课要求我们写中篇小说评论和读书笔记这种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的东西,这促使我泡图书馆并不断地搜集和思考,改变自己的文章常用的语言和风格,当我完成1篇理论文章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所完成的不仅仅限于此,更多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和写作方式的改变。我想这就是我利用大学的方式之一。

我前两天翻阅文学理论的课本,发现还是有很多名词解释不出专业的水平,但我竟然可以把其中的某些名词改变成一种实践去得出我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的意思,这是让人不胜欢喜的。

也许,在老师眼里我所沾沾自喜的这些谈不上成功,这些小成就不算什么,但我自己感觉到的学习课程之后的充实与收获是不需要言说的,即使不被认可当然也很符合大学比较随意的性格。

在写这篇心得的时候我没有准备太多或是思考太久,因为是有感而发所以显得比较随心所欲,如果有言辞或是意思不得当之处,还望被涉及或是心里不好受者海涵。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8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