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书籍的读后感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爱国书籍的读后感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一篇】
在很多人眼中,英雄是许多人都能称得上的,说简单也简单,但我心目中英雄,只能赋予少之又少的人。
那是抗战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崛起,人才辈出的年代。曲波写的《林海雪原》正记录着这个年代发生的人和事。
1946年冬天,日寇光刚投降。蒋介石却又调动为地主恶霸和惯匪组成100,000军队共产主义严厉打击蒋介石中的英雄的故事,这是我要说的。
《林海雪原》全书就是写小分队打击占山为王的众多盗贼的故事,从许大马棒所在的奶头山夜深人静时突窜衫岚站大肆烧杀烧杀到小分队轻装登上奶头山消灭是大马棒蝴蝶迷等人。其中有杨子荣的智慧,“坦克”刘勋苍的勇猛以及小分队其他成员的努力,不过缺不了蘑菇老头对奶头山鹰嘴崖的讲解。其中山林是树木茂盛的地方一望望不过10里地。所以难以发现土匪的行踪。不过,还好,有眼力做人的将领们发现树之上的标志也是园标记成型,果然发现了有一定嫌疑的“小炉匠”。在审问时,他对自己的身份深藏不露,始终说自己是一名小炉匠。但有一天晚上睡觉时,他偷偷跑了,被战士们发现了,于是两个战士首领跟踪着他发现了大批土匪的匪窝。因为他们是兵分几路的。另一路的“坦克”刘勋苍又抓住了怕死的土匪刁占一。原来真实的事情是这样的小炉匠真名,叫栗警卫和刁占一是一伙的,她俩是相互送东西的,小分队发生的标记,是他们俩的约定地点的路线,栗警卫成为俘虏被押走了刁占一被杀了,小分队,每个人都大胆无畏,可以算英雄。
为了适应后面,林海雪原的雪山行动,每位战士都练就了滑雪的本领,后面又遇到了几批土匪,是在雪山上遇到的,比如说威虎山上杨子荣化成虎彪再次舌战小炉匠。还在三爷爷祝寿之时,大摆酒肉兵,和孙达得等人,里应外合,杀了七大金刚等众匪徒。他们英勇无畏,机智勇敢。这才是真正的英雄的品质。还有一个例子,小分队用调虎离山计把马希山的人调离匪窝,而他们上山烧了匪窝把马希山气得连杀了几个匪徒。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二篇】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也是我怀念战友赤诚的一颗心。这是曲波在作品前给读者的话中的一句话,读完全书,再回读这句话,不仅感觉自己也成为了参加战斗的一员,以同样浓厚而又热烈的感情回忆起战斗在林海雪原上的艰苦岁月,回忆起虽已逝去却永远留在心中的那些美好和感动。
故事发生在牡丹江地区,作为故事背景的那片冰天雪地我虽身为北方人却并不熟知。那种被描写的寒冷刺骨、就连轻轻呼上一口就能冒起白烟,零下三四十度的情景令我实在无法想像。气候异常寒冷,环境十分恶劣,和平的年代百姓尚且艰难度日,若是加上土匪的烧杀抢掠,当地的人们是无法生存的。雪上加霜就是这样,抗战结束后内战时期的东北三省,不仅有残留军阀,国党势力,还有一部分占山为王的匪军。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一支东北民主联军的小分队面对着这样冷峻严酷的林海雪原,奏响了一曲辉煌的冰与火之歌。
悲壮的人生画卷,作家把人物设置在荒山野岭之中,剿匪小分队滑着雪橇身轻如燕,矫健地驰骋在茫茫雪原。英勇俊俏的少剑波,有胆有谋的杨子荣,骁勇威猛的刘勋苍,粗俗诙谐的栾超家,坚韧忠诚的孙达得,这五位勇士就像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一样,一片赤胆忠心。
在这五个角色中,少剑波应该是最年轻的一个,同时他是整个队伍的领导者,是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他虽然只有二十三岁,但他的剿匪能力不容置疑,他的魅力在剿匪的全过程中显露无遗。他作为一名年轻的首长,英勇俊俏,足智多谋,对于每一次战斗都计划的有条不紊,任务的分配恰到好处,知人善用。
但是最想写也是最喜欢,感受最深的还是杨子荣,一个逝去的英雄。可能悲剧更能让人记忆犹新,印象深刻。他壮烈的牺牲了。《林海雪原》的正文中没有写到他的牺牲,没有写到他中了匪首的无声记得在小时候,也就七八岁,《林海雪原》电视剧播出,爸妈在看,我也去凑热闹,当时肯定是看不懂的,依稀记得皑皑白雪,人们穿得很厚。但很清楚的记住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杨子荣。真的,这个名字真的是很小的时候就记住了,就像”张自忠”、“左权”。这些英雄一样,从小就熟知并深深地崇拜,当时只是知道他们很厉害,但具体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什么,并不知道,崇拜的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独特的“符号”。
直到最近,因当代文学老师提到这部作品,就借了一本,本想着糊里糊涂的读完,大致知道讲的啥就行了,结果读进去了,不想走出来了,真的以为自己就是杨子荣的战友,可以和他并肩剿匪杀敌。
杨子荣作为一个出色的侦察兵和参谋,深谋远虑,屡立奇功:杨子荣智识小炉匠,杨子荣献礼,杨子荣盛布酒肉兵、活捉匪首座山雕等。确实,杨子荣志勇双全,好多事件都可以体现,但大家提得最多、提起来就想说下去,举起大拇指称赞的还是“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这一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戏剧电影相声评书等多种艺术形式都有传唱。前几天看了“老怪”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不管外界好评与否,个人感觉演的很好,张涵予演出了那种感觉,那种足智多谋,随机应变,顶天立地的感觉。
杨子荣毫不犹豫、一无惧色的独闯匪穴,虽乔装打扮巧言令色,却数遭考验屡次涉险。当他和栾平斗智,和八大金刚斗勇,周旋于阴险狡诈残忍暴虐的匪首座山雕面前时,他怀揣的,不仅仅有一张先遣图、一把盒子炮,甚至不仅仅是一枚英雄的孤胆,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使命烈日一般灼热的信仰和他入党时在党旗前宣下的誓言。
写到这,气氛真的很严肃很沉重,心情也莫名很压抑,有点想哭,喘不过气来。不能继续了,转而想到了很有趣的土匪黑话。
“蘑菇,溜哪路?什么价?”意为“什么人?到哪里去?”
“嘿!想啥来啥,想吃奶,就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小孩他舅舅就来了(个人感觉这句话很好玩)。”意为“找同行”。
“紧三天,慢三天,怎么看不见天王山?”意为“我走了几天,也没找到哇。”
“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意为“你不是正牌的。”
“地上有的是米,唔呀有根底。”意为“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拜见过啊么啦?”意为“从小拜谁为师?”
“他房上没有瓦,非否非,否非否。”意为“不到正堂不能说,徒不言师讳。”
“哂哒?哂哒?”意为“谁引点你这里来?”
“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带,背靠沙。”意为“是个道人。”
“么哈?么哈?”意为“以前独干吗?”
“正晌午说话,谁也没有家。”意为“许大马棒山上。”
“天王盖地虎。”意为“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祖宗。”
“宝塔镇河妖”。意为“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好叭嗒!”意为“内行,是把老手。”
“天下大大啦。”意为“不吹牛,闯过大对头。”
这些土匪黑话很是有趣,尤其是在电影中字正腔圆的说出。
杨子荣献礼时,座山雕两只眼睛紧逼杨子荣开口道:“天王盖地虎。”
杨子荣努力控制着内心的紧张,从容按照黑话规矩,把右衣襟一翻答道:“宝塔镇河妖。”
“脸红什么?”
“精神焕发。”
“怎么又黄了?”
“防冷涂得蜡。”
“好叭哒!”
“天下大大啦。”
这些对话更体现了杨子荣过人的胆识,真的,自己读着都感觉很有气势。
想想自己读过的作品,看过的电影,大多数都是大团圆的结局,好人一生平安。但还是那句话,悲剧往往更能让人印象深刻,每当有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受苦受难更甚者死去,自己的心就像被撕裂一样,好久不能释怀,太容易入戏,而且入戏太深。
不愿意看到悲剧,但经典不容拒绝。杨子荣是逝去了,但自己就是不承认他走了,就像看《伪装者》,没有看最后一集就一直告诉自己说大姐没死,没有看《琅琊榜》最后一集就认为林殊还活着。曲波作家没有在《林海雪原》的正文中写杨子荣中弹,那我就当他一直活着。活在世上,活在世人心中。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三篇】
普法战争暴发后,从白发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样地爱国!这,使我感动。
我不尽想起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也是如此,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虽然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但是战争对人民的损害却是一样一样一样地!
可恶的侵略者,该死的战争狂,无耻的叛国贼,他们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亲父母,更对不起自己的罪人!
我觉得母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传载体,
如果母语没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不复存在。因为一国人民语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盘散沙。
那么,外语与母语到底哪个重要呢?
如今这个社会,不学英语你就别想上高中大学,更别想找个好工作了。既然外语如此重要,学外语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现在连幼稚园都开设英语课了。english成了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其他语种已经受到严重威胁,面临消失的危险……这是不能忽视的。
当法国阿尔萨斯被普鲁士侵占,最后一堂法语课便显得格外重要。“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正道出了亡了国的法国国民心声。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我和孩子看了《闪闪的红星》这本书以后,潘冬子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时时浮现,吴大叔说的话“要想胜利就不能靠等,要去奋斗”常常在我的耳边回响。
主人公潘冬子是具儿童团长,他的爸爸是个红军战士,跟着队伍出发了,冬子很想念爸爸,盼望红军回来。有一天冬子问妈妈:“红军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妈妈说:“等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会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坐在小松树下的石头上,遥望山上曾经盛开映山红的地方。望着望着,好像满山的映山红开了,红军回来了,他成了其中的一员,神气的走在队伍中……当他陶醉在美好的憧憬中的时候,吴大叔来了,吴大叔告诉他:“要想胜利就不能靠等,要去奋斗。”与敌人斗争,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他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我特别敬佩他,因为他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加入到红军的行列,我也特别敬佩冬子的妈妈,她在敌人的威逼下仍然坚贞不屈,忠于党忠于人民,牺牲了她年轻的生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四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过草地是红军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垫后,茫茫草地,连野菜也挖不到了。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晕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了自我的坐骑大黑骡子的身上。
此刻,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燃眉之急。他下令将自我的大黑骡子,连同其他牲口一共六头,全部杀掉吃肉,给战士们补充体力。大家纷纷劝他将立过功的大黑骡子留下,可彭德怀还是狠下心来:“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为革命立过功,这就让它为革命立最终一次大功吧!”
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但他更爱和他一齐并肩战斗、风雨共难的战士们。他下令杀掉大黑骡子,也是万般无奈,因为他明白,战士们的生命更重要,一分一秒都是难熬的。他曾偷偷地把自我的干粮分给大黑骡子,看着它吃完,大黑骡子就像是他的亲人一般难以割舍,他永远爱着它,但牺牲这一头大黑骡子,就能救回多少人的生命?他不能把自我的感情放在第一位,他是红三军团的领导者,他要带领大家走过这茫茫草地,他不能看着战友们倒下!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倾斜着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
那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又多了一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肉汤:“我吃不下,端开!”必须是这碗肉汤,又让他想起了大黑骡子和自我的点点滴滴。
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人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跌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五篇】
革命是一项神圣的工作,无论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还是勤勤恳恳的为人民做事。但是,不叫的狗是最可怕的,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令人惊心动魄:谈笑间,一个异样的动作,一个不自然的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牺牲。而杨子荣正是执行这种异常危险工作的人。
杨子荣是东北联队的侦查英雄。1946年,他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带领下来到东北消灭盘踞多年的土匪。杨子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化装成土匪,打进匪窝!就这样,他孤身一人来到了威虎山。山上,面对老奸巨猾的座山雕设下的一个又一个陷阱以及凶恶的八大金刚的盘问,他不慌不忙,以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勇敢通过了考验和一个又一个危险,并及时送出了情报,全歼了土匪。
合上书,那鲜红的“林海雪原”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的红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一群战士,在深山老林里奋斗,他们,不但为了自己的理想,更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他们不怕死,因为他们的脉搏早已和这郁郁葱葱的树林联结在一起,他们的心永远跳动在这白雪皑皑之中。可怕的穿山风吹不走他们,密集集的枪林弹雨吓不走他们,只因他们有了自己的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他们对理想不懈的追求,甚至甘愿付出生命。是啊,理想是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心灵便会空虚,浑浑噩噩的挨日子。然而有了理想,该如何呢?应该不懈的追求,执着的追求,冲破层层阻碍,到达心中的高度。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他虽败犹荣,他的精神是永存的,任何人都无法从精神上击败他。成功便是理想的实现,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同,每个人的理想也不同。
我们好比海中的迷失者,理想便是彼岸的灯塔。若无理想,中国何来几千文化;若无理想,中国就不会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站的挺直。因为理想,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因为理想,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圆了人类的飞天梦。
其实,理想很简单。每个人并不需要都立下豪言壮语,只要每人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行了。只是,树立一个理想不难,花一段时间追求也不难;难的是花尽毕生尽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高度,只要努力,纵然没实现理想,但至少能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
在生活的海上,理想之舟使我们纵横遨游,但是,如果不到达彼岸,舟又有何用?因此,让我们驾着理想之舟,鼓荡起理想之帆,破巨浪,乘长风,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吧!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六篇】
我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让我知道了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了航天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可自从新中国解放以来,他立刻决定回国并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得一切,但不能放弃我的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国,为建设新中国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可是美国人使终不让他回国,还说他是间谍。经历了种种磨难,他终于回国了。
这件事让我想起我的爱好钢琴,我的爱好钢琴是我从7岁开始学的,从小到大,从生到熟,我总是想:真烦呀,还有这么多变。可是,我看完这篇课文以后,总有六个字在鼓励我,那就是: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一直让我坚持下来。
我太感谢这篇课文,因为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如果钱学森也像我一样,那样我国的航天技术就不会这么发达;让我明白了自己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七篇】
《少年爱国者》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一个贫穷的意大利青年,从小就被卖到戏班子,受尽了虐待。一次,戏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机逃了出来。在意大利领事的帮助下,他登上了开往意大利的船只,与一群来自世界各国的达官贵人同坐在二等舱中。船上的乘客们了解了他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他,纷纷给了他一点钱。正在他庆幸有了这些钱就可以吃一顿饱饭时,他听到了那些给他钱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国意大利,于是那个小男孩就毅然地把这些钱愤怒的扔了出来,并高吼到:“我不要说我们国家坏话的人的东西!”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个小男孩宁可挨饿,也要维护自己祖国尊严的行为而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不少这样的爱国者:炸碉堡的董存瑞,烈火中的邱少云,堵枪眼的黄继光……。
总之,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八篇】
花了三天的时间将这部小说看完,当书翻阅至最后一页时的那一刻,有点激动,有点兴奋,感慨于书中的各个人物。初次接触《林海雪原》,被那惨绝人寰的杀戮场面给震撼了,觉得这本书似乎充满了血腥,甚至让我失去了继续读的兴趣。但是当我读到少剑波受命、杨子荣智识小炉匠之后,我的兴趣又被重新激发出来,接下来的一个个战斗故事更是让我无法“自拔”,我沉浸在小分队战斗组的每一场战斗中,沉浸在每个人的个性中,佩服他们的勇气,佩服他们的智谋,佩服他们每一个人的忠诚。
这是根据作者曲波自己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一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时也搬上京剧舞台,其中“智取威虎山”这段唱词,很多人都会唱。
这本“红色经典小说”讲述的是1946年冬,我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东北林海雪原,搜剿被我击溃之国民党残匪。匪帮许大马棒踞奶头山,负隅顽抗,破坏我土地改革,血洗杉岚站。屠杀我干部。牡丹江军区派少剑波率小分队进剿,侦察英雄杨子荣智擒乔妆小炉匠之特务栾平,战士刘勋苍又擒获另一匪徒刁占一。少剑波审讯匪徒,虽匪特十分狡猾,终被勘破真相。少剑波曾与女卫生员白茹治愈蘑菇老人疾病,由老人口中大略得知奶头山之险要,至是乃亲自押解刁占一,袭取奶头山。刁占一故意欲引我军入敌陷阱,蘑菇老人赶到,指明地形,战士栾超家攀登绝壁,飞越天险,我军出群匪不意,袭取山头,活擒匪首许大马棒父子,肃清残匪。
这是一部诠释“理想”含义的小说。这小说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们对理想的坚持,书中描述了一支解放军小分队,为着自己的理想,更为着祖国的伟大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在深山老林中为消灭凶残狡猾的土匪而英勇战斗的故事。对这些战士来说,死并不可怕;鲜血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它见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把火,一个信念——那就是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搏过,才了无遗憾。
这是一部叙述英雄故事的小说,书中的五虎将让我印象深刻。英勇俊俏的少剑波,有胆有谋的杨子荣,骁勇威猛的刘勋苍,粗俗诙谐的栾超家,坚韧忠诚的孙达得,这五个人物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他们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忠诚,对于党的忠诚,对于人民的忠诚,他们一切行动都服从命令和组织的安排,考虑问题从大局出发,少剑波在自己的亲人被杀害后强忍住内心的悲痛,将它化为愤怒,服从党的安排;杨子荣只身一人进入匪窝,献礼座山雕时,想的是如何通知首长,如何不被发现;攀爬能手栾超家跨越涧谷时,想的最多的仍是怕自己的失误会造成剿匪的失败……每个人都让自己的特长成为战斗中最有力的“武器”,他们的所思所想体现的都是一种奉献与军人精神。这里面还有甜美热情的白茹,为民牺牲的高波,机智聪颖的董中松……个个都是英雄。
这是一部洋溢着集体主义精神的小说。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那便是“集体”。文中的人物,如少剑波、杨子荣等,张口闭口不离集体,可谓已经深入骨髓,同自己的生命融为—体,风里来,雪里去,是记忆拼搏下的一点一滴。“集体”这个词,更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意境已将不可计数的心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集体思维的人,头可断,血可流,此志不可改,永远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位,这是全书的一个重要特性。毛泽东同志写的《为人民服务》,其中详尽地阐述了有关与集体的一些思想,其实,不仅仅是当时需要宣传集体思想,如今,依然需要用它作为强大的动力,促进我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快步发展。唯有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发挥全国这个大集体的力量,人人为之努力,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才是我国快速发展的途径。
阅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跟自己读过的一些中文名著的重墨渲染相比,《林海雪原》没有华丽的词藻,它就像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我的心间,如林海雪原中的雪那样纯洁,没有一丝杂质和尘埃,珍存在我心中一个温暖而特殊的角落。《林海雪原》,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份人性的美。这部小说讲述了在火红的岁月里,有那么一群可爱单纯,执着勇敢的战士为了信念快乐地奋斗,如今的我们,是不是更该如此?正如说中说道:“这一切,杨子荣同志和高波同志没有看到,更没有享受到,他们正是为了我们今天所享受的这些,度过了艰苦的年月,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时无数个革命先辈用血肉换来的,我们不仅要加倍珍惜,更要用自己这一辈的努力,去完成先辈们未竟的事业。”
是啊,沐浴着21世纪幸福的阳光的我们,应该学会革命先辈们不畏艰辛的精神,坚定信念,确定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的去奋斗。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九篇】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得人生。社会上现在流传很多励志和成功方面的书籍,但当我的视线进入《历史的选择》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被重重地撼动了,这本书竟有如此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一本非常催人奋进的书籍。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改革数十年来历经的苦寒和风霜,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领导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长征的胜利、抗战的胜利到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如今蒸蒸日上的新中国,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便展现在我的眼前。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从书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象一道明亮的闪电,划破乌云密布的长空。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一伟大而神圣的使命,无数共产党人,用他们的热血,染红了党旗、染红了国旗、染红了新中国的第一道曙光!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我感到无限的光荣和自豪。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壮大到成熟,经历了太多,有过牺牲,有过质疑,有过背叛,但时间和事实都证明它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一切只为国富民强,人民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是我党取得民众认同,并为之共同努力奋斗的理念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志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数十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一代代共产党人用自己一颗颗朴实的心灵和一双双勤劳的双手建立了新中国,把它建设地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浪潮席卷着中华大地,越来越多的人在这种浪潮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着财富也改变着社会。可以说,这是历史性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帮助中国人实现当家作主之后,又一次帮助中国在国富民强的道路上迈进了很大的一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培育出了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田青春等一批优秀分子,他们牢记党的宗旨,在各自的岗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实践党旗下的誓言,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他们视之为“父母”的人民群众。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祖国的发展、繁荣而奋战。
正是这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了如此深远的文化。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悠久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历史粹取的结晶,是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顽强的精神的结晶,无穷的力量感动着历史,让历史的选择成为悠久。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迹被中国所创造,甚至成为绝响。中国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现代中国为世界所瞩目,展示了无限魅力。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永远的中国。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平凡的城管工作者,虽然我默默无闻,虽然我并未建立惊人业绩,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党旗下的誓言。我会以党的优秀儿女为榜样,我会不断地努力,不停地奋斗,因为,在我的心中,永远不变的唯有对党的忠诚,永远不变的唯有对党的挚爱!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第十篇】
学习了这么多年的课程还是第一次,的确很难想象在150多年前,我们伟大的导师就可以写出这么脍炙人口的文章来,而且成为无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国际共产运动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这次读《宣言》,让我对本身、先进性和坚定信念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宣言》得出结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个理论是唯物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的,闪耀着科学的光芒。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应当是一种信念,一种必胜的信心,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头,用各种语言同声高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们看到了明天: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实现。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如果失去了它,就失去了借以直立起来的脊梁,不会变得软弱无力,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丧失无产阶级的立场。从党的历史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历经千难万险,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头可断血可流,在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不沉沦,革命意志坚强,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坚贞不渝。可是,也有这样的党员,他们组织上入了党,宣了誓,有的还担负了重要领导职务,但并不能说他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征途上,他们未能经受住种种考验,未能做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有的甚至背叛了党的事业。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确立或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所以,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政治信仰的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式,是人人向往的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其前提是物质极大的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极高,到那时候不再有剥削,不再有压迫,不再有政党和国家机器,人们过着富足安宁的生活,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中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最大任务就是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力,为社会主义增加强大的物质基础。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少英雄豪杰,多少共产党员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夏明翰的就义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在他们的心中,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是多么的坚定啊!为了这种理想与信念,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在全人类实现。
在和平建设年代,中国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使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坚持理想与信念。我们没有经历资本主义这一生产力发展阶段,但我们必须补生产力高度发展这一课,这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规律。我们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一心一意谋发展,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一定要坚定,这是我们前进的旗帜,唯有这样,大海航行才不会偏离方向。
当今国际形势严峻,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国内的矛盾也较多,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拉大、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等等。这些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正确面对与解决。在这种形势下,共产党员更应该坚定信念,坚定共产党是唯一有能力领导中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政党,因为她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产党,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福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每一个党员必需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读《宣言》,感慨颇多。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共产党始终忠实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求我更加刻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用科学文化武装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我要关心朋友,关心社会,无论在校或将来就业,都要牢记为人民服务,因为只有当共产党始终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共产主义才会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