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汇总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汇总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一篇】
同志们:
刚才各分管领导同志分别做了交流发言,发言总体上比较客观,总结出了工作中的一些特色和亮点,对问题也没有刻意回避、遮丑护短。各部门可以相互比较和借鉴一下,取长补短,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守土尽责、有所作为。下面,我结合前期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重点工作的有关情况,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检查情况
根据委主要领导批准,我组在7月份采取不打招呼直查的方式,对6个监督部门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期间发放调查问卷267份,个别谈话34人次。从检查的整体情况看,通过近年来省委省纪委一系列大力度的专项治理,各部门单位管党治党的意识显著增强,政治生态状况有明显改观,但检查中还是发现一些问题,有的是各部门单位面上的问题,有的是个别部门单位的具体问题,今天主要是把面上的问题进行集中反馈,个别部门单位的具体问题我组将择期单独反馈。
(一)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年初各部门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制定印发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以及主体责任清单。但检查中发现大多数部门单位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还存在认识不清、重部署轻落实、督导检查不够等问题,如: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同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的年度工作方案或实施意见内容不全面、过于虚化,按责任清单推进工作落实迟缓,对本部门及下属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督导检查不够等。
(二)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方面。检查发现,各部门单位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认识仍停留在制定方案、开个大会、签签责任状等形式上的内容,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研究部署、组织督导检查、剖析整改问题不够,责任传导、风险防控等制度机制不完备;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形式单一,存有应付式履责、不会履责等问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台账制度不到位。在这方面,省**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比较好,台帐记录的履责方式和工作内容符合规定要求,会后大家可以学习借鉴一下。
(三)选人用人方面。上半年各部门提拔和调整干部35人,总体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人用人情况总体比较好,通过问卷调查和谈话了解,未发现各部门选人用人方面的突出问题。个别部门问卷调查有党员干部对部门选人用人给予“一般”评价。
(四)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正风肃纪方面。各部门执行纪律和制度规定总体较好,公车使用、公务出差、会议培训以及各项经费使用管理较为规范,未发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突出问题。但部分部门在公车使用、出差以及经费报销等方面还存在执行审批程序不规范、报销单据不完整等问题;在作风改进方面,省*****局围绕“十种不良表现”在全系统内组织开展“五查五看”作风整顿活动,2022年度作风建设有方案有部署有行动。其它部门均没有对2021年作风大改进活动作出持续性工作安排部署和开展作风整顿活动。
(五)部门职能融合、落实“三重”和民生实事等任务方面。省****局、省***局、省***局三个部门分别承担有省委省政府“三重”和民生实事任务。从检查情况看,三个部门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比较坚决,推进落实情况较好。除个别部门非部门原因导致个项工作推进迟缓外,其它均按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如期完成和按计划落实。机构改革部门,主要涉及省****局和省***局,两部门在去年12月份之前均按照机构改革新“三定”方案完成领导班子分工和内设机构调整,对领导班子、内设机构职责以及岗位人员进行了融合,从问卷调查和谈话了解,个别部门在机构改革后的融合过程中,还存在职责分工不清、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现象。
以上是前期监督检查的基本情况,指出的问题主要是各部门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尤其是按照主体责任清单推进工作落实不力、压力传导不到位、履行监督检查责任不够、工作中应付式履责不会履责等问题比较突出,希望各部门单位认真对照反馈的问题,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存在的偏差和不足,从小处着手,从细处入手,完善制度机制,切实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二、“三重一大”监督发现的问题
今天主要讲一下我组参加部门党组会议,监督各部门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研究决策工作上的一些问题。
一是不按规定进行事前报告。按规定部门研究“三重一大”事项,应至少三天前填写《“三重一大”事项报告表》,报告派驻机构。但从各部门单位报告的情况看,明天研究今天报、下午研究上午报甚至临时通知报告的情况比较普遍,“三重一大”会议召开的临时性、突然性比较强,缺少计划性。
二是报告事项过于简单化。对于涉及大额资金使用分配、重大项目安排以及重大决策等事项,有的部门单位为开会而开会,为决策而决策,事前报告蜻蜓点水、轻描淡写,提供的信息不完整、碎片化,我组参会人员在没有充分了解有关重大事项情况下被动参会,导致无法提出针对性地监督意见或建议。
三是会议存在走过场倾向。有部门把“三重一大”会议当成例行公事,最后要决策了,才通知派驻组参会,走个形式,走一下过场,而形成决策前的研究过程不报告也不通知我组人员参与,造成监督盲点和空白。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是全过程的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缺一不可,所有重大事项形成决策前的各类评估、评审和可行性研究等会议过程,都应通知我们派驻组参会监督。
三、几点监督意见和重点监督工作安排
结合以上监督情况,我组提以下几点监督意见:
(一)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为协助部门、单位党组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帮助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提升主体责任意识和有效履行主体责任,我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有关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关党内法规规定以及xx省委和省纪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有关要求,以问答形式整理汇编了16个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点问题,今天会上发给大家,回去后各部门单位可印发给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以供大家在履责中学习参考。
(三)关于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台账制度。大家不要有模糊认识,要一以贯之地落实好主体责任台账制度,做好履责记录,不能因领导干部岗位变动、职责变化而出现履责空档和消极履责等情况。各部门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目前没有台账记录本的,请抓紧联系我组综合科领取。
(四)关于“三重一大”事项研究决策。建议各部门单位回去后,给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一下,找机会在班子会议或班子集体学习时再重温一下2021年12月12日省纪委印发的《关于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事项实施监督工作办法》(**发[2021]17号)中的有关规定要求,对拟研究决策的“三重一大”事项按时按程序全过程报告,并通知我组参会监督。各部门单位没有留存17号文的,会后联系综合科收取该文件。
(五)关于建立3项重点工作调度制度。客观讲,我组自负责监督各部门单位以来,并没有硬性地要求大家报这报那,要各部门单位在工作中处处留痕。我们不唯痕迹化,但在一些重点工作上,总要有体现我们工作情况的载体或者是文字记录,不然怎么反映部门工作情况?为此我们梳理了一下,为全面及时了解各部门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从2月份开始,建立实施以下三项工作报告制度:一是部门推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情况,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前报我组;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台账制度情况,每月25日前报我组;三是“三重一大”事项推进落实情况,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前报我组。三项重点工作报告的格式模板已经发给大家,不清楚的地方请和我组综合科联系对接。
关于今年年底前的监督工作,主要有这么几个重点: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重”任务、民生实事情况以及上级安排部署的专项治理活动等;二是明察暗访和电视问政曝光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三是各部门单位“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落实情况,尤其是对涉及民生领域的资金分配使用、重大项目安排和落实等事项的督导落实情况进行再监督;四是部门作风纪律建设及履行监督检查责任情况。监督检查中,我组将采取不打招呼直查方式,组织对部门及下属单位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予以处置。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履行好监督责任也是部门班子和班成员主体责任题中的应有之义。因此,大家在这方面一定不要有认识上的误区,不要一提到监督,就认为是纪委是派驻组的事,派驻组作为监督的专责机构,更多着力于监督的再监督工作,监督的重点是对部门落实监督职责情况进行再监督,各部门单位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自己负责,为干部尽责。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坚守责任担当,共同打造部门良好政治生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
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二篇】
这次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和市人大政协会议、市政府狠抓落实工作大会精神,总结“”和去年全市质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及“”质监工作,理清思路,明确任务,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质监事业健康发展。刚才,刘局长对去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我完全同意。会议表彰了20xx年质监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签订了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责任书
。请与会同志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下面,我讲再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增强质监工作责任感
近年来,质监系统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以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为基础,以品牌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质量兴市”系列创建活动,创新思路,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在服务产业发展、促进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富硒食品产业取得新突破。围绕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成立富硒食品质量检测机构,建立健全富硒食品分类标准,建立富硒食品标志制度,帮助富硒食品企业设立富硒专柜,完善了富硒食品产业质量体系,促进了富硒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为此,质监系统付出了大量心血,成效明显。二是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三年累计有24个产品被评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经过后续培养,其中4个产品取得省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共有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特色品牌产品制度的设立,走在全省前列。三是标准化工作取得新成绩,五年来,制定省地方标准89项,其中57项标准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励;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实施,推动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四是质量监管迈出新步伐。以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为重点,加大产品质量和计量执法,开展打击“地条钢”等专项行动。五年累计查办各类质量案件580余起,开展执法专项行动60余次,有力维护了全市产品质量安全。五是自身建设发生新变化。大力开展基础建设、技术能力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质监文化建设,质监系统的硬件、设施、环境根本改变,党风、政风、行风不断好转,多项工作获得省、市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凝聚着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更凝聚着质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与汗水。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质监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质量工作的宏观调控和基础保障功能将不断强化,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把质量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行了全面部署。省质监局今年启动了与各设区市政府战略合作活动,积极构建“大质量”的工作格局。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市质量工作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支持质量工作的氛围不断增强。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将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四个翻番”和“六个跃升”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质监工作仍大有可为。同时,质监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特色品牌产品影响力小、省名牌产品少、国家名牌产品没有;标准及标准化工作跟不上全市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特色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一些地方标准过时、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一些企业对质量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质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质监系统对产业扶持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服务和监管的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和解决。
今年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和“标准化”战略为抓手,以服务富硒食品等主导产业发展为己任,认真做好品牌、标准、计量三大工作,在推动自身建设、服务产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全市质监系统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认清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创新工作,开创全市质监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质监工作良好开局
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质监系统要把提高质量、确保安全列为质监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检验自身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全面推进各项质监工作。
(一)履职尽责,助推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富硒食品产业是我市最具特色、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最易做大做强的一个支柱产业。质监部门要发挥品牌、质量、标准、检测等职能作用,助力富硒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推动富硒地域品牌建设。一是搜集整理10县区最具特色的产品名录,加大策划、包装、宣传力度,促其富硒化、商品化、市场化,催生和培育更多的特色品牌,形成以富硒食品品牌带动、特色产品集群发展的格局,提高安康特色产品的名气。二是帮助富硒食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促进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完善富硒食品产品体系,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为基础,提升安康富硒地域品牌的知名度。三是加强富硒品牌建设的研究,组织召开“中国硒谷”富硒品牌建设研讨会,提高企业对发展富硒食品的认知程度,营造加快富硒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
推动富硒食品标志制度建设。一要不断完善。结合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实际,从有利于规范行业管理、有利于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激励富硒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及时完善修订富硒食品标志及管理办法。二要积极推广。大力开展富硒食品标志产品的申报、检测和认证工作,做到日常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成熟一个、申报一个、认证一个,不断增加富硒食品的品种和数量。三要开拓市场。帮助富硒食品企业加强宣传,拓展市场,扩大销售,继续做好省军区服务社富硒食品集中销售工作。近期将组织召开一次富硒食品标志企业座谈会,研究和落实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
推动富硒食品标准体系建设。一要健全体系。在完善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将产品硒含量标准向富硒食品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储存等过程的技术标准延伸,建立富硒食品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工作确保产品质量。二要加强论证。加强对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的研究和论证,做到资料更翔实、数据更准确、标准更科学,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富硒食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修订完善标准,努力使其上升为省级、国家级标准。今年要尽早召开一次富硒食品标准研讨会。三要跟踪标准实施情况。选择一批富硒食品龙头企业,推动标准化生产,解决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标准作用,提高富硒食品的质量。
推动富硒食品检测机构建设。省富硒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承担我市乃至全省富硒食品检测、质量的重要机构,也是全省唯一的富硒食品检测机构。市质监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建设与管理。一要加强建设。争取列入省级质检中心建设五年规划,获得省上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技术装备建设和改造投入力度,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二要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责,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任务。要与安康学院加强联系和协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检测与管理的关系。三要发挥作用。提高中心的检测能力和效率,在完成日常检测工作的同时,积极研发富硒食品新产品,开展补硒对人体健康的机理作用研究,做好富硒资源深度普查和详查工作。
质监、科技及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学习、了解和掌握硒对生命健康重要作用等知识,提高富硒意识、增强富硒理念,推进富硒化、商品化、产业化工作,开展安康富硒品牌建设,为新时期全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夯实基础,认真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品牌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基础是标准和计量。质监系统要围绕提升质量这一中心,推动品牌、标准化和计量工作。
以质量创建为载体,提升四大质量。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质量兴市战略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质量兴市、兴县、兴业、兴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水平。一要明确任务。计划到20xx年全市10个县区达到质量兴省先进县区标准,在此基础上争创质量兴省先进市,今年至少要确保4个县成功创建质量兴省先进县,各县都要积极准备,尽快启动。二要加大创建力度。总结和推广旬阳县创建质量兴省先进县的成功经验。针对工程建设、产品生产、服务行业、环保领域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创建活动。各级政府牵头负责,质监、规划建设、工信、商务、旅游、环保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指导,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效。三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引导和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以特色产品为抓手,加强品牌建设。一要明确品牌创建思路。鉴于本地大企业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创建中省名牌难度大的实际,必须高度重视和实施特色品牌产品制度建设工作,通过重点培育、梯次发展、全面推进,推动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要完善特色品牌评定制度。适时修订《安康市特色产品评定办法》,明确评定范围,完善评定标准,创新评定方式,使评出的特色品牌产品名副其实、含金量高。三要加强培育与宣传。加强特色品牌产品的培育、使其成长为省名牌、进而实现国家名牌的突破,是品牌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突出特色品牌产品的宣传,扩大影响力;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以此增强企业创建特色品牌产品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工作。
以服务产业为重点,加强标准化工作。一要加强设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结合特色农业产业、一村一品工程和设施蔬菜发展,清理、修订和完善各项涉农地方标准,确保标准科学、适用、合理,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基地建设,力争所有涉农县都有示范区。二要加强新型工业标准化工作。主动参与企业生产,指导企业将节能、降耗、节水、减污和增效的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标准,落实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保障标准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三要加强特色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化试点工作,巩固和提高宾馆、饭店、旅游、交通等传统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提升服务质量。认真做好代码、条码工作,加强标准化管理。
以诚信计量为依托,维护公平交易。一要深入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行动。培育30家诚信计量承诺示范单位。对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要强制检定,确保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二要扩大计量宣传。针对加油站、眼镜制配场所、医院、餐饮业、商店等计量器具使用频繁的场所,要加大企业计量使用监管,向广大群众宣传计量法规,提高消费者计量维权意识,推动诚信安康建设。三要开展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用能产品能效标识的计量监督检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三)守住底线,确保各类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市场平稳,关系和谐社会建设。质监部门要将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底线,确保不出问题。
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产品质量尤其是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对食品安全负总责,质监部门负责做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作;农业、卫生、工商、药监等部门要按照食品各环节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生产企业要切实履行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食品生产环节不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各县区政府要深化“创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县(区)活动”,今年所有县区要全部实现达标目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机构技术把关、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刚才我与各位主管县区长签订了责任书,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抓好今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各级质监部门要加大对移动式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重点监控设备的安全监察,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维护和规范市场秩序。要按照“查大案、端窝点、整行业、稳市场”的要求,从严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一批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切实维护和规范本地市场经济秩序。各监督执法部门要加强相互沟通、相互配合,采取条块结合、联合执法等措施,坚持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监管,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动质监工作上水平
(一)高度重视质监工作。今年省质监局将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县区及质监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出合作内容,争取上级支持和投入,取得合作共赢、促进发展的实效。各县区政府要重视、支持和关心质监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为质监部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质监部门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更快地融入地方政府,主动向县区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争取支持,形成合力,推动质监事业发展。
(二)认真履行质监职责。正确处理服务与发展、监管与执法的关系。针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需求,增强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尽可能的提供方便和支持,尽最大努力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履行好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同时,要切实履行产品质量监管执法职责,对情节轻微、非主观故意、产品质量问题对社会未造成严重影响的违规企业,实施帮扶整改;对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财产安全和事关国计民生的地条钢等假冒伪劣产品,要坚决打击,确保合法生产经营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三)推动质监队伍建设。倡导学习风尚,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培训,特别是加强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质监文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杜绝“吃拿卡要”行为的发生,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加大质监宣传,构建系统文化,提高检测设备、技术、设施条件,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加强质监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好的质监队伍。
同志们,今年是“”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对质量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共
3
页,当前第3
页1
2
3
-->
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三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实用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汇总5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人大监督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和全省人大监督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人大监督工作,提升监督工作质效。市委×书记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专门听取汇报并作出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回顾人大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切实增强履职尽责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人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监督法,把监督工作作为履职行权的重中之重,不断拓展监督工作路径,深入推进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实现人大监督作为。全市各级人大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精编监督议题,加大监督力度,着力推动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推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市人大常委会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充分发挥人大“法律巡视”的监督利剑作用。组织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等,紧扣市委改革重点任务,专题调研开发园区深化改革情况,助力园区改革行稳致远,为夺取“双胜利”、促进“六稳”“六保”,贡献人大监督力量。在推动改善民生中彰显人大监督情怀。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发展短板,组织视察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情况,专项听取脱贫攻坚目标完成情况、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等,有力促进突出民生问题的解决。在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体现人大监督担当,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监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听取深化扫h除e情况报告,视察基层法庭建设情况,听取检察院环境公益诉讼情况,举办《民法典》专题学习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靖江市人大专题询问河长制落实情况,推动河长制全面落地。兴化市人大将项目招引建设情况作为“一号”监督议题,持续发力推进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姜堰区人大深化部门工作评议,重点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等,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落实预算审查监督新要求,不断拓展监督内容,创新监督手段,通过建设高层次的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组织专业代表参与、第三方评估等,不断提高监督质效,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出台人大任命人员向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制度,常态化开展述职活动,增强了人大监督刚性。×市人大制定《审议意见督办办法》,实现审议、交办、督办、再审议的监督闭环。×区人大积极探索街道预算审查监督路径,推动街道预算审查监督全覆盖。×区人大实施“监督+”新模式,尝试“会前视察+会中询问”,探索“线上督查+线下审查”,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区人大工委积极探索“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发挥了人大代表参与监督的主体作用。
全市各级人大围绕改革发展命题、民生突出问题以及重大监督议题,坚持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凝聚了人大监督工作合力。市政府及其部门、市监委、市中级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支持配合人大监督工作,同向发力,良性互动,形成了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强大动力。常委会组织会议审议,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调研视察等监督工作,人大代表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覆盖面不断扩大,代表作用不断发挥,有效激发了人大监督工作活力。
二、充分认识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重大意义,着力强化依法履职的使命担当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处在奋力推动“一高两强三突出”、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人大监督在服务中心大局、推进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积极推动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扎实推动宪法和法律法规全面实施,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监督的重要论述,是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高度,对人大监督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高度,对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优势作出的深刻阐述;是从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对人大正确有效行使监督职权作出的系统谋划,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深刻把握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深刻把握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使之成为推动人大监督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在做深做实上见成效,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务实作为,紧跟党委决策部署思考监督工作,紧扣人民群众重大关切谋划监督工作,紧贴区域治理现代化要求推进监督工作,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最好政权组织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监督权作为人大四权之一,在各级人大履职实践中运用最为广泛,也最为经常。监督工作是人大最基本、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多年来,我市各级人大坚持传承发展、创新作为,在拓宽监督领域、增强监督实效等方面积极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监督工作与时代发展、党委要求、群众期盼还存在距离和不足:一是监督议题不够精准,与改革发展大局结合不实,与群众关切联系不紧,与法治建设要求针对性不强;二是监督刚性有待强化,“一审了之”“一督而过”的情况比较普遍,监督工作“最后一公里”有待进一步打通;三是有序组织代表参加监督、有效发挥代表监督作用等,仍需加强。全市各级人大要强化问题导向,把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作为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关键环节来抓,着力解决监督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着力破解影响人大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矛盾和困难,进一步创新方式、健全机制、增强实效,不断推动我市人大监督工作迈上新台阶。
×月×日,市委召开×届×次全会,全面部署新形势下围绕“一高两强三突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作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重大决策。这就需要全市上下坚定信念、勇毅笃行,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苦干实干,奋勇攻坚克难,努力开创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也同样需要我们各级人大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人大监督的积极作用,紧紧围绕推进疫情防控、稳住实体经济、突破重大项目、加快园区改革、加强风险防范等重大问题,拿出人大监督的看家本领,在推进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人大担当;紧紧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十大行动”,倾注人大监督的为民情怀,积极推动“三步走”,用心做好“民生四问”人大答卷;紧紧围绕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足人大监督的刚性手段,在增强治理效能、提升治理水平上贡献人大力量,有力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细落实。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目标任务,不断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是第一位的问题。红军过草地的时候,炊事员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决定了人大监督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这是人大监督工作最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因此,我们一切监督工作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各级党委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坚持做到党委有决策,人大有贯彻;党委有部署,人大有落实;党委有要求,人大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人大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也就是说,人大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这是人大的本质属性,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因此,要把坚持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人大监督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服务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对‘一府两院’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我们要恪守法定权限和程序,不断健全监督机制,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公正,扎实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大工作每一届都会面临不同的形势,每一年都会有新的任务。因此,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既要做到总揽全局、系统谋划,又要注重突出重点、牵住“牛鼻子”。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遵循。要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实现“六稳”“六保”任务、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以及“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全局部署,致力推动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地。要始终紧扣×创新实践,着力推进美丽×建设成为现实样板。要聚力聚焦市委“一高两强三突出”目标要求和民生工作“十大行动”,发力推进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建设早见成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赋予人大监督新的内涵,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以及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等方面明确了新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强研究、精心谋划,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推动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价值追求,致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紧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监督推进作用,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要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围绕前一阶段五级人大代表回选区排查出来的突出民生问题,持续关心关注,发力推动解决,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要紧盯群众的切身利益,聚焦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好的养老、更好的生态环境等,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人民群众如何更好的就业、有更稳定的收入等,我们要用好“大走访”“微调研”机制等,做足监督文章,下好“绣花”功夫,切实推动突出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推进法律法规全面实施是人大监督的重要任务。法律明确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听取和审议每年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等;组织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开展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等。这里要重点强调的,关于监察委员会专项工作监督,8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国家监委专项工作报告,为我们开展这方面工作提供了范例,我们要做好相关领域监督的准备工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要重点把握三个步骤:规划编制前,组织好“我为‘十四五’规划献良策”活动,坚持问计于民;人代会上依法审查,把好批准关;实施中期阶段,审议好中期评估报告。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工作,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能不能完成、需不需要调整,需要调整的要依法调整,体现计划执行的科学性;另一个是常委会票决通过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实施进度,要挂图督查、跟踪推进,体现人大决定的严肃性。关于预算审查监督,要重点抓住三个环节: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与政策拓展,监督过程向经常性监督转变,监督链条向推动问题整改延伸,特别是要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做好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这方面,要发挥我市预算监督工作的优势,力争做深做精,形成监督品牌。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的监督,今后每年除听取报告外,可以突出一个环境方面的监督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关于备案审查工作,要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总要求,认真做好审查、处理、反馈工作。
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在监督工作方面动了不少脑筋,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监督议题越定越多,调研活动越来越频繁,提出的审议意见越过越具体,最终效果怎么样?“一督了之”“一审了之”“一交了之”的现象,也确实普遍存在,监督没有做到“闭环”,“最后一公里”需要打通,在监督实效问题上,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教育卫生、就业养老等事关改革发展和重大民生问题,要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听取汇报、调研视察等监督手段,年年监督、持续跟踪,直至取得实效、收到长效。对常委会会议审议事项,可探索建立审议意见问题清单、处理清单、督查清单,挂图作战,对单销号,实现审议、交办、督办、再审议的监督闭环,确保常委会审议意见处理到位、落到实处。对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执行情况,要拿出推进凤城河景区和兴化饮用长江水工程建设的韧劲,定期督查、跨届跟踪、久久为功,直至办结办成,做到干一样像一样、干一件成一件,真正收到实效、赢得口碑、树好形象。
谋划年度监督议题时,要妥善处理好数量与分量的关系,不贪大求多,不面面俱到,以免影响监督效果、稀释监督作用。要紧扣大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求精求准,力求达到监督一点、带动一片、影响全局的效果。实施监督过程中,既敢于监督,注重监督刚性,不搞“走过场”“一团和气”,彰显人大监督的权威;又善于监督,把握好监督尺度,寓支持、服务于监督之中,帮助“一府一委两院”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改革发展的合力。在监督工作组织上,活动前要精心谋划方案,针对性开展培训;过程中要多沉下去开展“四不两直”调研,少闭门组织开会座谈,不给基层找麻烦,不给部门添负担,不给群众增烦恼;要积极借助专家学者、第三方机构等专业力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质量效果。
要注重监督成果的运用,及时把人大监督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助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力,转变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依据和参考,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建设进程中,发挥人大监督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使人大监督成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现让党委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关键在创新。各级人大要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激发人大监督工作活力。
进一步健全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双向互动,提高监督实效。比如,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制度,目前有形式但无规范性制度,各市(区)人大可以在这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探索市人大和市(区)人大、镇(街)人大围绕重大监督议题联动实施监督新机制、新路径,形成我市人大监督工作的整体合力。进一步总结我市各级人大实践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推广机制,将更多的靖江探索、×实践、兴化试点、×经验、×示范、姜堰样板和高新区尝试,凝聚成全市监督工作的“拳头产品”,打造人大监督的“×品牌”。
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视察调研等监督方法,各具特点、各有优势,可根据监督议题需要,叠加运用、组合发力,打好监督“组合拳”。对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较少使用的监督方式,加强研究和探索,根据监督工作实际,适时加以运用。深入推进“回选区”“大走访”“微调研”等工作机制,调动人大代表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发挥好人大代表监督主体作用。
加强依法监督能力建设,练好“内功”,开展针对性、专业性培训,切实补短板、强基础、促提升。加强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注重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锤炼,切实做到“四清五新”,即法律清、政策清、程序清、职责清,工作有新思路、履职有新举措、服务有新成效、队伍有新活力、事业有新突破,做监督工作的行家里手、专家能手。加强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运用“互联网+”监督新方式,全面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等平台建设,实现市(区)全覆盖、上下互联互通,推动监督工作走在前、作表率。
同志们,人大监督任重道远,创新实践永无止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监督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服务大局积极作为,努力为推进“一高两强三突出”、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四篇】
同志们:
这次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工作会议、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xx年全市质监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今年的质监工作。下面,根据市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团结拼搏,共克时艰,20xx年质监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xx年对质监部门来讲,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大事、急事、难事多的严峻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全市系统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恪尽职守、勇挑重担、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质量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形成了内外关系和谐,上下风清气正,发展态势强劲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新提升。一年来,抗震救灾、奥运安保、应对三鹿奶粉事件等大事和突发事件接踵而至,全市系统坚决贯彻省、市局党组部署,迎难而上,积极应对,用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努力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为援助四川抗震救灾,全市系统积极行动,为灾区捐款24万余元,免费检验救灾被褥5000件、服装3200件、食品400件,派出了电梯检验技术人员奔赴灾区圆满完成了电梯检验任务,对我市援建的2069套过渡安置房进行质量监管,为我市在全省率先保质保量完成安置房援建任务做出了贡献。为确保奥运质量安全,全市系统870多人投入到食品监管工作中,对101家涉奥食品企业实施了全过程、全天候质量监管,对1100多家其他食品企业和小作坊严密监控,督促企业落实了生产销售台帐、索证索票、添加剂备案、限区域销售等制度,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取缔了330家非法生产小作坊,消除了大量食品安全隐患,确保了涉奥食品质量安全;对全市万台特种设备、580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逐一明确监管人员,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了特种设备安全;对54家危化品企业按照生产许可条件逐一进行了重新核查,责令4家无证企业停产,确保了危险化学品安全,圆满完成了奥运安保任务。为及时有效应对三鹿奶粉事件,确保对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有效监控,全市系统特别是在食品监管、驻厂监管和食品检验岗位的同志不畏困难,不惧压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实行“5+2”、“白+黑”工作制,对小洋人、乡谣等3家企业实施24小时驻厂监管,帮助乳制品和乳饮料企业把好原料关、生产过程关、出厂检验关,共新增三聚氰胺检测设备5台套,为奶农和企业检验原料和成品3184批次,共计3万余吨,确保了我市乳制品质量安全,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现了质监部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的社会形象。
——质量安全监管取得了新成效。三鹿事件发生后,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全市系统举一反三,组织开展了食品、重点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整治行动中,全市系统重拳出击,凡是无证无标生产的,一律关停取缔;凡是获证企业达不到生产条件的,一律停产整顿;凡是特种设备超期未检、超限运行、无证使用的,一律停止运行;凡是整治工作不力的,一律追究责任。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检查,关停取缔三证不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653家,关停无证生产工业产品企业115家,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2234处,枣蜜饯、肉制品加工、弯头管件、乳饮料等质量安全隐患集中产业得到了有效控制,企业生产行为得到了基本规范,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大幅度提高,确保了全市质量安全,促进了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为推进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打假责任制,制定了《获证企业后续监管办法》、《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企业后处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监管制度,并且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加快了监管工作信息化、电子化探索,作为全国唯一试点的河间市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系统完成了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验收。
——质量管理创出了新业绩。市委、市政府历史性地把我局提交的《关于名牌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作为20xx年1号文件转发各级各部门,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沧州市名牌培育计划,提出了具体培育措施。在此基础上,市政府又出台了奖励暂行办法,不仅对获得名牌的企业将给予表彰,而且对名牌主管部门将进行重奖,激励政策的出台在全市营造了争创名牌的浓厚氛围。全市系统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推进“质量兴市”战略深入实施,引导企业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20xx年推荐了华北石油一机厂“华”字牌抽油机等三个产品争创中国名牌,25个产品争创河北省名牌、7个产品争创河北省优质产品。在摸清全市企业底数的基础上,对619家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为建立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通过加强质量基础工作,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到目前,全市已有546家企业取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45家企业通过了“3c”产品认证,1450家企业获得了体系认证证书。
——标准战略实施开创了新局面。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年制修订国家级、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各1项、市级农业地方标准28项,任丘肉鸡养殖等5个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圆满完成了阶段性建设任务,吴桥优质棉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了验收,三年示范区建设期间累计增产优质棉1050万公斤,为农民增收6990万元。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标准水平,对427项企业标准进行了备案,完成了《蜜枣》等两项省级工业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我市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有标率保持在95%以上;完成了9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9项产品全年实现产值亿元,利税6500万元,出口创汇951万美元;帮助河北乐海乐器公司申报了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胡、扬琴工作组,黄骅酥脆冬枣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围绕服务第三产业,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完成了《保安服务质量规范》河北省服务地方标准的组织起草工作,指导帮扶四家企业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计量管理服务实现了新突破。为做好新形势下计量工作,制定了民生计量和工业计量两手抓的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了“健康计量进医院、放心计量进市场、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四个走进”活动。特别是根据市政协提案的要求,按照市领导批示精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量医疗计量器具“超期服役”、“带病上岗”问题,组织了专项治理行动,对1297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发现710台计量器具存在瞒报漏检现象、206台超期使用、41台已失准,并已依法完成了强制检定,确保了量值准确,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开展了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活动,建立了71家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的重点企业档案,完善了企业能源能源检测体系,成立了计量服务队与企业结对帮扶,为企业及时检修能源计量器具800多台件,免费培训计量技术和管理人员200多人,指导企业靠严格的计量管理堵塞能源漏洞,一年来实现减损增效8000多万元。
——技术装备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基本建设、技术装备投入1620万元。孟村局筹建的占地35亩的国家管道装备质检中心项目,已投入750多万元,完成了5000多平方米的检测楼、检测车间建设,建立了普通化学等五个实验室,部分项目已开展检测业务;肃宁局筹建的国家裘皮产品质检中心项目,已投入660多万元,完成了检测用房的建设和设备的购置,已经开展检验工作。以上两个项目经省局研究同意,已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在建的总投资1700多万元的市特检所承压汽车罐车检测站和培训基地项目,已完成了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检测楼和检测车间,今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总投资1350万元的黄骅常压罐车检验站项目,已完成亩土地征用、项目立项、规划设计。为完善基础项目,提升整体检验能力,投入366万元对7个基层技术机构的食品安全检测、6个基层技术机构的电能表检测项目进行了完善。
——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新辉煌。在20xx年、20xx年民主评议行风分别获得全市第二名、第一名的基础上,面对参评单位增加和评议方式方法改变的新形势,全市系统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坚持不懈地把抓好政风行风建设作为构建和谐质监、树立部门形象的大事来抓,系统上下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扬负重拼搏、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攻坚精神,自我加压,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在全市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临港分局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最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沧县局在上半年民主测评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集中精力想办法,寻突破,在下半年民主评议中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由第八名攀升至第一名,最终取得了全年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各级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市系统共有7个县(市、区)局进入当地排名前四名,其中泊头市局和临港分局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市局连续三年获得市本级第一名。政风行风建设取得的新辉煌,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系统的整体社会形象,优化了系统内外部发展环境,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斗志,激发了工作热情,促进了质监事业快速发展。
一年来,面对繁重任务和严峻考验,全市系统不畏困难,顽强拼搏,使质监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质监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省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凝结着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全市系统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不平凡的经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系统大局观念不强、配合意识不足,存在政令不通、配合不力,甚至相互拆台,上下争饭吃的问题;二是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研究不深,对企业了解不够,监管措施流于形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贴得不紧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对质量监管深层次、潜在性问题研究不够,风险研判和预警能力薄弱;四是人员素质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应对突发事件、攻坚克难、服务经济、行政管理、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能力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五是系统发展不平衡,市局调控力度需进一步增强;六是技术机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强,检验检测水平低,高水平技术人员匮乏;七是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不能贯彻民主集中制,不能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不能遵守干部任用程序的问题在个别单位一定程度存在;八是政风行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吃拿卡要”行为屡禁不绝,技术机构不按标准规程检验检定、出据错误报告、虚假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提高认识,把握形势,增强推进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xx年既是建国60周年,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系统汲取三鹿事件教训,全面规范、全面调整、全面加强的一年,历史注定了20xx年也将是不寻常、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监管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压力。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质监部门的形象。在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一大背景下,在当前我国产品质量分段管理为主的体制下,在企业自律意识不强、社会诚信评价体制不健全、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要对全市上万家食品和产品生产企业、200家特种设备生产企业、580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5家气瓶充装单位、万台特种设备进行监管,确保不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质监部门的责任重于泰山,可以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果发生大的质量安全问题,无法向党和政府交代,无法向人民群众交代。
二是当前的经济形势给质监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自去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达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被认为是“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不仅至今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受其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我市大部分产业虽然受冲击不大,但也一定程度地受到了冲击,特别是由于大多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较强,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三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坚持数量和质量相统一,速度和效益相统一,质量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质监部门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而目前我们这支队伍无论是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还是工作能力、工作作风,都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虽然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困难很多,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我们的优势和战胜困难的有利因素,坚定发展的信心,化危为机,危中寻机。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为我们抓好质量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强调:“如果增长粗放和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不能得到全面有效解决,总有一天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会引发信用危机和社会动荡,反过来会影响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警醒,痛下决心加快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加强质量工作的重大意义,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质监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宽广的舞台。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食品质量工作提出要求:“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标准,建立权责相对应的法律追究惩治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食品质量的空前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在全国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是全面提高我市食品和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要契机,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奋发有为,用出色的工作成绩体现我们的作用,重塑质监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部署,为我市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机遇,为我们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舞台。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新一轮经济整合提升创造了机遇。如国家把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投入重点,为我市管道装备制造、电线电缆、扣件、化肥等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国家正在加快制定和实施的汽车、纺织、装备制造、石化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我市的相关主导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提升素质、保证质量提供了机遇。我市一大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渤海新区和综合大港建设的加快推进,京沪高速铁路、邯黄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我市的区位优势、发展优势更加明显,目前100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1400亿元,500个项目今年开工建设,总投资1100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必将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拉动力。在刚刚闭幕的我市“两会”上,政府
工作报告
中提出了20xx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的预期目标,分别高于全省2个、3个百分点,表明了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系列工作措施的落实,为我们履行职能提供了广阔空间,为我们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全市系统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质监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技术装备不断提升,人员素质逐步提高,特别是经过抗震救灾、奥运安保、应对三鹿事件等一系列大事、难事、突发事件的洗礼,全市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积蓄了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和智慧。
困难面前勇者胜,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善于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拿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这是对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职工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的现实考验。只要我们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统一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省、市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
三、振奋精神,全力推进,确保今年质监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对形势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20xx年全市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局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以监管为首要职责,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增收节支为保障,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机制,夯实技术基础,巩固、扩大质量安全集中整治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高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决避免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努力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今年全市系统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切实加强质量宏观管理,提升质量总体水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要求我们质监部门把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切入点。要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就必须强化质量管理,为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大力推进质量振兴。进一步推进质量兴市(县)活动的开展,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开展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工程,对具备创建优质产品基地条件的,积极予以帮扶,在全市继续组织开展创建优质食品生产基地和优质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园区活动,带动全市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着手起草20xx—20xx年《沧州市质量发展规划》,确定质量安全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把质量宏观管理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统筹谋划。
二是切实加强质量综合管理。继续做好建立质量档案工作,按照“企业全备案、产品全登记、检测全报告”的要求,完成8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100%建档,并实现动态管理。继续做好发证产品后续监管工作,按照生产许可证和强制认证条件对企业严格检查,并督促企业自查,对发证产品企业检查率不低于95%,企业自查率达到100%。
三是加强宏观质量状况分析。全面开展区域产品质量评价和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与发布工作,编制年度质量状况白皮书,为各级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加强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在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质量信用分类,全面建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及时发布质量信用记录,严厉惩处失信行为。
(二)围绕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称心、住得安心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繁荣市场,拉动内需的根本保障。我们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切实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一是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以乳制品、肉制品、酒类、饮料、面粉、调味品、植物油、蜜饯等食品为重点,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坚决查处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以沧县枣制品、肃宁、河间肉制品、任丘酱类等食品集中区域为重点区域,严格防范,避免形成群体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件;以原辅材料进厂、生产加工、添加剂备案、出厂检验为重点监管环节,监督企业严格落实质量保障措施,确保生产食品质量安全;以销售量大、辐射面广的食品大型企业、产品销往京津城市的食品企业以及生产高危食品的企业为重点企业,采取巡查、抽查、专项检查、风险监测等多种措施实施有效监管,确保不出现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以用“吊白块”加工食品等32种已发生过的违法行为作为重点问题,继续抓好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对违法行为认真排查,严厉打击;以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审查监督、加强证后监管为措施,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以强化责任、深化监管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是继续开展区域性质量问题和重点工业产品专项整治工作。以涉及国计民生和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对孟村、盐山的管道管件,河间的电线电缆,河间、任丘、黄骅、沧县的机动车配件等一批生产比较集中、存在质量安全问题较多的区域,坚持“打击、疏导、帮扶、规范、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献县建筑扣件等具备条件的区域性产业,加大帮扶和培育力度,组织开展创建“产品质量平安区域”活动,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首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行业协会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产品质量区域整治机制。以絮用纤维制品、低压电器、等7类产品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帮扶规范,整治打击,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基础,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三是进一步强化源头产品质量监管措施。严格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切实做到底数要清、责任要明、措施要严。严格落实《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管理细则》,规范定期监督检验工作,确保全市定检计划覆盖率达到95%以上,检验覆盖率达到90%以上,检验质量明显提升。围绕生产许可、强制认证产品以及政府关注、社会反映较多的产品,突出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等关键项目,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将监督抽查与行政许可、行业治理、区域整顿工作有机结合,加强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后处理办结率达到100%。建立以应急处置为中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质量安全巡查、明察暗访和举报奖励制度,加强对质量安全风险和行业“潜规则”的风险研判,及时发出预警,快速应对,妥善处置。
(三)围绕基础保障体系建设,加强质监基础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强化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档次,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一是加强标准化工作。围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等方面组织开展农业标准制定工作,充分调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协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标准研究制定的积极性。继续抓好市级农业地方标准的清理和复审工作,确保其先进性、适用性。加快5个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确保完成阶段性示范任务。继续抓好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的动态管理工作,严厉查处无标生产行为,确保我市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有标率在95%以上。加强企业标准管理工作,依托河北省食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行食品标准备案网上审查制度,提高标准水平。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定以及各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申报工作,加强节能减排国家标准的宣贯和实施,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能源标准体系。积极培育商贸、餐饮、旅游等服务标准化试点,每个县(市、区)局至少确定1个试点开展工作,每个县级市要完成1个商贸行业省级试点工作。
二是加强工业计量工作。进一步完善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建立强检计量器具分管目录,合理划分市、县两级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权限,推动市、县计量技术机构整合。在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计量保证能力合格确认活动,指导企业完善能源计量检测体系,保障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服务。
三是加强生产许可和认证认可工作。以食品、危化品、电热毯、电线电缆、钢筋、水泥等发证产品为重点,按计划开展巡查、回访,加强证后监管。以电线电缆、低压电器、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装饰装修产品等强制性认证产品为重点,对建立质量档案的245家3c认证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实施动态管理,加强日常巡查、突击检查、专项监督抽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四)围绕改善民生,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推进和谐沧州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质监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核心。我们重点在计量惠民、执法打假、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深化民生计量服务。继续组织开展以“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为主题的“四个走进”专项行动,全面实现专项行动100%覆盖到所有的集贸市场、医疗卫生单位、眼睛店、社区乡镇“四个100%”的总体目标。在全市培育一批计量诚信样板市场,每个县(市)至少抓一个典型,在集贸市场设置公平秤,提高计量器具受检率;对车站、医院等流动人口密集的场所利用计量器具作弊,坑害消费者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擦亮沧州的窗口,树立诚信沧州的新形象;加大医用计量器具的检测力度,让人民群众放心看病;充分发挥隐蔽式加油监测车的作用,严厉打击利用加油机作弊的违法行为;对居民小区在用的水表、电表、燃气表进行计量抽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对面粉、大米、食用油、农资等重点定量包装商品的抽查力度,进一步推动“c”标志工作的开展,为群众营造放心满意的购物环境。
二是加大执法打假力度。围绕农业生产,开展以查处假冒伪劣复混肥、磷肥、农药为重点的执法检查活动;围绕安全产品,开展以查处假冒伪劣人造板、电线电缆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围绕生活用品,开展以查处假冒伪劣电热毯、絮用纤维制品为重点的执法检查活动。
三是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围绕为全市人民创造安全放心的生产生活环境,探索安全监管新机制,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现场检查制度,检查覆盖面达到55%以上。加大设备使用登记发证力度,发证率达到88%以上;强化技术检验区域负责制,扩大覆盖面,应检设备定期检验率要达到100%。对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编制《沧州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白皮书》,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车用气瓶和冶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加强车用气瓶的安装质量和使用登记管理,规范充装行为,消除冶金起重机械的安全隐患。20xx年安全目标管理控制指标控制在省局的规定值以内。
(五)围绕推进事业发展,实施项目带动,为经济增长提供技术支撑。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没有项目,监管服务就没有技术支撑,发展就没有说服力。要集中精力抓项目谋划、抓开工建设、抓建成运行。
一是加大事业发展投入。要大力开展创建节约型质监活动,严禁购买小汽车,严格控制出国(境)考察,严格控制各种会议,严格控制招待费支出,保证一般性支出要比年度支出预算压缩5%。要加强财务管理,堵塞各种管理漏洞,防止铺张浪费现象,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事业发展中。要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在市本级实行财务集中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全市系统统筹和转移支付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围绕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着重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农用产品、节能环保产品和食品的监督检验和应急技术保障能力,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加快列入事业发展“”规划中的项目实施进度,重点推进投资1700万元的承压汽车罐车检测站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入使用,推进投资1350万元的常压罐车检验站项目建设,力争年内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加快沧州市质检所和任丘、黄骅、青县局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提高食品监管能力;加大上报国家质检总局的建设投资亿元的20个中央投资项目和上报省局的建设投资亿元的34个项目跑办力度,重点争取肃宁国家裘皮质检中心、孟村国家管道装备质检中心立项。
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新形势、新任务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必须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市系统各单位要在深入开展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五种能力建设”,做到职责到位、工作到位、作风到位,为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抓班子,带队伍,努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在危机和考验面前,各级领导班子只有坚定信念,无所畏惧,迎难而上,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越是在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就是要加快发展不动摇;不懈怠,就是要不断改进我们的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毫不放松;不折腾,就是要着眼大局,加强团结,互相支持,共渡难关。要用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人,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评判干部,选人用人凭德才、看民意、重程序,注重选拔任用“政治素质高、领导能力强”和“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优秀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要大力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分工负责的制度体系,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二)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努力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针对目前队伍素质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强化学习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按照中央的决定,今年全市系统将用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全市系统今年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解放思想的重要前提,掌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加强质监工作理论研究,深化对科学发展观中所蕴含的深刻质量观的认识,充分认清质量安全与国内外形势、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在联系,研究探索质量监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链条,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把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等优良传统与运用现代高科技知识、信息化手段相结合,建立完备的风险分析、安全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质量监管的有效性。要开展全员培训,严格考核,把培训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依据,市局将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
工作方案
和培训考核制度、激励制度,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是促进作风转变,实现依法行政的保证。虽然全市系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了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解决了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统一了思想,优化了作风,凝聚了力量,但思想作风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最具长远性、根本性的举措。全市系统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在解决好突出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从制度建设入手,用制度约束、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使整顿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机关作风建设中长期见效。为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省局决定开展质监工作标准示范点建设,全省确定了17个项目作为第一批示范典型,我市献县局的机关建设、市局的市本级财务集中支付制度、市局和河间局的辖区监管责任制建设、市局的提高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四个项目列入其中,市局分管科室和有关县(市)局要分别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建立完善的工作标准规范,总结规律,形成经验,真正打造成为全省的典型。要依法、规范、有序地做好省局下放权力的承接工作,严格按照法定许可条件、标准实施行政许可,正确行使权力。
(四)严明责任,狠抓落实,努力提高贯彻执行的能力。根据形势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明确工作的方向,通过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促使人人有压力、人人有目标,是确保工作落实,推进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市局经过充分调研,制定了《沧州市质监系统20xx年度目标
责任书
》,刚才与各单位都签订了责任书。责任书是强化工作落实,强化行为约束,强化工作刚性的有效形式;是客观、公正、全面、具体评价一个单位工作成效的有效载体;是突出工作重点,保证政令畅通,集中系统优势,确保工作目标完成的有效措施。责任书签了就要负责,就要落实,就要兑现。各单位对每一项目标任务要在具体化上下功夫,通过定区域、定任务、定人员,把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地分解到有关单位和部门,把责任分解到每一位主管领导、每一位工作人员,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制度措施到位、任务分解到位、层层落实到位。特殊时期,特殊考验,每一位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系统利益、大局利益放在首位,恪尽职守,服从领导,心无旁骛,真抓实干,不断提高战斗力和执行力。(五)惩防并举,优化行风,努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要认真学习贯彻在xx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认真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树立权责一致思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防止权力滥用,对拟提拔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纪政纪和廉政法规基本知识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提拔任用。要加强行风建设,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好不尽职责、服务差、不讲标准、效率低,不守纪律、乱作为等问题。要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抓好行政许可大厅建设工作,推行网上行政许可审批,严格落实国家总局制定的行风建设“八严禁”、省局制定的对违规违纪人员处理暂行规定以及行政执法“五公开、十不准”规定。要突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突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突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严厉查处利用行政执法、行政许可、检验检测、核查评审等工作职权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违反财经纪律以及把公共权力变为个人权力的违纪违规行为,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部门形象。
同志们,做好20xx年质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悲观失落,束手无策没有出路,毫无畏惧,奋起实干才有未来。只要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的气概,克难奋进,团结拼搏,就一定会在我市建设沿海强市的征途上,实现质监事业新跨越,创造质监事业新辉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共
3
页,当前第2
页1
2
3
-->
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第五篇】
今天召开的这次全市国资监管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刘主任刚才也讲了,是我市在省十二次党代会结束以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这也是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一项举措。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就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这个目标在省十一次党代会目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项,确定了经济强、科技强、文化强、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奋斗目标,所以这次会议是贯彻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举措。因为国有企业是渭南发展的中坚力量,把国有资产监管好,把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好,这就是渭南实现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强的一个具体举措。这一次会议是之前召开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房产地产管理会议的一个配套会议。渭南现在不仅要把经营性国有资产管好,也要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重点是房产和地产管好。同时,还就政府的债务管理进行专题部署。今天的会议和前面的会议都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刚才,社盈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全市过去几年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对下一步的监管做了全面部署安排。同时,出台了三个配套性的文件,一个是经营业绩的考核办法,一个是薪酬管理的暂行办法,以及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这说明我们的国有资产管理已经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说明全市国有资产管理从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刚才,会议对前几年国有资产管理做出成绩的先进单位也进行了表彰,签订了今年的经营目标责任书。特别是刘阳主任给我们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讲的非常深刻和全面,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听了以后会很受启发和鼓舞,希望大家能够悉心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刘阳主任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上去。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国有资产监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使其保值增值,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们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国资监管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国有资产经营活力和效率大幅提升,主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面对中省下划企业职工多、债务重的实际,我们坚持以妥善安置职工为前提,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举债改革,着力把企业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1户下划企业改制平稳,特别是中联重科重组新黄工集团后,20xx年上缴各类税费近5000万元,成为企业脱困重生的典范。陕西金盾纺织公司重组陕棉十三厂、光华纺织厂后,经营效益显著提升,上岗职工的待遇较重组前提高了30%以上。华山由陕旅集团移交我市后,我们坚持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企业经营收入同比增长%,迅速实现扭亏增盈。市公交公司通过拓展经营范围,弥补资金不足短腿,购置更新公交车44台,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特别是去年,我们将市城投公司顺利由平台类融资公司转型为一般公司类客户,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8亿元,今年有望再发10个亿,为城市建设资金筹措开辟了新途径。实践证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仅促进了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而且对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有资产监管和国企改革中,省国资委给予了我市极大关心和支持,省国资委的同志和我们渭南的同志也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全市国资系统和国有企业的干部职付出了艰辛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渭南发展的省国资委表示衷心感谢,向全市国资国企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看到,全市国资监管工作还存在监管体制不完善、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执行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化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努力形成监管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董事会依法决策、经理班子自主经营、监事会监督检查、职代会民主管理的良好格局。
二、强化监管,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首先,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关键是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出资人管理与社会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按照政企分开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国资监管部门是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管国有企业的直属特设机构。政府其他部门是面向全社会各类所有制企业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行政机构。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尽快实现职能移交到位。二是处理好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关系。国资监管部门作为出资人管企业,就是“管出资企业的人”、“管十三项重大事项”、“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做好管人、管事、管资产的三结合,把该管的人和事一定管好、管到位,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同时,要充分尊重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管理自主权,严格依法办事,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企业,要主动、自觉接受国资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努力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过去,曾出现了一些国有企业不经请示报告,就擅自做出重大投资决策,包括资产处置,造成国有资产严重亏损的事件,教训非常深刻。这有企业的责任也有政府的责任,就是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体制不顺,职能不明确,责任落实也不够明确。今天会议之后,我们要将资产所有权和企业经营自主的关系摆正,处理好。三是处理好上下级国资监管部门的关系。市国资委要主动向省国资委汇报、请示工作,自觉接受省国资委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同时,也要确保中省关于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市县两级所监管的企业和范围虽然不同,但由于监管职责相同,面临共性问题较多,大家一定要加强联系沟通,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促进全市国资监管迈上新台阶。
其次,要突出抓好产权监管。产权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管的关键环节。20xx年以来,市级国有企业在产权转让上严格执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围绕“推动流转、防止流失、优化配置、提升价值”的定位,依法推进产权流转。如在市天然气公司股权转让、陕西渭通农科股份公司、渭南针织厂等市级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其产权的出让全部在产权交易市场实行公开挂牌转让,但一些县市区企业还存在进场率不高等问题。今后,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各级国有企业,都必须明确,企业的国有产权处置必须履行法定的审议、审批程序,不经同级政府的审批,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是无效的。交易环节必须在省国资委指定的交易场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进行,实现国有资产处置收益的最大化。同时,要建立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监管部门要对企业重大对外投资担保、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并购活动等事项实行备案或核准制度,对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合规性审查,把好程序关和监管关。必要时,要向市政府汇报。对涉及控股地位的重大产权变动的,依法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研究决定。
第三,要不断强化监管手段。一要加强财务监督。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办法》的规定,从今年开始,市级各企业要按照要求及时向市国资委报送财务快报和统计报表,各县市区也要切实重视这项工作,明确责任和义务,确保年底前实现所有国企财务快报和统计报表全级次报送的工作要求。二要实行分类管理。目前,国资监管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完善。我们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对主营业务明确、资产质地优良或处于优势行业的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尽快做大做强;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通过破产兼并、改制重组实现国有资产的有序退出。三要加强业绩考核。有条件的要尽快推开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工作,将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和政府关注的其他指标写进责任书,以契约的形式予以明确。同时,以三年为一个任期,签订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主要考核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实现保值增值。要将企业负责人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省国资委已创造了成熟的经验,我们要认真借鉴,鼓励和引导企业负责人通过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获取合法高额收入。今年,我们已把市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一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今天会上由市国资委和监管企业签订了责任书。希望有关企业会后要切实把业绩考核责任落到实处,彻底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任命没有任期,任期没有目标,目标没有考核,考核与奖惩不挂钩”的局面。年底,要严格按照签订的责任书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当然,这也是第一次将国有企业纳入全市统一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希望市国资委认真剖析研究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运营特点,不断完善相应的分类管理和业绩考核办法,发挥业绩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对三个考核办法,第一要坚持,第二要完善,第三要创新。
三、突出重点,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
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当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也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影响。我们必须冷静分析、沉着应对,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努力保持国有企业稳健发展态势。
一是加快推进“央企省企进渭”活动。近年来,全市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发展较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地位。为进一步推进全市企业与中省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突破,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在全市开展“央企省企进渭”活动。其主要原因是中省企业视野广,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比较强。开展“央企省企进渭”活动,实际上就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补足我市企业发展的短板,优化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渭南真正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利税大户基本是省企和央企。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央企、省企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创新工作方式,找准结构调整的结合点。要大力推进以与央企省企对接为重点的战略合作,通过联合重组、并购扩张、资源整合等途径和方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着力在“抓落地、抓转化、抓深入”上下功夫,认真抓好合同项目落地、意向协议项目转化、合作潜力挖掘和责任分解落实工作,确保一批续建项目竣工投产、一批新签约项目开工建设、一批意向协议项目转化、一批新洽谈项目签约,推动我市与央企省企的战略合作持久、稳定、科学地向前发展。 二是积极开展对标管理。企业要实现做大做强目标,必须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双向着力。一要加强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各企业要在降低成本方面加强学习、积极借鉴,市国资委也要选择部分市属企业搞成本核算试点,成熟后在面上推开。二要创新经营管理方式。这是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经营业绩的有效途径。要高度关注市场形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模式,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增收节支,挖潜增效,消化不利因素,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要积极探索“投资、建设、管理”三分离模式,形成一套较好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三要强化投资管理。这是国有资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流动、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和投资回报,重视投资分析,确保重大投资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下一步,投融资类公司,要做好资源和金融的结合,盘活矿产资源、地热资源,互为支持,把全市的国有资产盘活做大,这一点,我们要坚定不移。产业类的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央企、省企这些大的国有企业参股融合,要利用民营企业的优势实现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培育一批上市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四要加强队伍建设。逐步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规范新进人员公开招聘,扩大内部竞聘、社会招聘,吸引一流人才到企业任职,不断提升企业队伍素质。要在用人、薪酬方面有所突破,增强企业活力,这是衡量一个企业有没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标志。
三是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服务企业是国资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政府是通过服务企业,最终服务老百姓。只有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多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企业的信赖。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树立“寓监管于服务”的理念,按照“主动办、立即办、办得快、办得好”的要求,对企业实施“保姆式”贴心服务,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准确、全面了解掌握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理清思路,寻找办法,千方百计协调有关方面,提供支持和便利,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引导上下游企业和重要生产要素供需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深入推进产销对接,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协作发展。相关部门也要强化服务理念,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切实帮助解决,着力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
四、加强领导,形成国资监管、国企发展的强大合力
国资监管、国企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国资监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分工明确、步调一致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关企业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推进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谋划企业发展。国资系统担负着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任,要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培养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好、懂企业、会监管的干部队伍。特别要时刻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接受监督,严格遵守和执行廉洁从业各项规定,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