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方案例子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方案精编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方案例子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方案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第一篇】
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使力校本应用考核,传递组织目标和压力,促使教职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达到“培养信息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计划性,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视化。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职工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表现,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责任,促进其管理员、坊主指导、帮助、约束与激励全体教师。
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1.相对一致性:在连续时间内,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较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在1年内考核的方法具有一致性。另外,在必要的时候,基于适当的原因可对考核的具体指标及权重分配做相应的调整。
2.客观性:考核要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实际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亲近、偏见等带来误差。
3.公平性:对全体教职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防止评估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偏见性。
4.公开性:每位教师都必须清楚考核方案是如何运作的,考核结果教师应签名,有意见可表述、申诉,无签名考核结果同样有效。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参训教师。
2.能力提升:是否能在个人成长上达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3.责任感,进取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4.信息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等;
(一)校本应用考核侧重“整校推进”考核。
重点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教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以及教学能力通过率等。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微能力考核内容以及标准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
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侧重于考核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能力。
2.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实施。“集体教”,即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混合学习环境是指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中实施,重点支持“集体学”,即教师通过环境支持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智慧学习环境是指用智能教育设备支持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学习。
3.学校根据本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实际,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教师依据学校要求和确定的内容学习,完成50学时(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后方可参与校本应用考核。
4.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中确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30项微能力为考核重点。教师根据本校信息化教育教多加三项微能力(至少覆盖三个维度)考核。
(一)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校本应用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
校本自测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一定的平台工具,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
教师互学互评是指教师完成50学时(线下实践不少于25学时)后,向校本实践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在成果提交前,须依据平台的提示,对他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
校本应用考核是指校考核组,对教师提交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其中教师校本应用考核采用“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辅导——课后评价——数据分析——研修活动”的路径。
(三)教师的能力考核侧重于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
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要严格证据的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的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应视为无效证据。
(四)校本应用考核标准
考核等次
考核内容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课前备课
1.运用互联网搜集备课资料、素材;
2.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课件制作;
3.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教案设计;
4.会用至少一种影音或图文编辑软件;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课中授课
1.会使用至少一种授课软件授课;
2.会使用手机播放课件;
3.会应用授课软件中的互动工具;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课后辅导
1.会用至少一种app进行检测发布,查看,监管。
2.工具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和借鉴。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数据分析
1.会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工具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和借鉴。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研修活动
积极参加省、市、区、校各级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1.不按时上交各类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资料每次扣一分。
2.在各级有关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中迟到一次扣一分,旷到一次扣5分,(包括备课组组织的培训)
3.在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活动中获奖加分项按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加分。
在组织能力考核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证据进行综合评分。得分在80-100分的,可评为优秀等次;得分在60-80分的,可评为合格等次;得分在60分以下的,应为不合格等次。
教师最终考核成绩由教师互评、考核领导评价两个部分构成。
要以校本应用考核为契机,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副校长
成员:xxx教研主任,xxx信息中心主任,年级组长及学科组长
根据上级要求,学校制定发展测评委员会,指导、督促、审核老师们的发展测评工作。
测评委员会名单:
顾问:xxx
总负责:xxx
校级管理员:xxx
评审委员:xxx
成员:各教研组组长
测评对象:全体在编在职老师
具体安排:
一、各教研组长统计本组参加测评老师名单,3月15日前上报教科室。本次发展测评要求小学完成全校教师50%以上,力保合格率达到90%以上,优秀率50%以上。全体在职老师准备好前期资料(网络空间、主题一致的教案、课件、反思、课堂实录视频)
二、3月16日上午8:30-9:30在教科中心培训楼406室,组织校级发展测评管理员业务培训。(吴娟)
三、校级管理员组织全体老师操作培训。(3月20日)
四、老师们上传准备好的资料。(3月20日——4月10日)
五、评审委员审核反馈负责学科老师们提交的资料。(3月20日——4月16日)
语文:xxx
英语、数学:xxx
行政:xxx
综合组:xxx
六、审核不合格的老师完善资料。
七、教科室提交资料至区审核部门。
附区通知
局属各单位:
1、芙蓉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中心)负责本区域教师全员发展测评的组织管理、提升培训和申报发展测评对象的材料审核工作等。
2、学校教研室为各学校发展测评的组织和管理部门,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条件和营造宽松的校本研修环境,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提升培训,同时对本校发展测评对象所提交测评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每个学校指定一位校级发展测评管理员,负责发展测评平台的技术支持、教师操作培训、发展测评材料校级审核等工作,尽量安排参加了首批发展测评并达到合格以上水平的电脑操作水平娴熟的老师担任,教科中心将于3月15日下午2:30-4:30在教科中心培训楼406室,组织校级发展测评管理员业务培训。
4、本次发展测评的指标要求:本次发展测评要求小学完成全校教师50%以上(中学下学期进行),学校要认真组织培训,严格校级审核,力保本次发展测评合格率达到90%以上,优秀率50%以上。7月份将对本次测评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个人进行评审和表彰。
5、区发展测评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负责全区的统筹安排,组织管理。技术支持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负责校级管理员的培训、技术支持、区级审核等。芙蓉区提升工程工作群:xxx,各学校的发展测评校级管理必须加入。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第二篇】
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使力校本应用考核,传递组织目标和压力,促使教职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达到“培养信息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计划性,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视化。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职工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表现,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责任,促进其管理员、坊主指导、帮助、约束与激励全体教师。
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1.相对一致性:在连续时间内,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较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在1年内考核的方法具有一致性。另外,在必要的时候,基于适当的原因可对考核的具体指标及权重分配做相应的调整。
2.客观性:考核要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实际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亲近、偏见等带来误差。
3.公平性:对全体教职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防止评估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偏见性。
4.公开性:每位教师都必须清楚考核方案是如何运作的,考核结果教师应签名,有意见可表述、申诉,无签名考核结果同样有效。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参训教师。
2.能力提升:是否能在个人成长上达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3.责任感,进取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4.信息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等;
(一)校本应用考核侧重“整校推进”考核。
重点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教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以及教学能力通过率等。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微能力考核内容以及标准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
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侧重于考核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能力。
2.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实施。“集体教”,即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混合学习环境是指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中实施,重点支持“集体学”,即教师通过环境支持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智慧学习环境是指用智能教育设备支持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学习。
3.学校根据本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实际,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教师依据学校要求和确定的内容学习,完成50学时(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后方可参与校本应用考核。
4.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中确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30项微能力为考核重点。教师根据本校信息化教育教多加三项微能力(至少覆盖三个维度)考核。
(一)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校本应用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
校本自测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一定的平台工具,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
教师互学互评是指教师完成50学时(线下实践不少于25学时)后,向校本实践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在成果提交前,须依据平台的提示,对他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
校本应用考核是指校考核组,对教师提交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其中教师校本应用考核采用“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辅导——课后评价——数据分析——研修活动”的路径。
(三)教师的能力考核侧重于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
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要严格证据的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的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应视为无效证据。
(四)校本应用考核标准
考核等次
考核内容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课前备课
1.运用互联网搜集备课资料、素材;
2.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课件制作;
3.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教案设计;
4.会用至少一种影音或图文编辑软件;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课中授课
1.会使用至少一种授课软件授课;
2.会使用手机播放课件;
3.会应用授课软件中的互动工具;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课后辅导
1.会用至少一种app进行检测发布,查看,监管。
2.工具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和借鉴。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数据分析
1.会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工具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和借鉴。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研修活动
积极参加省、市、区、校各级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1.不按时上交各类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资料每次扣一分。
2.在各级有关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中迟到一次扣一分,旷到一次扣5分,(包括备课组组织的培训)
3.在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活动中获奖加分项按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加分。
在组织能力考核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证据进行综合评分。得分在80-100分的,可评为优秀等次;得分在60-80分的,可评为合格等次;得分在60分以下的,应为不合格等次。
教师最终考核成绩由教师互评、考核领导评价两个部分构成。
要以校本应用考核为契机,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副校长
成员:xxx教研主任,xxx信息中心主任,年级组长及学科组长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第三篇】
今年,有机会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我十分高兴。通过培训,不仅能提高自己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而且还能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有效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我打算下功夫学好培训的所有课程内容,真正学到一些信息技术,学以致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用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启迪学生,使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认真学习各个阶段的课程内容,按考核的要求高质量完成作业任务,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培训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把信息技术与自己从事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让技术服务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所有推荐的选修和必修课程,对部分课程进行反复学习,摸索研究,争取学到更多的东西,使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有一个大提升。
1、研读网络培训资料。采取通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自身的成长需求,认真研读教材,学后做到及时反思,认真完成作业。
2、积极互动,参与网上讨论。围绕学习内容和进程,积极参与讨论,思考预设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同伴的认知,感悟专家的点评。
3、积极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能力。
4、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每天先看课,边学边实践练习。如果这样不行,先通览课程一遍,明确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学习,有针对性地请教专家同行。
我们知道,不论学习什么,技术也好,知识也好,最困难的环节就是能否转变思想,付诸行动。所以我首先从转变自己的思想做起,为了能够更快地转变自己的思想,我一方面自觉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报纸,一方面主动地运用电脑,操作电脑,哪怕是一些最简单的也绝不放弃。
“以一带五”活动,就是一名资源教师带领五名非资源教师,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运用教育资源,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啊!是绝对应该积极参加的。我准备珍惜每一次的活动,认真聆听资源教师的讲解,细心领会资源教师的操作,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要向资源教师主动请教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益。
要真正让信息技术走进自己的生活,走进自己的教学,走进自己的课堂,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意识,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频率。哪怕是运用word打印一两道习题,一两篇心得体会,运用powerpoint制作几幅幻灯片。刚起头,重要的不是你一口气要学会多少,重要的是要坚持学,要不断用,要有进步,要有提高,否则,便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便“欲速则不达”,因为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以上就是我的学习计划,相信在计划的帮助下,在学校资源教师的带领下,我运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本领会一日比一日增强,自己的教学实效也会一日比一日提高。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第四篇】
以学科建设信息化、教师自主学习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为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为教育技术培训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施设备,使全体教师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校长的领导下,由信息技术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科室协调配合。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学校全体任课教师
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制作工具培训(ppt、camtasia studio)
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学校集中培训和教师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网上交流和定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时间: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自20xx年10月开始,20xx年11月结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安排进行集中培训,其余时间学员分散学习。
地点:亨通楼四楼报告厅、电脑房
集中培训,分散学习,互帮互助,提高成效。
在培训结束后,每名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具体要求为40周岁以下教师提供微课程成果,40周岁以上教师则提供微课程成果、ppt课件成果或其它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果(三选一)。11月中旬把成果交董永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