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级管理论文范例精彩4篇
【导言】此例“我班级管理论文范例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班级管理论文【第一篇】
目前,我国的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班主任缺乏一些班级管理理论知识,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班级规模太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注重班级管理方法缩小班级规模等方面进行探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班级管理;问题;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中学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班级管理作为学校基础管理的核心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目前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措施,对我国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班主任仍被认为是学生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较大的职责和权威。当前,一些中学班主任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理论知识指导。主要原因是:一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学校认为从学校毕业就自然能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因此,有些班主任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前培训。另外,学校对已担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没有组织或组织次数不够相应的培训工作,一些班主任的理论知识未能有效得到扩充和更新。二是班主任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班级管理和理论教育知识。在“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的今天,班主任最关心的话题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因为教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把它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质量的标准。班主任不仅要上好课,还得管理和处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导致班主任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班级管理各种知识。
管理内容不够全面。当今,社会一直提倡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班主任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智育即“考试分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班主任会更偏向于要求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取得高分,却往往不重视一系列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其他因素,如作息时间、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同时也忽视了德、体、美、劳的管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各种不良现象影响着学生,许多班主任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当前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又得不到相应的缓解和发泄,造成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扭曲,家长、学校、老师非常着急担心。
重视“优生”,忽视“差生”。长久以来,很多老师都喜欢“优生”,不仅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好,而且行为规规矩矩,做事认真负责。而对一些学习成绩、日常行为表现不好的所谓“差生”便完全不一样,主要表现在班级座位安排上。“优生”不管个子高矮都坐前几排,而“差生”不管近视还是个子矮都会坐到最后几排。这样做无疑是把“差生”和“优生”隔离。另外,对“差生”和“优生”的评价上不一样。“优生”和“差生”犯了同样的错误,班主任会首先原谅“优生”,但是对差生往往处理地步公平。事实上,所谓的“差生”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差生。只是由于没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没有取得好成绩而成为了所谓的“差生”。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但或许在其他方面比较擅长,所以班主任不应忽视差生,要公平对待他们。
班级规模太大。随着国家人口的发展,中学生数量比较庞大,许多中学班级出现了“学生扎堆”现象。有效的班级管理与班级规模有关,目前许多中学人数在六十人以上的班级大量存在,尤其出现在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几十个学生拥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室的空气也不流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过多的人数导致班主任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更不可能细心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 优化中学班级管理的措施
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想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有较高的业务管理水平而且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发生转换,并将新的教育理论观念转变成为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同时,班主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总结提炼,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还应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上要体现民主决策,发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建设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大胆负责,做同学的知心朋友,使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的主人,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强化班级管理目标。组织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四方讨论会,集体明确了班级管理的目标,才 山草香…能更好的判断什么事情应该鼓励,什么事情应该控制和禁止,也才能进行全面的管理。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强化班级管理目标,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
加强系统管理,全面育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工作中改变“单打一”、孤军奋战的局面,优化班级内部结构,运用“平行教育”原则,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以集体的力量来教育和影响班级的学生,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四结合”的班级管理合力系统,使班级管理由“封闭”向“开放”转化,实现科学化。
注重管理方法。班主任应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努力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处处以身作则,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欣赏学生、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还要要管放结合,管大放小,管主放次,分层管理,正确把握好严格管理的尺度,要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持之以恒,受到学校、老师及家长的好评。
正确对待“优生”和“差生”。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懂得公共公正对待任何学生。要进行赏识教育,适时给以肯定和赞扬,常鼓励、勤交谈。同时应每天尽可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看法,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另外,针对部分“差生”会存在逆反心理,应采取“冷处理”方式,巧妙灵活地收到理想的效果。还要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取得任课教师的支持,促进每名学生成绩提升。
缩小班级规模。研究表明缩小班级规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当然,这不是班主任能独自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如能缩小班级规模,班主任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分配更多时间辅导每个学生,能更好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管理和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3 结语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者以严格的科学管理,培养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综上所述,针对当前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班级管理者有必要从以上几方面着手,提高管理效果,提升管理艺术和管理水平,赶上时代的潮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杜中兰,甘岸献。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J].管理观察,2009(9).
[2]雷建兰。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2009(11).
班级管理论文【第二篇】
根据学生渴求公正的心理,要求班主任在班务工作中把“公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第一、对班里的学生无论好差都一世同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教师要在自己心目中彻底有摘掉有色眼睛尤其是在处理好,差生犯错的问题是要一碗水端平。我班学生史某号称“调皮大王”。有一次打碎了教室的一块玻璃,我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按学校财物赔偿制度责其赔偿。时隔不久,班里的学习委员耿某也打坏了一块玻璃,由于学校派我去外校听课,我没有及时处理。听课回来,我在班里严肃处理了此事,同样责其赔偿。第二、对差生做到“四不一多”。即不发火,不挖苦,不讽刺,不嫌弃,多给创造展示才华和能力的机会。第三、不袒护优等生的错误。多数教师对好学生偏爱,以“一好遮百丑”的思想姑息迁就他们,从“平等公正”出发,我就非常注意对好学生犯错的教育。我班学生连某各门功课优秀,工作能力很强,同学们也很尊敬他。可有次他给我班一个女生起外号,这在同学当中影响很不好,我找他谈话,他还满不在乎,我严肃而耐心的批评了他,给他讲圣人先贤“功高不居,才广不傲”的伟大品格,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那个女生道了歉。第四、对同事或亲朋好友的子女不搞特殊,不感情用事。我班的学生田某,是我同事的儿子,他在班里老是想称霸,目中无人。有一次值日,他偷偷地溜了,小组长和同学们都有意见。我在班上批评了他并让他补做值日,同学们见我一视同仁,一下子就和我拉近了感情。班主任能平等的对待学生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了民主平等,对此,是否把握好了自己的感情取向。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三种调控方法:
1、人才分析法。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生个个皆人才。”
2、冷静处理法。在自己冷静的状态下处理事情,避免过激行为。
3、换位体验法。真正走近学生,这样会帮助我们放大思维,权衡利弊,作出妥善处理。
二、把民主平等真正归还给学生
民主平等是新课改理念之一,但平等绝不是迁就,降低要求,甚至放任自流。平等,意味着不要粗暴蛮横,多一张笑脸,多一份尊重,多一点耐心,多一片友情。每个班集体都有总的目标,总目标下又分解成若干个小要求,班主任在要求学生去做的同时,自己必须以身作责。如果班主任能跟学生始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和学生同甘共苦,那么,学生会信心百倍地和自己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奋斗。
三、关注细节,把握细节,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所以养成教育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养成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是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基础。
(一)从文明礼仪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以礼貌为主,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语言,外出和父母他招呼,见到老师或亲朋主动问候,穿着朴素大方整洁,完善教育内涵,促进社会和谐。
(二)从班级管理抓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今,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优越,家庭教育的溺爱使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自理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对物不爱惜,没有责任感和感恩心。因此,从班级常规管理抓起,从细微处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让学生自己民主选举班干部,让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也助于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估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关注班级文化建设
利用好文化宣传的作用,在这个阵地中,让学生勇于吐露出自己的心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如“快乐向前冲”,让学生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展示自己良好的一面,增强自信心,“心灵之窗”,让师生各自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无论对于错,美与丑,然后从中捕捉教育契机,从而真正构建“师生民主平等”的平台,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细节
管理班级论文【第三篇】
成人高校班级管理过程中,成人的特点及成人高校的特点使得班级建设缺失或很少。缺乏相应的班级氛围建设,导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缺乏可依赖性沟通环境、沟通信息的孤立及沟通的长效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1.可依赖性的沟通环境缺乏在班级管理中,沟通活动表现为单纯的通知,只是简单的语言交流、面对面的沟通,下达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为了真正意义的有效沟通而去创设的环境很少。在非可依赖性的沟通环境下,沟通双方所交换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工整合后的信息,双方在保证信息沟通的安全性、无后患性、无影响性、无猜忌性等条件的限制下而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双方所注意的安全性、后患性、影响性、猜忌性等特征使教学管理班管理活动中有效沟通的可信赖环境缺失。2.沟通信息的孤立发信者有时仅是为了某一信息需求或目的,对一定群体的收信者发出了沟通请求,建立沟通关系。发信者仅发出了一定的信息,以孤立的信息进行传递,而轻视了信息所在领域的根源、与其他各内容领域之间的关联,从而影响了沟通效果。成人高校学员来源于各行各业,年龄跨度大,因而个体差异较大。沟通时如果不注意学员知识的专业背景、工作的环境、情绪的影响及对信息的理解、接收能力的差异,就达不到有效沟通的目的。3.沟通的长效机制不完善成人高校班级管理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模式一般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即以简单的信息传递解决相应问题或事件,缺乏有效的沟通,及对收信者相应反馈的理解,使得沟通的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有效的长效沟通机制。管理班级中的有效沟通实际上应该是师生间在适合的渠道进行有效信息交互、完成沟通目标的过程,是贯穿于整个班级管理活动之中的,若仅是孤立地进行简单的信息传递,忽略收信者所反馈的信息,会使沟通目标无法实现,甚至会阻碍有效沟通。
二、加强有效沟通,提高成人高校班级管理的效果
在成人高校教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沟通发起者应充分屏蔽沟通的不利因素,转移沟通中存在的困境,扩大沟通的正面效应,消除沟通的反面效应,以积极的环境促进沟通活动的有效性。
(一)加强平台建设,拓宽渠道
首先,建立可信赖的沟通环境,需要加强平台搭建,不能仅限于短信、电话。可以加强QQ群建设、班级主页、微博等平台建设,校园BBS论坛建设等,创造师生准分离状态下的学员可信赖的沟通环境。其次,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倡导“为了学员的一切,一切为了学员,一切为了学习”的服务精神,树立全方位为学员服务、解决问题及帮助困难的工作意识,让学员能够放心、认真地学习。第三,要了解学员,给学员充分的人文关怀。掌握学员基本的思想动态,了解学员的需要,特别是了解学员的入学动机,让学员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坚定学员的学习信心。成人学员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着个性化的基本特征,因而,要充分了解学员的家庭、教育背景、工作、社会阅历及人生观等实际情况,为进行思想引导工作打下基础,解决学员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勤于观察,善于捕捉与学员交流的机会,从学员的需示出发,选择沟通方式和内容,解决沟通中的“位差效应”,增强沟通过程中的人际情感[3]。还加强信息过滤,充分保证信息的正确性,避免信息失真。
(二)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
管理者是沟通活动的主导者、服务者、发起者、咨询者。管理活动是服务的过程,通过有效沟通管理者能够为被管理者的服务找出切入点,找到服务支撑点。管理的目的在于“出色的服务”。[4]辅导员是沟通活动的主导者,主导着被管理成员的沟通活动,其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有效沟通的效果。辅导员在沟通环境创设、沟通渠道选择、沟通方式应用、沟通意愿形成、沟通结果解决、沟通影响评价等方面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员的沟通反应。因此,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要熟悉并帮助学员认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目的和要求、教育教学环节及其规律特点、教学与学习模式,了解相关要求,使学员树立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学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辅导员还应参与、督促、检查学员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5]。总之,辅导员要总揽大局,为班级及学员的终身发展、班级及成员的近期及长远目标而服务,这样的沟通才会有益于班级发展、有益于学员自身的成长及终身的发展。
(三)转变角色,做学员的知心朋友
传统的辅导员只充当了管理者角色,更多的是以管理者的身份与学员进行相应的沟通。在成人高校的班级管理中,由于学员构成不同于普通高校,为了能够实现与学员的有效沟通,辅导员应转变角色,不仅仅是简单的管理者,而要从思想理念及行动上深入班级成员,和学员做知心朋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往往扮演着沟通发起者的角色,为了某一工作目的,向学员发起沟通请求。作为沟通发起者,若想在沟通中得到足够服务于沟通目的的沟通信息,辅导员为人忠诚度、个人魅力、做事风格、为学员服务的程度、在学员心目中的地位等因素关系重大。作为被沟通者,辅导员应做到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求必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要拒绝学员的沟通请求,不能敷衍学员的沟通诉求,学员的沟通请求可能涉及到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也许不是辅导员所需要的,但是辅导员应该接受学员的沟通请求,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成人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的沟通或沟通请求,其沟通的效果、形式、动机、方式、请求等存在差异。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辅导员,应当留意并记录不同成员的差异及相应的沟通方式,以便转变角色,做学员的知心朋友,根据学员的差异,选择与学员能进行有效沟通工作方式或沟通方式,积累有效经验,为以后的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四)加强反馈机制建设
在沟通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沟通反馈渠道的通畅性,建立健全沟通反馈机制。辅导员可以面对面的与学员进行深入交谈、临时会议、特定的座谈会或传统的书信等加强深入与学员的沟通,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学员,耐心倾听学员的心声,收集学员的反馈信息,减少信息的传递环节,将信息损耗、失真降至最低。还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通过QQ、飞信、E_mail、BBS、微博、微信等加强与学员的实时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沟通的实效性。辅导员只有增强沟通反馈意识,才会有意识地重视反馈,耐心倾听反馈信息,掌握学员对沟通内容的接受程度,以确定沟通是否成功、有效,然后作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使下一步的沟通更具针对性,也提高了学生参与沟通的积极性。只有完善沟通主体意识表达的通道,才能有效消解沟通途径不畅所带来的沟通障碍。
(五)建立有效沟通的长效机制
管理班级论文【第四篇】
笔者曾带过一个班级,学生是清一色的“外来工”子弟。在笔者坚持“爱而有度”的规则管理下,很快形成了班级凝聚力,班干部也在管理中树立了威信,形成同学自觉配合的良好氛围。比如,班长组织双人配合绣“十字绣”活动,即使是调皮的男孩子也能耐住性子绣这些“女孩们干的活”,没有人说三道四;班级自习时,教室里安安静静,教师在不在班都一样,真正做到了班级自主管理、学生自动自觉。在学校的各项评比特别是统考中,这个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项活动与城里孩子比也毫不逊色。正是当初严格的规则管理成就了现在的宽松自由。2012年,送走这届毕业生,笔者接管一个四年级班级。这个班绝大多数学生是城里孩子,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主张“快乐教育”的,有主张“狠抓成绩”的,对班级工作十分挑剔,却往往不配合学校的做法。就拿作业来说,学校布置的作业算是适量,大多数学生都能及时完成。家长中有人认为作业量多,有人认为作业量少,为此经常打电话给班主任,让教师无所适从。有的孩子回家就看电视,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却袒护孩子,向学校告状说:“作业太多了!”有的家长心疼孩子,竟模仿孩子的笔迹作业……各种行为让人哭笑不得。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定了一个“作业规则”:凡作业完成拖拉或马虎的同学,一旦被班干部检查出来,下午放学后就留在教室写作业,写完后才能回家。这一招果然奏效,马虎的同学认真起来了,拖拉的学生及时交了作业;偶尔被罚的同学,也能在半个小时内完成。班级小干部则通过检查别人作业、展示自己的优秀作业,逐渐树立了管理威信。在此过程中,几个作业完成“老大难”的同学暴露出来了,笔者就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分化瓦解:对作业根本不会做的学生,抽时间义务辅导,督促其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对少数几个态度不好的学生,主动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进度。坚持“查作业、留学生”一个星期,事情出现了波折。有的家长放学接不到孩子,在教室外等得心急,就开始发牢骚,还向校长投诉,刚刚确立起来的“作业规则”受到抵制,但笔者还是坚持了下来。家长管不了的笔者来管,家长没时间等就由笔者接学生回家辅导,管他饭吃,写完作业再送回家。这样坚持了一两次,家长深受感动,学生也不好意思到笔者家“吃饭”了,作业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二、“爱要分享”,开展多样化沟通活动
红军长征那么艰苦尚且有篝火晚会,可见集体精神生活的重要性。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光有规则和惩罚是不够的。只有拥有共同的精神生活,通过分享交流,才能增强群体的吸引力。所谓“你有苹果,我有梨,相互分享,多尝一种滋味”。因此,教师要着力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打造班级的凝聚力。首先,笔者针对城乡学生的群体类型差异,开展了“我心写我手、城乡大交流”的写作活动。写作主题有乡下人的有趣生活、听爸爸讲童年的趣事、我向往或体验过的农村生活、我听爸爸聊工作等。学生通过写作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亲情和乡情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城乡学生的交流。农村孩子写的“中秋节在田埂上玩‘火把’和‘打仗’,夏天用马尾巴做‘圈子’绑在长竹竿上套知了,用自制弓箭向天空发射‘火箭’……”激起了城里孩子的无限神往;城里孩子则用电子相册和自拍视频,带领农村同学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其次,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奇和爱探索的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节能减排环保行、社区资源调查等主题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组建了实地采访组、网络搜寻组、问卷调查组和影像报道组等不同的行动小组,在合作探究中经历共同的情感体验。此外,笔者还组织了大家一起跳长绳、相约攀登紫金山等群体娱乐休闲活动,让学生在共同的生活情境中,分享精神成长的乐趣,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再次,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笔者搜集了一些适合学生讨论的“道德两难问题”:(1)你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的爸爸妈妈总希望他考试每次都得100分,为此他很难过。你很同情他,但却无法帮助他。一次数学考试时,你偶然发现他竟然偷看了同桌的试卷。你会揭发他吗?(2)老师将班级中成绩最差的学生安排和你坐一桌,希望你能利用下课的时间多帮助帮助他,但你妈妈嘱咐你“下课时间很短,要上厕所、准备书,还要休息一会儿,这样才能上好下节课”,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帮助同桌还是做自己的事?通过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思辨讨论,有效唤醒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三、“爱要普世”,秉持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