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范文专业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42957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范文专业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一篇】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逐渐形成,出现了“经济一体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逐渐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它的形成对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文化的全球性互动。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1]。由此可见,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结果,它属于全人类,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文化又强烈地表现出每一个国家的特点。正是由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容,文化被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与个人享有,文化的兼容性使它在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着空前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则是伴随着政治、经济等人类的实践活动进行的。

1、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因此,实践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文化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实践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拓展,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从而使文化实现全球化传播,但文化全球化的更深层涵义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实践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文化模式等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建构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化在实践基础上建构的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例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渐融入中国政治、文化制度,并被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4]。因此,文化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在实践中实现它的新关系、新模式的构建。

2、文化全球化不是单一的文化运动,而是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和因素在内的一组进程。文化全球化不仅仅是文化的运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等都因此受到了影响。文化全球化不是一个人、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行动,而是全球各种资源与力量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实践中不断相互累积和互动的结果。

但是这种文化的全球互动不会从根本上消除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也不可能解决原有文化发展中的不平衡。在文化的全球互动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各个国家或民族因此而面临的机遇,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更需要做好应对这些方面的措施,促使本国的文化实现飞跃,从而完成本国文化的延续、整合与全球共享。

二、发展中国家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受到的影响。

“当科学技术将世界缩小后,各民族文化网外围的碰撞交融开始逐渐让步于文化网核心间的碰撞交融。在核心部分最初的交往、接触过程中,文明间的差异便显现出来,对于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确保自己的文化本质及文化传统不被同化,因而表现出排他意识,有时这种排他意识很强,如伊斯兰教旨主义在冷战后的兴起等”[5]。这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一种反应,但客观地讲,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与民族来讲,文化全球化则可能成为强势国家推行其国家意志的一个手段。

(一)积极影响。

1、文化全球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本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在文化全球化中,信息技术革命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广泛、迅速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而这些载体、工具和渠道恰恰是新技术最新应用的表现,它们在起传播作用的同时,也被其他国家学习和应用。发展中国家借鉴这些方式,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学习过程中逐渐与世界接轨。在借鉴发达国家或发展较快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在保留本国文化精髓的同时,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本国文化的创新,实现本国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例如,对发展中国家有着根本性影响的风俗、表演艺术、民族语言、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通过文化全球化,这些文化形式正摒弃或超越国界、民族的限制实现着民族与世界的“资源”共享,同样也是通过文化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些“积淀物”得到保护,从而使他们永久的被保留而不断地被传播。

2、文化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任何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时代局限性,一种文化的先进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在其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而成长起来的,现代历史已进入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文化,而新的先进的世界文化不可能是某一种纯而又纯的民族文化,而只能是多种文化的融合与互补。发展中国家凭借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互动使本国的“传统”与世界的“现代”进行有力的碰撞与融合,从而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秀文化独特价值的基础上,把先进的本国文化与先进的世界文化融会贯通起来,实现本国文化的现代化,从而推动本国现代经济的发展。

(二)消极影响。

1、文化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面临危机。

经济的全球化促使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与腾飞,但也使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面临被遗弃或消失,而文化全球化则使这一影响进一步加强。例如,在印度,由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存在几百年的古老的建筑被拆掉或是呈现出残垣断壁,但印度国家却对此表现出不自知;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风俗礼仪、民族语言等传统文化也在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逐渐被“时尚的、彰显国际风范的”文化形式所替代,其他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则可能在这一过程的影响下被改造,从而变换为具有“西方特质”的内容。而传统文化中一些精髓文化的逐渐改变对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是非常可怕的,从长远来看,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与强大也将会受到限制,所以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在饱尝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带来的“美味大餐”的同时,也一定要时刻注意随之带来的对本国及本民族文化的负面冲击。

2、文化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面临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面对文化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应时刻保持文化自觉性,一方面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另一方面也要继承和发扬本国的优秀文化,并积极学习和吸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化。只有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发展中国家才能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发展中国家要摆正态度,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到来,对于处在弱势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应当以怎样的态度迎接文化全球化对他们尤为重要。相对于发达国家,文化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更明显、更深刻,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国民价值观、生活方式、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致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把文化全球化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排斥与拒绝,甚至一些国家把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上升到国家生死、民族存亡的高度。文化全球化的确给一些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同时发展中国家也无法回避或忽视文化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机遇与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获得长足的发展与富强,必须要摆正态度,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文化全球化,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从而丰富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体系。

第二,发展中国家要以文化全球化为契机,在立足本国文化客观实际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本国文化的“扬弃”与“创新”。

1970年,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在其《文化战略》一书中指出:“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6]。因此,在二十一世纪,发展中国家在努力进行本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本国的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积淀,更是时代的产物。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应以此为契机,抓住这一时代赋予其的有利条件,丰富完善本国的文化内容,使其更好地为本国的现代文明服务。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处理文化全球化带来的矛盾时,如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尤其是要从本国的文化实情出发,本着各国文化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特点,取长补短、去劣存优,从而实现本国文化的“与时俱进”。

与此同时,对于本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发展中国家也要注意进行继承与发扬,尤其在与世界现代文化进行交流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迷失、不盲从,在发扬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吸收对本国有益的国外先进文化。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还要勇于抛弃落后于时代并阻碍本国发展的一些旧观念、旧传统,积极“解放思想”,实现本国文化的“优化整合”,从而为本国文化的创新开辟道路。张岱年先生曾说过:“真正的综合必是一个新的创造,所谓创造的综合,即不止于合二者之长而已,却更要根据两方之长加以新的发展,完全成一个新的事物”[7]。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的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在文化方面一定要时刻注意加强文化建设,努力实现本国文化的“扬弃”与“创新”。

综上所述,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也是必然的历史进程,它不会因为某个国家、某个民族的态度而放慢脚步或停止,相反,在当今信息大潮的作用下,文化的全球互动只会越来越剧烈。发展中国家只有从本国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有效资源,实现自身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融合,才能创造出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从而最终推进文化大潮朝着有利于全人类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吴树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7.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许悼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73.

[5]陈剑峰。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18.

[6][荷]m冯•皮尔森著,刘利圭译。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15.

[7]鲍宗豪。论文化全球[j]。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二篇】

艾孜买提5102049017。

摘要:“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无数珍贵的文化财富。众所周知,文化也是人类进化的产物,而文化本身也是不断的进化,不断地积累。回溯时间的长流,中国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就有了对于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的思考。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历史的进化,我们会发现早期的对历史的进化思想有着很多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其实说到进化思想,进化的思想并不是在19世纪末才如神兵天降般影响到中国的史学界的。早在千年之前的先秦及两汉时期,便已出现了朴素的、带有哲学思辨性的进化思想。

中国的史学自古便是极为发达的,早在上古三代时期,《易传》就充分肯定了事物变易是具有必然性的,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们在阐述各家思想的同时,也不时透露出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其中最为有名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亚圣”孟子,以及他提出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孟子提出了“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二元循环的,盛衰之世在循环之间又以五百年为单位交替向前变易,而且历史的推动力不是人民,不是生产力,也不是某些偶然事件,而是天降的圣人。

由于孟子在中国思想界的崇高地位,他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难以避免的影响到了后世的史家们。即使有史家希冀提出具有进化思想的理论,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的怪圈之中,但是在历史循环的每一个阶段内,也蕴藏着历史进化、变易、发展的趋势,二者可谓是矛盾的统一。如下是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最突出的几个史学思想。

首先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为载体的“五德终始说”。此说是一种解释王朝更替与历史变易的学说,包括两个解释系统。其一是由战国阴阳家邹衍创立的按照“土木金火水”相胜之序来解说自黄帝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二是西汉经学家刘歆创立的按照“木火土水金”相生之序来解说自伏羲以来的中国历史。两种说法都认为每一朝代都有它的一德,就好象每一个人都有属相一样。不同的是,前者认为一德克一德,一个朝代取代另外一个朝代是依靠“逆取”、“革新”,这就叫做“五行相胜”;而后者认为一德生一德,前朝将天授之大位“禅让”于后朝,五德彼此相生。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都是为了证明新朝代旧朝乃是承上天之意,是合理合法合乎统绪的。从中我们能看出“五德终始说”的提出者们在创建这一思想时,是带有一种朴素的进化思想的,前朝气数、德运已尽,故新朝携新生或新胜之“德”,已全新进化之姿态接受天命,登上历史舞台。但即使如此,“五德终始说”也还是难以跳出历史循环的怪圈,只是从孟子的二元循环变为了五元循环。

而汉初的史学、经学家们则将此类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及天人感应色彩的历史循环或进化思想继续发扬光大。

首当其冲的便是西汉经学大儒董仲舒及其“三统”说。董仲舒的史学思想无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易传》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他提出了“有道伐无道”之说,自夏以来是“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的一个相克相胜过程。但董仲舒的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还是“三统”说。“三统”说是一种肯定历史朝代必须按照黑、白、赤三统依次循环更替的学说,此学说认为凡是异姓王受命而王,都必须改正朔,由于正朔不同,物萌之时的颜色各异,也就有了黑、白、赤三色。三统说从其表述形式而言,无疑是一种历史循环论,其最强调的就是一个“复”字,但就其实际内涵而言则是进化的。首先,董仲舒的三统说是一种体现亲疏之义的尊崇新王之说,主张新王与上两代旧王并为一轮之三统,新王需存二王之后,且帝王愈远愈疏、愈近愈亲,这种尊新王思想,无疑是一种历史进化论。再者,与“三统”相对应的是忠、敬、文“三道”,此乃一朝之礼乐制度,三道的循环是以变革礼乐,对前朝礼乐制度进行损益为主要内容的,当然也是一种进化论。因此董氏的三统说是一种以循环为表、进化为里的史观。由于儒家及其发展形式——经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历史循环变易论一直占据着史学界的主流地位。

中国文化中展现出的早期的历史观其实就是“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科认为历史的变化经过3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历史变化经历了这个阶段以后,就会重新回复到原始时代,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历史观的进化,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也开始逐步融入世界,以进化论为主导思想的史学观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史学界,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文化思潮。为此奔走疾呼得最为卖力的当属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著作《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中,便开宗明义的宣称,“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而另一位思想巨匠严复则用妙笔生花的译作将西方进化论介绍至中国,除了最为有名的《天演论》外,严复翻译的另一部西方社会学著作《社会通诠》则明确展示了西方历史的“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的进化历史观。用形象的说法来描述进化历史观就是,历史是一条由野蛮到文明的“直尺”,尺上有诸多“刻度”,代表了历史进化的各个阶段,常见的“刻度”有“石刀期—铜刀期—铁刀期”、“渔猎—畜牧—耕桑”、“野蛮自由时代—贵族帝政时代—君权极盛时代—文明自由时代”。整个历史进化过程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代代嬗变而来的,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此数种时代,无论何国何族,皆循一定之天则而递进者也。”历史进化论思想可谓彻底改造或颠覆了过去中国史学界那种在循环与进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史学思想,进化论将过去可能是一个圆圈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拉直了,直线两端伸向无穷远。而持历史进化论观点的史学家们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便是历史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所谓“优”与“适”,并非是传统史家所谓的有道德的,恰恰相反,无道德的,甚至野蛮强势乃至无耻者才在进化之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只有且必须通过变法图存才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与强者为伍。不然,若只是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弱小悲凄,或者说是“占有道德的制高点”,便只能走向灭亡,而这一思想便为清末的一系列改革变法乃至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持。

或许当年达尔文在书桌前为自己的巨作《物种起源》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万没有料到,他的思想早在千年以前,便以一种朴素的形态影响着万里之外的一个古老的国度,他更不会想到的是,他的思想还未经过太久,便已在那古老神秘的国度掀起了思想乃至政治的滔天巨浪。我想,历史的趣味便在于此吧。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三篇】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作者主要说明了中国在此之中吸收到的有益部分,但我认为其有害部分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侵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入侵。不得不承认,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接触逐渐频繁,商品经济也越来越获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不在少数的中国青少年越来越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反正崇洋西方文化,甚至有不少人更多的看重物质、将自己物质化,导致中国文化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反正变成了现代社会下视为“傻”的东西,比如各种行业中都存在的潜规则,不赚昧心钱的商人反而会被同行嘲笑。

所以,对于外来文化,还是需要用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恶意输出,吸收其有益部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四篇】

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吗?但是,“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等等。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定义,但要用确切的话语,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和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我要多多学习多多探索,已求多中国文化概念有所了解和领悟。回顾过去,很庆幸选课的时候,坚持考了自己的兴趣课,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政法系。我曾经为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大学选修课的时候,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我受益良多。

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

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教材,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

于是,我们可以遨游在不同的朝代,感受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风貌,由此当朝掌权者的功过得失,我们可以略见一斑。

而这,完全归功于,在那段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出现的众多历史学家,丰富的历史典籍,完备的修史制度,以及良好的史学传统。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的确,中国古代史学是座瑰丽的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当我看到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一种高科技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的确是惊呆了。除了动态式地呈现画上的每一个场景,令我大开眼界的是,它还延续了某些场景的故事情节。例如,那个大船过桥的画面,在显示屏中,它不仅生动再现画中人的面部表情,而且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似乎就在眼前发生,让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觉。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原画中并没有夜景的部分,经过专家们对相关史书典籍的研究,他们呈现了汴京城丰富多彩的夜间生活!

也许,由于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我们享受了更多的。

外来先进文化的成果,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崇洋媚外。我始终觉得,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东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使国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地球村”中生存,并枝繁叶茂。

“尽信书不如无书”,“融”是创新式的融会贯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完美的人格特征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需要中国文化的氤氲化育。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工具,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我们与古人交流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给我们以无穷无尽的美的启迪和享受,成就斐然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对这片古老而又日日常新的国土心生敬意。

中国文化需要更新和建设,但决不能消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告一段落,但我还会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五篇】

在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概论作为开学必修的一门课程,是最基本的入门教材。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要认真思考、全面了解并掌握的知识很多,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开拓我们的眼界。在学习概论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本文将会就概论课程的学习心得进行阐述。

概论是一个既全面又通用的概念,它涉及到整个个学科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流程。不难看出,学习概论并不是只学某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而是通过对各种知识领域的系统介绍,从而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全面的学科思维方式。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最初被它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所吸引,从而感受到了概论课程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概论课程的知识结构。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概论课程的知识结构。它可以分为总论和各个部分。总论是基本概念的概述,包括科学方法、基本知识、学术流派等。而各个部分是指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与特定内容,如数学、物理、化学、心理学等。在这些不同的知识领域中,每一个部分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子课程来探讨。

第三段:概论课程的知识方法。

概论课程不仅对于学科知识结构的探讨很重要,而且还重视对于科学方法的介绍与体验。在学习概论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科学方法,包括实验、观察、归纳、演绎等等。而这些方法的学习不仅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能加强我们对科学的面向问题、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了解。

第四段:概论课程的思维模式。

在学习概论的课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总结概论思考的基本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从概念的角度、方法的角度和实践的角度等。通过这些思维模式的训练,我们可以培养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学术和生活中更加自如地解决各种问题。

第五段:总结。

总结起来,学习概论课程是学术道路上很重要的一步,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概论课程还帮助我们培养了自学的能力,让我们更加善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全面开拓我们的眼界,同时也让我们有更好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掌握。这些东西都会对我们的未来学术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六篇】

二00。

一、“文化”界说(板书内容)。

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

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2、狭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精神)。

1、目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

2、意义: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

3、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习文化典籍,考察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历史文物)(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各专业本科生,属公共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求:

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除课堂口头讲授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有条件时,学校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我们既要对它的来胧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因此要将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

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读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学生开出有关书目,必要时在课堂上加以导读。此外,中国文化的众多要素,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留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很有必要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遗址。

4、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贤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教学中,要在文化素质“内化”上下功夫,要在如何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上进行大胆探索,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前提下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重点。

本课程整部教材分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个部分。其中上、中、下三编共涉及十九章内容。绪论部分重点介绍较有影响的有关“文化”的概念,广义与狭义文化的内涵及外延。上编部分除介绍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外,重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纵向的了解。中编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和成就进行介绍,除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字和典籍、科学技术、教育、史学、宗教、伦理道德等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外,重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艺术。下编部分,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另一方面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向近代、现代的转变,着力探讨如何创新当代文化,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各章教学重点详见各章安排。

五、课时安排。

绪论全面提高文化素质2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第四章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6第五章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2第六章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4第七章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第八章第八章。

六、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中外文化辞典》周笃文主编199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4、《中国文化源流手册》庄福林、张瑞昌编著1990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5、《中国文化史》冯天瑜等编著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6、《中国通史》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哲学、大学语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大学美育、音乐鉴赏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与经济类专业课程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课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认识和把握文化问题思维方式上的基础,德育、美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经济类课程为学习本课程提供了众多材料。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加以提练和深化,提高文化修养。

本课程和以上课程又有明显的分工,本课程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获得的哲学及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门课程提供的材料,着重学习文化常识,提高文化素质。

八、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及建议。

可根据条件,适当安排1——2次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如参与文化艺术节,观赏演出,参观展览等),使课堂教学上的理论讲授通过学生的文化艺术实践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九、本课程在书面练习方面的要求。

1、每章课后布置思考题(详见每章所附思考题)。

2、主要作业形式:论文。一般安排三次,要求能把学习的有关内容与个人的见解结合起来,并有理论上的深度。

绪论(2学时)。

一、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涵义、源流、范畴,构成特点与地位。进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说法,明确“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2、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

3、明确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传统文化的主要对象。

三、教学效果。

1、对“文”、“化”字义的解释要从简。

2、可设计些适合课堂上问答的问题,如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等,以测试学生对有关文化问题的了解程度。

绪论一、一、文化的涵义:

当今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据统计已经有260多种。迄今为止,“文化”仍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实际上,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自身同样长久的历史,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文化史,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的。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现代科学研究,中国的“八卦”应该看作是逻辑数理的祖先,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计算方法就是借鉴了“八卦”的进位方法。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中的“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以上三个本义,最基本的是指改变、变化。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材第2页),其中“刚柔交错”四个字加括号,是今人高补的,原文空缺。这段文字是任何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的。这段文字说,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天文”,既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人文”,既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人伦社会规律的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中“文”与“化”分开使用,但整段文字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西方语言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但此时的文化主要指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自中世纪起,文化与今日的文化概念相当,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本义指精神文化,即人文——宗教文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精神和人文的指向,因此,各国对文化的理解稍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分享的“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范文专业8篇”,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教材上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教材3页)“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中国文化史断想》第17页)”。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并与之相对立的自然,也包括人类本身的各种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比如人脑具有自然属性与生理属性。人类运用发达的头脑,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创造了文化,也改善了人类本身。比如说,一块粘土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类烧制,并且绘上图案,成了彩陶,注入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劳动技能就成为彩陶文化。又如一个山洞,人类钻进去只是为了遮风避雨,繁衍后代,似乎这个山洞算不上有什么文化味。但一座建筑物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建筑人员的精心施工,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意境追求通过石头,木头和沙子体现出来了,那么这座建筑物就可称作体现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引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依照人化自然即是文化的概念,自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了文化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分支。比如企业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更有大量的实用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广告文化、绿色文化、传播文化、旅游文化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文化的分支,都不是我们学习和探讨的重点,充其量只是文化研究的素材。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是以文、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中国人智慧外化的结晶。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的和狭义两种。

(一)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关于“大文化”的结构与构成,最简单的是划分成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组成文化统一体。比如,建造宫殿,是先设计后建造的。设计建筑物时,表现为精神文化;当建成这一建筑时,表现为物质文化,同时这个建筑物体现了这个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工程,又是艺术。所以说,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影视先是实体,后是虚体,最终成为欺骗眼睛的艺术。

根据学者的研究。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教材第五页着重介绍的是四层说。四层说是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分层的。

(1)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大运会上有传统服饰表演,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如家族制度、婚姻制度、官吏制度、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科举制度也属制度文化层。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兄弟共妻、一夫多妻均属于制度文化层。新颁布的《婚姻法》、《户籍改革规定》也属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这是一类以民俗民风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如宋代至清代的聘礼,男方给女方送茶,用茶不能移植来寓意一女不嫁二夫。行为文化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约定俗成,并反复履行,如春节、五月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情人节。二是形式类型化、模式化。如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端五节包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三是时间上一代传一代。好的风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展开来,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已经扩展到中国年轻一代。当然,有些传统风俗是可以改变的,“移风易俗”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如开始于宋朝的妇女缠足的习惯,到了近代被彻底改变了。

(4)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心态文化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社会意识,可以再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暂时的,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如要求、愿望、情绪、风尚。如唐代以肥为美,魏晋时期以清瘦为美,古代诗词中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还有“环肥燕瘦”。社会意识形态则是多指经过社会科学家系统加工过的社会意识,并且经过物化形态,如书籍、绘画、书法、雕塑等固定下来,传播天下。比如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反映了宋末明初小市民的心态。

以上介绍的是大文化即广义文化的涵义以及大文化的体系或构成。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重要的是要掌握文化四层说,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但四层说也有交叉的情况,如建筑,既可归入物态层,可以居住,又可归入心态层,因为建筑有可供观赏的艺术的一面。

(二)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关于狭义文化的涵盖面和界说,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他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在汉语体系中,我们在前面所讲的文化的本意——以文教化,也属于小文化的范畴,在一般平民心目中,文化泛指一般的知识尤其是语言文字知识,某人有文化是指有一定的知识。实际上这种界定也属小文化的范畴。

我们正在学习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以小文化为主要论述范畴,也就是说主要讨论涉及精神领域的文化现象,主要论述文化结构四层次中的心态文化层,包括历史,文学,哲学,教育,戏剧,音乐,美术,书法,考古,科技,宗教。

需要强调的是,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研究精神文化现象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的基础和决定作用。在研究有关心态文化的问题时,不能忽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制约。比如,研究饮食文化,我们不能仅仅从心态角度分析食物如何美观,有观赏品味,我们的饮食文化是建立在满足食欲的基础之上的。总之,不能把小文化与大文化割裂开来,不能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割裂开来。

课堂交流:

古人怎样理解“文”和“化”(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人教化)。文化的本质:人化自然。

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国度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比如汉民族,藏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电影《红河谷》之所以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显示了藏民族文化的特征。

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在这个概念中,有如下几个要点:

其一,“中国”,其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上古时期的华夏族(即汉族自称),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心之国之意。秦汉之后,中国由分散状态逐渐朝着集中统一的状态迈进。元代中国疆域最辽阔,元代的中国版图曾一度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清代疆域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和俄罗斯的部分领土(属侵略行为,一般不提)建国后中国的疆域最终定位,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在地域范围上,以现有的雄鸡形为界。尽管北至蒙古,俄罗斯,南至越南,地跨欧亚,曾经在元明时一度属于中国,但我们在论述中国文化时,并不将这些区域划归中国。

其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中”意思是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国各民族都参与了建设中国文化的共同活动,都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蒙族开创了元代,满族创造了清帝国。其饮食,服装对汉族有很大影响。

其三,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9页),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三是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以上六个方面,既是中国文化民族与国度的特色,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暂且不提,从彩陶文化算起到现在,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积累。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今留存者仍是浩瀚如烟海。经过考古工作者,文物工作者以及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文化的精粹已吸引了数不胜数的世界人民,被称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殷墟三千年前的妇好墓、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湖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古代文化曾经达到的高度,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自豪。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我们的沉重包袱,如宗族观念既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又使得各家族间的矛盾冲冲,有些得势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缺乏竟争和冒险精神。

1、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祖国文化的过去和今天有一定的了解。更不用说从事某些专业的人,如旅游,财税,金融,贸经,企管等等,都应当把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因为各门知识互相渗透,相互交叉,文化知识的各个部分,都是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互相交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很难设想,一个缺乏中国文化起码知识的人,他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什么发展。假如中国土地上用的都是英文、吃的都是麦当劳,过的都是洋节,那么中国文化就消失了。

2、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现在全国的各类学校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类院校大面积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中国文化概论包含着德育,智育,美育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继承传统是我们每个人起码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化是我们的目的。1997年9月1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报告共分10个部分,其中第七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也就是说,报告中设专章讲“文化”建设,报告中说:“中国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显然,十五大报告要求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创造绚丽多彩的新文化。

3、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文素质。

多年以来,高等教育陷入了“智育第一”的误区,长期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状况在财经、政法、理工、农医院,尤其严重。

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所谓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教育不能忽视人文教育和文化教育。人可以说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人类世界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最基本特征。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人类创造了文化,创造了一个文化世界,又把人从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中分化出来,改变了人作为动物的属性变成了文化的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人的文化素质。也就是人的完善的人格。

中国古代教育是人文教育吗?

是。商朝时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四艺为主,周代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通过学习这些科目,其目的不仅是传授一些知识和技术,而主要是在于使学生懂得“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并且以“礼”、“乐”陶冶思想情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多年,他提倡的“文、行、忠、信”四教和“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突出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基本上一致“独尊儒术”,以陪养“儒士”为目标,“四书”“五经”被视为经典,仍延续了人文教育传统,所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人文教育,而不是科学技术教育。

在西方,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开始,直到19世纪中叶,一直突出了人文教育思想,他们教体操,重视发展健美的体格和柔美的动作;他们教演说技巧和雄辩术,也教哲学和政治学。同时非常重视文学和艺术教育。学生必须学习音乐、唱歌和朗诵诗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很重视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他们反对教育中的狭隘的实用主义,认为只知道寻找效用和功利的人,是在品格上有残疾的人。学生必须学习绘画和音乐等艺术知识,才能发展品格,使人生完美。

从中世纪到19世纪中叶,西方的教育一直是人文教育。其中在人文教育方面最有成就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倡导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宣扬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要求发展人的个性,包括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在教育方面他们提出以发展人格、个性为主要任务,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意大利最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是维多里诺,他要求教师以爱的情感去教育学生。他自己也因而被称为“仁爱之父”。德国最重要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提出了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整个教育过程都应当富有美感。

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发生了大变化,为了适应工业革命需要,开始重视科学技术教育,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削弱了人文教育。也是在19世纪中叶,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由古典、文科为主转向实用技术训练和专业教育,并创办了专门的工学院和理工学院。英美高等教育的这种变化,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我国自恢复高考,特别是八十代末,各大学也已大量转向实用主义教育,削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倾向极为盛行。北大不如清华。

削弱和取消人文教育,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等专业教育有那些危险呢?

第一,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下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修养的教育,会加剧人的心理失衡。有些现代青年由于人文素质差。常处于矛盾和困惑之中。他们有自我奋斗的愿望,但缺乏人生理想;渴望成才,但自身素质不足;崇尚自我实现,但无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美,爱美,但又常常美丑不分。有些大学生只懂技术,没有文化品位。因而常常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甚至理性丧失,灵魂堕落,作出不道德的事情。比如第一次计算机病毒就是美国的一位大学生想显示自己,而编了病毒软件而造成的。广州大学的一位学生也作过此类的事情。

第二、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科学主义泛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消极的适应关系。如果人们只知道向自然索取,毫无节制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也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例如,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等等,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越来越严重。中国的先哲强调“天人合一”。借鉴古人的观念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另外,科学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符相承,缺乏人文内涵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如人们在原子能,生物工程,外层空间探测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新技术的发展破坏了人际关系。比如有高效率的机器和电脑,人们就业更加艰难了;有了电话等通讯设备,人们面对面的接触少了。另外科隆技术应该受到人类道德的约束;农业科技的应用不要把我们的蔬菜搞得毫无滋味,而且有害健康;香菜象芹菜,西红柿红得无滋味,我们不是反对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是想说明,搞科学技术不能以牺牲人文精神为代价。不管我们是从事什么专业的,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要使科学文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一致,不断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大学美育》等课程,其意义就在于加强人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使我们在更广阔的领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道德精神,审美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199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类院校都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

第三,有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底蕴,促进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

其一,传统文化可以也应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文化资产和文化资本。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是旅游文化产业重要的文化资本。也是商业,广告等知识产业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本。这是常识,就看我们会不会利用。唐山丰润出的曹雪芹家酒,就是在考证曹雪芹祖籍在唐山一带而开发的曹雪芹家酒。

其二,历史传统文化是塑造区域文化气质的重要基地。发掘,利用当地最辉煌的历史文化,对于扩大当地知名度,吸引外地客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发掘利用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经济经营活动注入价值巨大的文化资产。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感召力,而且能够直接促进商标、广告、包装等文化资产的迅速增值,同时提高经济领域的文化资产意识。

我们应当看到,河北并不缺少文化资源,缺乏的是河北人利用当地文化振兴区域经济的意识。

以上观点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关于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第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历史梳理就是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按时代先后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梳理,对每一门类知识的来胧去脉。有一个轮廓的了解。历史梳理就是纵向梳理,逻辑分析则是横向梳理,要求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比如中国文化的几个棱面:语言文字和典籍,科技,哲学,教育,史学,传统伦理道德,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文学,额对,音韵,诗律,绘画,书法,碑刻,京剧艺术,园林艺术,石窟艺术,古代建筑艺术),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应当是学习的重点。比较生僻的文化门类,如瓷器,青铜器,也应有意识的有所接触。总之,要善于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进行分析和归纳、梳理。

第二,典籍研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把研习阅读优秀典籍作为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比如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你应当研读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研究中国古代史学,你应当阅读流传后世的优秀经典。除了阅读书籍以外,学习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进行社会考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出门旅游。因为中国文化中很大的一块是实体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体。比如我们在旅游中国名胜古迹的同时,观赏了古代的宫殿、寺庙、塔刹、亭台、楼阁、牌坊、华表,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熏陶。春节期间,西安50多名大学生骑车年30到北京。这种观察只能在出门旅游,社会考察中才能获得,仅仅通过看教材是不能有深切感受的。即使你没有机会和能力出门旅游进行社会考察,也应当注意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的有关知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关注介绍中国文化的有关内容。总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是:

1、研习典籍。

2、考察名胜古迹。

3、文化遗址4历史文物。

第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因为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精湛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肯定一切,把传统文化当作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开拓创新。

思考题:

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

*

3、什么是中国文化?它包括那些基本内容?(9页)。

4、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什么时期的文化?

5、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怎么才能学好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历史地理环境。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收,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延续和多样性有何影响。

三、教学效果。

1、介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时,可引导学生对以往学过以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以及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可展开讨论。

3、地理环境就是生态环境,应探讨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板书内容)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疆域、政区。

(1)疆域:西汉、唐、元、清、疆域超过“雄鸡式”、960万平方公里。

(2)政区:商周——分封制,秦汉——郡县制,东汉——州、郡、县二级制,元——行省制度,明——省府县,清——省府县,近代——省、道、县,现代——省、市、县。

2、民族、人口:

(1)民族: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总称。华夏族指汉族。(2)人口:特点是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频繁。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气候(教材23页)。

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国土的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二是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刮北风,夏季多刮南风,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三是大陆气候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差较大。以上三点是中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总的来看,有史以来没有实质性变化。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变化的,最明显的体现在温度与湿度两个方面,比如温度的变化:从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清代),我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受厄尔吉诺现象影响,中国的气温也迅速上升,如今,青藏高原上千年的冰山开始融化。

再比如湿度的变化:距今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至两千五百年前较湿润,洪水频繁,这从古代史书记载可以看到,古代受人尊敬的英雄,都是治水有功的人。到了近五百年,我国的旱灾多于水灾。北方尤其明显,而南方的水灾更加频繁,这实际上与气温变暖、冰山融化有关。

另外,人口急剧增长,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都与气候的变化有关系,甚至连治世和乱世也与气候的变迁有关,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等等都与当时的气候宜人、风调雨顺有关。

中国特定的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我国古代以农立国,节气文化是适应农业需要而很早就发展起来的。“春争日,夏争时”,农民们世世代代就像打仗一样按24节气种地。否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连收成都成了问题。24节气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最喜欢过节是仡佬族。仡佬族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三月初三婆王节,各村寨都要祭祀;四月初八牛节,这天要让辛劳一年的牛休息;五月初五端午节,大家拾低船巡航,田间驱虫,以保丰收;八月十五是后生节,青年男女“走坡”社交搞对象。最热闹的是依饭节。依饭节在每年立冬以后的吉日,人们从清晨开始便鼓声咚咚,歌声不断。人们抬着猪羊到伺庙中祭祖,祈求人畜平安。白天耍狮舞龙,晚上燃起火把看戏。可见,仡佬族的节日与节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中医学把外感病邪分为“风寒湿热燥火”。俗称“六淫”,大部分与气候有关。南京中医学院老教授干祖望说:“欲知《黄帝内经》之精华,一半在气候。“没有中国特殊气候,也就不会诞生中医学,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灸,针灸的取穴和针探深度也都和四季有关。不同的季节应取不同的穴位,针探的深度也不一致。中药的使用也分季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有1篇“四时用药例”,说明用药也要讲究季节。《黄帝内经》中指出:在各季节中要分别加温热甘酸和苦寒之药,以顺四时气候而养天和之气。

三是诗词与气候。请大家举出与气候季节有关的诗句。

我国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鲜明的四季影响到诗人的日常生活,创作环境和灵感。于是,古诗中有大量的咏怀四季的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都是咏春的。在四季中诗人们对气候体会最深的要数夏季的炎热。杜甫遇到酷热天气就会:束带发狂欲大叫,恨不得“安得赤脚踏层冰”。王维在《苦热》一诗中,热得想到大气层之外去凉快凉快:“思出宇宙外,矿然在寥廓。”还有展示暮秋景物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出自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王实甫的《西厢记》。总之,正是四季分明的气候造成了咏怀四季的美妙诗句。

谁能举出气候对其他文化方面的影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2、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创造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实体文化,总结说来,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特别是魏晋以后,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在文学界形成了山水诗派,在绘画界有山水画派。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诗歌、和绘画,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也就是说,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二、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诸多方面,其中,对文化影响较大的是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一)疆域、政区。

疆域(重点了解各朝代的疆界变化,有哪几个朝代的疆域比现在的大,西汉、唐、元、清)。

(1)夏朝:夏代始于公元前1300年。中国古代的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当时的华夏族同蛮、夷、狄等不同族类经过长期的交往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体“华夏族”。华夏族分为几个不同的部落,这些不同的部落集团先是生息在黄河及其支流一带,后来发展到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等广大地区,建立了持续600多年的夏朝。夏朝的疆域,以黄河、长江为主,以今河南西部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始于商朝。其疆域与夏朝相似。商朝的文化非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文字。最大的成就就是甲骨文,仅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十多万块甲骨上,已发现的单字就有5000个。

(3)周朝: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延续了800多年的周朝。周文王姬昌用姜子牙治理国政,国运昌盛。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东周建都洛邑。其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东大部。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

(4)春秋战国:从东周开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500多年,习惯上称春秋战国。在此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锋“百家争鸣”的现象。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赢政建立起来的。秦王朝立国仅15年,它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秦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兵马俑”和“阿房宫”成为历史的见证。

(6)汉朝: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先后统治达214年,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越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7)唐朝:唐帝国是一个空前强盛的封建帝国,唐朝全盛时,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北界包括今俄罗斯的一部分,南界包括越南北部,西界包括乌滋别克斯坦的咸湖,号称唐大帝国。唐以后至宋代中国的疆域有所缩减。唐大帝国的文化十分繁荣,主要成就是艺术。

(8)元帝国,是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疆域辽阔,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学比较发达。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宏篇巨著。

(9)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公里的土地。这种疆域基本上与当今的疆域相似。(最新测算表明,中国的实际面积是一千万平方公里)。1840年鸦片战争后、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33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9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些使中国人民遭受屈辱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大片领土沦为殖民地。

总的来看,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唐代、元代、清代几个朝代的疆域都超过了中国当今的“雄鸡式”疆域。

今天我们一般都认为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随着香港、澳门(1999/12/20)的回归,我们的国土面积可能在1000万平方公里之上。目前中国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政区。

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此属于人文地理环境范畴。研究政区应当探讨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机构组织及权利分配。

(1)商周: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制度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时代。相传夏朝开始按地区划分居民,史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究竟哪九州,无从查考(因无文字记载)。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西周实行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各封国尊周王为天下共王,承担守疆土,卫王室,纳贡税的义务,诸侯在封国之内,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权,兼可分封下属为卿大夫。春秋时期,列国兵争,晋、楚、秦等在边地先后设立县和郡,至战国,郡县两级制,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总的来看,第一个时期,商周时期是地方分权的分封制。县以下置乡、亭、里等基层政权组织。郡、县两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实行年终考核,依任职情况决定升降留免(类似于今天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长安及附近地区实行郡县制,长官有太守和都尉。其余地区是分封制。同姓子弟分封为王,功臣和亲属外戚分封为列侯。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封地分割缩小,治民之权被取消,王国变成和郡一样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另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郡,每州由皇帝派刺史一人监察郡国。东汉取消郡尉,固定刺史为州级长官,地方行政机构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但一个州所管的郡县越来越少。总的来看,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4)隋唐:恢复郡县两级制。隋初取消郡,只存州、县;隋末改州为郡,实行军政分权。唐代再改郡为州,州有剌史,县有县令。并分立“道”(镇),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这就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另外,唐在边疆设节度使,集数州的军事、财政、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逐渐膨胀。“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遍设到内地。实际上节度使就是方镇,或称道。

总的来看,隋唐基本上是郡、县二级制,唐代后期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域制度。各地设置府、州、军、监(州级单位),其下辖县。其行政长官由京官带原衔出任,简称“知府”、“知州”、“知县”。府县之上,设“路”为监察区,路设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总称监司,分掌军事、财政、刑狱等职。这样一来,宋朝就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6)元朝:由于疆域辽阔,确立了行省制度。全国除了西藏归宣政院外。其余地方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长官有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等。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7)明:明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省,现行的省由此开始)。每省设左右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事,合称“三司”。三司互不相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机构。省下设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府里的长官为知府,县里的长官为知县。

明朝:省、府、县。

(8)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府、县三级。全国划分为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内外蒙古旗盟。省里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一省或数省设一总督,各省均设巡抚。省下设府,距京城250里设一府“府见府,250”,北京至保定250里,故设保定府,保定府距正定(真定)府250,故设正定府。府长官为知府。府下设县,县里的长官为知县。另外历代在少数地区设过特殊机构。

(9)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行省、县二级制。但在30年代又在省和县之间设立了行政监察专员。

(10)现代:1949年建国后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地(包括自治州、盟)县(包括自治县、旗、自治旗)。1986年开始废除地区,专区,实行市管县。因此形成了省、市(不包括县级市)县三级制。我国现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重庆市)。

(二)民族、人口。

(1)民族:

谈到民族,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现有56个民族。

其次要明确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从夏朝到秦汉时期,当华夏族,苗瑶族、百越族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疆。比如,东北部和北部的东胡、乌桓、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及华北北部的广大地区;西域的乌孙、月氏、龟滋等民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百越各民族开发了今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等地。

再次,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各民族互相接近和融合,共同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前,汉族的前身华夏各族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主体民族。以后随着自身的扩张、迁移和其它民族的迁入,汉族融合了其它民族。汉族在数量上高居首位,在经济文化上保持着总体上的优势,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大多数朝代是汉族统治的多民族国家。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上,非汉族建立的政权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发展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佛古伦吞下红色种子不久,便生了一个男孩,姓爱新觉罗,叫布库里雍顺。他就是传说中满族人的祖先。正是他的后代建立了大清帝国。1644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清帝国。满族人的语言大师不少,曹雪芹著有《红楼梦》,老舍著有《骆驼祥子》等。

总之,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2)人口: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七篇】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之国,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论这门课程,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认识到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更是人类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将从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其核心价值观、传统思想、艺术形式以及对当代世界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渐进、变革、传承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从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创世,到中国古代经典的《尚书》、《诗经》、《春秋》等,再到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文化从最早的原始信仰和祭祀进化为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发展到现代的人文思潮和多元文化。这种渐进的历史发展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其次,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这些价值观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石,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仁者爱人,义者以正义为准则,礼者尊重他人,智者明辨是非,信者守信任行。这些核心价值观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国人道德伦理的基础。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家庭观念等方面都受到了这些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影响。

另外,中国文化的传统思想体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等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儒家思想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伦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墨家思想则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和平与公正。这些传统思想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风貌,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指导和价值追求。

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充满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笔触和线条展现了文字的韵味和美感。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表达,以山水、花鸟等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中国音乐以其独特的音律和乐器,传递着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

最后,中国文化对当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国的古代思想、科技和艺术等方面对全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中国的马家窑瓷器、唐三彩、丝绸之路等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中国的传统医学、太极拳、功夫等也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符号。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真实形象。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论这门课程,我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核心价值观、传统思想、艺术形式以及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的文化底蕴是独特而丰富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并将继续学习和传承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八篇】

班级:人文院旅游092班姓名:朱颖学号:22209212在上大学之前,中国文化从来没有被专门独立开来,作为一门课程来由老师讲授。对于中国文化的概念,我一直很模糊,对其了解也很狭隘,最多也就是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一些皮毛。比如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等等。但我们去了解这些,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去学习它们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是出于热爱,或是以想要达到一个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目的去学习,因而对它们的内涵并不是真正了解。

而这学期,通过把中国文化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来讲,我才真正有机会了解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上,听老师讲的最多,最为深刻的就是儒道佛思想。虽说曾学过一点,但由于自己认识的肤浅,对于这些传统文化都有一些误解和不解。好在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对于中国文化或多或少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对于儒家思想,可能是三个当中我们了解最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一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提倡仁爱精神,认为人性是善的,因而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在儒家思想中,我接触的最少的就是中庸原则,但通过学习之后,我比较欣赏的也是这一原则。中庸是执两而用中,是和而不同,它要求我们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牢牢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此外,它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状态。

在课间,老师经常会放一些很美、很好听的音乐,老师非常提倡乐教,所放的音乐也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对此我也很赞同。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乐教,能给我们美的享受,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使心灵得到安宁、平静。

预它、改变它。这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极富启示意义的。

于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佛家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众生皆是佛,或者说有佛性。佛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既深且广:印度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产生很大的刺激和提升作用,使宗教的超越信仰开始补充、校正、融入以世俗主义为核心的本土传统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大量佛家名相与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语汇,融入我们日常用语,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方式,比如:世界、实际、相对、绝对、觉悟、因缘、方便、解脱、彼岸、净土、平等、众生、现行、知识、唯心、慈悲、刹那、劫难,还有:口头禅、三生有幸、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六根清净、、花花世界、想入非非、一丝不挂、大千世界,等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学佛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和明确的“断恶修善,成佛作祖”,希望成佛以后救度苦难的众生,让众生摆脱轮回,成佛正果,破迷开悟。佛家思想中因果报应、灵魂转世的信仰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善恶皆有报、一切皆缘分、随缘放下等等。尤其是上节课的舍利子、佛骨给我很深的感慨。达摩祖师修炼那么久,修成正果,最后留下的是令世人赞叹无比的舍利子,那该是多高的境界啊。陆老师举得那么多例子,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佛的境界,一个值得我们去努力靠近、努力追求的境界。

对于这三种文化,各自有各自的内涵与精髓,有其深远意义与影响,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很可悲的是,我们看到当今社会上存在许多不良、丑恶现象,说的严重点就是——以变态无耻为时尚。从好多事件都可以看出来,这个社会的某些方面已经畸形、变态。比如: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连续多起杀害幼儿园儿童事件等等。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一颗不被世俗的浑浊污染的心。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也仅仅是一个起点而已,要想真正深入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我们还需继续努力。陆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我们端正态度,用心学习,我们会更进一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54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