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教育生命教育心得体会范文样例(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91764

教育生命教育心得体会【第一篇】

生命的伟大和神秘之处常使人惊叹,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却有可能被日常琐事和功利心态淹没。因此,敬畏生命教育应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教育,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的品质。在参与敬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尊贵和纯净,下面就让我从自然景观、科学知识、社会关怀、内心宁静和责任担当五个方面,分享我对敬畏生命教育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自然景观是我们领悟生命敬畏的重要途径之一。当我在郊外的一片田野或一座雄伟的山峦面前,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大自然的美妙和壮观,更是其中蕴含的生命之力。参观自然保护区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生命链的奥妙,每个生物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与生俱来的优势。每当看到一只小鸟孜孜不倦地飞行,或者一只铁甲虫孜孜不倦地爬行,我才意识到自己生命中的懒惰和消极。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我们可以学到付出和坚持的意义,对生命的敬畏也因此而产生。

其次,科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敬畏生命。人类对生命的认识日益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让我们对生命的神秘感更加强烈。通过学习生物学、医学等科学,我深感人的生命是如此微小而又伟大。细胞的构成、基因的遗传、受精的奥秘,这些复杂而精妙的过程让我惊叹于生命创造的美妙。而我们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也同样是美妙而宝贵的。

第三,敬畏生命也需要关心他人和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生命,而应该关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曾经参与一次公益活动,我看到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弱势群体,受虐待、被忽视的生命无助地流逝。通过亲身经历,我深知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尊严和平等的待遇,我们不能忽视和废弃任何一个生命。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去关爱和帮助他们。

第四,敬畏生命也需要内心的宁静。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往往被繁琐的事务和喧嚣的外界所困扰,忘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我常常寻找属于自己心灵的净土,去静心感受生命的存在和美好。无论是在一个安静的角落读书,还是踏进大自然的怀抱,每当我能够找到心中的宁静,我便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敬畏。因为我知道,只有心灵宁静,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

最后,敬畏生命意味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对生命链的重要性,我们的每一次选择和行为都会对他人和自然产生影响。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爱护弱势群体,这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回报。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而努力。

总结起来,敬畏生命教育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教育。通过自然景观、科学知识、社会关怀、内心宁静和责任担当等方面的体验和感悟,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敬畏生命。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能够重新认识生命的尊贵和纯净,培养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的品质。而在敬畏生命的道路上,我们将会走得更加坚定和有力。

教育生命教育心得体会【第二篇】

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敬畏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通过参与敬畏生命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尊贵和无法复制的价值,这些体会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段:生命的奇迹。

敬畏生命教育的第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唤醒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在教育过程中,我了解到生命是如此的奇妙和不易被复制。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从受精卵开始,通过一个个微小的细胞分裂,最终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类。这一过程中的奇迹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尊贵和宝贵。

第三段:生命的责任。

敬畏生命教育还教会了我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尊重生命。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生命,也要关心他人的生命。作为一个社会的一员,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生命保护活动,关爱弱势群体,遵循法律法规,不做伤害生命的行为。此外,生命的责任还包括照顾家人和朋友,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关爱,共同度过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四段:珍视生命的经验。

通过敬畏生命教育,我也深感珍视生命的重要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天,不负时光。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我学会了坚持和乐观,因为生命是如此宝贵,我不希望虚度光阴,而是要努力做出自己的价值和贡献。同时,我也学会了感恩。生命中有很多人和事值得我们感激,不论是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陪伴还是老师的教导,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第五段:未来的努力。

敬畏生命教育最后给我带来的体会是对未来的努力。敬畏生命教育鼓励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和机会,我们应当珍视生命这一中国最宝贵的财富,不断努力追求卓越。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用生命的光芒照亮别人的生活。

总结:

通过参与敬畏生命教育,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尊贵和珍贵,明白了自己在保护和尊重生命方面的责任,体会到了珍视生命和感恩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的追求和努力。我相信,只有在敬畏生命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我们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

教育生命教育心得体会【第三篇】

首段:

自从新冠病毒的爆发,全球范围内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可贵,并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生命教育热潮。通过疫情的冲击,人们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开始关注个体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分享自己对生命教育病毒的心得体会。

二段:

首先,疫情让我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管理。从疫情爆发以来,我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我开始认识到,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同时,我也更加重视锻炼身体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科学饮食等。通过这样的努力,我感受到了身体健康给我带来的快乐与自信,也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

三段:

其次,疫情让我更加重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被限制在家中,无法与亲朋好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与家人、朋友们的分离,让我明白了远离亲人以及朋友的可贵之处。于是我开始主动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用电话、网络等各种方式沟通。通过沟通与交流,我们彼此关心,相互支持,共同度过难关。这种经历让我明白,珍惜与亲人朋友的每一次相聚与交流,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四段:

此外,疫情也引发了我对社会责任的思考。疫情期间,国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疫情蔓延,促进社会稳定。作为一个公民,我也应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服从疫情防控政策,做好个人防护。同时,我也应该关心社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疫情期间,我参与了社区义务清洁、物资捐助等活动,体会到了为他人奉献关爱的快乐与满足。

五段:

综上所述,新冠病毒疫情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让我更加重视个人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通过疫情的冲击,我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性,明白了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同时,我也意识到与亲人朋友的交流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我开始关注社会问题,积极行动,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能够将这些体会贯彻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生命教育病毒的到来,若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与他人,这场疫情就不会完全是一场灾难,而是一个唤醒人心的契机。

教育生命教育心得体会【第四篇】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生命教育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生命教育心得体会优秀5篇,供你选择借鉴。

《生命与教育》这本书基于对生命与教育本体关系的理性思索,探讨了教育的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特点,构建了生命化教育的体系,书写了有“人”的生命教育学。它让人们重新深思教育的过去,向着生命的未来行进。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我’逐渐淡化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暗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教育与生命的隔离,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误区,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于是,我们祈求回归。”一种对教育现状的忧患跃然纸上,而这种忧患也无时不贯穿着整本书。面对被越来越多的规训约束的孩子,被越来越重的课业折磨的孩子,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天的儿童越来越多地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中……这样的生活,儿童是快乐不起来的”。

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是自由的,也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它的唯一性,我们才要更加珍惜。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考验甚至是灾难性的。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我们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知识及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面对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华考本站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教师素质的提高莫过于和高尚者、与专家、与有经验的人攀谈,这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阅读,只有提升,拓广自己的阅读质量和阅读领域,教师才能担起"带着先进文化走进教室成为知识的代言人"在本书的阅读中,我越来越感到一个教师要变得高尚起来,那就要多读书,多读大师的书,一个教师要变得有智慧,那就要同大师对话,同书本中的,同生活中的智者攀谈。教育中的所见要善于记录剖析,感悟教育生命的真谛。记录学生,记录学校,记录同事,记录自己的生活细微,智慧也会在这细微中得以成全,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榜样,在他的笔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这不仅是冯教授一人的期望和夙愿,更是众多有良知的教育者为之实践和奋斗的目标!

最近学习了关于生命教育,让我深切感受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和不同,感悟了教育的智慧之魅,领略了教育的真情之美。

1、进行生命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

作为学校教育,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群群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我们有责任,也有理由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培植他们的生命情怀。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构成生命教育的目标。

首先,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到尊重,得到关怀。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

其次,应该让学生理智地生活。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容易冲动,我想通过我们教育,要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学会合理的期待,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

再次,要让学生有创意地生活。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体验场所,让孩子们不断地去改变、去尝试、去思考。要让他们有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感想,总是试图去改变单调重复的生活,在寻求改变中体味生活的乐趣,从而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

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要让我们的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释放生命的灿烂,洋溢着生命的温暖。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是让快乐主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充满理智挑战的课堂,是飘扬着“人”的旗帜的课堂。生命教育尽管不能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但它能大踏步的提升教育的品质,它带给人们的是阳光般的心态,让整个教育世界充满温情和仁爱,充满信任和希望,生命教育是一门新课程也是一个新课题,我们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让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让教师变得更富魅力,让学生变得更具活力,让幸福从此溢满心房。

2、用思想提升教育品质,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思想是一个人的生命,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学者,需要有思想的校长,更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我们要用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与学生相互碰撞,提升教育的品质。

有思想的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许多的教师对教学的一些实际操作方法很感兴趣,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而这些操作方法的背后一定有一套关于“良好教育”和“有效教学”的思想。

让我们努力成为一名有思想的好教师,运用教师的智慧去启发和引导孩子,让他们永远充满希望和自信。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的心灵荡漾在博大、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让我们的思想照亮前行的路。

3、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相互促进。

一个生活幸福的教师会更有可能重视专业成长,也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积极的心态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样,一个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工作起来才会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出色的工作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自己就会感到满足与幸福。

让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用良好的师德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营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为期两天的“生命教育”培训结束了,与以往参加培训后的感觉大有不同,以前参加过几次教师培训,要么是一些“专家们”向我们讲解专业理论知识,要么是“名师”向我们介绍成功的经验,总让我感觉遥不可及,而此次培训让我有了碰触心灵之感,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三点:

一、生命教育的核心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曹教授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充分:充分相信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充分尊重每个人反映出来的客观现状,充分欣赏每一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三点无一能够做到,以前,总是抱怨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差、学生素质低,学校领导没有为我们创造好的教学条件,学生家长不理解我们教师的苦心,抨击现有的教育体制,斥责应试教育等,为我们所教出来的低素质学生找理由。其实,作为教师,我的教学实践又何尝不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面对那些后进生,我总抱怨他们不思进取,批评他们总是为自己完不成作业找借口。我又何曾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厌恶学习的真实背景?我从没做过,甚至没有试图去做,我固执地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不可救药的,也或者说是他们父母从小就没教育好,把责任一推了之。曹教授的讲课让我了解了真正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尊重人性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伴随着自我审视与提高。静默自问是总结反思的良方。静默自问:我在工作中的常态是什么?我工作所围绕的核心是什么?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我所做到和想要的是一致吗?从前,我的工作常态是忙碌、烦躁,总有忙不完的事,却总觉得做的是无用功。我工作围绕的核心是学生,却又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这种矛盾让我一直感到疲劳和痛苦。经过曹教授的点拨,我认识到,工作是为了自己,这让我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自己而工作,其实是一件挺美好的事。静默自问可以让我们觉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只有认清自己的当前状态,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

三、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心灵归位。营造归属感的环境是心灵归位的前提。“归属感”是伴随人生很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少年儿童的归属感尤其强烈,在曹教授讲“归属感”的瞬间,我想到了从前所听的“名师”报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营造的是有归属感的环境,也让我真正地明白“学生不喜欢你,就不喜欢你的课”的实质。是啊,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伴随着心灵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在孩子们的心向我的心靠近碰撞的瞬间,我没有及时抓住他们,却让他们离我越来越远,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怕我,总是用胆怯的眼光看着我的缘由。记得两年前刚接一年级的时候,有些有点资历的老教师曾告诫我说,和学生见面上的第一节课就要给他们个下马威,否则以后就压不住他们了。殊不知,下马威使得有些孩子永远也不敢向我们靠近。建立归属感的环境,要让班级成为孩子们的家,并且要让他们成为这个家的主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责、互帮互学,才能共同提高。

曹教授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有很大的收获,让我明白改变教育现状,需要我们教师做的不是改变教育的体制,也不是改变教学条件,而是要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我不期望自己成为名师,但静默自问,我要成为一名让自己满意的教师。

前些天,在学校的校园网上看到1篇关于《走进生命教育》的文章。写的真好!今天,我们又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视频,视频中提到的关于生命教育的一些案例再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

在物质财富充裕的今天,很多学生难受挫折,难堪重负,不能正确对待人生。有些学生在困难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以至于漠视生命,甚至放弃生命。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思想状况极不稳定。

正如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在关于青少年生命意识教育的演讲时说道:“现在的孩子不怕死,是因为不知道生命的可贵。他们对生命存在的价值没有知觉。”

有专家曾对北京一所学校五年级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题目是“生命只有一次,你怎样看待?”103名学生,其中69名学生认可这种说法;其中15名学生认为生命并不是一次,现在医学非常发达,医生有本事把死亡的人救回来;还有17名学生认为人的生命不是只有一次,和游戏机里的人是一样的,人的命可以再续的;还有2名学生认为,人死了并不是真的死了,而是升天成为仙人了。看到这样的调查,唯一的感觉是震撼,接着的感觉是害怕,从心底感到的“恐惧”。

灾区孩子更需情感教育。

地震,让大多数中国人对生命有了敬畏。灾区的孩子们在经历这样的大灾难之后,一方面,会更懂得生命的可贵,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也会更加尊重生命、学会感恩。而一方面,失去亲人对他们也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地震的恐惧也常常令他们感到不安。

震后学生存在很多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慌、不信任、学习时精力分散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疾病。灾难过后,原本激发抗逆力的危险因素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危险因素,如丧失感、对未来的不确定、内疚感等。

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得不到家庭的教育和关怀,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没有自信、较少感受来自家庭的爱、对社会和群体比较冷漠,而灾区更是留守儿童的集中地。

从种.种社会因素、学生情况看,生命教育应当成为青少年的人生必修课。通过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体验式学习,引导孩子接纳生活、品味生活,感知生命的复杂性、偶然性和神秘性,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庄严感、神秘感与敬畏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生命教育告诉我们的是,生命具有“生活性”,也有“道德性”。所谓“生活性”,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生活总是和生活的感受相关联的”。而“道德性”在于关注自己的同时,也要关注别人。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及意志方面得到全方位的体验,培育他们的优秀品格和美好心灵,与他们一起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经过培训我深切的感受到,通过生命教育课程的学习,让自己收获了更丰富的情感体验知识和方法,将有助于帮助和影响学生打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且以前总认为自身资源匮乏,缺少对孩子心理教育的工具,但是经过培训老师讲解才发现,原来教育的素材真是取之不尽,体验式的教育方式既简单又容易接受,通过引导,让学生去感受生活,热爱生命就是对他们最好育。

‘’。

冯建军教授归纳出生命化教育的四个特征:敬畏生命,解放儿童,融入生活,充满人文关怀。但我深刻领会到,教育就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当然,这种存在,并不单单在于活着,而更在于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作为一名培智学校的教师,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弱智儿童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成为残而不废的、能自食其力的有用之人。而在具体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劳动技能课最具有操作性。通过劳动技能教育,可以培养弱智儿童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还十分有助于矫正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有助于发展弱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弱智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它在弱智教育中占有特殊而主要的位置。由于它具有操作性与灵活性的特征,决定着它的应用能有效的弥补其它学科中较难渗透的内容。因此,在弱智劳动技能课的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劳动技能课的应用性。

一、把劳动技能课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弱智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思维缓慢、想象贫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缺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课堂上往往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而劳动技能课课型生动、活泼,是弱智学生非常喜欢的课,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尽可能在有效时间内,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例如:我教“拣豆角”这一课时,在教授拣豆角的过程中,不但教授豆角如何拣,还在进行拣豆角的比赛过程中,依据学生各自的能力,分为几组,并给每个学生分上几只豆角,让他们数数自己分到了几只豆角?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拣完了几只豆角?还剩下几只?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拣莱,还巩固了数学中学到的知识。使学生不自觉的学了许多在他们眼里比较抽象的东西。

二、把劳动技能课应用于语文教学中。

过程中,又在黑板上出示“我刷鞋子”的句子,让学生读,学生按不同程度读完后,可适当区分句意,让学生理解哪句是教师刷,哪句是自己刷。在深刻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当学生再看到类似的动作时,在头脑中就反映出相应的句子,或是在听到句子时,在头脑中反映相应的表象。通过教师不断的渗透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能力将有所进步,语言水平将有很大提高,从而达到了补偿弱智学生语言缺陷的目的。

三、把劳动技能课应用于思想品德教育中。

品德教育是弱智儿童教育的重翻成部分,是弱智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弱智儿童认识水平低,高级心理的调节功能薄弱。若忽视了对他们的品德教育,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自觉的或不自主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和活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弱智儿童、少年的品德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品德教育的主课来抓,使他们在实践中使使具备适应社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平时,积极组织弱智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手工劳动、公益劳动等,使他们在劳动的实践上,慢慢体会到劳动不仅是获得劳动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训练过程,而且可以学生到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本领,逐步做到自理生活,自我服务。如:通过清洁卫生的劳动,把房屋整理得于净整齐,环境优美舒适,学生的心情就会感到舒畅;带领学生上街为民服务;争做城市的保洁员,为美丽的家乡“梳妆”,让其从活动中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美可以给人以愉悦。另如:在教学“烧蛋汤”这节时,当学生品尝着自己亲手烧制的蛋汤时,他们喜形于色,显然已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教完后,我在黑板上写下“我们爱劳动,旁动最光荣”几个字,让学生知道热爱劳动是一个好的品质,劳动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弱智教育的各学科教学中,能把劳动技能课的应用把握好,将有助于各科教学,弱智劳动技能课在教育与训练弱智儿童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补偿作用。

因此,理解生命化教育的意义,我们要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去把握。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91764