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扶贫心得体会范文【通用8篇】
扶贫心得体会【第一篇】
扶贫帮困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作为一名扶贫帮困志愿者,我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帮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与了许多扶贫帮困活动,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认为扶贫帮困需要从实际出发,了解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情况,找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为他们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其次,我认为扶贫帮困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需要建立长期的扶贫帮困机制,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长期的帮助。
最后,我认为扶贫帮困需要以人性化的方式进行,尊重贫困家庭和贫困人的尊严和隐私。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和联系,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为他们提供最符合他们需求的服务。
总之,扶贫帮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能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扶贫心得体会【第二篇】
扶贫是一件充满意义的事情。扶贫的目的是帮助贫困人群摆脱贫困,改善生活条件。通过多年的扶贫工作,我深深体会到,扶贫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帮助,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奉献。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扶贫需要关注贫困人群的具体需求。贫困群体的需求因地域和个体而异。有些地方的贫困人口主要缺食物和药品,有些地方则需要就业机会和教育资源。了解并满足他们的具体需求是扶贫工作的基础。我曾经参与过一次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贫困村庄,通过与贫困户的交流,我明白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就业和教育。基于这些发现,我们组织了一次就业技能培训和义务教育推广活动,帮助贫困人口提高就业能力和教育水平。
其次,扶贫要注重培养贫困人群的自立能力。纯粹靠外来资金和物资的援助,只能解决当前的困境,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我们应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信心,提高技能,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各种自救和自力更生的努力。我记得有一次与一个贫困农户交流,他告诉我他参加了扶贫组织提供的培训课程,学会了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如今已经能够自给自足,甚至赚到一些钱。通过这次交流,我深刻认识到,帮助贫困人口学习技能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
第三,扶贫要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每个地区的贫困状况不同,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和条件,制定相应的扶贫方案。并且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只解决当下的贫困问题,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一个成功的扶贫项目应该在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帮助贫困人口培养技能,提高生产能力,让他们能够长期自给自足。我曾经参与过一个扶贫项目,该项目为当地的贫困农民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种植高价值的农作物。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贫困人口增加了收入,还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四,扶贫要注重公平正义。在扶贫过程中,我们要保护贫困人群的权益,杜绝强者恶意占有、剥削弱者的现象。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确保帮助贫困人口的资源能够真正落到他们手上。同时,扶贫工作需要关注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我曾经参与过一个残疾人就业培训项目,通过培训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生产能力,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这个项目不仅帮助了残疾人改善生活,也提高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
最后,扶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扶贫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扶贫工作提供志愿服务和捐款捐物。我曾经参与过一次由社会组织发起的扶贫义演活动,通过演出和募捐活动,我们为当地的贫困人口筹集到了一笔可观的款项。此次活动不仅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活,也增强了全社会对扶贫事业的关注。
总之,扶贫工作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深刻体会到,扶贫不仅是改变贫困人口的命运,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奉献。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扶贫目标,让贫困人口享有平等和幸福的生活。
扶贫心得体会【第三篇】
今年是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将主要围绕扶贫领域存在的“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监督从严要求不够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为提高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充分认识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在脱贫攻坚中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市扶贫指导中心将扶贫干部作风建设作为重要一课,邀请市扶贫办原巡视员冉健桥同志针对新时代扶贫干部的修养进行为期半天的专题讲座。
冉**同志从政治、文化、道德三个方面为村支书讲了生动的一课。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正确认识和努力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新时代的扶贫干部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认识工作,坚定“四个自信”和理想信念,做一个合格的党员、一个好干部、一个好人。
二、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善于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运用到扶贫工作当中。
在“四个自信”中特别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提升文化修养就是要学习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传统文化贯穿到扶贫工作当中去,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扶贫干部可以把“富之教之”的思想融入到工作中去,做好贫困户在脱贫过程中的宣传教育。
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群众的干部更应该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1日,为期一周的第四期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学习圆满结束,来自**的***名学员顺利结业。通过听取政策解读和到大足原乡荷花村现场学习“三变”改革经验,学员对当前扶贫形势及政策的理解有了新的了解和定位,较好地诠释了这次培训的意义和目的。特别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我们贫困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培训,学员明白了肩负重任,要有新思想,新作为才能建设好美丽乡村。
培训最后一堂课,培训班组织学员座谈,大家从四个方面谈到了这次培训学习的收获。
一是通过学习明确了如何当好干部当什么样的干部,明确了人生的坐标,通过为社会奉献为人民谋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基层的干部更是要树立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是通过老师耐心讲解,深刻剖析,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给了大家很大的启发,乡村振兴的规划和路径,具体措施,让他们率先一步看到今后农村的希望,从而坚定了支部书记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只有走乡村振兴之路,才能实现全面的小康,只有搞好三变改革,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带领群众并肩打好脱贫攻坚战。
三是在老师的辅导下,深入学习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底气和勇气更足了,方向更明确了。
四是不仅学习到了深刻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了扶贫政策,同时与兄弟区县的学员进行了思想和工作交流,真正学到了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员们一致表示回去后把学到的东西带回去,结合自身实际,沿着乡村振兴之路从基层打好脱贫攻坚战,助推扶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此次培训,组织培训课题上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分别是河北大学段教授讲的《第三方评估》,市民政局赵主任讲的《社会救助政策》,市扶贫办陈主任讲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考核退出》,市发改委郑主任讲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市卫计委讲的《健康扶贫政策》,市建设局讲的《危房改造政策》,市教育局讲的《教育扶贫政策》以及市人社局相关同志讲的《三重保障政策》和《就业扶贫政策》,授课的同时还安排了现场教学、小组讨论等环节。通过此次学习,使我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既提高了认识,受到了启发,又增强了信心,明晰了思路,同时也掌握了实际工作的要领。
内道路路、房屋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等问题,大力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扶贫成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四是有效整治村容村貌。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
培训虽显匆忙,但也收获满满,感谢组织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今后,定将把所学用于实际工作中,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将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持续推进。
扶贫心得体会【第四篇】
俗话说“好农民不会不养猪”,这话不假。在贵州,以干旱、少雨、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刀耕火种而自给自足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靠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而实现脱贫致富的例子并不少见。但是,能走持续发展路线者,相对就不多了。既养猪,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使用而实现能源再生产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并且初见成效者。
按照“四帮四促”的相关要求及市、区、乡的安排,我受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派遣,结合市文联的工作属性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先后在禹村减贫摘帽、自来水改造、送文化到村工作、蔬菜基地的建立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禹村的发展思路上,长期多次在广大村民中开展走访、调研、论证工作,与老百姓同吃同住、与村支两委共同努力,找到了一条“立足禹村情实际,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群众的积极性,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治村思路。
通过调研,该村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约占全村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多为青壮劳力。这势必会影响到禹村的全面发展。
经反复论证得出一条结论即:“要想留住村民,只有让他们在家里有活干、有钱挣、壮有所用、老有所养。”
针对这种情况,与村支两委达成共识后,采用了“支书牵头,村民自愿入股,年底分红”办养殖场的工作方式。如何让新建成的养殖场正常运转?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认识到养殖场存在的问题后,我多次与村委会研究的结果只有一个即:“支部必须带头、党员必须作模范、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在村委会制定了可执行方案后,我们从四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1、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养殖场成立了党支部。该支部现有党员5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周天顺任支部书记、陈克佩、周应国任支部委员,乡机关社保所韦艳梅同志任党建指导员。这样一来,养殖场有了思想上的保障。
2、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端正思想、转变认识”的工作。由于部分群众在观念上还不能与时代同步。帮扶干部、村支两委、党员同志一起努力,向老百姓进行了广泛宣传,改变了他们“等、靠、要”的传统思想,从而使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得到共识。实现了全村闲散资金的集中,为创造更大财富奠定了基础。
3、“要想出成果,人才是关键”。这又是养殖场总结出来的一条新思路,先后派5名优秀青年赴养殖场等地加强学习培训,学会科学养殖。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自己的新路子。
4、抢抓多元化发展机遇,实现能源再生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在拓展生猪养殖的同时,利用现有猪粪作为天然有机肥料,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结合自然生态、民风民俗等有利条件,现已开辟蔬菜种植基地100余亩。下一步将在打造绿色蔬菜品牌,逐步实现养殖、种植双盈目标等方面做出努力。
我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养殖场会越办越好,__的明天也会越来越美,持续发展的呼声也将越来越高亢!这种高亢的呼声和动力,换来的一定是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
扶贫心得体会【第五篇】
扶贫是党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扶贫不仅是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更是改善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通过扶贫工作,党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稳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党的扶贫政策和措施。
党的扶贫政策和措施是我国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党通过制定贫困标准、建立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推动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措施,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党还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扶贫,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扶贫工作更加有力度、有针对性,有效提高了脱贫的质量和速度。
三、党的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
党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贫困人口比例大幅减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党通过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扶贫的效果,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受益。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大量贫困地区实现整体脱贫,下一步将继续努力,力争实现全面脱贫,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党员的角色和使命。
作为党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扶贫事业的重要性和党的扶贫政策的正确性,积极投身到扶贫工作中去。党员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关心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党员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在扶贫工作中做到有思想、有干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扶贫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未来扶贫工作的展望。
党在扶贫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下一步,党要继续加大扶贫力度,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发展,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和措施,创造更好的扶贫环境。同时,党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集中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扶贫工作。只有不断创新、坚持实干,党的扶贫事业才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总之,党的扶贫工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基本任务。党的扶贫政策和措施为扶贫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党员,我们要积极投身到扶贫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努力推动扶贫事业取得更大成就。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完善扶贫政策和措施,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扶贫工作的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扶贫心得体会【第六篇】
在我国这个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扶贫工作一直被当作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推进。然而,想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确实需要大量的投入。在我参与的扶贫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充分的经济、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才能够支撑起具体的扶贫行动,进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真正落地。
第二段:扶贫需立足于实际情况。
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我所负责的扶贫项目中,我们在精准识别贫困群体、制定扶贫方案等方面,都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我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区域特色、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发展的潜力,从而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加准确、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只有站在当地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第三段:扶贫要注重产业发展。
扶贫工作不能仅靠各级政府的救济和援助,更应该注重产业发展。在我参与的扶贫工作中,我们积极推动当地的农业、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贷款支持等方式,帮助贫困户积累资金、提高技能,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在我们帮扶的几个村子中,很多原本贫困的农户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开办小工厂等途径,实现了脱贫致富。
第四段:扶贫需要注重教育。
教育是解决扶贫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才能让人们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在我负责的扶贫项目中,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扶贫工作,为贫困村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我们修建了图书馆、提供了图书和教学设备,还资助了一批优秀学生完成学业。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帮助了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为他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扶贫需要持续不断。
扶贫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不断地付出努力。在我参与扶贫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要想使扶贫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离不开长期的跟踪和指导。只有在后续的帮扶过程中,持续关注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况等,并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最终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
总结:通过参与扶贫工作,我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只有通过投入资源,立足实际情况,注重产业发展,重视教育,持续不断地帮助贫困地区,才能够实现扶贫攻坚战的胜利。每个人都应该为扶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扶贫心得体会【第七篇】
按照县政府要求,我们驻胡家坨镇坨村驻村帮扶小组3名帮扶队员来到胡家坨镇坨村,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使我们既得到了锻炼,又助力了成长。
一、脚上沾的泥土多了,离农民的心更近了。
怀着一颗爱民敬民的心,我们走进了坨村。驻村帮扶,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了个人行为,更是代表党和政府对坨关怀的具体体现。驻村干部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不仅仅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且会损害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我们与接触到的村民交朋友、“接地气”,实打实地给群众排忧解难,把这样的驻村帮扶当成一场走亲访友的“亲情之旅”,当成送关怀送温暖的实际行动。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虚伪的表情,我们脸上洋溢着最诚挚的微笑,带着党的关怀,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家庭,静心倾听了他们的心声。在走村串户的路上,我们和村民们结交了深厚的感情,努力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几个月来,街上的路好走了,土围墙换上了铁艺墙,村民广场还新装了健身器材等等,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取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坨村群众们的幸福指数,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二、基层干部接触多了,对基层的了解更深了。
驻村帮扶工作一边面要联系群众,另一方面也要和基层干部协调合作。与基层干部打交道的时间多了,经过他们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重要。经过与基层干部的接触,我们发现:一是基层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量大;二是基层财政所保障水平低;三是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乡镇职能不对称;四是乡镇财政缺乏自主财源,管理不规范;五是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建设落后,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取性没有调动起来;六是乡镇财政是财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直接应对广大人民群众,业务量大,服务项目多,服务难度大。这次调研使我们对乡镇财政及基层干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好地完成各项财政工作奠定了必须基础。
三、去田地里的次数多了,对土地更加热爱了。
驻村期间,在村支部何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我局帮扶的蔬菜大棚基地和机井地。到了蔬菜大棚,我们被眼前绿油油的蔬菜和长势可人的玉米地所征服了。那里的白菜、圆白菜、辣椒长势喜人,一片丰收的景象。在此期间,我们还参观了杏园基地,坨村有500多亩的杏园,还有50多亩杏园用于发展观光采摘,带动全村林业发展。我局工作队在外出打工农户闲置的院子里也培植了一个小蔬菜基地,有黄瓜、丝瓜、茄子、豆角、生菜、西葫芦,还有水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真是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在仔细倾听村民和驻村工作队讲解拔草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后,我们细心翼翼地拔起来,过了一会儿,大家就熟练掌握了拔草的技巧,做起来游刃有余。看着我们做起农活来如此利索,何书记称赞道:“没想到你们这些略带几分娇气的文弱书生,干起农活来,还真像那回事儿,像你们这样能吃苦、肯吃苦,将来肯定有出息。”我们听后,干起活来更起劲了。田间劳作不仅仅使我们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并且升华了我们的思想,并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体会到了农民的勤劳、朴实、热情与艰辛。经过田间劳作,使我们更加热爱这片热土,在以后的生活中,必须会更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扶贫心得体会【第八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县正处在扶贫攻坚、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确保到2020年与全区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把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把党建与扶贫同部署、齐推进,以党建扶贫促精准脱贫。
一、搞好顶层设计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役的关键。
抓扶贫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扶贫。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谋划和推动党的建设工作,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才能更好地推动扶贫攻坚工程。**县地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扶贫攻坚是全县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信心、共同发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为此,6月29日,我们召开县委全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12346”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关于坚决打赢十万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攻坚战役的实施意见》,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社会合力、加强基层组织,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扶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保障网,确保以过硬的党建工作引领精准扶贫,以精准扶贫的成效体现党建工作实绩,为坚决打赢十万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攻坚战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同时,在全县深入开展“县情再认识、思想再解放、经济快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深入调研,重新认识县情,转变思想观念,开阔视野思维,推动全县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以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顽强斗志,担当担责、主动作为,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打赢这场攻坚战,奋力夺取脱贫奔小康的全面胜利。
二、狠抓队伍建设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役的保证。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只有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各类资源,以“弱鸟先飞”的意识、“滴水穿石”的精神狠抓扶贫,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脱贫之路,才能尽快让群众脱贫致富。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作用。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我们按照“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把“真蹲实驻、真帮实扶”作为包扶干部的基本准则,严格落实机关干部“下基层”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包扶重点贫困村制度、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切实做到点面结合、合力攻坚,实现群众“点菜”、干部“下厨”式全方位帮扶。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作用。按照“统一组织、整体筹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健全机制、全面覆盖”的原则,我们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作用,在落实任务、明确职责、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全力解决贫困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帮扶对象准、帮扶任务明、帮扶责任清、帮扶措施实、帮扶效果好的全员帮扶模式。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作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一个好的村党支部书记,就能带出一支队伍,干好一番事业,惠及一方群众。我们立足农村党员干部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现状的特长优势,通过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干部“一帮一”小康工程,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协助“识真贫”,主动配合“真扶贫”,全力助推“扶真贫”,切实提升精准扶贫工作质量。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选派扶贫工作队、配强第一书记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我们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县154个行政村实现了第一书记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同时,还提出了建立培训、管理、考核制度,定期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政策培训、法律培训、工作方法培训、农村实用技能培训,解决好他们“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做到工作抓得准,引领作用发挥好,帮扶工作做得实。
三、夯实基层组织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役的基础。
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搞得好不好、抓得实不实,关键在各级党组织书记。今年以来,我们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规范基层组织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基层党建“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和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等制度,进一步明确“第一责任人”党委书记抓什么、“直接责任人”党委副书记做什么、“具体责任人”党支部书记干什么,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同时,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定期就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专项述职,保证经常性工作的进度和实效。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按照“定任务、定目标、定责任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三定三有”要求,全面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同时,我们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鼓励和选派了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明白人”,领着农民干的“带头人”,甘于奉献的“热心人”选拔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中。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注重选“奉献型”干部,搭“发展型”班子,通过全员轮训、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的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提高了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依法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水平。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是满足党员群众多样化需求的保证。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以强带弱、分类管理、村居联建、县乡直管等有效模式,坚持把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保障水平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扶贫开发和保障民生相结合,注重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上建立党组织,增强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把农户与市场对接起来。通过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领导包抓、后备干部挂职、技术干部指导、“1+1”结对单位帮扶、重点项目支持等措施,进一步细化量化星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标准,以实施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创建“双百工程”为抓手,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
四、抓好责任落实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役的底线。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涉及项目更多、投入资金更密集。管好、用好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使其发挥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切实把有限的扶贫项目资金转化为贫困群众无限的“造血”功能。抓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为确保扶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我们研究修订了《**县进一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意见》,进一步厘清了党委(党组)班子主体责任清单、党委(党组)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清单、党委(党组)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清单,明确了责任追究情形和方式,完善了责任清单制度、报告制度、签字背书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接受评议制度、廉政谈话制度、纪委约谈制度等8个方面的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党委(党组)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责任意识。抓资金管理。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为保证扶贫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把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制度建起来、规矩立起来、纪律挺起来,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我们建立健全了严格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采取七部门联席会审、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实行层层把关、审批、使用、绩效评估流程,不断加强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同时,建立了常态化、多样化监督检查机制,强化执纪监督问责,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严肃处理贪污、挪用、挤占扶贫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服务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背靠背”审计新模式,筑牢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高压线”。抓苗头正风肃纪。干部作风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是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必须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贯彻落实《**县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严厉整治履职尽责不到位,重大事项、突发事件处置不力,工作态度粗暴冷漠及不文明执法,公车私驾、公车私用等八个方面的38条突出问题。紧盯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加大对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市县若干规定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与兄弟县区交流互查、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狠刹公款吃喝、送节礼,公车私用,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广泛开展“严肃纪律、严明规矩、严守廉洁自律”专项整治教育,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在全县营造守纪律、讲规矩、廉洁从政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硬仗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