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劳动教育演讲稿范文实用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劳动教育演讲稿范文实用”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劳动教育演讲稿篇1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从事老师这一职业的追求目标。在学生心中,老师是一个被神圣化的完美形象,他们时刻用心中完美的标准与自己的老师对比。做他们心中的好老师该多好。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应该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于老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需要富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老师要有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应该是自信、自强,不断地挑战自我的老师。一个理想的老师,应善于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自信使人自强,自强才能接近成功,我们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老师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老师停止了追求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追求,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应该是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学生才能得到学生对你的爱,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老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去自主探索,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老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民主性中,在与学生交流中处处以爱心对待学生,只有在爱的基础上,老师才会投入他全部力量,才会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师。教育不光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我们经常埋怨社会混乱、诅咒腐败,可是,这些东西很大程度是我们自己所造成的。作为一位老师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命运,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老师有了社会责任感,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生活,要使今后的社会更加理想,更加完美,首先要净化我们的校园,并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一个坚毅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老师。老师具有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具有了不向困难乃至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的精神,才能造就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去改变环境,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只有一大批合格的、理想的老师,才能培养一代祖国栋梁之才。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做一名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劳动教育演讲稿篇2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公告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所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目前也未检索到国内外界定公民其它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目前健康素养的定义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定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公民素养66条里的一部分知识,以后我们会陆续将全部的66条健康素养知识传递给大家。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是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一)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400克的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二) 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食品营养成分齐全,营养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其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对于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人体需要的植物化学物质。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可防止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三) 膳食要清淡少盐。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问题。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二、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也就是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应达到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每周至少运动3次。
(一)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成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 kg/m2之间。计算公式为: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2。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所以,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
(二)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任何生命活动都有其内在节律性。生活有规律,对健康十分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则。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一般成人每天要保证7~8小时睡眠,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健康。
三、戒烟限酒
(一)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烟草烟雾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包括几十种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烟草烟雾不仅损害吸烟者的健康,也威胁着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导致患肺癌的风险升高约20﹪,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约30﹪。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2﹪。吸烟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吸烟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只要有戒烟的动机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彻底戒烟。35岁以前戒烟,因吸烟引起心脏病的机会可降低90﹪,59岁以前戒烟,在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 即使年过60岁戒烟,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者 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三)少饮酒,不酗酒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
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物,不含其他营养素。经常过量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不应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