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礼仪实用3篇
【导言】此例“乘车礼仪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乘车的礼仪1
1.谁在开车。
何人驾驶轿车,是关系座次尊卑的头等大事。通常认为:轿车的座次应当后排为上座,前排为下座。这一规定的基本依据,是因为轿车的前排座,即驾驶座与副驾驶座最不安全。然而商务人员在应用这一规定时,对“谁在开车”的问题,却不可不闻不问。
(1)所谓轿车座次的后排为上座,前排为下座,实际只是在由专职司机驾驶车辆时,即由出租车司机或某单位的司机开车时。才是如此。若是由商务人员的交往对象本人亲自驾驶轿车,即所谓的本人亲自开车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2)在本人亲自开车时,商务礼仪规定:前排的副驾驶座为上座。车上若有其他人在座,一般不应当使之闲置。至少应当推举一人为代表,坐在副驾驶座上作陪,与开车的本人“同甘苦,共患难”。如果明知故犯,除开车的本人之外,车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却偏要坐到后排去。那就意味着自己“怕死”,也表示自己对本人极度地不友好、不尊重。至少,对方也会觉得“待遇”不平等,要不您就跟“打的”一样了。
(3)其实,哪怕乘坐出租车,如果允许,主动在副驾驶座上落座,陪一陪辛苦的出租车司机,也会“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因为对方会意识到您对他的友好与尊重,便不太可能会为难您了。
(4)依照成规,全家外出时,轿车应由男本人驾驶,在其身旁的副驾驶座上就座的应当是女本人。他们的孩子,则应当坐在后排座位上。
(5)如果本人夫妇开车接送客人夫妇,则男女本人的座次应如前面一样,客人夫妇应当坐在后排。
(6)若本人一人开车接送一对夫妇,则男宾应就座于副驾驶座上,而请其夫人坐在后排。若前排可同时坐3人,则应请女宾在中间就座。
(7)若本人亲自驾驶轿车时,车上只有一名客人,则其务必应就座于前排。若此刻车上的乘客不止一人时,应推举其中地位、身份的'最高者。在副驾驶座上就座。如果他于中途下车了,则应立即依次类推,“替补”上去一个,始终不许让该座位“空空如也”。
2.开的什么车。
轿车的类型不同,其座次的尊卑自然也不尽一致,这是不言而喻的。
(1)诺乘坐双排座轿车,不论它是美制,即驾驶座居左展是英制,即驾驶座居右,由专职司机开车时,座次的尊卑都应当是:后排上,前排下,右为尊,左为卑。具体而言,除驾驶座外,车上其余的4个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卓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应当特别说明一点,按照国际惯例,在乘坐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时,通常不应当让女士在副驾驶座上就座。
(2)由本人亲自驾驶双排座轿车时,车上其余的4个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3)由专职司机驾驶3排7人座轿车时,车上其余6个座位(加上中间一排折叠椅的两个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副驾驶座。
(4)由本人亲自驾驶3排7人座轿车时,车上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
(5)由专职司机驾驶3排9人座轿车时,车上其余8个座位的顺序,由尊而卑依次应为: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前排右座(假定驾驶座居左)。前排中座。
(6)由本人亲自驾驶的3排9人座轿车上的座次,由尊而卑依次应为:前排右座(假定驾驶座居左),前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
(7)在乘坐吉普车或大中型轿车时,由谁开车的问题就不甚重要了。在吉普车车上,副驾驶座总是上座。至于其后排座位。则讲究右高左低。
(8)在大中型轿车上,通常合“礼”的座次排列应当是由前而后,由右而左。其位次的排列,可由尊而卑依次为:第一排右侧右座,第一排右侧左座,第一排左侧座;第二排右侧右座,第二排右侧左座,第二排左侧座;第三排右侧右座,第三排右侧左座,第三排左侧座;第四排右侧右座
对于这种礼仪上的座次尊卑,商界人士应当了然于胸。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例如,当您与上司乘坐一辆由专职司机驾驶的双座轿车外出办公事时,虽然后排上坐得下您,但是您还是应当自觉地去前排副驾驶座上就座,而不要在后排与上司一道“平起子坐”。当然,大家若是以私交的身份一同外出观光游览,那时您坐在后排左座,而请上司坐在后排右座,则是完全可以的。
3.安全与否。
乘坐轿车外出,除了迅速、舒适之外,安全的间题是不容忽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应当将它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4.佳宾本人的意愿如何
不是在某些重大的礼仪性场合抛头露面的话。对于轿车上座次的尊卑,不宜过分地墨守成规。从总体上说,只在乘车者自己的表现合乎礼仪,就完全“达标”了。
应当说明一点的是,若宾主不乘坐同一辆轿车时,依照礼仪规范,本人的车应行驶在前,是为了开道和带路。若宾主双方的车辆皆非一辆,依旧应当是本人的车辆在前,客人的车辆居后。它们各自的先后顺序,亦应由尊而卑地由前往后排列,只不过主方应派一辆车殿后,以防止客方的车辆掉队。
乘车的礼仪2
(一)主人亲自驾车时:
当主人或领导亲自驾车的时候,此时一般称之为社交用车,上座为副驾驶座。这种情况,一般前排座为上,后排座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这种坐法体现出“尊重为上”的原则,体现出客人对开车者的尊重,表示平起平坐,亲密友善。
1.双排五人座轿车,顺序是: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2.双排六人座轿车,顺序是:前排右座→前排中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3.三排七人座轿车,顺序是: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
4.三排九人座轿车,顺序是:前排右座→前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
5.乘坐主人驾驶的轿车时,最重要的是不能冷落主人,也就是不能令前排座位“虚位以待”,一定要有人坐在那里,以示相伴。由男士驾驶自己的轿车时,若夫人或女友在场,她一般应坐在副驾驶座上。
(二)专职司机驾车时:
由于右侧上下车更方便,因此要以右尊左卑为原则,同时后排为上,前排为下。在接待非常重要客人的场合,比如说政府要员、重要外宾、重要企业家,这时候上座是司机后座,因为该位置的隐秘性好,而且是车上安全系数较高的位置。
1.双排五人座轿车,顺序是: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座。
2.双排六人座轿车,顺序是: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前排中座。
3.三排七人座轿车,顺序是: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副驾驶座。
4.三排九人座轿车,顺序是: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前排右座→前排中座。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当主人亲自驾车时,若一个人乘车,则必须坐在副驾驶座上,若多人乘车,则必须推举一个人在副驾驶座上就座,否则就是对主人][的失敬。
2.根据乘车的基本常识,副驾驶座是车上最不安全的座位。因此,按惯例,在社交场合,该座位不宜请妇女或儿童就座。而在公务活动中,副驾驶座,特别是双排五座轿车上的副驾驶座,则被称为随员座,专供秘书、翻译、警卫、陪同等随从人员就座。
3.具体到副驾驶位、司机后位、司机对角线位哪个重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最标准的。做法是客人坐在哪里,那里就是上座。所以,不必纠正并告诉对方您坐错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人家的选择,这就是商务礼仪中尊重为上的原则。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服务人员坐面包车或中巴、大巴,应坐副驾驶位或尽量往后排就坐。
乘车的礼仪3
“先下后上”,你做到了吗?
上下班高峰时段,站台上密密麻麻站满了着急候车的乘客。这时,一辆公交车进站,车门打开的瞬间,你是自觉地等车内乘客下车后再按秩序上车,还是拨开人流奋不顾身地先挤上去?日前,记者特意挑选早、晚高峰时间登上公交车进行探访,发现“先下后上”这一连小学生都能脱口而出的乘车秩序,在人多拥挤的时段却常常被“挤”出了车厢。
高峰时,“先下后上”难做到
镜头一:周一上午7点,记者所乘坐的公交车经过中山医院站,一位到站要下车的中学生走到车门口,却被从站台上冲上车的五六位乘客硬生生堵回了车厢里。由于个子尚小,挤不过眼前人高马大的成年乘客,这个中学生被挤得下不了车。而此时车子已经要启动开车。眼看要错过上学时间,这名中学生只能拼命向前挤,书包背带也被扯断,她着急地哭了。
镜头二:下午5点半,车站上站满了归心似箭的候车者。一辆公交车进站还未停稳,10多名候车乘客就蜂拥而上,把两扇车门团团围住。车门一开,下车的乘客还没有下车,就先被上车的乘客堵塞了通道。于是要下车的乘客抱怨站台上的乘客不该拥挤上车,站台上的乘客则不耐烦地嚷嚷“让一让,快点下。”等到车子合上车门,已经耽误了好几分钟。
镜头三:周二上午8点15分,正值上班族出行的高峰时段。记者乘坐一辆开往上海体育馆的49路车刚刚在枫林路进站。开门后,到站的乘客正在依次下车,但就在此时,站台上一位急着上车的。男青年拨开正在下车的乘客,想挤身上车。眼看一人半宽的车门前秩序变得混乱,售票员连忙招呼:“对不起,先生,请先下后上。”旁边的乘客也连声一起招呼,男青年抬头看见一车厢人的目光,不好意思地停止挤车,侧身为下车乘客让出一条通道。自己也很快按秩序上了车。
不是不知道 而是忘做了
“你知道乘车应该先下后上吗?”
“当然知道。”
“那车站上人多的时候,你会去主动排队乘车吗?”
“实话说,要是前面有人排队,我肯定会跟着排,如果没人排队,那就跟着挤了。”
在与站台上候车乘客的对话采访中,记者发现,“先下后上”的理念虽然人尽皆知,但是却远未深入人心。消极从众心理成为造成高峰时段公交车乘车秩序混乱的人为因素之一。
“不是不知道,而是忘做了。”对此,专家指出,市民虽已了解到自觉排队的重要性,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自觉自律的概念在许多人的意识中还没有形成惯性思维。通常情况下,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条件下,能够主动自觉排队的人少而又少。或者有人有这个意识,但看到他人拥挤上车,自己也就会“不好意思”排队,而选择盲从“随大流”。大家相互效仿,形成了高峰时段公交乘车秩序混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