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回忆故乡的古诗3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回忆故乡的古诗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回忆故乡的古诗篇1
那些回忆像咖啡的香味,苦涩而温馨。
我至今仍旧怀念那些松树,那松林的清香仍萦绕在鼻尖。如今,往日的朋友们一个个去了他乡,虽相距不远,却无缘相见。那么,他们那时玩耍后身上充斥的汗味,混杂些松树独有的香气,是否依然值得怀念呢?
那扇把卫生院分成前后两部分的铁门,曾被我一步步地推着关上,可不知是相互作用力搞得鬼,还是弹性有意给我开了玩笑,铁门弹回,在我的额头留下了烙印,被缝上后的针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逝,进而不见踪迹,可那铁门已在我的血液刻上了痕迹,那是故土的痕迹。总是在每年的某一天,会微微地作痛,似乎在提醒我,不要忘记那里,自己出生的地方。
那时的夏日,苍蝇会爬满窗纱,嗡嗡地振动翅膀,聒噪地让人难以入睡;那时的冬日,寒气会漫上屋檐,结成一个个冰凌,使人忍不住想要触碰。可我已经很久没有回故乡了,我不敢确定,那扇铁门是否还在,那些松树是否还在,爬满窗纱的苍蝇?屋檐上剔透的冰凌呢?
去军训时,我曾离故土是那样的近,(基地离卫生院200米),却好似咫尺天涯,过“家门”而不得入。我的两半灵魂彼此呼唤,去无法重逢而后合并,反而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看到某个熟悉的面孔,便赶快藏起来,生怕他们认出了自己,而自己却不知道如何称呼。于是,我开始害怕了,所有的一切都太容易逝去,就像某个电线杆上偶然出现的鸟儿的踪影,一晃就不见了。这让我不敢再想,而有时却又忍不住去偷偷地想。
也许故乡在我的回忆中,只剩下黑白色的剪影了罢。我不知道是谁发明了“回忆”这个词,但我相信,他一定是远离故乡的游子,想到了故乡的味道。我希望,我的故乡是一个咖啡壶,从它发出汩汩的一声开始,就毫不炫耀它内装液体的优点,只会散发出那淡淡的苦涩的清香。在我的看来,故乡不是一盘肉丸,一碗儿时的鸡蛋汤,而是那些只记得面孔,而忘掉的人的味道,是那苦涩而温馨的咖啡的味道。
我愿意在关于故乡发出的回忆,发出汨汨的一声时,回到故乡,毕竟也该回去;看看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尝尝故乡回忆的味道。
光阴游走,岁久弥香。不淡其味,更添其醇;不褪其色,更增其厚。故乡的味道占据了我心中最隐秘的角落,飘散着挥之不去的古早味。
回忆故乡的古诗篇2
月华如水,亘古如一,每年在临近中秋佳节之际,我们小区总会请个戏班子来演上个几天。
儿时,我特别爱热闹,喜新鲜,所以从未接触过的戏曲便吸引着我驻足台前。彼时的我认得的字也不多,看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内容。台下的我,只听得台上的人儿在咿咿呀呀地唱着什么、念着什么,只看见台上的人儿时而甩袖,时而绕圈。彼时,这独特的表演方式就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现在,我又一次的被这夸张、生动、形象、强烈的演绎风格所吸引。此时的我基本可以看完、理解整出戏的内容。看着一个个戏曲艺人粉墨登场,我不禁被他们那精致的妆容、柔美的水袖、复古的发型所惊艳,为那时而悠长,时而铿锵的唱腔,时而大笑,时而悲恸的演绎所动容。此时,这奇特的表演方式就在我的心中刻下了重重的一道。
将来,我或许会远离故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城市。那时的我或许会对“每逢佳节倍思亲”多一层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皎洁的明月下,心底的惆怅必然有那么几分是那婺剧的丰富唱腔,婺剧的传统保留,婺剧的演出形式,婺剧那夸张、粗犷、强烈、明快的风格给予我的。那时,家乡的明月装饰了婺剧,而婺剧装饰了我的梦。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而我认为乡愁应是故乡几千年风俗文化浓缩而成的那惟妙惟肖的一台戏。
中国戏曲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虽然婺剧不似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但是婺剧承载着我许多的回忆,承载着我多年的深情。
回忆故乡的古诗篇3
我想若说到这,故乡里朴实的人们之间的安定便是如此。
稍大时,奶奶身体也还健朗,过大年之前,奶奶便为这事奔走起来。我呢,因为当年年纪小,一堆泥土便可以消磨去一天的时光,也算是“偷得浮生日日闲”。
准备尚可时,奶奶就托我去请几个邻居一起搓麻花、蒸糕。
大家就围在木板周围热火朝天的故事,而我便有时帮忙,学着大人搓麻花,.但总是因为用力不匀而散开,又偷偷地揉回人家的面团里。大人看见也不说,只是笑。我就偏头看邻居家的大姐姐,她手很巧,也只是内心偷偷羡慕她。后来,对反复做事腻烦了的我,就跑去厨房偷嘴,端到大厅吃东西时,周围的人又让我多端一些来,我索性将炸好的麻花都端来,大厅里有股酥酥的味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意,和着夕阳的余晖,很是温暖。
可是,现在已过去多年,奶奶家门口的桃树已开谢了几个春秋,烟花也燃放了几季,奶奶老了,而那些曾经宠我的人也都散了,有的去世了,有的撤离了这个村庄,那个因为手巧而被我羡慕的姐姐,已经去了北京谋生。
如今,也只有奶奶一人在夏夜的晚上,那蒲扇扇走了流光,些许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