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度【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76385

【导言】此例“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度【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度【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竭诚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服务,认真解决学生课后无人照管和学业无人辅导的难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缓解学生家长实际困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在放学后组织学生参加作业辅导、体育锻炼、艺术教育、兴趣活动、自主阅读,减轻家长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在上学日放学后进行,每天2小时。冬季15:00—17:00,夏季16:00—18:00。

根据家长实际需求,可以提供1小时的延时服务。

根据家长实际需求,每天提供不同时长的课后服务供学生和家长选择。

根据家长实际需求,提供周一至周五不同天数的课后服务供学生和家长选择。

允许学生中途参与或退出课后服务。

三、服务内容

课后服务主要开展作业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并根据情况调整服务计划。服务内容主要有三大模块:体育运动、作业辅导、社团活动。

1.体育运动是集体锻炼30分钟。

2.作业辅导包括自主作业和课业辅导。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课业辅导帮助。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加强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开展大阅读,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等资源,供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3.社团活动包括文体活动和其他活动。组织开展艺术类、体育类校本课程,学生结合兴趣爱好,采取自主选课的方式参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素养提升作为努力方向,充分利用本地文化、人才资源优势,设计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活动课程。

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安排:有特长的老师写出申请,制定好活动方案内容,向学生公示,学生自主选择。

每个社团人数控制在25-30人,取得社团结业证的同学原则上不重复参加同一个社团活动。

四、服务组织及责任分工、

(一)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组 长:王甲文 全面领导

副组长:白金涛 全面负责

组 员:张慎强 郭立新 李道水 李涛 分工负责

成 员:全体教师 具体实施

(二)责任分工

1.领导小组责任分工: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家长要求开设不同学科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科学等学科的作业辅导课,丰富的兴趣活动课及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2)检查监督每日课后服务情况,根据各项考核制度做好记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3)处理课后服务期间的突发应急工作。

(4)必须在最后一名学生安全离校后方可离岗离校。

2.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分工:

(1)负责班级课后服务学生的人数清点及记录,对缺席学生做好原因调查与登记。

(2)负责组织好教学秩序,保障学生在课后服务期间的安全。

(3)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在课后服务期间讲授新课。

(4)在课后服务期间,不得接打电话或随意离开。

3.门卫人员责任分工:

(1)在课后服务工作期间,凡是出校门的学生必须出具班主任签的请假条,在监护人看护下方可离校。

(2)外来人员在课后服务期间不得进入校园。确实需要进入学校的,必须征得值班校长同意后,和要找的人取得联系,由所找之人带领其进人校园,填写好外来人员入校记录,离校时填写好离校时间。(疫情防控期间按要求做好相关防护)

(3)门卫人员每天必须着装执器械在岗警戒,必须在最后一名学生安全离校后方可离岗离校。

五、制度要求

学生课后服务遵循“自愿申请、班级初审、学校核准、统筹安排”的工作制度,在充分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立足需求,科学合理确定服务服务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安全措施等,并主动告知学生、家长。

1.学校以学期为单位编制课后服务计划,提前告知家长活动内容、费用、监督渠道及家校责任。

2.学生是否参加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3.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服务学生在校安全。

4.体现“服务至上”的宗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5.达到高效服务的要求,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运作、有序服务、有效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6.所有参与服务人员应按照《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要求,落实学校保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7.收费标准参照《关于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发改〔2019〕96号)标准执行4元/天,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免收课后服务费用。学校收取的课后服务费用要全部用于对参与服务教职工的补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接受教育局、物价局、学生家长监督。

六、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管理

服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按照规定时间组织服务活动,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因故不能按时到岗的要及时请假;做好学生的考勤和交接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

2.加强学生管理

学生应在规定区域内活动,有事必须向老师请假。要讲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设施,保持公共卫生,创造整洁、优美、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有事离校回家必须向老师办理请假手续。

3.加强安全管理

(1)拟订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制定管理制度,处理课后服务工作的日常事务。

(2)配置各班课后服务人员、建立学生档案,督导教师高质高效做好课后服务工作,不断改进课后服务内容与辅导方式。

(3)搞好课后服务期间学校卫生管理,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4、建立预案、保障安全

(1)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始终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四早”“四集中”,抓紧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依法依规防控。健全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的常态化防控机制,

(2)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课后服务期间学校安排领导、教师值日,负责课后服务期间纪律巡视和安全检查,及时研究解决课后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安全事故处理程序,确保对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有效进行处置,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防避免安全责任事故。加强学生溺水防范、校车安全、食堂食品安全、校舍安全、用电安全、暴力伤害防范,深入开展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管制刀具和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4)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守牢校门口安全第一道防线。

七、教职工激励办法

1.课后服务费用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不得挪作他用。费用使用情况要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2.参与课后服务的教职工,在工作量计算、评先树优、职称评聘中予以优先。

3.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因参加课后服务而产生的加班时间,可以在调好课的情况下于第二天上班时间执行弹性管理。

4.为参与课后服务的工作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度【第二篇】

一、总则

第一条为巩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成果,健全课后服务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和监管措施,实现有需求的学生都能享受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义务教育学校,包括独立的小学、初中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和初中部,以及实施义务教育的其他学校。

二、服务时间

第三条课后服务主要在上学日放学后进行,一般每天不少于2小时。

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地结合实际弹性确定,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可根据需求提供不同时长的课后服务供学生和家长选择。

三、服务内容

第四条课后服务主要开展作业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

1.自主作业。组织学生自主做作业,引导小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引导初中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2.课业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课业辅导帮助,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3.自主阅读。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等资源,供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4.文体活动。组织开展艺术类、体育类校本课程,学生结合兴趣爱好,采取自主选课的方式参加。重点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素养提升,充分利用本地文化、人才资源优势,设计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活动课程。

5.社团活动。在学校的指导下,学生组建各类社团或兴趣小组,自主开展实践探究、素质拓展活动。

6.研学实践。就近利用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企事业单位等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性研学实践活动。

7.其它活动。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及素质提升的其它活动。

第五条严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违规办学或开展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严禁开展商业推广性质的活动,不得组织开展危险性较高的活动,不得集体教学或“补课”。

四、资源支撑

第六条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师资、场所、设施设备等资源,开展课后服务。

第七条学校要将课后服务活动(课程)研究开发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与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形式。

第八条课后服务应主要由本校教师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做好相关培训,提升课后服务能力。

第九条学校师资不足的,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服务。

第三方服务引入须为非学科类并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明确入口审核、过程监管、效果评价等办法,建立退出机制。

学校不得自行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许可引入的免费或公益性质第三方服务,不得带有任何商业推广和商业隐含元素,不得向学生收取费用。

第十条应积极协调宣传、文化和旅游、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等部门,科协、工会、团委、妇联、关工委等组织以及村(居)社区委员会等,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组织专业力量,参与和支持学校开展公益性课后服务活动。

五、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学校结合实际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组织、责任分工、制度要求、保障措施、教职工激励办法等内容。

第十二条学校以学期为单位编制课后服务计划,提前告知家长活动内容、费用来源、监督渠道及家校责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但不得强迫学生参加。

第十三条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及所具备的活动(课程)资源,可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统筹进行编组,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按照年级进行组织,按计划实施。

学校应允许学生中途参与或退出课后服务,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活动(课程)计划。

第十四条学校要建立意见征集反馈机制,及时听取家长关于课后服务的意见建议。家长委员会要积极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组织热心家长到校内开展志愿活动,对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学校课后服务覆盖保障、质量内容、学生及家长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校评先树优和校长职级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工作保障

第十六条各地可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课后服务经费。采取服务性收费方式的,应由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在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制定收费标准,学校严格按照标准向参与课后服务学生收取服务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课后服务工作予以财政支持。

鼓励社会各界捐助课后服务工作,按有关规定落实激励政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免收服务费。

第十七条课后服务费用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和相关人员补助,可用于聘请校外人员、社会志愿者补助、第三方服务购买等课后服务合理性、必要性支出,不得挪作他用。费用使用情况要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第十八条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根据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情况,相应核增绩效工资,在当年度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内单列,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专项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绩效工资分配。

第十九条各地可根据实际,对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完善有关激励措施,在工作量计算、评先树优、职称评聘中予以倾斜。学校可统筹安排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弹性上下班”,加强对参与课后服务女职工、家庭负担较重职工及上班距离较远职工的关心关爱。

第二十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学校健全完善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定期开展安全排查,防范安全风险。

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人员应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参与人员保险费用从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中支出或由第三方单位按规定支出;鼓励家长为参与课后服务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第二十一条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定期组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督导评估,相关评价结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

七、其他

第二十二条对课后服务结束后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初中学校上学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但不得讲授新课,不得分配到学科,原则上结束时间不晚于21:00;鼓励各中小学校在周末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自习室及功能室。

第二十三条各地应统筹利用校内外资源力量开展寒暑假托管服务,逐步覆盖所有有需求的学生。

第二十四条上学日延时托管服务、寒暑假托管服务经费保障及参与人员激励补助措施参照日常课后服务工作,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第二十五条本规范自20xx年9月1日起实施。

第二十六条本规范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度【第三篇】

为确保师生在课后服务期间的程序规范,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实效性,特制定以下课后服务管理制度。

一、相关人员职责

原则上全体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由各年级组安排教师服务日期。教师不得擅自离岗或缺勤,校长室每天安排2名行政领导值日检查。

1、课后服务教师职责:

(1)服务教师依据不同接领时段名单清点学生人数,按学校安排,带领学生到规定地点进行活动。

(2)服务教师必须提前做好计划,有充分的准备,避免放养式管理。

(3)在课后服务过程中,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活动状态,确保学生安全。

(4)课后服务时间,如遇突发状况,教师必须及时做出处置,必要时向当天值日领导汇报,由学校启动应急预案。

(5)课后服务结束后,服务教师须亲自将学生送到校门口,学生全部走后方可离开。

2、值日教师配合工作:

(1)按照《教师值日岗位职责》中要求的时间点,护送学生出教室到接送点,不要提前或推迟。值日教师在接送点陪学生到下班前2—3分钟左右,才可组织剩余同学整队带回到门卫处(遇下雨天时,值日教师下班前把教室里剩余学生整队,直接带到劳技教室)。

(2)原则上,教师在放学后不留学生补缺补差。如出现滞留情况,以“谁留谁负责”的责任,教师要负责和家长事前沟通好接送时间,并把滞留学生送到课后延时服务点,做好交接。

3、班主任配合工作:

(1)要求家长按照选择的放学时间点和校车,保证及时到校接领学生。

(2)家长如未能按时接送,需要在第一时段放学前电话联系班主任,确定接领时间点。

(3)提醒值日的。学生,16:10前完成值日,不滞留学校,错过接送时间,及时联系家长,并到课后服务班级等候。

二、课后服务管理要求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后服务管理工作小组。

组长:蒋利民

组员:陈健(副校长)、鲁晓杰(总务主任)、宋琴(德育教导)、鲍菊平(卫生老师)、保安队长、各年级组长。

2、时间节点及要求:

①周一~周四:

(1)15:05—15:40

开展快乐30分,15:40值日护送教师清点队伍,统计当天看护学生数,将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带到指定教室。其余学生带到指定地点离校。

(2)15:40—17:30

服务教师清点当日学生数,学生集中指定班级开展作业辅导,17:30看护教师将学生带到指定地点离校。

(3)17:30之后如果还有个别滞留学生,带到门卫处进行交接。

②周五:

周五放学后—17:30

服务教师清点当日学生数,学生集中指定班级开展作业辅导,17:30课后服务教师将学生带到指定地点离校。

每天2名负责行政领导参与课后服务,在不同离校时间到学校正门口,维护学生秩序,开始安全看护。如遇下雨天,到室内看护点等候。带班汇报。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度【第四篇】

为满足小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帮助学生家长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建立课后服务管理人员工作制度。

一、健全机制,确保服务安全向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对参与人员的品德、健康严格把关,制定并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

要切实消除场地、消防、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建立校园伤害风险、尤其是损害赔偿的多方承担共担机制,健全学生的医保制度、校园伤害保险、学生意外商业险等制度,为校内课后服务提供保障。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同时要争取综治、公安、卫生、食药监督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切实保障参加课后服务活动的学生安全。

2、完善工作管理制度。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规范服务行为,把课后服务的管理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统筹资源进而提供优质的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

3、完善工作考评机制。制定提供有关课后服务工作的考核办法,将服务管理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教师进行课后服务绩效考核。

二、教师管理

1、所有任课教师应在课前和课后做好签到工作。

2、任课老师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上课,每次上课提前5—10分钟到位,不无故旷课,任课老师要维护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纪律,不无故在上课途中离开教室。

3、教师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4、教师进入课堂精神饱满,未经教学主管允许不能随意调课、停课,上课时发现没有请假又未到的学生,必须及时联系班主任、教务主管询问原因,对缺课的学生要安排时间给予补课。

5、课前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发现情绪不稳定的要及时询问原因并给予引导;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现上课不认真的要及时给予提醒,严重者课后要和学生沟通,有必要时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督促学生改正不足。

6、课堂中,如遇学生安全事故,任课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及时联系值班校领导(或教务)及家长以便及时妥善处理。

三、学生管理

1、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按时上、下课,不允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

3、爱惜学校的公共财产,损坏或丢失需照价赔偿。

4、尊重老师,遇到老师要问好,同学之间相互礼让、交流和帮助。

5、上课期间不得大声喧哗,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76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