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医疗纠纷的研究背景【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79864

【导言】此例“医疗纠纷的研究背景【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医疗纠纷的研究背景【第一篇】

关键词:医务社工;医患纠纷;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025-0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医患纠纷持续升温,如何有效预防医患纠纷,解决医患矛盾,已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一重要问题。在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上,学者大多从医患纠纷的预防、调节机制方面研究,而未注重从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困难从而化解矛盾。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理论角度,探讨医患关系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医务社工在协调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1.患者及其家属方面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虽说现代医学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人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医学上可能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措施并未掌握,医院并不可能“包治百病”。而有些病人或者家属对此认识不够,对医生期望过高,一旦治疗结果不如预期,就认为是医生不负责任或者是技术有问题。

此外,有的患者或家属看到医院为了避免媒体的负面报道、吸引更多患者追求社会效益,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多加忍让,就投机取巧地认为只要到医院投诉或是在医院大吵大闹,就能获得医院的赔偿,现在甚至有雇用专门的医闹的现象。

2.医生方面

笔者曾经在医院实习,了解到有不少病患都抱怨医生的服务态度差。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由于医务工作的特殊性,医生大多工作辛苦繁忙,挂号病人多时,有的医生可能一整天都在诊治病患没有休息,因而在诊治过程中容易出现态度生硬、缺乏耐心解释、沟通不畅以及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而使患者一知半解产生困惑,从而产生矛盾。医生只注重患者病情的解决,而忽视了患者心理层面的需求,他们需要与医生沟通来抚慰他们不安的情绪。

实践证明,许多纠纷事件的早期,在未形成大的纠纷之前,通过医患间的沟通和及时进行疏导,完全可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谅解,使患者的不满意心理得到平衡和安慰。

二、医务社工介入协调解决医患纠纷的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医务人员相互配合,参与病人管理,从而帮助患者解决因疾病引起的社会、经济、心理、家庭等方面的问题。

1.促进医生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良好沟通

首先在信息提供上,医务社工介于医生与患者之间,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运用其相对患者而言丰富的医学知识以及人文关怀,通过调查、谈话更多地了解病患的社会背景、性格特征以及难处等,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所需的医疗信息以及其他方面的帮助,弥补了医生由于工作繁忙导致的沟通缺乏。此外,还可以通过“知识讲座”、“疾病图册”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患者认清现实与预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弥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面对可能发生或是已经存在的医患矛盾,可以通过开设“医患交流会”,让相关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在这一平台上提出问题,相互交流,通过说明沟通加强了解和理解,尽可能减少误会。对于矛盾,医务社工作为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既不偏向医院也不偏向患者,通过专业的处理程序和方法,尽力寻求双方都可接受的方案,维护双方的最大利益。

2.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关怀

现在人们看病不仅有治疗的生理需求还有心理需求,而这却往往被忽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问题,如对诊断治疗的担心、手术的恐惧、医患沟通障碍、就医不畅的烦恼、经济的压力、社会角色的担忧等等,这些不仅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和治疗的效果,还易引起医患矛盾。 在这方面医务社工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他们可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支持,通过谈话或者开展活动来帮助排解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具体可以有针对同一类型病人的交流会、知识讲座,开展小组活动等诸如此类的活动。此外,医务社工还可以帮助患者整合多种资源,申请各项医疗以及经济援助,提供出院、转院等服务。

三、总结

总之,医务社工更多的是充当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其工作内容主要就是促进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加强他们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医务社工一方面维护患者的合理医疗权益,对其进行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缓解其工作压力,从而减少暴力冲突事件的发生。

在笔者的实习实践中总结出医务社会工作必须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从社会实际和法律实际出发,整合外界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医务社会服务模式,才能满足病人需求,真正起到桥梁作用。虽然社会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具备专业素质和能力的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相关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工作指导等等。 但是这些问题都不能阻止国家日益重视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重视社会工作者的发展趋势。社会工作对救济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医务社会工作更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晓芬,黄国政。试论医患纠纷解决的途径[J] .中国医药研究杂志,2004, 2(6).

[2]刘振华。医患纠纷预防处理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44-176.

[3]肖慧欣,王卫平。医务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0):102-104.

[4]张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基于医务社会工作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1,(07):129-131.

[5]皮湘林,王伟。试论医惠关系中的医德情感[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3):58-60.

[6]吴任慰。现阶段我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02):38-40.

医疗纠纷的研究背景【第二篇】

合理解决医疗事故中赔偿问题的对策 申屠晓娟,孙涛

医院科室领导竞聘任用之我见 李小龙,商斌

燃奉献精神之火创事业之辉煌--访黑龙江省鸡西矿务局总医院 郝秀兰

鸡西矿务局总医院创建百姓放心医院侧记 朱英杰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塑造医院良好的服务品牌 马欣,卢俊卿

医用高值消耗品物流封闭式管理 周丹

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山东烟台召开

做好四个结合促进院办工作 房燕玲

医院检验系统建设研究 沈韬,李维

互联网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陈佩

107家医院抗肿瘤药物治疗操作中的防护现状调查 毛秀英,金得燕,郭娜,于荔梅

医院管理者如何提高情感智商水平 Brenda Freshman,LOUIS RUBINO,魏东海

第七讲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上) 郑雪倩

医疗纠纷相关法律问题 郑雪倩

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做法及体会 顾伟民

我国医院引进ISO9000族国际标准必要性与有效性的思考 马骏

科学实施ISO9004-2促进医院服务业绩提高 刘湘彬

ISO系列文件在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应用 申子瑜,齐新杰

民营医院经营策略初探 李镜波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新进展及面临的任务 李包罗

门诊医生工作站的设计与应用 程冬梅,张芹,沙杭

医用品招标采购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周丹

医用耗材招标采购问题初探 李景泰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县(市)医院管理分会成立 韩全意,王红杰,冯仲青

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验配角膜塑形镜管理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情商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 Brenda Freshman,LOUIS RUBINO,魏东海

医疗纠纷相关法律问题 郑雪倩

第六讲医疗事故的鉴定 邓利强

加强文化建设 弘扬人文精神 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 张自宽

紧密结合本院实际 构筑适合自身特点的医院文化工程 刘运祥,李玥

对构建特色医院文化的思考 李泽平

让医院文化在组织中根植 余健儿

民营医院"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实践 李镜波

论医院文化建设与职工队伍素质 沈翔慧

开创医德医风新局面 刘兵

执着之路 赤子之情 沈渔邨

构建学习型医院--增强医院发展动力的探讨 浦金辉,吴建贞

实施CRM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李小华,董军

1996-2000年某医院五种恶性肿瘤例均住院费用分析 冯文,何旭

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改革探索 应争先,王荣金,任祖华,胡建丽

实施临床路径 保证医疗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 刘雁斌,孙阳,李学旺

创建尖端人才的神圣殿堂--南京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王修来,冯俊文

急诊科建设思路与措施 刘唐威

医院实验室不应忽视人文管理 宫尚鸿

再生医学研究不能违背社会伦理 贾晓元,沈燕英

器官移植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李传俊

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 卫生部,国务院体改办,国家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税务总局,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

英国医疗保健制度与医疗机构管理近况 王冬

循证医学系列讲座——第七讲 循证检验与诊断 康梅,李萍

试论素质和素质的培育 董炳琨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管理分会成立

仁心·仁术:医院文化建设的底蕴--读《感悟》与《先知》两文的感想 张自宽

医院集团的实践探索--上海瑞金医院集团案例解析 李宏为,黄波,于文

浅论对病人的人性化服务 俞卓伟

心理学在现代医院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沈翔慧,闵建颖

做好医疗机构分类核定与管理 黄金星,阮小明,李建明

迎接挑战与开拓创新 袁士宗

如何做医生 顾玉东

广东珠海近期举办医院院长及管理干部研讨班

飞驰的"航母"--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李宏为院长 郝秀兰

上海市医师专科培训的可行性调查和策略研究 张爱莉,薛迪,沈昭在,李霞,奚益群,伍蓉,陈刚

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将在广州召开

成本控制在医院行政管理部门效益分配中的应用 陶琳

医院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张国荣,陈士敏

关于召开全国医院文化建设研讨会的通知

浅析医政执法的社会学基础 赵蓉

全国推荐百姓放心医院活动第一主题“明明白白看病”第二批创建医院工作交流会在云南昆明召开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表彰戴建平等优秀院长的决定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循证医学系列讲座第五讲循证医学与外科领域中的应用 魏强,李幼平

打造精品 争创一流--记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冯薇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与任务 李包罗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迟宝兰,梁铭会,曹德贤

医院数据库负载均衡设计实践 陈凌平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科学规划 陆东伟,张滨仁

数据库技术新进展及其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周立柱

三层结构医院信息系统及其在医院的成功应用--建设中国的数字化医院 王得坤,余元龙,杨勇,王永辉,王倩,牛瑛,陈晓铖

关于现代医院管理的几个问题 朱士俊

伯乐识良马 纵横驰第一--访福建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庄建良 冯薇

晚期癌症病人宁养服务模式探索 应文娟,江耀睦,黄建英,李一鸣,黄少卿

浅谈医院的人性化服务 陈福春

医院可持续发展应重视规范医学行为 陶寅

勤于思索 善于观察 勇于探索--记黎磊石院士的成长足迹 刘志宏

培养医务人员情商 促进医患沟通制 王兴勇,卢仲毅,肖农,唐时奎

尊重患者知情权减少医疗纠纷 苏庆光

医院使用电子病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田维娟,罗书练,徐继武,代书琪,李文荣

浅谈医院的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 胡晓云

高新技术引发的思考 黄庭

影响肝癌手术病人均次住院费用的因素分析 陈进清,杨广顺,朱茜,侯晓智

当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问题的思考 金其林

我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实践 高鹏

医院后勤社会化的社会效果评价 叶炯贤,刘颜,尹新华,潘琼

浅谈医院管理的创新 赵喜田,卢广业,要跟东

公立医疗机构转制的实践 童奔,曾凡杰

金华广福医院改制后的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朱建生

产权制度改革与医院的发展 杨宁,李一涛

东软螺旋CT、磁共振出口美国

制度变迁与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 吕世伟,王鋆,孙庆文,黄伟灿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诚信--治院的奠基石 《中国医院》调研组

对病人排队等待问题的探讨 贾秀萍

SARS病房中感动服务的实践体会 王丽军,孟祥丽,雷蕾,王燕

从抗击SARS看医院的建设与管理 张涛,沈琴

以人为本 徐光炜

论医疗纠纷中的医方举证 李道佩

临床教学医院医疗纠纷的特点及防范 陶红兵,陈茂盛,方鹏骞

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杨英毅

狠抓关键环节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饶叶俊,崔成明,黄旭东,何凤慈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学员培养质量 郭煜,魏萍,代方国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韩翠娥,隗铁夫,郝玉琳,郭芳

关于医院文化工程产业化的探讨 崔永观,黄茂辉

医院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过程及其成效 陈黎明,李书章,刘国祥,李景波

实施诚信服务树立医院品牌 李大林,费亚海

海慈医疗集团护理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 于世珍,梁玉彩,郭秀云

浅谈基层医院病理科现状与对策 慕立峰,白剑军

合理工商登记调整税收政策促进营利性医院发展 周朝毅,刘峰

从空调设计的改进浅析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防治 刘映,谢军

若干经典管理定律的应用 洪嘉铭,项为人,陈秀毅,陈翔,董超燕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公立医院体制改革 曹荣桂

颁布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背景与意义 高磊,肖永红

加强教育与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吴永佩,颜青,李喜西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相关信息的采集利用及其重要意义 于勇

选用抗菌药应讲究成本效益 张永信

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 吴安华

临床微生物学科如何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陈雪华,胡必杰

运用医疗保险给付制度约束抗生素滥用的探讨 张鹭鹭,田伟

抗生素规范化使用与我院综合效益影响分析 赵凯,丁勇,袁玉华,同俏静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黄薇,蔡志明,卢祖洵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五四一"经营管理模式的建立 欧景才,吉琳,潘习龙,田军章,吴峰

用科学理论指导"五四一"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 吉琳,欧景才,潘习龙,尹春艳,姜显明

政府在"五四一"经营管理模式中的监管作用 刘金峰,翟祖唐,吴胜明,周海沙,田军章

"五四一"经营管理模式中的员工绩效评价 吉琳,欧景才,周海沙,郗芳,黄位耀

240家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受表彰

"五四一"经营管理模式的运用 刘金峰,翟祖唐,吴胜明,潘习龙,尹春艳

从"五四一"模式看医院体制改革--专家学者访谈录 郝秀兰

马晓伟副部长到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研

临床苦学能启迪发明创造 黄宛

医院联合体的构建及成效研究 谢红莉,张启瑜,丁敬波,麻瑞龙,张秀华

医院联合体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金苗苗,张启瑜,张秀华,郑景晨,谢红莉

医疗联合体财务管理的探讨 金明广,章为周,冯亦亮,阮耀明,许方洪

通过联合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 杜晓燕,麻瑞龙,陈寿权,徐力辛,余震

医疗联合体后勤服务改革尝试 王宝玉,许方洪,谢红莉,丁敬波,连萱,吴敏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费用分析 崔玉江,刘启贵,王丽华

医疗纠纷的研究背景【第三篇】

医患关系;沟通技巧;医疗纠纷

近年来,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已日渐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据报道约80%的医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引起的,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技巧和手段匮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事实证明,加强医患沟通是共同战胜疾病、促使病员康复的必备条件[1],也是保证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前提。笔者所在科室近年来重视加强医患沟通,一些医疗纠纷、医患矛盾因良好的沟通而被化解于萌芽状态。

1医患沟通技巧运用

1.1沟通前充分准备

沟通前医护人员要充分准备、做足功课,做到“知病情、知人情”。知病情,包括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病情严重程度,拟进行的治疗及手术方案、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预后等等;知人情,包括要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家属成员、民族忌讳等大致情况。只有知己知彼,才能为良好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讲究谈话艺术

(1)多使用赞美语言。在医患沟通中使用赞美之词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常使用一些鼓励、赞美的语言,如你很坚强、你很勇敢、很好等,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治疗依从性。

(2)委婉拒绝。当面对其合理且可行的要求,应尽力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应讲求语言技巧,做好沟通解释,不轻易说“不”,因被拒绝会令人产生不快。

(3)使用通俗语言,少用专业术语。患者不同的职业、经历及受教育程度,造成文化层次差异很大,特别是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山区、海岛的患者,有时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对医学术语知之甚少。在与患者沟通时,语言要简明扼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便于患者理解和接受。

1.3学会微笑,善于倾听

微笑是“世界语”,是医患交往中的重要体态语,是医患关系的调和剂和催化剂。如果医护人员能主动予患者以期待、鼓励的微笑,无疑可满足其“受到肯定和尊重”的需要,融洽医患关系。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三米微笑”原则同样适用于医患交流,即在离对方3m之内时,用眼睛取得交流,并微笑问你哪里不舒服、你需要什么帮助吗?医务人员要善于倾听。倾听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沟通行为中的核心过程,善于倾听可使对方产生被尊重感,拉近彼此距离,获得对方信任。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让患者倾诉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可以激发对方的谈话欲,促发更深层次的沟通。只有认真聆听患者诉说,医务人员才能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才能真正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对治疗效果、服务质量的意见态度。

1.4巧用肢体语言

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研究认为,在日常人际交流中,语言性沟通交流仅占7%,而非语言性沟通交流高达93%。非语言信息是一种不很清楚的信息,但它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真实,因为它更趋向于自发和难以掩饰。肢体语言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巧用肢体语言有时更会事半功倍。丰富的肢体语言,体态、仪表、手势、面部表情、说活语气、语调等都在向患者传递着心理活动的信息,患者由此感受到自己受重视的程度,判断对方是否可以信赖。医务人员如果非语言沟通不够,会使患者产生不愉快的心理感受,容易引发不满情绪。

1.5合理的身体接触

按中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医护人员一般只有和儿童接触较为随便,而在成年患者除了握手和体格检查之外,身体接触多认为不礼貌或不适宜。事实上,针对成年患者,医护人员的某些做法如果适宜和得当,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为呕吐患者轻轻拍背,为动作不便者轻轻翻身,搀扶患者下床走动,帮助插管引流的患者适当变换,紧握出院患者的双手以示祝贺等,可使患者获得一种被重视、不被嫌弃或抛弃的安慰感,既有鼓励支持作用,又可使患者增强治病信心。

1.6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是成功治疗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2]。医师工作面对的是生命,应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关注人的感受和情绪。患者因疾病影响,身心痛苦,部分伴有焦虑、抑郁、自卑等复杂心理。医护人员此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关注患者的痛苦和对健康的担心,体谅患者在医院生活上的不方便和经济困难等,设身处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让患者满意,促进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2防范医疗纠纷策略

2.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医疗纠纷的发生既有医疗体制、制度方面不健全的原因,也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原因。资料显示,很多医患纠纷是由于医务人员失职或违反操作常规和规章制度造成的,医疗纠纷发生时院方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过错,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诸多服务环节常有需要改进之处。医德的根本宗旨是贯彻“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慎独”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患者在心中,质量在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举止端庄、行为规范、服务热情、技术过硬。

2.2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关心患者

患者来医院就诊需要解除病痛,更需要尊重和获得安慰,他们期盼得到礼貌而热情的接待,接受娴熟可靠的专业诊治。尊重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不同的患者其文化、经历、经济状况和社会背景各异,必须充分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对所有患者平等对待。如在查房时,同一病室住着来自不同岗位的患者,对每个患者都要热情相待,不能厚此薄彼。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纠正见病不见人、重病轻人的现象,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让其有一种真正被认同和尊重的感觉。其次,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时,要表现出对患者的充分理解和友好,说话要态度热情、诚恳,举止得体,对患者要有关切同情之心,保护对方的人格和隐私,让患者感觉心情舒畅。

2.3尊重患者权益,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知情、同意、自主、不伤害、最优化”是国际社会认可的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医师应当把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放在首位,增强医疗风险告知的意识。多数患者及家人属于医学专业的门外汉,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病情,但他们是医疗行为的接受者和参与者,享有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等权利,必须获得尊重。2010年7月《侵权责任法》已明确医疗告知在医疗机构损害赔偿责任中的法律界定,更显示出良好医患沟通在医疗告知中的重要地位[3]。当前很多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是因为医疗机构未尽到告知义务,或者告知不全,或者只有口头告知,没有签署协议。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诊疗方案、医疗费用及知情同意书等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告知,让患者心中有数,做出正确的知情和选择。对于要进行的比较复杂、风险较大的治疗或检查技术,更需要医师进行积极沟通,既不能让患者感到害怕而放弃,也不能过于轻描淡写而轻视,以致发生不良反应后抱怨生恨。

2.4防患于未然,做好医疗纠纷预警

临床医疗服务是一个高风险、多环节的复杂工作,存在诸多风险和不可预知性。医疗消费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在购买一般商品后,如果你对商品或者售后服务不满意可以要求退货或赔偿。可是医学本身具有局限性和未知性,不是所有疾病都会被治愈,即便是一般手术也会出现多种突况。某些情况下,患者或家属对医疗行为要求过高,认为所有治疗和操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或者认为将患者送进医院,医护人员就应妙手回春,一旦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就失去理智而问责医院。为防患于未然,医务人员应把握医疗活动中的特殊性,说话要留有余地,避免不切实际的过分承诺或大包大揽,说“没事,没问题”,有效引导患者及其家属的期望水平,避免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心理落差。对于病情严重,甚至预后不良、终末期的患者,应向家属提前预判和通报,打好“预防针”。医疗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当医疗服务中出现某些失误、某些意外,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必要的说明、解释,并设法及时补救,该向患者交代、疏导的话要多说、说细,使小的矛盾能及时化解,避免将事态扩大化。补救可以从道歉开始,安抚或转移不良情绪,象征性的补偿及跟踪服务,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风险[4]。同时,要提高识别高危医疗纠纷病例的能力,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医疗机构应正确对待投诉,把握投诉者的心理特征,加强沟通与斡旋,避免矛盾升级。总之,医患沟通是一种双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沟通的前提条件,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应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与各种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每个医护人员的必备技能,有助于减少医患矛盾、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确保诊疗方案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珊莉.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J].新医学,2010,41(7):488-490.

[2]李娜,何津,王陆飞,等.医患沟通中的换位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1):104-122.

[3]吴兴田,白晓红.医患沟通技巧及其在告知中的地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9):672.

医疗纠纷的研究背景【第四篇】

目的分析某三级医院120例医疗纠纷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防范策略。方法对从2009年到2013年处理的120例医疗纠纷按纠纷原因分类汇总,采用2007版EXCEL进行分析,对医疗纠纷科室分布、年间分布、患者情况、纠纷原因等内容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医院外科、内科、骨科、妇产科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共占医疗纠纷发生总数的%,纠纷的发生情况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以老年本市人口居多,纠纷原因主要是医疗质量问题、医患沟通告知不足,以及患者医学知识缺乏。结论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有患方因素、医方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重点在于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重视医疗告知,拓宽医疗纠纷处理途径,建立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

[关键词]

医院;医疗纠纷;原因;防范策略

2012年1月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陈竺部长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新形势下医患关系的特点,普遍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妥善处理患者投诉,要求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促进医患关系在“十二五”期间有较大改善。然而,我国当前的医患关系现状不容乐观,医疗纠纷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和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尤其近两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上升,增长幅度超过100%。全国每年医疗纠纷逾百万,仅3成得到解决,70%的医疗纠纷滞留在医院。据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近一半(%)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满意比仅为%。中华医学管理学会2005年6-7月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的医院出现过病人殴打、威胁、辱骂院长的情况。由此可知,医疗纠纷是当前社会矛盾在医药卫生领域的集中反映,对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和社会的和谐造成了负面影响。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因各种医疗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患者或其家属(患方)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方)之间发生的矛盾和争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法制维权意识的提高,对生命和健康重视度大大提高,因而对医疗效果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但医疗行为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医疗救治与结果的巨大落差使得医患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医疗纠纷愈演愈烈。本文结合近五年来某医院120例医疗纠纷实例情况,通过分析医疗纠纷的现状,正确认识其成因,探讨防范措施,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化。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2009-2013年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登记在册的,已经处理完毕的120例医疗纠纷档案材料。

研究方法按调查的对象、内容,采用2007版EXCEL分类、汇总、整理,对医疗纠纷的发生科室、发生时间和发生原因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医疗纠纷发生科室的分布情况从调查材料的分布范围上看,医疗纠纷发生科室几乎遍布医院所有的临床、辅诊和医技科室。从发生数量上看,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骨科和妇产科。其中,在120例医疗纠纷中,内科发生医疗纠纷41例(%),外科38例(32%),骨科12例(10%),妇产科14例(%)。具体到每个科室,内科主要发生在心血管内科(%),外科主要发生在普通外科(10%)和心胸外科(10%)。结合不同临床科室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来看,医疗纠纷多发的科室均具有医师责任重、技术要求高、紧迫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

医疗纠纷发生的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就诊费用来源和居住地分布从医疗纠纷的发生时间来看,2009年的医疗纠纷指的是2009年新发生的纠纷与在此之前发生的未处理完毕的所有医疗纠纷,因而在120例医疗纠纷中占有最大比重。自2010年开始,每年医疗纠纷平均发生率在15%左右,呈现出基本持平、略微上升的趋势。从患者年龄分布来看,医疗纠纷涉及人群中,老年人口居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随之下降,疾病发生率高,诊疗效果有时难以达到患者预期,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从患者的居住地分布情况来看,通过医保分担就诊费用和本市常住的患者居多,该部分患者多文化程度较高、维权意识较强。见表2。

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每例医疗纠纷可能由多个原因造成,本文按主要原因归类统计,众多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中,以医方的医疗过错为主(%),主要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欠缺、临床经验不足、发生漏诊、误诊,甚至错诊等。而患者及其家属因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不了解、对医疗行为的不理解,加之医患沟通不足、告知不到位、医生服务态度恶劣,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3讨论与建议

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主要从社会因素、患方因素、医方因素3方面进行分析。

医疗资源供需不均衡、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等社会因素为医疗纠纷的发生埋下伏笔在120例医疗纠纷中,以社会环境因素为主引发医疗纠纷的有8例,占%。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医疗资源供需严重不均衡,且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亦不均衡。根据《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显示,2011年,医院医疗服务量增速呈下滑趋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差别悬殊;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和病人就医流向不合理状况无明显改善,仍主要流向城市大医院。其次,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合理。目前很多医院关心更多的是如何扩大规模、提高创收,而对患者的医疗过程和情绪调解不够。对院内感染、病历保存、医疗器材维护等方面的管理缺失,对医务人员的配置、医务人员职业培训方面缺乏合理性和全面性,使得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混乱,运行不成机制,因此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对诊疗结果的高度期望、与医方的配合不足等患方原因亦成为缓解医疗纠纷的“拦路虎”在120例医疗纠纷中,以患方医学知识缺乏为主要原因的有25例,占%。对此原因的分析如下。首先,患者法律维权意识增强,对诊疗结果期望值过高。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对健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对诊疗效果怀揣有高度期望。就医中患者会主动采取法律等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要求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治疗方案、医疗费用等方面的真实信息。但由于本身对医疗知识的缺乏以及医学信息获取的滞后性,往往难以达成其对医疗行为的充分、完全理解。另一方面,患者自身与医疗行为存在密切联系,良好的诊疗效果的取得需要患者及家属密切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但往往因患者或家属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谎报病情、不遵医嘱或未如实陈述病情,导致医生的判断与真实情况偏离,进而导致误诊或出现意外,引发纠纷。同时,亦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个别患者受利益的驱使,借对医疗的不知情而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进行指责和索赔。

医务人员的医疗过失、医患沟通告知不足等医方因素,成为导致医疗纠纷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医务人员存在医疗过失行为,导致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发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首要原因。本文研究的120例医疗纠纷中,以此为主要原因的有69例,占%。有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等客观因素导致误诊或者治疗失误;有些因为压力过大、工作量过大而导致的主观方面对某些疾病的诊疗不到位,亦或因为病历书写不规范、遗嘱不明确等引发医疗事故。其次,医患者之间缺乏沟通,告知不到位,服务态度差,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在120例医疗纠纷中以此为主要原因的有14例,占%。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时,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没有向其详细充分说明该疾病本身存在的并发症、自然转规等风险,没有尽到合理的告知义务,使得患者对该疾病没有基本认识,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造成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的误解,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对策和建议

加强医院管理,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在120例医疗纠纷中,有69例是与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因素有密切关系的。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是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因此,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服务态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技术培训,熟练掌握诊疗操作常规;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和考核机制,应用绩效管理来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

重视医疗告知,加强医患沟通在120例医疗纠纷中,有14例是与医患沟通不足、医方告知不到相关的。我国《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履行医疗告知是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也是患者应得到保障的合法权益。告知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告知时间、告知地点、告知内容及范围、告知方式、告知语言、告知主体等细节,同时注重替代方案的解释说明,并采用书面语言予以固定。医患沟通是防范医疗纠纷、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桥梁,即使是在医疗纠纷过程当中,仍然要重视医患沟通在协商解决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

拓宽医疗纠纷处理途径,建立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当前我国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主要包括医患自行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法院诉讼解决和第三方调解机构调解等四种,其中以第三方调解机构的调解取得了最为显著的成效。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及时告知患者各种处理方式,使其对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充分的了解,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同时,因第三方调解机制本身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方式灵活、调解率高等优势,使之受到医患双方的青睐。因此,医院应完善由第三方调解机构调解的工作流程,使医疗纠纷的处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并认真配合第三方调解机构的调解工作,使医疗纠纷得到妥善、合理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陈竺。《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医改和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R],2012.

[2]张有义。卫生部拟重点推行人民调解制度[N].法制日报,2008-11-02(190).

[3]刘跃,张圣泉。医患和谐十法[J].现代医院管理,2006,4(2):6-10.

[4]李华。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优化策略研究[M].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5]:ACaseStudyofMassachusettsPhysicians[J].(2):279-295.

[6]彭炜,王晓燕,张建。等。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患方因素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9):612-614.

[7]舒明蓉,王星月,庄红娣。等。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8):994-1000.

[8]刘振华。医患纠纷预防处理学[J].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3.

[9]王华。医疗纠纷成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4):273-275.

[10]姜世瑞,郭全民。浅议医疗纠纷的防范[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4(4):78.

[11]张元宇。某医院医疗纠纷成因216例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79.

[12]王汝哲。浅谈《侵权责任法》背景下的医疗告知知情同意制度[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1):98.

[13]李国俊,宋广军,赵栋。86起医疗纠纷原因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3,23(1):36.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77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