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样例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考语文文言文样例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一篇】
文言文阅读必考翻译,这是考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题目。以下是百分网网友搜索分享的“高考语文文言文样例8篇”,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 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 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 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二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以下是百分网网友搜索分享的“高考语文文言文样例8篇”,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俱,惊慌。形容词。“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副词。“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距:同“拒”;把守。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遭遇。动词。“‘离骚’者,犹离忧也。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动词。“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动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悦”;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
竦: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汤:同“烫”:用热水焐。动词。“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奄:同“晻”;日无光。形容词。“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通“履”;满足。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要:同“邀”;;邀请。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阴:通“荫”;绿荫。名词。“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再。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
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支:通“肢”;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著:同“着”,穿。动词。“著我旧时裳。”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名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三篇】
3、多上类似于教育类的相关教育网站,下载名校试卷,各地复习诊断试卷等,熟悉知识点与考试技巧。
7、没事的时候多参加一些成语接龙等的游戏;。
8、每天早上起来,哪怕是走走路,新鲜的空气也会让你的思想生活更加丰富;。
10、尽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非主流词汇。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四篇】
要给文言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弄通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2.借古代文化常识断句。
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如为下面一段文言断句: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史记·留侯世家》)。
这段文言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如能借助这些常识来断句,当自得其便了。
3.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断句。
文言中常有对偶句、互文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
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4.根据前后相承关系断句。
文言文多写得紧凑严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如《师说》中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师”与“师”就是前后相承的,这之间就可断句。
5.根据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关系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如《谋攻》的最后一段:“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显然是总说分承的.写法了。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比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显然是分说总承的写法了。
6.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
有的文言文是韵文,韵文有一定的用韵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断句,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7.借助对话的标志断句。
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字,根据这些有标志的词去断句,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8.根据反复结构断句。
文言文中常有些反复的句子结构,根据这个特点去断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扁鹊见蔡桓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章就有很多反复句。
文言行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如句首就常用如下语气助词:
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借助这些文言虚词,就可帮助断句。
10.借助误法结构断句。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科”、“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五篇】
清晰有效的答题思路从何而来?从文章中来。考场答题有三大错误思路:一是阅读没有明确的目的,二是通读后才依次做题,三是脱离原文就题论题。这样既浪费时间,也容易出错。其实,文言文答题最为重要的思路是,每道题都应放在原文中去做。所以,读懂文章是关键。在读原文前可先浏览“对原文概括和分析”一题,这样能大致了解文意。同时要注意读文章和做试题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把读的重点与试题常见的命题点统一起来。
读原文时,若为传记,要以事件为序勾画层次,尤其是当所给文言文是一大段时,更应如此;若为议论文,要勾画论述的层次;若为游记,要以时间或游踪为序勾画层次。这有助于快速找到“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一题所对应的语境。
读原文时,若为传记,要强烈关注事情的结果;若为议论文,要关注文章的中心问题、作者的观点、论证的方法,以及问题的原因等;若为游记,则要关注写作的目的、抒发的感情等。这有助于完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一题,因为这些要点是该题的一大命题方式。
试题李疑……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北京卷)。
分析原文“不取其报”指的是李疑不要她的回报。
试题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20浙江卷)。
分析原因错误。原文“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说的是因文风改变而遭毁誉。
读原文时,若为传记,要注意出现了不止一个人物的地方,一定要理清其关系,理解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所指的对象;若为议论文,则一定要理清是作者的观点,还是别人的看法;若为游记,则一定要理清所写之景在何处这一细节。这有助于完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一题,因为这些要点也是该题的另外一大命题方式。
试题王桢……,济阳公……,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年重庆卷)。
分析由原文可知,“获赠于朝”的主语是王桢。
试题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2012年福建卷)。
分析由原文看,该“巨石”是作者登顶时所见,而非在潮音岩。
此外,2012年的江苏卷、全国新课标卷均有题属此类错误。
读文章时,强烈关注加点词语,结合语境与试题进行判断。
错因之一:脱离语境“以今释古”
试题景淳竟死。竟:居然。(2012年北京卷)。
分析“竟”在文中应解释为“最终”。
另外,2012年的辽宁卷(“横”:强行)湖南卷(“劫”:劫持)、江西卷(“劳”:烦劳)、全国大纲卷(“冒”:贸然)等都同此。
错因之二:词性错误。
试题躬履途泥,率先期门。躬:弯腰。(2012年山东卷)。
分析在语境中“躬”是副词,“亲自”。另外“履”名词作动词,为“行走”义。
另外,2012年福建卷(履苍莽中。履:鞋子)也属此类错误。
最难判断的错误解释恰恰需要结合所处语境才能下结论。而此种方式能真正考查考生的能力,故理应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须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试题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分析以“失职”来释“阙”,句意虽通,但文意难通。“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若理解为“失职”,则下文一般应说“查究”“惩处”等,但下文说的是萧燧因没有担任县官的资历,而最终被授予左司谏。其实,“阙”为“空缺”义。“以前,察官一职空缺,朝臣大多属意于萧燧,但因他没有担任县官的资历,而最终被授予左司谏。”
另外,2012年的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四川卷、重庆卷等均有题为此思路。
读文章时,强烈关注画线句,结合语境直接完成后面的翻译题。
做好文言文翻译题,一要树立文言意识,强烈关注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特殊现象;二要树立原文意识,因为句子的翻译,不仅要通句意,更要通文意,尤其是句中的难点词语的解释,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三要注意多音字和断句两个细节;四要明确得分点。
试题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该题难度较大,首先“路”为宋代行政区划名。其次,只有贯通文意才可落实句意。
(萧燧)出知严州,……移知婺州,……婺与严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分析由语境可知,“东西”实指“严州”和“婺州”两地,“与”则照应“常平司请移粟于严”,即“给粮食”,而“旧治”则指自己原先任职之地“严州”。“坐视”即为“坐视不管”。因此应译为“严州和婺州属于不同的路(或“不属同路”),本来不应当给粮食,但是我怎么忍心对自己原先任职的地方坐视不管呢?”
以上就是读与答有机统一的五个方面,文章的其他内容通大意即可。以此思路,在读完一遍之后,就应该完成对实词(或虚词)的解释以及文言文翻译试题,最好的还可直接完成“对原文概括和分析”这一难题。
文言文阅读考场答题与平时答题有明显不同。在平时,准确答题仅仅是一个简单要求,其重点是通过做题,强化文言知识的积累,而考场答题则要求快速准确答题,轻松得分,这就需要有一个清晰有效的答题思路。
清晰有效的答题思路从何而来?从文章中来。考场答题有三大错误思路:一是阅读没有明确的目的,二是通读后才依次做题,三是脱离原文就题论题。这样既浪费时间,也容易出错。其实,文言文答题最为重要的思路是,每道题都应放在原文中去做。所以,读懂文章是关键。在读原文前可先浏览“对原文概括和分析”一题,这样能大致了解文意。同时要注意读文章和做试题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把读的重点与试题常见的命题点统一起来。
读原文时,若为传记,要以事件为序勾画层次,尤其是当所给文言文是一大段时,更应如此;若为议论文,要勾画论述的'层次;若为游记,要以时间或游踪为序勾画层次。这有助于快速找到“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一题所对应的语境。
读原文时,若为传记,要强烈关注事情的结果;若为议论文,要关注文章的中心问题、作者的观点、论证的方法,以及问题的原因等;若为游记,则要关注写作的目的、抒发的感情等。这有助于完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一题,因为这些要点是该题的一大命题方式。
试题李疑……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2012年北京卷)。
分析原文“不取其报”指的是李疑不要她的回报。
试题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2012年浙江卷)。
分析原因错误。原文“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说的是因文风改变而遭毁誉。
髶读原文时,若为传记,要注意出现了不止一个人物的地方,一定要理清其关系,理解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所指的对象;若为议论文,则一定要理清是作者的观点,还是别人的看法;若为游记,则一定要理清所写之景在何处这一细节。这有助于完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一题,因为这些要点也是该题的另外一大命题方式。
试题王桢……,济阳公……,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2012年重庆卷)。
分析由原文可知,“获赠于朝”的主语是王桢。
试题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2012年福建卷)。
分析由原文看,该“巨石”是作者登顶时所见,而非在潮音岩。
此外,2012年的江苏卷、全国新课标卷均有题属此类错误。
读文章时,强烈关注加点词语,结合语境与试题进行判断。
错因之一:脱离语境“以今释古”
试题景淳竟死。竟:居然。(2012年北京卷)。
分析“竟”在文中应解释为“最终”。
另外,2012年的辽宁卷(“横”:强行)湖南卷(“劫”:劫持)、江西卷(“劳”:烦劳)、全国大纲卷(“冒”:贸然)等都同此。
错因之二:词性错误。
试题躬履途泥,率先期门。躬:弯腰。(2012年山东卷)。
分析在语境中“躬”是副词,“亲自”。另外“履”名词作动词,为“行走”义。
另外,2012年福建卷(履苍莽中。履:鞋子)也属此类错误。
最难判断的错误解释恰恰需要结合所处语境才能下结论。而此种方式能真正考查考生的能力,故理应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须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试题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分析以“失职”来释“阙”,句意虽通,但文意难通。“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若理解为“失职”,则下文一般应说“查究”“惩处”等,但下文说的是萧燧因没有担任县官的资历,而最终被授予左司谏。其实,“阙”为“空缺”义。“以前,察官一职空缺,朝臣大多属意于萧燧,但因他没有担任县官的资历,而最终被授予左司谏。”
另外,2012年的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四川卷、重庆卷等均有题为此思路。
读文章时,强烈关注画线句,结合语境直接完成后面的翻译题。
做好文言文翻译题,一要树立文言意识,强烈关注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特殊现象;二要树立原文意识,因为句子的翻译,不仅要通句意,更要通文意,尤其是句中的难点词语的解释,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三要注意多音字和断句两个细节;四要明确得分点。
试题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该题难度较大,首先“路”为宋代行政区划名。其次,只有贯通文意才可落实句意。
(萧燧)出知严州,……移知婺州,……婺与严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分析由语境可知,“东西”实指“严州”和“婺州”两地,“与”则照应“常平司请移粟于严”,即“给粮食”,而“旧治”则指自己原先任职之地“严州”。“坐视”即为“坐视不管”。因此应译为“严州和婺州属于不同的路(或“不属同路”),本来不应当给粮食,但是我怎么忍心对自己原先任职的地方坐视不管呢?”
以上就是读与答有机统一的五个方面,文章的其他内容通大意即可。以此思路,在读完一遍之后,就应该完成对实词(或虚词)的解释以及文言文翻译试题,最好的还可直接完成“对原文概括和分析”这一难题。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六篇】
对于这一方面的复习,除了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加大对一些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识记之外,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推断实词的解题技法。
(一)语境推断。
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的是“南迫洛阳”一句中“迫”字的含义。审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又如2005年重庆高考(课程)试题中考查“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中“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二)巧借字形。
中国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中“牧”的含义。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又如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甲卷要求解释“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这其中涉及对一个“籴”字的考查,而这个字对于大多数的考生而言都比较陌生。如果观察这个字的字形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由“入”字和“米”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孔雀东南飞》)。
屈平既绌(黜)(《屈原列传》)。
召有司案图。(按)(《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迁移联想。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从而对这些实词作出正确的援引解释。
如2006年四川高考试题考查“环堵之中”的“堵”的含义,联想到高中语文课文《促织》中有“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的句子,这里的“堵”,就是“墙”的意思。推断出所给选项“院子”的说法显然有误。
如2005年北京高考试题考查“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一句中“诛”字的含义,我们就可以联想到成语“口诛笔伐”中的“诛”是“讨伐、谴责”的意思,这样就不难推断出题干所说的“杀掉”是错误的。
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要求解释“使老弱女子乘城”中“乘”的含义,联系高中课本第三册中《氓》一文中“乘彼?垣,以望复关”一句,这里的“乘”字应理解为“登上”,从而排除“巡视”这一错误选项。
(四)语法求解。
所谓语法求解,即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识,通过判断其词性的方法对所给选项进行推断排除。
如2006年安徽高考试题中“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一句中,考查“资”的含义,由语法结构可以看出“资生”一词应为动宾结构,“生”应为“资”的宾语,故这里解释为“资财”显然有误,应理解为“凭借、获取,本文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又如:2005年浙江高考试题“庭除甚芜。除:废弃”。从句子结构形式看“庭除”是句子的主语,从而推断“除”是名词,解释为“废弃”显然有误。联系《苏武传》可知“除”是“台阶”的意思。
又如2004年湖北高考试题中考查“昌期少年,不闲吏事”一句中“闲”字的含义,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句主语是“昌期”,后边有宾语是“吏事”,根据语法可以推断“闲”应该是一个动词,由此初步推断“空闲”这种解释有误,这里应理解为通假字,通“娴”,是熟悉的意思。
(五)妙用修辞。
在古汉语中常常会出现“互文见义”、“同义词复用”等文言现象,故而我们可以依据这一特征,借助已知实词的含义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
如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中要求解释“顽鲁者亦当矜怜”中“顽鲁”一词的含义,我们可以参照原文,找到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贤俊者自可赏爱”,从而可得出“顽鲁”是相对“贤俊”而言的,即“才德不出众,愚昧蠢笨”之意,而非“顽皮”、“固执”抑或“鲁莽”。
(六)引申推断。
古汉语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多音节词,由一词一义演变为一词多义的过程,因而一个词的原始含义与其不断扩展、丰富后的引申义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如果我们知道其中一个义项,便可以据此推想到其他相关义项。
如2006年重庆高考试题考查“特拜陕西行台中丞”中“拜”的含义,所给选项解释为“拜:拜访”,首先考虑到“拜”原指“古人表示敬意的礼节”,后又引申出“行礼”、“拜谢”、“拜见”、“授予官职、任命”等含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故而此处讲为“授职、任命”。
又如2003年全国高考考查“务”字的含义,而这个词有多种理解,如“事务、务必、从事、致力等”,如高中第六册书《报任安书》中“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一句中,“务”解释为“事情、事务”,而就2003年全国高考所考文本来看,说的是“太宗初即位”想要整顿政务,故这里可以由“事情、事务”引申为“致力”。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七篇】
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8分)。
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
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捏造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八篇】
2、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3、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5、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
6、仓鹰击于地上《唐睢不辱使命》。
7、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8、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9、是以先帝简拔以《出师表》。
1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14、公输盘诎《公输》。
15、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6、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2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2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2、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23、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24、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25、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6、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29、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30、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31、虞山王毅书远甫刻《核舟记》。
31、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3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34、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35、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
39、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4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41、才美不外见《马说》。
42、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43、其真无马邪《马说》。
44、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45、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46、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8、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51、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2、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5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54、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55、一切乌有《山市》。
59、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60、对镜帖花环《木兰诗》。
6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62、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63、满坐寂然《口技》。
64、止有剩骨《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