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七夕节习俗3篇

网友发表时间 715057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七夕节习俗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七夕节习俗篇1

每年的腊月十二月初八,是华夏传统的腊八节,腊月里最重大的日子之一,过了这一天,年喜走进千家万户,离春节团圆的日子不远了。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家中小节基本不过。每逢这个节气,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外婆做着针线总是说一声,今天是腊月初八了,妈妈在桌子的对面改着本子,抬头应一声:嗯,马上学生要考试了,再对望着她们说话的我催促道:赶快复习!

对于腊八是什么日子很模糊,只知道就要考试了。参加工作后,学到了不少民俗知识。单位里有两姐妹嫁给了兄弟俩,全家都是扬州人,非常讲究时令习惯,做的菜也很好吃,连在河埂上挑来的野菜都能做出好吃的饼。

两家人的孩子都在一个厂,为人实在,结交了很多好工友,平时没什么招待大伙的,在腊八的日子里,节俭了一年的这家人,总是要准备一大锅以豆类为主的八宝粥请单位里的好友,那个时候物资匮乏,什么都凭票证,熬一锅香甜的腊八粥要让主人损失很多糖票。中午下班,许多好友聚集在家里,热热闹闹,家便有了过“年”的喜庆了。

有的小青年吃完后腆着脸伸过碗去再要,女主人不识字,用糯糯的扬州话骂一声:“侬亲妈妈的,尝尝就行了,留点给旁人”,骂是骂了,还是笑嘻嘻又舀一勺过去。在地冻天寒之时,吃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腊八粥,在那个年代是一种美的最高享受。有幸吃到这家八宝粥的人,回到车间还舔着嘴唇回味,细数着有多少种材料组成的这一锅粥。从那个时候起对腊八有了认知,知道腊八要喝“腊八粥”。

陆游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原来连神仙也喜欢喝粥啊。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同时把“腊八粥”馈赠亲朋好友,这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吧。除了腊八粥,还有各种的腊八食品,我尝过几种:“腊八蒜”,是用紫皮蒜、正宗的米醋泡出来的,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回味的时候还有点甜。北方用面食做成腊八动物造型的面点很好看,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通常不喝“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腊八这天早晨,先把红豆﹑黄豆放在锅里煮,煮熟后捞出。

然后再用各种蔬菜炒成臊子,把擀好的面条下入锅中,最后倒入臊子和红豆﹑黄豆。等香喷喷的“腊八面”煮熟后,全家人便围在桌子上,一块吃“腊八面”了。在黟县,我还尝过徽州的腊八豆腐,看过制作过程。一种圆形食品,颜色黄润如玉,初看以为是柿子。

制作方法是把老豆腐放在水中捣碎,在一个圆形器物上罩一块纱布,把捣碎的豆腐倒进容器,纱布提起来旋转拧干水份,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抹上盐,放在炭火上烘烤,或晒上一个星期就制作成了。

其味咸中带鲜,鲜中蕴甜,甜中含香,配上各种菜肴有多种吃法。当年黟县商人外出经商创业阶段,生活较为节俭艰苦,每年腊月时制作较多的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串起来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外出经商作为菜肴可以吃上较长的时间。

那土气饱满的五谷杂粮,在火的簇拥、煮沸、蒸熬下,一点点弥漫出家的味道。引领着人们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在凌冽的寒风中,渴盼着家里那盏昏黄的灯光。吃过了山珍海味,回家喝上一碗充满亲情的八宝粥。

听着母亲的絮叨,看着妻子的忙碌、孩子的蹦跳,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升腾的一定是对父母的感恩和对家的责任。许多民俗节日犹如植入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种子,经特有风俗、习惯、饮食、礼仪的催化、发酵,自会萌芽、绽叶,长出非同凡响、卓异璀璨的花朵,给人持久恒远的影响。

过了腊八就是年,那一脸欣喜,红衣红裤的“年”,正满载着希望,美滋滋地向我们招手。

七夕节习俗篇2

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到了。在中国民间的节日中,腊八节虽不及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那样热闹隆重,但由于历史悠久,传说动人,还是颇有影响的。今天就是腊月初八——腊八节。

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了起来,说是要带我去姥姥家去,我听后立马就起来了,随着妈妈到了姥姥家。到了姥姥家后已经快要到中午了,姥姥和妈妈便去了厨房做饭,我便和小弟玩儿,不一会只见妈妈端着一大碗粥从厨房走了出来,我好奇的看了看粥里边的东西,发现里边是一些大麦米、白云豆、赤豆、绿豆,和花生、枣、杏仁、核桃、栗子、莲子、百合、桂元肉、葡萄干以及各种各样的米和豆子等组成。

我问了问妈妈,妈妈说:“这是腊八粥。”我又问妈妈:“这腊八粥是怎么来的呢?”妈妈说:“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了6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没有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

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奶粥使他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树下静思7日7夜,终于觉悟成佛。于是佛教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我听完妈妈的说法后立即上网查了一些关于“腊八节”的资料,原来腊八粥,民间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腊八粥的吃法和做法也不同。民间最初只是在腊八这天,用红小豆煮粥。

查完后,我不禁感叹起来,原来“腊八节”还有这样的习俗。我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多多了解我们中国的习俗。

七夕节习俗篇3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叫腊日。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家乡有句俗语叫“红白萝卜似疙瘩,母亲叫你吃腊八”,“疙瘩”是家乡的土话,意思是说吃腊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腊八臊子”,这是展示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烹调手艺高低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臊子”做起来非常有讲究,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八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别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腊八臊子”还要擀好腊八面。在家乡,新媳妇或小姑娘不会擀面是要被人笑话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韵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页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抬,伴着“咯噔、咯噔”的节奏,面可以被切成长条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开下锅,捞出面来,盛在碗里,再浇上提前炒好的“腊八臊子”,这样,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热气的腊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更会让你垂涎三尺,吃起来酣畅淋漓,吃完后意犹未尽。

“母亲叫你吃腊八”说的是腊八这天,嫁出去的姑娘无论是十里八里、无论是忙还是闲,都要赶回娘家吃上一顿母亲做的腊八面。这天,在乡间的道路上,你会不时地看见穿着一新的姑娘、媳妇们高高兴兴地回娘家。腊月天寒地冻,为了迎接女儿回来,往往是做一大锅腊八面,初八一整天都吃它。这天全家人端着一大碗腊八面边吃边唠着闲话,围坐在热炕头或是灶火前,温暖而惬意。

吃完面后,母亲还叮咛儿女们给猪儿、猫儿、狗儿留下一碗,给树上、粮仓等地方挂上面,据说,这样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树木快长,人的身体也会更健康,这也寄托了家乡人追求平安、向往幸福的情愫。

多想再吃上一碗家乡的腊八面啊!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71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