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实用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实用”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篇1
结合第三届全国思维教学研修班的内容我深深地体会到,通往教育的思维技巧之本质在于,它提高了学习者的注意力、理解力以及更有效地利用头脑内部思维过程的能力。当学生熟悉并能自如地运用他们自己奇妙的“思维工具箱”时,就能够提高思维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思维的力量并享受思维所带来的快乐。学习是学生终身的事,他们是否学会了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教育新理念,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师,有责任通过教学造就一代有创新精神的人。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会思维的学生,才有前途。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已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消化理解并整理学习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把新知识和方法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中去,接着进行应用研究、练习。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小结。尽管每个学生的收获、体会不完全相同,但通过讨论和交流总可以受到相互启发。由于学生亲自参加于知识的产生过程,由此对知识产生有一种亲近感,基本态度和思维能力也长久地保持,并对变化的情况有广泛的适应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是创新思维的载体,教师要精心设计,切忌简单重复。要有故事性,趣味性,曲折性,能通过作业的完成,让学生步入创造性台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放型”题目,常常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带领学生开展讨论是个好方法,对开发学生智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分层次教学中,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行之有效。“问题”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因人而问,因人而提,讲究策略,需要谁回答就叫谁。问题出来后,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对于好学生,要提醒他们注意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对于差学生,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给他们鼓励,如:“别着急,想一想再说!”“我相信你能回答好!”等循循善诱,而不能逼问或批评,以免适得其反。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特别对那些数学厌学者,更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点燃数学之火。只要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用高师德、无私奉献精神和渊博知识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这样,也就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真正的生命课堂。
《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篇2
人的思维能力从哪里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青少年时期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适合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培养的有效途径,却又时常感到茫然无措。今细读郅庭瑾撰写的《教会学生思维》一书,如获高人点拨,受益非浅。
这本书是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书中内容具有可读性,书中观点和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它是一本适合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好书,是教师自我培训的好教材。全书共有七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第四章《为思维而教》。现就这一章节谈谈学习的初浅体会。
1.对“为思维而教”教学观念的认识
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如实地揭示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如文中所说:某些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获得知识资料,实际上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屠宰场”,“在大批地屠杀天才”。偶尔“也许仍然能冒出一些思维天才”,这仅仅是躲过了这种侵袭的“幸存者”而已。这种教学结果使学生的思维几乎成为“教学荒地”……作者以此提醒人们对传统教学应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引发人们去思考,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此,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为思维而教,即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确立为思维而教的教学观念正是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因为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教会学生思维是我们每位教师肩负的最终使命。
2.对“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的认识
作者用通俗的语句对一些教学方式作出专业性的阐述。他把传统的教学方式称为“独白式教学”,提出为思维而教就必须在教学方式上打破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和学生的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供一定的机会。他还提出,若要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还要进一步走向“发现式教学”。
我发现,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独白式教学”方式、“对话式教学”方式分别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式都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发现式教学”方式和现在强调的突出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也有雷同之处。用“灌输式教学”主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被教育界质疑。因为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培养,所以改变教学方式以实现“为思维而教”已是教育形势所趋。
在文中,作者从实践的层面上,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性的建议。研读这些内容,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我深感对某些教学行为实施改进非常必要。
1.让自己做个“善问”的老师
作者指出,在对话式教学中,自然少不了老师的课堂提问,学生的课堂回答。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就是课堂提问不仅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不至于跑神,更重要的是调动和拓展开学生思维。
从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老师每次提问题,学生总是习惯性地拿起课本,埋头翻书找答案。找不到就不知道说什么了。究其根本原因,一是老师经常提问一些不需要经过深入思考的直接从书本上就能找答案的问题,也就是问题过于简单。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一种不愿动脑,不爱深入思考,不会从联系中考虑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二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超越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即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想也想不出什么。老师的这两种做法都不能达到提问的良好效果。因此,为了启动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掌握提问的技巧,成为一名“善问”的老师。
记得八年级有一节政治课,该节的内容是了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义务。教材中的文字都是引用《教育法》中的一些具体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本身比较抽象,通过让学生阅读法律条文来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如果让学生联系学校生活实际来理解掌握这些法律条文,学习效果会更好。
我想采取设疑引思的方法过渡比较合适,于是我就提出一个问题:你能结合实际谈谈你们作为受教育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吗?可问题提出后,没人作出反应,被点到名字的同学要么乱说一气,要么就沉默不语。当初我还认为这是他们的主观懒惰情绪所致。后来我尝试换个问法:你们对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做法不满意,哪些做法比较满意呢?这样一问,学生可来劲了,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顺着学生的回答,我接着又问:把这些令你满意或不满意的做法和书本中的法律条文联系起来(或用法律条文来解释判断这些做法),看看它们的合法性如何?学生参看教材,联系实际略加分析思考,最终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可见,要成为善问的老师就必须对学生本身的特征进行研究,考虑所提的问题能否被学生理解,是否超越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介于学生已知和未知,已学和未学之间。既让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的信心,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效应,问题太易太难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开展。
2.引导学生做个“善学”的学生
作者在文中提出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还要进一步走向“发现教学”。站在学生角度就是“发现学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研究型学习”或“课题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和发展思维有何关系?发现式学习可以解释为学生经常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课题寻找资料、获取资料和处理资料,去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而任何一种形式的思维,都是对新事物的发现和探索,发生疑问并求解的过程。因而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大有裨益。
其实,我们很多师生对研究型学习方式并不陌生。以前我总认为,将中小学生的学习做成“课题式学习”有些夸大其辞,那起码是高中以上的人从事的学习。鉴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因而大部分学生还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那么教师的`培养作用就很重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学会思考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可以从教材中的某些小问题入手,组织学生去探究学习,把课堂学习和课外探究结合起来。这比选择一个专题让学生进行专门的探究学习更适合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面对一个不懂的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重视、尊重、爱护、引导、鼓励和肯定都是必不可少的。
教会学生思维,或许大家觉得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令人乏味,因为诸如此类的论题在报刊、杂志上不难找到,可是为什么人们对此的研究乐此不疲,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考学生曾经做过的题目,学生总能正确解答,而如果把问题或条件稍作变换,学生就不知如何下手了。这正是教育失败的表现,学生只是学到各种题目的具体解法,并没有掌握知识的迁移方法,也就是说,他还没有真正学会思维。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而且是学校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更是教育赋予我们每个老师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