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七年级文言文试题及答案实用

网友发表时间 648609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七年级文言文试题及答案实用”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七年级文言文试题及答案篇1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练习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贤于材人远矣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

5.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答案: 1.(1)文采和道理;(2)胜过、超过。 2.c

3.(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5.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练习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或以钱币乞之 b.若 孰若孤 若毒之乎

c.过 及鲁肃过寻阳 人恒过,然后能改 d.见 见往事耳 有时见日

七年级文言文试题及答案篇2

1、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2、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3、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5、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句子是:

6、 《木兰诗》中的_________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7、 《滁州西涧》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诗句是:

8、赵师秀的《约客》中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约客不至的寂寞心情的`诗句是:

9、清朝赵翼的《论诗》: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

10、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4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